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法国SEB集团并购苏泊尔案

法国SEB集团并购苏泊尔案

法国SEB集团并购泊尔案【案情简介】浙泊尔股份(以下简称泊尔)是中国最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27日,创立伊始就率先推出执行国家新标准的压力锅产品,并独创“安全到家的品牌诉求,使泊尔牌压力锅一举成为国压力锅市场的领头羊。

从此,“安全到家”的泊尔产品深入人心,泊尔几乎成为压力锅产品的代名词。

法国SEB 集团始创于1857年,是目前世界炊具与小家电领域的知名企业,旗下拥有炊具、厨房电器、食品饮料加工、个人护理和家居电器等五大类、十多个世界著名品牌,雇员人数15000多名,年营业收入超过24亿欧元,产品行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洲及其他许多地区享有盛誉。

SEB具有近150年的历史,1975年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

SEB先后创立或拥有TEFAL、Moulinex、Rowenta、Krups、All-Clad和Lagostina等世界知名电器和炊具品牌2005年,SEB集团的销售收入为24.63亿欧元。

2006年8月14日,为借助国际资本和国际技术将泊尔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做强做大,泊尔与SEB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以股权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泊尔不超过61%的股权并展开战略合作。

2006年8月29日,爱仕达、双喜、顺发等6家炊具企业在联合签署“关于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泊尔的紧急联合声明”(后附一),请求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此次并购行为的严重后果,尽快、果断叫停此并购行为,并且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企业规定》生效后,对此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

2006年8月30日,泊尔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在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情况下,持股45,040,502股的股东投票,以高达96.404%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泊尔与SEB的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针对六家企业的“联合声明”,泊尔认为,声明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并且正式发表声明反驳(后附二)。

法国SEB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法国SEB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姓名: 庄健青学号: 1302020352专业: 会计学班级: 会计3班二零一六年六月摘要2006年8月14日,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SEB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法国SEB集团将最终持有苏泊尔61%的股份,成为实际控股股东。

浙江苏泊尔也由此成为首家外资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

就交易金额和企业规模来说,此次交易也是当时国内小家电行业最大并购案。

关键字:并购要约收购文化整合目录1绪论 (1)1.1相关背景 (1)1.1.1苏泊尔企业背景 (1)1.1.2 SEB企业背景 (1)1.2并购目的 (1)2 并购过程及结果 (3)2.1 此前原苏泊尔股东持股比例,见图表1 (3)2.2根据协议,控股权计划分三步完成: (3)2.3 并购方式及结果 (3)2.3.1并购方式 (3)2.3.2并购结果 (4)3 案例分析 (5)3.1并购动机 (5)3.1.1从并购方的视角分析 (5)3.1.2从被并购方的视角分析 (5)3.2并购遇到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6)3.2.1同行业竞争对手反垄断指控 (6)3.2.2并购后苏泊尔面临退市 (6)3.2.3应对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 (7)3.2.4如何符合其他的法律要求 (7)3.3并购效益 (7)3.3.1苏泊尔获取了更多的发展资金。

(8)3.3.2协同效应初现,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8)4总结与启示 (9)4.1 总结 (9)4.2 启示和反思 (9)参考文献 (10)1绪论1.1相关背景1.1.1苏泊尔企业背景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泊尔)是中国最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27日,创立伊始就率先推出执行国家新标准的压力锅产品,并独创“安全到家的品牌诉求,使苏泊尔牌压力锅一举成为国内压力锅市场的领头羊。

为了突破炊具行业发展的局限性,苏泊尔不断努力,走上向多元化外向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进入小家电领域,另一方面以贴牌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篇一:法国SEB收购苏泊尔10财本一10101013242 张晓丹法国SEB收购苏泊尔一、背景分析SEB集团:“SEB集团”成立于1857年,1975年正式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2005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亿欧元。

SEB集团在不粘锅、厨房用电器、电熨斗等家用电器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知名产品,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电器和炊具品牌,除了自身创立的一些品牌外,很多都是通过收购获得的。

苏泊尔:是一家以炊具制造为主、集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其成立于1994年,于2004年8月17日登陆中小盘,成为了一家中小板板块上市公司。

短短20年,苏泊尔就在苏氏父子的辛勤努力下,从一个配件小加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炊具生产基地,并且为了突破期炊具行业的发展的局限性,苏泊尔自身也在不断努力走上向多元化外向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进入小家电领域,另一方面以贴牌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因此,无论从苏泊尔是国内炊具市场的老大地位还是其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来看,苏泊尔都无疑是块诱人的“蛋糕”。

苏泊尔作为中国炊具行业的龙头老大,在国内有着良好的业绩和品牌形象,但是随着外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其受到的竞争威胁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炊具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加之国外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以及较强的技术优势,苏泊尔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与之竞争显然是弱人一等,想要开拓国外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与外资联手应该是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

二、动因分析并购方:1.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SEB来说,斥巨资收购苏泊尔的控股权,意味着拥有了整条中国炊具和小家电销售渠道,占领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

而且中国的消费面临着快速升级,市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通过收购中国企业,将在法国的产能、销售中心外迁至中国,同时借机打入中国市场,就成了SEB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从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探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趋势

从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探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趋势

摘要随着中国入世后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国将为跨国公司的并购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因此跨国公司并购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跨国并购增多,跨国公司给我国企业既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有威胁。

