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喘证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喘证护理课件
护理诊断
01
02
03
呼吸困难
患者因喘证导致呼吸不畅 ,表现为气促、胸闷等症 状。
睡眠障碍
喘证患者常因呼吸困难导 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出 现失眠、睡眠浅等问题。 Nhomakorabea焦虑、抑郁
患者因疾病困扰产生负面 情绪,表现为焦虑、抑郁 等症状。
护理目标
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 症状,增强治疗信心 。
喘证的病因与病机
喘证的病因
喘证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饮食不节、情志不 调、久病体虚等。其中,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是导致喘证的主 要原因之一。
喘证的病机
喘证的病机主要与肺、肾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 ,易受外邪侵袭;肾主纳气,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当外邪 侵袭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肾不纳气时,就会引起喘证的发 生。
总结词
长期护理、预防复发
详细描述
针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喘证护理,需要长期持续的关注和管理。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 和环境控制也是关键。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烟雾和过敏原,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复发。
案例二: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总结词
控制发作、心理支持
详细描述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喘证护理重点在于控制急性发作和预防再次发作。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应避免诱发 因素,如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等。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预防措施与健康宣教
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 原;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喘证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强调早期 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 参与管理和控制。
中医内科学——喘证 ppt课件
•
风寒袭肺(喘息性支气管炎)
•
痰热壅肺(肺炎)
•
实喘 痰浊阻肺(慢支肺气肿)
•
肺气郁痹(癔病性喘息)
•
喘证
•
肺虚(慢支肺气肿)
•
虚喘
•
肾虚(肺气肿.肺心病)
2020/11/13
7
【病因病机】
• 一、病因
•
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概言之有外感、
内伤两大类。
• 外感: 1.外邪侵袭
• 内伤: 2.饮食不当
2020/11/13
16
3. 虚喘应辨病变脏器:
• 肺虚
肾虚
心
气、心阳衰弱
劳作后气短 不已;
不足以息,
喘息较轻;
静息时亦有气喘, 动则更甚;
喘息持续
常伴有面色咣白, 悸,
自汗,易感冒; 结代。
2020/11/13
伴有面色苍白, 颧红,怕冷, 腰酸膝软;
伴有紫绀,心 心悸,
17
二、治疗原则
• 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
• 临床特征 抬
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
• 口唇发绀
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
为特征。
• 病史 悸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
•
等病史。
• 诱发因素
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2020/11/13
11
三、 相关检查 发作时当结合听诊,注
意肺部有无干湿性啰音
可协助鉴别喘证出现的原因是 肺源性的诸如支气管肺炎、肺
•
3.情志所伤
•
4.劳欲久病
2020/11/13
8
• 二、病机 (以示意图表示)
中医课件-内科学-第04讲 喘 证
细目四 喘证细目四 喘证 一、概念一、概念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 1.喘证的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2.喘证的基本病机 喘证的发病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有虚实之分。
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
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喘证的诊断要点 1.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二)类证鉴别 喘证与气短项目相同点不同点喘证呼吸异常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实证气粗声高,虚证气弱声低气短即少气,表现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撷肚,但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 四、辨证论治四、辨证论治 (一)喘证的辨证要点 喘证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
实喘者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 虚喘者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
虚喘应辨病变脏腑。
(二)喘证的治疗原则 喘证的治疗应分清虚实邪正。
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
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阴虚则滋养。
(三)喘证的分证论治 1.实喘 风寒壅肺 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代表方: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加减:如寒饮伏肺,复感客寒而引发者,可用小青龙汤发表温里 表寒肺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
中医内科-课件-喘证
喘证的病机主要涉及肺、肾、心等多个脏腑,与气机的升降出入密切相关。外邪侵袭导致肺气郁闭,气机升降失 调;痰浊内蕴则阻碍气机流通;久病不愈导致正气不足,难以抵御外邪;肾气虚衰则影响气的生成与固摄,从而 引发喘证。
02
中医内科治疗喘证的理论基础
