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免耕播种机的应用关系探析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析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b6608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f.png)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有助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而且还能缩短玉米的生长周期,同时还能起到优化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作用,推动了玉米种植效益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玉米种植过程中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措施,并介绍了应用效果,仅供大家参考。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减少耕作环节,确保种子发芽的一种耕作方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将秸秆、残茬以及杂草等深埋于地下,将其作为肥料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应用秸秆覆盖耕地表面,促进地表温度的提升。
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了耕作过程中对土地的干预,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同时避免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助于保障土壤的性质。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清除作物的根茬、杂草以及作物秸秆等,这种耕作方式虽然能够为后续的播种带来便利,但同时也使得土地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使土地更容易受到水蚀以及风蚀的侵害。
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生物的生存环境,降低了土壤的活性,同时也给土壤的恢复能力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发生频率更高。
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简化了耕作环节,可以减少对土壤的干扰,为土壤环境的自我修复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同时也为土壤的自我修复提供了相应的充足的时间,促进了土壤活力以及土壤肥力的提升,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营造出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
二、玉米种植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分析1、宽窄行留高茬交替种植技术宽窄行留高茬交替种植是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该技术是指将玉米种植的宽行行距增大,将窄行行距缩小,进而形成比较明显的宽窄行交错种植模式。
宽行不仅可以提升田间的通风效果,而且还可以用来进行追肥、储水等,对于提升土壤的肥力以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
这种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玉米耕作期间的耗水量,有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分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3851956529647d27285256.png)
保护性耕作原理
传统耕作依靠机械、物理的手段,立即改变土壤构造, 创造需要的孔隙度。但由于机器压实、雨水拍击地表结壳,
必须经常进行耕作,才能保持土壤疏松状态。
保护性耕作的松土则是缓慢的、长期的积累过程。土 壤中孔道愈来愈多,团粒结构愈来愈多,不用外来的干预,
即可以长期保持疏松状态。
保护性耕作原理
1)根系松土--作物的根系腐烂后,留下大量孔道,时间 愈长,通道愈多。 2)蚯蚓松土--蚯蚓不断挖掘的孔道疏松土壤。 3)结构松土--保护性耕作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有利形成 稳定疏松的耕层。 4)胀缩松土--土壤冬冻春融、干湿交替,使土壤趋向疏 松,孔隙度增加。
2、世界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1)美国的保护性耕作
11
10-Oct-18
13
10-Oct-18
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
1)60年代黑龙江,江苏免耕播种小麦研究; 2)80年代陕西省,山西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开始尝试 研究等; 3)1992年,山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保护 性耕作技术; 4)农业部1999年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把保护性 耕作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计划; 5)从2002~2005年,以京津地区为核心建立两条保护性 耕作带,一条是环京津保护性耕作带,另一条是沙 尘源头保护性耕作带。 6) 2006~2012在北方特别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大面 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计划用7~10年的时间,基 本上在北方旱作区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1)免耕施肥播种
与传统耕作不同,种子和肥料
要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
2)秸秆残茬管理 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减少 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 天然降雨利用率,作物秸秆、残茬 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浅析
![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4f225677232f60ddcca12b.png)
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邹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14.4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4.8万亩。
