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衡量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指标过于注重数据化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过于注重数据化,部分指标容易被数字化的表现所替代,而忽视政府工作的真实效果。
很多地方政府只重视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绩效评估的实质。
2. 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很多指标过分追求量化,忽略了政府工作的多方面复杂性和综合性。
部分指标过分片面,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政府工作的绩效。
3.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指标与激励机制之间存在较大鸿沟,政府部门不愿意主动为改进做出积极努力。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导致政府部门对于指标的完成只是敷衍了事,而不是真正为了得到好的绩效而努力。
4. 缺乏标准化和可比性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缺乏标准化和可比性,不同地区的指标体系设置差异较大,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和跨区域对比。
这样不仅影响了对不同地区政府绩效的客观评价,也让指标体系的结果缺乏参考价值。
二、改进对策1. 完善指标体系设置应完善指标体系设置,适当减少过于追求数据化的指标,提高指标的综合性和适应性。
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应该更注重政策效果、群众满意度等实际成效,而非仅仅是数字化的表现。
2. 加强专业性和科学性应加强指标体系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指标设置是保证绩效评估的公正和客观性的基础。
3. 完善激励机制应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激励机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使政府部门真正感受到改进和提高绩效的积极性和意愿。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及特点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及特点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2011年,国务院建立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新要求下,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
地方政府不再过多关注GDP、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而相对忽视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
目前,多数省市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内容已开始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内容,并且关乎民生的比例逐渐扩大。
地方政府正积极将政府职能转变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上来。
第二,逐步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在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和系统优化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
如北京市政府特地委托学术机构把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并与百姓身边事相对接,整理出数千条百姓非常关心、涉及切身利益、易于感知、易于评价的评价主题,形成公众评价数据库,从而使公众评价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促进部门工作规范化发展。
第三,扩大参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
因此,社会公众评价应该是衡量政府绩效好坏的最终标准。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注重引入公众评价,公众满意度的评价占总体评价的比例逐步提高,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公众参与评估的渠道也逐步得到拓展。
很多地方政府把公众参与评估的权重扩大到30%以上,杭州市甚至达到 50%。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ppt(精)
2.杭州市绩效评估的经验借鉴与理性思考 经验借鉴一,在整个绩效评估中,与绩效评估相 关的要件已基本完备。评估机构、评估主体、评 估对象、评估方式、评估标准、评估周期都较为 齐全; 经验借鉴二,成立了绩效考核的专门机构——杭 州市绩效考核委员会,作为整个绩效考核的指导 部门。在此方面,至少有一个机构来对绩效考核 工作进行管理落实; 经验借鉴三,以发放社会评价表(问卷调查)进 行评估,该方法虽老套、简单、但不失为一种适 用、简捷的方法。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 在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 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 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 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 变,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
3.在目前中国所有绩效考核当中,部份重要人员被忽略— —组织绩效考核的基层人员 组织绩效考核的最基层人员应为直接评价主体接触的人。 这类人是绩效考核的一个初级管理者,这些人员在这一个 问卷发放、问卷调查、访谈过程中,更多的其实就是半个 “社会工作者”。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直接面对考评人员, 参评人员填表的质量、评价的高低都会与他们有巨大的关 系。例如:这些人员在此过程中一系列对话会直接去“引 导”参评人员如何填表、评价,参评人员也会对这些人询 问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 4.考核结果未充分运用 绩效评估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整个绩效评估工作的成败。 中国政府行政体制正处于艰难改革之际,绩效评估运用得 好,有力推动当前行政体制的变革。
