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糖原累积病 (Ⅰ型)
甲基丙二酸 尿症
呼吸链异常 精氨琥珀酸尿症 半乳糖血症
瓜氨酸血症
果糖不耐受
有机酸血症或丙酮 酸羧化酶缺陷症
枫糖尿症
血管栓塞
同型半胱 氨酸血症
Fabry病
有机酸中毒
甲基丙二酸 尿症
丙酸尿症 酪氨酸血症
(I型) 异戊酸血症
7
.
IMD/IEM早期诊疗的意义
❖ 发病年龄越早,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是 NICU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IMD/IEM猝死机制
❖ 低血糖发作:脂肪酸β氧化障碍、糖原累积症、有机酸尿症可导 致低血糖发作。患者常于晨起空腹时出现严重低血糖而死亡,许 多患儿在死亡后才得到病因诊断。
❖ 代谢产物累积:在代谢紊乱状态下,体内毒性代谢产物蓄积中毒, 如尿素循环障碍导致严重高氨血症,脂肪酸β氧化障碍和有机酸尿 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脑、心、肝、肾等多脏器细胞中毒,功能衰 竭。
❖ 先天性代谢异常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EM
3
.
IMD/IEM的定义
❖ IMD/IEM: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机体生化物质在合成、 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异常(代谢异常 和能量缺失等)的总称。
❖ 代谢异常:可引起脑神经系统中毒性损伤、体内某些生 化物质堆积或缺乏;
❖ 蛋白质
❖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无白蛋白血症、转铁蛋白缺乏症
❖ 脂质
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Fabry 病
❖ 金属离子
肝豆状核变性、Menkes 病
❖ 激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肾上腺皮脑苷脂病
❖ 过氧化小体病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Zellweger 氏病
(医学课件)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思路PPT幻灯片
• 脑电图常呈中至中度异常,见多灶性棘慢波,有时 为高峰失律表现。脑核磁表现为脑白质异常、弥漫 性脑萎缩等。
• 致死率很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
• 随着诊断与治疗学研究的进步,遗传性疾病的病 因诊断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成为可治可 防的疾病。
不同类型的遗传性疾病需要依赖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诊断技术
方法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分析
分子生物学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分析
生化分析
氨基酸分析 酯酰肉碱谱分析
• 质谱分析为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带来了革命, 大大提高了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效率。同时促进了代谢组 学的研究。
• 溶酶体酶、线粒体酶活性检测技术逐步发展,酶替代治 疗、分子伴侣治疗进步。
• 分子生物学技术进步,得以从基因水平解读疾病病因与 防治。
遗传代谢病的种类 – 已命名600多种 • 小分子病
初步诊断与治疗
初步诊断:智力运动落后 癫痫 Menkes病?
处理: 复查血清铜蓝蛋白,血代谢检查; Menkes病基因检测; 对症治疗:抗癫痫治疗; 其他:组氨酸铜皮下注射?
• Menkes病又称卷发综合征,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基 因突变导致跨膜铜离子转运蛋白缺陷,肠粘膜对铜 吸收障碍,同时细胞中铜不能转运至细胞间液及血 液。导致血中铜蓝蛋白及血铜水平降低。
氨基酸
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
有机酸
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戊酸血症
尿素
先天性高氨血症
脂肪酸
氧化异常
碳水化合物 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症、果糖不耐受症
小儿遗传代谢疾病的诊疗规范
内容
• 1、遗传代谢病举例 • 2、遗传代谢病简介 • 3、血串联质谱及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查在遗
传代谢病中的诊断作用
遗传代谢病定义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 必需的某些酶、受体或载体等缺乏发生的疾病,多 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 先天性的代谢缺陷。大部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部分属于伴性遗传。
病例3
• 查血串联质谱及尿气相质谱:先天性肉碱缺乏症。 • 处理:继续抗癫痫治疗,同时补充左旋肉碱 • 目前情况:1岁3个月,患儿无癫痫发作,生长发育良好。
脂肪酸氧化障碍的临床特点
平日健康者突然持续发作(能量缺乏) 脑病:嗜睡、昏迷、惊厥 肝大、肝功能异常 心肌病、肌病 低酮体低血糖 轻度感染或发热诱发疾病大发作 猝死
• 其同胞姐姐有类似症状,予3岁时死亡。 • 遗传代谢筛查:丙酸血症
有机酸代谢障碍
• 本次入院:血氨240umol/L,患儿意识不清。头
颅MRI:呈代谢性改变。
• 入院后处理:降血氨,止痉,一周后血氨降为正
常,神志转清。
尿素循环障碍
❖ 定义:尿素循环障碍是由于氨的代谢障碍引起
血氨增高的一组疾病
❖ 疾病种类
➢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 ➢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 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缺乏症 ➢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 ➢ 精氨酸酶缺乏症 ➢ 鸟氨酸--转氨酶缺乏 症
➢ 迟发型: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多于婴幼儿期起病。大多迟发型 患者初次发病之前无特异性症状,智力发育正常,也有少数患 者成年后发病,甚至有的OTC变异基因携带者终身不发病。发 热、饥饿、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时,由于肌肉蛋白分解增加, 可能导致高氨血症的急性发作 。
遗传代谢病课件课件
遗传代谢病课件课件遗传代谢病课件一、概述遗传代谢病是一类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代谢途径异常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过程,导致体内化学物质代谢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遗传代谢病的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
二、疾病简介1、遗传代谢病的分类遗传代谢病可根据代谢途径异常的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代谢途径异常包括糖代谢异常、脂类代谢异常、氨基酸代谢异常等。
每一种代谢异常都可能导致特定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苯丙酮尿症等。
2、遗传代谢病的遗传方式遗传代谢病大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意味着只有在父母双方都携带致病基因的情况下,子女才会患病。
此外,有些疾病还表现出性别差异,如女性易患缺铁性贫血,男性易患肥胖症等。
3、遗传代谢病的症状遗传代谢病的症状因疾病种类而异,但通常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关节畸形等。
这些症状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也可能在儿童期或成年期才逐渐表现出来。
三、疾病影响1、生长发育迟缓遗传代谢病可能导致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和体重低于同龄人,牙齿发育不良等。
