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a3f28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b.png)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我们可以从角色的性格特点来分析。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出现个性张扬、自信、勇敢的主角。
比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他勇敢、机智、有冒险精神。
在《冰雪奇缘》中,女主角艾莎与安娜也充满朝气、活泼、积极向上。
这些角色都展现了美国人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信精神。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的性格往往更加沉稳、坚韧、内敛。
比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他聪明、机智,但同时也充满着睿智和智慧。
在《大鱼海棠》中,女主角青鱼勇敢、善良、坚毅。
这些角色塑造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内心修养和情感的深度。
在中国文化中,含蓄与克制是被推崇的品质,这也反映在角色的性格上。
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常常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形象,并且对于外貌的表现更加注重。
比如在《美食总动员》中,主人公雷米就是一个外表讨喜,令人愉悦的老鼠形象。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往往更加奇特、虚幻,更关注内心世界的表现。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角哪吒,他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神力,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在价值观方面,美国动画更加注重个体主义和自由。
在多部美国动画中,主人公讲究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追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的权利。
而中国动画则更注重家庭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中国动画中,主人公通常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和教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冲突解决方式上,中美动画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常常强调团队合作、冒险精神和个体拼搏。
比如在《超人总动员》中,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而中国动画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孝道礼仪。
在《大鱼海棠》中,青鱼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水里的人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这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道。
中美动画中的角色塑造确实反映了两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他们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特点以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念都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美国动画更加偏向个体主义、自由和冒险精神,而中国动画更注重内心世界、家庭价值观以及责任感。
浅析好莱坞动漫作品中的反传统角色
![浅析好莱坞动漫作品中的反传统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80fd6bd1aef8941ea66e0526.png)
浅析好莱坞动漫作品中的反传统角色作者:徐子淇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3期动画角色是动漫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角色的塑造在整个影视动漫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个富有特色的动漫角色,不仅可以使角色更加亲和观众、更加栩栩如生,也能通过角色向观众阐述创作者的思考角度。
好莱坞的知名动漫制作公司迪斯尼、梦工厂、福克斯、皮克斯、派拉蒙等,向全世界奉献了很多部经典的动漫影视作品。
最近一些年,动漫作品中的反传统角色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也更能带给观众新鲜感,更受观众的喜爱。
一、反传统之一:丑陋的容貌梦工厂出品的《怪物史莱克》无疑是反传统的典范。
这部电影拍摄于2001年,至今已经拍摄了4部。
曾经英俊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在这部动画片里,都变成了丑陋的怪物:浑身发绿、脏、粗俗、骇人这些词是用来形容王子的,而看似文静的公主其实功夫了得,并且在太阳落山后也会变成一个绿皮肤的粗蠢怪物。
就是这样两个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王子和公主,开始了一段恋爱之旅,而这恋爱的目的也不是童话中的王子拯救公主,而是男主角为了找回自己曾经安静的家园。
有别于传统爱恋的一见钟情模式,这两只丑陋却可爱的怪物却是日久生情。
最后,公主没有变回美女之身,而是和史莱克一样,变成了永久的怪物。
这样两个外型看起来很般配的怪物,就继续一部一部地为观众演绎着他们的故事。
抛却了俊男美女浪漫爱情的糖衣之后,动画片里的两位主角开始娓娓道来他们的故事,向观众展示创作者更想展示的核心价值观:善良美丽的心灵、信念与勇气、责任感的承担与内心的成长、重新认识与接纳自我。
二、反传统之二:现实主义的王子和公主2009年,迪斯尼的手绘动画片《公主与青蛙》,在传统与创新上进行了取舍,不再固守“英俊王子和美丽公主从此在古堡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老套故事,讲述了一位充满缺点的青蛙王子和一位普通黑人女孩儿的爱情故事。
这位黑人女主角蒂安娜是位很现实主义的姑娘,她有自己的梦想,勤劳、坚持、执着,也有着虚荣的小缺点,她更贴近于荧屏外的女性。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820e5d5fbfc77da369b102.png)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0016 王晓曰这学期学习了动漫专题这一门限选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了解了美洲、欧洲,日本,中国等地的动画。
由于历史,文化,政府等原因,不同地方的动画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关于几国动画人物的特点。
由于观看的动画电影有限,所以就只是从本学期老师组织观看的几部电影来说。
美国动画: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每部美国动画片里总会有一个滑稽可爱而又略微带点傻气的形象,而大多数都是动物形象,比如说《长发公主》里的马,《怪物史莱克》里驴子,《骑士歪传》里的驴子等。
美国动画中的主人公大都不是“人”,即使是人形象大都也极其夸张,比如说史莱克。
美国的动画大都是描写动物世界的故事,以动物的角度来表现现实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样做是出于易于被观众所接受,更加风趣幽默。
大头大眼大手大脚也是美国动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人物的造型一般比较“丑陋”,史莱克,长毛怪是典型的代表。
