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今中外的经济思想或政策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经济政策

中国历史经济政策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政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涉及到多个朝代和时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1. 农业政策:在古代中国,农业一直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许多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例如,实行土地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鼓励开垦荒地和种植作物。

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2. 商业政策:在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相对有限。

政府通常实行一些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如征收重税、限制贸易路线和商品种类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朝代逐渐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鼓励商业活动的发展。

这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政府带来了税收收入。

3. 货币政策:古代中国的货币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

政府通常会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范围,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和价值。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问题。

一些朝代还实行了货币政策来支持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发展,如铸造带有特殊图案或文字的货币来促进手工业或贸易的发展。

4. 税收政策:税收是古代中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政府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平衡收入来源并促进经济发展。

一些朝代实行了轻税政策,以鼓励商业活动和农业发展;而另一些朝代则实行重税政策,以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或支持特定的项目和行业。

5. 土地政策:土地问题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实行了一些土地政策来控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土地分封、土地买卖和土地税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兼并和权贵阶层的影响。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旨在促进农业、商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平衡政府的收入来源,并应对各种经济问题。

这些政策的影响因朝代和时期而异,但也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中国,经济政策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经济思想史整理

经济思想史整理

经济思想史整理1. 经济思想史概述经济思想是人类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得出的理论体系。

经济思想史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经济思想的整理和探讨,了解经济思想史对于理解和分析当今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古代经济思想2.1 古希腊经济思想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两位哲学家身上。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观点,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柏拉图则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倡导消除私有产权。

2.2 古印度经济思想古印度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阿耨多罗吠陀》和《法律法典》中。

这些文献强调了个人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了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对穷人的关怀。

2.3 古中国经济思想在古代中国,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儒家和道家学派。

儒家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提倡尊重个体劳动和道德经商;而道家则强调自然经济,反对物质追求和贪婪。

3. 中世纪经济思想3.1 基督教经济思想基督教对中世纪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教义认为财富是邪恶的根源,鼓励信徒进行清贫的生活。

这种观点制约了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

3.2 伊斯兰经济思想伊斯兰教对经济有着独特的观点。

穆斯林认为个人财富是神的赐予,因此应当进行正义的分配和慈善事业。

伊斯兰教还提出了许多金融制度和商业规则,对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 近代经济思想4.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欧洲主导的经济思想,主张通过保护主义政策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

重商主义强调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提倡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

4.2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古典经济学是近代经济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亚当·斯密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和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大卫·李嘉图则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土地租金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3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提出。

中外重要的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

中外重要的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

中外重要的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围绕经济规律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由此形成一定的经济体制或经济模式。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发展社会经济、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

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不同。

本主题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形成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现代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主干知识。

高考命题注重从经济角度考查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及经济的发展,还会从经济对政治、思想科技文化的影响角度考查。

一、重要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现代:优先发展重工业——调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重商主义——自由主义——个人垄断——国家干预——减少干预,发展混合经济、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化——战后改革二、现代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中国:新中国成立1949,结束两个半社会,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三年经济恢复(1949-1952),为开展计划经济建设提供条件五计划(1953-1957)与三大改造(1953-1956),三大改造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年曲折探索(1956-1966)文革十年(1966-1976)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至世纪初)苏联: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保卫了政权,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1921-1924)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斯大林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利弊并存三位领导人改革(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没能摆脱原有经济体制束缚,走向解体改革目标: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美国度过大危机二战后(50-70y)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这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外经济思想史

中外经济思想史

第一章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一、中国早期经济思想(一)先秦时期的核心经济思想义利论是关于道德规范和物质利益关系的理论。

是春秋至战国初期的核心经济思想。

它是当时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经济思想上的集中反映。

思想家或者主张“重义轻利”,或者“重利”,义利论成为此时核心。

大体上,春秋时期“重义轻利”占优势,战国初期,重利占优势。

1、儒家学派孔子的经济思想(1)义利思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a.义以生利“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致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b.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c.取之有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富民思想实现富民的4个途径:a.保证和鼓励生产者发展生产。

“使民以时”b.国家不干涉百姓经济。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c.反对与民争利“废山泽之禁”d.减轻统治者的剥削(3)消费观点a.个人消费方面——等级消费论者“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