2、智力低下一些遗传代谢病可能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这些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智力发育严重受损。
3、特殊面容部分遗传代谢病可能导致特殊面容,如唐氏综合征、歌舞伎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的面容特征往往比较明显,容易识别。
4、关节畸形部分遗传代谢病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如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
四、诊断和治疗1、诊断方法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和基因检测。
临床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检验等,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基因检测则可以确定疾病的基因突变位点和遗传方式,为精准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2、治疗措施遗传代谢病的治疗方法因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而异。
一些疾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手段得到有效控制。
遗传代谢病
遗传代谢病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郑军一、定义遗传病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又称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error of metabolism IEM), 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
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某种酶、载体蛋白、膜或受体等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产物功能发生改变,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父母有同宗病史、曾有不明原因新生儿死亡、家族中有同样严重疾病史时,临床医师应警惕IEM可能。
某些IEM如尿素循环病-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缺乏为X连锁疾病。
先天代谢病(IEM)患儿一般出生时表现正常。
新生儿期发病者一般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出现症状。
因新生儿应急反应和代偿能力有限,先天代谢病常与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良等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
当出现有这些非特异表现时高度怀疑先天代谢病很重要,因大多数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很快导致死亡。
即使某些代疾病目前尚无法治疗,但明确诊断对以后妊娠的产前诊断会有关键作用。
二、发生率虽然每一种先天代谢病都比较罕见,但因其种类繁多,故其总发生率可高达1/2000。
约有100种先天代谢病在新生儿期会出现临床表现。
三、临床特点1、孕期孕有长链3-羟辅酶A脱氢酶缺乏(LCHADD)及其它脂肪酸氧化疾病胎儿的孕妇可在孕期发生急性脂肪肝及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
但大多数IEM孕期正常。
2、发病时间、方式根据新生儿期出现时间及方式划分二组。
中毒型典型病程是出生时表现健康、无症状,随后临床进行性恶化。
首发症状一般是喂养困难、呕吐、继而神经症状恶化,有嗜睡、呼吸暂停、惊厥、昏迷。
典型疾病为有机酸中毒、尿素循环病(UCD)。
能量缺乏型,最常见表现为势不可挡的神经系统表现,呼吸暂停、惊厥、昏迷,没有无症状期。
此组疾病有线粒体、微体病,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NKH),钼辅助因子缺乏,原发乳酸酸中毒。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公认为国际金标准
返回节
第九页,共76页。
双脱氧链终止法
原理:
测序基础是以ddNTP为 测序反应的链终止剂
掺入到延伸链中的ddNTP 可阻止后续ddNTP或 dNTP的掺入
返回节
第十页,共76页。
返回节
第十一页,共76页。
示例:BigDye™ Terminators 循环测序反应扩增到未端为BigDye™ Terminators的一
酪氨酸血症III型: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缺乏
返回节
第四十二页,共76页。
基因诊断
酪氨酸血症的基因诊断主要依靠对FAH、HPD和 TAT基因的突变筛选。
研究者已经确认了可导致酪氨酸血症I型的40种FAH突 变,这些突变可导致该酶的不稳定或失活,从而导致使 该酶的活性降低或缺失。
研究者已经确认了10种以上的TAT基因突变,而且,几乎 所有的TAT基因突变可导致酪氨酸血症II型。
返回节
第十八页,共76页。
基本流程:第4步
反应体系中剩余的dNTP和残留的少量ATP在Apyrase的作用下发 生降解#43;dNMP+Pi
ATP
ATP双磷酸酶 ADP+AMP+Pi
返回节
第十九页,共76页。
基本流程:第5步
加入另一种dNTP,使 第2-4步反应重复进 行,根据获得的峰值
返回节
第二十五页,共76页。
第二节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遗传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的质和量的改变, 从而所催化的酶促反应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疾
病。
一、代谢性疾病的特征及基因诊断策略
二、苯丙酮酸尿症(PKU)
八、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
遗传代谢病
什么是遗传代谢病遗传代谢病( 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是指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酶、载体及受体等物质生物合成发生缺陷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类遗传性疾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先天性的代谢缺陷。
遗传代谢病有如下特点:·遗传代谢病病种繁多,医学界目前已发现近1000种;·单病种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总体发病率可达活产婴儿的1/500;·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患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总数超过3万人;·遗传代谢病不是新生儿的“专利”,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均可发病。
二、遗传代谢病的危害部分遗传代谢病发病较早,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有些遗传代谢病发病较晚,在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晚年才发病。
如果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身体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常见的较严重损害包括:1、神经系统损伤:80%以上的患者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脑瘫、智力低下、顽固性抽搐、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严重损害,甚至引起昏迷或死亡。
2、多脏器损害:70%以上的患者多脏器受到损害,如肝脏肿大、肝功能不全、肾损伤、黄疸、青光眼、白内障、容貌怪异、毛发异常、耳聋等。
3、终身残疾:遗传代谢病严重影响患儿的智力及体格发育,如未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约40%以上的患儿终身残疾,相当多的患儿在确诊和治疗之前即已致残或死亡。
4、其他影响:遗传代谢病可引起不孕不育、抑郁症、精神病、老年痴呆等。
三、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一般0-3个月为蓄积期,常无显著异常;多数患者在4 - 12个月发病,一岁以后亦有发病案例。