我国企业将面临一场并购风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国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的从2006年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法国SEB并购苏泊尔的案例分析中,探讨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趋势。

首先,本文对此案作了简单的描述以及从在不同立场人的角度对此做了对比分析,而后侧重的是探讨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趋势、并购动因、以及给我国企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最终提出应对跨国公司并购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跨国并购战略部署AbstractAs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policies after China’s access to WTO, China would provide more comfortable and ascendan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more opportunities to multinational M&A. So multinational M&A becomes focus among everybody in China. With the number of cross-border M&A increase, these foreig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r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our local companies.Chinese companies are going to face a storm of M&A.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erging of local companies will become a necessary tr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local companies should consider how to deal with this kind of challenges. This assay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trend of multinational M&A based on acquisition of Supor Company of China by French SEB Company, which caused widely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in 2006. First of all, the assay is to outline and analyze it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Then the trend, caus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ultinational M&A will be emphasized on. At last, some advices on how to deal with this kind of international M&A is going to be put forwards.【Key Word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Cross-border M&A; Strategies目录1 导言 (4)1.1跨国并购背景 (4)1.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5)1.3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概述 (5)2 法国SEB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趋势与动因 (7)2.1法国SEB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趋势 (7)2.2 法国SEB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动因 (9)3 从法国SEB跨国并购看我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11)3.1 跨国并购带给我国企业的发展机遇 (11)3.2 跨国并购带来的威胁 (12)4 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浪潮中应对策略 (13)4.1注意国际市场动态分析 (13)4.2战略规划适当 (13)4.3立足国内市场竞争 (14)4.4树立诚信意识 (14)4.5坚持品牌的持续发展 (14)5 小结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从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探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趋势1导言1.1跨国并购背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跨国公司并购。

SEB集团并购苏泊尔

SEB集团并购苏泊尔

技术创新与研发
并购后,SEB集团将与苏 泊尔共享技术创新和研发 资源,加速产品迭代和升 级。
对苏泊尔的影响
获得资本支持
苏泊尔将获得பைடு நூலகம்EB集团的资本支持, 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 量和研发能力。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SEB集团的合并,苏泊尔将 获得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渠道和资源, 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品升级。
05 未来展望
战略规划
品牌协同
01
通过并购,SEB集团和苏泊尔将共享彼此的品牌优势,提升品牌
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场拓展
02
并购后,SEB集团将借助苏泊尔在中国的渠道和市场份额,进一
步拓展中国市场。
技术创新
03
双方将整合技术研发资源,共同推动厨具和家电产品的技术创
新,提升竞争力。
业务发展计划
产品线拓展
并购后,SEB集团将借助苏泊尔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优势,进一 步丰富产品线。
渠道整合
双方将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提高销售效率,提升市场份额。
国际化战略
通过并购,SEB集团将加速其国际化战略,推动苏泊尔在国际市 场的拓展。
风险控制
整合风险
并购后,SEB集团和苏泊尔需要面对文化、管理、业务等方面的整 合风险。
拥有丰富的资产储备,包括现金、房产和设备等。
02 苏泊尔介绍
公司背景
苏泊尔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国内知名的厨房电器和家居 用品制造商。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产品线包括电饭煲、 电磁炉、电水壶等厨房电器,以及压力锅、炒锅等家居用品。
苏泊尔是中国厨房电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市场份额居行业前列。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以SEB并购苏泊尔为例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以SEB并购苏泊尔为例

摘要企业并购活动在国内外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中国第一次企业并购发生在198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间的并购活动越来越普遍,总体上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的掀起热潮,当前我国企业并购数量和交易额已居全球第二位,但是不能合理利用政策优惠,政策不全面,对成本和效益的控制不够完善等,影响了企业并购的绩效。

通过研究企业并购成本和效益,分析出问题和对策,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提供有利条件。

本文通过对法国SEB公司并购苏泊尔案例中,成本效益对并购企业双方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总结相应对策,从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毛利率、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入手,分别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在并购是需要注意到的问题和相对的解决办法。

通过研究企业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能够给我国企业发展并购提供理论和数据上的支持,为其他计划并购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的几率,有利企业发展。

关键词:法国SEB;苏泊尔;并购;成本与效益1 绪论1.1 研究背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和深化,企业并购成为了如今企业产权交易的主要方法之一,企业用并购的方法将社会资源从头进行分配和配置,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提升企业的成本效益,提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

今年来,我国经济市场不断发展,为顺应市场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但目前在企业并购在成本方面我国还存在并购动机不正确、并购成本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对整合与营运成本的了解不够透彻等众多问题。

1.2 研究意义从成本与效益原则上来说,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更想付出比较少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经过并购达到扩大规模,得到更大的市场,并且获得协同效益。

企业并购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尽管失败的案例高达80%,仍旧受到众多管理者的青睐。

2011年前半年期间,我国有将近1500家企业选择并购的方式进行发展,比2010年增长了66.6%。

但是在获取众多数据的同时也暴露了并购的不少问题,其中,由于并购成本太高、对成本控制和计划不合理等等问题,造成的并购成功率降低困扰了很多企业,如何合理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并且使并购效益达到最大化,是我们现在需要着重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件分析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件分析