欧洲动画:看的欧洲动画比较少,就《掌门狗》系列而言,欧洲动画的人物大都为细长的,细细的胳膊跟腿,长长的鼻子是其突出特点,也许这本身就是欧洲人种的特点吧。
人物造型也比较丑,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观众会慢慢接受这些形象。
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突出的特点就是身材比例极好,正如老师说过的个个都是“九头美女”,人物造型都比较漂亮,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人”。
大眼睛,小鼻子(甚至没有)是其突出特点。
并且对许多东西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他们的比例一般都很夸张,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的人与交通工具的比例,有时我们都担心那些交通工具是否能承载影片中的人物。
中国动画:人物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人物特点,如《宝莲灯》里的沉香,土地爷,三圣母等,而且也不难发现,中国也在尝试向美国、日本等地学习,比如说《宝莲灯》里的小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长发公主》里的变色龙。
此外,美中欧三地的正反派人物从造型上我们就很容易辨认出,无论是长发公主的妈妈,还是掌门狗里的维克多,还是二郎神。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de1f7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2.png)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是人们喜爱的虚拟形象,通过他们的塑造可以反映出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在塑造动画角色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展开讨论。
美国动画角色的塑造更加突出个性和自由的特点。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能看到勇敢、独立、自信的角色形象,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不甘于被束缚和限制。
美国动画公司迪士尼推出了一系列经典角色,如米老鼠、唐老鸭、小美人鱼等,这些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自由精神。
他们立志于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反映了美国价值观中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特点。
而在中国动画角色的塑造中,更加突出团结和责任的特点。
中国动画中的角色形象通常展现出责任感、团结精神和家庭观念。
中国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主角熊大和熊二,虽然性格迥异,但他们总能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式团队精神。
中国动画角色往往强调家庭观念,关注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强调个体的责任和奉献。
这反映了中国价值观中强调集体主义、责任感和家庭观念的特点。
美国动画角色的塑造更加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和成功的特点。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能看到英雄主义和成功的主题,角色通常展现出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战胜困难的精神。
美国动画片《超人》中的主角克拉克·肯特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他无畏地面对各种危机,保护世界和平。
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在美国文化中十分常见,反映了美国价值观中崇尚个人成就,追求成功和荣誉的特点。
而在中国动画角色的塑造中,更加突出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特点。
中国动画中的角色通常展现出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情节,强调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中国动画片《大圣归来》中的主角孙悟空,虽然拥有超凡的能力,但他与其他角色共同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种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形象反映了中国价值观中强调集体智慧和共同奋斗的特点。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0f81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9.png)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动画产业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众多美国动画角色中,有一些经典的造型设计令人难忘。
本文将从几个著名的角色出发,探讨其造型设计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米老鼠 (Mickey Mouse)米老鼠是迪斯尼动画公司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
他的造型相对简单,却充满了童趣和友善。
米老鼠的身形圆润,两个大耳朵是他最醒目的特征。
这种造型设计旨在使年幼的观众对其产生亲切感和亲近感。
米老鼠的红色裤子和黄色鞋子则是为了增加他的可识别性。
米老鼠的造型也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文化氛围。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大萧条的困境之中,人们对于生活的基本需求产生了新的认识。
米老鼠代表了一种简单、纯真和乐观的态度,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梦想。
2. 救援小英雄 (Superman)救援小英雄是一位享誉全球的超级英雄,代表着正义与勇气。
他的造型独特且具有标志性。
蓝色的服装、红色的披风和一律性的“S”标志使其易于辨认。
这个角色的设计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文化。
在大萧条之后,人们经历了困难和不公正的时期。
救援小英雄代表了一个无私的英雄形象,他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弱者并维护正义。
他的造型设计强调了力量和正义的象征,成为了在困境中寻求勇气和希望的象征。
3. 史努比 (Snoopy)史努比是查尔斯·舒尔茨笔下的一只可爱的小狗角色。
他的造型简单而卡通化,有着圆滚滚的身材和尖尖的耳朵。
史努比富有想象力,经常幻想自己是一位飞行员,这也体现在他的角色设计中。
他经常穿着一件飞行员的夹克,头戴一顶有领带的帽子。
史努比的造型设计强调了童年的纯真和无忧无虑的精神。
这个角色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非常流行,代表了那个时期年轻人的文化追求和渴望自由与冒险的精神。
通过分析这些经典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角色所传递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
