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育种新技术-中国种猪信息网
猪的繁殖技术
猪的繁殖技术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其繁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猪的繁殖技术进行探讨,从育种方法、配种管理、妊娠与分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育种方法猪的育种方法包括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两种方式。
人工授精是通过人工收集公猪的精液,然后将其注入母猪的生殖道中,实现受孕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猪的育种质量,提高繁殖效益。
自然交配则是直接将公猪和母猪放在一起,让它们自行进行交配。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无法确保育种质量。
二、配种管理配种管理是猪的繁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配种。
种猪应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和生产性能,并且经过检疫合格。
其次,在配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种猪和母猪的良好状态,确保它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另外,要严格控制配种的时间和次数,避免频繁配种对母猪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三、妊娠与分娩妊娠期是指母猪受孕到分娩之间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猪的妊娠期为114-116天。
在妊娠期间,要注意给母猪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确保母猪及胎猪的健康发育。
分娩前后,要密切观察母猪的行为和生理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四、仔猪的护理仔猪的护理是猪的繁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出生后的仔猪需要保持温暖、干燥的环境,确保其身体健康。
同时,要提供充足的母乳或者优质的乳粉,营养丰富,以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另外,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病处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五、猪的后备管理后备管理是猪的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后备母猪需要经过良好的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其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
在后备期间,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此外,饲养员应该掌握后备母猪的发情期和繁殖能力,合理选择配种的时间和公猪。
综上所述,猪的繁殖技术对于畜牧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科学的育种方法、配种管理、妊娠与分娩、仔猪护理以及后备管理,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实现畜牧业高效发展的目标。
现代猪育种体系
现代猪育种体系——从传统猪育种到基因编
辑育种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猪育种体系也得到了日益完善的发展,从传统的选育方法渐渐转向基因编辑育种。
在传统的选育方法中,猪种往往是通过选取性状优异的猪进行繁殖,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时间成本大、效果低等不足。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猪的基因组可以被直接改变,使得猪种的选育速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例如,在明确肉猪瘤背瘤基因果断行动项目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地删减了肉猪基因组中引起肉瘤背瘤的MSTN基因,使得猪的营养转化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肉质更优。
这种基因编辑育种方式将会是未来猪育种的主流,但也存在一定的等待时间和安全风险。
我们希望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和道德的关注,让现代猪育种体系成为新时代生物学技术与传统耕作的良好融合,为人们带来更多好的猪种和养猪经济效益。
猪培育新品种方法
猪培育新品种方法
猪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旨在通过选择和配对优良的品种,培育出更具经济效益和适应能力的新品种。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
猪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1.选择优良个体:通过对种猪的选择,挑选出生长速度快、
抗病能力强、肉质优良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母猪。
可以通过
测量体重、测定肌肉组织和胴体脂肪的含量等指标来评估个体
的优势。
2.进行离散交配:选择优质的父系和母系猪,进行离散交配,将从中选择出的优秀后代进行进一步的繁殖。
这样可以增加基
因的多样性,并提高猪在适应环境和抗病性方面的能力。
3.亲代配对:通过亲代配对,将具有较高遗传价值的个体进
行配对交配。
例如,选择生长速度和肉质好的公猪与具有优良
母系的母猪进行配对,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后代。
4.渐次选择法:先选择合适的亲代,然后选择优良品质的后代,再选出更为优秀的下一代,逐渐淘汰不理想的个体。
这种
方法可以逐步改良品种,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5.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
精确地修改猪的基因组,改变其遗传性状。
例如,通过编辑猪
的基因来增强其抗病能力、改善肉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等。
总之,猪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离散交配、亲代配对、渐次选择法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