肺与喘证的关系
01
02
03
04
肺主气司呼吸
喘证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 与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密切相
关。
肺气虚
肺气虚弱,气机不畅,易导致 喘证的发生。
肺热
肺热内蕴,痰热阻肺,可引起 喘证。
肺燥
肺燥津伤,气道失于滋润,可 引发喘证。
脾与喘证的关系
01
02
03
脾气虚弱
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导 致气短、喘息等症状。
痰湿阻肺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 内生,上泛于肺,引发喘 证。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 湿泛滥,影响肺气宣降, 导致喘证。
病例二:支气管哮喘
总结词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常有过敏原接触史。
VS
详细描述
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喘息、胸闷、咳 嗽等症状,听诊可闻及双肺广泛哮鸣音。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可用于 确诊。
病例三:肺气肿
总结词
活动后气短,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 音减弱。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吸烟史,活动后气短,肺部叩诊呈 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可见肺 过度膨胀,膈肌下移。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 性通气功能障碍。
中医内科-喘证
• 喘证概述 • 中医内科治疗喘证的理论基础 • 中医内科治疗喘证的常用方法 • 喘证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喘证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医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喘证
肺虚气失所主---气短而喘
肺肾虚弱
肾虚气失摄纳---出多入少,气 逆 上奔而喘
病因病机的总结
归纳起来,喘证的病因总不离外邪、痰浊、 情志、肺肾虚 弱等.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 严重阶段心阳亦受累.外邪、 痰浊、肝郁气逆, 邪壅肺气,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致 喘. 所以实喘主要与肺气不利有关,故曰实喘在肺. 肺主 气司呼吸,肺气虚,气失所主则少气不足以息.肾为气之根, 司气之摄,若肾元不固, 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逆于肺而喘, 所以虚喘责在肺肾.心脉上贯于肺,肾脉上络于心,心阳的 盛衰与先天肾气及后天呼吸之气有密切关系. 因此,喘证 到严重阶段,不仅肺肾俱虚,心阳 亦受累.心阳虚则鼓动血 脉无力,血行瘀滞, 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则喘汗致脱.
咳嗽 伴有痰鸣咳嗽,
呼吸短促难续, 气怯声 少有痰鸣
2. 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 外感 : 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 内伤 : 病程久,反复发作,无表证.
3、实喘又当辨寒热
属寒--咯痰清稀,色白有沫,面色青 灰,伴形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迟而弦.
属热--咯痰粘稠,色黄或白,口渴欲 饮,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 滑数.
呼吸困难 主观上:病人感觉呼吸费力,或空气不足. 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异常
"喘证"的确切含义是: 喘证是指以呼吸急促费力,呼吸次数、节 律、深度 异常,表现面青、唇紫、鼻翼煽动、 烦躁不安为特征 的病证.
二、临床常呼见吸困难几种类型
1.呼吸道梗阻的呼吸困难特征; 2.心脏疾患喘的特征; 3.贫血和代谢性疾病致喘的特征; 4.神经、肌肉、精神因素致喘的特征
st !
预防调摄
避风寒 调饮食 戒烟酒 加强体育锻炼
喘证中医护理课件
,引发喘证。
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紧张等 情绪问题,导致气机不畅,影
响肺气宣降,引发喘证。
久病体虚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年老体衰 ,导致正气不足,肺肾亏虚,
引发喘证。
02 喘证的症状与诊断
喘证的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
喘证患者常感到呼吸急 促、胸闷、气短,甚至
者营养需求。
生活起居护理
环境要求
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烟雾 、灰尘等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温度 和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保持口腔清洁,勤换内衣、勤洗澡, 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鼻腔清洁 ,保持呼吸道通畅。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 与活动时间。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缓解期可适当进行呼吸锻炼和身体 锻炼,以增强体质。
出现窒息感。
咳嗽
喘证患者常常伴有咳嗽 ,多为干咳或咳白色泡
沫痰。
咳痰
喘证患者常有咳痰,痰 量或多或少,颜色多为
白色或黄绿色。
喘息
喘息是喘证的典型症状 ,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哮
鸣音或喘鸣声。
喘证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喘息症状反复发作,多与过敏原 有关,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
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喘息症状持续存在,与季节变化关 系不大,多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 症状。
情志护理
01
02
03
心理疏导
关心患者情绪变化,给予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的 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家属支持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 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康 复环境。
《中医内科学喘证》课件
患者女性,55岁。临床表现为气短、
乏力、自汗等。经过补气健脾、益肺
止喘治疗,病情得到改善。
3
病案三:风寒犯肺型喘证
患者男性,30岁。临床表现为喷嚏、
流清涕、畏寒等。经过祛风散寒、温
