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合集下载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一、兰州市情况简介1、兰州市概况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一、背景介绍:现代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形态,以城市为中心,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和生活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二、发展现状:1. 城市农场示范:很多城市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或农场,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示范项目主要以蔬菜、水果和花卉种植为主,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高产、节水、无公害农业生产。

同时,还结合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经营模式,吸引城市居民参观和购买农产品。

2. 城市屋顶农场:一些城市利用高楼屋顶、停车场屋面等空闲地块开展屋顶农业。

这种种植方式善于利用城市空间,通过建设温室、种植箱等设施,实现蔬菜、草本植物等的种植。

屋顶农场在提供城市农产品的同时,还能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3. 都市农业园区:一些城市建设了专门的农业园区,为农民提供土地和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在城市周边从事现代农业。

这些园区通过规划农业生产和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并且解决了一部分农产品的供应问题。

同时,还吸引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回流,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力。

4.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创新模式的推广。

一些城市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

五、问题与挑战:1. 土地资源短缺: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建设现代都市农业面临土地不足的问题。

而且,城市土地价格高昂,农民难以负担。

解决土地问题需要政府出台合理土地政策,提供土地使用权和扶持政策。

2. 水资源和环境污染: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城市水资源有限。

同时,城市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鼓励发展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周翔;周爱莲【摘要】As the market environment chang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is hitting up visibly. While, it' s the effective way rais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etitive power and promoting the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vigor- ously impuls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farm produce industry utilizing the feature agriculture resource ad- vantage. According to resource condi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to Industria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values the potential advan- tages and actual obstacles of the feature agriculture product industrialization in Gansu province%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而利用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正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针对甘肃特色农产品资源状况,在提出了甘肃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意义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潜在优势和现实障碍。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也是甘肃省农村发展的重要区域。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兰州农村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农业是兰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作物,以及水果、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

农产品产量逐年递增,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与此同时,兰州农村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农村工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旅游等领域。

农产品加工企业日益增多,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电商发展迅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

农业旅游正在成为兰州农村的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此外,农村服务业也在兰州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村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逐渐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为农户提供了融资渠道,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问题。

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尽管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农民收入增速不够快。

其次,农村工业发展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等问题。

最后,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兰州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其次,加大对农村工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最后,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总之,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兰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兰州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都市农业——兰州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都市农业——兰州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高鹤龄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00(000)002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高鹤龄
【作者单位】甘谷县政府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3
【相关文献】
1.城镇化进程中城郊都市农业景观组织 [J], 王静文
2.新时期兰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构想——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玉山村为例 [J], 金小燕;周怀盛
3.产业融合背景下太原市城郊都市农业创新发展策略探究 [J], 赵微
4.兰州城郊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发展方向之管见 [J], 高鹤龄
5.兰州城郊的功能和城郊经济的特点 [J], 张德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近年来,兰州市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从兰州城市经济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兰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兰州城市经济的现状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不仅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

这为兰州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目前,兰州的城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导,涵盖了石化、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兰州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黄河风光带以及临近的嘉峪关、敦煌等旅游资源,这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撑。

二、兰州城市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然而,兰州的城市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首先,兰州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依赖传统工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使得兰州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上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其次,兰州的交通网络尚待完善。

虽然兰州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但仍存在交通运输不畅、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这影响了兰州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兰州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和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摆在兰州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兰州城市经济可行的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兰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策略可以考虑:首先,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兰州可以积极引导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经济的创新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兰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相关产业,例如新能源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

其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兰州应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完善城市交通组织与规划,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另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兰州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农业行业swot分析

农业行业swot分析

农业行业swot分析农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下面对农业行业进行SWOT分析。

一、Strengths(优势)1. 历史底蕴: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传统的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2. 人口红利: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4.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Weaknesses(劣势)1.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比城市较为滞后,农田灌溉、农机化水平等仍有待提高。

2. 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受传统观念的限制,耕地利用率低,农产品质量不高。

3.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有限,降低了附加值。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三、Opportunities(机会)1. 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高效农业技术和措施,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2. 农产品出口增长:中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潜力巨大,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

