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信息产权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与应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与应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与应对策略季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摘要】随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的不断增多,一些上市公司虚投会计报表屡屡出现,一些国有企业的账目管理也混乱不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会计信息的本质就是集中反映各种利益关系。

会计信息的失真现状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很大的工作量,也对投资者的利益也造成严重影响,破坏了市场经济应有的正常秩序。

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经验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措施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专业人士对会计信息失真概念作出详细解释,它是指会计信息在质量特征方面没有达到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是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对投资者的利益也造成严重的危害,造假、失真、信用危机、舞弊等问题成为人们心中对资本市场与会计界在的普遍看法,造成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信任现象时常发生。

技术性失真、违法性失真、规范性失真等三大类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由于会计人员对会计规则没有彻底理解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称为会计信息技术性失真。

会计人员或者企业有意违反相关的法律制度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俗称的信息造假现象,称之为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

在会计规则本身就存在缺陷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为会计信息规范性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针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它存在着体制和政策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存在着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缺陷问题。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作以下几点分析:第一、企业在结构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造成主体虚位、产权不明等不利公司发展的因素。

在委托代理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效用目标不能达到一致的现象,这两者之间一方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时候将对另外一方造成损害,与此同时信息的不对称,在信息占用的层面上,将造成所有者占劣势、经营者处于优势的不协调影响,这将会促使代理人利用信息优势的条件来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信息。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会计信息反映着企业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只有了解了经济信息才能够为以后企业如何发展制定出合适的计划。

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和实际不相符的情况,领导者拿着失真的会计信息往往做出的判断会不符合实际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办法,要立即实施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

标签:会计信息失真;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1 产权不明晰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奕的规则。

清晰的产权是保证人们考虑长远利益的前提。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条件下,当受托人没有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和动力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守信。

所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将通过会计造假而以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表现出来。

可见,失去了建立诚信的产权制度基础,会计信息失真也就在所难免。

1.2 会计机制不完善第一,会计准则具备漏洞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便利。

现在执行的会计准则是以买卖成功了才登记入账的,因此会有很多挂账像应计、待摊以及预提项目,会计从业人员就能够经过更改应计项目中发生经济往来账的时间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销售,提前计入销售、延迟确定支出;会计从业人员自由判断会计的稳健性,存在很大的随便性,会计从业人员就可以通过这个漏洞进行操作,太高支出费用,降低收入资金,获得更大的利益;还有,重要性准则、实质重于一切都存在漏洞为制造不符合真实情况的会计信息提供了空间。

第二,会计对策给企业运行带来了更寬广的道路,会计从业人员制作不符合真实业绩的信息总是在会计政策的范围内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利润。

第三,财务从业人员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会计作业内容,财务从业者能够利用职业之便制作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

虽然对会计结算内容有所规定,但是也需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主观意识的判断。

在单位发生的越来越多的经济业务中,编制会计信息形式、编制的会计程序以及评测估量资产,都必须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主观、公正的客观角度出发。

浅议产权角度下的会计信息失真

浅议产权角度下的会计信息失真

于决策者做 出正确 的判断 ,虚假的会计信 息可能会使决策者判断失误 。
产权理论及 发展对会计 的影 响至少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利用产权 理论对会 计理论和会计现象做 出更 合理 、 更科学 地解释 ; 二是 现实 的产
权变动为会计提出了新 的问题 , 需要人们去解决。 综上所述 , 会计与产权 的关系可作如下简单的概括 : 任何一个 时期 的
提 出了明晰产权 、 建立激励 和约束机制、 改善监督职能等提 高会 计信 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 会计信息失真 ; 产权理论 ;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2 ;2 1 F 3 F 7 文献标识 码 : A
是产权关系。产权 与会计 之间存在 着一种天然联系 , 任何时期的会计都 是建立在一定 产权 关系上 ; 何一种类 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 任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0 5 6 3 ( 06 1 — 1 8 0 10 — 0 3 20 )6 0 5 — 2
S I E HIF R A IND V L P E T& 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NM
LILi .i n 1n
AB T ACT: hs a e k s n lt a c m ai no tem aue f A B 1 ,A B 1 1I S 1 (9 1a dI S SR T ip p r ma e aayi l o pr o fh es rs F S 一 4 F S 一 3 , 一 4 1 8 )n 一 c s o A A 1 ( 9 7 i sm lt e rbe s fh iio a s tmet dsuss m h t a yo e rbe c esbet 4 19 ) e ea v o lm e v in lt e n 。 i se p a cl nt o l s ha t ic no r i p ot d s a c e i l hp ms u s h u s

