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微讲堂《刻舟求剑》课件

合集下载

小古文微讲堂刻舟求剑课件ppt

小古文微讲堂刻舟求剑课件ppt
为什么别人会觉得他糊涂?用文中的 句子就是——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我们给古文断句,读一读看。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 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活处理问题,这就是《刻舟求剑》这个寓 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生活中有没有像这个涉江者一样糊涂 的人呢?
矣:了。
若:像
不亦惑乎:这不是很糊涂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不是很糊涂 吗?”意思是—— 真是太糊涂了!
瞧,他用了一个“很”字加重了反问的语气。想 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词加重反问的语气? 试试用: 真、太、十分、非常、难道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遽:立即、马上。 契:用刀刻。 马上用小刀在船上刻,这就是——

《刻舟求剑》PPT课件 (共14张PPT)

《刻舟求剑》PPT课件 (共14张PPT)
1,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何不以足试之。” 倒装句 2,宁信度,无自信也。 “无信自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判断句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不亦—-乎”翻译成“不是------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连词,表转折。“但是”
一,代词。代人,代物。“他”(他们)、 “它”(它们 ) 二,动词,到——去 三,助词,不译。
1,而置之其坐。代词, “它”。指量好的尺寸。 2,至之市,而忘操之。 →代词,它。指量好的尺寸
动词,到——去 3,反归取之。 代词,量好的尺寸。 3,何不试之以足。 代词,代物。指鞋子。 4,是吾剑之所从坠。 助词,不译。 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物,指剑。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文言文《刻舟求剑》ppt课件

文言文《刻舟求剑》ppt课件

刻舟求剑
刻:用刀子雕,这里指用刀子做记号。 求:找。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涉:渡过 ❖ 其:他的 ❖ 自:从 ❖ 于:到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 遽:匆忙;急忙 ❖ 契:通“栔”,用刀刻 ❖ 是:指示代词,这儿。 ❖ 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
整篇翻译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 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 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 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思考问题 1.楚人为什么找不到他的剑, 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2.你觉得楚人是怎样的人?
刻舟求剑
寓言是一种具有讽喻性、劝诫性特点的文学体裁, 即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 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借物喻人等,使富有教训意义 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能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 ||
|
||
|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 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 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 若此,不亦惑乎!
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其:他。 ❖ 所契者:指船上刻记号的地方。 ❖ 之:指剑。
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行:走。 ❖ 惑:糊涂。 ❖ 不亦……乎:固定句式,表示反问语气。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 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楚人Biblioteka ,其剑,遽

《刻舟求剑》的故事()PPT课件

《刻舟求剑》的故事()PPT课件

2021
9
•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 掏出小刀在 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2021
10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个记号 有什么用啊?”
(十分着急) 2021
11
文章中哪句话体现 了他的不慌不忙?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 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 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 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这两个“这儿”指 什么地方?
2021
12
读一读)
• 那个人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 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 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不慌不忙)
2021
13
想一想等船靠岸后,那个人跳下 去能找回宝剑吗?
2021
14
刻舟求剑
那怎样才

能捞到宝剑?
?捞不到 捞
2021
15
你来说说这个人 是个什么样的人 呢?从哪里可以 看出来呢?
2021
16
这则成语故事讽刺了那些不用变化 的眼光处理问题的人。我们以后做事情 一定要注意具体的实际情况,不要犯 “刻舟求剑”这样的错误。
学了这篇课 文,你懂了 什么道理?
2021
有人催(cuī)他:“还不赶快捞!”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说: “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 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准(zhǔn)能把 宝剑捞上来。”
2021
4


