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9级2018-2019学年度下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重庆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重庆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重庆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A.g≤x<g B.g>x≥g C.x=g D.x<g2.(3分)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性质,将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分为三份进行实验:(1)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2)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盐酸的滴入逐渐有气泡产生;(3)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Cl,可能含有NaOHB.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OHC.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没有Na2SO4,可能含有NaOHD.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3.(3分)小婧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中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婧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A.Fe3O4和Fe的混合物B.Fe3O4和FeO的混合物C.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D.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4.(3分)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其中下列推断:①甲﹣定是硫酸钠;②乙可能是硫酸;③丙﹣定是氢氧化钠;④丁﹣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3分)下列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HClO4、KClO3B.NaClO、KCl C.KClO、KCl D.NaCl、KCl6.(3分)(2014•南海区二模)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 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8.有一包不纯的Na2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3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4g CO2,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A.BaCO3B.K2CO3C.CaCO3D.MgCO310.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④肯定有Na2CO3或NaHCO3⑤肯定没有MgCl2.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⑤11.(2010•常州模拟)Fe、Mg、Al 三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其原因是:①Fe、Mg、Al的质量相等,盐酸足量;②Fe、Mg、Al的质量比是56:24:27,盐酸足量;③Fe、Mg、Al的质量比是28:12:9,盐酸足量;④Fe、Mg、Al均为过量,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和质量都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1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A.(100+A)g B.100g C.g D.(100﹣A•a%)g16.(2012•新乡模拟)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2% B.24% C.20% D.30%17.(2011•平房区二模)已知将氯酸钾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氯酸钾可以发生分解放出氧气.现有氯酸钾和氯化钾的固体混合物共319.5克,在较高温度下将其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而后将所得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的质量为430.5克.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A.35% B.50% C.76.7% D.82.14%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7.(2011•西城区二模)工业上用CaSO4、NH3、CO2制备硫酸铵晶体(NH4)2SO4,过程如图所示.(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 ,它属于 _________ (填“酸”、“碱”或“盐”).(2)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 ;从滤液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正确操作顺序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填序号).a.过滤 b.加热浓缩 c.冷却结晶(3)用CaSO4、NH3、CO2制备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12.(2010•青岛)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氯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将该气体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①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②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③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④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不变色(无水硫酸铜具有遇水变蓝的性质);⑤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并用化学式填空:该气体中一定有 _________ ,一定没有 _________ ,无法确定的是 _________ .13.某一种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请你分析:(1)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 _________ ,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 _________ .(2)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 _________ .(3)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 _________ .15.某校的化学学习小组根据下面给出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定由铜和锌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黄铜已加工成粉末).实验装置如图(另有托盘天平可用):【药品】稀硫酸、浓硫酸、氧化铜【分析与思考】同学们通过充分“交流﹣分析﹣讨论”后一致认为,设计以下三种实验方案可测出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C装置中,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酒精灯,三种方案都必需选用的药品是稀硫酸稀硫酸.同学们用过量该药品与称取的ag黄铜粉样品进行充分反应后,实验中测定了以下数据:①测定生成H2的体积bL(已知氢气的密度);②过滤、洗涤、烘干后,测定漏斗中剩余固体的纯净质量为Cg;③充分反应后,测定A装置中仪器和药品总质量减少了d克.【方案一】小悦同学仅选用一个实验装置 _________ 进行实验,用测定数据 _________ ,通过计算可求出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写计算结果) ___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方案二】小华同学选用两个装置 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以下同)进行实验,并用测定数据 _________ (填数据编号,以下同),通过计算也求出了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方案三】小琳同学选用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装置连接的顺序是(用装置接口处的编号表示) _________ ,并用测定的数据 _________ ,通过计算也求出了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对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一致认为方案一一简单易行.18.某实验小组欲测定某白色粉末(已知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的组成,取三份质量不同的样品甲、乙、丙分别与30g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的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关系如下表,试求:(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已知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是1.97g/L)(计算过程中保留两位小数)甲乙丙混合物质量/g 3.80 7.60 11.4二氧化碳的体积/L 0.893 1.786 1.78619.(2010•扬州)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应用研究:(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 _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Zn-65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蜂蚁螫咬处涂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痛苦B.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C. 合成不粘锅涂层的原料CF2=CF2属于烃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乙烯,可保鲜水果【答案】C【解析】【详解】A. 蜂蚁螫咬会向人体内注入甲酸,由于甲酸具有酸性,所以在蜂蚁螫咬处涂小苏打溶液可以与甲酸反应,使其浓度降低,因而能减轻痛苦,A正确;B.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都是烃,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造成污染,因此二者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B正确;C. 合成不粘锅涂层的原料CF2=CF2中含有C、H、F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C错误;D.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乙烯,从而降低乙烯浓度,可利于保鲜水果,D正确;故答案选C。

