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习题教案(2019最新编辑)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单元三学科历史年级七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来举例说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众多问题。

例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还带来诸如交通、教育、卫生、就业、“温室效应”等问题。

知识目标:1.知道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

2.通过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重占f\\\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盛世滋生图》,引入课题。

学生看视频,创设情景、激发感知清朝前期学生学习的兴趣经济的繁荣讲授新课1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C学生根据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目标,自学课课本内容3•学习第一部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本内容(1)介绍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

学生根据课本检查自学情况(2)学习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内容回答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根据课本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③庄稼方面种植回答力④经济作物种植(3)讨论: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能怎样的影响?后回答力和学以致用的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能力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了解相关史事: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4.学习第一部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学习手工业的发展。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幺幺织业、棉织业、印染业、制学生根据课本培养学生的爱国瓷业、制糖业、制茶业内容进行归纳热情和民族自豪(2)展示图片,重点介绍丝织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1644-1795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教材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为我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难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的发展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史料等资源,自主探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剖析,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史料、图片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地图等材料。

5.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材料,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精品教育.doc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附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说出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知道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2.通过识读《盛世滋生图》等,获取历史有效信息。

3.通过小组讨论,概括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

4.通过探究学习认识人口增长的影响。

学习重点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学习难点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自主阅读教材第96-97页,概括下列问题:1.清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原因。

2.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3.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自主阅读教材第97-99页,概括下列问题:1.清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三)人口的增长自主阅读教材第99-100页,概括下列问题:1.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清朝人口增长的概况。

3.清朝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合作探究: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课堂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你生活在清朝,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①玉米②甘薯③双季稻④马铃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清朝前期,发展兴盛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①丝织②棉织③印染④制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的重视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C.重视农业生产D.推行垦荒政策4.电视剧《乔家大院》和《胡雪岩》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

剧中主人公分别是清朝时期晋商和徽商的代表,他们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清朝哪一行业的繁荣(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外贸业5.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二、材料解析题6.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快速发展,国力增强,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相關知识点的能力。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影响2. 教学难点:探讨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第三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清军是如何入关的?结合清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自1616年建立后金、1635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到清朝统一全国。

长期战乱不已导致清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统一中国后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

二、讲授新课(一)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背景:教师讲述明朝末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 表现:学生观察课件表格、图像思考总结(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3)庄稼方面种植(4)经济作物种植问题思考:说一说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学生讨论回答相关史事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的建立和基本历史背景。

他们对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详细发展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历史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插图、讨论问题等方法,培养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

3.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插图、文字、动画等。

3.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例、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和补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清朝建立和基本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课题:第 19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2. 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通过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提问: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①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②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介绍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①展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图片及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②组织学生讨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3)人口的增长①展示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增长的状况。

②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3.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清朝前期的经济政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史料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来源:学#科#网][来源:]过程与方法 1.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2.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来源:学§科§网]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和商业的发展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手工业主要集中在家庭作坊中,生产出丝绸、棉布、陶瓷等商品。

商业方面,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也相继兴起。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人口增长的原因和表现清朝前期,人口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其中,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也得到了充足供应。

同时,医学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也使得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延长。

人口增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增长的原因和表现都得到了详细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了解了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培养了自己的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以及从经济角度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有效的发展。

同时,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也得到了发展。

在商业方面,清朝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此外,人口的增长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然而,人口密度加大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例如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等图片,让学生了解清代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在商业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的局部,让学生了解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并让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

在讲解人口增长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一和材料二,让学生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兴盛的表现,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素材—清朝工商业的发达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模块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

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明清史料》丙编,第783页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乾隆帝及其时代》原因: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清朝的诸位帝王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顺治六年)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

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清实录·世祖实录》垦荒政策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人民勤劳耕种农民治其业,自非岁时伏腊(四季时节更换之时)、省祠墓、通亲戚,则晴事耕耘,雨勤织绩,赤背而薅草,跣足而犁冰。