这些角色的设计旨在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并通过他们的特点和特征来传递特定的信息。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a88c62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7.png)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在中美两国的塑造中有很大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首先,从人物形象出发,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动画角色通常具有明确的个性和形象,比如米老鼠、唐老鸭、汤姆猫和杰瑞鼠等等,它们在形象、性格和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很容易被观众所认知和接受。
相反,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比较单调和模糊,比如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等等,这些角色形象单一,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背景展现其个性特点。
其次,从创作理念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创作倾向也有很大的差别。
美国的动画创作主要注重于娱乐和幽默,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的处理,大量使用流行文化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动画的魅力。
而中国的动画创作则更多关注于教育、启发和向导的作用,注重人物形象的育成和价值观的传递,让儿童在动画中获取正面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第三,从对待故事内容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的动画强调情节的连贯、节奏的变化和影像的冲击力,注重于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刺激,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反,中国的动画则更加注重于情节的可取和人物的塑造,注重于情感的铺陈和思想的抒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具有启迪性的印象。
最后,从整体风格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美国的动画通常受到西方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影响,强调个性、自由和创新,具有浓重的欧美风格和艺术特征。
而中国的动画则更多突出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精神的体现,具有浓重的中国风格和艺术伦理。
总之,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这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我们应该通过深入理解和探讨中美动画创作的差异和共同点,推动中华文化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427e3a0912a2161479292f.png)
准考证号_013709211625_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院(系)名称:动画学院专业名称:动画设计****************二〇一〇年九月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马靓静日期: 2010-09-08摘要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
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
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的诠释角色。
即便是现在,在欧美动画工作中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制作特点。
无论是对角色的神态还是对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关键词:欧美角色唯美风格时间艺术目录绪论 (1)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1.1 动画角色定义 (2)1.2 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介绍 (2)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 (3)第2章欧美动画2.1 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 (5)2.2 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 (5)2.3 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区别 (8)第3章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成功原因3.1 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分析 (10)3.2 欧美动画角色成功原因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动画角色的塑造在整个影视动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动画的故事题材极其丰富,不同题材的作品给动画角色的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可使角色形象跃然于银屏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能寓性格于外貌之中,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也有极大的扩展,积累了内在情感意蕴的力量,增强了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使动画故事的艺术性更加凸现,动画片更加精彩,为动画片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0d1e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a.png)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动画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跨越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东西方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影响。
一、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总体差异1.形态特征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动画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修长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夸张的面部表情。
这种设计风格突出了人物个性和情感表达,强调动态和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则更注重平衡和和谐的构图,身材较为匀称,面部表情较为含蓄。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意境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2.色彩运用东西方动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动画的色彩往往较为鲜艳、对比强烈,强调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倾向于柔和的色彩和淡雅的色调,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3.表现手法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西方动画善于运用夸张、幽默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强调动作和表情的表演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注重叙事和情感表达,情节较为内敛,强调意境和留白。