3.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重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农业行业发展提供机会。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Threats(威胁)1. 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了环境污染,对农业发展构成威胁。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3. 市场竞争压力:农业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波动较大,企业生存压力较大。

4. 农民素质与观念问题:农民素质整体偏低,传统观念的束缚,限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内部或附近开展的农业活动,它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都市农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1. 资源利用效率高:都市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

通过垂直种植、屋顶种植等方式,可以实现土地的多层次利用,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都市农业还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利用雨水等手段,有效节约水资源。

2. 城市自给自足:都市农业可以在城市内部生产食品,满足部分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

这有助于减少对食品的长途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食品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环境改善:都市农业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净化空气。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气温,并吸收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4. 教育意义:都市农业有助于提高居民对食品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参与耕种、养殖等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增强食品安全的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劣势1. 土地限制:都市农业受到城市土地的限制,可供农业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

在城市内部,土地价格高昂,很难获得足够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

因此,都市农业的规模和产量相对有限。

2. 技术需求高:都市农业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垂直种植技术、灌溉技术、光照控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维护需要专业知识和高成本,对从业者的要求较高。

3. 经济效益不稳定:由于都市农业的产量相对较小,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不稳定。

同时,都市农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限,也限制了都市农业的发展。

4. 病虫害防控困难:都市农业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由于城市中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控工作较为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在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自给自足、环境改善和教育意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土地限制、技术需求高、经济效益不稳定和病虫害防控困难等问题也是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

兰州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

兰州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

中心 , 西 部 地 区 比较 发 达 的城 市 , 西部 地 区经 济 发 展 的 增 长 是 是
极 。兰 州 还 是 东 西 部 地 区连 接 的桥 梁 和 纽 带 , 陇 海 、 新 、 是 兰 兰 青 、 兰 四 大 铁 路 干 线 交 汇 处 , 要 的交 通 枢 纽 , 是 西 北 地 区 包 重 还
势 在 于 区 位 优 势 明 显 、 业 富有 特 色化 、 游 观 光农 业 有 所 发 展 ; 势是 农 业 生产 奈件 差 、 业 人 员科 技 文 化 水 平 不 农 旅 劣 从 高、 资金 投 入 不足 ; 遇是 政 策 支持 力度 大 、 机 潜在 客 户 市场 大 ; 胁 是 传 统观 念 的 威胁 和 城 乡居 民 收入 差 距 扩 自然 条 件 和 相 对 落 后 的 生 产 基 础 . 兰 州 严 给
都 市 农 业 发 展带 来 了许 多 制 约 。 22 从 业 人 员科 技 文 化 水 平 不 高 .
最大 的 货 运站 和 新 亚 欧大 陆 桥 上 重 要 的 集 配箱 转 运 中心 。兰 州
2 0 m, 00 地形 呈 阶梯 状 分 布 。 兰州 属 于 大 陆 性干 旱 气 候 。 水 少 . 降 近 5年 来 ,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仅 为 348 r 2. a 5 m, 而 同 期 郑 州 是
1 兰 州发展 都市 农业 的优势 ( S)
11 区 位优 势 明显 .
的影 响 , 旱 、 风 沙 尘 暴 、 雨 、 雹 、 冻 和 干 热 风 等 气 象 灾 干 大 暴 冰 霜
兰 州 地处 整 个 中国 的几 何 中 心 。 地理 区位 优 势 明 显 。 兰州 是
甘肃 省 的省 会 , 甘肃 省 乃 至整 个 西 部 地 区的 政 治 、 济 和 文 化 是 经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都市农业是一种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它通过利用城市空地、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方法,在城市中实现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

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和劣势。

都市农业的优势:1. 资源利用效益高:都市农业利用城市空地和废弃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屋顶、阳台、立体空间等利用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大幅度增加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农产品产量。

2. 增加食品供应:都市农业能够在城市内实现农产品的生产,使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加新鲜、优质的农产品,缩短供应链,减少农产品的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 有利于环境保护:都市农业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它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避免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都市农业还能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4. 刺激经济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它可以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吸引游客观光,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都市农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科技、农业装备等,形成产业链。