从产权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从产权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1 13 各 行 为主体 存在 严 重利 益冲 突 . . 国有企 业 的产权 主体 主要 包括 政府 、 债权 人 、 所
会 计 信 息 失真 的原 因分 析
1 1 产 权界 定不 明确各 行 为主体 存在 利 益冲 突 . 1 1 1 会 计信 息 的供 需 能力 总体水 平 不足 . .
看 , 方面 , 一 由于我 国银行 制度 的改革 以及证券 市 场
收 稿 日期 : 0 6— 6—1 ; 订 日期 : 0 6 7—1 编 辑 : 秀 元 20 0 3修 2 0 —0 3; 王
作 者简 介 : 越 ( 9 5 , , 东 泰 安 人 , 计 师 , 张 17 ~) 女 山 会 主要 从 事 财 务 管 理 工 作 。
某些 以短 期炒 作 为 目的 的机 构 投 资 者之 间 的合 谋 。
至受到 管理 当局 的 威胁 和操 纵 , 因而 不 可 能 完全 对
会 计信 息 的最终 生 成 负 责任 , 缺乏 供 给符 合 质 量要
求 的会 计信 息 的动 力 。同 时 , 会 计 信 息 的 需 求 来 从
从 会 计信 息 的供 给来 看 , 计 信息 的提 供 主体 会 不 明确 , 会计 人员 仍 在 为 管理 当 局“ 背黑 锅 ” 尤其 。
是 在会计 改革 后 , 计 人 员处 于公 司管 理 当 局领 导 会 之 下 , 不 能从真 正 意义上 对管 理 当局实施 监 督 , 并 甚
表外在形 式上 的更替 , 各类 国有 产权 的背后仍 然缺少
失真 、 保证 会计 信息 质量 , 既具 有非 常重 要 的现实 意
义, 同时也 是 当前 会 计改革 的一 项重 要 内容 。
所有者 真正严格 的监 督和硬性 约束 , 国有资 产所 有者 在实质 上依然 形 同虚设 。在 这样 一 种 缺乏 所 有者 监 督 和约束 的情 况下 , 不可 能期 望 国有 产权 代表 , 经 像 营 自己的资产 那样管理和经 营 国有资 产 。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在会计信息这方面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并且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它可以对人们的决策产生指导作用。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者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合理决策,预测和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会计信息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表现为:原始凭证失真、成本费用核算失真、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税金核算失真等。

在会计实务中,凡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信息,都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分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是指财会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原因造成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而后者是指由于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单位。

这些单位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非国有企业;既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包括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

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也比较深,涉及到的数额也较大,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例如:在2011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各地财政部门共检查企事业单位23396户,会计师事务所1398户,发现违规问题金额552.29亿元,查补税款9.11亿元。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摘要】会计信息是指按预定要求,向使用者提供的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然而,在我国会计信息不实是当前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文章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会计信息不实,二是会计信息造假。

所谓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当事人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意愿;不实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的比较明显;不实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等特征。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强,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等目的,事先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一)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分析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

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的评估、判断与推理,而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一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也会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2.会计环境方面的原因。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而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建立、健全,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

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就无法实现,单位领导人如何对会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不确定,而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出入,造成信息的不实。

现代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思考

现代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思考

现代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思考摘要:就目前的社会发展而言,上市公司信息的发布与处理与企业发展、生存紧密相关,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企业工作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企业管理人员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会计失真带来的经济后果越来越严重,在工作中我们该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最大力度的防止会计失真现象的发生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违法性会计;企业一、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失真概述会计信息是反映社会经济主体价值运动状况与运动条件的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货币来表示的,是价值运动以及相关属性的客观表达结构和模式,更是实质的利益关系的反应基础。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它主要是通过以货币为基础分析表示,以表明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的内部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基础,进而对企业实质会计、经济信息提供以实质性特定主体。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和单位在工作中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会计失真是当前影响经济发展和正常运行秩序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在目前社会发展中表现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些问题中,既有制度上存在的因素,还有技术上的因素,更多的则是会计失真的问题。

在企业工作中,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仅影响了财务、会计学的高度重视,而且还容易引发金融界、会计界、证劵部门等社会各领域的高度重视。

二、会计失真产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由于目前产权理论的不科学、不完善而引起的会计问题是造成会计失真的根本原因。

这种原因主要产生与各企业和单位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产权的清晰明了是会计信息客观反映的主要基础条件。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中,由于国家是企业和单位的主体,因此在这一时间段不存在有产权利益争夺的问题,也不存在产权不明确的矛盾。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思考