这些方法旨在提高猪的经济效益和适应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猪产品的需求。
猪的育种方案
品系选育方法
1
2
3
4
5
基础群的组建方案
遗传评估和测定
1.1评估和测定的主要性状 达100kg体重日龄和30――100kg日增重 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总产仔数(TNB) 21日龄窝重(LW21) 1.2评估和测定辅助性状 肥育性状:饲料转化率,活体眼肌面积 繁殖性状:产活仔数,繁殖间隔,初产日龄,产仔间隔 胴体性状: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肉pH值,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 体型性状有:体长,体高,体型评分
1
异。
2
从体型来看HN201杂交种猪较为清秀,体躯较长。同时从肢蹄来
3
看,HN151系种猪不于HN161系种猪结实,考虑种猪的利用率等,
4
宜选择HN161系作为母系母本。
5
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
A
B
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
1
在配套系组合上,选择了以HN111和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为母本的三系配套;以及以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和HN202为母本的四系配套开展杂交试验。
遗传评估数据记录系统
个体记录
ID
BREED
SEX
BDATE
SIRE
DAM
NOTE
字符
字符
字符
日期
字符
字符
备注
16
2
1
8
16
16
—
—
—
—
—
—
—
—
见附件
遗传评估模型
03
02
01
父系HN111和HN121以生产肥育性状为主选性状;HN111注重应激和体型的选择,HN121则注重体型选择;
猪育种新技术
▪ 它与标记辅助(fǔzhù)选择的区别 ▪ 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了大量与
猪经济性状相关联的基因或分子标记,例如,雌激素 受体(ESR)基因、胰岛素样生 长 因 子 2 (IGF2)基因和兰尼定1型受体(RYR1)基因 等。 ▪ 标记辅助(fǔzhù)选择(MAS)方法可以准确、快 速地对目的性状进行选择,在猪育种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但是其估计位点效应范围有限且取得的 遗传进展较小。
▪ 在德国,皮特兰良种登记协会采用猪60kSNP芯片 进行父系育种,主要针对生长速度、屠宰率和肉质 性状进行性能测定,并建立了最初的参考群。
第十五页,r公司、丹麦的丹 育公司、加拿大的TOPIG公司等育种技术先进 的大型(dàxíng)国际化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发, 掌握并应用全基因组选育技术进行种猪遗传改 良。
平直的,肌肉和背膘不易变形,测量的准确性 自然较高,对于运动(yùndòng)剧烈的猪则应 使用保定器使之安静.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 第二点则是找准测定部位,获取清晰影像. ▪ 按照(ànzhào)我国标准和遗传评估方案的要求,测定部位
为猪左侧倒数第 3~4 肋骨之间距背中线 5 cm 处,最好的 方法是使用超声波仪的探头由背腰结合处向头部缓慢推进 找出倒数第 3~4 肋骨(图 1,2),图 2 所示的从右向左 的方向依次为倒数第 1、2、3、4 肋骨。 ▪ 其操作要点为参数设置合适、探头耦合密实(涂抹超声胶 或植物油),按压力度适中,探头方向垂直于皮肤,平行 于背中线,保持 5 cm 的距离,对 B 超参数的设置也十分 重要,同时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有效获取较为清晰的超声影 像。
▪ 根据消费市场、生产现场结合起来考虑选育性 状,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而且要持之以恒, 不能朝令夕改。
猪育种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猪育种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猪育种是指通过规划集中选择和基因改良等方法,在猪种群中选择优良基因,促进遗传改良,提高猪品质、肉质和繁殖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生物技术。
本文将从猪育种方法及其应用现状两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猪育种方法1.集中选择法集中选择法是指根据猪群的产生能力、生长速度、肉品质和繁殖性能等选定优良个体参与繁殖,排除劣质个体或生产性能差的猪,使优良基因得以传承,达到猪育种的目的。
一般集中选择法需通过肉质、繁殖性能、体型和生长速度等方面的选择指标进行筛选和选择。
目前,集中选择法常常结合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指标选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选育效率。
2.饲养、管理环境优化法饲养、管理环境优化法是针对猪种群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措施进行调整,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
例如,国外针对种猪的饲养环境进行优化,采用定期送风、降温、消毒和模拟夜间自然环境等方式,不仅提高了种猪的生产能力和繁殖率,还增强了其免疫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猪的品质和肉质。
3.基因改良法基因改良法是在猪种群中依据特定基因的传递规律进行遗传改良。
常见的基因改良方法包括经典育种法、遗传转基因法和CRISPR-Cas9编辑技术等。
其中,经典育种法是指通过基因扩增、基因剪切重组或突变等方式来寻找具有更优秀基因组合的猪,达到繁殖或选育的目的。
遗传转基因法是将外源基因直接移植到猪种群中,提高猪的肉质和产品产量,但可能会影响猪的遗传基因的稳定性。
CRISPR-Cas9编辑技术是指导入CRISPR-Cas9基因改良体系,切割猪基因,在基因组上进行无损性的改变,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猪育种技术应用已成为猪生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在国际上,欧美地区通常采用高繁殖性能猪品种和生产技术,以提高猪肉产品的数量和产值。
我国猪肉市场需求量大,对猪品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国内肉猪现阶段以选育猪种为主,重点培育新品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适应性良好的“三优”猪种——优良繁殖猪、优质育肉猪和优抗病毒猪。
种猪繁殖特点与技术
遗传障碍
由于种猪的遗传特性不同 ,可能会出现遗传障碍, 如近亲交配导致的后代不 育等问题。
繁殖疾病
病毒性疾病
种猪感染病毒后可能会导致繁殖疾病,如猪瘟、猪伪 狂犬病等。
细菌性疾病