二、以杭州市为例,对政府绩效评估做一个基本分析 1.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简介与剖析 第一,评价机构。杭州市绩效考评机构为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作 为市考评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挂靠中共杭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 会,机构级别为正局级。其基本人员配置不详。 第二,评估主体。杭州市绩效评估主体为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老领导和专家学者、省直机关、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负责人、 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等九个全体。 第三,评估对象。2007年杭州市综合考评办的工作对象为市直部、委、 办、局及有关单位,共计114家,根据本门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 这114个部门分为综合考评单位、非综合考评单位、国有企业类三类。 第四,评估方式。发放社会评价表。 第五,评估标准(内容)。杭州市绩效考评的内容分为三大类,即社 会评价、目标考核、领导考评。社会评价的内容为服务态度和工作效 率、办事公正和廉洁自律、工作实效和社会影响。目标考核的内容是 考核市级机关单位职能工作目标和共性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领导考 评的内容是市直单位职能工作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的完成情 况,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发、检两长对市直单位总体工作实绩做出综 合考评。其中,目标考核占45分,领导考评占5分,社会评价占50分, 总分为100分。 第六,绩效考核周期。杭州市政府绩效考核周期为每年一次。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探讨
2 纪 以来 , 着 信 息 科 学 的 高 速 发 展 和 经 济 全 球 0世 随 化 格 局 的逐 步 形 成 , 方 国 家 传 统 的 行 政 管 理 模 式 受 到 西
了普遍质 疑。2 O世纪 7 O年代 开始 , 、 等发 达 国家纷 英 美
纷 推 行 以新 公 共 管 理 运 动 为 核 心 的 政 府 行 政 管 理 改 革 ,
绩 效 评 估 也 在 较 大 范 围 内得 到 应 用 , 在 提 高 政 府 行 政 并 管 理 水 平 方 面 取 得 了 较 好 成 效 , 府 绩 效 评 估 逐 渐 出 现 政
全球化趋势 。
进一步分析 , 府绩 效评 估 可分 为宏 观 和微 观两 个 政
层 面 。宏 观层 面 以 特 定 政 府 为 关 注 对 象 , 及 整 个 政 府 涉
仅 包 括 成 本 、 度 、 量 、 率 、 平 , 包 括 政 府 的 民 主 速 质 效 公 还
审” ④使政府部 门正式确立 了绩 效意识 , 在此基 础上 政府
绩 效 评 估 在 英 国 得 到 广 泛 运 用 , 实 现 了 持 久 和 稳 定 的 并
性 、 任性 、 责 回应 性 等多元 目标 , 关注 政府 与社 会 主体 它
估作为提高政 府绩 效管 理水 平 的有 效工 具 , 在公 共 管理
领 域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成 效 。 17 99年 。 国 著 名 的 “ 纳 评 英 雷
综 合 目前 国际 和 国 内对 通 行 的 政 府 绩 效 具 有 代 表 性 的观 点 , 府 绩 效 概 念 应 属 于 一 个 综 合 性 范 畴 , 内 涵 不 政 其
之 间 的 关 系 , 别 强 调社 会 组 织 和 公 民 的满 意 度 。 特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改革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民生事务的负责,地方财政承担了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开支的大部分,因此地方政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福祉。
同时,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也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评价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财政状况,为政府改进提供有用的数据和借鉴经验。
因此,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改革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议题。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现状在过去,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是靠领导的主观判断和对工作的贡献。
这种方式可能会考虑到某些表现明显的地方,但对于政策的全面性和精准性缺乏正确的判断标准。
因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绩效的管理也需要更为科学和标准化的办法。
近年,不少省市都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规定,鼓励政府自主创新和加强公共服务。
然而,在实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政府机构往往会因为不合理的经费分配而不重视绩效评价。
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会选择先满足突出的资金需求,而把日常的绩效评价放在其次。
其次,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一些薄弱点,如数据收集手段不够规范,考核重点不够突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最后,政府之间对于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不够一致,难以进行有效的比较和总结,这也使得评价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
因此,提升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质量和可行性就成了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
既要建立长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又要加强绩效管理的结果,将尽力做到科学公正、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是以评价促进改进,通过为政府提供有用的数据和借鉴经验,推动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
政府的资源配置及决策制定等的各个环节,都将面临着实际验证,既要提高政策效果,也要减少政策成本。
而建设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审慎作出决策,使其能够建设更为精细和可维护性的政府决策环节。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位——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
合作创新 、 激励 、 降低 成本 、 上级领 导 以及 同级人大 使 确信该政府做得很 好 以增加 晋升机 会 、 通过促 进可持
续发展来增加晋升机会 、 过提高公 民满意 度来增加 通 晋升机会 、 控制下属行 为 、 促进流程创新 、 促进 问责 、 促
了均值 M 的影响 , 能够更好地对不 同变量 的离散程度
第1 0期
徐根旺 , : 等 中国地方政府 绩效评估 的定位
・1 ・
0 2 时 , 以认为专家 的打分有一定 的一致性 。 .5 可
先权 , 一定程度上暗示 以往存 在于传 统晋 升模式 中的 问题 可能并没有 因为绩效评估 的广泛应用而发生本质
的变化。
2 第一 轮调 查结 果分 析
・
mj- 1
=
- ) ( i Mj2 C j
-
:
理论探讨 j并咨询 了有关专 家 , , 在此基础上识别 了
政府绩效评估相对 独立 的十二个定位 , 包括服务创新 、
盖
( 2 )
式中 : , , , j S 表示 题 目 得分 的标准 MIG, m ,, 差 , 表示题 目 J得分 的变异 系数 。 中变异系数剔 除 其
2 1 绩效评估定位 的 目前 使用 情况 . 表 1 照降 按
表 2 评估定位的优先权
序排列 的方式 , 描述 了德 尔菲专 家对 地方政 府绩 效评 估各种定位 目前获 得实现 程度 的认识 。其 中 , 均分 平
第2 8卷
20 0 9年 1 O月
.
第1 Q期
情
报
杂
志
J OURNAL OF NTEL GENCE I LI
V0. 8 No 1 12 .0 Oc . 2 0 t 09
第8章:我国政府绩效管理[21页]
8.2 以行政效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2.2 效能建设——福建模式
