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休闲体育的社会学视角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休闲体育的社会学视角及对策分析

张伟 项立敏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本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残疾人休闲体育的社会意义,休闲体育对残疾人有着特殊的医疗、保健和康复作用,对于他们的心理有辅导和自我完善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发展残疾人休闲体育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残疾人休闲体育;社会意义;对策

1.残疾人和残疾人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

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但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差距,改善残疾人状况,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于2008年9月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以及北京的人文奥运理念的渗透,残疾人体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我们看到一个关怀生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残疾人包括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综合残疾(有两种或多种残疾)等五大类。残疾人休闲体育是残疾人在闲暇时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体育锻炼,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残疾人的休闲体育与一些机构为了残疾人康复提供的体育运动不同的,前者是残疾人自愿参加,为了娱乐身心。后者是为了治疗达到身体的康复,二者终极目标不同。

2.残疾人休闲体育的社会学意义

2.1残疾人个人视角

2.1.1增强残疾人的体质,促进身体的康复。残疾人在余暇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论是什么项目、多大强度,都可以有效地改进机体系统器官的功能,提高整个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残疾人的体质,促进身体的康复,为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创造基本的必要条件。

2.1.2培养残障人的主体意识。休闲体育高度重视参与者自身的内在需要和感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残疾人忘记自己的身体缺陷,回到正常生活中来。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的自由和个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价值和尊严得到了充分尊重。

2.2残障人与社会的视角

2.2.1促进残障人的社会化与再社会化。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残疾人通过体育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行为规范等,还可以学到其他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以便于融人整个社会生活。

2.2.2增进残障人与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残疾人参加休闲体育是最有效的接触社会的途径,扩大残疾人群体内的互相交往,增进他们与普通人的交流。通过体育运动参与,一方面,残疾人向社会展示自己顽强的生命活力,从而赢得社会的理解、尊敬和支持。另一方面,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拚搏的精神,极大地感染和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2.3社会的视角

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28日发布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残疾人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相应地,残疾人休闲体育已经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3.1缓解社会转型给残疾人带来的冲击。残疾人通过参与体育活动,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体育手段,最大限度地矫正补偿和康复平衡残疾人身心的缺陷,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技能和效率,为社会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从而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

2.3.2减轻社会医疗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转变,残疾人老龄化成为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残疾人依靠家属供养的困难越来越大,相应地增加了社会医疗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压力。体育活动有节省医疗保健费用预算的潜能,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主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残疾人可以得到矫治或减轻残疾程度,推动了残疾人群体从“他助”到“自助”的转变,无形中减轻了社会的压力。

2.3.3推动残疾人的权益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残疾人处于社会边缘,参与体育活动更多地包含了人权、尊严的意义。休闲体育由于其亲和性和强大的包容性,成为推动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的理想媒介。通过体育活动的“操练”,一个社会潜在的反对者就有可能转变成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并从心底体会和领略整个社会给予他们的良好社会环境和人道精神。

3.影响残疾人休闲体育参与因素分析

制约残疾人休闲体育参与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于自身的缺陷,残疾的缺陷无论是生而有之还是后天形成,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残疾人休闲体育参与因素主要是外在因素影响,总结主要有三类:基础设施障碍、社会障碍以及心理障碍。

3.1基础设施障碍

一般基础设施障碍是建筑型的,包括椅子、礼堂的座位、路边的栏杆、陡峭的斜坡、小街小巷、人行道、走廊及光线;另外还有电梯空间、建筑物入口、停车场及厕所等,这些建筑物不仅妨碍残疾人对休闲体育环境的有效利用,而且妨碍了残疾人接近那些有体育设施场馆等。尽管残疾人有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但是由于这些障碍,他们选择退缩。

我国在2002年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活动以来,城市无障碍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道路、公共建筑等设施无障碍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感召下,北京已经成为标准的无障碍城市。为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社会障碍

社会障碍相比其他障碍难以察觉,199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瑞伯卡·卖金尼斯(Rebecca McGinnis)指出,对残疾人来说,社会障碍有严重的影响。其中社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障碍。社会结构包括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各个方面。这些结构相应对残疾人休闲体育参与产生影响。(一)经济是休闲体育的基础,残疾人的休闲体育的投资高于普通人。(二)城乡结构的差别造成体育设施的差异,在农村由于经济的欠缺和观念的落后,为残疾人配备的体育设施较少;城市体育设施较充足,但是缺乏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体育设施(三)全国性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家庭结构向核心家庭方向发展。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残疾人缺少照顾,他们在参与到休闲锻炼中缺乏信心,参与的积极性受挫。(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残疾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因素。(五)残疾人自身伤残,相对于普通人属于弱势群体,在社会阶层中处于低层,不能满足他们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的需要。

3.3心理障碍

残疾人先天遗传素质的缺陷,或后天的伤残,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交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差,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更没有勇气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完善。他们参与休闲体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