始有,曰:苟合矣。

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

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每佾人数,如其佾数。

或曰:“每佾八人。

”未详孰是。

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

b.国家财政开支方面——节用论在礼仪上的消费,孔子主张“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讲究铺张扬厉和形式排场.“子贡欲废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外事礼仪中,孔子也认为要张扬。

凡不属于国计民生的礼仪则从俭2、道家的经济思想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古代的经济政策必考知识点(一)重农抑商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1)原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表现:① 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②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

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

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③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

④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⑤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3)后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1)原因: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是不同的。

最高执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偏差。

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的发展机会。

(2)秦统一后,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了不同政策,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受了破坏。

而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西汉时,关中地方享有特殊地位。

(4)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转移之后,扬州、益州等地成为了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也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三).工商业的管理(1)秦:统一度量衡,秦律中的《均工律》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

(2)汉:征收重税;盐铁官营;王莽时期推行加强工商业管理的经济政策,对一些经济活动实行管制。

(3)明清:“海禁”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古今中外经济大家思想精髓

古今中外经济大家思想精髓

古今中外经济大家思想精髓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学科,在古今中外有许多杰出的经济思想家。

这些经济大家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经济理论和思想,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今中外的经济大家及其思想精髓。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作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并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力。

他认为,个体自私追求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社会最大福利。

斯密强调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凯恩斯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凯恩斯认为,市场在短期内存在失灵的情况,需要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活动和稳定就业。

3.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哈耶克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主张市场机制的自由和竞争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

他对计划经济和集权主义持批评态度,认为自由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效率。

4. 马克思·恩格斯(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们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张劳动者应该拥有生产资料,并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剥削。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 李嘉图(David Ricardo):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各国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提高全球福利。

以上只是古今中外经济大家中的几位代表人物,每一位都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思想精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经济问题,推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经济思想史内容概述总结

经济思想史内容概述总结

经济思想史内容概述总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思想的形成和演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思想史探讨的是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途径的演变,其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主要经济思想体系。

一、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重要学派的争论上:斯多亚派和亚里士多德派。

斯多亚派强调合理利用资源,追求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亚里士多德派则认为经济目的应当为满足人的生活需求。

这种争论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待经济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并为后世经济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世纪经济思想中世纪经济思想主要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强调物质财富的虚无和贫困的美德。

这使得经济活动被视为低贱和卑劣,导致经济发展的阻碍。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如托马斯·阿奎那和约翰·布尔东等对中世纪经济学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思考,提出了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见解。

三、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重商主义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欧洲国家的主导经济思想,其核心原则是国家经济的强化和贸易的保护。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积累是国家力量的体现,主张通过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来实现国家经济强盛。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学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运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贸易、劳动分工、市场供求的自由调节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经济思想发展。

四、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主张实现资源的公有化和平等分配。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理论,指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个人理性行为,认为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交换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世界历史经济思想总结

世界历史经济思想总结

世界历史经济思想总结世界历史经济思想总结写1000字:经济思想是人类为了解决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问题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历史上涌现过众多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总结一些重要的世界历史经济思想。

在古代,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社会经济活动较为简单。

古代经济思想主要以农业经济为基础。

中国的古人认为天命之谓性,认为天地自然规律决定了一切,推崇天道、命运观念,重视自然农业,主张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要求。

另外,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利弊,并对社会分工与价值进行统一考察,对个体和集体达成一种平衡抱有独到见解。

中世纪封建制度时期,基督教的价值观念影响了欧洲经济思想。

教会强调封建等级制度,信仰贫穷和节制的美德,推崇赋予权力者公正的经济政策等观念。

同时,经济则以农业为基础,农奴制度极大限制了农民的自由和生产力发展。

然而,意大利的城市国家出现了新的商业阶级,他们以财富和市场活动为中心,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近代经济思想的重要里程碑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亚当·斯密揭示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认为市场供求关系会自动调整经济,追求个人私利将带来整个社会的效益。

他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鼓励大规模生产和劳动分工,提倡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

斯密的思想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开发了古典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经济思想的又一里程碑。

马克思主义认为,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平等和剥削现象。

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是建立工人阶级的国家,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剥削,追求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马克思主义对于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也是重要的世界经济思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关注于宏观经济,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扩大支出,刺激需求,把失业人口重新吸纳到就业岗位上。