邹城市自2006年引进两台免耕播种机进行200亩试验,至目前已拥有小麦免耕播种机94台,2009年实施免耕播种小麦达5.8万亩。
邹城市几年推广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在增收、节水、节肥、省工及环保方面效果明显,据测算每亩可节本增收约140元。
其中免耕播种的小麦边行优势明显、株高降低、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09年测产表明,免耕播种小麦产量比传统播种增加24.62公斤/亩,增产4.45%;麦田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1%~0.06%;保护性耕作可减少作业工序2-4道,降低作业成本,长期实施可有效减少农田用水量。
近年来,在农机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邹城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该技术在邹城市的进一步推广实施。
一是认识不到位。
有些干部群众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认为土地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还可蓄水抗旱、灭草和消灭病虫害,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持怀疑态度;有的片面地把免耕播种或秸秆还田等单项技术的应用理解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
二是机具受制约。
小麦免耕播种机价格高,部分经济落后的镇村农民购买能力有限,全面推广困难较大。
另外,由于免耕播种机需要同时添加麦种、肥料及调整用量,播种机幅宽与地块大小不适宜及机具自身因素等,造成作业效率不高。
三是服务不完善。
由于免耕播种机操作相对复杂,绝大部分机手存在着操作不熟、调整不当、保养不到位的问题,机械出现故障后机手排除不了,厂家技术人员服务不及时,另外免耕播种机个别部件损坏后市场上买不到,厂家发货要等较长时间,影响机械使用。
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探析
![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308974a26925c52cc5bf9c.png)
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探析一、保护性耕作概述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旱地耕作方式的革新,它主要包括秸秆及地表处理、深松土壤、免耕播种、控制杂草等四项内容。
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
二、人类耕作历程人类的耕作历史大致经过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汉代发明铧式犁进入传统人畜力耕作→传统机械化耕作三次革命,但这三次革命都是通过耕作干预自然,带来农业生产的一次次飞跃。
特别是机械化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强有力的耕作工具,成为“自然的主人”,可随意改变土地原有状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率。
使人类能轻松的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实现增产增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了农业机械化和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沙尘暴),当时人们几乎绝望了。
后来才意识到是自己错误的耕作方式造成的后果。
因此,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涵养土地、还能提高生产率,使农业和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的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于是人们总结和研发出了保护性耕作法,它不仅能扼制沙尘暴的产生,而且可以减少径流,减少土壤中水份的蒸发,有效增加土壤贮水和肥水,还成为了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
目前,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基本全部采用了以机械化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
三、我县农业概述及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我国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
就我县来说,1950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4.2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44万亩,粮食总产量3.05万t,粮食单产平均73.5kg/亩;1980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7.4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4.85万亩,粮食总产12.28万t,粮食单产平均189.5kg/亩;2010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7.9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9.59万亩,粮食总产达28.67万t,粮食单产平均481kg/亩。
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推广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45d1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c.png)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十分辽阔的耕地面积,可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就显得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特别是在最近这几年,由于受到耕作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地区都先后出现了土壤贫瘠或沙漠化的现象,导致耕地面积逐渐变少。
为了能够尽快促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保障高质量农业生产的最有力技术手段之一。