5. 提高食品安全:都市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减少农产品中农残的含量,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都市农业距离市民较近,消费者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加了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都市农业的劣势:1. 土地成本高: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且价格较高,都市农业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受到限制,土地成本较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 水资源供应紧张:城市的用水需求较大,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植物生长和灌溉,而城市的水资源供应通常较为紧张,这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3. 人力成本高: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但城市劳动力成本通常较高,这增加了都市农业的生产成本,也对其发展产生了限制。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

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杨杰;王恒炜;梁志宏【摘要】阐述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TWOS矩阵战略模式,并对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优势;劣势;机遇;SWOT分析;兰州市【作者】杨杰;王恒炜;梁志宏【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业加速发展,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规模会不断扩大,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将催生更多的服务业种类,从而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伴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农村土地流转会不断加速,土地规模经营条件更加充分,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过去“散、小、弱”转变为“集中、规模、强大”的现代农业,从而实现转型发展[1-2]。

同时,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达到小康目标的共同实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通过评价企业或一个地区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寻找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3-4]。

我们利用SWOT分析法对兰州市城镇化进行了战略考量,为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提供参考。

甘肃优劣势分析及开发建议(一)

甘肃优劣势分析及开发建议(一)
甘肃优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在即将跨世纪的今天,对甘肃的省情和各种优劣势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科学地选择开发重点,对于加速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优势评价(一)土地资源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均34亩,比全国平均14亩高出一倍多,居第七位。在全省总土地面积中,耕地面积52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9%,人均耕地2.08亩,比全国水平1.45亩多0.63亩,仅次于内蒙、黑龙江、新疆、宁夏和吉林五省区,居全国第六位。草原面积2亿亩(不包括荒漠干旱草原),占29.39%;荒地面积1.82亿亩,占26.74%;沙漠、戈壁面积1.02亿亩,占14.99%;总水面面积231.80万亩,其中能养殖面积36.57万亩,占总水面面积的15.80%。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草场2.69亿亩(包括宜牧草山、草坡和荒漠、干旱草原面积)。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413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3.84%;山地林间草场594万亩,占2.21%;灌木草丛类草场802.3万亩,占2.98%;草原草场类8592.64万亩,占31.95%;荒漠草场9410万亩,占34.98%;盐生草甸类草场1085.3万亩,占4.03%。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二)矿产资源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84种矿产中,有32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5位,有56种矿产的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位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6个,它们是镍矿、钴矿、铂族金属(铂、钯、铱、铑、锇、钌)、硒矿、铸型用粘土、饰面用蛇纹岩。1.能源矿产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和地热。1998年原煤产量为2316.0万吨。但缺少无烟煤和炼焦煤。2.黑色金属矿产已探明储量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锰矿、铬矿、钒矿。全省黑色金属矿业主要是铁矿的采选及其压延加工,但富铁矿石严重不足。锰矿、铬矿、钒矿虽有一定储量,由于品位较低,不宜开采。3.有色金属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铜矿、铅矿、锌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和锑矿。其中铜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4位,铅、锌矿保有储量分别居全国第4和第3位,锑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钨、锡、钼矿虽有储量,但因工作程度低,外部建设条件差等原因,尚未开发利用。4.贵金属矿甘肃省贵金属矿种齐全,均有探明储量。(1)铂族金属:伴生在金川铜镍矿中的铂族金属储量和产量在全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综合回收率还较低,尚需进一步研究提高。(2)金矿:为我省潜在优势矿产,岩金、砂金和伴生金矿的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保有储量位居全国第10位。(3)银矿: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7个,均为伴生矿产,保有储量全国第7位。5.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甘肃省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探明储量的有:铌钽矿、铍矿、稀土矿、锗矿、铟矿、铊矿、镉矿、硒矿。其中除铌钽矿外,均为伴生矿产。硒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铊矿和碲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镉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4位。部分分散元素随主矿开采,但尚未综合回收。目前,由于开采科技含量不高,造成开采成本高,开发利用不够,经济效益低,近阶段不宜大幅度开采。(三)水能资源甘肃境内有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总蕴藏量达1426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资源开发程度,即平均开发利用率为14.1%,其中黄河流域20.2%,长江流域为9.3%,内陆河流域0.9%,目前在黄河上游已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省内还有遍及各地的小水电站。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可加大开发力度。(四)中药材资源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萸肉、元胡等外地药材多种。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五)旅游资源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石窟,有“东方艺术宝库”之誉,它以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成为我国众多石窟的代表;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穿越河西走廊,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已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雄居戈壁;道教圣地崆峒山、天水麦积山石窟和伏羲庙、永靖炳灵寺、喇嘛教格鲁派著名寺庙夏河拉布楞寺等也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特色,潜在市场广阔。