二、文化因素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文化传统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的追求。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内敛和谦逊。
2.价值观念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异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主义和理性思维,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科学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直觉和感性认知,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直觉和情感表达。
三、社会影响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独立和竞争意识强。
美国动画中的角色个性设计探究
![美国动画中的角色个性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953bb0eefdc8d377ee3230.png)
美国动画中的角色个性设计探究动画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它博大,且又包罗万象。
而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动画大国之一。
美国动画片的历史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从历史上看,既有商业动画成功的制片厂,如:梦工厂、福克斯公司、迪斯尼公司等,又有世界一流的动画大师,如:迪斯尼。
美国动画有着鲜明的特点: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动作夸张、语言幽默,所以深受各国观众的喜爱。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能够受到普遍的欢迎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的。
如:角色的造型、色彩、动作,配音、故事情节等等,都是为了突出角色个性而设计的。
造型设计首先要符合故事剧本内容,其次要体现角色的个性特点。
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设计的越复杂越好。
比如曾获得全美儿童电视动画片收视冠军,每个月都有将近6000万观众收看,除了儿童观众以外,还有一半观众都是成年人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以及动画电影《棉球方块历险记》中的海绵宝宝以及他最好的朋友派大星的造型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用造型简单来形容,但这并不妨碍这两个小家伙成为众多动漫迷喜爱的对象。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身上带有很明显的孩子气个性,两个小家伙单纯,乐观,积极向上,又富有冒险精神。
这也是许多人喜欢这两个小角色的原因。
从色彩上来看,海绵宝宝大面积的黄色,加绿色点点,以及派大星的浅粉色给人以亲近感,阳光、温馨、干净,清淡明快的色调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而大海的蓝色给人以平和,安详的感觉。
根据文化社会学原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它别的社会所没有的,所以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动画片中人性化的设计,虽然正面角色有着很大的优点,他们身上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但每个角色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小缺点,小毛病。
而这些角色身上的小缺点小毛病不但没有丑化正面角色,反而使得这个角色变得更加可爱,更加真实。
美欧动画角色形象的不同表现风格研究
![美欧动画角色形象的不同表现风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cdbc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c.png)
学术天地艺术与美学·ART AND AESTHETICS1 美国风格——弹性十足地造就了夸张、幽默的动画风格美国动画发展非常早,从1907年至今,已经为我们创造出了许多的经典动画形象。
这些经典的动画形象,夸张的外形,诙谐的动作,鲜明的性格等,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了好几代的观众,使我们记住了那个带着水手帽,含着烟斗的强壮男人。
美国动画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塑造了一批有影响的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从美国动画整体的风格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人崇尚自由、善于探索的性格,探索出美国动画角色风格所在。
纵观美国动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动画都是以写实风格与卡通风格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夸张变形。
例如“米老鼠”的动画形象,嘴巴、鼻子都是真实老鼠的样子,只是动画中将其夸张、放大、让观众能一眼看出这就是一只老鼠。
身体的四肢则是完全的拟人化,腿和胳膊很细,手上带着个很大的白色手套,脚上套着一双色醒目的黄色鞋子,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两个圆圆的大耳朵,夸张后滑稽的米老鼠形象不禁使人联想到电影大师“卓别林”。
从1907年第一部动画《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猫和老鼠》,再到90年代的《花木兰》等角色形象,美国动画形象都是大幅度的夸张:大脑袋、大眼睛、小脚、大手,这都是美国动画常用的夸张手法,从而达到其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
美国动画在角色形象的动作上也会进行夸张,有时为了达到剧本中要求的效果,让动画角色身体能够变长变短、甚至严重的变形来达到目的。
例如猫和老鼠中的“汤姆猫”为了抓老鼠,身体常常揪成了麻花状,显得极其夸张。
这些夸张的动作基本都会符合原画的运动规律,夸大后的动作看起来会让动画角色显得弹性十足,动作显得格外生动。
美国动画在制作上一直采用最传统的勾框、平涂色彩的绘制方式,使动画角色形象线条清晰,色彩艳丽。
强烈的色彩绚丽夺目,给人一种浓烈的视觉震撼,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过目不忘。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9207e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9.png)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随着动画的发展,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也逐渐塑造出了不同的形象和价值观。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动画制作国家,其动画角色的塑造也反映出了两国的价值观差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来探讨中美动画角色的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形象来看,中国的动画角色大多是可爱、可亲的形象,如《熊出没》中的冰冰、纸飞机,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灰太狼等,它们通常有着圆圆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可爱的动作,给人一种温馨可亲的感觉。
