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政策的演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名

日本農業政策的演進

作者

楊欣蓓。國立土庫商工。綜合高中三年丙班

日本農業政策的演進

壹●前言

一、研究摘要

古時候幾乎每個國家都是「以農立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民以食為天」,這也就是說出了千年以來,「食」是人們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因此如何增加糧食,供給給人們增加的需求。在人類歷史中,「農業政策」的發展是最重要的一環。但是經濟學家馬爾薩斯Malthus(1766-1834)的人口論(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卻明白地告訴我們:「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增加,而糧食則是按算數級數有限的成長,若不能節制人口的成長,就會造成生存的競爭和不適者的淘汰。」(註1)。因此,糧食生產永遠在追趕著人類的需求,所以一個國家的「農業政策」是會影響到這個社會經濟發展。

二、研究目的

為什麼我會選擇這個題目,因為明年我就要到日本去做文化交流參觀,所以要先了解日本的文化與經濟的理念,充分的知道日本與台灣之間的差異性,政策、貨幣、人文環境、外在因素的影響,能對兩國之間的差異與對策,以不一樣的角度觀看之間的變化和演變;現在以年輕人想法,融合古人的理論的關係探討兩國的經濟,盡情的玩樂其中並能用心的了解。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人告訴我說要趁現在年輕,多多出國了解各國的文化、藝術和經濟;剛好有機會去日本參觀,就選擇此國家做為這次的主題。在就學當中,可暸解此國的教育方式、財政政策、農業政策兼以農立國之間的差距,這樣實際看過比看書面資料還要來的更好。

貳●正文

一、日本農業經濟演進

日本處稻作為主的季風亞洲,身為島國的日本依賴傳統的農業和漁業,為國內主要的糧食來源,試著以密集的水稻栽培業和近海漁業來自給自足;然而自明治天皇以來,雖然農業並未喪失其重要地位,這種型態卻在工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下面臨了結構性的轉變。然而,由於戰後二級和三級產業發展,大量農村和山區人口流失到城市中,故需以迅速發展的機械化,來彌補此農村勞動力的短缺。雖然稻米依舊重要,今日日本農業重在蔬果的生產而非穀類。(註2)

日本的農業型態著重於水稻栽培,水稻業長久以來也一直是國家經濟的重心;一直到第一次世界戰時農夫都占全國總人口的60%。雖然簡單的機械化和灌溉計畫開始實

行,農業依舊侷限於小範圍的土地,平均每一戶人家耕種範圍不到1公頃,但在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下,日本每單位面積農產量高居世界第一。

二次大戰前,日本農業主要是種植主食—稻米和小麥;雖然如此,供應量卻低於需求量的10%,必須依賴進口來滿足需求,至於蔬果方面,日本可自給自足。尤其是二次大戰後,製造業工廠已取代農業而成為經濟重心,因此對國外糧食進口的依賴增加且農業土地利用和農耕人口亦大大地減少;1950年代,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50%,1990年代,占勞動力的6~7%,現在僅佔3.6%。伴隨此種現象而生的是顯著的機械化和農業實行管理的合理化。(註3)

二、日本農業近貌的數據

近年來日本經濟仍呈衰退狀態,1992年農業總生產值為7兆3000億日圓,佔GNP 之1.6%。農產品輸入值則成長中,1993年農產品輸入值達304億美元,日本在已開發國家中已成為最大食品進口國家。進口農產品包括飼料、大豆、小麥等,日本穀物自給率已降至30%以下,為已開發國家中最低者;反而,其農產品出口值則僅為15億美元。

1993年從事農業人口降至338萬人,佔總就業人口之5.2%。農戶數減少甚速,1994年為364萬戶,其中278萬戶為兼業農戶。可耕面積為512萬公頃(1993),平均每戶僅擁有1.4公頃左右。1993 年每農戶(兼業農)收入為883萬日圓,其中純農業收入僅為164萬日圓。