自上而下设立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1 绩效管理责任明确。
2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挂钩。 3 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采取了试点评价、逐步开展的办法。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3 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计分卡在中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2 以行政效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2.1 目标责任制——青岛模式
1 建立了严格的目标层次体系和责任体制。
2 具有科学民主的目标制定、审议和考核程序。 3 将评价结果与奖惩相挂钩。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一、评价过程 完全由第三方中 介学术机构独立 完成。
第二、评价主体范 围扩大。
第三、建立了科 学的评价指标体 系。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4 第三方评价
8.4.2 广东试验
“广东试验”的主要特点
第一、评价主体 为独立第三方。
第二、基于公 众满意导向建 立政府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
第三、评价对象 覆盖面广,形成 了地方政府整体 绩效指数。
1 设立“满意评选”领导机构,责任体系明确。 2 结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评价模式。 3 绩效导向明确,评价内容引入创新指标。
政府绩效管理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8.3 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
8.3.3 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
南京市“万人评议政府”的主要特点
1
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推进的新方向,它是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发挥政府部门职能性的有效手段。
政府绩效管理对加强各主体监督及增强政府控制力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及类型,分析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性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问题对策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与类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开始实行绩效管理体制,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也随之推广开来,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受到世界先进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启发,我国也逐渐的将政府绩效管理纳入重点研究与探索课题,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制。
比如:一些地方设立专门对政府绩效工作进行监督观察的行政效能监察机构;一些地方政府建立公共服务首问负责制以及限时办结制;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估体制,对未达到评估标准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尝试与创新中得以发展与进步,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从理论完善到实践操作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结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将其绩效管理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普适性的政府绩效管理。
如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的适应地方政府特点的评估性活动;第二种是针对某一具体行业的绩效管理。
如江苏省对省政府部门出台的绩效管理方法;第三项为专项绩效管理。
主要是指某专项工作课题或某一专项活动所开展的绩效评估。
如江苏常州开展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河南省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等。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绩效管理观念尚需改进现阶段,我国政府正由传统的管制型向服务型的工作管理体制转变,中央政府在支持地方政府从创新实践与自主管理的道路。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分析
2010年11月第6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N anji 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Soc ial Science)Sep,2010N o.6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分析赵 晖摘 要:提高政府绩效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晰、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设置不合理、片面强调考核指标的细化以及指标体系的统一化等偏差。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弊端,另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施政理念存在误区。
因而,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科学分析地方政府战略目标,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平衡计分卡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608(2010)06 0017 07 收稿日期:2010 04 06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ZZB004)作者简介:赵晖,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46提高政府绩效,不仅是应对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更是实施当前我国政府改革重要目标的紧迫任务。
所谓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履行职能的成绩和效果。
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开展,不利于我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实现。
因而,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存在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