2.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甲烷的球棍模型:B. 羟基的电子式:C. 乙二醛的结构简式:CHO-CHO 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答案】B 【解析】【详解】A.该模型是甲烷的比例模型,A错误;B.羟基中H原子与O 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因此用电子式表示为,B正确;C.乙二醛分子中两个醛基C形成C-C键,结构简式:HOC-CHO,C错误;D.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结构简式:CH2=CH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018-2019学年重庆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

2018-2019学年重庆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

2018-2019学年重庆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原子中第n能层,若它作为原子的最外能层,则容纳的电子数多与n-1能层的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则其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上电子数最多能多10个,则第n层为A.L层 B.M层 C.N 层 D.任意层参考答案:B2. 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

则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A、B、C三种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A.A > B > C B.B > A > C C.C > A > B D.C >B > A参考答案:D略3. 标准状况下,44.8L CH4与一定量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l2为()A. 1molB. 2 molC. 4molD. 5 mol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碳原子守恒计算取代物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被取代的氢原子和氯气分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

【详解】在标准状况下,44.8LCH4的物质的量为2mol,2mol甲烷完全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所以每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生成0.5mol一氯甲烷需要氯气0.5mol氯气,生成0.5mol二氯甲烷需要氯气1mol,生成0.5mol三氯甲烷需要氯气1.5mol氯气,生成0.5mol四氯化碳需要氯气2mol,所以总共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0.5mol+1mol+1.5mol+2mol=5mol。

答案选D。

4.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石墨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参考答案:B略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NH4+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 molB. 将4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 等质量的臭氧(O)与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约为22.4L参考答案:CA. 1 mol NH4+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A不正确;B. 将4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所以NaOH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B不正确;C. 臭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分子,所以等质量的臭氧与氧气必然含有等质量的氧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数一定相等,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而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远远小于22.4L,D不正确。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一一洗涤油污B. 活性炭--去除异味C. 干冰一人工降雨D. 焦炭一工业炼铁2.“重庆小面”麻辣香鲜,其中面条富含的营养素是()A. 油腊B. 蛋白质C. 糖类D. 维生素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验满B. 闻气味C. 滴加稀盐酸D. 稀释浓硫酸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的是()A. 木炭B. 甲烷C. 氢气D. 硫粉5.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 镁原子的质量为D. 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6.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 苛性钠一NaOH一碱B. 纯碱一KOH一碱C. 小苏打一一酸D. 石灰石一CaO一氧化物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黄铜是合金,属于合成材料B. 羊毛、棉花、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C. 煤完全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应大量摄入碘元素8.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 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C. 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D. 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9.小李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 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 收集方法可能相同C. 反应类型可能相同D. 检验方法一定不同10.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 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11.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重庆一中初2018届17-18学年(下)第一次月考——化学.doc

重庆一中初2018届17-18学年(下)第一次月考——化学.doc

重庆一中初2018届2017~2018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化学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氧化钙B.氯化钠C.硫酸铜D.氢氧化钾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冰水混合物C.澄清石灰水D.液氮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溶剂一定是水C.某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等于200mL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氢氧化钠烧碱NaOH B.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C.碳酸钙消石灰CaCO3 D.氧化钙熟石灰CaO5.分类学习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Fe、Cu、Al B.HCl、H2SO4、HNO3C.NaOH、KOH、Cu2(OH)2CO3 D.FeSO4、NaHCO3、NH4Cl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能是氢离子B.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能是氢氧根离子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氧化物中只能含有两种元素7.下列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是()A.Mg(OH)2 B.Cu(OH)2 C.HCl D.KO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B.饱和溶液就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C.降低温度一定可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加溶剂一定可将饱和溶液变不不饱和溶液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OH)2【不支持wmf图片】Na2CO3CaCO3【不支持wmf图片】2NaOHB.CuO【不支持wmf图片】H2SO4CuSO4【不支持wmf图片】H2↑C.CuSO4【不支持wmf图片】NaOHCu(OH)2↓【不支持wmf图片】NaSO4D.CaCO3【不支持wmf图片】H2SO4CaSO4【不支持wmf图片】H2O【不支持wmf图片】CO2↑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稀释浓硫酸C.过滤D.倾倒液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1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人教版)2018-2019重庆一中下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化学试题【精品】.doc

