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详细笔记必备(DOC)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胡文仲版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胡文仲版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1章跨文化交际1.1 复习笔记一、跨文化交际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2跨文化交际日益引起注意的原因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跨文化交际日盛。
3L.S.Harms关于交际的看法(1)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要经历五个阶段:①语言的产生;②文字的使用;③印刷技术的发明;④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⑤跨文化交际。
(2)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L.S.Harms认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与语言的产生可以相提并论。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1Marshall Singer的观点(1)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
(2)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
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在每个群体中的看法又有差异,因此,在文化上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特的,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跨文化交际。
2Porter和Samovar的观点(1)把各种文化差异放在同一个标尺上,不同国籍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2)Porter和Samovar的观点在原则上与Singer是一致的,但不像Singer那样过分强调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独特性。
3Ron和Suzanne Scollon的观点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群体都有各自的独特的语篇系统,因此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语篇系统方面,研究语篇差异比研究文化差异更有意义。
4对Singer和Scollon观点的评价(1)Singer和Scollon的观点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些现象的不满。
《跨文化交际学导论》笔记:电子版
《跨文化交际学导论》笔记:电子版跨文化交际学导论笔记:电子版1. 引言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间如何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学科。
本课程将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
2.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
这包括语言、非语言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交流和传递。
3.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性有助于构建互相理解、尊重和合作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一种竞争优势。
4.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很多障碍需要克服。
语言障碍、不同的非语言行为、文化偏见和误解都可能导致交际不畅或冲突。
理解这些障碍并学会应对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5. 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提高交际效果。
包括积极倾听、了解文化差异、避免偏见和刻板印象、以及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观点。
6.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际现象。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实地观察是常见的研究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模式和影响因素。
7. 结论跨文化交际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交际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研究跨文化交际,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促进文化间的理解与合作。
以上是《跨文化交际学导论》的一些笔记。
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
跨文化交际笔记
狭义的交际: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或非语言手段进行沟通。
若接受的信息恰好与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那么信息传递就算成功。
交际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紧密相连,受文化、心理因素控制。
三、理解文化1. 什么是文化Culture和文化的词源Culture 源于拉丁文:耕耘,种植→照料家庭、培养道德和心智→精神观念Culture的亚洲传播始于日本,指不用权利或刑法,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2.文化定义“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泰勒《原始文化》3.文化的形式与多重性(1)文化形式:各种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
如见面礼仪等。
(2)文化多重性:用来描述在大社会文化下仍然保留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身份的群体。
如美国开设的印度瑜伽课和中文书法课等。
(3)亚文化:在某一包容广泛的文化或社会中,表现出足以区别于其他人的行为模式特征的一定的民族、地域、经济或社会的群体。
如中国的各少数民族、不同省市或地域形成的文化。
(4)文化间的相互影响(5)文化敏感与文化距离(6)文化休克: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4.交际与文化交际带有文化色彩文化和交际不可分。
因为不仅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主次关系、说话内容和先后顺序等是由文化决定的,文化还有助于人们如何将信息编码、如何赋予信息以意义、以及是否可以发出、接受、解释各种信息的条件和环境。
所以,文化是交际的基础,有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交际实践。
5.跨文化交际(1)交际失误与交际失败不能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从而出现不恰当的言行,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
交际失误为语法失误和语用失误。
(2)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于美国兴起,80年代传入我国。
推动跨文化交际发展的主要因素:交通技术,电子传媒,经济全球化,移民形式多样化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性和多层面性A 多学科性: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B 多层面性:外交,外贸,团体文化艺术交流重要性:国际意识(文化共生),国内意识,学科意识,个人意识(预见问题;文化比较,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指导实践)跨文化交际元素:认知要素:“个体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进行选择、评估和组织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学阅读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阅读笔记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概念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交流、沟通以及相互理解的学科。
它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行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有几个核心概念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首先是“文化”,它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有的语言、艺术、信仰、习俗、传统等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的集合。
其次是“交际”,它是指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
而“跨文化交际”则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语言、符号等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换和文化理解的活动。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特点包括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世界上存在众多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这使得跨文化交际呈现出多样性。
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和误解,也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复杂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会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交流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包括语言、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意识等方面。
