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精品

最新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精品
最新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精品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春秋战国时期——多民族融合的开始

原因:频繁的战争、经济文化的交流

意义:

秦汉时期统——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特点:1、边疆得到有效管辖2、边疆得到初步开发3、民族间经文友好交往成为主流原因:1、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加强2、统治采取正确且多样的政策

概述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战国: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

秦朝: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修建万里长城。

西汉:①汉初,“和亲”与经贸往来。②汉武帝时期,十年军事反攻,主要有三次。③汉元帝,“和亲”(昭君出塞)与经贸往来。

东汉: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隋唐时期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

特点:1、接受唐政府册封和任命2、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唐蕃结成姻亲关系

4、边疆进一步开发

原因:1、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祖国边疆地区2、交通发达

3、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4、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5、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18年江苏高考题,13分)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

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答案: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人心)为主。

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宋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特点:1、民族政权由并立对峙到完成统一

2、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

3、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4、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原因:1、中原文化先进,有强大吸引力

2、少数民族首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元统一促进

回答:宋元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的原因。

1、中原文化先进,对少数民族有强大吸引力

2、少数民族首领接受先进文化

3、中原人口向边疆迁徙,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特点:

1、把平叛、反侵略与维护统一相结合

2、把册封、设机构与管辖边疆相结合

3、把款待回归、经文交流与开发边疆结合

4、我国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原因:

1、封建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和君主专制强化

2、封建统治者重视对边疆的管辖与开发。

回答:结合史实概括清朝前期威胁国家统一的因素,指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

因素及史实:

少数民族首领叛乱,如准格尔贵族叛乱、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地方割据势力叛乱,如“三藩之乱”

国内分裂政权的对峙,如在台湾的郑氏政权。

外国侵略势力,如沙皇俄国对我国东北的侵略。

措施:

派军平定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和科布多参赞大臣、伊犁将军辖区;

康熙帝派军平定,后雍正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

康熙帝进军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军;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意义:维护并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略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文化交流与整合(一)