各级地方政府对阻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绩效考核指标做了许多改进,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在科学、合理、规范的轨道上迈进了一大步[1],但目前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浅谈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政府绩效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主要在于化解财政危机、抑制政府膨胀、重塑政府信用等,因此,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也确实有跟进政府绩效管理的需要,在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百分之二十几的财政收入增速,而国债却丝毫没有减少的倾向,2004至2005年分别发放2500和2000个亿,行政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不断膨胀,我国财政供养人数为1:30左右,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却接近1:180,在此背景之下,政府绩效管理也就成为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绩效预算、绩效评估、绩效审计以及相应结果使用来提高政府绩效成为全社(下转第9页)(上接第6页)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我们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实务的过程需要注意这样几点:
由于政府绩效本来就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而且其制度和社会基础较好,因此,国外的政府绩效理论研究研究自然也要完备的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几个派别。首先,是基础性研究,以美国史蒂文·科恩(StevenCohon)和威廉·埃米克(WilliamEimicke)为代表,其在《新有效公共管理者》中对政府推行绩效管理的原因、目标、组织结构、工作关系、管理工具、预算控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是目标管理,帕特里夏·基利等著的《公共部门目标管理》指出标杆管理效果显著,确定最佳而不是最好的标杆,标杆管理需要提前进行组织准备并选择适当标杆管理程序,防止“排异性”反应,最后对标杆管理的细节问题实践的基础上做了适应性研究;再次,是预算管理排的,以珍妮特·M·凯丽(JanetMKelly)为代表,她的《地方政府绩效预算》将绩效管理转化为绩效预算,只有将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与绩效预算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达到绩效管理的预期目标;最后,实践经验型研究,阿·哈拉契米(ArieHalachmi)在《政府业绩与质量测评》中选择性地介绍了荷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
政府绩效管理的意义及其发展
我国的政府管理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定的成就和经验,值得肯定,为我们下⼀步继续推进打下了基础。
然⽽在政府改⾰的道路上,我们的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各地实情,制定规划,抓紧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政府绩效管理意义 1。
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实现组织权⼒的下放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之⼀是绩效是否可被测度和可被控制的程度。
绩效管理是⼀个系统的绩效测度和显⽰,为绩效管理的主体提供⾜够的信息和控制绩效的⼿段。
绩效管理的推进,使得权⼒下放的可能性因素增加,分权化改⾰也有了基础。
2。
绩效管理使得竞争机制能够在政府部门形成 ⼀⽅⾯,将政府部门绩效结果公开,引导公民在公共服务的选择上“⽤脚投票”,对政府部门形成压⼒,促使其改进服务质量和提供⼯作效率。
另⼀⽅⾯,绩效评估和改进有助于营造竞争氛围,形成诱因机制,激发政府⼯作⼈员的⼯作热情和动⼒。
绩效评估为政府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依据,⽽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奖惩机制,则强化了政府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
3。
政府绩效管理有助于建设⾼效政府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市场失灵的调控者、经济波动的熨平者,其效率的⾼低直接关系到政府所⾓⾊是否合格。
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益激烈,唯有⾼效的政府才能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科学的社会决策、优质服务和发达的教育,从⽽促进社会发展。
然⽽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政府组织的特性,存在着效率低下难题,同时政府活动的⾮市场性使其成果⽆法货币化,因此政府输出不易量化,其效率也不好衡量。
政府绩效管理本着为顾客服务的理念,从管理的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过程中投⼊产出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评定,并使政府部门做出改进。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推进历程 1。
在政府⼈事管理中推⾏的政府绩效评估 改⾰开放后,随着我国的⾏政体制改⾰,我国在政府⼈事管理过程中,出台了⼀系列的规定来规范政府⼯作⼈员⾏为,提⾼政府⼯作效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9.01•【文号】•【施行日期】2018.09.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2018年9月1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为解决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持续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
但也要看到,现行预算绩效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意识;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尚未覆盖所有财政资金,一些领域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的问题较为突出,克扣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的问题时有发生;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必须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解决好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浅谈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浅谈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行、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然而政府绩效管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个改进方法。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一、什么是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是指政府的工作成就或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政府绩效的考核标准主要指:经济、效率和效益。