(人教版)2018-2019重庆一中下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化学试题【精品】.doc

重庆一中下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24 S 32 Fe 56 Cu64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冒白雾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C.用活性炭吸附杂质D.氢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2.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A.CH4、CO2、H2B.CO2、HCl、N2C.SO2、CO、NO2D.HCl、N2、O23.现有①石油②氧气③矿泉水④铁⑤高锰酸钾⑥干冰。

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①②③B.氧化物——⑤⑥C.单质——②④D.化合物——③⑤4.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加热液体C.向试管中加块状固体D.稀释浓硫酸5.“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 2价B.+5价C.+6价D.+7价6.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H2CO3H2O+CO2↑ B.4P+5O2点燃2P2O5C.Mg+H2SO4MgSO4+H2↑ D.HNO3+NaOH NaNO3+H2O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C.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8.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

在奥运会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查的开销相当惊人。

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是C18H26O2。

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46个原子B.诺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13:1C.诺龙中含有氧分子D.诺龙由18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9.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

重庆一中初2019级初三下一中化学二模试卷

重庆一中初2019级初三下一中化学二模试卷

重庆一中初2019级18--19学年度下期第二次定时作业,化学模拟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127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活性炭净水.C.木材燃烧D.火药爆炸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氢能B.石油C.风能D.潮汐能3.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B.氧气可作燃料C.二氧化碳固体作制冷剂D.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4.加碘食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属于微量元素B.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C.碘131、碘127两种原子的质量相等D.碘131、碘127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等5.下列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8.过氧碳酸钠(Na2CO4) 是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其水溶液显碱性。

下列有关过氧碳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碳酸钠由三个元素组成B.过氧碳酸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1:4C过氧碳酸钠不是氧化物D.过氧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g9.4月5日为国家安全日。

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气味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D.把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B.钻木取火------------降低着火点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D.风助火势------------提供充足的O211.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8-19第二学期初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18-19第二学期初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模拟一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请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Mg-24第一卷(选择题,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2.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3.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只有固体才能作溶质 D.N2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6.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

则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8.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D.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C.甲烷、食盐、冰水D.金刚石、熟石灰、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 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1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1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重庆一中初2019级2018-2019学年(下)半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9级2018-2019学年(下)半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9 级18-19 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 分,与物理共用12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Mg-24 S-32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3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在机读卡上用铅笔涂黑。

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不锈钢B.陶瓷C.玻璃钢D.水泥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二氧化碳冰CO2 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C.氧化钙石灰石CaO D.氢氧化钠烧碱Na2O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HNO3、CaO、MgCl2、S B.NaHCO3、KOH、NaCl、ZnC.HCl、KOH、NH4Cl、CO D.H2SO4、NaOH、KCl、O24.小强发现外公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发黄,茎杆较细,还出现倒伏现象,他建议外公施一种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是()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酚酞溶液B.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稀释浓硫酸6.下列做法中,利用中和反应的是()A.实验室用浓硫酸做干燥剂B.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D.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7.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变大的是()A.浓盐酸B.氯化钠C.石灰石D.浓硫酸8.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硫酸、石灰水和蒸馏水,提供的试剂有:①酚酞试液②碳酸钠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则该试剂是()A.只有①B.只有②C.①或②D.①或②或③9.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 → C+D,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 为酸,C 为水,则B 一定为碱B.若A 为锌粒,C 为氢气,则B 一定为稀硫酸C.若A 为一氧化碳,C 为金属,则D 一定为CO2D.若A 为CO2,C 为H2O,则B 一定为NaOH10.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固体都不导电B.液体都能导电C.NaCl 固体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和Cl—D.NaCl 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11.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Ba(OH)2+CuSO4=Cu(OH)2↓+ BaSO4↓B.2Fe+6HCl=2FeCl3+H2↑C.CaCO3+BaCl2=BaCO3↓+CaCl2 D.KNO3+NaCl=KCl+NaNO3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导致的污染B.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氯化铵和磷矿粉可以从外观上区分D.钙和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 Na2CO3 HCl B.CuSO4 KNO3 NaClC.BaCl2 NaOH K2CO3 D.KOH Na2SO4 MgCl214.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FeCl2 溶液(CuCl2)——过量铁粉、过滤B.CH4(H2O)——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C.CaCl2 溶液(HCl)——过量CaCO3、过滤D.HCl(H2SO4)——过量BaCl2 溶液、过滤15.某同学测定Na2CO3 和NaCl 固体混合物中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 样品,下列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 气体B.与足量BaCl2 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 固体C.与足量AgNO3 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操,得到m2g 固体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 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16.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至b 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d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3 种溶质C.c 至d 段溶液pH 不断减少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种数最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 个小题,共21 分)17.(5 分)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1)方便面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种,为了保证各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在吃方便面的同时,还应该吃一些(填物质名称);(2)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往往是加碘食盐,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的疾病是(填选项);A.夜盲症B.甲状腺肿大C.佝偻病D.发育迟缓(3)淀粉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葡萄糖,其转化过程需要(填名称)催化;(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 克,摄入100g 的方便面,相当于食用NaCl 的质量为g(保留到0.1g)。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61102119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61102119