略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文化交流与整合(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民族共同体。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其他55个少数民族合计只1亿人。就人口说,少数民族不到全国人口的8%,但就居处地域而言,民族聚居地区约占中国幅员的2/3。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并以这一文化为纽带,使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虽然经历过历史上多次的大动荡、大分化,也发生过民族间的相互战争和摩擦,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仍然把中华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是什么原因能使中华民族具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呢?众所周知,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倘若各民族间不能找到文化的共同点,不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学习和借鉴彼此的文化成果,那么民族的畛域就很难打破。反之,若各民族之间能够有文化的交流与认同,那么民族之间的差异就会被认同感、和谐感所淡化而相近相亲。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正是依靠文化的交流;推进文化的整合和融合,从而形成“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各个民族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个性,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和谐与交流是形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因素,兹仅就中国民族史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数例,以探讨和谐与交流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一、和谐与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民族融合的大浪潮。而每一次浪潮都发端于民族的大迁徙、大汇合、大交流。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元代、清代等时期发生的南方、北方民族大迁徙、大交流,都使许多一度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古代民族(部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例如汉代的匈奴。三国的乌桓、南北的鲜卑、隋唐的吐谷浑、党项等等。还有些古代民族虽然现在还存在,但除了血统的差异外,在文化上已不再具有什么民族特点,例如满族、土家族等等。当满族最初入关。定鼎中原之时,强烈的民族畛域观念,曾因雉发这样的文化习俗差异而大规模流血,但经过300年之后,满汉在文化上已再难找到什么差异。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其实也是一个混合众多民族成分的民族共同体。现今一般将汉族的祖族认定为“华夏族”,祖先认定为炎帝、黄帝。考“华夏”一称始见于周代文献,到了春秋之时才以“华夏”作为民族称呼。“华夏”一词源于炎帝与夏禹。传说炎帝族兴起于“华山”(古代对秦岭的称呼)之野,炎帝与黄帝是“兄弟”。黄帝之后的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故中原这一地区的民族被称为“华夏”,《尚书正义》说:“华夏,谓‘中国’也。”《尔雅.释诂》说:“夏,大也。”可知“华夏”一词是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史称“四裔”。即东边被称为“夷”的民族,西边被称为“戎”(羌)的民族,南边被称为“蛮”的民族,北边被称为“狄”的民族)。但“华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炎帝族、黄帝族都与居于西北高原的“羌”族颇有渊源。“炎帝以姜水成”,而凡从“姜”字均与“羌”有一定关系。黄帝据史载原居于“昆仑之丘”,其先本活动于青藏高原东部,那里亦是“羌、戎”之地。夏代的开国之君禹更是“长于西羌,本西羌夷也”,可见“华夏”之先就已融入了一部分从青藏高原东迁的“羌”系民族成分。此后“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许多民族成分,而发展成后来的汉族。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个历史时期汉族所包含的民族成分都不同,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有一些古代民族或部族融合进来。虽然,在汉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依靠强迫力量而使其他民族、部族“同化”于汉族的情况,但从主流和总体上看,则主要是因为文化的交融与吸引而促使民族融合。拓跋鲜卑的汉化就是一个例子:拓跋鲜卑原属于“东夷”民族,最早活动于大兴安岭以北的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以游牧狩猎为生。公元四世纪前期曾一度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北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拓跋硅时于公元386年重新建立代国,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到孝文帝时又将都城南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国家的统一和扩展,鲜卑民族从边疆逐渐深入中原腹区,与汉族和谐相处,相濡以沫,原有的民族畛域被冲破,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于是,给民族融合创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姓名XXX 学号;学院;班级年级;1 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关系形态。从总体上来说,历史上民族关系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民族群体动态平衡过程。由于阶级社会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民族关系的调整核心实际上是各民族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调适,而大量的各民族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并不在各朝代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之列,属于地缘、经济等民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量。 关键词: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历史民族关系调整;历史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李晶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2)单静,中国民族关系和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3)施芳,中国史史学研究论述[D]云南大学,2012. 正文: 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题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虽然在文化上的发展程度不同,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 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 2.秦汉时期:这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 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 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 4.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 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此时期民族融合的特 征是: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发生的事;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事,确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进行的,因而我们认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乃是无声的律令,它能够冲破一切障碍而力求满足。就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生中心>>同步学习资源>>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综合检测题 山东冯静 一、单项选择题 1.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一次西部旅游,请你指出他不能游览到的文化遗址 A.四川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敦煌莫高窟 D.吐鲁番火焰山 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3.汉朝时,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B.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C.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汉朝 D.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 4.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日本派学问僧、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来中国学习 B.日本曾大量出土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 C.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在唐朝做了官 D.日本的茶道在唐朝时传入中国 5.如右图:唐朝时,我国和各国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下列原因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6.祖国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下列史实中,不是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而进行的是 A.昭君出塞 B.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7.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9.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西方传教士 B.大秦安敦王朝使者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1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右图)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11.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作用的认识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作用的认识 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大国,其中,汉族是占有人数最多的大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汉族占全国人口91.51%。并且这大约13亿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分布于各个省份;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这个人口多、分布广的民族,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融合了大量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等。汉族与匈奴的融合过程十分曲折,为求得政治上的联合或曰双方关系的和平,汉匈统治阶级上层间开始“和亲”。这种“和亲”表面上是汉族人口的外向迁移,实质上却是匈奴民族汉化的开始。这是因为“和亲”不仅是汉朝宗室的公主嫁到匈奴,与此同时还有大批的使者、奴婢、匠人等随行,并带去大量的农产品、织物等,传播了汉族的文明,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匈奴,对推动匈奴上层的汉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战争流散在匈奴的汉人充实了匈奴的力量,占据了其人口的相当比例,同时也带去了新的生产技术,从而向匈奴社会的下层传播汉文化,并与部分匈奴人融合。汉末,百余部近五十余万匈奴人归附汉朝。他们中有的直接融入汉族,有的融入当时北方的其他民族中(如鲜卑等民族),但最终还是融入到汉族中。汉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过程与融合匈奴的过程极为相似,即向上层输出汉文化,而对其下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流散在北方草原地区的大量的汉族兵士和边民。实际上农业经济和牧业经济极大的互补性是汉族与草原游牧各族相互接近、相互联系的基本动力。 而汉族对于百越、蛮、夷等民族通过设县置郡,将其置于汉人的政治统治下,而后通过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徙,使汉族与南方各族交相杂处,逐步同化,进而融合。由于南方各民族大都是农业民族,因而汉化和与汉族融合的速度更快、更顺利。 汉族将多个民族融合起来,这种融合并不是汉族和某个民族的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多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等相互碰撞,互取长处,共同发展。 从衣着来说,“胡服骑射”给汉族的影响极大。唐以后,胡装以其舒适、便利的特点征服了汉民族,官庶上下乃至女子都尚穿此服。而如今,少数民族的日常着装大多与汉族的相同,只有在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还会保留着穿本民族特有的日常服装的风俗;在饮食方面,汉族不仅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会了多种食用牛羊等大畜肉食的方法,还从西域各族那里学会食用“胡饭”、“胡饼”、“胡椒酒”、“胡羹”、“胡麻羹”等及高昌酿法和波斯酿法的葡萄酒,这些使汉族的食品种类大大地丰富起来。而现在这些食物基本成为了各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品种,除了部分民族禁忌一些特定的食物,比如猪肉、狗肉等;在住的方面,从东汉时起,游牧民族使用的折叠坐榻——胡床传入汉族地区,晋以后不仅流行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现在,椅子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各地区各民族还衍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花纹或造型的椅子。 在我看来,汉族凭着人口多且分布广的优势,以及它的民族血统多元性,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相当于一个民族文化“大熔炉”。汉族在各方面被周围的各种民族影响,又将这些