一般认为,政府绩效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
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核心,在这个政治体系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社会绩效是政府绩效体系中的价值目标。
政治绩效是这个政府绩效的中枢。
实现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需要政治绩效作为法律和制度的保证。
提高政府绩效的目标是用同样或更少的资源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对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美国国家绩效评估中心的绩效衡量小组(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tudy team)给它下了经典定义。
所谓政府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和有限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这一定义指出了绩效管理的本质,但过于西化,结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发展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政府绩效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结合相关的制度体系并在其规范下,对政府机关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
二、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 缺乏对政府绩效管理理念的确认虽然绩效管理思想已经逐步为我们所认识,但现有政府对政府绩效管理新理念的认识仍然有待提高。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整体思想体系,对该领域从基本概念、作用程序、实施原则、实际操作过程以及综合使用等都没形成共识,甚至与公务员考绩混为一谈。
其次,我们目前既没有关于政府整体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一个机构来负责协调、监控以及强化我国政府的总体绩效。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有强大的森工集团做后盾,社会信誉度高,企业制度严密,对员工要求严格,能够防止商业机密的泄漏,通过征信开拓金融市场。
三是提高融资杠杆率,放宽林区金融产业从银行融资数额的限制,允许林区金融产业融资比例由资本净额的50%提高至150%~300%。
同时探索银行与林区金融产业合作,通过参股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以增强林区金融产业的实力。
四是明确林区金融产业的机构定位。
林区金融产业应享有与银行同等的金融机构待遇。
只有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林区金融产业才能得以发展。
2.林区金融产业发展的设想。
对林区金融产业发展的设想大体上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巩固提高现有的金融产业,增强金融产业的实力。
如吉林森工集团应在现有的担保、贷款、典当公司基础上,由8亿元规模扩展到12亿元。
龙江森工集团应在现有的贷款公司基础上,开拓担保、典当业务,通过融资入股由3亿元规模扩展到10亿元。
林区的小型担保贷款公司在规模上也应逐步提高,以形成林区金融产业群。
第二步是对林区金融产业进行整合。
就是将林区的担保、贷款、典当公司整合成一家或两家企业,形成有实力有影响的金融产业企业,为林区和地方进行金融服务,壮大经济实力。
第三步是通过整合的林区担保、贷款、典当公司组建社区形式的林区银行,或创建具有林业特点的行业银行。
引入民营资本,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构建符合林区特点的社区银行或林业行业银行,在林区形成金融机构分层次、错位竞争的市场格局,使林区金融产业登上新台阶。
3.林区要积极支持金融产业的发展。
林区金融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为林区经济建设服务的,离不开各林区对金融产业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重点国有林区要积极地投入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上来。
很多林业企业既有实力也有资金投入金融产业,却因为缺乏长远战略眼光,急功近利,对林区金融产业发展不积极支持,错过了林区金融产业发展的机遇,影响了林业转型。
只有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林区金融产业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
收稿日期:2013-04-19责任编辑:姜洪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梁小平摘要: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新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加强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效率的重任,具有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和改善政府形象等作用。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近年来,财政分权已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热点话题。
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部分财政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其能够独立制定财政政策和使用自有资金支配地方事务。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则是评估地方政府履行职责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是推动政府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关系密切,既需要分权,更需要科学评估。
1.财政分权加速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进程财政分权的实施意味着地方政府具备了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的财政收支体系。
地方政府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靠中央政府分配预算,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财政收支计划。
这样,地方政府的工作职责和财政责任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分工。
同时,财政分权也促使了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进程。
地方政府需要自己负责自己的财政和行政管理事务,如何评估地方政府绩效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财政分权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变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2.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标准需要不断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所使用的方法和标准对于政府改革和创新非常重要。
但是,如何确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却是具有相当复杂性的问题。