反映会计主 体资金运 动的价值 方面的经 计处理失真 I 的会计信息 失真 。 ; 起 前者是 计信息的无 意失真是指会 计人 员在遵循 济信 息。然而 , 目前我国会计信 息失真 问 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 , 会 计 规 范 提 供 会 计信 息 的 过程 中 , 由于 实 题比较普遍 , 虚假的会计信 息 已直 接影 响 会计事项本: 身就不真实 , 从而引起会计信 际工作经验不足、 观测能力 的限制和会计 到人们对社会经济 生活 的信任度 , 干扰 了 息失真 , 假账 真算 ”后者是指 虽然会 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等, 即“ ; 造成会计信 息 党和政府 的经济决策 , 萌生政 治、 经济 、 社 计事项真实 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 , 但 未能如实或准 确反映经 济活动和 会计 事
( ) 分发 挥 财政 部 门的作 用 。 政 在 差 异 。 因此 , 政 部 门在 内部 控 制 制 度 三 充 财 财
施 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 工作 , 当前我国企 部 门在 内部 控 制制 度 建 设 中 , 充 当基 本 建设 中应 区别对待 , 应 实行分类 指 导、 点 重 业的 内部会计控制基础十分薄弱 。因此 , 内控制度制定者和裁 判者角色 ,发 挥引 督查、 严格处罚。一类是 国有及 国家控股 首先要分析重点控制环节 , 完善会 计核算 导 、 查和 处罚 三 大 作 用 。 督 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 、财政供给单位, 对
( ) 一 加强基础 建设 。 内部会计控制的 定 ; 一 方 面要 建 立 内部会 计 控 制 管 理 领 接 相 关 的那 些 方 面 的 内 控 制 度 , 另 或称 基 本
基础 主要包括 :完善 的内部牵 制制衡 机 导责任制 , 将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管理 的好 内控 制 度 。