——《安吴四种·作力》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变化(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 副本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 副本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❶教学分析➷【新课标】内容要点: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认知提示: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解读:清朝初期,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分三个子目: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

清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清朝前期农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其他的农副产品,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中国传统手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地方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清朝前期的商业发展,表现为从农村集市到小型工商业城镇和大城市的发展都超过了前代;地域性的商业群体如晋商、徽商也得到了发展。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清朝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安定,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兴盛局面。

为便于教学,我将本课整合为二部分:01、晚霞般的灿烂:——清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02、背后的隐忧:——人口的增长。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明朝末年农民遭受灾荒,社会动荡不安,爆发了农民起义,明朝的经济遭受重创,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繁盛景象,加之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尚浅对于距自己经验较远的文字材料难以理解,因此本学时试图利用实物,通过重现《盛世滋生图》的活动形式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目标】1.研读教材,梳理出清朝前期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分析清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

2. 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从而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2. 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 采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3. 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内容:1.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

2. 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包括土地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种类和产量等方面的内容。

3. 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包括纺织、瓷器、矿冶等行业的发展状况。

4. 清朝前期商业的发展:包括货币制度、市场繁荣、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5.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介绍清朝建立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3. 分析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讲解土地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种类和产量等方面的内容。

4. 讲解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介绍纺织、瓷器、矿冶等行业的发展状况。

5. 分析清朝前期商业的发展:讲解货币制度、市场繁荣、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6. 探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7. 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七、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之处。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究清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1)、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4)、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5)、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地主不断提高要价,增长地租,贫民越来越无法承受。

地租如此直线上升,使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佃户忍无可忍,不得不起来抗争。

除了抗租之外,抗税斗争越来越普遍。

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潜在的原因之一。

(1)观察上述图表,说说清初在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思考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2.多媒体呈现同时期中外对比图片,展示世界发展的潮流。

教的活动6多媒体呈现清朝时期中外对比时间轴教师一段话总结:如果我们纵向去观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你会清晰的发现:清朝君主的权力达到了历代顶峰;国家不仅幅员辽阔,中央政府还可以实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这是一个令四方来贺的盛世王朝,也是旧制度的最佳代表。

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横向转移到欧洲,你会发现资本主义大潮汹涌澎湃,新思想、新科技、新制度层出不穷。

若干年后,潮水袭来,中国这艘华丽的大船,竟如纸糊一般,禁不起风吹浪打。

6.板书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业设计【课标要求】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作业目标】作业目标1: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作业目标2: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必备知识】一、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和表现1.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第19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2.运用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资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海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

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统计图。

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出示资料)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

(设问)这是什么时期?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

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

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

生:分组发言。

【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
检查自学情况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6)讲解商业发展的表现。
(7)介绍商业城镇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在地图上找到“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分别对应的地点。
(8)读材料并思考:结合所学,指出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9)学习徽商和晋商以及各自的典型代表。
(10)知识拓展:了解“康熙时期国库充盈”。


(4)了解相关史事: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4.学习第二部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学习手工业的发展。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
(2)展示图片,重点介绍丝织业。
(3)播放视频《苏州缂丝》,让学生感知中国手工业的极致作品。
(4)图片展示景德镇的四大瓷器。
(5)介绍清朝前期工厂手工业的发展。
(11)播放视频《康乾盛世》。
(12)总结得出“康乾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的经济逐步恢复与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5.学习第三部分:人口的增长
(1)从原因、表现和影响三方面去讲解人口的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出示四位皇帝的图片。

(二)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扩大。

2.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出示清朝耕织图、清朝治水图的图片。

出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相关图片。

(三)农业发展的作用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出示清朝纺织工场图。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读课本,概括总结学生看课本,勾画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出示织机织户图、陶瓷图与佛山镇图。