绩效评估不同于对政府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它需要准确的判断政府的政策落实情况和政府的管理能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评估标准通常相对简单,评估指标的选取也较为随意,评估方法也较为简单、粗略,多数情况下并不能评估到位。
此外,政府的职责性质强烈影响了质量要求的不同,所以评估指标和方法应做到精细、准确和全面。
3.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合理有效的互动模式是必要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财政分权之间的互动模式需要协同发力。
在评估指标和方法的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实际情况与政策需要,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追求“数字游戏”。
在评估方法上,应当切实采用多维度、多层级的方法进行评估,尽量减少盲目性和偏见。
此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还需要发挥政策导向的功能,在推动地方政府重点工作和政策落实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地方政府在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具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
绩效管理在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缺陷
济 绩 效 、 会 绩 效 和 政 治 绩 效 。臧 乃 康 在 《 府 绩 效 的 社 政 复 合 概 念 和 评 估 机 制 》中 指 出 : 济 效 率 是 指 政 府 持 经
续 促 进 经 济 良| 发 展 上 的 能 力 , 会 绩 效 是 政 府 促 进 陛 社 社 会全 面进 步 的表现 , 治绩 效体 现 为政 府 的制度 变 政
信 息 协 助 设 定 统 一 的 绩 效 目标 , 行 资 源 配 置 与 优 先 进 顺 序 的 安 排 , 以 告 知 管 理 者 维 持 或 改 变 既 定 目标 计
划 , 报 告 成 功 符 合 目 标 的 管 理 过 程 ” 并 。
[ 收稿 日期 ]2 1 — 10 0 0 1- 6 [ 作者简介 ]李 明( 90 ) 男, 1 8 一 , 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副主任科 员; 宗 帅(9 1 )男 , 18 一 , 中国井 岗山干部学院人 力资源部 副
从 目前 学 术 研 究 的 成 果 看 来 , 致 有 以 下 几 种 关 大
一
、
绩效 与绩效 管理
于政 府绩效 的界 定方式 :
一
是 按 照 政 府 的 活 动 领 域 将 政 府 绩 效 分 割 成 经
绩 效 ( e oma c 这 个 词 语 源 于 工 商 企 业 界 , p r r n e) f 绩 效指 的是经 济活 动 的有效 性 , 即获 得 的 经 济 收 入 与 投
效 的政治 意义 ,而不单 单是 经 济学 意义上 的投入 、 产
出 。 这 样 , 府 目标 的 多 元 性 、 品 的 非 商 品性 、 出 政 产 产 的 滞 后 性 、 同 利 益 相 关 者 对 于 产 出 的 认 识 不 同 等 因 不 素 使 得 政 府 绩 效 成 为 一 个 很 难 厘 清 的 概 念 , 且 随 着 而 社 会 的 发 展 , 们 对 于 政 府 的 要 求 不 断 增 加 , 府 绩 人 政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预算管理BUDGET MANAGEMENT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李俭宿迁经济开发总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环境和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和调整。
原先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管理存在巨大漏洞,造成了国家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
当前社会形势下,政府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的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但是在实际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弥补漏洞,完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优化策略引言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当前阶段,我国已经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增长的阶段,各方面都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控制力度,向精细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向转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做好廉政建设。
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概述预算管理是政府进行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指的是对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监督和控制等活动,从而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规范运行。
预算绩效管理指的是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一种预算体制,保证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绩效的有效提高。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针对财政管理来说的,是以政府财政预算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体产出和结果为内容,以促进政府透明、责任和高效履职为目的所开展的绩效管理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深入发展等公共支出在逐年增加,社会公众意识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国家的建设和政府的管理,对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机关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萌芽期(1949-
1993)
1.干部考核制度
建国初期,干部考核叫“鉴定”或“考察”。 这一时 期干部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和干部工作 的改进,但仍然存在着防止和清除“奸细”的问题;鉴定 内容重点在立场、观点、作风、掌握政策、遵守纪律、联 系群众、学习态度等方面; 鉴定采取个人自我检讨、 群 众会议讨论、领导负责审查三种方式结合进行。1966 年 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干部鉴定制度严重扭曲,考核工作 几乎陷于停滞。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干部考核工作 重新受到重视。1979 年 11 月,中央组织部《关于实行 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指出:“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内容, 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各类干部胜任现职所应具备 的条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1993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 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 并取代了传统的干部制度。2005 年 4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通过, 并从 2006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标志着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