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与内涵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学科。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阅读《跨文化交际学》我对其中的定义与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语言、符号等交流工具进行信息、情感、观点等的交换过程。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一、跨文化交际概论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一个层面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另一个层面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是什么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3.国际汉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跨文化交际学国际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表达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提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水平;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方法和策略.4.跨文化交际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交际练习.二、交际与文化1.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定论.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化定义最全面、最精确,而是哪个文化定义与跨文化交际最相关,最能表达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教材推荐跨文化交际学者Brislin(2000)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2.什么是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包罗万象.其中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理解这些文化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和作用.3.G. Hofstede与G.J.Hofstede(2004) 提出的文化要素包括几个层次包括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4个层次.4.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常用的文化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有两种文化分类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为常用.一种是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另二种是主导文化与亚文化.5.文化有什么特点呢〔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2〕文化是共享的,并世代相传.〔3〕大局部文化是无意识的.〔4〕文化是象征的.〔5〕文化是动态的.6.什么是交际与文化的定义相似,关于交际的定义也非常丰富和复杂.教材仅推荐与跨文化交际语用领域相关的定义.即Gudykunst& Kim〔2003〕提出的关于交际的定义:交际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但是这种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并非单纯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着意义的协商和共建.7.交际的要素是什么交际是互相交往的过程,交际的全部过程包含以下要素:传送者、信息、编码、解码、媒介、反响、噪音.8.交际有什么特点〔1〕交际是象征的〔2〕交际是动态的过程〔3〕交际涉及意义的协商和共建〔4〕交际发生在意识的各个层面.〔5〕交际是特定语境中发生的.9.文化对交际有什么影响文化从两个层面影响交际:一是从文化标准的层面,二是从个人层面.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感知.首先, 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选择.其次,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分类.第三,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意义联想.最后,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文化的特征值是它为行为提供指南.文化影响人们的饮食行为.文化还影响人们的衣着打扮.文化影响居住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文化也影响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实际的行为, 而是关于行为的规那么;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这些规那么和标准是用来判断和指导人们的行为的;价值观不是个人的爱好或倾向,而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2.价值观如何分类一类是终极性价值观, 它是关于生命、生存等终极目标的价值观,另一类是工具性价值观,它是关于道德和水平的价值观.3.价值观有什么特点〔1〕价值观属于深层文化.〔2〕价值观是人们的行为指南. 〔3〕价值观既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4〕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成分.〔5〕价值观被违背时会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响.4.关于价值观模式的研究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哪些1.价值取向理论〔由kluckhohn与Strodtbeck提出〕2.文化尺度〔由Hofstede提出〕3.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由Hall提出〕.5.中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集体主义〔2〕以家庭为中央〔3〕尊重传统〔4〕等级观念〔5〕面子观念〔6〕重视人情6.美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个体主义〔2〕平等观念〔3〕强调变化和进步〔4〕物质享受〔5〕科学与技术〔6〕工作与娱乐〔7〕竞争意识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1概念提要: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含义萨丕尔-沃尔有三层含义.〔1〕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划分世界.〔2〕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他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3〕讲不同语言的人感知世界是不同的.2.语言与价值观之间是什么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最直接的表达是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取向.每种语言都拥有丰富的格言、警句和俗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价值观的表达.3.词义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也最为突出.语言的含义不具有普遍性,它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由于对词语含义的误解而产生交流的障碍.4.什么叫委婉语学习它有什么意义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人们对诸如生老病死、隐私等许多方面多有避讳,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禁忌和相应的委婉语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可以防止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2概念提要:1.礼貌原那么包括哪些准那么〔1〕得体准那么〔2〕慷慨准那么〔3〕赞扬准那么〔4〕谦虚准那么〔5〕一致准那么〔6〕同情准那么.2.中国人的礼貌特征包括哪些〔1〕贬己尊人〔2〕称呼准那么〔3〕文雅准那么〔4〕求同准那么〔5〕德、言、行准那么.3.礼貌策略的使用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1〕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力距离〔2〕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3〕言语行为的强加程度4.什么是交际风格交际风格是指说话的特点.5.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常见的交际风格包括哪些〔1〕直接与间接的交际风格〔2〕谦虚与自信的交际风格〔3〕归纳与演绎的交际风格五、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概念提要:1.什么是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不包括语言,而是包括了各种非语言的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具有互动性,涉及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非言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与语境有密切关系;非语言交际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有哪些〔 1〕传达真实的内在感情〔2〕营造交际印象〔3〕进行会话治理3.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是什么关系非语言交际对语言信息起着重复、补充、代替、标准和否认等作用.4.体态语包括哪些人们的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以及身体接触都是体态语,都参与了交际,是非语言交际的一局部.5.时间观念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时间观念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维度, 也是价值观的表达.6.什么是单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单时制文化中的时间是线性的,可以向前延伸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单时制文化的人们通过方案和预约来限制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期限.7.