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养分的流失,使土壤的肥力得到了保证,增强农作物种植效率。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才能够真正改善我国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增长后劲。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含义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指,对农田进行免耕和少耕,通过用秸秆覆盖于地表,以及使用化学药物来对杂草及病虫害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传统耕作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地块进行少耕和免耕,减少对土壤层造成的破坏,减少风蚀和水蚀,最终使土壤的肥力及抗旱能力得到提升。
自从20世纪后期开始,保护性耕作技术就已经传入到我国,并且经过大力的宣传与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尽管目前我国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由于传入到我国的时间还比较短,加上我国的农民受到传统耕作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导致很多地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是抱有观望的态度。
由此可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的道路还很漫长,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秸秆、残茬覆盖技术①秸秆还田覆盖在应用秸秆还田技术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将农作物的秸秆进行粉碎性处理,之后将其还入田中,提高土壤里面氮磷钾及水分的含量。
首先,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绿色资源,通过还田处理之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处理方式当中焚烧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大气污染。
其次,秸秆还田技术还能够增加土壤当中有机质的含量。
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7c2aea22e3f5727a4e962e6.png)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论文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Present Situations and Prosp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No- tillage Planter学生姓名:刘东昌学生学号:2007307200460学生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黄海东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二○一○年五月摘要 .................................................................. ..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s (3)1 引言 (3)2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3)2.1保护性耕作的内容 (3)2.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和意义 (4)2.3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4)2.3.1起源 (4)2.3.2国外发展概况 (4)2.3.3国内发展概况 (4)3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的要求.............................................. .5 4.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54.1 国外免耕播种机的现状................................................ .54.2 国内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6)4.2.1 玉米免耕播种机................................................ .64.2.2 小麦免耕播种机................................................ .64.3 我国免耕播种机存在的问题............................................ .65.发展前景.................................................................. .76.参考文献 (7)7.致谢 (8)保护性耕作与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006230376baf1ffc4fadd0.png)
犁 翻耕 作 业 ,澳 大 利 亚 也 已 伞 面 取 消 了 铧 式 犁 翻耕 ,实 行 免
一 一
保 护性 耕作 技术浅析
口 安轶超
摘 要 根 据 近 年 来我 国北 方 地 区推 广 “ 护 性 耕 作 ” 项 目缓 解 我 国 北 方 早 作 地 区的 农 业 生 态环 境 恶化 状 保
况 ,对 国外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的 发展 现 状 进 行 了 分 析 ,指 出 了我 国 北 方 的地 区特 征 ,进 一 步 提 出 了 适 应 于我 国北
式:
1” 1 ;带 状 旋 耕 的 深 度 ,应 与 浅 旋 5c 以 内的 要 求 一 致 ,宜 4 m
浅 不 宜 深 。至 于 种 子 的播 种 深 度 , 可 由开 沟 器 保 证 。
少 耕 ,就 足 在 取 消 犁 耕 的 基 础 上 , 为 保 证 播 种 和疏 忪 上 壤 、除 草 等 农 事 而 保 留 少 量 上 壤 作 业 ( 外 称 之 为 “ 耕 少 法 ” ,其 要 点 是 减 少耕 作 次 数 和 强 度 。这 种 “ 耕 法 ” 是 传 ) 少 统 耕 作 向 “ 耕 法 ”转 化 的 过 渡 型 保 护 性 耕 作 形 式 一 少 耕 主 免
{ ,而 控 制 杂 草 是 主 要 矛 盾 。 { 』 控 制 杂 草 的措 施 有 2类 :一 是 化 学 除 草 ,二 是 机 械 除
加 大 土 壤 中 气 体 和 水 分 F流 通 孔 隙 ,提 高 天 然 降 雨 人 渗
推广保护性耕作带动吉林免耕播种机热销
![推广保护性耕作带动吉林免耕播种机热销](https://img.taocdn.com/s3/m/5757a90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9.png)
推广保护性耕作带动吉林免耕播种机热销眼下正值东北农村耕种时节。
在吉林省一些农业大县的田间地头,拖拉机牵引着免耕播种机在覆盖着秸秆的土地上进行播种。
这是正在兴起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
今年,吉林加大了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不仅带动免耕播种机热销,而且促进了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并带动了循环农业发展。