法律分析 之 行业垄断
《规定》明确指出,对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
并取得实际控制权,如涉及重点行业,或导致拥有 驰名商标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应进行申 报。《规定》同时明确指出,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 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并购导致一方当事 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5%的,都必须接受反垄 断审查。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 中心公布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苏泊尔压力锅的市 场占有率是41.08%。于是这成为爱仕达、双喜等6 家企业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审查的主要依据。 至此,反垄断审查第一次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
法律分析 之 要约收购
办法有二:一要设定要约价格,二要将苏泊尔集团
余股全部用于预受要约。苏泊尔披露的要约价格为 18元/股,而苏泊尔股价当天收盘为16.98元/股。可 以预见,在国际巨头战略投资、首例部分要约收购 等概念的支撑下,苏泊尔股价超过18元/股的要约 价格并非难事。而在股价明显高于要约价格的情况 下,中小股东预受要约的意愿将大打折扣。
苏泊尔
SEB集团
52.74%
苏显泽家族
36%
公众持股
11%
法律分析 之 行业垄断
2006年8月29日,在苏泊尔召开股东大会讨论收购
事宜的前夕,包括爱仕达、双喜在内的6家炊具企 业组成“反对并购联盟”,联合发布紧急声明。在声 明中,六企业紧急呼吁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此次并购 行为的严重后果;尽快、果断叫停此并购行为;于 《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生效后,对 此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
并购始末 之 并购结果
SEB集团通过本次要约收购获得了苏泊尔总股本
22.74%的股权,加上之前股权转让和定向增发获得 的苏泊尔30%的股权,累计将持有52.74%股权,成 为苏泊尔的控股股东。 综合计算,SEB是以3.27亿欧元的价格获得了苏泊 尔52.74%的股权,每股均价为30.5元。

SEB并购苏泊尔效应分析

SEB并购苏泊尔效应分析

SEB并购苏泊尔的并购效益分析1、并购案例简介(一)、SEB和苏泊尔公司概况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是法国SEB集团的一家资子公司。

SEB集团具有152年的历史,成立于1857年,1975年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用小电器和炊具业务领域内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与知名产品的国际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之一。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苏泊尔成立于1994年8月27日。

2002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苏泊尔集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被列入中国民企500强171位。

2004年8月,苏泊尔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苏泊尔已成为中国专业化厨卫炊具、家电领先品牌。

其压力锅产品连续8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二)、并购过程2006年8月14日,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SEB国际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

苏泊尔通过“协议股权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三种方式,引进SEB集团的战略投资。

2006年8月29日,爱仕达集团联合五家同行对外发布了《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苏泊尔的紧急联合声明》。

2006年10月,商务部针对此并购案,启动反垄断审查程序。

2007年4月11日,商务部批准此并购案。

2007年8月和11月,证监会分两次审核通过并购内容。

2007年12月20日,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苏泊尔股票部分要约收购。

由于要约收购完成后,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只占苏泊尔总股本的11.20%,不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上市条件规定,苏泊尔股票自2008年1月18日起停牌,2008年3月2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案,并于2008年3月24日公布了关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实施公告,本次转增股本后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日为2008年3月28日。

SEB集团持有52.74%的股权,成为苏泊尔的控股股东。

从外资并购支付方式分析苏泊尔并购案

从外资并购支付方式分析苏泊尔并购案
维普资讯
分析 苏 泊尔并购案
钟 琮


案例 回顾
苏泊尔战略投资需要支付2. 亿元的成本 。但是 由 32 7 于外资并
购可能引起 的反垄断 、 民族 品牌 、 国家经济 安全等敏感 问题 , 使得此次外资并购进程 由于接受反垄断 审查而一拖再托 , 也 使苏泊 尔股价一涨再涨 ,为了完成最后 一步要约收购 ,E 同 SB 意将要 约价格从 1元/ 8 股提高到4 元/ , 7 股 用以收购公司已发行
股票 自20 年 1 1 0 8 月 8日起停 牌 ,0 8 月2 日股东大会审议 2 0 年3 O
通过了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案 , 并于2 0 年3 4 0 8 月2 日公 布 了关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的实施公告 ,本次转增股本后新 增
可流通股份 上市 日为20 年3 8 0 8 月2 日。至此 , 这场耗时一年零
万股的股份 ,约 占苏泊尔通过定向发行新股稀释后 总股本和 表决权(10 ̄ 股1 1 2 6 2 - 的6 %。 根据 当时的协议规定 , 收购 的协议转让价 、 定向增发价和
付 , 明 自己对 目标公 司价值和并购交易 的信心 , 表 愿意承担并
购后的运营风险。面对国内炊具行业竞争 日趋激烈 , 利润空间 越来越小 , 苏泊 尔接受s B E 外资并购 , 不仅可 以解决 制约企业 发展 的技术瓶 颈问题 ,还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大量运营资
定 向发行合 同的规定在交割 日按 照股份价格认购并 由S B E 全 额 向苏泊尔支付 。增 发后苏泊尔 的总股本增加到2 6 2 10 万股 ,
捷的一种。但是这种方式往往需要收购方承担 巨大的短期付
现压力或 由于并购而产生 的偿还到期债务 的压力 。而此次外 资并购案例 中的收购方 S B E 是全球最大 的小 型家用电器和炊 具生产商 ,0 5 20 年销售 收入达到2 . 亿欧元 , 于资本雄厚的 46 3 对 SB E 来说 , 不存在资金压力大而影 响并购后 的持续经 营和整合