遗传代谢病患儿早期常无症状,因而极易漏诊;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当出现典型症状时,往往已经对患儿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儿童遗传代谢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方法
代谢异常表现
如低血糖、高乳酸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等,可通过 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诊断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代谢产物的 含量,如氨基酸、有机酸、脂肪 酸等,以判断是否存在代谢异常
。
尿液检查
部分遗传代谢疾病可导致尿液中特 定代谢产物的异常排出,通过尿液 有机酸分析、氨基酸分析等可协助 诊断。
肝肾功能异常
部分遗传代谢疾病会影响肝脏或 肾脏功能,导致相应器官受损, 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蛋白尿等
症状。
预防措施与建议
早期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及早发现并干预,避免或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调整
根据疾病类型和程度,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或过少 某些营养素,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检查意义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儿童的生理功能、代谢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等 ,为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诊断
生长发育异常
儿童遗传代谢疾病常导致 生长发育迟缓或异常,如 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 标准,头围异常等。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遗传代谢疾病可影响 神经系统发育,表现为智 力低下、运动障碍、语言 发育迟缓等。
增强患儿自信心
鼓励患儿积极参与日常活动,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减轻焦虑情绪
关注患儿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情绪。
加强家庭沟通
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共同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与指导
01
02
03
04
运动训练
根据患儿病情和身体状况,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提
高身体素质。
语言训练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疾病,是由于人体遗传物质的缺陷导致的一系列身体功能障碍。
这类疾病一般都是由于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引起,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为3000例/100万人,而且大多数都是儿童患者。
这些疾病使用传统疗法难以控制和治愈,所以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分类遗传代谢性疾病可以分为两类:核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
核酸代谢疾病是由核苷酸代谢出现失调引起的。
在核酸代谢疾病中,嘌呤代谢紊乱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对来说,氨基酸代谢疾病的类型则更加多样。
相应地,氨基酸代谢疾病一般分为以下几类:酪氨酸代谢、甲酰亚胺代谢、赖氨酸代谢、异亮氨酸代谢等。
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症状由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不同,所以其临床症状也大不相同。
但是,不同类型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症状:1. 肝脾肿大:由于肝脏和脾脏代谢能力下降,儿童患者的肝脾常常会肿大。
2. 呼吸衰竭:由于机体能量代谢障碍,儿童患者的心脏和呼吸系统经常处于极度疲惫状态。
3. 焦虑抑郁:由于身体机能障碍,儿童患者常常会有不安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传统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疗法和手术进行治疗,然而这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而且多数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所以单独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遗传代谢性疾病基因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能够更直接地影响患者的真正发病基因。
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嵌入健康基因或使用RNA干扰技术来修补或静默患者突变的基因,从而缓解或治愈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
基因治疗综合利用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学等学科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由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大程度上与营养代谢相关,个性化营养治疗也成为治疗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医学遗传学遗传病诊断和治疗
遗传病的诊断方法
基因测序
通过对患者的DNA进行测序,可 以帮助医生诊断基因异常导致的 疾病。
影像学检查
利用影像学技术,如X光、CT、 MRI等,可以检查器官和组织结 构的异常情况。
遗传代谢病诊断
通过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样本, 测定关键代谢物的数量,以诊断 代谢性疾病。
产前诊断
通过产前的基因检测和超声检查, 可以预测胎儿是否有一些常见的 遗传病。
医学遗传学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 们的生活和世界,正在帮助人类 更好地应对基因病,期待未来, 我们会有更多的发展。
注重伦理和社会问题
在推广医学遗传学的过程中,我 们还应该注重伦理和社会问题, 比如基因歧视、应用伦理学等问 题。
慢将其应用于人类基因研究和治疗。
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深入医学
遗传学领域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更准确 地结合大数据处理医学问题,这将更好 地帮助人类研究和治疗基因病。
结论和展望
我们掌握着所有基因的阅 读码
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和世界
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现 在掌握着人类基因组的所有信息, 这将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理解 和治疗基因病。
3. 遗传咨询可以帮 助您理解您的家族遗 传史
了解您的家族遗传史,可以帮 助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可能出 现的疾病。
医学遗传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基因测序的成本下降
基因测序的成本越来越低,相信在未来
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更新
2
更多的人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为人类基 因研究提供更多样的数据。
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成熟,未来可以慢
遗传病的治疗方法
1
