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衬莲不苟同于世俗的高
洁品质
牡丹
花色艳丽,雍容 华贵
反衬莲的高洁品质,表明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
么“菊”和“牡丹”分别
ຫໍສະໝຸດ Baidu
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
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
呢?

隐逸者 颇有微词
牡丹 富贵者 十分轻蔑
5、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 。一方面照应上文“ 予独爱莲”,另一方 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 事的感叹,慨叹当时 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 少,能做到品行高洁 的人少。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亭 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问题探究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
以山水作类比,山水喻室,仙龙喻德。山水出名,因 有龙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不 陋的观点,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 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 上了青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我)谈笑交往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览佛经。
文体知识
“铭”的文体特点
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 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是刘禹锡 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铭文。语言的特色:押韵、
简约、开阔、优美。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 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 句标注出来。
2.节奏划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早小 有荷 蜻才 蜓露 立尖 上尖 头角
芙荷 蓉叶 向罗 脸裙 两一 边色 开裁
映接 日天 荷莲 花叶 别无 样穷 红碧
周敦颐 ,字茂叔,号濂 溪,谥号元公,北宋 著名哲学家,是学术 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 鼻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 廉洁,以为百姓洗脱 冤屈为己任,甚得百 姓爱戴。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 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 记载来论述道理。
应当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很喜 爱牡丹。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 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在清 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 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 标注出来。
◆字词学习
甚蕃( fán ) 清涟(lián) 噫( yī ) 隐逸( yì )
淤泥( yū ) 蔓( wàn ) 颐( yí )
濯(zhuó) 亵玩( xiè ) 鲜有闻(xiǎn)
朗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近亵玩焉
结构梳理
生长环境
莲 体态香气 君子→托物言志
爱 莲 说
风度气质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文言小结
◆古今异义
谈笑有鸿儒( 古义:大 今义:鸿雁 )
惟吾德馨( 古义:德行美好 今义:芳香 )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 )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 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 操?
物质生活丰富了,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 我们更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物质 追求和精神需求和谐地统一起来。
3.在《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对刘禹锡的这种交友 方式有什么看法呢?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暗讽贪慕富 贵的人太多,是作 者对追求名利,求 取富贵的恶浊世风 的强烈讽刺与厌恶 。
7、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 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借莲的形象寄 寓了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 情。
写作背景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 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 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 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 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 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 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 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 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1.怎样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独”字?
一个“独”字,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2、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3、在《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对刘禹锡的这种 交友方式有什么看法呢?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 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 ,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过分艳丽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沾染(污秽)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更加
竖立
不可亵玩焉。
连词, 表转折
认为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 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指品德高尚的人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短文两篇
新课导入
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 些客观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 山、名川、清风、明月。也可以是一所简陋的房屋,还 可以是一株出自淤泥的莲花。
陋室铭
作者名片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称之
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 名的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 》等。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蔓延到
映入
白丁。
指佛经
使……劳累
调弄,这里指弹(琴)
使……受到扰乱 指官府文书
形体、躯体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课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 有多深,有了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 莲花的问题。
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 的道理,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 和操守
背景链接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 (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 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 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 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 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 名的《爱莲说》。
8、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 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 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 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 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 《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

角 度 特点
出淤泥濯清涟 生长环境 不同流合污, 不孤高自许
中通 外 直 不蔓不枝
体态
通达方正,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香 气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风度气质 仪态端庄,令人敬重
观感与评价——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莲——君子
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 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 写它们?

秋季开花,迎寒斗 霜,清高避世
设喻引题
陋 室 陋室不陋 铭 自比古贤
山 水 比喻 陋室
仙龙
德高
环境清幽(景)
交友不俗(人)
生活高雅(事)
暗示:等待时机
托物: 陋室
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兼济天下
引孔子语:篇末点题,首尾呼应
爱莲说
宋 周敦颐
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 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 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 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 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 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 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
《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 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 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 与世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 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9、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 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同: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异: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 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环境不好,但 人格可以很高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 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
爱莲说
助词,的
值得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助词,放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连词, 表转折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 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 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 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 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 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 间减少到一间半。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 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 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
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
6. 《陋室铭》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的 什么样的情趣?
《陋室铭》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 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字词学习
德馨( xīn ) 苔痕( tái ) 案牍( dú ) 西蜀( shǔ )
鸿儒( rú )
课文解读
陋室铭
在,在于
动词,有名,出名
动词,有灵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只是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传得 越远越清幽,洁净地挺立,(人们)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它 们),却不可以靠近玩弄。
予谓菊,花之隐逸(yi)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 ,是花中的君子。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 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 “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4、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陋室”,意在 自比古贤,暗示自己要等待时机,兼 济天下!
5、文章以孔子的话作 结,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