而美国的动画角色则更加多样,既有可爱逗趣的形象,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小黄人,也有英雄刚正的形象,如《超人特攻队》中的博坦,他们呈现出的形象更加立体,更有个性。
从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看,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是乐观、单纯、善良的形象,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例如《熊出没》中的冰冰,虽然他身边有一群敌人,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而美国的动画角色则更加注重个性的丰富与多样性,他们既有善良、勇敢的特点,也有狡猾、自私的特点,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五花八门的人性。
从动画角色的主题内容来看,中国的动画作品通常以传统文化和家庭为主题,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以及《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阿里巴巴,这些角色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而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以冒险和梦想为主题,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以及《玩具总动员》中的木头人伍迪,这些角色都代表着美国梦和个人追求的精神。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反映了两国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侧重于塑造温馨、善良的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价值观。
而美国动画角色则更加多样和立体,既有乐观向上的形象,也有个性丰富的形象,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多元价值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源于两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了两国社会制度、价值理念的不同。
无论是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还是动画作品的主题内容,都可以从中看到中美两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差异之处。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0239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8.png)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话题:兴趣爱好跨文化交际形象[摘要] 美国的动画电影,除了情节突出、主体明晰,沉重严肃的话题也能轻松愉快地表达,人物形象合适人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动画电影通常具有高大的英雄形象。
美国自越战以来,就喜欢视自己为“世界警察”。
这种特点,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其文化领域,充分反映在动画电影里,动画电影里无数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英雄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映。
下面,本文就美国动画电影英雄形象的话题来展开一些探讨。
[关键词]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充分反映在动画电影里,英雄通常为维护原有秩序而用反体制的方式去恶除奸。
如《超人特攻队》的超人们就是为社会惩恶扬善,保护人类和平秩序,不过贡献突出的他们却没有得到平庸人们的认同,反而被要求不可以使用其超能力。
对此,编导们提出了反对异议,因为这些无理苛求会弱化特殊人才的能力,最后,还是超人们家庭合力,抵抗坏人。
《恐龙》则表达了一种新的英雄关系:社群整合,即共同团结抵御突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群主义开始出现。
传统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主性,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社群主义则认为个人主义容易造成个人和社会的分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联合起来就是无敌,人都无法和社会和历史文化传承断裂。
《超人特攻队》和《巧克力冒险工厂》可谓是两者的典型代表。
一、美国动画形象设计原则卡通动画利用拟人的手法,对事件、主体、城市等相关信息紧紧相扣,能把流行元素融合进来进一步展现相关思想和主体。
动画片和电影的形象设计原则同样如此。
美国动画对人物形象的设计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一套叫做“动画电影的创意设计与执行”的程序,以使人物形象尽可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制作方面也是颇费心思,保证影片能够大卖,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1.便于识记。
如“PLEASED THE EYE”,意思是引人注目,这也是美国动画电影对主角形象的设计要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161866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f.png)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是一种视觉媒体,作品中塑造的角色形象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制作者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体现出来。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面,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
首先,观察能发现,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在外貌上有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的动画为例,人物形象大多呈现出粗犷、卡通的风格,许多动画人物都是长着超大的眼睛、大嘴巴、小脖子、粗壮的身材。
而在中国的动画中,人物形象通常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更加稳重、端庄,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
其次,动画角色在性格塑造和行为方式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往往强调自由、个性、创新等方面的价值观,喜欢表现出人物顽皮、发泄情绪、突破常规的行为。
例如,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的主角金龟子就是一个表现出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个性化形象。