SEB收购苏泊尔案

SEB收购苏泊尔案

中国·苏泊尔集团是一家以炊具制造为主、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

公司始建于1994年,现拥有总资产13亿元,职工4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

2002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苏泊尔”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被列入中国民企500强171位。

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法国股份有限公司,在里昂工商登记处注册,SEB S.A(SEB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家全资字子公司,在巴黎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是一家炊具(不粘锅、压力锅)和小家电(电熨斗、电饭煲、吸尘器)业务领域内知名的国际性公司。

8月16日,停牌两天后的苏泊尔发出公告宣布了SEB拟三步入股苏泊尔方案。

该交易完成后,法国家电制造商SEB集团将出资23.72亿元人民币,收购苏泊尔52.7%至61%股权,完全控股中国知名民营企业苏泊尔至此,业界一片哗然。

更有甚者,称SEB集团并购苏泊尔是炊具业的“徐工收购案”第一步,协议受让苏泊尔股份合计25320116股。

第二步,向SEB全资子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股份。

第三步,SEB将向苏泊尔所有股东发出收购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部分要约收购数量66452084股。

详细苏泊尔(23.87,0.12,0.51%)昨日起临时停牌,原因是将有重大事项披露。

本报记者获悉,该重大事项是苏泊尔的外资股东法国SEB公司部分要约收购事宜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去年8月,苏泊尔和法国SEB签订《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拟定以协议股权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三种方式,使法国SEB最终持有苏泊尔61%的股份。

其后,SEB如约收购了苏泊尔集团和苏氏父子的股权,苏泊尔并以18元/股的价格向SEB定向增发4000万股,两项投资使得SEB掌握了苏泊尔30%的股份,一切进展得颇为顺利。

但是到了计划中的第三步要约收购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其原因是:在2005年8月苏泊尔实施股改时,大股东承诺,在2010年8月8日之前,将维持其持有公司股份占比不低于30%。

不同企业性质下股权激励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以苏泊尔公司为例

不同企业性质下股权激励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以苏泊尔公司为例

摘要在全球化扩展迅猛的背景下,新兴的公司体系在世界各国慢慢形成,公司的控制权和运营权逐渐分开,上市企业运营体系不断增长,这为企业管理增加一定难度。

目前,因公司交流渠道交互不对等、合同制约不完善等而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己成为各行各业关注下焦点难点。

在这种环境下,股权激励方法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目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公司所有制形态日趋复杂。

而且随着近年来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民营上市公司逐渐转为外资控股企业。

所以,探索企业性质和规划股权激励计划联系时,也需要把外资控股公司作为目标纳入体系中。

案例公司苏泊尔于2007年被法国SEB集团收购,企业性质由民营企业转变为外资控股企业,苏泊尔在企业性质变更前后均实施过股权激励。

本文主要分析案例企业企业性质不同的情况下,其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动机与内容,通过对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市场反应与进行同行业平均水平、前后两期各项财务指标纵向比较评价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来探索企业性质是否是股权激励计划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规划是否具有合理性。

本文试图通过该典型案例以为相似的企业按照其宏观状况与具体需求,采取和规划可付诸于实施的股权激励设立参照,同时也为上市企业的关联方评价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效果设立对照目标。

经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苏泊尔在外资性质下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执行结果表现好过民营性质下计划执行结果。

第二,企业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是企业性质。

企业性质是决定公司性质的基本要素,企业性质一旦发生变化,其控股股东也势必会改变。

因此导致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及管理理念、公司的发展定位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势必会体现出来。