中国古代史部分 4 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民族:中原的华夏民族;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 形式:经济文化交流(最基本形式);频繁的战争(直接动力) 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注释】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之间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匈奴】匈奴之名,始见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匈奴兴起于我国阴山河套地区,其政治中心在头曼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一带)。匈奴族包括荤粥xūn yù、鬼方、猃狁xianyun、戎、狄、胡在内所有活动于大漠南北的各族。

白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匈奴,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提出的与匈奴“和亲”的建议,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食物等,并和匈奴约为兄弟,双方以长城为界。汉初的和亲政策以有限的牺牲换取了整顿内政、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蓄力量的时间。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已经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河南之战(也叫漠南之战)公元前127、河西之战公元前121、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匈奴势力开始衰败,再无力南下侵扰汉朝边境,从此,“漠南无王庭”。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至此基本解决。 公元前85年,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争夺权位的斗争,诸王纷纷自立,形成“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入汉觐见汉帝,“赞谒称臣”,塞北与中原始归一统。 教师: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陕西、山西北部,同汉族杂居并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匈奴居住在蒙古高原,并控制着西域,它割断了西域与东汉的交通,还经常出兵进攻东汉北部郡县,掳掠南匈奴人和汉人。后西迁康居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东汉已具备了反击北匈奴侵扰的军事力量。89年,朝廷派窦宪攻击北匈奴。90年,汉军再击北匈奴。91年,汉军又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出漠北地区,居住在东北的鲜卑族乘机占领了北匈奴控制的区域,居留在漠北地区的北匈奴后来融合于鲜卑。 【比较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

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

论辽朝的历史定位 中国民族关系史姓名:梁铁芹学号:2009210035 专业:历史学 概要:辽朝(916—1125)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历时九帝,传国209年。它在极盛时期的版图,东临黄海,西近阿尔泰山,南至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地域上辽阔的疆土,北方地区的广泛开发,政治上蕃汉体制的推行,文化上契丹文字的创制,民族关系上南北地区纵向联系和东西地区横向联系的加强以及各个民族的相互交融和碰撞,都使辽朝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此外,辽朝与中原地区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深受先进的汉文化的吸引,而辽朝又是一个谦卑好学的民族,兼收并蓄的结果使辽朝内部被打上了浓厚的中原文明的烙印。总之,各种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使辽朝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具有一股强大的影响力,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划下了不可替代的一笔。 关键词:蕃汉体制汉化文化边疆开发民族融合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辽朝的族源及历史演变概况:辽朝的前身是契丹,源出于鲜卑宇文部,居于辽水上游一带,以游牧经济为主,辅以渔猎。在古八部时期和大贺时期,契丹实行土地共有制和公社公田制,统治形式上推行军事民主制,生产资料和社会组织形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体上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贵族势力急剧增长,传统的军事民主制受到严重冲击,而各个部落社会公职的世袭制却得以强化,阶级分化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强大的世里家族取代遥辇家族积极对外进行扩张和掠夺,削弱了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氏族组织,取而代之的是地域联系的加强。九世纪末到十世纪初,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开始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过渡,部落联盟逐渐解体,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国家产生。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是为辽太祖,为辽朝在历史舞台上的积极活动拉开了序幕。 一、辽朝的特色制度—蕃汉体制 辽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中原地区,而落后民族总是被先进民族的文明所绊倒,辽朝也不例外。在与中原王朝频繁的经济贸易和朝贡往来中,深受中原文明的影响,在汉人接受契丹人某些文化因素的同时,契丹更多地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因素。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传统等陆续传播到辽朝,使其汉化程度不断加深,封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而辽朝又是一个谦卑好学的民族,兼收并蓄,博采中原文明之长,补己不足之处,创造了具有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的蕃汉体制。所谓的“蕃汉体制”在这里仅指辽朝在官制方面推行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以及在法律方面实行的蕃汉二律制度,鉴于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及蕃汉二律制度都是辽统治者为适应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协调辽与汉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相对和谐的民族关系而采取的上策,都是根据各自的地区差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俗而治”,不仅带有浓重的汉化色彩,而且也是构建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关系的典型范例和一大创举,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方向提供了一副蓝本,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很强的实践性。 (1)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的推行 辽太宗时,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争取契丹的支持,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太宗全盘接收了当地的一整套政权组织机构,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性代表人物大量涌进辽的国家机构中,汉制得到保留并予以发展。会同九年(946年),辽灭后晋,占领其地盘。由此,为便于行政管理和统治,辽朝确立了汉制和辽制的双轨统治机构,即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所谓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最简单明晰的解释就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南面官官署位于皇帝牙帐之南,北面官官署位于皇帝牙帐之北,二者都是辽的中央官制,但也存