(二)商业的发展1.商业的发展的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出示商业图。

2.商业发达的表现(1)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2)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3)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4)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5)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

商帮的作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出示商业城市与市镇图。

出示晋商与徽商的图片。

介绍他们主要的业务:晋商业务: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行业;乾隆时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徽商业务: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资料三: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那么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思索:依据资料三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的社会现象。依据资料一、二简明剖析其缘由。从上述资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失掉出什么看法?
(1)引见农业消费恢复和开展的背景。
(2)学习农业消费恢复和开展的表现:
①耕空中积不时扩展
②兴修水利:管理黄河、淮河等
③庄稼方面种植
④经济作物种植
(3)讨论:清朝前期农业消费的恢复和开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农业消费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动摇和兴盛。
②农业产品种类和产量的添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开展起到推进作用。
创设情形、激起先生学习的兴味
让先生全体感知课本内容
反省自学状况
惹起先生的留意力
培育先生探求才干和学致运用的才干
培育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培育先生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才干
培育先生协作探求的才干
惹起先生的留意力
有效信息的才干和表达才干
培育先生的了解剖析才干、协作探求才干和言语归结才干、以及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6.稳固提升。
先生看视频,感知清朝前期经济的兴盛
先生依据学习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课本内容
先生依据课本内容回答
依据课本知识
回答
先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先生依据课本内容停止归结总结
先生依据课本内容停止回答
先生交流探求,找代表回答
先生看视频,深入体会康乾乱世的表现
先生从课本中
找出相关效果的答案停止回答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学习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提到清朝前期的政治稳定、疆域扩大、人口增长等背景。
-介绍清朝前期文化、科技的发展,如科举制度、科学技术等。
2.详细讲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农业方面:介绍主要作物、种植技术、农田制度等,如“摊丁入亩”制度。
3.创设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资料搜集、问题探讨等活动,促进生生互动。
-举办小组汇报、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
-关注学困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3.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批判性思维尚未完全形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5.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针对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提醒学生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如农业生产、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等,分析清朝前期该领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练习
1.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
A.3亿亩B.5亿亩 C.7亿亩 D.9亿亩
2.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
4.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A.纺织业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5.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农村集市②区域性市场③城镇集市④全国性市场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 C.④②③ D.①③②④
6.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D.商业市镇兴盛
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8.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B.环境改善 C.商业发达 D.医学进步
9.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的冰山一角。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
《胡岩》《乔家大院》
A.浙江广东福建
10.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A.交通拥堵问题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

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世纪,但在近代衰落了。

材料一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能”是其写照。

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

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明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
(3)徽商和晋商的兴盛和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DBAC DBABD
【解析】
7、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的了解与掌握,理解商品经济发展对城镇发展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较为荒凉,到清代前期就成为繁荣的市镇,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的繁荣,B项正确;小农经济发展能够推动人口增长,但在较短时间内难以使荒凉的地方变得很快繁荣起来,A项不对;历朝政府鼓励垦荒,但在较短时间内难以使荒凉的地方变得很快繁荣起来,C项错误;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D项错误。

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
11、(1)①晋商将经商所得用来置地置房,影响其事业进一步扩大;②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③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晋商发展的根本原因。

(2)经验: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吃苦耐劳;注意与封建政府的关系。

(3)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经济。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时期晋商和徽商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1)清朝前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发展,从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在当时出现了两大著名的商帮,即晋商和徽商。

从材料一中所说山西商人“占良田数百亩”、“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说明晋商将经商所得用来置地置房,而不是用来进一步发展经济,从而影响其事业的进一步扩大。

而其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中国封建社会自古重农轻商,重农抑商,从而使商品经济得不到持续的发展。

(2)从材料二所说的内容可知,徽商重视学习,讲究诚信,能吃苦耐劳,同时还注意搞好与封建政府的关系,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应从中学习的经验。

(3)本小题考查我们应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可从晋商和徽商的发展历程来总结,如: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