第三,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要与公司自身需求所适应。

公司设计股权激励计划过程中,应当思索外部因素如宏观行业背景,还应当思索公司各种自身特点例如公司性质、治理模式、发展阶段、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企业性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实施效果AbstractExtension in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he new company system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ntrol of the company and operated gradually separate, growing listed companies operating system, the management for the enterprise to increase the certain difficulty. At present,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caused by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imperfect contrac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In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 the equity incentive method has come into being and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economy is developing at a high speed, and the ownership of the company is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Moreover, a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has accelerated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whe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nature and planning equity incentive plans, foreign holding companies nee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In 2007, Supor, a case company, was acquired by SEB group of France. The company was transformed from a private enterprise to a foreign-owned holding company, and supor exercised equity incentive before and after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ase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enterprise property, its equity incentive plan design motives and content, based on the three market reac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scheme with the industry average, two phase of the financi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he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evalua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plan implementation,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enterprise is need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in the equity incentive plan, equity incentive program planning is reasonabl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he typical case that similar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e macro situation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planning are taken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to set up the reference, as well as implementa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system for listed companies affiliated party evaluation result set control goals.After the resear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 of the equity incentive plan under the nature of foreign capital is better than the result of the plan execution under the private nature. Secondly,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formulating the equity incentive plan are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basic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the company. As soon as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changes, i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re bound to change. Therefore, the company entrusts -- the agency relationship and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company will also change, which is bound to be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equity incentive plan design. Thirdly, the design of the equity incentive plan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company's own needs. Company design in the process of the equity incentive plan, it shall consider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macro industry background, should also be thinking about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company nature, governance mode, stage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rend, etc. Key words:Enterprise nature, Equity incentive, The project design,effect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研究内容和框架 (2)1.2.1研究内容 (2)1.2.2研究框架 (4)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1.3.1研究思路 (4)1.3.2研究方法 (5)1.4研究的创新点 (5)第二章文献综述 (6)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6)2.1.1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研究 (6)2.1.2关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6)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7)2.2.1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研究 (7)2.2.2关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8)2.2.3关于企业性质与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研究 (9)2.3文献评述 (10)第三章理论基础 (11)3.1委托代理理论 (11)3.2人力资本理论 (11)3.3 激励理论 (12)第四章苏泊尔股权激励案例 (14)4.1苏泊尔公司及行业背景简介 (14)4.1.1公司简介 (14)4.1.2行业背景 (14)4.2苏泊尔被并购过程 (15)4.3苏泊尔股权激励方案概述 (17)4.3.1民营性质下的股权激励方案 (17)4.3.2外资控股性质下的股权激励方案 (18)4.4 苏泊尔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动机分析 (19)4.4.1 民营性质下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动机 (19)4.4.2外资控股性质下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动机 (20)4.5苏泊尔股权激励方案要素对比 (21)4.5.1股权激励模式 (21)4.5.2股权激励对象 (21)4.5.3授予数量 (22)4.5.4股权激励期限 (23)4.5.5授予价格 (23)4.5.6激励条件 (24)第五章苏泊尔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比较分析 (28)5.1市场反应 (28)5.2激励效果 (32)5.2.1投资水平 (32)5.2.2财务状况与综合能力 (34)第六章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42)6.1 研究的结论 (42)6.2 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43)6.2.1股权激励计划需充分考虑公司实际情况 (43)6.2.2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44)6.2.3补充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有关规定 (44)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在世界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但同时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属于同一主体,这给公司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挑战。

中国企业结合垄断审查第一案

中国企业结合垄断审查第一案

(3)苏泊尔集团高层给出了一个他们认 为合理的数据,苏泊尔去年在国内的销 售额为7亿元左右,而全国去年全行业的 销售额大概在70亿~80亿元,也就是说苏 泊尔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0%左右。
三、争议的焦点
该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应该在市场垄断地 位认定中“相关市场”的认定。 第一,“相关地域市场”的认定。爱仕达等反 对方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于15个城市的取样调 查,而苏泊尔方面则认为应当扩展至全国市场。 第二,“相关产品市场”的认定。反对方认为, 市场份额的认定应当及于压力锅市场,而苏泊 尔则认为应当扩展至整个炊具市场。
2、在苏泊尔股东大会召开前一天,爱仕 达联合了双喜、顺发等6家炊具企业向中 国五金制品协会烹饪炊具分会发出一份 《关于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苏泊 尔的紧急联合声明》。声明称,SEB将 通过收购苏泊尔后获得绝对市场垄断地 位,破坏目前行业相对良性的竞争环境, 直接后果就是民族品牌消失,以及大量 国内企业的凋零倒闭。
3、爱仕达等企业同时表示,苏泊尔案已触及 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新颁布的《关于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的“垄断” 条款,并明确呼吁商务部停止这笔交易。 4、商务部已启动反垄断审查程序,并于10月 17日下发通知征求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对苏泊尔 并购案的意见。按照并购新规规定,商务部将 会在收到规定报送的全部文件之日起90个工 作日内,召集有关部门、机构、企业以及其他 利害关系方举行听证会。据披露,听证会可能 在10月底或11月初举行。
(二)并构方的理由
(1)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 数据只是从15个大中城市取样得来,而 这恰好是苏泊尔产品覆盖最多的地方, 而广大农村的情况没有纳入,因此也不 够全面。
(二)并构方的理由
(2)市场占有率不应该用“压力锅”的 份额来评判,而应该是用整个炊具的销 售额评判。苏泊尔副总裁王丰禾认为: 在商务部的规定中,市场占有率是针对 某个行业来说的,而压力锅只是炊具行 业的一个产品,如果拿某个产品来评价 一个行业,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苏泊尔 模板幻灯片PPT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苏泊尔 模板幻灯片PPT

• SEB集团
• “SEB集团〞成立于1857年,1975年 正式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最大 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2005年的 销售收入到达了24.63亿欧元。SEB集团 在不粘锅、厨房用电器、电熨斗等家用电 器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知名产品, 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 多世界知名电器和炊具品牌,除了自身创 立的一些品牌外,很多都是通过收购获得
企业并购好处
一方面SEB集团想通过 收购中国企业,将产能、销 售中心“外迁〞至中国,同 时借机打入中国市场,同时 对于SEB集团来说,要想 在中国开展,只有三种方法: 收购苏泊尔,收购苏泊尔的
并购进程:
并购目标:
SEB集团通过本次要约收购获得 了苏泊尔总股本22.74%的股权, 加上之前股权转让和定向增发获 得的苏泊尔30%的股权,累计将 持有52.74%股SEB 来说,虽然其拥有 众多的品牌,并且 在全球小型家电和 炊具市场上占有较 大的份额,但由于 兴旺国家劳动力本 钱上升,SEB集
而对于苏泊尔来说,虽然其在国内炊具 市场有着“老大〞地位且正在尝试多元 化开展的路径。但是由于国内的小家电 领域要面对美的、格兰仕等巨头的竞争, 而海外市场又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苛刻的 要求,这两条腿的战略对企业的技术要 求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两点 正是苏泊尔拙形见肘的地方。在炊具行 业,虽然苏泊尔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随着“爱仕达〞、“沈阳双喜〞等企 业的逐渐开展壮大,也让苏泊尔的市场 份额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少影响,且2004 年的“不粘锅危机〞也让苏泊尔感到老 大交椅坐得颇为艰辛。
• 2021年是SEB完成对苏泊尔要约收购之 后的第一年,双方已在技术工艺、战略 市场、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多 层次合作,苏泊尔的生产销售、工艺设 计及内部流程体系等方面已经日益展现 出合作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例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例