寓言 刻苦
cuī
lāo
催促 打捞
jiàn
宝剑
tāo
掏出
xián
船舷
2021
5
剑舷 号准 催
2021

《刻舟求剑》PPT课件【优秀课件推荐】

《刻舟求剑》PPT课件【优秀课件推荐】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 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 想问题、办事情,都应 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 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找找通假字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
2,反及归反取,市之罢。。 “反”同”返”,返回。
一,动词,量长短。 二,名词,量好的尺码。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无自信也。
2,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3,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代词,自己的。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代词,他的 3,遽契其舟。 指示代词,那个,具体指船边上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他
回忆这些是什么句?
1,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何不以足试之。”
一,连词,表承接。“就”“然后”
二,连词,表转折。“却” “但是” 12, ,先 至自 之度市其,足而,忘而操之置之。连其词坐,。表转连 “折词 然。, 后“表 ”却承 “”接 就。 ”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词。代人,代物。“他”(他们)、 “它”(它们 ) 二,动词,到——去 三,助词,不译。
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求剑 若此,不亦惑乎!糊涂。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 到水里,急忙在船边刻下记号, 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 水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剑 (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 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文章结构(段落)
第一层(1----2):一个渡江的楚人 不小心剑掉入江中,却在江边根据 刻在船上的记号下水找剑。
第二层(3):议论,讥笑这种找剑 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楚人形象
不知变通,固守成规。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古文《刻舟求剑》 (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古文《刻舟求剑》 (共16张PPT)
想象一下:
1.船靠岸了,那个楚人怎么跳下水,怎么去捞剑? 2.他捞不着剑,会是什么神态?会怎么说?怎么做? 3.岸上的人会有什么神态、动作和语言?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矣:了。
若:像
不亦惑乎:这不是很糊涂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不是很糊涂 吗?”意思是—— 真是太糊涂了!
我们再来读一读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楚是哪里呢?楚是周代国名,都城 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可是这个楚人不慌不忙,拿了一把小 刀,开始刻记号了——读一读:
遽契(jù qì)其舟
遽:立即、马上。 契:用刀刻。 马上用小刀在船上刻,这就是——
遽契(jù qì)其舟
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不能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会灵 活处理问题,这就是《刻舟求剑》这个寓 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生活中有没有像这个涉江者一样糊涂 的人呢?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例——
做数学题目,看到“多”就用加法, 看到“少”就用减法。
跟美术老师学绘画,只知道按照老师 教的模仿,没有自己的创造。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刻舟求剑文言文ppt课件

刻舟求剑文言文ppt课件

4
shè jù qì yǐ ruò
涉遽契矣若
5




6
读古文的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吐字清楚, 停顿得当。
7
|| ||
|
||
|
8
一、根据方法,自译课文。(自己说一说) 二、小组合作,释疑互译。
方法提示:
1、看注释 2、观插图 3、查字典 4、联系上下文
9
10
刻舟求剑
刻:用刀子雕,这里指用刀子做记号。 求:找。
15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 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行:走。 ❖ 惑:糊涂。 ❖ 不亦……乎:固定句式,表示反问语气。
16
整篇翻译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 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 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 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1
刻舟求剑到


jù立刻 他其 水的剑。楚自 遽人舟契有中 其涉坠舟江于,者水,q刻ì雕
助词,不译 曰:“是吾剑之 这儿 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 雕
求之。舟已行矣, 刻
而剑不行。求剑 记
若此,不亦惑乎! 号


糊涂
方12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其:他的 ❖ 自:从 ❖ 于:到
13
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教材课件ppt

《刻舟求剑》教材课件ppt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 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 去的,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 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刻舟求剑
讨论:这个人准能把宝 剑捞上来吗?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讨论:收获学了这个故事后,你对 “刻舟ຫໍສະໝຸດ 剑”有什么新的理解?收 获了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刻舟求剑:刻:刻印。 舟:小船。
求:找,寻找。 剑:古代的一种兵器。
刻舟求剑:指的是在小船上刻个记
号,再沿着记号去寻找宝剑。
注意:
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⒉自学生字,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 ⒊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刻舟求剑(jiàn)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 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 船舷(xián)上刻了一个记号(hào)。
有人催(cuī)他:“还不赶快捞!” 那个人不慌不忙,指了指刻的记号, 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等船靠了岸,我从这儿跳下去,准 (zhǔn)能把宝剑捞上来。”
jiàn
剑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刻舟求剑ppt课件幼儿

刻舟求剑ppt课件幼儿
教育孩子要善于分析问题,寻 找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 措施解决问题。
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局 限性,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03
幼儿教育启示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力
通过PPT课件的图像、色彩、形 状等元素,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事物的特点,培养其细致的观察
能力。
观察习惯
家园共育
PPT课件可以作为家园共育的桥梁,帮助家长了解 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家园合作。
05
总结与反思
对幼儿教育的反思
重视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不应只关注知识传授,而应注重全面发展,包括社交能 力、情感表达、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
尊重个性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育者应尊重个性差异,提供个 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孩子的潜能。
行动力
通过PPT课件的引导,培养幼儿积极 行动的习惯,鼓励其勇于尝试和探索 。
04
实际应用
在家庭中的应用
家长教育
通过PPT课件,家长可以更直观 地了解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为孩子提供
更好的家庭教育。
亲子互动
PPT课件中的互动环节可以帮助 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 ,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情
主人公是一名勇敢、忠诚 的楚国士兵,但也有一些 固执和愚昧的特点。
故事内容
主人公在船上丢失剑
在渡河时,主人公不慎将自己的剑掉 入水中,他急忙在船上刻下记号,以 便日后找回。
船靠岸后找剑
船靠岸后,主人公根据刻的记号跳入 水中寻找剑,却一无所获。
02
故事寓意解析
寓言的含义
刻舟求剑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掉剑后, 在船上刻记号,等船靠岸后沿着 记号寻找剑的故事。