(六)人才优势1997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81万人,在全国排第19位;科研机构中的科技活动人员1.51万人,在全国排14位;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3.73万人,在全国排16位。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7人,高于全国平均数,也高于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甘肃省10万人中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1561人,位居全国第18位。人才优势将是振兴我省经济的宝贵财富。(七)独特的农业环境河西走廊是甘肃主要的粮食产区,年日照时数为2600─3000小时,年均气温5─9.3℃,无霜期150─180天,太阳辐射强,年均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10─160大卡,比同纬度的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加上耕地集中连片,又可引冰雪和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大水系自然灌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产优质葡萄,是葡萄酒极好的原料产地。目前,河西地区已扩大了良种葡萄的种植面积。今后几年内,国家和省上投巨资开发河西走廊,将为这片古老土地的重新辉煌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甘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八)较为良好的工业基础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从甘肃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力、建材、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工业,从它们的技术装备看,八十至九十年代的设备约占80%,从技术水平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国内先进水平的17%,国内一般水平的64%,国内落后水平的仅占10%。全省支柱产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率为79.8%,高于全国水平。国有工业企业实力雄厚。1998年底,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净值671.74亿元,占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净值的89.05%;且国有工业技术装备好,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一大批较为熟练的技术工人。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九)劳动力资源优势五十年代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省总人口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且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两次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口都已进入劳动年龄,因而,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是我省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1998年末已达173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高出全国近两个百分点。甘肃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构成为:16─29岁的占39.37%,30─44岁的占29.95%,45─59岁的占19.99%,60岁以上的占10.69%,16─4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到近七成。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我省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1998年我省城镇劳动力年价格为4082元,农村为2235元,同期全国分别为6836元和3382元,分别比全国低2756元和1147元。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十)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甘肃省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1998年全省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819个,总成交额318.57亿元。兰州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27个,其中,消费品批发市场50个,市场建筑面积83.74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09.15亿元;生产资料批发市场27个,建筑面积36.81万平方米,年成交额21.84亿元。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达27个,兰州东部综合批发市场、兰州张苏滩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兰州光辉布料批发市场1995年已进入全国50强行列,1998年成交额分别为33亿元、10亿元和18亿元,西北电子商贸城也迅速崛起,年成交额达11亿元。这些市场的建立,推动了全省流通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周边省份的购买力,带动了餐饮业、旅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房地产、信息等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甘肃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十一)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使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的直达铁路,比绕道印度洋的海运费用可节省20%,时间可节省50%,这有利于我们省的出口市场西移,发展内地外向型经济,打开西部口岸,成为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走西口将为全方位开放提供便捷之路。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回复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回复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回复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都市农业作为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兴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逐步回答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都市农业的优势都市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都市农业将农业生产带入城市,使城市居民能够直接获取新鲜、安全的农产品。

通过大规模垂直种植、有机农业等技术手段,都市农业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并减少农产品的运输距离,降低了食品污染和质量安全风险。

2. 节约土地资源: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而都市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建筑、屋顶、立体交通、城市废弃土地等空间,进行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

3. 培养环保意识:都市农业的开展可以促使城市居民重新认识和关注农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种植者和居民的合作,使得食品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进而提高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都市农业的劣势不可否认,都市农业也面临着一些劣势:1. 土地利用效率低:尽管都市农业能够利用城市空间进行农产品种植,但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种植面积较小,单产相对较低,土地利用效率有限,并且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往往更倾向于开发房地产、商业用地等经济更高效的产业。

2. 水、能耗较大:都市农业在进行水肥灌溉、室内光照和气温控制等方面消耗大量的水、能源资源。

在城市用水紧张和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都市农业可能会面临困境。

3. 替代性受限:由于都市农业种植面积较小,产量有限,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农业。