什么是多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多时制文化并不把时间看做是线性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认为时间围绕着生活,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多件事情.工作常常被打断,方案也常改变.身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维系人际关系和谐远比遵守时间重要.8.人们对于空间的利用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空间利用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内容.空间利用方式表达了特定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六、文化适应概念提要:1.文化适应策略有哪些同化、别离、融合以及边缘化.2.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开展过程.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3.焦虑处理理论认为什么因素影响跨文化适应个体性格因素、社会支持、性别、民族、处理文化适问题的策略等.4.什么是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一种因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的心理焦虑.5.应对文化休克可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广交朋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习目的国的语言;了解目的文化的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6.什么是文化适应假说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学者很早注意到了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Schuman(1986跟出了文化适应假说〞.他认为, 学习者只有适应了第二文化以后才能习得第二语言,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度.7.Schuman(198觎出的社会距离的概念是什么社会距离指的是学习者的原有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七、跨文化的人际交往概念提要:1.人际关系与文化的联系表达在哪几方面不同文化间的朋友关系、人情关系、工作关系、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受到文化的影响.2.交往习俗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遵循社交礼仪和规那么,而这些规那么会因文化而异.一种文化中得体、礼貌的规那么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不得体的,甚至还造成了冒犯.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交习俗和礼仪,对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是非常有必要的.3.公共礼仪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遵守公共秩序和礼仪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达. 在跨文化交往中,了解和遵守不同文化的公共礼仪非常重要.不遵守公共礼仪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甚至引起跨文化交往中的冲突.八、跨文化人际交际的心理与态度概念提要:1.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又作成见〞与谊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特征的概括性看法.2.刻板印象有什么特点〔1〕刻板印象是人们正常思维的一局部.〔2〕刻板印象是文化的一局部.〔3〕刻板印象的最大局限是以偏概全,无视个体差异.3.如何克服刻板印象〔1〕意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2〕改变懒惰和简化的思维习惯.〔3〕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4〕试图寻找充分的证据和例外的情况.〔5〕对于来自其他文化的个人的行为的描述,应采用表达性语言,而不是对这一文化群体进行评价和简单概括.4.什么是偏见偏见是对一个群体的成员建立在错误而僵化的概括根底上的负面感情5.如何克服偏见〔1〕坦诚面对自己的偏见.〔2〕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3〕参加课程学习和培训.〔4〕在交际中防止使用带有偏见或歧视色彩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要注意使用委婉而礼貌的称呼.6.什么是种族中央种族中央指的是在思考和评价别的文化时,把自己的文化放在一切事物的中央位置,并且以自己文化的框架作为衡量的标准.7.什么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与种族中央主义相对的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所倡导.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 其形态并无上下之分;第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它民族的文化.。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一章:两个重要概念:文化(culture),交际(communicate):1.不同的文化定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综上: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特性: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与传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
交际就是传播,主要指人际间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和沟通活动3.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传播:普通的存在的现象;动态行为;信息的流动过程。
含义:人们应用符号并借助媒介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活动;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
人类传播的发展:信息符号传播:有限的声音、体语符号、其它符号、实物口语传播:口语产生后进行的传播活动;新闻、历史、文学、传说、神话等混在一起文学传播:象形文字【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媒介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网络、数字化】传播类型: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系统,即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导致的传播沟通障碍。
有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理念障碍跨文化交际伴随人类产生发生出现;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与融洽的结果;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含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范围:除国别文化研究外,还应对地区、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层面:不同民族、国家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亚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地区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小群体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的复杂性影响跨文化研究;文化涵盖历史与现实、实物与制度及观念、稳定性与能动性、群体特点与地区及个体差异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第二章:文化感知与价值观一、文化感知感知1、感觉:感官对刺激对象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最简单的心理过程2、知觉:根据感觉所获信息作出的心理反应。
最新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整理
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整理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一、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1、关于文化的内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
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
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1章跨文化交际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跨文化交际学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第3章文化的定义与特性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交际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第5章语言交际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非语言交际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社会交往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人际关系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经营管理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第10章价值观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部分提高跨文化意识第11章跨文化交际的障碍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跨文化交际概论复习资料
跨⽂化交际概论复习资料⼀.基本概念理解1、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发出信息,另⼀⽅接受信息,这⼀过程就是传播。