保护性耕作通常指秋收后用玉米秸秆覆盖地表,春天不翻地、不起垄,直接用免耕播种机进行免耕播种。
去年,吉林推广保护性耕作达1000万亩,预计今年将达到1800万亩。
在吉林梨树、双辽、榆树等多个农业大县走访发现,免耕播种机很受农民欢迎,成了抢手货。
今年2月初,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便复工生产。
由于免耕播种机销量猛增,工人们一直加班加点赶订单。
有的农民一时提不到现货,干脆留在厂里,边打工边等。
公司总经理杨铁成说,得益于保护性耕作的大面积推广,今年以来企业免耕播种机的销量超过4000台,订单排得满满的。
在吉林省双辽市,学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这几天正驾驶拖拉机牵引着免耕播种机在田里播种。
只见拖拉机在铺满秸秆的土地上快速驶过,免耕播种机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气呵成。
学文农机专业合作社已采取保护性耕作多年。
合作社负责人张学武说,这种耕作方式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保境,减少土壤风蚀。
“每公顷土地少施20%化肥,仍能实现增产10%。
玉米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强。
”这几年,合作社陆续添置了多台新型免耕播种机。
张学武说,相比以前,现在的免耕播种机播种速度更快,播种精度更高。
“一个坑能精准种下一粒种子,遇到□薛钦峰徐子恒漏种的情况,播种机还会自动报警。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不仅让黑土地得到保护,玉米产量更稳,还给不少农民带来了“商机”。
梨树县嘉兴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除了流转100多公顷土地,还为农民代耕了150公顷玉米。
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不少农户看到效果后,把自家土地交给合作社代耕。
合作社负责人于海江说,一公顷地收几百元的代耕费,一年算下来能增加几万元收入。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586b94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33.png)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现代的农业耕作理念与方法,它涵盖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土壤、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技术措施。
这一技术在当今的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基础(一)土壤保护理论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传统的耕作方式,如频繁的翻耕,会破坏土壤结构。
保护性耕作技术强调减少对土壤的扰动,例如采用免耕或者少耕的方式。
免耕法就是在作物播种前不翻动土壤,直接在茬地上播种。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持土壤原有的结构,防止土壤侵蚀。
土壤结构一旦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保护性耕作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土壤中的团聚体结构对于土壤的肥力保持和通气性至关重要,少耕或免耕有助于维持这种团聚体结构。
(二)肥力保持理论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作物残茬留在地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分解,为土壤补充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残茬覆盖在地表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能够更好地被作物利用。
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微生物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分解有机质,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三)生态平衡理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在传统耕作中,大量的翻耕会破坏土壤中的生物栖息地,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保护性耕作能够为土壤中的昆虫、蚯蚓等生物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蚯蚓在土壤中穿梭活动,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它们的粪便也是优质的土壤肥料。
地表的残茬覆盖也为一些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而使得整个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健康。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一)免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
在免耕播种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免耕播种机。
这种播种机可以在有残茬覆盖的土地上直接进行播种作业。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e2c7c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1.png)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原理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和提高土壤质量为目标的一种种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在耕作过程中注重保护土壤,避免破坏和损失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它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减少犁耕次数,保持土壤结构的完整性。
一般而言,犁深度越深,土壤所受破坏也就越大,因此保护性耕作中推崇浅犁耕或不犁耕,以减少土壤的损失。
于是,大力发展不耕种、保护性深松、抛秧、免耕播等耕作方式,尽量减少犁耕次数,保持土壤结构的完整性。
2、加强有机质的管理。
保护性耕作在保留土壤有机质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在保护性耕作的土地上增施有机肥料,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3、大力推广植被覆盖。
保护性耕作中,大量的植被可以起到抵制自然力量的效果。
植被可以防止土壤裸露,保持土壤湿度和通气性;同时,植被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4、采用合适的种植方式。