国际巨头SEB收购国内巨头苏泊尔从2006年8月14日到2007年11月21日,国际炊具巨头SEB成功收购国内炊具巨头苏泊尔。

这场外资收购引起了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恐慌、中国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国内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1、并购双方简介苏泊尔是一家以炊具制造为主,集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公司前身是浙江台州玉环农机厂。

最先开始只是给沈阳“双喜”压力锅厂做配件,1989年,开始自己生产压力锅;1994年初注册成立了苏泊尔公司;2004年8月17日,苏泊尔登陆中小板,成为中小板第32家上市公司。

公司主导产品有智能电压力锅、电饭煲、电磁炉、快速电水壶、榨汁机、咖啡壶、电火锅等,目前产品规格型号将近200个,“苏泊尔”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已通过ISO9001体系,全部产品均通过了中国电工产品强制性安全认证(3C)以及UL、SG、CE、GS等一系列国际认证。

经过多年的高速成长,苏泊尔已经成为国内炊具行业的领头羊。

表1至表5给出了苏泊尔的主要股东情况、市场占有情况、国内外销售情况、销售情况和盈利情况。

表1 苏泊尔主要股东情况表2 苏泊尔小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状况(单位:百万元)表3 2004年~2006年苏泊尔内外销情况(单位:百万元)表4 2002年~2006年苏泊尔收入状况表5 2002年~2006年苏泊尔利润率与净利润率水平(%)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法国股份有限公司,在里昂工商登记处注册SEB S.A(SEB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家全资字子公司,在巴黎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是一家炊具(不粘锅、压力锅)和小家电(电熨斗、电饭煲、吸尘器)业务领域内知名的国际性公司。

其中电热水壶等9类产品全球销售额第一。

2005年,SEB 的营业额逾20亿欧元。

SEB还是一家善于借助购并扩充实力的企业。

近年来,该集团先后收购了意大利的“拉歌诗蒂娜”(LAGOSTINA)、美国的“奥克兰”(ALL CLAD)、“W.M.R”等多个知名品牌,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市场份额已占到24%。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件分析ppt课件

SEB集团收购苏泊尔案件分析ppt课件
并购目的
并购始末 之 并购方案
2007年4月11日,苏泊尔正式接到中国商务部就法 国SEB国际股份(简称SEB〕并购苏泊尔的批复
并购始末 之 并购流程
并购始末 之 并购战略
并购始末 之 并购战略
并购始末 之 战略分析
并购始末 之 战略比较
苏泊尔案
根据SEB国际与苏泊尔去年签署的收 买协议,SEB国际要约收买价钱为18
73%。
并购始末 之 并购结果
SEB集团经过本次要约收买获得了苏泊尔总股本 22.74%的股权,加上之前股权转让和定向增发获得 的苏泊尔30%的股权,累计将持有52.74%股权,成 为苏泊尔的控股股东。
综合计算,SEB是以3.27亿欧元的价钱获得了苏 泊尔52.74%的股权,每股均价为30.5元。
后续报道
2021年是SEB完成对苏泊尔要约收买之后的第一年 ,双方已在技术工艺、战略市场、消费和销售等各 个方面展开了多层次协作,苏泊尔的消费销售、工 艺设计及内部流程体系等方面曾经日益展现出协作 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苏泊尔〔002032〕2021年的业绩,证明2007年法国 SEB的高价要约收买确实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今日 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2亿元, 同比增长23.48%;实现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 37.55%;根本每股收益0.54元。在分配方面,苏泊 尔2021年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息2元。
法律分析 之 行业垄断
<规定>明确指出,对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 获得实践控制权,如涉及重点行业,或导致拥有著 名商标的境内企业实践控制权转移的,应进展申报 。<规定>同时明确指出,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 市场占有率曾经到达20%,并购导致一方当事人在 中国市场占有率到达25%的,都必需接受反垄断审 查。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 公布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苏泊尔压力锅的市场占 有率是41.08%。于是这成为爱仕达、双喜等6家企 业要求有关部门进展反垄断审查的主要根据。

最新-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精品

最新-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 精品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案例分析篇一:法国收购苏泊尔10财本一10101013242张晓丹法国收购苏泊尔一、背景分析集团:“SEB集团”成立于1857年,1975年正式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2019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463亿欧元。

SEB集团在不粘锅、厨房用电器、电熨斗等家用电器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知名产品,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电器和炊具品牌,除了自身创立的一些品牌外,很多都是通过收购获得的。

苏泊尔:是一家以炊具制造为主、集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其成立于1994年,于2019年8月17日登陆中小盘,成为了一家中小板板块上市公司。