肝移植
2
肝细胞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代谢性
什么是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
什么是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tandem mass spectrometry-based therapy for 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用于处理一类被称为遗传代谢病的疾病。
遗传代谢病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疾病,影响身体对特定代谢物的处理能力。
疾病诊断与鉴定在进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之前,准确的疾病诊断和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进行代谢物分析和基因检测,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遗传代谢病以及所患代谢病的具体类型。
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酮症酸中毒、脂肪氧化缺陷、氨基酸代谢异常等。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原理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通过检测、分析和监测患者体内特定代谢物的水平,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这种治疗方法使用了质谱技术,可以检测和测量微量代谢物在体液中的浓度。
通过跟踪这些代谢物的水平,医生可以调整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以达到维持正常代谢物水平的目的。
优势和挑战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具有一些优势,如准确性高、敏感性强、非侵入性和实时监测等。
它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然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治疗成本较高,包括设备和实验室测试等方面的费用。
此外,该治疗方法还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更加高效、精确的设备和技术可能会降低治疗成本,并提高对不同代谢物的检测能力。
此外,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结论总之,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治疗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有遗传代谢病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
准确的疾病诊断和鉴定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虽然该治疗方法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我们对于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
《遗传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饮食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 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饮食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是在药物治疗和饮食治 疗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 持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
支持治疗包括心理支持、康复训 练、氧疗、药物治疗等,根据患 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支持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 评估患者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 按照医嘱使用。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 有效。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遗传代谢性疾病的 基本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调整 饮食结构,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控制病情发展。
饮食治疗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和 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食物种类 和摄入量。
01
分析以上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 表现及诊断方法,探讨遗传代谢 性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 性。
02
讨论如何针对不同遗传代谢性疾 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专家点评与建议
专家指出,对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预 防和早期干预是关键,提倡加强公众 宣传和教育,提高疾病知晓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不同的类型,可能出 现的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肌无力、抽搐、昏 迷等。
诊断
诊断遗传代谢性疾病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和尿液的生化检测、基因检测等。根据检查结果, 结合临床表现和家族史,可以确诊遗传代谢性疾病。
02
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是遗传代谢性疾病控制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采取有效的预 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影
儿童遗传代谢病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与治疗
80%
氧化应激
遗传代谢病引起氧化应激反应, 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
导致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等后果
智力障碍
遗传代谢病影响神经系统的正 常发育和功能,导致智力低下 、学习困难等。
行为异常
遗传代谢病可引起多动、自闭 、攻击等行为异常,影响社交 和心理健康。
其他后果
遗传代谢病还可导致癫痫发作 、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 后果,影响生活质量。
染色体异常
如唐氏综合征等,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神 经系统发育异常。
单基因遗传病
如苯丙酮尿症等,影响神经递质代谢,导致神经 系统功能障碍。
多基因遗传病
如自闭症等,涉及多个基因突变,影响神经网络 发育和功能。
03
儿童遗传代谢病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常见遗传代谢病类型及其危害
02
01
03
苯丙酮尿症
导致智力低下、癫痫发作等,影响生活质量。
分类
根据代谢异常涉及的物质不同,遗传代谢病可分为氨基酸代谢异 常、有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氧化异常、糖代谢异常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基因突变
遗传代谢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相关代谢酶的 缺陷或功能异常。
代谢途径异常
基因突变导致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使得相应底物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在体内积累并 引起毒性反应。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进行治疗,如补充缺乏的 酶、抑制异常代谢等。