病案四:痰湿阻肺型喘证
4
肺化痰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患者女性,45岁。临床表现为胸闷、
咳嗽、痰多等。经过利湿化痰、平喘
化痰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喘证分类
根据中医理论,喘证可分为肺部热结型、肺气虚弱型、风寒犯肺型、痰湿阻肺型、肺肾阴虚 型等。
喘证辨证论治
肺部热结型喘证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痰 黄等,治疗重点是清热解毒、 平喘化痰。
肺气虚弱型喘证
症状包括气短、乏力、自汗等, 治疗重点是补气健脾、益肺止 喘。
风寒犯肺型喘证
症状包括喷嚏、流清涕、畏寒 等,治疗重点是祛风散寒、温 肺化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保健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 动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如 深呼吸、定期锻炼、避免烟 尘等。
结语
1 中医内科学喘证的重要性
喘证是中医内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喘证的掌握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相 关疾病。
2 喘证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通过中药治疗、饮食调养和生活保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喘证,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 课件
喘证是中医内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课件将介绍喘证的概述、 辨证论治、病案分析、防治等内容,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 识。
喘证概述
喘证简介
喘证是一种呼吸困难的病证,通常与肺部疾病有关,表现为气喘、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喘证病因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件
喘证的治则与治法
治则
调理脏腑功能,宣降肺气,祛痰 化瘀。
治法
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按摩 等。
03
喘证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具 具有止咳平喘、宣肺化痰 等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 疗。
中成药
选用具有止咳平喘、宣肺 化痰等功效的中成药,如 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散等。
中药贴敷
将中药制成贴敷剂,贴敷 于相应的穴位,通过刺激 穴位和药物的渗透作用, 达到治疗喘证的目的。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喘证概述 • 中医对喘证的认识 • 喘证的中医治疗 • 喘证的预防与调护 • 喘证的现代医学认识
01
喘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上逆,出现以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长期劳累、纵欲过度或久病体 虚,导致肺、脾、肾等脏腑功 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引发
喘证。
喘证的病机
肺气宣降失常
肺为娇脏,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 导致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喘证。
痰湿内生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脾胃 功能受损,痰湿内生,上干于肺,影 响肺气宣降,引发喘证。
气机不畅
长期精神刺激、忧郁、恼怒等导致气 机不畅,气滞痰凝,进而引发喘证。
痰浊、瘀血、气滞等。
02
中医对喘证的认识
喘证的病因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等六 淫邪气均可导致喘证,其中以
风寒为主。
内伤饮食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厚 味等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痰湿 内生,上干于肺,影响肺气宣 降。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喘证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8
• 一、病因
• (一)外邪侵袭
• 1.风寒 多为重感风寒,邪袭于肺,肺卫为邪所伤, 外则郁闭皮毛,内则壅遏肺气,肺气不得宣畅,气机 升降失常,上逆为喘。
• 《症因脉治·喘证论》:“外冒风寒,皮毛受邪,郁 于肌表,则身热而喘。……壅于肺家,则咳嗽而喘。”
• 若表寒未解,内已化热,或肺中素有蕴热,寒邪外束, 热不得泄,则热为寒郁,肺失宣降,气逆而喘。 风寒外袭→外闭皮毛,内壅肺气→肺气不得宣降→上 逆而喘 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为寒郁→肺失宣降→上逆 而喘
• 《景岳全书·喘》:“但经微劳或饥时即见喘促,或于精泄之 后,或于大汗之后,或于大小便之后,或于大病之后,或妇人 月经之后,而喘促愈甚。”《诸病源候论·伤寒喘候》:“水 停心下,肾气乘心,故喘也。”
ppt课件完整
13
• 二、病机
• (一)病位主要在肺和肾
• 1、肺为气之主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 者,皆属于肺。”肺司呼吸,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 赖其宣肃功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肺又外合皮毛, 内为五脏华盖,朝百脉而通他脏。肺为娇脏,不耐邪 侵,若外邪侵袭,或他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降, 肺气胀满,壅塞气道,呼吸不利,发为喘促;如肺虚 则气失所主,以致少气不足以息而为喘。其他如脾经 痰浊上干,中气虚弱,或肝气逆乘,亦均与肺有关。
• 由于致喘原因不一,故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不同。
• 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 降不利所致。
• 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 肾出纳失常,且尤以肾虚为主。
• 《医学心悟·喘》:“外感之喘,多出于肺,内伤之 喘,未有不由于肾者。”
• 3、病情错杂者每可下虚上实并见:多为慢性喘咳, 肺肾虚弱,复感外邪,引起之急性发作,因外邪、痰 浊等壅阻肺气,而致出现“上盛”之证;因肾不纳气, 同时并见“下虚”之侯。病情重笃者则见喘脱危候。
中内科学之喘证PPT课件
第四节 喘证 辨证论治
实喘:气郁伤肺
❖ [证候] 平素忧思气结,复因精神刺激,突然 呼吸短促,咽中如窒,或胸闷胸痛,或失眠、 心悸,或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脉弦。