会计信息产权与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会计信息产权与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1会 计 信 息 失真 的基 本 含 义 .
所 谓 会 计 信 息 的真 实 性 , 指 会 计 信 息 全 面 、 观地 反 映 是 客 各项 经济 活 动 , 实 地 揭 示 各 项 经 济 活 动 所 包 含 的 内 容 , 么 真 那 相对 应 的 ,会 计 信 息 失 真是 指 财 务 会 计 报 告 等 会 计 信息 所 反 映 的数 据 、情 况 与 会 计 主体 经 济 活 动 的 实 际 状 况 和 结 果 不 一 致。 会计 信 息 失 真 包 括 特 定 项 目信 息 与 实 际 不 符 , 体信 息对 整 于事 实不 完 整 、 充 分 。 19 年 l月 1 经 济 日报 》 表 评论 不 9 9 1 日《 发 员文 章 指 出 :… … 目前 假 帐 泛 滥 、 计 信 息 失 真 、 计 工 作 秩 “ 会 会 序 混 乱 , 重 影 响 了社 会 经 济 秩 序 和 会 计 职 能 作 用 的 发挥 。 ” 严
成 的 会 计 信息 失 真 , 有 意 而 为 之 。 个 组 织 的规 则 性 失 真 和 是 每 行 为 性失 真具 有 一 定 的共 性 ,都 可 通过 会 计 制 度 的 完 善 和 提 高 财 会 人 员 的 素质 得 到 治 理 ,而 违 观性 失 真 是 由 于 会 计 主 体 的故 意行 为 ,本 文概 述 的 国 有 企 业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 情 况 主 要 属 于 这种 失 真 类 型 。 2 国有 企 业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的 现 状 。 . 这次 金 融 危 机 , 可 以说 是 会 计 管理 的 问 题 , 计 的 未 来 就 会
预 测 能 力 差 ,在 出 台衍 生 工 具 对 公 司 的 收 益 风 险 上 没 有 作 充 足 的 评 判 , 就 是 会 计 的 缺 陷 。在 美 国 次 级 债 危 机 爆 发 之 前 , 这 其 实 公 司 的 会 计 应 该 可 以对 次 级 债 发 放 产 生 的 资 金 流 向 与 风 险 有 很 好 的预 测 性 ,但 是 这 次 几 大 有 名 的金 融 公 司 、保 险 公 司 、 资公 司 却 没 有 在 他 们 的 会 计 信 息 上 发 现 这 一 点 , 草 率 投 而 地 实 行 了 次 级 债 的 打 包 发 行 . 就 反 映 了会 计 信 息 的 重 要 性 。 这 如 果 之 前 就 能 很 好 地 预 测 公 司 的 收 入 和 风 险 ,提供 准确 的 会 计 信 息 , 不 存 在 以 后 的 公 司 财 务 困难 以致 爆 发 金 融 危 机 了 。 就 所 以 .金 融 危 机 告 诉 我 们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有 着 极 其 严 重 的 后 果 , 须 加 以 防范 。 必 3行 政 代 理 对会 计信 息 失 真 造 成 产 权 畸 形性 的 影 响 . 首先 , 由于 缔 约 的 非 自愿 性 . 定 了初 始 委 托 方 缺 乏 对管 决 理 当局 进 行 监 督 的 动 力 .原 因在 于初 始 委 托 方 缺 乏 排 他 性 的 财 产 所 有 权 作 为 缔 约 的 前 提 , 此 无 法 直 接 拥 有 f 然 可 以通 冈 虽 过再 分 配 获 得 1 业 的 剩 余 索 取 权 和 剩 余 控 制 权 , 以在 和管 企 所 理 当局 进 行 会 计 信 息 的产 权 博 弈 中处 于劣 势 。 其 次 , 府 官 员 虽 拥 有 委 托 权 , 其 非 利 益 主 体 的特 征 不 政 但 能够 拥 有 国有 企 业 的剩余 索取 权 . 么其 委 托 权 就 演 变 为一 种 那 廉 价 投 票 权 , 法 保 证 其 与 国有 企 业 管 理 当局 进 行 会 计信 息 产 无 权 博 弈 的 基 本 动 力 : 且 更 糟 糕 的 情 况 在 于 , 于 可 能 孳 生 政 而 由 府 官 员 和 国 有 企 业 管 理 当 局 合 谋 或 政 府 官 员 创 租 、管 理 当局 寻 租 的现 象 ,不 合 格 的 政 府 官 员 拥 有 剩 余 控 制 权 就 成 为 会 计 信 息 产 权 畸 形 性 的 “ 化 剂 ” 因 为 政 府 官 员 与 管 理 当局 的 合 催 , 谋 等 不 当行 为 需 要 最 终 必 将 落 脚 到 通 过 会 计 信 息 加 以掩 饰 。 再 次 , 于 企 业 经 营 目标 的 多 元 化 。 至 盈 利 不 是 企 业 由 甚 最 主 要 的 目标 . 使 得 国 有 企 业 的业 绩 缺 乏 一 个 基 本 的 、 这 可 比性 的 评 价 体 系 , 么 若 最 终 国 有 企 业 经 营 状 况 恶 化 , 无 那 就 法 确 切 地 判 断 到 底 是 政 策 导 致 的 亏 损 还 是 因 管 理 当 局 自身 的 经 营 不 善 所 导 致 ,这 为 国 有 企 业 的 会 计 信 息 产 权 的 畸 形 性 埋 下 了 “ 患 ” 当 国 有 企 业 治 理 结 构 中 会 计 信 息 的 利 益 隐 。 相 关 者 彼 此 利 害 关 系 尚 未 确 立 、 因会 计 信 息 而 受 益 或 受 损 的 环 境 和 机 制 远 未 形 成 .会 计 信 息 的 产 权 又 如 何 能 够 有 效 地 进行 界定 ? 最后 , 得注意 的是 , 值 国有 企 业 的 层 层 代 理 将 导 致 会 计 信 息 的传 递 的 逆 向 性 , 个 过 程 中 会 计 信 息 将 层 层 过 滤 . 这 冈此 无 法 排除政府官员 迫于“ 绩 ” 进 行 的“ 饰 ”这也增 加 了国 政 而 粉 , 有 企 业 会 计 信 息 失 真 的可 能性 二 、 强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伦 理 道 德 建 设 加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当前,在我国企业中的多数均已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此举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同时不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尽快恢复社会的经济秩序以及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需采取相应措施以规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本文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作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行为愈发复杂,会计信息系统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此情况下,不少企业都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此举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还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虚假的实收资本在我国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在于实收资本不真实。

一方面,某些企业在进行注册时,为了体现企业资金规模,通过借资验贷的方式,虚报注册资金。

由于这种注册方式是在完成资金验证后,即可归还本金,所以,企业自身所占的实际出资额较少,个别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出现“零出资”的情况。

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虚增应收账款和其他资产等。

企业企图通过虚假提高资产金额,达到虚增企业规模的目的,从而利于提高企业等级,便于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此举不仅对相关政府部门造成了欺诈,同时也对投资者进行了信息隐瞒。

如果企业出现经营危机,依据企业实际经营规模将很难归还贷款金额,甚至可能诱发企业破产,最终对企业与国家经济均造成不利影响。

呆账坏账多在某些企业的应收账款以及预付账款款项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呆账与坏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方企业因为经营状况不佳,难以偿还款项或是由于企业更改地址,造成了难以对账的问题。