2、亚⽂化:⼜称集体⽂化或副⽂化,指与主⽂化相对应的那些⾮主流的、局部的⽂化现象,指在主⽂化或综合⽂化的背景下,属于某⼀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活⽅式,⼀种亚⽂化不仅包含着与主⽂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并构成亚⽂化等都是这种亚⽂化。
亚⽂化是⼀个相对的概念。
是总体⽂化的次属⽂化。
3、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who)谁、(say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s)得到什么效果。
4、传播的构成要素:⼀是基本要素: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反馈。
⼆是隐含要素:时空环境、⼼理因素、⽂化背景和信息质量。
5、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单⼀,静⽌。
6、语⾔是⽂化的载体,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像⼀⾯镜⼦,折射出它所在的社会的思想,习俗和⾏为举⽌。
词汇作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化的积淀,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化差异,必然在此上体现出来。
7、概念意义:词语中将其与外部世界的现象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意义。
即,⼀个词语的字⾯意义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最本质的意义成分就是其概念意义。
8、以英汉语⾔对⽐为例,词汇意义具有以下四个特征:词义基本对应、词义平⾏、词义空缺、词义冲突。
9、语⽤规则就是特定⽂化群体关于语⾔交际的规范与约定,包括说话的时机、说话的内容、说话的⽅式、说话的多少以及⾔语⾏为与⾮⾔语⾏为的配合等诸多⽅⾯。
10、交际风格是⾔语⾏为和⾮⾔语⾏为由于受使⽤中不同交际环境的影响或制约⽽形成的⼀系列交际特点的综合表现。
恰当的交际风格的运⽤对交际过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对交际能⼒的培养也起到重要作⽤。
crossculture跨文化考试笔记
crossculture跨⽂化考试笔记跨⽂化交际学的课堂笔记I. 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e:●Culture may be defined as what a society does and thinks. (Sapir, 1921)●Culture refers to the total way of life of particular groups of people. It includes everythingthat a group of people thinks, says, does, and makes. (R. Kohls, 1979)●Culture is a learned set of shared interpretations about beliefs, values, and norms, which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of people.⽂化是习得的⼀套关于信仰、价值观、规范的公认的解释,这些信仰、价值观、规范对相当⼤⼈类群体的⾏为产⽣影响。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1.Culture is not innate; it is learned;2.Culture is transmissible from person to person, group to group, and generation togeneration;3.Culture is a dynamic system that changes continuously over time;4.Culture is selective; (every culture represents a limited choice of behavior patterns)5.Culture is composed of interrelated facets;6.Culture is ethnocentric (centeredness on one’s own group).The American sociolinguist D. Hymes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wit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hould know when, where and what to speak to whom and how.Models of communicationTheoretically, th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is always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way:Communication is exchanging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messages, symbols, thoughts, signs and opinions.The Ingredients of Culture●Language;●Religion;●Values and attitudes;●Education;●Social organization;●Technology and material culture;●Politics;●La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C)●In its most general sense, IC refers to those occasions when a member of oneculture produces a message for consumption by a member of another culture. (p70, Samovar & Porter)●More precisely, IC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eperceptions and symbol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p70, Samovar & Porter)跨⽂化交际:指拥有不同⽂化认知和符号体系的⼈们之间进⾏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一、引言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和相互理解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及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本文将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理论框架。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义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和相互理解。
跨文化交际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互动的顺利进行。
三、跨文化交际学的重要性1.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跨文化交际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2. 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效果: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学,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规则和习惯,从而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效果。
3. 增进国际合作和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对于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框架1. 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它通过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分类和比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习惯。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包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理解。
3. 语言和交际行为理论:语言和交际行为理论研究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包括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的符号和意义等。
五、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语言障碍: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应加强语言学习和提高语言能力。
2.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应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 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观念冲突,应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并寻求共同点。
六、结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学,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跨文化环境中的挑战,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跨文化交际笔记整理Word版