❖ [治法] 开郁降气平喘。
第四节 喘证 辨证论治
❖ [方药] 五磨饮子加味。 ❖ [针灸治疗] 可选取肝俞、期门、膻中、内
❖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 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 主要病机:肺失肃降、肾失摄纳。 ❖ 与肺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
第四节 喘证
❖ 外邪侵袭 ❖ 痰浊壅盛 ❖ 情志所伤 ❖ 肺肾虚弱
病因病机
第四节 喘证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
❖ 风寒侵袭于肺 阻遏肺气 肺气失于宣降;
❖ 或风热犯肺 肺气壅实
肺俞、太渊,用补法。
感谢观看
第四节 喘证 病因病机
肺肾虚弱
❖ 久咳伤肺 气失所主 短气喘促; ❖ 病久肺肾俱虚,或劳欲伤肾 肾失摄纳,出
多入少 逆气上奔而为喘。
第四节 喘证
辨证论治
第四节 喘证 辨证论治
辨治要点
❖ 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 脉数有力,病势骤急,其治主要在肺,予祛 邪利气为主。
❖ 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 脉微弱或浮大中空,一般病势徐缓,时轻时 重,过劳即甚,治疗着重在肺肾两脏,以培 补摄纳为主。
关、尺泽,用泻法。
第四节 喘证 辨证论治
二、虚喘:肺气虚
❖ [证候]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咳 痰稀薄,自汗畏风,平素易感冒,舌质淡, 脉细弱。
❖ [治法] 补益肺气。
第四节 喘证 辨证论治
❖ [方药] 补肺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肺虚有寒, 去桑白皮,加干姜、法半夏等。若咽干口燥, 盗汗,舌红润,脉细数,为气阴两虚,加沙 参、玉竹、百合、党参、麦冬等。
中医内科学课件:喘证
❖ 【病名源流】
➢ 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阅五使》 “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 “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五邪》“邪 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 出,喘动肩背”。
➢ 《景岳全书·喘促》分实喘与虚喘:“实 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 气虚也”。
❖ 【范围】
➢ 并非独立病种,许多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或作 为某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均可见喘。
理 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法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
药
加 痰多黄稠,加桑白皮、黄芩、瓜蒌、贝母。 减 痰鸣息涌,加葶苈子、苏子、款冬花、射干。
【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g,研末装胶 囊,每次3g,每日2次口服 (2)针灸治疗:针刺肺俞、定喘、天突、膻中等穴。
三、诊查要点
❖ 【诊断依据】 ➢ 1、临床特征表现: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
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 绀等。 ➢ 2、病史: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 ➢ 3、诱因:外感或劳累而诱发,也有情志刺激 而诱发者。
❖ 【病证诊断】
➢ 1、气短:气短即是少气,呼吸浅促而 不能接续、动则益剧、且无痰声;似喘 而无抬肩撷肚;可以平卧(类似常人饥 饿至浑身乏力时的表现)。《证治汇 补·喘病》“若夫少气不足以息,呼吸不 相接,出多入少,名曰气短。气短者, 气微力弱,非若喘证之气粗奔迫也”。
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粘+表证。 理 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法 宣肺散寒。 方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药 华盖散:麻黄杏仁桑白皮紫苏子赤茯苓陈皮。 加 寒饮伏肺,遇寒引发:小青龙汤加减。 减 痰多:姜、辛、夏、味。
气壅喘重:射干、前胡、厚朴、紫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3
❖ 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病证,但可见于多种急 慢性疾病过程中。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不 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且可因其它脏腑 病变影响于肺所致。为此必要时当结合辨病, 与有关章节互参,以便全面分析疾病的特点, 并掌握其不同的预后转归。临床上如肺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等发生 呼吸困难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8
❖ 4.劳欲久病 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病证,久病 肺虚,气失所主,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肾元 亏虚,肾不纳气而短气喘促,故《证治准绳·喘》说: “肺虚则少气而喘”。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肾 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 上出于肺,出多人少,逆气上奔为喘。正如《医 贯·喘》所言:“真元损耗,喘出于肺气之上奔…… 乃气不归原也。”若肾阳衰弱,肾不主水,水邪泛 滥,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喘, 表现虚中夹实之候。此外,如中气虚弱,肺气失于 充养,亦可因气虚而喘。
第四节 喘 证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1
❖ 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 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 谓之喘证。 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 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 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严重者, 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 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2