汉族在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

汉族在民族关系史中的 作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我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的理解 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儿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分裂的时间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那么为什么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未曾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列开来反而继续朝前发展呢我认为最主要还在于汉族在各民族中间所起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汉族的作用也是建立在个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基础上得以体现的。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分别阐述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的作用以及我对这三方面作用的理解。 一、政治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和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几千年来历经沧桑。国内的动乱,自然的灾害,民族的纷争,特别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她的摧残与瓜分。但中国一直绵延不绝,她的疆域能够基本维持,她的众多民族不仅未曾分散,而且日益团聚,这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虽然原因有众多,但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始终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比如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或半自治的(册封)封国制和羁廉府州(土司)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中国数十个发展既不平衡,经济文化又有很大差异的民族能够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没有汉族建立的中央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个备

课时学导设计方案 姓名课题课型时间 袁振兴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回归评价课2015.4.20 学导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古代各时期与新疆、西藏、台湾、交往和管辖的史实。 2.技能目标:归纳我国各个时期民族交往的方式。 3.情感目标: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学导重点及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理的措施;内容较多,容易混淆。因此学习时对边疆问题先按方位,再按朝代进行梳理。 本课的难点一是分清民族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二是总结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不同特点。学历史,要有大民族观,概念明确,有助于辨别史实。 指导自学和质疑、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展示、教师预设突出重点。 问题预设 1.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根据所学,归纳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从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2.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历史上各朝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说说清朝前期是怎样加强统治的?你有何认识? 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1分钟 学生诗朗诵《满江红》 设计问题:(1)《满江红》反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该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南宋与金的抗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缩影,那么处理民族关系还有哪些方式? 目标咀嚼2分钟师:请同学们朗读《专题回归—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速读《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个人展示,能生成个人目标。 自学指导8分钟1.要求学生运用查(课本、工具书)、划(划出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写(写下自己的疑问)、记(记下有价值的问题)、练、思六字诀认真阅读文本,使学生有 效走进文本。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2.5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旧人教版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知识网络】 管理西域:年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标西域 志。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明帝时经营西域,联系加强。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西南夷: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入汉朝版图。 百越: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温州称东越,两广称南越。武帝在南越设等九郡。

[课堂练习] 1.汉武帝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有 ①休养生息使西汉国力强盛②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使中央集权加强③匈奴分裂力量削弱④窦固等人的军事才能 A.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第一次顺利是因为 A.西域各族政权对汉使的态度截然不同 B.经过第一次出访,沿途情况了如指掌C.随行人数多,便于相互照应 D.匈奴已被打败,扫除了主要阻碍 3.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与影响不包括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 B.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C.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文化联系 D.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发展起来 4.汉武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在历史上值得肯定,主要是因为 A.安定了北部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B.有效地遏制了匈奴贵族的侵略 C.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D.开始沟通了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5.西域都护设置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不包括 A.西汉疆域得以扩大 B.促进了西域各族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东西贸易的发展 D.加速了汉族和西域各族的融合 6.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班超经营西域 D.窦固大败匈败 7.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始于 A.汉武帝B.汉昭帝 C.汉宣帝D.汉元帝 8.班超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 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束缚 9.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B.解除北匈奴的威胁 C.恢复汉和西域的交往 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 10.下列对两汉与匈奴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汉反击匈奴战争是正义之举②双方战争带有侵略性③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④匈奴南下带有掠夺性 A.①③④B.②③ C.①②③D.③④ 11.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12.被史学家司马迁称为“凿空”的历史事件是 A.孔子创儒家学说 B.战国时出现百家争鸣 C.秦始皇统一中国 D.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3.今天新疆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经营西域 D.窦固大败北匈奴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注: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 1、特点:①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②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③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④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⑤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⑥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