跨文化交际P116-117 I or A (inappropriate or appropriate)1.Is it appropriate of Anna to ask Ben this question "Can we talk about us?" A2.Is it appropriate of Anna to ask Ben to tell her what makes him feel loved and close to her? A3.Is it appropriate of Anna to thank Ben for being so supportive tell Ben she fell closer ever than him. A?4.Why did Anna ask Ben "Can we talk about us?"D. She wanted to thank Ben for being supportive.5.Why was Ben reluctant to have a talk with his fiance?(声调)B. Ben thought it was pointless to talk about their healthy relationship.6.Why do women ask their partner "Can we talk about us" when their relationshipsare healthy?C. They wanted some attention./D. It is a sense of insecurity.7.How did Anna feel when Ben was reluctant to talk to her?B. Her feelings was hurt.8.Why do some women like to ask their partner "Can we talk about us"? ( 注意与6题区分)——For women, their relationship is a popular topic.9.Is it appropriated for her to ask you to landscape her garden? A10.Is it appropriated for her to ask you how much you want to do the job? I11.Is it appropriated for you to tell her "You don't have to pay me."? A12.Is it appropriated for her to pay you more than you ask for? In China, A13.Why did you agree to help her landscape her garden?D. You are being helpful.14.Why did she asked you to landscape her garden?D.She thought that it would be good to have a new garden.15.Why did she insist that you make sure "there is 200 dollars in the envelope"?B.To make sure you get what you ask for.16.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if you were the lady who asked a friend to landscapeher garden? ——I would have paid more money.(与最后一题相关)17.Why did you say "you don't have to pay me."?B.You wanted to return her a favor for helping you.18.You think that it is strange for an American because he takes cold bath and drinks boiled water. I19.If you are a man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and a lady comes into the room,you must rise to your feet. A20.If you have a question to ask your foreign teacher of English ,you may say goodbyeto him and leave immediately after you have got the answer and show your grattitude. A21.When you are eating with an English friend, you wish him,"Good appetite!" I22.Jack, a foreign student in China, called at your house and asked if you mindedhim smoking. If you hate the smell of tobacco, you may say,"Would you mind I said no?" A23.If 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says to you,"That's a very nice coat you're wearing",you can answer it by saying,"Do you really like it?" I24.In New York Chen Ming called a taxi and said to the driver,"Would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 I25.If you are a male and introduced to an English speaking lady,you don't take the initiative in shaking hands unless she holds out her hands first. A (与office礼节相反)26.When you break a plate in one of your friends' house,you say,"I'm awfully sorry, but I seem to have broken a plate." A27.In England you should remember that drugs may not be available without a doctor's prescription. A28.Many English houses are known only by a name. If you have difficulty in finding such a house, you may try asking the local shopkeepers. A29.Mrs. Godwin was about the same age as Li Ming's grandmother, so intimately you called her "Grandma." I30.When you give your hostress the flowers you have brought her, you should remove the wrapping paper first. In the West, I31.On his way to the school cinema, Li Hong saw Professor Janes walking to the cinema,too. Li said,"You're going to see the film,aren't you?" I32.You don't need to tip the girl who shows you to your seat in a cinema or a theatre in the UK. A33.On a cold winter day Wang Ming meet Professor Briner on his way to the library.Wang said to him,"It's rather cold,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 I34.Betty is a foreign student in China. She met Feng Mei and said to her,"I was told that you the 200-meter race in the all-city track meet this morinig". Feng replied, "Just lucky". I35.When you want to compliment(赞美) your young English friends' new coat, you can say, "I like your new coat." A36.If you study as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U.S.A, you would always try to avoid telephoning your American classmates at sometimes later than 11p.m. Unless there is an emergency. A37.Wang Lin called at one of his foreign friends' house. He was really impressed by the beautiful curtains(窗帘) made by his friend's wife. He said to her,"Well.I didn't expect you could make such pretty curtains." I38.If you want borrow a typewriter(打印机) from your English friend, you say," Is there my chance of borrowing your typewriter?" A39.Mrs. Brown, in her late forties, came to the lecture,wearing a new dress. One of her students said to her, "You look nice and younger wearing this dress." I 40.It is appropriate for you to pick up food with your chopsticks for your foreign guest during dinner. A41.When you are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sick) and want to go see doctor, it is good to make an appointment before you go. A42.If you want to go see one of your American or English friends, you can do it after lunch. A43.If you are a college student and meet during the break in an academic conference an American Professor who is a friend of your supervisor's, you can go and havea talk with him as long as the break permit. A44.If when you study at a college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you feel ill and therefore cannot attend lesson, you'd better go and see the doctor and ask him to write you a certificate for sick leave. A45.Dr. Smith, over 60, invited Li Bing to his birthday party. Li Bing brought hima Chinese god of longevity as a present. I(其它AB卷见网工笔记本)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 考试重点归纳