甚至有某些旧账,因为年代久远,对方企业现拒不认账。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企业难以处理这些呆账坏账,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真实度。

真实库存与账物不符有些企业已经将库存商品出售,却未及时入账,因此造成了后续出现有账无物的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探讨
就在 于不 能及 时地按照经营者所作 贡献来 对经 营者进 行对 等的激励 。经 营者 为企业 作 出了贡 献 , 是却 没有 得 到相 但
应 的回报 , 心理上的不平 衡加 上物 质上 的不 满 足成 为个 体
实施违规行为 的动 机。另一方面 , 由于处于变 革 的年 代 , 可 变 因素太 多 , 制度不够健全 , 企业 缺乏严格 的 、 科学 的监督 、
维普资讯
中共 四川省 委省 级机 关党校 学报
2o . o 63
会 计 信 息 失 寅 昀 原 因及 治理 对 策 搽 讨
张晋 红
( 四川 财经职业 学院 , 四川 成都 60 4) 10 1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作者分析 了由于会计制度 不完善 、 产权 各行 为主体利益 冲突、 激励 与约束机制 不对称 、 以及委托 代 理关 系所 带来的会计信 息失真问题 , 出从 明晰产权 、 提 加强会计规范建设、 理顺各 方利益 以及 强化 契约关 .
虑应该披露 , 而经 理阶层从 自身利益 出发 , 只会选择少 量披
十分 严重 的会计信息失真 问题 , 了国有 资产严重流 失、 造成 证券 市场 发育不 良、 交易费用 高 昂、 业难 以筹集 到足 社会 企 够 资金 而 出现“ 贫血 ”严重 降低会计信息 的质 量 , 响会计 , 影 信息 使用 者的正确决策 , 而在宏 观 上影 响国 民经济 的运 进 行秩序 和发展 。因此 , 如何保证会计信息 的真实性 , 研究 如 何在最大 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 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露甚至不披露 , 而损 害社 会利益。 同时, 从 由于 信息不 对称

会计信息 失真 的原 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甚至扰乱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根据生成要素,可以划分为规范失真、行为性失真和互交性失真。

所以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入手,加以管理、监督、控制,建立健全完善企事业制度。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会计主体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16-02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会计信息是国有企事业理财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

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这一质量特征,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根据生成要素,可以划分为规范失真、行为性失真和互交性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所谓规范性失真。

会计规范不健全,会计行为遵循规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会计规范,所以使会计信息失真。

行为性失真。

会计规范健全,但会计行为没有遵循规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客观实际,鉴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会计行为,所以称之为行为性失真。

互交性失真。

会计规范不健全,并且会计行为没有遵循规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客观实际,因是两项因素互相交织作用的结果,所以界定为互交性失真。

在规范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互交性失真通常更加严重。

导致主观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相当复杂,并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本身,涉及到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以下试做分析。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一)产权不明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履艰难,即使是在已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也只是从形式上、表面上进行了改革,而实际上与真正的现代企业的产权仍不明晰。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恶意造假者和直接责任人从严惩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提高。

标签: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使会计主体不能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向科学化管理。

1.2 会计体制不健全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须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实际经济状况。

1.3 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从会计监督来看,改革赋予了企业自主权和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但错误的思想认识造成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日益严重。

审计监督由于面广任务重,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因而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未能很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1.4 惩治措施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我国为规范会计核算,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

但有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对法律孰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部分执法机构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从而减弱了法律的效力。

1.5 会计人员素质及职业判断会计人员本身素质、职业判断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管理日常化程度低。

日常考核和继续学习、知识更新成为薄弱环节,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

主管部门往往顺从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出现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西部金融》2008年第6期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

对于处在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已引起了立法机关、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在一定意义上说,会计信息失真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方案,对于遏制和消除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一)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会计制度方面,首先表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具有不完全性。

其次会计方法是在会计原则的指导下对某一经济事项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会计方法,目前企业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和不确定,而《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日趋简约,使会计处理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同一会计事项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存在着程度上不同,对其揭示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对其会计处理就不能提出唯一的标准,必须分情况制定不同的会计政策。

如根据固定资产损耗情况的差异规定其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同时对同一会计事项在相同客观情况下也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加速折旧法中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但这两种加速折旧法却未规定适用范围。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企业经营者就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选择对已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在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的地方,在这些法规、规范、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二)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

