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治则治法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中医诊断:中风西医诊断: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脑卒中-中风(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闭证、痰蒙清窍证、元气败脱证)一、概论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
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气血逆乱、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而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等为主要表现。
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相当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范畴。
二、临床表现以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麻、肢体瘫痪、舌强语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临证护理(一)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晕眩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则:平肝潜阳。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
注意血压波动、情绪稳定。
忌排便时努责。
2、风痰阻络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控制感染等并发症。
3、痰热腑实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化痰通腑。
(2)施护:口粘痰多者鼓励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注意矢气下转、腹中肠鸣、大便干结等情况。
4、气虚血瘀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则:益气活血。
(2)施护: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当风。
适宜活动,以利气血运行。
5、气虚痰阻证(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头晕头重,纳呆,胸脘满闷,舌质淡,苔薄腻,脉沉弦。
中医护理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
亡阳——益气回阳固脱
亡阴——益气救阴固脱
都是一身之气的突然大量 脱失,故治脱均要兼峻剂 补气如人参
研究进展
中医治则治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 提出了一些新的治则,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从单 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提出 的身心并治、形神兼养的治则,在女子不孕症治疗中提 出的“促排卵”的治疗原则等。 近些年来,中医“下法”在急腹症和传染病方面应 用已取得突出成就,拓宽了“下法”的治疗范围;对活 血祛痕法的研究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法对冠心病、 肝病、高血压病、肾病、急腹证、脑栓塞、宫外孕、肿 瘤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思
1、什么是预防? 2、何谓护病求本?
考
题
3、“既病防变”主要指哪两点?
4、何谓三因制宜?
1什么是预防? 答:预防即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2何谓护病求本? 答:护病求本即在护理疾病时,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
3“既病防变”主要指哪两点? 答:第一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二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 4、何谓三因制宜? 答:是指治疗和护理时,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时、因 地、因人制宜。
先祛邪后扶正 先后 使用
邪盛为主 正虚不甚
先扶正后祛邪:正虚为主,虽有实邪但机体 不耐攻伐。
三、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含义: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订治疗用药的原则。 运用:春夏——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 慎用辛温。 秋冬——人体的肌肤致密,阳气 内敛,少用苦寒伤阳药。 因地制宜
1.采用何种护理原则?
2.平素饮食调护应注意哪些?
问题评析
患者素有胃疾,受纳腐熟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乏源。 血虚失养见面色无华,唇、舌、爪甲色淡;血虚心失 所养则心悸失眠;血虚清窍失所养则头晕;肝藏血, 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眼花;血虚脉道失充则脉细。 1.根据评析结果,患者为血虚津枯,肠道失润,则大 便干结不通。根据“虚则补之”护理应以扶正为主的 原则。 2.患者平素饮食调护应着重养血润燥,故宜多食滋 阴养血的食物,以润燥通便,如甜杏仁、胡桃仁、蜂 蜜等。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即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害。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饮食调养和生活调理。
一、病因病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主要是肾脏的阳虚衰弱,脏腑气血运行失常,体内湿热积聚等。
病机是湿热蕴肾,以及脾肾阳虚、肾阴亏损。
诊断主要依据尿糖阳性、尿蛋白阳性和肾功能不全。
二、治则治法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则为温阳下气、利水渗湿。
治疗原则是补益肾阳、清热利水、祛湿渗透、化痰祛风。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和养生保健等。
1.中药治疗主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温阳补肾、清热利水、祛湿化痰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山药、桑葚、金银花、茯苓、泽泻等。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改善肾脏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八髎、涌泉等。
3.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肾部穴位和腰腹部,促进肾脏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功能。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推、捏、拍、拿等。
4.养生保健重点是控制饮食,避免过食甜食和高盐食物,合理膳食搭配。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三、饮食调养在饮食方面,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1.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体重,防止肥胖。
2.避免过食甜食和高盐食物。
3.食物要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多食用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5.注意饮食时间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
四、生活调理生活调理非常重要,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锻炼身体,适度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肾脏功能。
3.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4.合理管理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护理治法原则
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的方法治疗。
补其偏衰
对阴或阳一方偏衰、不足的病症,采取“虚则补之”
的方法治疗。
叁
中药治疗“八法”
汗法
汗法:又称解表法 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进人体微微出
汗,将体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主要用于外感风寒、风热、疹未透发或疹发不畅、头面
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 分为: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
消疮散痈等 注意:体质较虚者,使用消法时,应攻补兼施,以防
损伤正气。
补法