种猪感染细菌后可能会导致繁殖疾病,如猪丹毒、猪 肺疫等。
寄生虫病
种猪感染寄生虫后可能会导致繁殖疾病,如猪蛔虫病 、猪弓形体病等。
02
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03
产业链不断完善
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日 益完善,种猪繁殖产业的生产效 率逐步提高。
种猪繁殖产业与饲料、兽药等相 关产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 完整的产业链条。
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环保
注重环保理念,推广环保技术和产品,实现种猪繁殖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提高繁殖效率。
规模化猪场繁殖管理模式的成效与展望
通过实施规模化猪场繁殖管理模式,猪场繁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化猪场繁殖管理模式将更加完善。
案例二:某地区种猪繁殖产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 某地区种猪繁殖产业的发展模式的背景与意义:某地区拥有丰富的种猪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 ,导致种猪繁殖产业效益低下。因此,探讨适合该地区的发展模式对于推动种猪繁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种猪的生长速度较快,能 够快速达到性成熟和体成 熟。
遗传性能稳定
种猪的遗传性能相对稳定 ,可以保证后代具有相似 的生产性能和优良的遗传 特性。
繁殖障碍
配种障碍
种猪在交配过程中可能会 出现配种障碍,如公猪性 欲低下、母猪卵巢功能异 常等问题。
种猪品种登记技术
种猪品种登记技术品种登记是所有育种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化工品将相关品种的种猪选育资料进行收集、编辑、统计、分析、发布,以促进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改良。
其目的是:使每头种猪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保证每头繁育来源清楚、系谱完整;保证品种的纯度;保障遗传评估数据质量。
登记内容包括种猪个体号、个体基本信息、个体更动登记信息。
(1)个体号按照全国统一的种猪编号系统为个体编号,编号原则为:前2位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品种(DD表示杜洛克,LL表示长白,YY表示大白,HH表示汉普夏);第3位至第6位用大写英文字母则表示场号(北京种畜遗传评估中心统一认定);第7位用数字透露或英文字母表示浮洲堡号(先用1至9,然后用A至Z,无分场的五蕊用1);第8位至第9位用数字表示坦言个体出生时的年度;第10位至第13位用数字表示场内窝序号;第14位至第15位用数字则表示窝内流水号。
(2)个体基本信息一般信息:品种、品系、出生场名称、出生场代码、出生日期、同窝仔猪数、断奶日期。
亲本信息:父亲个体号,母亲个体号。
个体信息:耳号(6位数)、性别、出生重、左右乳头数、应激基因型、断奶重。
建议同窝仔猪同时进行登记,可避免相同信息的重复录入涂改,并减少数据录入时的人为错误。
注:如果是国外购入,还应登记以下信息:出生国家、种猪场、品种、出生日期;从国内其它种猪场订购的种猪已进行过种猪登记,故无需登记。
(3)个体变更登记当由本场备案过的种猪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本场,应在离场后两周内进行变更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个体号,离场日期,离场原因(死亡、淘汰、出售),如果是被出售,记录购入场。
(4)将上述信息录入GBS软件,数据分析将数据上传至品种登记数据库,即可已经完成品种登记的申请,遗传评估中心审核、登记后,种猪场即可查询、打印本场登记种猪的信息。
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供稿。
猪品种改良的技术 品种改良猪的重要意义 - 养猪技术
猪品种改良的技术品种改良猪的重要意义-养猪技术随着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畜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对猪的品种进行改良,可以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品质,因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生猪改良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培育方式,另一种是人工授精的方式。
而人工授精技术在培育时生产效率更高,其方法是将公猪的精液用人工方法采集出来,经过检查以及鉴定后,再用一定的方式为母猪输精,从而使母猪孕育出后代。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品种改良的技术品种改良猪的重要意义。
1、主要品种及选择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
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
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
考虑猪场的饲养条件,主要包括饲料条件、设备条件、猪舍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饲料粗放、设备简单、开放式猪舍适宜饲养本地品种或经本地品种改良的猪种。
2、杂交方式杂交一般指遗传上的不同品种、品系或群间的相互交配。
杂交的目的一是为了育成新品种;二是利用杂交优势。
杂交优势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生活力增强、生长速度加快、繁殖率和泌乳率都优于亲本。
采用合理的杂交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养猪效益。
父本要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的品种或品系作父本。
为了保证种公猪的种用价值,应强调对性欲、精液品质、性成熟、适应性等方面的选择。
母本要选择本地区数量多、繁殖力高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
二元杂交是利用两个不同品种的公、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猪,全部用来育肥。
这就是目前养猪生产推广的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肥猪杂交一代化,是应用最广泛、最简单的一种杂交方式。
如用烟台黑母猪与长白公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长烟一代杂种猪,全部用来育肥,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日增重752g,瘦肉率52. 2%,经烟台黑猪纯种繁殖的后代日增重多10 5g,精料重比下降0.58,瘦肉率提高3. 46%。