而且,不同于传统农业,都市农业的种植环境、操作方式等都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所有作物和养殖业。

三、都市农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都市农业面临劣势,但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 促进城乡统筹: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就业与收入状况。

兰州新区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兰州新区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兰州新区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兰州新区是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的一个国家级新区,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产业发展问题和建议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般性的问题和建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更详细的实地调查和专业分析:
产业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问题:是否存在过度依赖某一类产业,缺乏多元化发展,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科技创新:是否存在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是否存在环保问题,以及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用地和资源利用:是否存在用地浪费、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

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否存在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完善。

建议:
多元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降低对某一类产业的过度依赖,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投资于科技研发和创新,鼓励企业增加对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整体产业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采用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确保产业发展不对环境造成过多负担。

优化资源利用:制定合理的用地规划,鼓励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浪费。

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本地人才培养,确保产业有足够的智力支持。

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减税、降费、资金支持等。

基于SWOT分析的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旳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摘要: 运用“SWOT”分析法对兴化旳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 指出了其所具有旳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以及基础设施尚未建全、生产组织化水平低下等劣势, 剖析了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导向给现代农业带来旳机遇, 务农理念、农产品竞争压力等原因旳威胁, 并提出了对应旳发展战略。

关键词: 兴化市;现代农业;SWOT分析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按照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经营方式, 充足合理运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 实现多种生产要素旳最优组合, 最终实现最佳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旳农业生产经营形式【1】。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加紧农业现代化建设, 增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旳长远战略。

近几年来, 兴化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步伐明显加紧, 初步形成“两纵四横”、“一区四园”旳高效农业发展格局。

虽然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有可喜之成就, 不过尚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改善。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兴化现代农业旳优势与劣势, 机遇和威胁, 并结合实际状况提出了今背面对劣势和威胁旳对策。

一、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旳SWOT分析(一)S-strengths 优势1.优越旳区位条件。

兴化市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 是从属泰州市旳县级市。

水土资源得天独厚, 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陆地、水域分别占全市总面积旳75.8%和24.2%, 既有耕地180万亩, 人口156万人, 是全国粮食生产楷模县、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河蟹养殖第一县。

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四季明朗【2】。

2.密集旳农产品加工产业。

兴化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是国家产粮大市, 年产粮食和蔬菜各100万吨, 淡水产品近15万吨, 形成了江苏省最大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群雄逐鹿旳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态势, 催生了兴化市旳现代农业。

以80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为龙头旳优质稻米产业, 以兴化大青虾、南美白对虾、小龙虾和兴化特色水产品及20万亩无公害水产生产基地为重点旳优质水产产, 以顶芳、兴野、等脱水蔬菜企业为龙头, 20万亩无公害原料型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旳优质脱水蔬菜产业, 以红膏大闸蟹有限企业为龙头, 20万亩无公害大闸蟹生产基地为重点旳优质大闸蟹产业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3】。

兰州市场分析

兰州市场分析

兰州市场分析第一篇:兰州市场分析兰州市调研报告兰州市区坐落在黄河谷地,东西狭长,黄河从西向东蜿蜒流过,南北宽2 ~10km,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

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 全市总面积1.31 万k ㎡, 其中市区面积1 631.6k㎡(建成区面积为163k㎡),兰州市总人口约366万人, 市区人口200.54 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不足1㎡, 为全国各大城市所少见。

城关区作为兰州的主要城区以发展机械、轻工和电子为主, 同时也是兰州市的主要商贸、金融中心及主要居住区。

主要为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教育文化、科技信息、生活居住等用地。

七里河区是机器制造、轻工、铁路枢纽为主的工业区, 有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石油机械研究所、兰州通用机器厂、第二通用机器厂、第一毛纺厂、毛条厂、铁路枢纽站和机车厂等。

该区土地以工业用地为主, 但在部分企业破产重组的情况下, 原有大量工业用地正在逐步转变为居民点, 如第一毛纺厂在破产后, 其原有生产用地现已被开发为大型住宅区曦华源。

西固区作为石油化工综合基地, 有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热电厂、水厂等骨干企业, 该区土地主要为工矿用地,在西固城福利区土地主要为居民点,西固河口地区主要是农业用地,现已被开发物流园区。