❖ 喘证的名称、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五阅五使》 篇说:“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提出 肺为主病之脏,并描述了喘证的症状表现。《素问·五邪》篇说:“邪在肺,则 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素问·举痛论》又说:“劳则 喘息汗出。”指出喘证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病机亦有虚实之别。此外, 《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素问·经 脉别论》云:“有所坠恐,喘出于肝。”提示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所言“上气”即是指气喘、 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亦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病和“咳而上气”的肺胀。 辨证分虚实两大类,并列方治疗。金元时期的医家对喘证的论述各有补充。如刘 河间论喘因于火热,他说“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甚而息粗……故寒则息 迟气微,热则息数气粗而为喘也。”元·朱丹溪认识到七情、饱食、体虚等皆可 成为内伤致喘之因,在《丹溪心法·喘》中说:“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 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 喘”。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如《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 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了喘证的辨证纲领。清·叶 天士《f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林佩琴《类证治 裁·喘证》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这些论点,对指导临床 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4
【病因病机】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5
❖ 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概言之 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 肺系;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 病等导致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 肾失摄纳而成。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6
❖ 一、病因 1.外邪侵袭 常因重感风寒,邪袭于 肺,外闭皮毛,内遏肺气,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 得宣畅,气机壅阻,上逆作喘。若表邪未解,内已 化热,或肺热素盛,寒邪外束,热不得泄,则热为 寒郁,肺失宣降,亦气逆作喘。或因风热外袭,内 犯于肺,肺气壅实,清肃失司;或热蒸液聚成痰, 痰热壅阻肺气,升降失常,发为喘逆。如《景岳全 书·喘促》说:“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非风寒 则火邪耳。”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7
❖ 2.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肥甘,或因嗜酒伤中,脾运失健, 水谷不归正化,反而聚湿生痰;痰浊上干,壅阻肺气,升降 不利,发为喘促。《仁斋直指方》说:“惟夫邪气伏藏,痰 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喘促。”即是指痰 涎壅盛的喘证而言。如复加外感诱发,可见痰浊与风寒、邪 热等内外合邪的错杂证候。若痰湿久郁化热,或肺火素盛, 痰受热蒸,则痰火交阻于肺,痰壅火迫,肺气不降,上逆为 喘。若湿痰转从寒化,可见寒饮伏肺,常因外邪袭表犯肺, 引动伏饮,壅阻气道,发为喘促。 3.情志所伤 情志不 遂,忧思气结,肺气痹阻,气机不利,或郁怒伤肝,肝气上 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升多降少,气逆而喘。《医学入 门·喘》所说“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 急促而无痰声者”即属此类。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喘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 脱之时,每多影响到心。因心脉上通于肺, 肺气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宗气贯心肺而行 呼吸,肾脉上络于心,心肾相互既济,心阳 根于命门之火,心脏阳气的盛衰,与先天肾 气及后天呼吸之气皆有密切关系。故肺肾俱 虚,亦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鼓动血脉无 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 至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重局面。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10
❖ 喘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为 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 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 阴精亏耗,而致饰肾出纳失常,且无以气虚 为主。实喘病久伤正,由肺及肾;或虚喘复 感外邪,或夹痰浊,则病情虚实错杂,每多 表现为邪气壅阻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上盛 下虚证候。
11.11.2020
中医内科学
9
❖ 二、病机 喘证的发病机理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因 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为气机出 入升降之枢纽。肺的宣肃功能正常,则吐浊吸清,呼吸调匀。 肾主摄纳,有助于肺气肃降,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 根”之说。若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降, 肺气胀满,呼吸不利而致喘。如肺虚,气失所主,亦可少气 不足以息,而为喘。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体之出纳,故 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原,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 于肺而为喘。另外,如脾经痰浊上干,以及中气虚弱,土不 生金,肺气不足;或肝气上逆乘肺,升多降少,均可致肺气 上逆而为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