刻舟求剑ppt课件

刻舟求剑ppt课件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说楚人找不到剑,很迷惑
C.“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
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二、“而剑不行”中的“行”的读音是( B ),意思是( D )
A. háng B. xíng C.中用,好 D.前进
三、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划横线所指代的内容。
的传世巨著
2
读音
刻舟求剑
chǔ
shè zhě
zhuì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jù qì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
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
huò
若此,不亦惑乎!
3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
刻舟求剑
虎求百兽而 食之,得狐。
寻求, 寻找
4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
······的 人
的剑从船中掉到了水里。 到
甲骨文
徒步淌水

过河
5
立即
指示 代词,

掉下去 的地方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他”立即用刀在船沿上掉下
刻, 雕刻
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 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 去的地方。”
9
寓意 故事 大意
剑没动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不用变化 的眼光处理问题的人,告诉我们做 事情一定要注意具体的实际情况, 不要犯“刻舟求剑”这样的错误。
船在动 人在动

《刻舟求剑》PPT课件

《刻舟求剑》PPT课件

• 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练习
•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 2.给下列字注音。①履( ) ②宁( )
• 3.解释字词。
• (1)履( )
(2)操( )
• (3)宁( )
(4)罢( )
• 4.翻译下列句子。
•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刻舟求剑 从
渡水
他的楚人有涉江者,qì雕刻
其剑自舟中坠于
jù立即 水。遽契其舟, 那
助词,不译 曰:“是吾剑之 这儿
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 雕刻
求之。舟已行矣,
记号 的地
而剑不行。求剑 方
若此,不亦惑乎!
糊涂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遽契其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案.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shè jù qì yǐ ruò
涉遽契矣若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 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剑/若此,不亦惑乎?

幼儿园刻舟求剑课件

幼儿园刻舟求剑课件
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驶着。
他一时疏忽,噗通一声,将随身所带的宝剑 掉到江里去了。
他马上在船舷上落剑的地方刻下一个记号, 并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
的。”
船在江中行驶了好久,终于靠了岸。
他不慌不忙的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 去寻找宝剑。
结果捞了半天也没捞到。
他没想到,船是在行驶的,离开落剑的地方 已经很远了。
凭着船上的记号,怎么能找到剑呢?
思考
这个成语故事的寓意是: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 断地发生变化,情况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 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 败。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Leabharlann 择孩在子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舟求剑
小朋友们好。今天要讲的小故事,是 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 书似的传世巨著,战国末年(公元前“239” 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 们集体编撰了《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 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 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 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瞧,他用了一个“很”字加重了反问的语气。想 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词加重反问的语气? 试试用: 真、太、十分、非常、难道
为什么别人会觉得他糊涂?用文中的 句子就是——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我们给古文断句,读一读看。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这个楚人不光“遽契其舟”,还说了 一下原因: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吾(wú)剑:我的剑。
他不慌不忙地刻记号,还很有把握 地跟人说——
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再自信一点,读句子。
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 剑之所从坠。”
他怎么想到要去刻记号的?你用:他 想( ),所以( )来说一说。
——选自《吕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秋·察今》
请跟着老师第一遍,每 个字都读清楚。
自己试着读几遍,读 通顺了。
先说说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涉:过、渡。
者:……的人。
坏了,宝剑掉水里了。如果你是这个过 江的乘船人,剑掉下水了,你是什么心情?
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呢?
着急 急忙 迫不及待 匆匆 马上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想法,所以他遽契 其舟。我们来还原一下楚人的动作和语言。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船停了,这下该去找剑了。楚人是怎 么去找的?
从什么地方下水找自己的剑?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涉江者这样自信,如果你是划船的船 夫,你会怎么说?用文中的句子就是: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奶奶嘱咐傍晚给花浇水,不料 下午下起了雨,可是小明依然去给 雨地里的花浇水。
我们再来读一读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楚是哪里呢?楚是周代国名,都城 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可是这个楚人不慌不忙,拿了一把小 刀,开始刻记号了——读一读:
遽契(jù qì)其舟
遽:立即、马上。 契:用刀刻。 马上用小刀在船上刻,这就是——
遽契(jù qì)其舟
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想象一下:
1.船靠岸了,那个楚人怎么跳下水,怎么去捞剑? 2.他捞不着剑,会是什么神态?会怎么说?怎么做? 3.岸上的人会有什么神态、动作和语言?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矣:了。
若:像
不亦惑乎:这不是很糊涂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不是很糊涂 吗?”意思是—— 真是太糊涂了!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不能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会灵 活处理问题,这就是《刻舟求剑》这个寓 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生活中有没有像这个涉江者一样糊涂 的人呢?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例——
做数学题目,看到“多”就用加法, 看到“少”就用减法。
跟美术老师学绘画,只知道按照老师 教的模仿,没有自己的创造。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刻舟求
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讲了一个 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 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 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结果却没有捞 到。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 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