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 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和 禁忌症,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 ,评估治疗效果和患儿病 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遗传代谢病
最适筛查方法
GCMS/MSM GCMS GCMS/MSM GCMS/MSM GCMS/MSM GCMS/MSM GCMS/MSM GCMS/MSM
有 机 酸 代 谢 异 常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甲基丙二酸血症 丙酸血症 3-醛基硫解酶缺乏症 异戊酸血症 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尿症 羟甲基戊二酸血症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戊二酸血症I型
6. 代谢产物异常 7. 体液内成分浓度异 常 8. 临床表现异常
临床印象
↑ 相关检查 ↑ 临床表现异常
临床上可以提供的线索
家族中有不明原因的新生儿死亡史(特别是 上一胎或母系家族中的男婴)。 近亲结婚的后代(因为其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疾病的发病率高;IEM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
出生后不久(可能是几个小时)出现症状, 体征。 出现症状前,大多数患儿有围生期异常及新 生儿期状况不佳。
遗传代谢病
(inborn erroers of metabolism IEM)
遗传代谢病(IEM)
1908年首次被提出。
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 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分子在结构和 功能上发生改变,导致酶、受体、载体等的 缺陷,使机体的生化反应和代谢出现异常, 反应底物或者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蓄积, 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遗传代谢病的分类及主要疾病
氨基酸代谢病
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病、同型胱氨酸血症、高甲 硫氨酸血症、白化病黑酸尿症、酪氨酸血症、高 鸟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精氨酸酶缺乏症等
糖代谢病
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果糖 不耐受症、糖原累积病、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 缺陷等
脂肪酸氧化障碍
溶酶体蓄积症
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类疾病,多是由于身体缺乏某种酶类物质导致。
该类疾病常常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无法糖尿,这些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终身贫瘠等长期后果。
因此,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课题。
一、基因诊断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有缺陷的基因,进而进行早期干预。
目前,基因诊断技术的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序列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的DNA序列。
第二种是基因芯片技术,该技术通过检测基因芯片上特定基因片段的信号变化,进而确定基因存在缺陷。
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将正常基因注入到患者的体内,实现缺陷基因的正常替代。
目前,基因治疗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许多应用的基因治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包括对苯丙酮尿症、囊性纤维化和X-连锁遗传性血小板减少伴有巨型血小板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三、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它通过将CRISPR蛋白结合Cas9酶靶向特定的DNA序列,实现权威更改基因序列。
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疾病可以使用该技术实现治疗。
在遗传性代谢疾病治疗方面,研究已开始尝试使用CRISPR-Cas9技术,修复对应的基因缺陷。
四、肝细胞移植肝细胞移植是一种针对部分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肝细胞移植的过程中,医生将健康肝细胞移植到受体的肝脏中,进而替代受体肝部分健康的肝细胞,实现肝部代谢功能的恢复。
此方法在患有部分遗传性代谢疾病时常常得到应用,但是移植的多次失败和排斥反应的出现也制约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总结随着时代的进步,遗传性代谢疾病治疗技术不断被拓展和完善。
一方面,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肝细胞移植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也为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遗传病学在代谢疾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病学在代谢疾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遗传病学是研究遗传变异所导致的疾病和行为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遗传病学在代谢疾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遗传病学在代谢疾病研究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一、基因检测在代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代谢疾病是由代谢途径中的酶缺乏、功能异常或代谢物无法正常清除等原因引起的疾病。
其中一些代谢病是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和卟啉症。
通过对疑似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确诊疾病类型。
同时,基因检测对于未来的生育规划和治疗方案制定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因治疗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对特定的基因进行修复或者替换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代谢疾病治疗中,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对缺失或异常的基因进行修复或替换,来恢复代谢途径中受损的部分。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由于CFTR基因缺陷导致的代谢疾病,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向患者体内输送正常的CFTR基因,来纠正基因缺陷,从而实现治疗。
三、基因编辑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是通过人工干预基因组来改变细胞、组织、甚至整个生物的遗传信息。
在代谢疾病治疗中,基因编辑可以通过针对具体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实现精准的基因治疗。
例如,苯丙酮尿症是由于酪氨酸羧化酶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疾病,通过针对这个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可以纠正其突变的遗传信息,从而实现治疗。