补法:又称补益法 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 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 种治疗方法。
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血双补,又有峻补、平补之异。 注意:肝阳上亢、阴虚内热者应慎用。脾胃虚弱者,应佐以健脾益 胃药同用。
护病求本
标本缓急
1. 急则护治其标 2. 缓则护治其本 3. 标本同护治
原则二、 扶正祛邪
1、扶正——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
和康复能力的一种治疗和护理原则
主要适用于虚证——虚则补之
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针灸、推拿、气功、食养、体育锻炼、精神调摄
原则二、 扶正祛邪
2、祛邪——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的一种治
谢
谢
--- 主要用于误食毒物尚在胃中,宿食停留胃脘不化或痰涎壅盛,阻塞气 道者。
注意:吐法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之得当,收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凡体质 素弱、年老体衰或孕妇、产妇及出血病人,均不宜用吐法。
下法
下法:又称泻下法
通过运用泻下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使停留肠胃 中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 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防治原则及治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一)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
调摄情志
坚持锻炼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顺应自然
生活起居有规律
防止邪气侵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二) 既病防变
早期诊治 既病防变
控制传变
注重疾病传变规律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清脏腑热 邪热入于脏腑
大黄泻心汤、龙胆泻肝汤
清热除湿 湿邪为患
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
清热解毒 时疫温病、热毒疮溃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施护要点
1.辨别真寒假热 2. 清、寒护理 3.煎服药护理 4.病情观察 5.饮食护理
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1)正治 虚者补之
是指虚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法治疗。
阳气虚证—温阳益气法 阴血虚证—滋阴养血法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1)正治
实者泻之
指实证出现实象,用攻逐法治疗。
食滞证—消导法 水饮停聚证—逐水法 血瘀证—活血化瘀法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2)反治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又称“从治”。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 用”、“通因通用”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十二分。
(2)反治 寒因寒用
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假寒症状的病症,适用于 “假寒真热”证的治疗。
如:内热过盛 阳盛于内,格阴于外 急性热病高热不退 四肢厥冷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为中医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学者等,拓展国际视野和合作 空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医护理科研与学术交流
中医护理科研方向与成果展示
科研方向
中医护理科研主要围绕中医护理理论 、临床实践、护理教育等方面展开, 旨在提高中医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成果展示
中医护理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学术论文 、研究报告、专利等形式进行展示,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展览等活动进行交流和推广。
护士中医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根据护士的不同层次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技能培训计 划,确保培训内容全面、系统。
培训内容与实际临床结合
培训内容应与医院临床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不断提 高培训质量。
02
中医护理操作技能
针灸疗法操作规范
01
02
03
针刺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针具,对针具 进行消毒,选择合适的体 位和穴位。
针刺方法
掌握正确的进针、行针和 出针方法,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刺激强度和时间。
注意事项
注意针刺的禁忌症和注意 事项,如避免在饥饿、饱 食、疲劳等情况下针刺。
推拿按摩技术应用
按摩前准备
构建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技术、中医临 床护理等内容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
强化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加强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包括针灸 、推拿、拔罐等,提高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能力 。
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中医护理 第五章治则与治法习题
第五章治则与治法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治则的是A温阳B利水C祛邪D祛痰E解表2.“亡血家不可发汗”体现的治则是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扶正与祛邪并用D因人制宜E因时制宜3.阳气不足之人,慎用寒凉药物,属于的治则是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扶正祛邪4.正治的定义是A调整阴阳的治疗法则B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C逆着疾病现象而治的治疗方法D辅助正气的治疗方法E正确的治疗法则5.下列各项病证,适宜“寒因寒用”的是A真寒假热证B表热里寒证C真热假寒证D寒热错杂证E表寒里热证6.属于“逆治”法的是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阳病治阴D用热远热E以通治通7.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A先扶正,后祛邪B先祛邪,后扶正C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D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8.治疗瘀血所致的崩漏,应选用的治法是A收涩止血法B塞因塞用法C益气摄血法D通因通用法E温补肝肾法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热者寒之B寒凉以制阳亢C补阴以致阳亢D阴中求阳E阳中求阴二、填空题1.治则有、、和四个方面。
2.八法包括、、、、、、和。
3.补法包括、、和。
第五章治则与治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C6.A7.C8.D9.C二、填空题1.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2.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和补法3.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VS
肝郁化火
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等症状。施护 原则为疏肝泻火、镇心安神,可服用龙胆 泻肝汤等中药方剂,注意调节情绪,避免 过度压抑。
06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CHAPTER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补充和完善现代医学体系
中医护理以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有助于完善整体医疗体系。
中医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渊源
中医护理起源于古代中医医疗实践,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在长期的医疗 实践中,中医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中医护理也得到了越来 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中医护理 人才。