重庆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化学试题共页,满分分,时间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I 卷(选择题,共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的元素周期表有八个周期 •主族就是周期表中只有短周期元素的纵列•一般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一些化学反应新型催化剂 •元素周期表第、、三纵列合称忸族,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酸性:> •稳定性:>•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H•的结构式:•对于反应()()()()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断裂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物质的内能与其聚集状态有关 •放热反应均无需加热就能发生.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H•中子数为、质子数为的铀()原子:192U•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开采可燃冰(甲烷水合物),将其作为能源使用•碱性:()> ()•熔点:>的电子式:F 列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实验装置AonFeT%□3—is虛计£_A f)诂皮塞rJ—flX—-_目的验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八、、测定中和热制备干燥的分离和•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共价化合物并且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和 .和 .和 .和•、、、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的简单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018-2019年重庆一中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年重庆一中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2分)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及元素周期表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能源、健康、农业等全球挑战提供解决方案B.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C.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D.元素周期表有6个周期、16个族2.(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用空气、水、食盐生产化肥C.青铜熔化浇铸成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蒸馏水3.(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液体温度明显升高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4.(2分)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5.(2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量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B.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7.(2分)小蒙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C.用20mL量筒分多次量取所需体积的水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9.(2分)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液体变红色B.只有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C.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会增大D.二氧化碳有毒,会使人室息10.(2分)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

重庆一中初2019级18—19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一模)化学试题(word+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9级18—19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一模)化学试题(word+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9级18-19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一模)化学试题2019.5.8(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呼吸作用 B.海水晒盐 C.燃放鞭炮 D.粮食酿酒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B.亚硝酸钠用作调味品C.小苏打用作食品发酵粉 D.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

富含蛋白质、油脂和糖类之一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

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鱼肉 B.黄瓜 C.大米 D.猪油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 D.取用固体粉末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果粒橙 B.可乐 C.白醋 D.碘酒7.每年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阿昔洛韦属于氧化物 B.阿昔洛韦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8:11 C.每个阿昔洛韦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D.过量使用阿昔洛韦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常用银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可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D.生活中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和描述相符的是()A.电解水实验:2H2O2H2+O2↑B.有铜生成的置换反应:CO+CuO Cu+CO2C.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5O22P2O5D.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2Fe2O3+3C4Fe+3CO2↑12.下列预防事故或事故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发生煤气泄漏,可在室内拨打电话报警B.档案资料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做灯火实验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3.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CO和CH4在燃着的火焰上方罩干而冷的烧杯B 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相互刻画,观察表面是否有划痕C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加足量的铁粉,过滤D 检验生石灰是否变质加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14.电解食盐水的化学原理为:2H2O+2NaCl2NaOH+Cl2↑+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一中初2019级18-19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化学试题2019.5.8(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呼吸作用 B.海水晒盐 C.燃放鞭炮 D.粮食酿酒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B.亚硝酸钠用作调味品C.小苏打用作食品发酵粉 D.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

富含蛋白质、油脂和糖类之一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

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鱼肉 B.黄瓜 C.大米 D.猪油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 D.取用固体粉末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果粒橙 B.可乐 C.白醋 D.碘酒7.每年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阿昔洛韦属于氧化物 B.阿昔洛韦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8:11 C.每个阿昔洛韦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D.过量使用阿昔洛韦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常用银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可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D.生活中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和描述相符的是()A.电解水实验:2H2O2H2+O2↑B.有铜生成的置换反应:CO+CuO Cu+CO2C.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5O22P2O5D.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2Fe2O3+3C4Fe+3CO2↑12.下列预防事故或事故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发生煤气泄漏,可在室内拨打电话报警B.档案资料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做灯火实验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3.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14.电解食盐水的化学原理为:2H2O+2NaCl2NaOH+Cl2↑+X↑。