猪的分子遗传评定与繁殖调控-中国种猪信息网
(二)猪IGF-I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
研究结果
I 类 II 类
松辽黑猪两类IGF-I cDNA序列的提交
(二)猪IGF-I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
研究结果
I-IGF-I
II-IGFI
松辽黑猪两类 mRNA定量PCR循环数与荧光强度关系
(二)猪IGF-I基因表达及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 研究结果
繁殖、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基因,从而建立主要经济
性状的基因诊断方法,把标记辅助选择应用于猪的 育种实践,为品种资源高效利用和优质特色猪肉生 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加快猪的育种进程、促进养 猪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一)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
1.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候选基因与QTL ⑴Huang等(2002)发现在不同气温下,热应激蛋 白70.2 基因5′调控区部分突变与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 畸形率等性状有相关关系。 ⑵Lin等(2006)发现猪β-actin 基因内含子3及外显 子4的4个突变位点的不同单倍型与种公猪精子活力、畸 形率及出生活仔猪数显著相关。 ⑶Xing等(2009)利用54个全同胞家系的206头F2 代白色杜洛克×二花脸种公猪,针对183个微卫星标记 ,定位了可能影响种公猪射精量和射精次数的QTL,分 别位于15号和17号染色体。
2010.05.07
猪的分子遗传评定与繁殖调控
吉林大学 张嘉保
引言
调整和控制猪繁殖的过程,充分挖掘其繁殖潜 力,是发展养猪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种猪繁殖效率低下 繁殖问题 繁殖障碍频发
我国母猪不孕症发病率达15%-30%,仅非传染 性繁殖障碍导致的母猪空怀,每年在全国造成 的经济损失就达上百亿元。
* * * * * *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种猪育种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养殖业的探索之旅。
一、育种目标我们要明确育种目标。
种猪育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增强抗病力,改善肉质,提高繁殖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出长得快、吃得少、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猪。
二、育种材料1.种猪选择选择优质的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猪,对其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同时,要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2.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我们要选用优秀的公猪和母猪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还要关注繁殖技术的研究,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以提高繁殖效率。
三、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最基本的育种方法。
我们要根据种猪的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作为种猪。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提高育种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性能。
四、育种流程1.种猪引进引进优质种猪,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繁殖管理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同时,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研究。
3.选择育种根据种猪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杂交育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5.育种技术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育种效果。
6.后代测定对后代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7.品种推广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提高整个养殖业的水平。
五、育种成果1.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新品系。
2.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猪的育种繁殖技术
1 种猪选择 1. 1 公猪 种公猪要从优秀的种猪场引进,必须有完整的 育种资料。种公猪体重最好达 100 kg 以上,这时的猪身体结 构基本上定型,应有的特征也已清楚,生长性能数据也都具 备,选择的准确性较高。种公猪要有明显的雄性特征; 面颊 紧凑,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前躯结实,中躯伸长,后躯丰满, 腹部平直,四肢有力,体质健壮,蹄质良好,性欲较强,睾丸发 育正常,大而明显,两侧匀称一致,凡有单睾、隐睾和阴囊疝 症以及包皮积尿等缺陷的公猪不能选作种用。此外,生长速 度、饲料利用率和背膘厚应该达到公猪品种的标准。 1. 2 母猪 一般根据体型外貌特征挑选种母猪,种母猪的 挑选标准: 颈部与头部应清秀,上唇吻合良好,腹部应是锅 底肚,后躯应开阔,腿臀丰满,四肢健壮,整个体躯结构均匀, 外阴发育正常; 乳头数一般不少于 7 对,间隔均匀,排列整 齐,发育良好,无瞎乳头、翻乳头和副乳头等无效乳头; 性情 温顺,母性良好。 2 配种 2. 1 母猪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外阴观察法、 试情法和压背法。母猪开始发情时,行为不安,发出强烈的 尖叫,食欲减退,常沿猪栏奔跑,阴门充血肿胀,当阴门红肿、 有光泽并流出黏液时,进入发情盛期; 此后性欲逐渐下降,阴 门肿胀消退,待阴门变为淡红、微皱和黏液减少时便是配种 适宜期,当黏液逐渐变黏稠时,则表明已到了排卵后期,是复 配的有利时机。