基于产权经济学视角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基于产权经济学视角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产权制度 信息不对称
明确 .将 会 使 部 分 产权 置 于 公 共 领域 形 成 所 谓 的 “ 共 产 品 ” 公 ,
[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产 权 经 济 学 是 经 济 学 的一 个 重 要 的 分 支 , 它 主要 研 究 产 权 、 激 励 和 经 济 行 为的 关 系 .探 讨 不 同 的产 权 结 构 对 收 益一 报 酬 制度
贝 才会 探 毒
基手产权经济学视角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胭
一 季秀 杰 哈 尔滨金 融 高等 专科 学校
[ 摘
会 计 失 真 对 策。

翔 东北 电力大 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要]会 计信 息失真 目前是 困. 扰会计界的严重 问题 。本文从产权经济 学角度来 分析会计信息失真 的成 因并提 出解决
过 政 府规 章 制 度 强 制市 场 交 易者 提 供 信 息 。
之 一 是 在 企 业 制度 转 型 期 的 企 业产 权 归属 关 系 界定 不 明确 . 导致 企 业 会计 信 息 失真 的 受害 对 象 不 明确 ,因而 无 法 实施 有 效 的监 督 。 从 第 二 方 面 来 看 ,共 有产 权 由于 属 多 人 所 有 .在 产 权 主体 内
我 国 社会 的性 质 .企 业 的产 权 结 构 要 强调 以下 两 个 方 面 :一是 国 家作 为宏观 调 控者 ,需代 表 社会 的 利益 . 使企 业 目标 和 社会 目标 协
社会 管理 者 .也 有 监督 企 业 会 计 信 息 的权 利 。 二 是 企 业职 工 不 仅 与企 业 利 害相 关 ,并 且所 具 备 的专 业化 技 能是 一种 人 力资 本 . 离开 这种 人力 资本 , 股东 所拥 有 的实物 资本就 无法 增值 ,所 以 . 企业职 工 也应 构 成企 业 产权 制度 的 一部 分 ,因此 必须 强 调群 众 监督 的作 用 。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对策会计信息应该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的利益,同时影响整个社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济秩序。

因此深刻分析会计失真的危害性、努力寻找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虚假或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

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以各方面的数据为基础。

企业的各类财务指标包括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周转、盈利能力等都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如果这些信息大量失真,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失去了基础,必然导致经营管理混乱和决策的失误。

2、为各类违法乱纪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财务管理混乱,通过私设小金库、虚列成本费用、隐瞒收入等方式,导致了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获取非法利益的可乘之机,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不法分子的非法获利行为。

这就可能助长腐败行为,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温床,危害了国家、危害了企业。

3、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活动,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将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失误,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股市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宏观经济的决策和调控,严重时还将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4、对会计人员自身造成危害。

由于各种原因,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人员自身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会计法》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及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及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及解决对策作者:周德旗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0期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会计信息进行决策,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信息既要满足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又要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因此,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成了整个会计工作的核心,其重中之重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利用虚假会计信息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是任何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允许的。

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石。

二是削弱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投机“盛行”。

三是企业无法发展。

当市场对企业不再信任,企业没有真正的投资者——银行惜贷,股市惜投,同时再没有切身利益者关心企业的发展状况。

这样的结果,企业向外自断了资金来源,向内没有了约束和激励的动力,长此以往,企业必将完全丧失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财务状况的恶化,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最终走向破产的边缘。

四是造成中介服务的“诚信”危机。

五是造成国家宏观调空的失效。

各级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必须依据大量充分、翔实的经济信息。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无法对国民经济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导致宏观经济资源出现不合理的配置,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协调有序的发展,严重的甚至发生经济危机。

二、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从产权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费用的存在“交易费用”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的、核心的范畴,它贯穿或隐匿于整个产权理论的始末。

科斯理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一种制度安排与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这个结论被诺斯教授更为简洁地概括为,当交易费用为正时,制度是重要的。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初探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初探

(七)执法力 度不够是会计信息失 真的另一重 要原因。 在会计领域 “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 的情况使得会计信息造假单位及其辅助者更加
肆无忌惮。现行法律制度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几乎为零, 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簿是用来登记、 储存单位经济业务信息 的主要载体, 单位的所有财务信息都来源于会计账簿, 一旦会计账簿 失真, 肯定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会计账簿失真的具 体表现为:故意错误运用会计科目来记账, 其目的一是为了将收益性
相关需求者手中。
3、 会计报表失真。会计报表的作用就是对外提供单位的经营状 况、 财务信息, 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方面如果会计 凭证、 会计账簿失真, 最终使会计报表和会计信息都会失真。 另一方面
也可凭空捏造会计报表, 对一些合并报表而言, 更可以选择“ 高明的 技 术方法” 来操纵会计报表。 由此可知, 即使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都不 失真的 情况下, 会计报表仍然存在技术上失真的 可能。
的或间接的、 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 另外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也使 造假者锥而走险, 不顾后果。 (二)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缺陷 使会计造假成为可能。现代产权结
构模式的两权分离, 产生了以信任为基础, 资产所有者以委托方式由
选定的经营者代理所有者从事经营管理资产的委托一代理的运营形
式。 但是经营者不拥有企业的全部资产, 他们的利益必然会与投资者 的利益不一致, 并发生冲突。若出资者不能对内部人的行为实施有效 的控制, 他们就可能利用这种对资产的控制权来通过造假牟取私利 。 (三)国 革缓慢, 企改 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建立和完善。 受长期 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履艰难, 即使已经实行现 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 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有较大差距;责权不 明确, 企业经营者往往是从自 身利益出发, 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 对外 提供信息各不相同;政企不分, 企业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营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应对之策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应对之策