题型:part I, True or False,30% (提醒学生在答题时要正确的画A,错的画B)15x2 (除第八章)part II. Multiple Choices 20%, 20x1.(2,4,5细节)Part III. Cultural Puzzles 10% (与课后习题中的cultrual puzzles 类似,不过是四个选项,范围为课后习题中的cultural puzzles 和我们在每个单元划出的重点案例)5X2.Part IV. Term Matching 15%(名词解释,从备选的terms 中选择与其对应的definitions,要考到的terms 都已经发给大家)15x1.Part V. Short-Answer Questions 15% (简答题,范围在我们划过的重点内)5X3.Part VI. Case Study 10% (课外案例分析,阅读一个案例,回答三个小问题,题目不会超出课内讲解的内容)10 x1.要补充的重点为p114, (E. Discover the meaning of some common gestures in English), p129, (B.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inine talk and masculine talk respectively)另外让学生深入研究unit 5 和Unit 2,Unit 4(culturally-loaded words),以及每单元的重点案例,以及单元后面的练习A, B(划过的问答题),C (Euphemism Understanding), 以及E (cultural puzzles)TermsUnit 11. Economic globalization:经济全球化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e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rough tra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pital flows, migration, and the spread of technology.2. Global village:地球村All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form one community linked together b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Internet.3. Melting pot:大熔炉 a socio-cultural assimilation of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ities.4. Cultural Diversity:文化多样性the mix of people from various backgrounds in the labor force with a full mix of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to which members belong.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symbol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6. Culture:文化a learned set of shared interpretations about beliefs, values, and norms, which 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of people.7. Enculturation:文化适应all the activities of learning one’s culture are called enculturation.8. Acculturation:文化传入the process which adopts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another culture and develops an increase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9. Ethnocentrism:民族优越感the belief that you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is superior.munication:交际to share with or to make common, as in giving to anothera part or share of your thoughts, hopes, and knowledge.(以下为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on)P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coding & decodingEncoding is the process of putting an idea into a symbol.Decoding is the process of assigning meaning to the symbols received.11. Source发送信息的人The source is the person with an idea he or she desires to communicate.12.Encoding编码Unfortunately (or perhaps fortunately), humans are not able to share thoughts directly. Your communication is in the form of a symbol representing the idea you desire to communicate. Encoding is the process of putting an idea into a symbol.13.Message信息The term message identifies the encoded thought. Encoding is the process, the verb; the message is the resulting object.14.Channel渠道The term channel is used technically to refer to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coded message is transmitted. The channel or medium, then, may be print, electronic, or the light and sound waves of th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15.Noise噪音The term noise technically refers to anything that distorts the message the source encodes.16.Receiver接的人The receiver is the person who attends to the message.17.Decoding解码Decoding is the opposite process of encoding and just as much an active process. The receiver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y assigning meaning to the symbols received.18.Receiver response反馈The receiver is the person who attends to the message. Receiver response refers to anything the receiver does after having attended to and decoded the message.19.Feedback反馈Feedback refers to that portion of the receiver response of which the source has knowledge and to which the source attends and assigns meaning.20.Context语境The final component of communication is context. Generally, context can be defined a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and which helps define the communication.精讲案例Case 1 (p.1) case 2 (p.2)思考题1、what are the four trend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village? P8-9+简要说明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economic globalizationwidespread migrations2.What are the three ingredients of culture?Artifacts(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products people produce)Behavior(what they do)Concept(what they think)3.How to understand cultural iceberg? P7The aspects of culture that are explicit,visible,taught.The aspects of culture that are intangible and not taught directly.4.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ulture?Shared ,learned,dynamic,ethnocentric(文化中心主义),5.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munication?Dynamic,irreversible,symbolic,systematic,transactional,contextualUnit 2-411. Pragmatics:语用学the study of the effect that language has on human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12. Semantics:语意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words.13. Denotation:字面意思the literal meaning or definition of a word --- the explicit, particular, defined meaning.14. Connotation:弦外之音the suggestive meaning of a word --- all the values, judgments, and beliefs implied by a word, the historical and associative accretion of the unspoken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literal meaning.15. Taboo:禁忌语some objects, words or actions that are avoided by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or in certain culture for religious or social reasons.16. Euphemism:委婉语the act of substituting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term for one considered harsh, blunt, or offensive.