母猪发情时对公猪的爬跨反应敏感,可用有经验的试情 公猪进行试情。将公猪放在圈栏之外,则发情母猪表现异常 不安,甚至将前肢抬起,搭在栏杆外; 当用公猪试情时,如果 母猪接受 公 猪 爬 跨,这 时 是 配 种 的 最 佳 时 期。也 可 用 压 背 法,用双手按压母猪腰部,若母猪静立不动,表示该母猪的发 情已达高潮,母猪在静立反应中期受胎率较高。 2. 2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影响母猪发情的原因很多,除先 天性生殖器官和品种因素外,营养不良、环境因素和疾病原 因也可以导致母猪不发情。日粮供应不足或供料太多,致使 猪只过于瘦弱或肥胖会造成母猪不发情,也有的虽然外观体 况良好,但由于严重缺乏维生素 E、生物素等而导致不发情。 当母猪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等环境中,卵巢和发情活动会受到 抑制,导致母猪不发情。此外,生殖道炎症和其他疾病也可 造成母猪不发情或繁殖障碍。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卵巢
2005年我国猪育种实践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3 关于配套系
(L ) D Y 算不算配套系7 有的专家认 为, 它只是三元杂交. 不是配套
列 选 在猪 的配套系育种上 . 专家们有不 同的看 法 , 杜 长大” 队 . 出名次 。 出最优秀 的公猪 。 如
第三 场必须根据规定 . 各 对种猪及其后裔进行性能测定 。
目前 , 我国规定三项指标 : ①活产仔数 : ②达1 0g 0 k 体重 日龄 ③
一
概念 育种就是从遗传上 改良 并使其经济效益实现最大 还可 以进一步 讨论 。 ” 化“这样我们现 在的所从事 的工作就是育种 不一定追求一个 4 关于 BL P U 新的品种的育成。 大量经验表明 国外弓 人品种 从 J 能够正常发 近 1 年来 中国养猪界流传着 “L P 有人称 “ L P 选 O 在 BU BU ”
28 2 06 0 01
维普资讯
主 题 策 划
地 大物博 , 猪种 资源十分丰富 . 生产水平相 差悬殊。 边远落后地
区仍 然饲养本地 猪种 , 生产 力水平极 其低 下 ,育种 ” 这个概念
根本没有摆在工作日程上来 , 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都不具备育
维普资讯
蕊
主 题 策 划
: 年我 国猪 育种 实践 中 20 05
若 干 问题 的讨0 ) 0 12
1 关于育种
过去很多人都抱怨 中国有很多育种专 家 却没有育成很
系 多数都是 在D、 、 这三个 品种 ( LY 或系 ) 的基础 上选育而成 。 至 于说D Y L 三元杂交 ( 配套 ) 商品猪性能不稳定 问题 这个
我们国r, 多钱被洋人拿 走 At - ̄ ]l 如果把国外优 良基 因作 为我们的 猪 , 纯种丹系长 白猪 ……等等 , 不能把不 同品系之间 的猪群混 育种材料 , 我们可 以实现杂交利用 , 况且 , 国外 弓入纯种 猪大 在一起统计其平均数 , 从 J 更不能把不 同品系之 间杂交的猪群性能 部分是二流产品 , 由于受到到弓种 数量 , J 选择条件方面限制 , 是 混合起来统计 , 因为, 不同 品系间杂交 的后 代有杂种 优势 。 引不到最优质的种猪 的 , 这就启示我们 , 中国种猪市场出路在 第 二 , 统计 群体之 间 《 种猪场 之 间) 须要 有遗 传联 所 各 必
配套系猪是我国未来种猪的育种方向——访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吕志强教授
配套系猪是我国未来种猪的育种方向——访河北农业大学动
物科技学院吕志强教授
萧木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05(000)016
【摘要】8月18日.在河北邯郸召开的北京六马精细标准养猪模式高级训练营上,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遗传育种专家吕志强教授指出.专门化品系杂交(配套系)猪将是未来我国种猪的育种方向。
为此记者走访了他。
【总页数】1页(P3)
【作者】萧木
【作者单位】《北方牧业》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4
【相关文献】
1.推广猪配套系育种与配套系种猪大有前途 [J], 梁柱林
2.在中国推广猪配套系育种与配套系种猪大有前途 [J], 孙德林
3.育种强则猪业强江西联合育种化解种猪引进尴尬 [J], 路俊华
4.“后非瘟时期”复产引种须知——访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繁育岗位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贾青 [J], 吴
曼
5.推广猪配套系育种与配套系种猪大有前途 [J], 梁柱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育种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内容 。 猪 的 育种 目标 经 历 了注 重猪 的生
增加0 0 头左右 ( S a 2 0 ) .6 CC I ,0 5 。
5 %, 白、 白猪仅为 1 0 长 大 %左右 , 洛克 杜
尽 管 猪 的生 长 速 度 、 料 利 用 效 由4.5 下 降到2 0 %( 饲 1% .5 熊远著 ,0 0 ; 20 )
2 mm左右 , 白猪 、 白 大 长 来 肌 内脂肪下 降 了27 ; % 丹麦 1 8 7 9 得最大 的经济效益 ( 沅 , 0 4) 它是 每年下 降0. 5 张 20 。
猪 育种 工作 的必 要前 提 和重 要 的工 作 猪产仔数 从1 8 年  ̄ 2 o 年平均每年 1992年 四 个 品种肌 内脂肪 下 降 了约 4 Bo a 9 l
通过近 2 0年的选 育 , 取得 了很 激 综 合征 发 生 的 比 率 提 高 , 质 肉发 劣 育种 目标是 通过 各种 育 种措 施 的 标性 状 。
如加 拿 大 的大 白猪 、 长 生 频率增加 。 美国P E肉发生率从 1 9 S 96 实 施 , 育种 群 中培 育 出优 良的 家 畜 好 的选择 效 果 。 在 0 品 种 、 系 , 选 育 出 优 秀 的 种 猪 个 白猪 和杜洛 克达 1 0 kg体重 日龄从 年 的1 %提高  ̄ 2 0 年 的 1 %( t e 品 或 0 ] B0 3 5 Tez r
状是 生长 速 度 、 料利 用效 率 、 饲 胴体 瘦 表 现 : 2 0 ) 03。
第二 , 产 仔数 有 所增 加 , 总 但是 初 生 仔猪的死亡率高 。 0 3 H 0 4 2 0 5 2 0 年丹麦 长 白猪和 大 白猪核 心 群的 仔猪 出生 后 5 的死亡率分 别为3 . 1 初产母猪 d 1 5 %( 比例为6 .%) 3 .6 初产母猪 比例 7 0 、 0 6 %(
猪育种技术
猪育种技术
猪育种技术
猪育种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遗传学及饲养学等相关学科,以提高猪
的生产性能、改善品质特征和提高抗病能力的技术手段。
以下从繁殖、选种、饲养等方面介绍猪育种技术。
I. 繁殖技术
1. 不同品种的猪在同一繁殖环境下交配,可以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促进优质繁殖。
2. 在雌猪发情前后进行人工授精,选择精液优良的公猪进行授精,可
提高精液质量,增加初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加速繁殖速度。
3. 进行基因编辑,删除或替换不良基因,提高家畜遗传特性,避免基