四、个体化治疗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个体化治疗是根据个体的遗传信息、生理特征、生活方式等因素,实现精准治疗的方法。
在代谢疾病治疗中,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生理特征和代谢通路的异常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脂肪酸代谢障碍是一种由于酯酶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疾病,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和代谢途径的异常情况,确定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治疗方案,从而实现精准治疗。
总之,遗传病学在代谢疾病研究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明确疾病的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还可以通过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方法,实现对代谢途径的精准干预,从而为代谢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
代谢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和基因诊断
代谢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和基因诊断代谢疾病是一类由于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的异常积累或缺乏,导致机体出现生化反应异常。
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常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生命威胁,对社会也带去了巨大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代谢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和基因诊断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代谢疾病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代谢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和基因诊断。
一、代谢疾病的基本概念代谢疾病是一类由于某些酶缺陷或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的异常积累或缺乏,导致机体全身代谢紊乱,在生化反应过程中发生异常,从而引起肝、肾、心脏等器官的损害。
代谢疾病主要分为酶缺陷型和遗传物质代谢异常型两种。
前者是由于酶的异常或者缺乏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后者主要是由于基因的异常或缺陷导致代谢产物的异常积累或缺乏,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原缺乏症等。
二、代谢疾病的遗传学研究1、基因的突变与代谢疾病的发生代谢疾病的发生主要跟基因相关,基因的突变或缺陷会导致某些代谢酶功能异常或缺失,从而引发代谢产物的异常积累或缺乏,导致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
不同的代谢疾病由于不同基因的突变或缺陷引起的,因此为了深入研究代谢疾病的遗传学机制,需要对不同代谢疾病的基因进行系统的鉴定和分析。
2、基因检测与代谢疾病的诊断基因检测是代谢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代谢疾病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判定疾病的基因类型,并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基因检测可以采用常规遗传学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常规遗传学方法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则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灵敏度。
三、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1、基于生物标识物的简化检测代谢疾病的诊断一般采用生物标识物检测,这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不需要进行基因分析。
遗传性代谢病汇报ppt课件
根据代谢途径和受累器官的不同,遗 传性代谢病可分为氨基酸代谢异常、 有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氧化异常、 糖代谢异常、金属元素代谢异常等。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遗传性代谢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 致编码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发生 缺陷,使得相应代谢途径受阻或异常 。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导致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 性降低或丧失,使得代谢产物在体内 异常积累,进而对细胞和组织产生毒 性作用,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生长发育异常
患儿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发育落后、智力低下等 表现。
特殊面容和体态
部分遗传性代谢病患儿具有特殊面容和体态,如 眼距宽、鼻梁低、舌大等。
神经系统症状
可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障碍、癫痫发作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代谢物的浓 度,如血糖、血脂、氨基酸等, 以判断代谢状况。
尿液检查
部分遗传性代谢病患儿尿液中会 出现异常代谢物,通过尿液检测 可辅助诊断。
生化分析
利用生化技术对组织、细胞或生 物大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揭 示疾病相关的代谢异常。
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基因测序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基因组进行全面检测,识别潜在的 致病基因突变。
单基因遗传病筛查
针对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进行靶向性筛查,提高诊断效 率。
REPORTING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遗传性代谢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 突变筛查、代谢途径分析、疾病模型建立以及治疗方 法探索等方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能够实现 对大量样本的基因突变筛查;同时,基于代谢组学的 研究方法,可以深入解析代谢途径的异常变化。此外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疾病模型,为深入研究遗传 性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有力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g M d , y 5 V l N . o i e Si Jl 20 , 2 , 4 e n c u 0 o 5 o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杨艳玲
【 摘要】 遗传代谢病是氨基酸、 有机酸、 脂肪、 糖、 激素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总称, 有数百种。 虽
其他 冷冻保存
气味、 颜色 尿常规化验、 酮体 简单代谢筛查
血液 血常规 电解质、 血脂 糖、 血气 肝、 肾功能 心肌酶谱 氨、 乳酸、 丙酮酸 、 酮体
血清、 血浆冷冻保存
(旨 &肪酸、 肉碱分析) 肝素抗凝血
半乳糖分析
激素测定
( 无菌、 淋巴细胞培养用) D A基因分析) N(
冷冻保存
干燥血液滤纸
1 饮食治疗 ̄限制前驱物的摄人 .