精讲案例Case 1, case 2(p.17) case 4 (p. 19) Case 2 (p 43) case 3 (p.45) Case 1 (p.67) case 3 (p.69)思考题6. How is Chinese addressing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addressing? (p.33)The Americans tend to address only with given names while the Chinese may use the full name. Even when the full names are used in some formal occasions by the Americans,the given names would be placed before the surname while the Chinese would do the opposite.Chinese often extend kinship terms to people not related by blood or marriage while the Americans seldom do so.The Chinese tend to address the people with titles but in English only a few occupation or titles could be used.7. What are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compliments? (p.60) (答案p50 第一段)Compliments have a series of social functions: creating or reinforcing solidarity, greeting people, expressing thanks or congratulations, encouraging people, softening criticism,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or even overcoming embarrassment.Unit 517. Chronemics:时间学The study of how people perceive and use time.18. Monochronic time:一元时间概念paying attention to and doing only one thingat a time.19. Polychronic time:多元时间概念being involved with many things at once.20. Proxemics:空间学the perception and use of space.21. Kinetics:身势学the study of body language22. Paralanguage:辅助语言involving sounds but not words and lying between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精讲案例case 1 (p. 85) case 3 (p.87) case 5, 6 (p.90) case 7 (p.91)思考题8. What are 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M-time and P-time? (p97)M-time means paying attention to and doing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M-time is noted for its emphasis on schedules, segmentation and promptness. It features one event at a time. Time is perceived as a linear structure and something concrete tangible.P-time means being involved with many things at once.P-time is less rigid and clock-bound. It features several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more flexible and human-centered.9. what is the meaning of common gestures in English? P114 (答案P233-234)Unit 6精讲案例case 1 (p.115) case 2 (p.116) p.124-126中的小案例思考题9. How is gender different from sex? (p.129)(答案P.119/120)10. What has influenced the gender socialization?There are two primary influences on gender socialization: family communication, particularly between mothers and children and recreational interaction among children.11.What are the six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p. 129) (答案127-128)Suspend judgement, recognize the validity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s, provide translation cues, enlarge your own communication style, suspend judgement.12.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inine talk and masculine talk respectively?P123Unit 7精讲案例case 1 (p.137) case 3 (p.139)13.Discuss the concepts of high context culture and low context culture (p153) (结合最后一个单元中ppt的讲解,了解high-context culture 和low-context culture两个概念)A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or message is one in which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is already in the person, while very little is in the coded, explicitly transmitted part of the message. In high-context cultures, verbal messages have little meaning without the surrounding context, which includes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the people engaged in communication. (沉默是金;一切尽在不言中;心有灵犀一点通)A low context communication is the just the opposite; i.e. the mass of the information is vested in the explicit code.High-context culture low-context cultureJapanese Chinese Korean American ………….. German German-SwissUnit 923. A planetary culture:行星文化a culture that integrates eastern mysticism with western science and rationalism.24. Intercultural person:跨文化的人represents someone whose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limited but open to growth beyond the psychological parameters of his or her own culture.思考题13. What are the American/Chinese cultural values like in terms of Cultural Orientation put forward by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ppt中的补充内容)As far as the human nature is concerned, American culture holds that it is evil but perfectible through hard work. As to the relation of man to nature, they think mankind can conquer nature. They also have a linear time concept and therefore they are future-oriented. They focus on doing and think that only actions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ey are quite individualistic and therefore they focus less on the benefits of the group.As far as the human nature is concerned, Chinese culture holds that it is good but corruptible without proper education. As to the relation of man to nature, they think mankind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y also have a cyclical time concept and therefore they are past-oriented. They have a being-and-becoming attitude towards activity and think that man should keep an inner peace as nothing is eternal. They are quite collective and therefore they focus more on the benefits of the group.14. Identify the featu res of each of four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use them to analyze the cases (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
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3.1970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4.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5.跨文化交际学内容:Richard Porter 8 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规定、语言、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时间观念、非语言表达Porter. Samovar 3 观点(价值观、世界观、社会组织)、语言过程(语言、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对于空间的使用)心理学家Michael Argyle 6 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和同事的关系、做事的动力和动机、思想观念二、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与语言学关系密切1.发展的比较晚,具有不同的传统,与语言学的联系更密切。
2.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 International3.Jenny Thomas 《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因为语境可能不同。