病机学说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传变和转 归的机理的学说。中医护理中, 掌握病机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趋势 和转归,为治疗提供依据。
治则治法理论
治则
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等。中 医护理中,遵循治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治法
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中医护理 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法,协助医生进行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强调个体化护理
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弘 扬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2 3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提出
针对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中西医结合 的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护 理服务。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任务与范畴
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
在疾病发生之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独特的护理技术
针灸疗法
拔罐疗法
推拿疗法
饮食疗法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达 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的作用。
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 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 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 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 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
辨证论治
辨证
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 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 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 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 法。包括治则和治法两个方面。治则 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法是 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预防为主
推动医学发展
促进医学多元化发展
中医护理学作为独特的医学体系,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助于推动医学的 多元化发展。
为医学创新提供思路
中医护理学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可以为医学创新提供新 的思路和灵感,推动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PART 06
中医护理学的未来发展趋 势
分析当前中医护理学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和 问题,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PART 02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REPORTING
维护健康
养生保健
通过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指导 人们进行科学的饮食起居、情志 调摄、运动锻炼等,以维护和促 进健康。
体质辨识与调理
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对人体体质 进行辨识和分类,针对不同体质 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以改善体 质、增强抵抗力。
中医护理知识点
病人的饮食基本要求 (1)饮食宜有节(2)饮食宜随和(3)饮食宜卫生
正常人的脉象如何?内外因素对脉象有何影响?
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缓和有力,一息四至,一分 钟搏动60——90次,均为“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受年龄、性别、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变化。如小儿软软而数(快),女性较 男性的脉象细弱,肥胖人的脉象较沉,运动员的脉象较迟(慢)。夏 季脉象较浮大,冬季脉象较沉细。这些都属正常脉象的变化。此外, 活动时脉快而有力。静止或饥饿时脉象较弱。
什么是治末病
“治末病”,即在疾病未发生和进展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的发 生发展。包括末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 发生之前,做好各种必要的预防工作,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 发生,既病防变是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防治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什么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标是指疾病的现象,是疾病的次要矛盾。本是疾病的本质,疾病的 主要矛盾。“急则治其标”是指标病甚急,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必 须采取应急措施先治标,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 例如大出血的患者,出血无论由于何种原因引起的都应当止血以治 标。待止血后,病情缓和时,再求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是对慢性病或急性病缓解期的治疗原则。例如对咳 嗽属于肺肾阴虚患者,治疗应以滋养肺肾之阴为主,而不应只用止 咳镇咳之法去治疗。
咯血病人饮食施护的原则
咯血多属热证,预热则咯血更甚,故食物不宜过热,稍微偏凉。少用或不 用一切辛辣及油煎炸炙之食物,以免生咳动火。海腥发物,如虾、蟹之类, 均易动血,也可少用。水果蔬菜,特别图梨藕之类滋阴生津,清热降火, 可以多吃。如能以鲜藕汁、梨汁、西瓜水代茶更好。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诊疗方面
9
• 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
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 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 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 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 口舌糜烂痊愈。
10
精神方面
• 精神状态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
脏腑病变对精神活动的干扰
11
2、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天地相应也”.时间、空间来阐述 (1)从时间方面 1)一年四季气候变化 2)一天昼夜晨昏 (2)从空间方面
33
• 先祛邪后扶正,应用于邪盛正虚,
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会 助邪的病证。
• 先扶正后祛邪,应用于正虚邪实以
正虚为主,但正气过于虚弱,兼以 攻邪反伤正,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34
护病求本
本,即:发病根本原因,护病求 本,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护理。
35
正护法(逆护法)
• 逆其证候的性质,而进行护理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14
1、人体生理 《素问》中说:“”故阳气 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 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人体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 体生理 活动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15