因突变和遗传缺陷等问题。
II. 选种技术
1. 根据品种特点、生产性能和品质需求,科学地进行品种选育,选出
适应当地或市场需求的良种猪。
2. 进行家系评价,从中选择出符合遗传规律、性能稳定的猪种子代代
的纯种繁殖。
3. 利用多点选育,通过综合力、体型、繁殖性能和抗病能力等多个方
面把握,进行综合选育,使家畜品质提高、生产性能稳定。
III. 饲养技术
1. 提供优质饲料,避免单一饲料导致营养不良或消化吸收不良。
2. 保证水源清洁卫生,防止病毒传播,改善猪的群体环境和健康状况。
3. 适时接种疫苗或注射药物预防、治疗疾病,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
能力。
总的来说,猪育种技术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改善品质特征和提高
抗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对猪的育种过程中,应该全
面运用生物学、遗传学和饲养学等多学科间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
耐病性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猪肉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猪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种猪的育种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种猪育种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就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品种单一目前,我国受限于国外的种猪进口政策,只能在国内培育品种。
这导致了我国种猪品种单一的问题,也使我国的种猪育种缺乏外来的优良基因。
而且,这种单一性也容易削弱我国种猪的遗传多样性。
2.疫病问题我国的种猪在育种过程中,时常会受到病毒的侵害,导致育种的失败和产量下降。
为防止该问题的发生,疫苗的研发,是否能够全面使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此外,育种场的防疫设施也需要加强。
3.营养不足我国土地资源匮乏,而养猪所需的饲料又要求种类繁多,且营养价值高。
尤其在育种场,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对种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而由于成本原因,许多育种场想要借助大量的添加剂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从而达到生产成本的控制,但这也会导致出现繁重的后果。
4.育种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种猪育种机制还不够完善,国内品种拥有者多,体系相对混乱。
而且,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缺乏标准统一、检测技术不精细等问题也极大影响了育种的质量。
二、对策1.引进优良品种其次,我国应该加强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以优化我国种猪的遗传结构。
但同时注意该品种对我国疾病和环境的耐受性,同时对育种后代的性状确定性和遗传稳定性进行评估,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2.优化饲料我国有很多未利用的农业资源,可以发掘农业和副业的潜力来生产饲料,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饲料的营养平衡。
而且,应该审查添加剂的情况,从饲料准备入手,注重科技进步,利用电子设备和控制技术,精准搭配营养配比,实现精细化管理。
3.建立完善的育种机制育种机制的建立要与品种的优化同步,而且要明确育种目标,进行精准的品种维护和优化与改良。
同时,加强对育种基地的检测和监管,建立完善的育种检测制度和检测方法,并可将育种技术与跨学科协作相结合,形成育种技术共享交流平台,有助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
怎样繁育纯种种猪-纯种猪的选择
02
纯种猪选育原则与方法
选育目标明确,符合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市场对猪肉品质和产量的需求,制定选育目标,确保选育出的纯种猪具有 市场竞争力。
品质与产量并重
选育过程中,既要关注猪肉品质,如口感、营养成分等,又要关注产量性状, 如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
饲喂策略
采用定时定量饲喂策略,根据猪只采食量和生长情况调整饲喂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足。
饮水管理
保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的饮水量,定期清洗饮水设施,防止饮水污染。
常见疾病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只生长阶段,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 猪只免疫力,预防传染病发生。
药物预防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药物 ,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如抗生 素、驱虫药等。但需注意药物残
高效繁殖技术
应用生殖生物技术,如人 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提 高纯种猪的繁殖效率和优 良基因传递速度。
疫病防控技术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 建设,降低纯种猪养殖过 程中的疫病风险,保障生 产安全。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纯种猪产业发展
1 2
产学研合作
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动纯种猪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智能化选育技术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对纯种猪进行精准选 育,提高选育效率和准确 性。
遗传改良计划
制定长期、科学的遗传改 良计划,明确选育目标和 方向,确保纯种猪品质的 持续提升。
推广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智能化养殖技术