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④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古代的对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中国史上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认识

中国史上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认识 1、汉族的来源辩: 在距今5000多年到4000多年的一千年间,地球上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他们向周边扩展或者和周边的中心互相影响,我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了部落、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这段历史有很强的神话色彩,但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向国家阶段过渡的社会变革情况。当时在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河南沿河的广大地区,有姬、姜为主的部落群;在东方的海岱地区和淮泗,以及长江下游的三角地带,有风、嬴、偃诸姓为主的夷族部落群,在豫西南山地和丹水、汉水、长江中游一带有三苗,或称苗蛮部落群,三大部落群各由若干部落和更多氏族组成,他们大都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饲养、采集的生活,在文化上各有特色,彼此交往和影响,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此外,还有“诸戎”、“群翟”、古越族等部落群,他们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传说中:炎帝号神农氏,以神农为号,说明他们是以农业为主的氏族部落。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黄帝和炎帝部落发展成中原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在和东夷的斗争中结合成部落联盟,东夷以伏羲氏为代表,传说为雷神后代,以龙为图腾,相关的是少昊凤姓部落,相传“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国语•楚语》下)九黎就是九夷,首领蚩尤,东夷组成部落联盟,和炎黄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发生激烈冲突。三苗部落联盟可能有三个部落,只知道其中一个部落首领叫驩兜,后来战败被放逐到崇山,三苗一度发达,发明了“五虐之刑”,并要北上争夺更大的活动领域。在走向文明社会的突击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角逐和融合的中心,中心不断扩大,最终形成炎黄部落联盟为中心,包括东夷,苗蛮大部分先民的共同体,这就是华夏族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民族融合时期,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为号召,与之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正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互通有无,相互通婚,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到战国时期,秦国强大,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在秦朝,BC218年北征匈奴,收复河套,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逐渐和中原其他各族融合,在我国南部和东南当时是越族居住地区,秦在灭楚后,接着在BC221年征服东瓯和闽越,又开通灵渠,南征南越,秦朝的统一和设置郡县,为多民族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条件。 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汉朝的主体民族称为汉族。汉武帝时代北征匈奴,西通西域,南征西南夷,呈现“万里一统。海内顿安”的局面。汉人和其他民族,相互交流,接近,融合与杂处,也有对峙、摩擦、隔阂乃至兵戎相向,汉朝是中国多元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汉族形成于汉朝,汉族不是一个单一血统的种族,而是包含了许多民族血脉的民族。此后,两晋的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隋唐大一统,宋辽金夏分立,元明清一统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的融合过程,也从历史上证明了汉族是包含了多个民族血脉的民族。 2、如何正确认识所谓的汉文化: 首先,汉文化不是汉族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也不是仅仅指汉朝时期的文化。而是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其他各族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今天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汉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儒家的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逐渐成为汉文化的指导思想,汉文化对周边的各族的同化和封建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汉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周边民族的影响,比如:秦汉时期匈奴和百越文化的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周边各族的影响,隋唐时期甚至吸收

最新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精品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春秋战国时期——多民族融合的开始 原因:频繁的战争、经济文化的交流 意义: 秦汉时期统——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特点:1、边疆得到有效管辖2、边疆得到初步开发3、民族间经文友好交往成为主流原因:1、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加强2、统治采取正确且多样的政策 概述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战国: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 秦朝: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修建万里长城。 西汉:①汉初,“和亲”与经贸往来。②汉武帝时期,十年军事反攻,主要有三次。③汉元帝,“和亲”(昭君出塞)与经贸往来。 东汉: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隋唐时期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 特点:1、接受唐政府册封和任命2、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唐蕃结成姻亲关系 4、边疆进一步开发 原因:1、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祖国边疆地区2、交通发达 3、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4、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5、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18年江苏高考题,13分)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 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答案: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人心)为主。 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宋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特点:1、民族政权由并立对峙到完成统一 2、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 3、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4、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原因:1、中原文化先进,有强大吸引力 2、少数民族首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元统一促进 回答:宋元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的原因。 1、中原文化先进,对少数民族有强大吸引力 2、少数民族首领接受先进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