短短20年,苏泊尔就在苏氏父子的辛勤努力下,从一个配件小加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炊具生产基地,并且为了突破期炊具行业的发展的局限性,苏泊尔自身也在不断努力走上向多元化外向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进入小家电领域,另一方面以贴牌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因此,无论从苏泊尔是国内炊具市场的老大地位还是其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来看,苏泊尔都无疑是块诱人的“蛋糕”。

苏泊尔作为中国炊具行业的龙头老大,在国内有着良好的业绩和品牌形象,但是随着外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其受到的竞争威胁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炊具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加之国外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以及较强的技术优势,苏泊尔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与之竞争显然是弱人一等,想要开拓国外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与外资联手应该是企业的一种战略决策。

二、动因分析并购方:1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来说,斥巨资收购苏泊尔的控股权,意味着拥有了整条中国炊具和小家电销售渠道,占领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

而且中国的消费面临着快速升级,市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通过收购中国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期末分析报告题目:法国SEB收购苏泊尔班级:学号:姓名:教师:成绩:一、案例简介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泊尔)是中国最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27日,创立伊始就率先推出执行国家新标准的压力锅产品,并独创“安全到家的品牌诉求,使苏泊尔牌压力锅一举成为国内压力锅市场的领头羊。

从此,“安全到家”的苏泊尔产品深入人心,苏泊尔几乎成为压力锅产品的代名词。

法国SEB集团始创于1857年,是目前世界炊具与小家电领域的知名企业,旗下拥有炊具、厨房电器、食品饮料加工、个人护理和家居电器等五大类、十多个世界著名品牌,雇员人数15000多名,年营业收入超过24亿欧元,产品行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洲及其他许多地区享有盛誉。

SEB具有近150年的历史,1975年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

SEB先后创立或拥有TEFAL、Moulinex、Rowenta、Krups、All-Clad和Lagostina等世界知名电器和炊具品牌2005年,SEB集团的销售收入为24.63亿欧元。

2006年8月14日,为借助国际资本和国际技术将苏泊尔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做强做大,苏泊尔与SEB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以股权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苏泊尔不超过61%的股权并展开战略合作。

2006年8月29日,爱仕达、双喜、顺发等6家炊具企业在北京联合签署“关于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苏泊尔的紧急联合声明”(后附一),请求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此次并购行为的严重后果,尽快、果断叫停此并购行为,并且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生效后,对此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

2006年8月30日,苏泊尔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在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情况下,持股45,040,502股的股东投票,以高达96.404%的赞成率高票通过苏泊尔与SEB的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针对六家企业的“联合声明”,苏泊尔认为,声明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并且正式发表声明反驳(后附二)。

2007年4月12日,SEB集团与苏泊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商务部原则性批复。

批复内容如下:1、原则同意苏泊尔集团、苏增福、苏显泽以每股18元人民币价格分别向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协议转让9.71%、4.24%、0.43%股权,共计2532.0116万股。

2、原则同意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8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3、原则同意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部分要约方式收购苏泊尔不少于4860.5459万股,不多于6645.2084万股。

4、此次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上市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后,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苏泊尔52.74%至61%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5、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A股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

6、请公司凭此批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办理相关核准手续。

完成后,请公司根据《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要求,于10日内到商务部领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7、本批文自签发之日起180日内有效。

”2007年8月27日,苏泊尔向SEB集团定向增发获得中国证监会通过2007年11月21日,SEB集团正式开始部分要约收购苏泊尔股票,以每股47元的价格收购不高于49,122,948股股票2007年12月20日,SEB集团提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苏泊尔股票的计划得到投资者良好反响,预售股票数量超过计划2007年12月21日,SEB集团与苏泊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部分要约收购计划顺利结束,双方将全面展开战略合作二、并购中的障碍及解决方法1.应对同业竞争对手的反垄断指控:包括爱仕达在内的6家企业发出联合声明宣称SEB集团一旦收购苏泊尔,将获得市场绝对垄断地位,会破坏目前行业相对良性的竞争环境,造成民族品牌消失和恶性竞争,从而会导致国内企业大量倒闭。

应对方法:苏泊尔用事实证明苏泊尔的炊具市场占有率不到10%;对于保护民族品牌,苏泊尔宣称公司已同SEB集团在一些框架中约定,在中国的销售的产品要使用苏泊尔品牌。

2.如何避免并购后退市的问题: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低于10%,则上市公司股权分布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显然并购后苏泊尔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

应对方法:增加股本额到人民币4亿元以上,或者是增加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

根据苏泊尔当时的财务状况,2008年3月24日苏泊尔发布“关于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的实施公告”,将公司总资本增至4320400000股。

3.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问题:在SEB并购苏泊尔的案例中,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两者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且被并购方的人文背景构成了主题环境,因此SEB采取了并购文化整合中的自主模式,依托以当地人为主题的管理团队来处理公司事务,这样就比较好的化解了注入文化差异方面的环境风险。

三、并购过程中的经验借鉴及启示(一)财务协同效应1.盈利能力提升。

外资的溢价并购通常都代表着这次并购可以为并购的双方带来可观的协同效应,而协同效应通常明显地表现在并购后主并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上。

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主并企业赛博营业利润长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达到峰值。