一些保护性耕作方法禁用化学农药或化肥,因此必须使用安全的相似方法。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措施包括浅犁耕、不耕种、抛秧、轮作、直播等措施。
1、浅犁耕。
浅犁耕指轻度破面式犁耕,即只在接近土缘的浅层犁耕,保持土壤的凸起,而不对土壤进行深度翻耕。
2、不耕种。
不耕种指不翻耕土壤,而是直接在草地中栽种作物,包括直播和定植法。
不翻耕土壤可以避免犁耕对土壤的影响,保持土壤结构的完整性。
3、抛秧。
抛秧技术是利用高速流体力学原理,将稻谷直接撞出田间,使稻茎秆、叶片以及落穗直接返回田间,能够保证稻田机械化和生态化要求。
4、轮作。
轮作是一种循环种植的方法,从而减少土壤深度的翻耕,同时可在土壤中增加有机质含量。
5、直播。
直播是一种种植方法,通过撒播种子直接种植,可以维持土壤的完整性,保留有机物质,还能根据不同种植作物的特征,采取不同的生长模式。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1、农民的观念需要更新。
浅谈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优点
![浅谈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优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5fb32fa5e9856a5612606c.png)
浅谈玉米保护性耕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优点摘要: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土壤资源,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可称之为“土中之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黑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土壤风蚀和水蚀使农田退化;掠夺式生产,且只施入化肥,不施或很少施有机肥(粪肥、堆肥和秸秆不还田);严重的春旱和传统耕作(春秋季节的耕翻)造成玉米苗期生长受到抑制,种种原因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变得更加脆弱。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将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黑土退化问题,保证黑土区域水土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免耕;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57-1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可以明显增加我国东北长吉图地区农田土壤碳储量,减缓气候变暖,减低土壤水蚀和风蚀,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性耕作要求田间有秸秆覆盖,可很大程度上避免秸秆就地焚烧,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还可增加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有明显的培肥地力效益。
保护性耕作保墒效果非常明显,对十春九旱的东北地区抗旱播种十分有利,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研究成果将对促进东北低碳高效农业的发展,保障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吉林省将在近几年增加百亿斤粮食的关键时期,开展此项项目建设对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吉林省低碳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创新点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再进行中耕作业,减少土壤的扰动。
既可减少作业次数,节省人力物力,节省燃料,减少废气的排放,又可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
引入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用于恢复耕地黑土土壤肥力。
探讨保护性耕作下退化黑土肥力保护和持续利用机制;不再搅动土壤。
施肥可与播种同时进行;不进行机械中耕,收获后秸秆留在地表,防治土壤风蚀、水蚀;用专用播种机在狭小的种床上进行播种,做到精量施肥、精准播种;将化肥缓释控释技术应用于保护性耕作,真正实现除播种以外的“免耕”;在消化吸收北美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用除草剂控制免耕下(秸秆覆盖下)的杂草。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免耕播种机的应用关系探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免耕播种机的应用关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84b3442e3f5727a5e962be.png)
的通过性 ,确保播种质量。其行距株距和施肥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 整, 用途广 泛。更换不同的排种盘 , 可精播玉米、 大豆、 棉花向 日葵等 1保护性耕作对 免耕播种机的要求 作物 , 一次完成破土灭茬开沟下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作 业。 农作技术与农作机具是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两个 19 9 8年 ,山西省新绛机械厂生产的 2 G 3型和河北省无极 B M一 范畴 , 前者是后者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并依赖后者而实现, 后者为前者 县机 电厂生产 的 2 Y 3型小型玉米免耕播种机 , B一 均采用整体式种肥 的实现而创制并能促进前者 的发展。 同样 , 保护性耕作 的大 多数作业 侧位 分施 方式和锄铲式开沟器开沟器 , 幅宽较大阻力也较 大 , 入土能 必须 由机械完成 , 其所用机具种类比传统耕作机具少 , 但主要机具的 力强种 , 肥间距比较 小。 结构和 性能一般 比传统机具 复杂且要求高 , 特别是 免耕播种机 (又 20 0 0年 ,新 疆 石 河 子 大 学 机 械 电气 工 程 学 院研 制 了 2 C 6 B M一 称免耕覆盖播种机、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 的关键机 型茬地免耕播种机 , 采用三点悬挂式配套动 力 4 .k , 06W 工作部件入 具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质量 的好坏是保护性耕作 技术能否大面 土性能好 , 防堵 能力强。其优点是既能实现整机仿形 , 能实现各工 又 积推广 的决定性 因素 ,故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提 出了较高 的要 作部件的单体仿形 , 仿形范 围大 , 以确保播深 稳定 一致 ; 不足之处是 求: 播种机 必须具备 良好 的清草排堵 功能, ① 能够 有效地 防止残茬和 覆土性能较差 , 开沟深度和宽度有待加大, 开沟排种器 易滑行。 