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2014-9-29
孟宏斌
4
概述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1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2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3 西塞罗的经济思想 3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1 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2 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4 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1 西欧中世纪的经济和政治概况 2 托马斯·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 3 阿奎那后经院学者的经济思想
柏拉图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 才能。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B 分工与阶级的产生
他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工又被视为是出于人性和 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社会上划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一部分人从事脑力劳动,另一部 分人从事体力劳动,都被说成是合理的和自然的。
4 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
2014-9-29 孟宏斌 5
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毕达哥拉斯 色诺芬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 贾图、瓦罗、柯鲁麦拉 西塞罗 法学家 希伯来文明 早期基督教 奥古斯丁 经院学派 马格努斯 阿奎那 奥雷斯姆 法兰斯柯教团 奥利韦 布里丹 尼德尔
本 章 结 构 图
孟宏斌
21
⑵市场机制 供求与价格的相互作用。 ‚当铜匠太多时,铜器会变得低廉,他们 将趋于破产,同样,冶匠业也是如此。又 当谷物和酒很丰富时,这些商品也会低廉, 农业就不再是有利的了,而许多人会放弃 土地上的工作转向批发和零售贸易,和转 向货币贷放。‛
孟宏斌
22
⑶货币职能 人们具有储藏货币的倾向,“当人们拥有足够的供住 宅使用的家具时,他们不十分想添置更多的家具;可 是谁也不会有多到不希望再多的白银;如果他们拥有 的白银太多,他们就把它储藏起来,他们喜欢储藏白 银不亚于他们喜欢使用白银。‛ 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 到有用的物品。 作为货币的白银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的职能。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 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 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封建制度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养蚕图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 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 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 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资金
国际 市场
土地买卖制度 和高额地租吸 引商业资本买 田置地,影响 了资本的积累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国内 市场
劳动力
国家 政策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 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 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 尽给告发之人。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清世祖实录》卷102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实行海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实行该政策造成的影响。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 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一)含义: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和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作为“末”业。

(二)演变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和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出现重农抑商思想。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

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

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战作用: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汉初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而商人却囤积牟利。

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朝政府规定商人的地位低于一般的编户齐民,凡从事商业者需向政府登记,并缴纳市租,其专门的户籍称为市籍,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作用: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同时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但是商人实际上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4、宋代:商人遭歧视开始转变(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宋朝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统治者改变了西汉以来的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富商地位显赫,官吏兼营商业者很多,促使了商业的繁荣。

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隔断了宋朝与国外的陆路联系,东南海路成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海路贸易更加兴盛,促进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的时期。

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总汇

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总汇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约翰·穆勒简介:约翰·穆勒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经济学思想:约翰·穆勒主张自由放任主义,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小化,让市场力量来调节经济活 动。他支持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但也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思想主张:农业是财富的来源,国 家应重视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社会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代表人物:魁论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商主义代表性人物:托马斯·孟、约翰·洛克 重商主义思想:强调国家财富积累,主张限制进口、扩大出口,支持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重农主义代表性人物:弗朗斯瓦·魁奈、让·雅克·卢梭
影响:古代经济思想对后来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经济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 要的启示和借鉴。
简介:中世纪经济思想主要受基督 教教义和封建制度影响,强调经济 活动应以服务上帝和满足社会需求 为目的。
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 经济活动应以道德原则为基础,强 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
添加标题
奥古斯丁:认为财富是虚荣和权力的象征,应该追求精神财富而非物质 财富。
约翰·洛克:认为私有财产是天赋人权,强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重 要性。
Part Three
重商主义的定义: 重商主义是一种 经济思想,强调 国家财富的积累 和国际贸易的利
益。
重商主义的主要 观点:主张国家 应该通过增加出 口和限制进口来 积累财富,同时 重视工业生产和
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 尔顿·弗里德曼等
政策主张:反对福利国家政策,主 张减税、减少政府开支和减少管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同时期经济思想总结

不同时期经济思想总结

不同时期经济思想总结经济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期的经济思想也在不断演变。

以下是对不同时期经济思想的总结。

1. 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两大流派,即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和中国的儒家经济思想。

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劳动是城市财富的根源,主张公民应该参与劳动并追求公共目标。

