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秦孝公的父亲。继位后在秦 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 编制户籍和 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但 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 的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 陕西西安阎良区之武屯乡)。献公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 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 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
③变法已经深入民心;变法非常彻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 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 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 3、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分界限。 4、变法中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给后来的秦 朝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我们应怎样评价 商鞅变法?
评价:
1、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全面的、成功 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性质)
――《汉书·食货志》
分析材料思考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作
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产生的重大
作用)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进步性)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 的建设从此开始。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 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农业生产 发展,实力增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 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史记·商君列传》
一、商鞅之死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1、商君为什么会死?
①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 与反扑(根本原因)
②秦孝公的去世(直接原因)
2、为什么商鞅被杀死了,然而商鞅之法却不 可不行?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反映地主阶级的愿望,符合秦 国国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②秦孝公的坚定支持;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结果及影响)
【课程标准】:明白商鞅为什么会死,学习变 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公元前475年
前356年
前343年
前338年
(战国)
公元前 221年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太 子师傅)之徒告商鞅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 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只其是商君也, 曰“商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 叹曰:“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复 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 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 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 之家。
【小结】
【题练】
1、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属于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 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为天开阡陌封疆” B、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C、令民为拾伍 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
4、改革者应有坚定的意志、务实的政 策。 5、改革措施应适合国情,顺应民意。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
孝公到始皇关系图:
秦孝公赢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赢稷(武王异母弟)→秦孝文王赢 柱→秦庄襄王赢子楚→秦始皇赢政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在位期间,兼并西戎二 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2、除旧布新,推动了社会进步;
3、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 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了重 要作用;
以史明鉴: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 哪些启示?
1、改革是曲折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治 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 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2、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 途径。 3、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 家才有光明前程。
A.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 B.改革涉及各个领域,非常全面 C.重视农民的利益 D.法治,即重视用法令治理国家和推行
改革
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4、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商鞅的智慧与策略 C、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D、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5、秦惠文王发兵捕捉商鞅,商鞅出逃, 在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 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 最终拒绝了商鞅的投宿要求,所以后人 称商鞅是“作法自毖”。这一事件反映 出商鞅变法的哪一特点。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 的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 陕西西安阎良区之武屯乡)。献公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 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 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
③变法已经深入民心;变法非常彻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 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 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 3、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分界限。 4、变法中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给后来的秦 朝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我们应怎样评价 商鞅变法?
评价:
1、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全面的、成功 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性质)
――《汉书·食货志》
分析材料思考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作
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产生的重大
作用)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进步性)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 的建设从此开始。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 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农业生产 发展,实力增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 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史记·商君列传》
一、商鞅之死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1、商君为什么会死?
①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 与反扑(根本原因)
②秦孝公的去世(直接原因)
2、为什么商鞅被杀死了,然而商鞅之法却不 可不行?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反映地主阶级的愿望,符合秦 国国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②秦孝公的坚定支持;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结果及影响)
【课程标准】:明白商鞅为什么会死,学习变 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公元前475年
前356年
前343年
前338年
(战国)
公元前 221年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太 子师傅)之徒告商鞅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 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只其是商君也, 曰“商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 叹曰:“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复 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 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 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 之家。
【小结】
【题练】
1、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属于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 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为天开阡陌封疆” B、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C、令民为拾伍 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
4、改革者应有坚定的意志、务实的政 策。 5、改革措施应适合国情,顺应民意。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
孝公到始皇关系图:
秦孝公赢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赢稷(武王异母弟)→秦孝文王赢 柱→秦庄襄王赢子楚→秦始皇赢政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在位期间,兼并西戎二 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2、除旧布新,推动了社会进步;
3、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 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了重 要作用;
以史明鉴: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 哪些启示?
1、改革是曲折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治 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 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2、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 途径。 3、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 家才有光明前程。
A.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 B.改革涉及各个领域,非常全面 C.重视农民的利益 D.法治,即重视用法令治理国家和推行
改革
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4、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商鞅的智慧与策略 C、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D、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5、秦惠文王发兵捕捉商鞅,商鞅出逃, 在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 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 最终拒绝了商鞅的投宿要求,所以后人 称商鞅是“作法自毖”。这一事件反映 出商鞅变法的哪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