秸秆对机器 的堵塞 , 在不利 的条件下播种时田间通过性能 良好。 ②开 20 0 2年 , 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 2 MF 4 B 一 C轮齿拨草式玉米免耕 沟器应具有 良好的破 茬入土功 能。 免耕地面较 坚硬又有作物残茬 , 故 播种机 , 用垂直切 草盘 +轮齿式拨草器 , 采 排堵能 力强 , 且土壤搅动 要 求开沟器入土能力强 , 出利于种子和根 系生长发育 的种沟 , 开 沟形 量小 ; 尖角铲式开沟器开 出的沟形窄 , 入土性能好 , 自动回土 , 可 结构 应利于种子发芽 , 动土少 , 利于保墒。 覆土镇压 装置性能 良好 , ③ 利于 简单 : 肥种垂直分施 , 间距在 5 m 以上 , 足大施肥量且不烧伤种子 c 满 将 湿土覆盖在种子上 , 并压实避免跑墒 , 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④地面 的要求。该机采用平行 四边形单体仿形 , 改善 了播深均匀性 , 适于一 仿 形功 能良好。 由于保 护性耕作地表平整性比传统耕作差 , 地表 不平 年一熟玉米种植 区使用。 度增加 , 为保证播深一致 , 播种机 必须具备地面仿 形功能。 22小麦免耕播种机 .
亚澳农机 免耕播种机对保护性耕作的巨大意义
![亚澳农机 免耕播种机对保护性耕作的巨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eaf73e376baf1ffc4fad29.png)
亚澳牌免耕播种机对保护性耕作的巨大意义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基本资料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
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
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
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
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对农民本身将带来观念上、生活质量上的革命性变化。
1997年5月美国保护性耕作信息中心年会上,一位免耕农民的妻子巴巴拉.弗瑞安西斯(Barbara Francis)说,“除电的应用外,免耕法是对我的生活质量改善最大的事情”。
对农业机械化工作来说,以往农业机械化谈论最多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只要农业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增产增收了,农业机械化就完成任务了。
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和资源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机械化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保护环境。
深耕深翻、开荒种地,发展了生产,也带来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问题,引起人们对机械化的质疑。
但是,机械化也是治理环境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如机械化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导致的大气污染;覆盖减耕节约农业用水;保护性耕作治理沙尘暴等等。
亚澳牌免耕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之免耕机播
![保护性耕作之免耕机播](https://img.taocdn.com/s3/m/acf221db26fff705cc170adf.png)
( 外观 检 查法 。查 看火 花 塞绝 缘 体 有无 裂 痕 或破 2)
损 , 极是否 松脱 、 蚀 、 心 电极 和瓷体 内腔有无 积 炭 、 电 烧 中
好 : 运转 无 明显变化 则表 明该缸 火花 塞工作不 正常 。 若 此
法 不适 应高 能点火 的车辆 。
油垢 等 。可通 过这些 外 观现象 判断火 花 塞工作 状况 。 ( 察颜 观色 法。 作正 常 的火 花塞 中心 电极应 呈赤 3) 工
褐 色 。 纹 端 面 为 铁 锈 色 。火 花 塞 因 积 炭 而 发 黑 , 数 是 螺 多
( 跳火试 验 法 。将拆 下 的火花 塞放 在缸 盖上 , 保 5) 在 证 高压有火 的情况下 。 将高压 中心线按 触火花 塞上体接 线 螺母 , 用起 动机 启动 发动机 试火 。若 火花 微弱 , 明火 花 说 塞性 能不 良 , 极 间有 漏 电现 象 ; 无 火花 , 明火 花 塞 两 若 说 两 极 间严重 短路 : 若火 花不 在 中央 , 明火花 塞积 炭或 油 说
, -c 基 础 。 提 倡 在 玉 米 成 熟 前 浇 水 , 可 更 难 以 达 到 精 密 播 种 要 求 。 加 上 秸 遍 ” 即 旋 耕 2 3m 或 打 破 原 有 垄 畦 . 也 再
在 降雨 前 抢 种等 雨 , 可能 避 免播 后 秆 和 残 茬 覆 盖 会 带 来 一 系 列 问 题 。 尽 漫 灌 补 墒 ,在 不 得 已 采取 漫 灌 措 施
为 机播 创 造 良好 条 件 。优 点在 于 , 经
播 ( 合 理施 肥 。施 肥 量一 般 每 亩 过 对秸 秆 和表 土进 行 简单 处 理 . 种 5)
也 时 . 应 在 苗 基 本 出 齐 后 进 行 。 漫 灌 4 ~ 0k , 管 机 播 复 合 肥 采 用 了集 中 质 量 可 得 到 极 大 改 善 和 提 高 , 有 利 也 5 5 g 尽 提 促 必 须 造 成 淤 土 填 沟 , 大 播 深 , 低 施 肥 方 式 , 利 于作 物 吸 收 利 用 , 提 于 土 壤 吸 收 光 热 , 高 地 温 , 进 出 加 降 有 可
保护性耕作免耕机播有讲究
![保护性耕作免耕机播有讲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bf9c16a300a6c30c229fe7.png)
量确实难度很大。作为一名基层农机化技术员,经过多年
的 实践 ,摸 索 出 技术 窍 门,保 证 了播 种 质 量 ,达 到 或超 过 了 用传统 作 业 方式 的作 物稳 产 高 产水 平 。现将 本 人 掌握 的 技术要 领 介绍 如下 ,供 大 家 参考 。
1把握上壤墒情 .
尽 可 能在 适墒 、足墒 时 下种 , 可 以 “ 黄墒 ” ( 土壤 较 干 )抢种 , 但 要避 免 “ 墒 ” ( 黑 上壤 较 湿 )强 种 , 目的是 确 保播 种 质 量 , 防止 机播 作 业 过程 中 出现 “ 、缠 、堵 、 粘
轧 、停 ” 等现 象 。
提高肥效,但免耕法导致土壤硬实、通透性差,使矿质养
分不 易 被 氧化 释放 而被 作 物吸 收 利 用 , 同时 ,保 护性 耕 作 弱化 了传 统作业 中秸 秆粉碎还 田和 深掩埋 的培肥改 土作用 , 因此 应 加大 施 肥量 , 以充分 满 足 作物 生 长 发育 和 形成 高产 量 的生理 需 求 。在 肥 料 选择 上 ,底 肥 必 须 是复 合肥 , 有效
总 的来说 ,宜 浅不宜 深 。原则上 应控 制在 2~3 c m,最
含量在4 %以上,高效含量的复合肥在施用时应注意折算。 0
追 肥 可 使用 速 效肥 ,也 应注 意 含 量折 算 ,提 倡 测 土配 肥 、
配 方施 肥 。 Fra bibliotek6 搞好秸秆处理和表十作业 .