儒家经济思想强调天道自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来达到社会稳定和繁荣。

2. 中世纪经济思想:中世纪经济思想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宗教理念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建制度和农业主导的经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奴隶制度和封建主义的观念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资本主义开始崭露头角。

经济活动由农业向商业和工业转变。

代表人物如亚当·斯密和约翰·洛克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观点,主张市场经济和私人财产权。

4.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17世纪到18世纪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认为财富是通过国家经济活动的积累实现的。

他们主张贸易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家财富,通过保护主义政策、出口导向和殖民扩张来实现。

5.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主张市场自由竞争、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

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可持续的,主张劳动者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

他们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的行为和利益最大化。

代表人物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他们发展了供给需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

8.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教案)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教案)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教案)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重要经济政策、经济思想,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全面评价其历史作用。

2、了解、掌握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演变的表现、过程及原因。

重点重农抑商政策江南经济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冶铸业与陶瓷业制作工艺、技术的进步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难点全面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对农工商三者关系的认识教学过程古代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故旧史家名之曰食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因此迫切需要从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得到经验、教训。

这一要求反映在高考命题中,就是经济史所占比分不断上升。

一、经济思想、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也叫重本抑末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政策。

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⑴表现战国商鞅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明清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压制。

⑵原因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来源;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④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⑥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反映,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⑶实质保护封建经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⑷评价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

在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政策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

但是,到了明清时代,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明清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外经济思想史总结

中外经济思想史总结

中外经济思想史总结中外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的学科。

经济思想是指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认识和理论体系。

中外经济思想史总结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和当代。

古代经济思想主要以中国和古希腊罗马为代表。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商鞅变法、农家经济学、王安石变法等。

商鞅变法提出了“均田制”和“革除其旧”的政策,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家经济学主张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并主张减轻农民负担。

王安石变法则提出了“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经济发展。

而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经济论”和托马斯·李奥塔的“实用主义经济论”。

中世纪经济思想主要以封建主义为主导。

封建主义主张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经济秩序,认为君主是社会最高统治者,经济关系也应该服从于封建制度。

同时,天主教教义对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思想家圣奥古斯丁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罪恶的根源,应该归还给上帝。

近现代经济思想主要包括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国家经济繁荣。

古典经济学主要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的思想,强调自由市场和私人财产权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则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概念,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当代经济思想主要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制度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经济和效用最大化原则,主张消除市场失灵。

凯恩斯主义则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

制度经济学则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制度是经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总的来说,中外经济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和当代四个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各种经济思想不断演变和发展,对经济学和经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外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思想总结

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思想总结

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思想总结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样的政治经济思想流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中国历代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进行总结。

1.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其政治经济思想较为简单。

封建制度得到了初步形式,实行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经济方面,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孔子和墨子等思想家的政治经济思想应运而生。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强调君主应以仁为本,倡导礼治之道;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互利共荣。

经济方面,这一时期农业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商业交流也开始兴起,开始出现了富商和商人阶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推崇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推行了集权制度。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中央集权,取消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县、郡、国的行政区划体系。

经济方面,秦王朝实行的苛捐杂税政策严重打击了农民,为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埋下了伏笔。

同时,秦朝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各个国家都以统一为目标,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政治经济思想。

刘备提出了仁政思想,倡导崇尚民命。

曹操则主张强权政治,偏重军事力量。

经济方面,三国时期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大规模的战争导致了农田荒芜和经济困难。

5.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南方和北方各自建立了一系列的朝代。

在政治方面,南方朝代主张文化复兴,注重文化教育;北方朝代主要以军事力量为主,强调武战。

经济方面,南方朝代主要依靠农业经济,而北方朝代则多依靠商业经济和手工业。

6.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杨广推行了均田制,促进了土地平均分配;王官将提出了“六经注我”的经济思想,主张以农业为基础,兼顾工商业。

经济方面,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国家繁荣昌盛。

学习经济学中的经济思想史

学习经济学中的经济思想史

学习经济学中的经济思想史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观点。

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过去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一、古代经济思想在古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农业和政府治理方面。

在中国,孔子强调了个人德行对社会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性,提出了“仁爱”和“中庸”的道德原则。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经济学的一般原则,强调了合理经营和公平交易的重要性。