引入物联网、传感器等技 术,实现纯种猪养殖环境 的智能化监控和调节,提 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word完整版)遗传育种新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育种新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及分子遗传学科的发展,养猪行业从传统的表型数量遗传育种向分子标记,基因组选择育种方向发展,本文就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遗传育种进行比较,同时就分子遗传标记育种在猪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猪遗传育种常规技术育种技术在现代化养猪企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里通俗的说法是一种二病三营养,简要的说出了育种在养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
目前我们国家养猪行业是以洋三元为主,即杜洛克公猪配长白和大白杂交的母畜后代.传统的育种目标经历了从脂肪型到瘦肉型的转变,从纯种培育到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培育的转变.育种目标考虑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提高种群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二是如何最大可能地实现这些遗传潜力。
从降低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商业角度考虑,目前猪育种的主要目标仍是提高生长速度、繁殖性能、产肉量及适应性。
常规的育种技术手段主要是按照数量遗传理论来进行的.通过后裔测定,对种猪个体生产性能的测定,其中包括了体尺、生殖性状、背膘厚、生长速度以及料肉比等,结合血缘关系,按照BULP方法进行遗传育种的估计,结合综合指数的高低进行优秀个体种猪的选留.这种育种方法在配套系及专门化品系的培育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方面时代间隔较长,遗传进展慢,另外一方面对那些遗传力低的性状选育效果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给传统的猪育种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2、目前新的育种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人基因组测序结束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和体细胞克隆为标志,已经向人类展示了生物技术的魅力,对猪遗传育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在育种目标、选择性状、遗传评估方法和整个繁育体系方面,能够更加高效率地按照人类意志定向改变猪生产类型、提高生产效率。
从20世纪90年代起,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迅速发展,2000年人类基因组框架图构建完成,大大带动了猪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随着与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一些主基因及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发现和定位,猪育种开始进入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融合使用的新时期。
信息技术在种猪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环境与设施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信息技术在种猪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黄 缨,杨 丹(天津市畜牧总站信息科,天津 300402)近年来,天津市一些种猪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养猪模式,利用计算机实时监控猪场的整体生产过程,实现猪舍的视频监控功能、种猪舍与仔猪舍自动温度调节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改善猪舍环境,提高仔猪成活率,有效地降低饲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
据笔者在天津市惠康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的蹲点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种猪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了生产能力。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生猪成活率提高了5%以上,每年新增利润300万元以上;2)料重比降低了0.05;3)每年节省饲料近600 t,节能降耗折算降低成本约30余万元。
通过对养殖环境、引种、防疫、饲料、兽药和饲养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提升了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现将天津市种猪生产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分析如下,为行业同仁提供参考。
1 猪舍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针对目前养殖环境指标监测困难、手段落后等缺点,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养殖行业。
以终端模块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采集养殖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粉尘、视频监控信息参数,采用互联网、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3G等网络技术作为物联网的网络层,实时将猪舍环境参数传输到以管理软件平台为核心的物联网应用层,实现猪舍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当监测到环境参数超标时,监测平台提示警报或通过短信方式向养殖户报警,即使养殖场主身在外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实时掌控猪舍内的状态。
远程控制系统由智能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配电控制柜及安装附件组成,通过GPRS等无线网络与管理监控中心连接,当采集系统监测到舍内参数异常,根据平台的报警功能,用户可通过平台或手机客户端发出指令,远程调节通风、加热、水帘、降温等设备使猪舍达到适宜生长的环境,同时管理者亦可根据猪的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猪舍设置相关的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远程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开关通风、加热、水帘、降温等设备,从而使猪舍内达到恒温恒湿洁净的环境,更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群体规模