安宁区在长风机器厂、万里机电厂、兰新仪表厂和机床厂的基础上, 以发展机械、精密仪表工业为主, 区内西部的沙井驿为建材工业基地, 同时区内还有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 并且原有的农业用地都已被规划为经济开发区和房地产, 随着近年来几个大型企业相继精简重组, 大量工业用地转为居住用地, 同时各个高校纷纷扩充校园,兰州地处黄河经济带一级开发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开发轴线的交会处。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兰州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

兰州经济区位和交通通信枢纽优势为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都市农业是都市区域内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反映,更加强调农业生产与人、都市与自然诸方面的和谐,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兰州市已经确立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下面就利用SWOT方法来分析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

(一)优势(S)分析1.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独特兰州市气候类型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最大特点是水热同季、光能富裕、冷暖分明、温差较大,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山地垂直气候明显,有利于农作物的多样性和梯次生产。

(1)光能资源充足全市各地光照丰富,全年日照时数长,总日照时数为(2352-2769)小时,其中皋兰县最多,2768.7小时。

一年中5月至7月最多,2月和9月最少,中部、西南部河川地区,日均实照8小时至9小时,太阳辐射强,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摄氏度期间的总辐射为(84-10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73%-83%;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期间总辐射(49-8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43%-61%。

因此,可满足各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兰州日照充足,光能富裕,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尤其对长日照蔬菜作物如白菜、甘蓝、芥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莴苣、大葱、洋葱等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很有利。

另外,昼夜温差大,对植物养分的积累,果实品质的提高,尤其对瓜果的糖分含量的提高,十分有利。

(2)热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是蔬菜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地带性气候来看,兰州市属北纬温凉带,境内各地年平均气温一般在6-9摄氏度,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8-23度,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至-9度。

年极端最高气温34-39度,最低-23至-28度。

生长季(日均气温大于等于0度的持续天数)230-370天,农作物活跃生长季(日平均气候大于等于10度的持续天数)140-180天。

兰州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产业发展现状兰州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主要中心城市,具有很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市场环境,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成果。

首先,兰州在农业和食品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兰州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优质的农产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兰州成为了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兰州市政府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兰州的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出口创汇能力也大大增强。

其次,兰州的能源和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兰州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兰州市政府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推动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兰州炼油厂、化肥厂等大型石化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为兰州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力量。

第三,兰州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兰州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兰州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的落户和投资。

兰州的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外,兰州的旅游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兰州市政府加大旅游业发展的力度,通过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兰州旅游。

兰州的旅游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兰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兰州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农业和食品产业、能源和化工产业、制造业以及旅游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随着兰州市政府不断完善政策和市场环境,相信兰州的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农业SWOT分析

农业SWOT分析

农业SWOT分析农业是全球社会所赖以生存和繁荣的重要行业。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评估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1. 优势 (Strengths)农业的优势是建立在其长期历史和经验的基础上的。

首先,农业是全球粮食生产的主要来源,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其次,农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能够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此外,农业的发展还与农民的传统技能和知识密切相关,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提高农作物和养殖的产量。

2. 劣势 (Weaknesses)然而,农业也面临着一些内部劣势。

首先,农业生产受到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对作物和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农民的年龄结构偏高,年轻一代对农业的兴趣不高,这可能导致农业资源的浪费和技术知识的减少。

农业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3. 机会 (Opportunities)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农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也面临着多元化需求,如有机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

更进一步,新兴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农业提供了改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机会。

4. 威胁 (Threats)农业也面临着一些外部威胁。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不确定性。

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增加,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和关税的升高,影响农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

另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导致环境和健康问题,要求农业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结论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具有许多优势和机会,但也面临一些劣势和威胁。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都市农业是都市区域内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反映,更加强调农业生产与人、都市与自然诸方面的和谐,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兰州市已经确立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下面就利用SWOT方法来分析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

(一) 优势(S)分析1.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独特兰州市气候类型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最大特点是水热同季、光能富裕、冷暖分明、温差较大,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山地垂直气候明显,有利于农作物的多样性和梯次生产。