日本自從1970年代起,由於人們飲食習慣的顯著改變,其稻米、柑桔、牛奶、雞蛋等已呈供過於求的狀態,食品工業則甚發達。當今日本農業已面臨需大幅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生產以滿足人民之需求的課題。

三、日本農業土地利用

日本不僅地小人稠,境內61%為山地,經濟活動受限於山地和高原,平原占39%,其中只有15-16%的土地適於耕作。此外每平方公里上的人口數,也可看出日本的建屋用地是多麼不足;日本每平方公里上有1500人居住,在美國僅住50人,英國則住260人。

日本平原狹小,卻要為一億以上的人口提供農業、城鎮、道路和工廠的空間,由此我們便可知日本是屬高密度人口的社會型態。傳統而言,可耕地分為水田和旱田,在某些氣候和其他自然條件適合農耕的地區,特別是靠近都市的地區,雙作、輪作達到百分之三百的土地生產力,而在沿太平洋海岸的水田,土地生產力則達到百分之兩百,且在有需要時,還可作為栽培麥類和其他穀物的的旱田來使用。戰前全國土地的使用率平均約是百分之一百六十。(註4)

四、日本的土地政策

二次大戰後「土地開放法案」(land Release Act),強迫地主把土地賣給為其耕種的農民,因此租佃農業幾乎消失,從那時起大部分的農人擁有自己耕種的土地。(註5)五、日本的農人的生活型態

戰後租佃地主的減少和由佃農轉變至自耕農的變化,為日本帶來了結構性的轉變,農人能擁有自己的土地,使其耕種意願大大提升,而日本政府的補助金和「主食控制法案」(Staple Food Control),促進了稻米生產且增加農家的收入,農人的平均收入高過其他工業工人的收入;此外,機械化使得農家成員不再需要幫忙農務,而可再去找其他工作,即使是農夫自己在農閒季節,也可到它地當臨時工,農家的收入因而提升。

現今大部分的農戶都已重建,且其居住空間是都是居民的2~3倍,較都市更加寬廣。就其他方面而言,城鄉的生活型態愈來愈相似,鄉村的機車擁有率高於都市;此外,兩者飲食型態和小孩在義務教育後,再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亦相似。這些轉變是因農耕型態由主業、勞力密集轉為副業、機械化所造成;另外,還有太太在先生離家工作時幫忙操持農務的例子。因此在1992年農業人口縮減到總人口的11%,而我們發現當時鄉村和都市的生活型態幾乎是相同的。(註6)

六、日本的農業金融體系

日本的農業金融體系是以合作形式為主體,得到政府的保護和幫助,分為農業、林業及漁業三個系統,每個系統都有三個組織,由最基層的JA(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市町街村農漁業協同組合、中層的都道府縣信用連合會(信農連Shinnoren 及信漁連Shingyoren),以及最高層的農林中央金庫(The Norinchukin Bank)所構成。

當初日本農林中央金庫在1923年成立,性質上屬於準政府(quasi-government)金融機構,在1959年完成民營化後,轉為公司組織型態,為日本農業、林業及漁業金融系統的中央銀行。整個JA系統的金融機構家數在1991年三月的時候達到最高峰,超過3,000家以上,到今年三月時減少到1,056家。

農林漁三個系統從事金融業務時,除林業協同組合(Shinrinkumiai)不辦理存款,只辦理放款業務外,農業及漁業金融機構皆可從事存放款業務。存款業務方面,由會員將資金存入基層JA,然後基層JA再轉存款到中層的縣信用連合會,再轉存到農林中央金庫。必要時農林中央金庫可以融資給中層的縣信用連合會,縣信用連合會可融資給基層JA,基層JA再放款給其會員,如此形上、中、下三個層次的體系。(註7)

七、日本的農業政策

01. 日本1995年開始執行WTO農業規範後,在農業所得相關政策上,有許多改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