4.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它的国情语言学方面,后来转向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国情知识分析着重研究文学名著的篇章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80年代初期始。
初期,重点在于外国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从已经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集中于: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国民性研究。
四、跨文化交际学的多学科性质,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它的理论与材料来至于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等。
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
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实地观察、调查访问。
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等都作了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
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准备了必要条件。
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关于文化的定义,主要是依据人类学家的著作。
在具体的文化差异方面,跨文化交际学取之于人类学的则更多。
心理学,主要是社会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精确的数据和严密的分析。
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同的的心理反应,一般采取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调查,收集确切的材料和数据,然后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传播学,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基地——重视理论。
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从事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
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提出注意目的语的文化。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第三章文化的定义与特征一、文化的定义1.文化的定义为何重要首先,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研究时,不可避免进行文化对比。
其次,在研究任何学科前,术语的界定是前提。
关系到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经确定。
第三,对于文化定义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2.对于文化定义的一般性讨论《现代汉语词典》: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物质文化,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层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民族心理等)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80年代关于文化的讨论大体有两种趋向。
一种是广义的界定方法,认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一种是狭义的界定方法,把文化当做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对于文化的界定大致上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1)人学角度,强调文化的本质关系到人的本质,本质上是与自然相对的人造物,文化的本质是创造。
2)社会功能的角度,强调文化是生产力,是信息和知识,是一种文化心态和符号系统。
3)传播学角度,强调传播是文化的本质,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
3.我们所使用的文化的定义“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形式,包括显型的和隐型的,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再某一个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Kluckhohn 1)文化时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3)文化时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4)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5)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4.文化定义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文化本身涵盖面广,其次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
二、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文化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正是人类有了语言,人类知识才得以积累,文化财得以传承。
2.文化不是先天所有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研究文化的困难之一在于文化的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
文化中有的是显型的,有的是隐型的。
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文化支配着人的行动。
5.文化时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
三、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贯穿研究课题的主线就是文化,文化时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
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研究跨文化交际就必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文化既包容历史又反映现实;既包括实物,更包含制度与观念;既有客观存在的稳定性,又有它的能动性;既有涵盖一个群体的特点,又包含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
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文化因素: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
第四章交际一、交际与传播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采用不同术语。
有语言学背景的学者大多使用“交际”,而从事传播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都采用“传播”。
二、传播的定义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同样长。
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
传播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确定。
张国良的定义:所谓传播,即人类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送和接受,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传播。
三、传播的种类四、传播的模式早期影响最大的,Harold Lasswell 5W模式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特点:优—简明扼要缺—忽略社会环境、反馈1949 Claude Shannon Warren Weaver 线性模式增加“噪音”(干扰因素)、分解媒介50年代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五、传播模式与跨文化交际编码、译码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即使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能出问题)Lyle模式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总:我们观察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不能孤立地看,而是要考虑到传者和受者的周围的群体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
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第五章语言交际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有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E.g.①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
汉族不仅注重长幼顺序,而且对于是父系、母系或婚系亦十分重视。
古人有强烈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按血缘远近区别亲疏,家族里又有内外嫡庶之别。
——后来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个别地区的亲属称谓中,只有男性称谓,没有女性称谓,可能是古代父系社会的残余影响。
纳西族——母系社会。
②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和谐的文化心理也大量反映在汉语词语中。
山高水长,水深火热。
由于汉民族对于对称的偏爱,同此词汇出现了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
总:以上仅仅是从亲属称谓的使用和词的构成方面观察文化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
实际上,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诸如人名、地名、商号名的选择,口彩及语讳,成语及谚语等。
专门研究语言与文化关联的一门学科是文化语言学。
文化不仅影响词汇的发展与使用,与语法、讲话规则、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许多方面,文化都施予很大的影响。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们普遍认为——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