苯丙酮尿症 枫糖尿症 高氨血症
质营养不良等。在一些氨基酸、 有机酸代谢病的治疗
中, 活体肝移植已经取得了成功。
表 3 遗传代谢病的治疗方法
低苯丙氨酸饮食 低白氨酸饮食 低蛋白、 高热量饮食
31 神经系统损害 几乎所有的遗传代谢病都有 . 不同 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 其中以智力发育落后、 惊
厥最为常见, 部分疾患伴有小脑、 椎体外系、 脊髓或 外周神经损害。
作者单位: 0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1 04 0
35 皮肤及毛发异常 如白化病、 . 苯丙酮尿症患者 皮肤白、 毛发黄, 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肾上
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肤色较黑, 常有色素沉着。
3 容貌及五官畸型 如粘多糖病、 . 6 糖原病患者可
有容貌异常。粘多糖病、 半乳糖血症、 神经鞘脂病、 同
万方数据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 年7 05 月第 2 卷第4 5 期 S tn eo c i
Fri d i 」 o g Mo S , 己、20 , l , . en c 05 V 2 N 4 o 5 o
酮尿症。
尿常规、 血常规、 电解质、 肝肾功能、 心肌酶谱、 血气分析、 脑电图、 C , 脑 T 磁共振成像
一般代谢检查
血糖、 血氨、 血乳酸、 丙酮酸、 酮体、 尿氨基酸、 粘多糖过筛
特殊检查
由于遗传代谢病表现复杂, 诊断分析时除参考 病史、 家族史、 临床表现与常规化验外, 确诊时须依 赖特殊生化检测, 如血、 脑脊液的氨基酸分析、 尿、 有 机酸、 脂肪酸、 肉碱分析、 血液脂酞肉碱谱分析、 负荷 试验、 激素测定等, 明确有无物质蓄积或生理活性物 质减少( 1表 2。近年来, G -S M -S 图 、 ) 随着 CM 和 S M 的应用, 我国氨基酸、 有机酸及脂肪酸代谢病的筛查
无乳糖、 无半乳糖饮食 限制胆固醇饮食 低铜饮食 低蛋白、 高热量饮食 低脂肪饮食, 预防饥饿
四氢生物蝶吟,经色氨酸、 5 左旋多巴 NB TC
同 半 型 胧氨酸 血症( 素B反应型) 维生 6 同 型半胧氨酸血症( 维生素 B不反应型) 6 戊二酸尿症2 型
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 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
体征。 2 种类
肾 上腺脑白 质营养不良、 le r Zl g 氏病 e e w
线粒体脑肌病、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目 0 余种疾患, 前已发现40 根据受累物质的特 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见表 1。其中苯丙酮尿症患病 ) 率较高, 但地区差别较大。
蛋白质
脂质 金属离子 嗓吟 色素 激素 溶酶体病 过氧化小体病 线粒体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 丙酸血症、 异戊酸血症 尿素循环障碍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 无白蛋白血症、 转铁蛋白
缺乏症
高雪氏病、 匹克氏 T -c 病、 b 病 尼曼一 病、 ya s F r ash a y
肝豆状核变性、e e病 Mn s k 雷一 尼二氏综合征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叶琳病 先天性 状腺功能低下、 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甲 先天 粘多糖病、 粘脂病、 神经鞘脂病、 神经节脑昔脂病
然每种疾患均属少见病, 但累积患病率相当可观, 危害极大。遗传代谢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 以神经 系统受累为主, 大多数患者于儿童时期起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 个体差异很大, 轻者终身不发病, 重 者碎死, 需依赖特殊生化分析技术进行诊断。近几十年来,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各类 疾患的诊断、 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I 遗传代谢病 : 关健词I 氨基酸; 有机酸; 脂肪酸
氨基酸分析 新生儿筛查 酶学分析
MS MS -
游离脂肪酸分析 基因分析
其他
脑脊液分析 X光检查 脑影像学检查 负荷试验
组织活检( 皮肤、 肝脏、 肌肉) 皮肤成纤维细胞酶学分析 尸体解剖( 保存脏器与组织)
某些疾病( 如有机酸尿症) 安定期可正常, 急性 期的尿液更有助于发现异常, 必要时应反复检测。
疾病举例
苯丙酮尿症、 同型半胧氨酸尿症、 枫糖尿症、 酪氨
酸血症
碳水化合物
有机酸 尿素
半乳糖血症、 糖原累积症、 果糖不耐受症、 乳酸丙
酮酸血症
遗传代谢病多为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其中以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多见, 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 X隐性或显性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相关蛋白质 结构或功能异常, 引起酶缺陷或细胞膜功能异常, 导