二、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是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一种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财富的源泉是贸易差额,主张国家通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建立殖民地和保护工业等手段来增加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思想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三、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一种经济学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重要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经济学思想体系,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重要观点。

五、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经济学的主流思想流派。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在理性的个体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重视效用最大化和资源的稀缺性。

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莱昂·瓦尔拉斯。

六、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想流派,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挑战了传统理性经济学的假设,提出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影响对经济行为的重要性。

七、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

发展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的结构变迁和资源配置,研究贫困、不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沿袭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古代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货币经济、税务制度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一、古代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古人对农业经济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农业生产技术:古代农民主要依靠手工劳动进行耕种,因此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于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农业技术主要包括灌溉、耕作、播种、采摘等方面的技巧。

2. 地租制度:古代农民需要向地主交纳地租,这是一种农民直接向地主以农产品形式交纳租赁费的制度。

地租制度在古代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经济收益。

3. 农业税赋:古代中国的政府通过向农民征收农业税赋来维持国家财政。

农业税赋主要包括赋税和粮税两种形式,对于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和军事力量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古代商业经济商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贸易制度:古代中国进行贸易的方式多样,既有陆地贸易,也有海洋贸易。

古代贸易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而货币的使用并不普及。

贸易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 商业法规:古代中国出现了一系列与商业经济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如盐铁法、市舶司等,这些法规主要对商人的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保护商业经济的正常运作。

3. 商业信用:古代商人之间的商业信用非常重要,商业信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推动商业合作和贸易的扩大。

商业信用主要体现在货物的担保和信用交易的实施等方面。

三、古代货币经济古代中国的货币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也有其独特的发展和特点。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货币的形式:古代中国使用的货币形式主要包括金银、布帛和贝壳等。

货币的使用多样,但普及度不高,直到秦朝才开始广泛流通铸币货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的经济思想或政策
主要的经济思想或政策
古代
中国:重农抑商
重农:奖励耕织、重视技术创新(精耕细作)、编制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等)
唐:坊市制度
明:海禁政策
清:闭关锁国、“十三行”
2、近现代
西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英国:圈地运动;美国:《宅地法》、罗斯福新政
中国:土地革命、双减双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
古代
井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战国-------1952年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个体农耕
国家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屯田制、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于隋唐
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纲领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3)中国共产党:
①国共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②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
③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⑤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
特点:绝对平均主义
评价: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未人根本上触动封建地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土地革命路线: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提高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4)建国的土地政策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
背景: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农民无地或少地。

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生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

意义: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②1953----1956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由集体经营
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国家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结果:严重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④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人民公社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内容: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工业化)⑤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8年允许“土地流转”
(5)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本国工业化的事件
英国的圈地运动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美国的西进运动
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
1)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的运动)
2)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业政策(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3)俄国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得到一块份地)
4)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5)美国内战时林肯颁布《宅地法》(扭转了战局,促进美国西部开发)
6)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农业集体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农业政策;
7)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
一、经济全球化:
1、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条件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两极格局的结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2、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
②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③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④有效利用和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
⑤提高生产率
⑥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消极作用:
①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②加距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③掠夺性开采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
④发达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顺应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3、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1)对近代中国造成双重影响:
一方面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富落后,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各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进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2)为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并相继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区域性经济集团和全球性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①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利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③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中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当然也会在享受国际经济合作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并承诺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二、经济区域化(区域经济集团化)
1、出现原因: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在客观上也存在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经济组织。

2、过程:
经济区域化在50年代是初创时期;
60年代至70年代是发展时期;
80年代是较高层次时期;
90年代有进一步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基础,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①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②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发展,出现经济区域化趋势
③经济区域化是局部的经济全球化
明清时期社会新变化
1、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史实: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2、经济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史实:①农业(租佃关系普遍、人地矛盾突出、外来作物—玉米、甘薯、烟草传入)
②手工业:(经营方式:私营为主;成就:棉、瓷)
④商业:(市镇、货币—白银、商人----商帮、商路---长途贩运)
3.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禁锢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明显;传统科技步入总结;西学东渐开始。

史实:理学疆化、出现早期民主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小说、书法、八大山人;昆曲、京剧形成;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
中国是当时世界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