2、病理变化:《灵枢》中记载:“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因为早晨、 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 收、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 安、加、甚的变化。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 气候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29
扶正祛邪
• 疾病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 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邪胜于 正病进,正胜于邪病退。
• 护理的重点应放在邪正双方力量的
30
护士资格证考试中医护理部分资料
例题8 中医认为 ,构成人体的中心是( )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形体官窍 E.筋络
(五)病因与发病
1.病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 2.六淫、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
为“六气”。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病邪的侵入 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六淫 3.致病特点 季节性 相兼性 转化性 外感性
煎药用具
• 陶瓷砂锅
性质稳定, 传热性能缓和, 受热均匀,保 温,价廉。
• 搪瓷锅
性质稳定,但 传热快。
• 玻璃杯
性质稳定,但 传热、散热快, 怕碰击。
54
禁忌用具
铁锅、铜锅
禁
铝锅、锡锅
忌 用
不锈钢容器
具
55
(五)煎药火候和时间 火候
不宜 频频 开盖
先武火 后文火忌 沸水 煮药 Nhomakorabea一般采用两煎法
56
例题23 中医拔罐治疗中,用镊子或者止血钳夹住 95% 的 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一圈后,立即退出,然后迅速将 罐扣在施术部位的方法为( ) A.投火法 B.贴棉法 C.闪火法 D.架火法 E.熄火法
七、中药
1.中药的性能 也称药性,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 2、四气:即四性。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扩展考点 不寐
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 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例题14 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中医称之为( ) A. 头痛 B. 不寐 C.痿症 D.神昏 E.眩晕
例题15 中医在自然界中“五色”是指( ) A.青、赤、紫、橙、黑 B.赤、橙、黄、绿、紫 C.青、赤、紫、橙、黑 D.青、赤、黄、白、黑 E.蓝、绿、紫、橙、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概述 •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 •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应用指导 •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现状与展望
01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概述
中医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中医护理的定义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的基本理论,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 果,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医学门 类。
辨证施护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一定 的临床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护理操作。
扶正祛邪
01
“扶正祛邪”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扶助正 气、祛除邪气,达到机体内部的平衡与稳定。
02
“扶正”是指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来增强患者的正气,提高机体抗病 能力;“祛邪”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消除致病因素,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 等。
03
扶正祛邪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和判断,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标本同治
“标本同治”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 指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同时治疗症状和病因两个 方面。
标本同治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 疗两个方面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在临床的前景展望
总结词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在临床的前景广阔,未来将有更 大的发展空间。
详细描述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在 临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中医护理将在疾病 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随着 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也 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全面化和人性化,以满足人们的 需求和期望。此外,中医护理也将不断探索创新,加 强与其他医疗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 业的发展。
危急重症中医治则
危急重症中医治则
危急重症是指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病情复杂多变、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
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治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救:中医急救的原则是“急则治标”,即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首先要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例如,对于出血、休克等危急情况,应立即止血、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等。
2.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危急重症注重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病程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热、神昏等危急情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等方法进行治疗。
3. 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危急重症通常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急情况,中医通常结合西医的溶栓、介入等治疗方法,以尽快控制病情。
4. 调护:中医治疗危急重症注重调护,即在治疗的同时,注重患者的生活调养和心理护理。
例如,对于卧床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应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总之,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治则是以急救为先,注重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调护并重。
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九、中医护理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的手段,收集病人健 康和疾病的有关资料,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而周密 的观察和了解,以便为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 和辩证施护提供依据。四诊是进行中医护理评估的主 要方法。望、闻、问、切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又是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不可分割的。临床 进行护理评估时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了解病情, 做出正确的护理 诊断,制订出恰当的护理措施。
六、何谓整体观念?