F。 a病 b
补 半L查 — 充。 孚 酶 丝
6 预防 遗传代谢病的预防包括出生前和出生后两方 面。目 国内外主要采用遗传咨询、 前, 产前诊断及筛 查三结合的方法, 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力发育正常并同正常男性结婚的女性苯丙酮尿症患 者, 如果妊娠期间不合理地控制饮食, 流产、 死产、 宫 内发育不全等发生率很高, 生后多有智力低下、 小头 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等合并症。因此, 对生育期女性
图 1 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断程序
与诊断技术有了 很大提高。
基本检查
刁城 ‘
,。 遗传代谢病的主安筛查 ’诊断方法 j
特殊检查 有机酸分析 氨基酸分析 蝶吟谱分析 氨基酸分析 月肪酸分析 旨 血浆肉碱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粘多糖病等患儿多有肝功能损害及
肝脾肿大。同型半胧氨酸尿症常伴随晶体脱垂、 骨 骼发育异常和血管损害。粘多糖病患儿表现为骨骼 畸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多有生殖系统
畸形。
34 特殊气味 由于代谢物的蓄积, . 一些患儿尿、 汗可有异味, 如苯丙酮尿症患儿常有鼠尿味, 异戊酸
血症患者常有汗脚味。
万方数据
国 外医学内 分泌学分册2 5 月第2卷第4 乌 t 0 年7 0 5 期 ei cn o
Frm e Si Jl 20 , l N . o i M d , v 5 V 2 , 4 e c u 0 o 5 o
过骨髓移植或酶的补充疗法可提高酶活性, 如腺昔脱 氨酶缺乏、 镰状红细胞贫血病、 高雪氏病、 肾上腺脑白
血苯丙氨酸测定 血、 尿氨基酸分析 'CM 尿有机酸、 G -S 氨基酸、 脂肪酸分析
ZS S M - 血液脂酞肉 M 碱谱分析
尿喋吟谱分析、 血二氢喋吟还原酶测定 组织活检、 酶活性测定、N D A分析
注:G - S气相色谱 一 ' M : C 质谱联用分析; z M : M -S串联质谱分析 S
遗传代谢病是氨基酸、 有机酸、 脂肪、 糖、 激素等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总称, 虽然每种疾患均属少见病, 但因病种繁多, 累积患病率相当可观, 危害极大。近 几十年来,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各类 疾患的诊断、 治疗与预防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 病因及发病机理
生化物质 氨基酸
表 1 遗传代谢病的种类
床特点。
32 代谢紊乱 每类疾患均有其特异的代谢改变, . 部分还伴随水、 电解质异常和糖代谢紊乱, 在新生儿 或婴幼儿早期即出现症状, 表现危重。如先天性肾 上腺皮质增生症失盐型患儿生后数日即出现严重脱 水、 高钾低钠血症、 低血糖, 甚至碎死。糖原累积症 工 型患儿常表现为顽固性低血糖。 33 肝功能损害或其他脏器受累 如半乳糖血症、 .
3 临床表现 遗传代谢病病种多, 临床表现复杂, 同一种疾患
常有不同的表现型, 个体差异很大。部分疾患起病 危重, 如有机酸血症、 高氨血症等新生儿期起即可出 现惊厥、 呕吐、 酸中毒等异常。苯丙酮尿症、 枫糖尿 症、 半乳糖血症、 高雪氏病等则多自婴儿期起病, 进 行性加重, 逐渐出现发育落后、 惊厥、 肝功能损害等 症状。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肝豆状核变性等疾 患可于学龄前后起病, 进展较为缓慢。极少数患者 可能终身不发病。总的来说, 遗传代谢病有下列临
DA N 诊断需淋巴细胞、 肌肉、 皮肤、 脑或肝等内脏组
织。对于诊断不明的濒死患儿, 亦应保存适量尿、 血 清或血浆、 血液滤纸、 抗凝血、 冷冻组织, 以争取死亡
后诊断。
酶等进行治疗, 如大剂量维生素B或甜菜碱对同型半 6 胧氨酸血症有效、 维生素B对2%的甲 二 0 基丙二酸血症
患者有效。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用于遗传 代谢病的治疗领域, 并已在一些病种取得了成功。通
型半胧氨酸尿症等疾患可能出现视力及听力障碍。 37 其他 部分疾患可有腹泻、 . 呕吐、 烦躁、 嗜睡、 喂养困难、 湿疹等非特异性症状。
4 诊断
临床调查, 发现高危儿
一般检查
应基于临床诊断一生化诊断 ̄酶学诊断 ̄基因 诊断的原则, 对于临床可疑患者, 应及时进行有关检 测, 争取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许多疾患新生儿、 婴 儿期表现正常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 很易漏诊 或误诊, 只有通过新生儿筛查才能早期发现, 如苯丙
5 治疗
对于重症或碎死患儿可进行膀胧穿刺, 5 1 留取 一 0 T 尿液冷冻保存, n l 以备病因检查。对部分疾患需进
行酶活性测定、 病理检查、 甚至基因分析进行诊断。 酶学诊断多采用皮肤成纤维细胞或淋巴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