5 — 4
是 市得 市场 法人 资格 基本 条件 的基 础上 。然
而 ,当前 以两权 分 离 、政 企分 开为 基本 原则 的现 代 企业 制度 的建 立 ,尽管 在某 种程 度上 大大 强化 了 国
有 企业 的利 润动 机 和市 场制 约机 制 ,却 未能 从根 本 上塑 造 出真正 意义 的 国有 企业法 人主体 与 完全法 制
约束 下 的政府 权 力行为 格 局 ,致 使 两权 分 离 、政 企 分开 始终 处于 分而 不离 、虽 分未 开 的 “ 蔽 ”状 态, 隐 以致 国有 企业 的 市场价 值判 断 行为 与利 益 的体现 不得 不 经常 的被 动调 整 。其结 果 出现两种 情况 ,一 是
会 计行 为被 动顺 应政 府 的行 政权 力 强制 与单 向 的大财 政 意 图,二是采 用 短期化 、 非规 范化 的会 计行为 。
定颁 布 , 就会 给某 些 企业 以可 乘之 机 , 而 利用会 计 准则 的空 白来 选择 有利 于 自身利 益 的会计政 策 。 这 从 3 .外部监 管 不力 ,执 法 力度 不够 。我 国针 对会 计 信息 失真 现 象作 出处 罚规定 的法律 虽然 很 多 , 如 《 计法 》 公 司法 》 证券 法 》 刑 法 》 注 册会 计 师法 》等 ,却 普遍 存在 着执 法不严 、惩治不 力 会 、《 、《 、《 、《
不 管哪 一种 情况 ,其 结 果 必然会 出现会计 信 息虚 假 的 问题 ,而 这种 虚假 又 与 国有 企业 的战 略 目标 以及 国 民经 济 长远 发展 规划 之 间产 生冲 突 , 以致 随着 企业 内在 经 营机 制 的紊乱 和增值 活 力 的疲 弱 ,社会 经
济 效益 推进 滞缓 ,基 础腐 蚀 。究其 根源 ,无 疑在 于企 业产 权关 系 界定 的模糊 性 。 2 .会 计 准则 、政 策存 在局 限性 。会 计政 策为 企业 提 供 的选 择 范 围越 来 越 宽 ,在会 计政 策规 定 的范 围 内,会 计信 息 制造 者总 是选 择有 利 于 自身 业绩或 其 他会 计 目的 的会计 政策 。如 ,美 国 的安然 公司 就 是利 用 “ 别 目的实体 ”(P 特 S E)符 合条 件可 以不纳入 合 并会 计报 表 的会计 政策 操纵 利润 的 ,本应 纳入 合 并会 计报表 的三个 S E被 排 除在合 并 报表 范 围外 , 果 19 P 结 9 7年到 20 0 0年有 49 美元 的利 润被 高 . 9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信息产权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摘要: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会计信息产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分享紧密相连,只有明确会计信息产权的归属问题,才能最终了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奠定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信息产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从会计信息产权角度寻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最终提出如何维护会计信息产权。

关键词
关键词:信息产权;会计信息;失真
自从会计产生之日起,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就屡见不鲜。

除了我国,在世界上其他各国也都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从财政部的调查来看,近些年总体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以及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有显著地提高,不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着,甚至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尤其是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种现象对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等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现代生活中,会计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中介,连接了投资者与经营者所管理的企业。

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都受到会计信息的重要影响。

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造成投资者的决策失误,而且也会严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
的秩序和经济的发展。

换句话说,失真的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有效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是我国会计界以及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所以,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强调会计信息应该准确的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求会计信息应该无误地、没有偏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

在内容上,会计信息要求必须遵循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不能存在虚假、重大遗漏或者不可利用性,企业的会计信息只有同时具备了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原则的要求。