(1)光能资源充足全市各地光照丰富,全年日照时数长,总日照时数为(2352-2769)小时,其中皋兰县最多,2768.7小时。

一年中5月至7月最多,2月和9月最少,中部、西南部河川地区,日均实照8小时至9小时,太阳辐射强,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摄氏度期间的总辐射为(84-10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73%-83%;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期间总辐射(49-8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43%-61%。

因此,可满足各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兰州日照充足,光能富裕,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尤其对长日照蔬菜作物如白菜、甘蓝、芥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莴苣、大葱、洋葱等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很有利。

另外,昼夜温差大,对植物养分的积累,果实品质的提高,尤其对瓜果的糖分含量的提高,十分有利。

(2)热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是蔬菜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地带性气候来看,兰州市属北纬温凉带,境内各地年平均气温一般在6-9摄氏度,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8-23度,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至-9度。

年极端最高气温34-39度,最低-23至-28度。

生长季(日均气温大于等于0度的持续天数)230-370天,农作物活跃生长季(日平均气候大于等于10度的持续天数)140-180天。

年平均气温及积温以永登县最低(少)。

市内黄河流域的河谷川地大于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80%的保证率一般在2700摄氏度至3300摄氏度之间,一年两熟,完全可以满足各种蔬菜作物对积温的要求。

在蔬菜生长期的3月里,全市平均日较差10-15度,最大日较差22.2-26.9度。

有利于蔬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能有效地提高各种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3)生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有: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洋芋、糜子、谷子、大麦、莜麦、青稞等,经济作物有菜籽、胡麻、大豆、黄豆、甜菜、大麻、烟叶、瓜呆、蔬菜、黑瓜籽、百合、玫瑰等;野生植物有松、桦、杨、柳、杉、榆、槐等;药用植物品种有130 种以上,被采集利用的有羌活、秦艽、赤芍、黄柏、蒲公英、鹿合草、防风、玉竹、车前、柴胡、黄芹、远志、大黄、麻黄等30 多种,另外还有驰名的蕨菜、发菜等。

动物资源有:家畜家禽有马、牛、骡、驴、猪、羊、鸡、兔、蜂等20 多种;野生动物有鹿、麝、猞猁、石貂、水獭、豹、石羊、跑鹿、旱獭、獐子、马鸡、雪鸡、狐狸、狸子、刺猬、草猫等70 多种,其中兽类16 种,鸟类44 种,鼠类10 种。

有经济价值被列入国家二类保护的动物有鹿、麝、猞猁、石貂、水獭、豹、石羊等7 种。

2.区位条件优越(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兰州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东方明珠”,也是西北最大的交通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以及西兰、宜兰、兰包、甘新、甘青、兰郎、甘川等七条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具有良好的参与合作和交流的条件。

兰州中亚国际配送基地,依托陇海、兰新、兰青等铁路主干线,以西兰乌、兰西拉等国家光缆主干线为主的完善的交通通信系统为载体,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诸国和兰州联系起来,为兰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兰州市是西北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区,具备辐射西北、联结欧亚的中枢作用,在吸引投资、发展农业方面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2)黄河穿城而过兰州市是黄河穿城而过的为数不多的省会城市之一。

黄河的流经不仅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地,更为农业的灌溉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使得兰州市的农业灌溉极为便利。

近年来,兴修的许多水利设施大大改变了农业的种植与发展条件,为农作物的灌溉和高产高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科技力量强大兰州是西北科教中心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科研、技术优势,现有的农业科研单位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等专门的农业科研和教学机构,包括农业、畜牧、水产、农机、水利、气象、林业等部门,如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的实施就依托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市农业技术中心、兰州市农业科学所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常年聘请50多名专家教授参与“高原夏菜”生产技术推广与产业开发。

可以说,兰州市的农业科技机构齐全,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健全,使得兰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具有了强大的科技支持。

4.具有资源优势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兰州市可开发的坪台、山台、荒山、荒坡、荒地面积比较广阔,这些闲散地在开发建设中能够为休闲、度假、环境型都市农业发展开辟一定的空间,兰州境内的五大林场、六处风景名胜区,以及遍布安宁、西固、红古等地的沿黄灌区田园风光,构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环境基础,境内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通讯畅通,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交通、通讯的便利。