下列有关()A.X的化学式为H2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C.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5.如图所示,从 a 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 a 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右侧木炭燃烧时,发白光B.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C.此实验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此实验中氮气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氧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1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A B C D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碳C.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7.(4分)聚焦三农问题,是近几年我国推进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

(1)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氯化钠溶液中的微粒有(填微粒符号)。

(2)画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将100g上述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4)农田里植物叶色发黄,易倒伏,应施用的复合肥料主要成分为(填序号)。

A.K2SO4 B.NH4H2PO4 C.KNO3 D.Ca(H2PO4)2 18.(4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1)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填序号)。

A.氮气 B.二氧化硫 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2)某工厂排放工业污水,可向其中加入(填物质名称)来处理恶臭。

(3)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填序号)。

A.氢气无毒B.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高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D.氢气的制取成本低,经济可行(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节能低碳从小事做起!”“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上述环保宣传语中的“碳”是指。

19.(4分)4月23日,为庆祝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海军进行了海上阅兵。

参阅舰艇和飞机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战机等。

(1)建造核潜艇用的钢叫特种钢,属于(填序号)。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纳米材料(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船体与接触而锈蚀。

(3)选用铝合金作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填“大于”或“小于”)纯铝。

(4)为验证战机材料中的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填序号)。

A.将铁丝放入稀硫酸中B.将铜丝放入稀硫酸中C.将铁丝放入硝酸铝溶液中D.将铝丝放入硝酸铜溶液中20.(4分)图为KNO3和某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1)t2℃时,KNO3的溶解度为。

(2)P点处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3)Q点的纵坐标为。

(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填序号)。

A.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向10g水中加入2g KNO3,溶液质量一定为12gC.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将KNO3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有晶体析出,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小于或等于20g 21.(5分)工业上以废旧锌锰电池中的黑锰粉【MnO2、MnO(OH)、NH4Cl、少量ZnCl2、炭黑及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备MnCl2,实现锰的再利用。

其工艺流程如下:(1)过程I、III、IV中都需要的操作为。

(2)溶液A中的溶质除了NH4Cl,还含有(填化学式)。

(3)过程II的目的是除炭、氧化MnO(OH),其产物为三种常见氧化物,除CO2外,另外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4)查阅资料:在pH>a的溶液中,Fe3+会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在pH>b的溶液中,Mn2+会转化成氢氧化锰沉淀。

结合过程III分析,可推测a b(填“>”、“<”或“=”)。

(5)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表中信息,过程IV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5分)图为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用于制取和收集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能否用于制取和收集CO2?(填“能”或“不能”)。

(2)实验二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填序号)。

A.紫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紫色实验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实验三中灭火的原理是。

23.(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向下推注射器,将少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液注入装有过量CO2的瓶中。

②打开K1和K3,丙中部分液体流入甲。

③关闭K1,打开K2,乙中部分液体流入丙,风哨鸣叫。

④观察并记录现象后,倒掉所有药品,清洗仪器。

⑤只将15%的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5%的NaOH溶液,其余药品完全不变,重复上述实验。

(1)提出疑问一:甲装置中,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王同学:两次实验中,丙中部分液体流入甲,若观察到第一次流入甲中的液体体积(填“>”、“<”或“ =”)第二次的体积,则可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李同学:两次实验中,丙中部分液体流入甲,若观察到甲中有气泡,也能说明 CO2与NaOH 发生了反应,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提出疑问二:丙装置中,稀盐酸和Ca(OH)2是否发生了反应?张同学:两次实验中,乙中部分液体流入丙,且若丙中溶液(填序号),均可说明稀盐酸和Ca(OH)2发生了反应。

A.第一次为红色,第二次为无色 B.第一次为无色,第二次为红色C.两次均为无色 D.两次均为红色(3)交流讨论:有同学提出,完成上述步骤①后,打开K1和K2,若乙中部分液体流入甲,且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也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你认为正确吗?(填“正确”或“错误”)。

(4)总结反思:上述所有实验中,为判断两种混合时无现象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用到了以下哪些方法或思路?(填序号)。

A.对比实验 B.证明有无新物质生成 C.借助其他药品的反应现象(5)继续实验: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未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则废液缸的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6分)某铜矿样品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现称取29.6t纯度为75%的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7 %。

提示:1、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2、铜矿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3、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求:(1)Cu2(OH)2CO3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2)上述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精确到0.1%)(3)工业上结合该方法,继续反应可提炼出铜单质。

假设提纯时铜元素无损失,每得到1t铜单质的成本为M元,提纯上述样品的成本是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