通过近些年对一般企业的各种专项审计和工商年检,发现在审计和年检过程中一般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

根据以往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财政部曾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检查了150多家企业。

通过检查发现:有20余户企业的不实资产比例达到5%以上,所占比例为约15%;有80余户企业的不实利润比例达到10%以上,所占比例为约54%;有6 户企业虚亏实盈,在其财务报表中显示亏损了约1.5亿元,而事实上则是盈利了约4亿元;有5户企业虚盈实亏、利润严重不实,在其财务报表中显示的利润为盈利了约3500万元,而事实上则是亏损了约2亿元;违
规设置账外账的有16户企业;所有被检查企业存在不实所有者权益共约41亿元,不实资产共约56亿元以及不实利润共29亿元。

福建财政厅抽查了全省 100 家企业,调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通过调查发现 60%以上的企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虚假的会计信息,这些企业共虚列资产约4亿元、所有者权益1.8亿元以及损益约1.3亿元;沈阳黎明服装公司虚假签订了许多的购销合同以及造假了很多的购销业务,对经营成果进行造假,谎报为盈利约5200
万元,而实际则发生亏损约3500万元;开封京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某公司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其出具的三份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没有经过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及获得充分
适当的审计证据,但却向社会公众证实了该公司虚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

(2)多转成本、少列收入、隐瞒利润、少缴税金。

就一般公司来讲,通常通过隐瞒公司的利润,从而达到少交税金的目的。

一般是采用多转成本、少列收入,或者是专门通过税法与会计上的不同,减少利润。

(3)私设小金库,资金账外循环,侵害国家以及投资者的利益。

通常有以下一些表现:第一,部分生产型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将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残次品和大量的边角料计入到产品成本中,而在账面上完全就不对这些残次品和边角料进行列示,当进行变卖以后,所得的收入也不入账,而是直接将这些收入装进个人的腰包或者进入账外的小金库。

第二,有部分公司以低
价把该公司自己的产品转让给其在账外非法设立的公司,由账外的公司实现产品的利润,从而偷逃国家税收、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第三,部分施工企业一次性把在工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及办公用品全部计入到工程的成本中,而不在账面上进行列示,而是直接将很多在完工之后使用状况仍然很好的设备在账外进行处理或
者使用,从而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以下情况也出现在我国审计的实践中,企业将自身的利润转移到理不清关系的关联方,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的子公司采用不一样的税收政策,这样企业通常就会向采用优惠税收政策的企业转移利润,例如:主要生产农产品且免交增值税的某大型农场,它所投资的食品加工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交纳增值税,该农场就以高价将自身的农产品销售给该食品加工企业,从而使该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大,进而达到减少增值税的效果,直接侵害了国家的利益。

二、从会计信息产权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直接原因——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于市场交易的特定信息,各参加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样,部分参加人掌握的信息比其他参加人要多。

会计监督的前提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如果被监督者同监督者拥有同样的会计信息,那么也就不再需要进行会计监督了。

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
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

劳动市场的逆向选择会使企业招聘的会计以及经理人员的素质下降,这是逆向选择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主要表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人员和经理人员的低素质。

另一方面是表现为道德风险。

所谓道德风险一般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

比如:国有企业的代理人是厂长或者经理,而国有企业的委托者是国家,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的目的是最大化自身的薪酬、晋升、闲暇等效用,而国家注重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企业的会计信息被企业经理人员所掌握,这样,就可能会使得经理人员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扭曲企业的会计信息。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本身也可能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贪污、挪用公款,即会计人员本身也存在道德风险,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2、根本原因——会计信息产权的制约作用
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产品,因此同样具有产品的基本属性。

按照在经济学中,按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对产品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公共产品、公有资源、自然垄断和私人产品四类。

排他性,也称独占性或专有性,是指可以阻止其他人消费这些产品;所谓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某种产品时,减少了其他人消费这种产品的能力。

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物品被称为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为公有资源;而自然垄断是具有排他性
但不具有竞争性;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被称为是私人产品。

企业的会计信息根据上面的划分标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公共会计信息产品和私人会计信息产品。

公共会计信息产品,例如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产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主要是用来满足外部部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而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产生就主要是源于这种对会计信息公共产品属性的认识。

公共产品又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纯公共产品具有完整意义的非分割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完全的公共产品,人们不用付费就可以享受这类产品。

准公共产品不同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但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所以又被称为混合产品。

私人会计信息产品如管理信息等,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主要用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俊英.会计信息产权与政府管制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
[2] 杜兴强.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产权博弈研究[m].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胡讫程,刘冠宇.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及其交易的制度安排[j].商业时代,20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