在秸 秆产 出较高 的情 况下 ,提 倡将 秸秆粉 碎 1 2 后再 ~遍 进 行 机播 。秸 秆粉 碎 质 量 以能 满足 免 耕机 播 作业 质 量 要求 为准 ,在 条 件允 许 的情 况下 , 也可 进 行立 秆 免耕 直 播 。 除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9e8f9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c.png)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年第8期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周景宇(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吉林132012)摘要:首先简述了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技术发展现状,最后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促进免耕播种技术推广的策略,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技术推广0引言保护性耕作技术兴起于20世纪初期,它的出现是人们在探索自然规律中获得的一项丰硕成果,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追溯历史.人类自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开始淘汰了传统的畜力耕作方式,转而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翻耕播种技术,但是这也造成了地表裸露、土壤结块等问题,不断地削弱着农业生态恢复能力⑴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巨大,很多地区土地具有潮湿、板结、通气性差的特点。
这使得保护性耕作对提升作物出苗率的帮助并不大,因此探索这种问题的破解方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免耕播种技术逐渐成熟起来。
从基本思想上来说,免耕播种技术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地表环境,而在播种时最小程度的翻动土地,进而缓解生态压力。
我国在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大范围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将展开详细论述。
1免耕播种技术主要内容依据先后顺序免耕播种技术分为破茬开沟技术、防堵技术、种肥分施技术、覆土镇压技术。
地块表面往往存在很多残留的秸秆,一部分秸秆与土壤紧密结合,这时就需要特别的破沟技术来进行开沟处理。
播种前土地表面覆盖的残留秸秆可能会对开沟机器造成堵塞,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影响播种效果,需要在播种时进行防堵处理。
免耕播种技术取消了铃式犁地模式,在播种过程中为了避免种子和肥料一次性施入同一土壤层中导致烧种烧苗现象需要将种子和化肥施在下层土壤中让其与种子土壤保持一定间距。
此外,还有覆土镇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壤的密实度而借助镇压轮对土块进行压碎和压实。
实践表明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改良且集约的播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耕作效率,通过把农作物残渣保存在田间而避免水蚀、风蚀想象发生,是一种改良且集约的播种方式。
探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相关机具应用
![探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相关机具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a7e76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4.png)
探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相关机具应用作者:孙作平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22期摘要: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玉米的经济价值较高,不仅可以直接蒸煮食用,也能被加工成淀粉、玉米油等深加工产品。
近年来,市场对玉米的产量与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改变落后的耕作模式,引入更加先进的耕作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通过免耕少耕、免耕播种以及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同时也让玉米种植更加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生产要求标准,进而实现我国玉米耕作方式的重大变革,显著提升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主要分析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同时也列举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关机具,指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应用目前,在国内玉米种植产业中,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风蚀沙化等问题都影响着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有利于我国玉米耕作模式的变革,有助于为我国玉米种植建立起一个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模式。
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土壤风蚀、水蚀等环境问题,同时可提升土壤保水性与肥力,对提升玉米产量、降低玉米种植的生产成本都是有着积极影响的。
1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的技术内容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玉米种植,其具体作业流程如下:首先,将玉米秸秆覆盖在种植区域中,使用高根留茬的收获方法收获玉米,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免耕深松处理。
其次,采用免耕播种技术完成玉米播种,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化学除草与病虫害防治工作。
最后,对玉米种植区域做好科学的田间管理工作。
1.1 田间秸秆覆盖技术田间秸秆覆盖技术属于秸秆还田的一种技术手段,在玉米收获的同时,使用联合收割机或秸秆还田机粉碎玉米秸秆,将粉碎后的秸秆覆盖在地表上,进而实现秸秆还田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免耕播种机的应用关系探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的大多数作业必须由机械完成,其所用机具种类比传统耕作机具少,但主要机具的结构和性能一般比传统机具复杂且要求高,特别是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
免耕播种机质量的好坏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
标签: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发展问题
1 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的要求