由于赛博的财务报表中并未详细披露各地区盈利情况,于是盈利水平方面,主要针对赛博2006年至1020年的营业利润进行分析,它表明了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是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

五年来,赛博的经营利润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而仅仅在2009年间有略微下降,根据赛博2009年财务报表,这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行业整体需求量下降,而销售萎缩的市场主要有美国、俄罗斯和欧洲。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其他地区的销售业绩起伏不定或者增加较缓慢的情况下,亚洲市场的销售几乎成直线增长的态势,而且在2009年已经超过了赛博的本土市场——法国,这足以证明亚洲市场的强大的潜力以及在亚洲的一系列并购行为为赛博带来的利益。

所以,我认为赛博溢价并购苏泊尔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亚洲市场扩大和盈利水平提高的动机,而在2011年2月,赛博之所以支付23.97%的溢价获得苏泊尔剩余20%的股权,我认为也是赛博基于这些年亚洲市场的巨大市场和盈利潜力而得出的。

2.负债水平降低。

赛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苏泊尔,但从2008年开始,赛博与苏泊尔的资产负债率几乎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赛博从2008年开始资产负债率下降速度很快,而苏泊尔却在这三年中负债率出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因此,长期偿债能力来看,赛博的偿债风险越来越小,并在2010年年底达到了50%一下的资产负债率,而另一方面,苏泊尔的长期偿债能力在2007至2008年两年中达到谷值之后(这是由于赛博的现金收购为苏泊尔增加了现金流动性),重新开始上升,并有接近赛博资产负债率的态势,但二者的负债水平都较收购前有下降。

因此,某些并购活动有利于并购双方调整负债水平,共同提高偿债能力,而这也是外资进行溢价并购的一个动因。

(二)苏泊尔盈利能力领先于市场平均水平苏泊尔在我国小家电企业中规模较大,根据2009年年底统计数据,苏泊尔的净资产以23.87亿元人民币在小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二名,仅次于九阳股份,而行业平均净资产仅为8.84亿元人民币。

苏泊尔的营业利润一直领先市场平均水平很多,并且处于稳健上升的态势,2010年,在整个小家电行业平均营业利润只有2.16亿元的大背景下,苏泊尔李瑞达到了将近5亿元的成绩。

苏泊尔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稳定的表现是赛博溢价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苏泊尔借力赛博的国际市场和技术优势从苏泊尔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家族企业,苏泊尔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坐上了国内龙头老大的位置,但是面对爱仕达、美的、九阳等国内外竞争者的有力挑战,仅仅依靠苏泊尔自身努力来实现“五年内成为世界品牌,打入世界通行业前三”的目标似乎是不够的,苏泊尔若想保持其竞争优势地位,最终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率先完成规模化实现阶梯跨越至关重要。

通过并购,苏泊尔可以借助赛博在全球50多个销售公司和12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跟家迅速地拓展海外苏泊尔品牌产品的市场,大大缩短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在技术方面,在赛博并购苏泊尔案中,技术转移是一个重点,在并购完成后,赛博将独家研发的红点技术和巧叠技术等全球专利转移至苏泊尔,而苏泊尔经过一定的改良,将这些技术用运到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小家电中,例如,苏泊尔为东北开发了一款不锈钢锅,而东北人喜欢煮酸菜,如果将红点技术直接运用到这款不锈钢锅中,这个红点就很容易因为酸菜而腐蚀,因此这个红点需要特制。

而这个问题外国人就不太容易理解,也自然在自己的生产中不会主要到这种细节,这些习惯不同造成的影响可能使得一项很好技术无法推广。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结合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产品推广赢得了时间,节约了成本。

(四)赛博并购苏泊尔形成规模经济赛博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短,从1996年开始,赛博就开始了我国的摸索过程,然而,截止2006年年底,即赛博完成对苏泊尔收购活动之前,赛博在我国的两家子公司,上海赛博电器有限公司和赛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我国境内的年销售额不足一亿元人民币,而与此同时,赛博的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也几乎面临着停滞不前的状况,继续在我国国内市场的探索的成本太高,正式开拓我国市场的这十年让赛博看到了自我摸索的高额机会成本,转而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这是最佳选择就是苏泊尔,因为苏泊尔与赛博同样专注于炊具和小家电行业,而苏泊尔在我国早已拥有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相对于欧洲市场较低廉的人工成本,另外,相对于国内其他电器企业,苏泊尔的中高端定位与赛博的高端经营模式不谋而合。

四.小结总的来说,案例SEB国际并购苏泊尔的并购效果在短期内还是良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从本文所涉及的各方面对案例进行跟踪,从而更好的对案例涉及的并购效果进行评价。

苏泊尔接下来也将不断推进与SEB融合项目:产品方面,SEB在苏泊尔的产品采购上,将继续扩大原有产品的采购规模。

技术方面,借助SEB先进的开发理念和核心技术,针对中国消费者开发一系列适合中国国内市场的炊具和小家电产品。

合作方面,继续加强深化与SEB在人力资源、财务和IT等方面与的交流合作,为公司在生产基地布局、生产工艺优化及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品牌方面,利用SEB的全球营销体系,快速拓宽和深化苏泊尔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知名度和网络覆盖率。

采购方面,全面纳入SEB全球采购体系,利用采购的协同效应降低公司的采购成本,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