论苏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秦
苏秦,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已经比较陌生。现在谈到苏秦,多为贬见。后世经常把他定位成一个一心谋求功名、唯利是图的典范,是个朝秦暮楚、攀附权贵、以求显达发迹的政客。我们多认为他的信仰、人品、主张皆不可取。然而我们却不认同后人这种带着主观色彩的观点。本文会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情世故、人生价值、历史功绩等方面加以考虑分析,避免因主观色彩而失去了真实性,重新讨论苏秦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
一、生平简介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人氏,年少时,曾与张仪在阳城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苏秦辞别鬼谷子,下山后散尽家财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各地风土人情,曾先后去东周秦国欲出仕一展抱负,不想却无人赏识,如此数年,未有所遇。其时钱财已尽,只得回家。回家后,一家老小都责怪于他,无人理解。然而苏秦并未心灰意冷,他于山穷水尽之时想起其师鬼谷子临别所言:“若游说失意,只需熟玩《阴符》一书,自有进益。”于是苏秦乃闭门苦读,仔细钻研其中奥妙,夜倦欲睡,则引椎刺股。
如此一年之后,终于有所领悟,并且苦读各种有关兵法、医学、经济、法令等方面的书籍。又对当时各国的具体形式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当时,列国齐、楚,燕、赵、韩、魏、秦之中,秦最为强盛。于是苏秦经过反复的思考与研究,并取百家的学说加以融汇贯通,初步形成了一个联合六国以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出于对自己新战略的自信和东山再起的期望,苏秦背水一战,再次出山游说诸侯,但未成功。接着他又到燕国去见燕文候,文候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车马金帛,使他能到其他几国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二联合起来,苏秦成为纵约长,“并相六国”。被赵封为武安军。其后秦使人诳齐,魏伐赵,六国停止合作,合纵瓦解。他入燕转入齐,为齐客卿。与齐大夫争宠,被人杀死。也有人说他自燕入齐从事反间活动,后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而死。一代风云人物死于非命,令人叹息。
二、社会背景
生于战国时期的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与诸侯之间,从出身卑微的一介寒士身挂五国帅印的风云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谋略家却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究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一个不小的因素。
公元前284年,历史在这个形成了一道奇观:由五国伐秦变为五国伐齐,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一起浩浩荡荡的杀向齐国。五国伐齐,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齐王终于意识到大好江山的失去是由于进攻了宋国。而处心积虑怂恿齐王进攻宋国的人却是苏秦。这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背景过于复杂,战国是个极端的功利化时代并且当时的战国无义战。
而当时随着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出现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并且出现了春秋诸侯纷争和战国七国的兼并战争,虽说有些战争促进了名族融合,但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封建城市。并且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权上更替严重,政治格局变化无常。
三、历史评价
历史史书及历史人物在评价苏秦时,多有争议。司马迁在写《苏秦传》时,发现不少有关苏秦的言论及记载不可信,有张冠李戴之嫌。《史记苏秦列传》中赞云:“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不难想见,要从纷纭的传说中理清苏秦事迹的脉络绝非易事。对苏秦其人,司马迁的评价不高,但其作史准则是某人某事有一可取之处,则为存之于史。苏秦作为专事纵横术的先驱,开创了最早的合纵事业,又成功的预言了秦对天下的兼并,历史也理应给出给予其一席之地。于是司马迁按存故说的原则向后人交代了苏秦的一生,但他在描述苏秦的事迹及贡献时,特别是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错误。如他把苏秦最初游说赵、燕等国定在赵肃候、燕文候时,将其卒年定在张仪之前。经过不少学者的考订,明确了苏秦应在燕昭王之世活跃于六国之间,与其同时著名的人物有孟尝君、李兑等。
苏秦明事于齐暗助燕在很多资料里面都有记载。如《孙子兵法用间》里面说“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这是对苏秦间谍工作的巨大肯定。这句话和前面一句话“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并提,等于把苏秦和姜子牙辅助大周朝的功勋相媲美。这足以见苏秦在当时的成就。《吕氏春秋知度》也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正是苏秦一系列促秦攻宋,疲耗齐国,促五国攻齐等行动,最终使得燕国有机会战败了齐国。苏秦可谓扭转燕国国运的救星。这些记载表明,战国时人人都知道为燕而仕齐,最后使得齐亡而兴燕,但他自己也为燕做出来牺牲。苏秦在战国晚期名声颇大,《荀子臣道》把“齐之苏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张仪”相提并论。西汉时苏秦仍受人称道,如《史记邹阳传》中赞扬他能成为燕的忠臣。《淮南子》也多次提到他,并肯定他有知权谋的长处。
四、人物性格
有关苏秦的品格也有着不同的评论。苏秦游说诸侯,讲究机谋权变,被称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更具历史资料以及人物分析,苏秦的突出优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博闻强记,韬略过人,机智灵敏,这是苏秦身上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也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共性,苏秦首先是以连横说秦,其说辞充分发挥了纵横家纵横捭阖的特点和高超的语言思辨能力,鼓励秦惠王以武力统一天下。其次有着高度的自信,这也是苏秦身上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苏秦取得成功的内在原因。从历史的作用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合纵对推迟战乱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自此以后,秦国竟然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一步。正是苏秦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使其矢志不渝的成就了自己纵横家的使命感和追求。最后坚韧不拔的意志与精神,这是苏秦身上的另一特色,也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说秦王十上而不行”,亲人冷眼相待,这非但没有消磨掉苏秦追求政治目的的梦想,反而更努力的充实自己,在他身上显示出了旁人不可估量的潜能,这种潜能在他仕途一再受挫的情况下,终于被激发出来。他悬梁刺股,苦读兵书,自创出合纵策略,为当时受秦国威胁的六国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
五、总体评价
在我看来苏秦可以称之为那个时代的英雄。首先他出身寒门,但不甘居于人下,所以求学于鬼谷子,终有所成。腹有千卷诗书,胸藏百万雄兵,他渴望以自己的才学来建立一番功业,实现青史留名之志,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