A.M.Haberland等建议对猪进行全基因组选择时, 参考群体至少要达到1000头,每个家系建议测定 40-50头。 有效群体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全基因组育种值的准 确性
全基因组选择的应用研究
猪60kSNP芯片商业化后,使得全基因组选择在 猪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可实施性和操作性。 大量研究表明,利用该SNP芯片得到的GEBV具 有较 高 的 准 确 性。
猪育种新技术
曹洪战 河北农业大学 教授、博导 QQ:976450249
有关猪的育种
常规育种,重在落实、持之以恒
常规的育种方法主要利用表型值和系谱信息进行 BLUP预测估计育种值,在猪的遗传改良方面取 得了很大进展
育种新技术,迎头赶上、奋起直追
国家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是其核 心内容,育种本身就是创新,育种新技术是新上 加新 育种新技术是抄近道追赶
育种新技术
全基因组选择 育种目标的变化 测定技术的变化
全基因组选择
什么叫全基因组选择
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T.H,Meuwissen等 提 出 了 一 种新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即全基因 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该方法假设 覆盖全基因组上的高密度SNPs标记中至少有1 个SNP与 QTL处于连锁不平衡关系,利用SNP估 计每个QTL的效应,从而获得个 体 的 全 基 因 组 估 计 育 种 值 (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GEBV)。
PIC作为全球最大的种猪改良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猪 育种数据库,包括了超过2000万头猪的系谱信息、大 量的性能测定数据和基因型分型信息,有利于实现基 因潜力的最大化。
PIC公司对产仔总数、生长速度、采食量和眼 肌面积性状进行选择,普通EBV分别为0.25、 0.29、0.27、0.28,而采用全基因组选择得 到GEBV的准确性较高,分别为0.42、0.50、 0.50、0.51。 PIC还持续对pH24、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 量等肉质指标进行选育,使16系公猪的后代 肌内脂肪含量提高到3.5%,眼肌、后腿肌肉 pH24为5.8。
低密度芯片的应用
随着全基因组选择方法在猪育种中进入应用阶段, 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其经济效益,虽然全基因 组选择可以提高准确性,但是需要昂贵的费用进 行基因型分型,约1000元/头,并且猪的世代间 隔较 短,该 技 术 应 用 受 到 了 一 定 的 阻 碍。 众多研究表明,降低芯片密度是降低费用的主要 方式。
(1)利用SNP标记推导出每个个体在每个QTL上的基因型, (2)估计每个QTL基因型在性状上的效应, (3)所有QTL效应值的总和便是候选个体的GEBV
HYBOR 公司,保育猪进入测定舍时戴上专 用耳标,采集其耳组织,然后提取 DNA,每 头测定几万个 SNP,由电脑进行系统分析, 然后采用基因组育种值 BLUP 综合指数 (GBLUP)作为辅助选择的依据
自 2010 年,丹麦已经在这一年, 丹麦利用基因芯片测定的数量已达到 24 000 头。2013年丹麦的年平均断奶数达 30.3 头。 在德国,皮特兰良种登记协会采用猪60kSNP 芯片进行父系育种,主要针对生长速度、屠 宰率和肉质性状进行性能测定,并建立了最 初的参考群。
随着猪60kSNP芯片的商业化和测序的成本不 断降低,全基因组选择方法成为在猪育种领 域的新热点,并已经从试验阶段逐步走向应 用阶段,成为未来长期最大化提高遗传进展 的育种新技术,将对中国猪种遗传改良发挥 巨大的推动作用。
全基因组选择的过程
实施全基因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数量、并记录相关性状 的参考群体和适宜标记密度的SNP芯片,构建表型值与 标记信息的预测方程,最终利用预测方程计算候选个体 标记信息的GEBV,而候选个体无需 其 表 型 记 录,通 常 在 其 出 生 后 便 可 以 预 测GEBV, 计算GEBV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步骤:
在肉质方面E.Gjerlaug-Enger等利用猪60kSNP芯片对 长白和杜洛克猪的肌间脂肪进行全基因组选择, GEBV的准确性(0.63)明显比传统选育方法(0.36) 高。
全基因组选择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全基因组选择已经成为猪育种界的热点, 全球各个知名猪育种公司已经将该技术作为新的 育种手段实施应用,并且少数大型猪育种公司对 猪的大量性状和品系都实施了全基因组选择。
目前,国外只有荷兰的Hybor公司、丹麦的丹 育公司、加拿大的TOPIG公司等育种技术先 进的大型国际化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掌 握并应用全基因组选育技术进行种猪遗传改 良。
在中国,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率先采用全基因 组选择技术对饲料利用率、日增重、肉质等 性状进行选择,2013年选育了1头杜洛克特 级种公猪,并开始配种应用。
它与标记辅助选择的区别
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了大量与 猪经济性状相关联的基因或分子标记,例如,雌激 素受体(ESR)基因、胰岛素样生 长 因 子 2 (IGF2)基因和兰尼定1型受体(RYR1)基因 等。 标记辅助选择(MAS)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对 目的性状进行选择,在猪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其估计位点效应范围有限且取得的遗传进展 较小。
全基因组选择的优点
不仅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低遗传 力性状、难以测量的性状、限性性状、生长后期 测定的性状、屠宰性状和免疫力等,还可以在动 物出生时或者胚胎期即可预测 GEBV,从而缩短 世代间隔,大大提高遗传进展。
全基因组选择商业化应用
在猪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A.M.Ramos等对商 业品种杜洛克(34头)、皮特兰(23头)、长白 猪(29头)、大白猪(36头)和野猪(36头)共 5个品种的DNA分别混池,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 方法鉴定出数十万个SNPs,并从中选择设计出 PorcineSNP60 Beadchip。该SNP芯片共有 64232个SNPs,检出率可达97.5%,SNP信息可 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