此外,兰州市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很大的改善,抗旱防灾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较为齐全,新建的以榆中县三角城电力提灌工程、皋兰县西岔电力提灌工程和引大入秦灌溉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大批小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基本形成了自流引灌和电力提灌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灌溉网络,可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证。

5.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兰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的都市农业类型有:(1)观光农园安宁区的桃花会、皋兰县什川乡的梨花会、兰州市植物园、邓家花园、永登县苦水乡的玫瑰园、榆中县和平镇的万亩牡丹生产基地等,每年都会吸引很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不仅对该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让许多人知晓,更主要的是能够吸引到该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

像安宁区的桃花会、皋兰县什川县的梨花会,当地政府部门已给予了高度重视,每年盛会举办之际,都能够吸引到很多投资,签约很多项目,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2)森林公园让城市多一点绿色,让森林与城市融为一体,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大追求目标。

兰州市境内有很多的知名森林公园,如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兴隆山国家公园。

这些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极高,不仅能很好的为城市提供清洁的空气,也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3)民居农庄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旅游经济的大力发展,居民农庄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

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农庄,兰州市如皋兰山农庄、什川乡的“梨花会”农庄等已初具规模,除每年能将农产品顺利销售之外,农庄能为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成为近年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4)民俗观光村兰州市的一些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今年来,这些村庄的文化底蕴得到了大力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观光村。

其中有永登县柳树薛家湾民俗村、榆中县青城镇的民俗观光村等,这些村庄民俗风情的开发不仅宣扬了传统的民俗文化,也为当地旅游农业的良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设施农业兰州市在发展都市农业的过程中,兴建了许多农业技术示范区。

这其中有红古区示范园1000亩“兰州市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示范区”、榆中县200亩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示范区等。

这些设施农业示范区为农业技术从创新到利用实现了很好的衔接,为兰州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含量。

(6)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兰州市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农业园的构建,为兰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7)出口创汇农业兰州市的一些农产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享誉海内外。

兰州百合众所周知、“高原夏菜”品优质良……,兰州市的这些优势农产品近年来发展良好,为兰州市发展农业龙头产品开创了先河。

以上类型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基础,为兰州市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劣势(W)分析1.农业生产不均衡,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下滑由于地区气候原因所导致的农作物生长的强季节性和长周期性,既不能均衡地满足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在数量、品种上的常年需要,又不利于实现蔬菜、瓜果因早上市、勤上市而在价格、销售优势上所能获得的高效益。

季节生产的不均衡状态,使得兰州的农业难以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另外,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兰州的农产品结构单一,新优品种少,劣质品种多,其菜、果、瓜农产品品种陈旧、单调、递减,而且质量退化,品质下滑。

2.龙头产品缺乏,特色农业发展规模有限兰州市尽管具有传统的兰州百合、新近开发的高原夏菜等一些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农产品,但总体来说,龙头产品数量明显不足,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发展规模有限。

龙头产品不足,农业发展缺乏动力;特色农业规模有限,农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发展速度缓慢。

从现在来看,兰州市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远没有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新的龙头产品的开发任务艰巨,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兰州都市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3.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制约兰州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兰州市财力困难,农业投入长期不足,使得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贷款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农户受生产经营规模小、收入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兰州市农业自身增长乏力。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生产周期长,农村、农业、农民获得贷款的机会愈来愈难。

农村信用社体系不健全,信用社贷款条件僵化,农户和乡镇企业资信度低和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条件的问题尚未解决,以致农户结构调整贷款难。

当前由于缺乏必要的信用担保机制,农民发展规模种养和农村中小加工企业难以得到必需的资金和信贷支持,这就影响了农村规模经营和农村工业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兰州市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教育、信息、文化、卫生、金融、保险等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存在着较大不足,设施薄弱,农村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

农技、农经、农技、畜牧、水产、种子、水利、林业等服务体系发育尚不成熟。

特别是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落后,对都市农业的发展形成极大制约。

农业信息产业化系统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多数农民仍以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的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缺少有效信息引导,致使很多农产品的总量过剩,竞争激烈,出现“卖难”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