农作技术与农作机具是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范畴,前者是后者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并依赖后者而实现,后者为前者的实现而创制并能促进前者的发展。
同样,保护性耕作的大多数作业必须由机械完成,其所用机具种类比传统耕作机具少,但主要机具的结构和性能一般比传统机具复杂且要求高,特别是免耕播种机( 又称免耕覆盖播种机、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 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质量的好坏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故保护性耕作对免耕播种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①播种机必须具备良好的清草排堵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残茬和秸秆对机器的堵塞,在不利的条件下播种时田间通过性能良好。
②开沟器应具有良好的破茬入土功能。
免耕地面较坚硬又有作物残茬,故要求开沟器入土能力强,开出利于种子和根系生长发育的种沟,沟形应利于种子发芽,动土少,利于保墒。
③覆土镇压装置性能良好,利于將湿土覆盖在种子上,并压实避免跑墒,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④地面仿形功能良好。
由于保护性耕作地表平整性比传统耕作差,地表不平度增加,为保证播深一致,播种机必须具备地面仿形功能。
2 国内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1 玉米免耕播种机
1996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和山西省农机局共同研制的2BMFY-4型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能在玉米整秆覆盖情况下进行作业。
显著特点是具有防堵装置,保证在有大量秸秆覆盖的条件下有良好的通过性,确保播种质量。
其行距株距和施肥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用途广泛。
更换不同的排种盘,可精播玉米、大豆、棉花向日葵等作物,一次完成破土灭茬开沟下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作业。
1998年,山西省新绛机械厂生产的2BGM-3型和河北省无极县机电厂生产的2BY-3型小型玉米免耕播种机,均采用整体式种肥侧位分施方式和锄铲式开沟器开沟器,幅宽较大阻力也较大,入土能力强种,肥间距比较小。
2000年,新疆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研制了2BCM-6 型茬地免耕播
种机,采用三点悬挂式配套动力40.6kW,工作部件入土性能好,防堵能力强。
其优点是既能实现整机仿形,又能实现各工作部件的单体仿形,仿形范围大,以确保播深稳定一致;不足之处是覆土性能较差,开沟深度和宽度有待加大,开沟排种器易滑行。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2BMF-4C轮齿拨草式玉米免耕播种机,采用垂直切草盘+轮齿式拨草器,排堵能力强,且土壤搅动量小;尖角铲式开沟器开出的沟形窄,入土性能好,可自动回土,结构简单;肥种垂直分施,间距在5cm 以上,满足大施肥量且不烧伤种子的要求。
该机采用平行四边形单体仿形,改善了播深均匀性,适于一年一熟玉米种植区使用。
2.2 小麦免耕播种机
1996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和山西省农机局共同研制的2BMFF-9 型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采用了尖角开沟器,种肥垂直分施,播种后种沟自动合拢,不用覆土,最大程度地减少晾晒时间,是一种抗旱抢种和保全苗的理想播种机。
该机能一次完成破土、开沟、播种、施肥和镇压等作业,通过性良好,基本上无堵塞现象,排种深浅一致。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2BMF-6 型小麦免耕播种机与11k~13.3kW 小型拖拉机,配套采用双排梁结构,同一排梁上的开沟器间距达到30~40cm,增加了梁之间的距离;种肥采用同一个开沟器,较好地解决了防堵和种肥分施问题。
目前该种机型已在一年一熟地区的小麦和莜麦等免耕播种中大量采用。
2BMFS-5/10 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是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机局等单位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成果。
该机采用加装旋转刀具的种肥开沟器,可在直立玉米秸秆或秸秆粉碎还田地免耕播种小麦。
同时也可在高麦茬地播种玉米,其秸秆切碎能力和防堵塞能力强,种肥开沟器沿前进方向向后排列,减少开沟器壅堵,提高了机具的田间通过性。
3 我国免耕播种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免耕播种机机组进地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撒药、覆土、镇压等作业,在作业全部生长过程中,除采用除草剂控制杂草外,不再进行任何田间作业,直至收获。
它与普通播种机的不同之处在与工作条件恶劣,工作难度大。
我国免耕播种机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工作效率低,工作速度与国外机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次是工作效果不理想,由于有些工作部件不完善,影响工作质量;最后是推广力度较低,免耕播种机应用及销售与其近一步研制是相关的。
4 发展前景
经过10多年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证明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北方是适用、可行的,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本增收的综合效益。
保护性耕作的适应范
围广。
特别适合土壤侵蚀严重、干旱缺水、资源消耗大的地区。
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下起步的,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政策和经济引导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部已制定并已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计划:将成两个保护性防护带,一是沿京津唐防护带;二是沙尘源区防护带,包括内蒙、陕西山西、河北部分地区;用7-10年时间在“三北”地区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一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很好的结合,同时也已具备了“天时、地力、人和”的发展条件,因此这项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同时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免耕播种机,由于我国现今的农业的生产体制决定了中小拖拉机配套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市场潜力巨大。
在着力研究、消化吸收国外机具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积极研制和开发适合全国需求的中小型机具。
因此,免耕播种机机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向着提高作业效率的方向,提高工作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