•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 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
•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 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上是互相协 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体生理和病理上的变 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 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三、中医护理的辩证施护方法有哪些?
• 有八纲辩证 • 气血津液辩证 • 脏腑辩证 • 六经辩证 • 卫气营血辩证 • 病因辩证
四、中医治则和护理方法有哪些?
• 治病求本 • 急则治标 • 缓则治本 • 标本兼治 • 扶正祛邪 • 调整阴阳 • 因人、 因时、因地制宜。
五、中医护理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是什么?
• 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辩 证是决定护理 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 疾病的手 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
• 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八、 “证”和“症”有何不同?
• “证”和“症”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症”, 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 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 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 证等,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 及邪正关系,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 准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者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相反(如寒证 表现热象)的情况下,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1)寒因寒用: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2)热因热用: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 3)塞因塞用: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4)通因通用: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即“以通治通”。
因时制宜
03 三因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04 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
适用于阴或阳其中一方亢盛有余的实证, 当采用“实者泻之”的原则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
对于阴或阳的一方虚损不足,即阴阳偏衰的 病证,应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来治疗
(三) 治法
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病 性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基本治疗方法和具体治疗方法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物,通过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 方法。
消法,又称消散法,是运用具有消食导滞,软坚散结等作用的 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癥瘕、痞块的一种治疗方法。
补法,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滋养、补益、或增强脏腑功 能的方药,来扶助正气、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消除虚弱一种 治疗方法。
下法,又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通便,使积 聚肠胃的宿食、燥屎、瘀血、水饮、虫积等有形的实邪从大便排出 体外而治疗里实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 调整脏腑气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温法,又称温里法,是运用具有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 用的方药,来祛除寒邪,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谢谢观看
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 双方的主次关系。
分清标本,有利于从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发现疾病的主要矛 盾,从而针对其特点制定正确的治则、治法
A
当患者病情危急时,其“标”的表现症状往往
急则治其标 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矛盾
所在,理应先治
B 缓则治其本 是在病情不急的情况下,对疾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进行治疗的
02 扶正祛邪
03 04 三因制宜
调整阴阳
(二) 内容
01 治病求本
治标与治本 正治与反治
病治异同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标本同治 逆治
从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相关概念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首要原则,就是指在治疗 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的法则。
内容包括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治病异同三个方面
中医护理治则治法
2.熟悉
治标与治本 、正治与反 治的区别与 联系
1.掌握
治则、治法的含义
3.了解
应用各种治法 的适应症及注 意事项
(一) 概念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二) 治则
01 治病求本
一种原则
标本同治 治标则影响其本,治本则影响其标,则应标
本同治的一种原则
正治又称“逆治”,是指在疾病临床表现的性质与疾病本质相一致 (如寒证表现寒象)的情况下,逆其疾病的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 用治疗法则。
1)寒者热之:寒证表现出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即“以热治寒”。
2)热者寒之:热证表现出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即“以寒治热”。
1 汗法 3 下法 5 温法 7 消法
吐法 2 和法 4 清法 6 补法 8
汗法,又称解表法,是应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 ,宣发肺气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吐法,又称催吐法,是应用涌吐作用的方药,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 治疗方法。
对同一种疾病在发生发展不同阶段所表 对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 现出的不同证候.采用不同的治法。 相同证候,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1
2
病治异同
02 扶正祛邪
扶正
适用于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而邪气并 不亢盛的虚性病证
祛邪
适用于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并未虚 衰的实性病证
扶正与祛邪兼施 适用于正虚邪盛的虚实错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