2.作风建设制度
机关作风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精神面貌、 领导
二、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期(1994 年至今)
1.初步探索阶段(1994-1999年)
“绩效评价”的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仅限于员工绩效评价和科研
机构绩效评价。 研究的内容涉及绩效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指标设计、
评价模式、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1994 年,左然介绍了英国地方
干部考核制度和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并不是相互独 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体。 两者之间的核心纽带是行政效率问题, 但是对行 政效率测定的研究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才有 学者开始探讨。 其中, 夏书章、刘怡昌、周世 逑、黄达强等对行政效率的概念、行政效率的基 本要素、测量标准和方法都进行了专门阐述。 干 部考核制度、 作风建设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行 政效率测定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评价作了充 分准备。
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情况,探讨了在中央政府实行政府绩效评估的紧
迫性、可行性问题,标志着以政府组织为对象的绩效评估进入了我国
学者的视野。 但是,文章仅仅是对英国政府绩效评价实践的一个简
单描述, 未深入介绍英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背景及特征、 绩效指
标设计、 评估内容框架等。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
全国开展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地方政府进行调查, 试图提出适用
于我国政府机关的绩效评估基本原则、指标设置标准等。 这是对全
国政府绩效评价实践的一次较为全面的考察。
在实践中,2000 年,邯郸市实施了市民评 议政府及部门的问卷调查活动;杭州市举 行了市直机关“满意不满意”评选;福建 省全面开展效能建设。 2001 年,南通市 推行目标责任制绩效管理工作,确立了督 查工作与目标绩效管理相结合、与考核评 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此外,还有一些地 方政府进行了与上述几种形式相似的绩效 评价实践。
调查接受服务的公众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来测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
的业绩,成为企业竞相采用的一种方式。 如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
公众满意度成为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体上,这一时期学术界对
于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理念
和方法体系的介绍方面,现代政府绩效评价思想开始进入中国。
在实践中,各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价活动不断涌 现。1994 年 6 月, 烟台市针对广大市民反映强 烈的城市社会服务质量差的问题, 借鉴英国和香 港地区社会管理部门的做法,率先在市建委试行 “社会服务承诺制”。1995 年福建省在全省范 围内实行政府效能监察制。1997 年,福建省漳 州市为解决吃、拿、卡、要等“老大难”问题, 启动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工程。 1998 年沈阳市率 先实施 “市民评议政府”活动。 1999 年珠海市 开展“万人评政府”活动,这一评价形式引起社 会的强烈反响,各地纷纷效仿跟进,随后有南京 万人评、扬州万人评、哈密万人评、江门万人评、 乌鲁木齐万人评等。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萌芽期(1949-1993) 1.干部考核制度 2.作风建设制度 二、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期(1994年至今) 1.初步探索阶段(1994-1999年) 2.研究拓展阶段(2000-2003年) 3.细化创新阶段(2004年至今)
大利亚等国家开展政府绩效评价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可供我国借鉴的
经验。 第二,分析中国实行政府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及障碍。 政府绩
效评价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它在社会发展、
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都是可行的。 第三,梳理国内地方政府的
绩效评价实践。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于 2001—2002 年对
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 中央政府对机
关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对它的论述中 体现出来。 195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切国 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切企业部门的工作干部,都应该进 一步地改进工作作风, 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种缺点和错 误”。196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各级领导 干部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贯彻执行勤俭办社、勤俭办一 切事业的方针,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命 令主义作风”。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后, 政府工作面临 着外部环境的挑战。 中央政府强调“我们的思想、作风 和工作方法,都要有一个新的提高和改进”。 经过努力, 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需要继续深入。
2.研究拓展阶段(2000-2003年)
这个阶段,政府绩效评价的学术关注度提高,众多的行政管理学
者投身其中,理论研究逐渐向系统化发展;同时,理论成果对实践的
指导增强,在理论研究者的参与或直接指导下,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实
践如火如荼开展。
在理论界,对政府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介绍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的理念与经验。英国、美国、新西兰、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