而中国的动画作品则更注重传统道德、家庭、集体等观念,通常塑造出一些勇气、正义、拼搏的形象,例如著名的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他的师兄弟们就是以正义勇气形象而出名的。
此外,动画角色在代表传统和当代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更加注重当代价值观,即尊重个人主义、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例如《猪朋狗友》中的主人公波克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狗。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则更强调代表传统价值观念,即尊重长辈、尊重传统文化、为了家庭和祖国而奋斗等观念。
例如,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很好的表达和传承的动画片《小虎队》中,主人公们都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英雄形象人物。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人物具有类型化特征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人物具有类型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718be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4.png)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人物具有类型化特征
1.英雄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英雄通常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正义感,他们是战胜邪恶和解决问题的领导者。
他们常常是无所不能的,具有超人
的能力、冷静的头脑和高尚的品质。
他们的故事线通常是战胜自身挑战并
实现目标。
2.反派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反派角色往往是邪恶、冷酷和有权
力的。
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英雄截然相反,常常带有报复心态、贪婪和冷血。
他们是英雄最大的敌人,通常通过诱惑、暴力或其他恶劣手段来阻碍英雄
的进展。
3.爱情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爱情角色通常是浪漫、有吸引力和
热情,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电影的主要情节之一、他们经历了挑战、冲
突和逆境,但最终他们克服了困难,走到了一起。
4.搞笑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搞笑角色经常出现,他们的任务是
让观众发笑。
他们往往具有幽默的性格、滑稽的言行和夸张的行为。
他们
的出现可以缓解紧张的情节,给观众带来欢乐。
5.老练的导师:老练的导师常常是英雄的指导者和智囊,他们拥有丰
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电影中,他们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英雄克服困难,并成为英雄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这些类型化特征在好莱坞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在短
时间内使观众对角色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
观众可以轻松地识别和理
解角色,进而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虽然这些类型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缺
乏现实性和复杂性,但它们仍然是许多成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
引观众并使电影更具亲和力。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ec80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f.png)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和动作的表现手段,能够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愉悦的视觉体验。
其中,美国的经典动画角色为观众们所熟知,他们的造型设计不仅独特而富有创意,更具有代表性。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的研究,探讨其设计原则及影响力,并分析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迪士尼早期的动画形象米老鼠。
米老鼠是米奇老鼠的英文名,他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代表形象,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动画角色之一。
米老鼠的造型简洁明快,拥有一个圆形的头部和一个小小的身体,耳朵尖尖,像一只可爱的老鼠。
他还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一个大大的笑容。
这种简单而独特的设计,使得米老鼠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了迪士尼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这种造型设计的成功,启示我们要善于通过简单而富有特点的形象设计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另一个经典的动画角色——超人。
超人是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他拥有非凡的力量和能力,代表着正义和勇气。
超人的造型设计简洁明快,他身着蓝色紧身服,胸前有一个红黄相间的S标志,头戴红色的披风。
这样的造型设计使得超人一眼就能被观众识别,成为美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之一。
超人的形象成功地结合了现代超级英雄的形象风格和传统英雄的符号元素,成为了人们对于正义和英雄的共同认知。
这种设计原则的运用,使超人角色在观众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除了米老鼠和超人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典动画角色也值得关注。
比如,漫威漫画旗下的蜘蛛侠。
蜘蛛侠的造型设计简洁而富有动感,他穿着蓝色紧身服,胸前有一个红色蜘蛛图案。
蜘蛛侠戴着一只红蓝相间的面具,在观众面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的设计原则,使得蜘蛛侠在观众心中显得魅力十足,成为了漫威漫画中备受喜爱的角色之一。
另外,还有迪士尼经典动画《狮子王》中的辛巴。
辛巴是一只可爱的小狮子,他有着橙色的皮毛和一对大大的眼睛。
辛巴的造型设计充满童趣,他的可爱形象成功地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doc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ad989b6416fc700aba68fc0c.png)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一、与准则抗争、挑战男权中心话语的女性形象父权制社会,家庭其他成员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要求是被压制和束缚的,有意思的是,《疯狂原始人》与男女二元对立的父权制社会价值观相反,洞穴人父亲(Grug)为代表的男性一方并没有代表着主动、积极、创造、主导等正面价值,他安于单调黑暗的洞穴生活,默守陈规,逃避现实,缺乏独立的思维和创造力。
而女儿小伊(Eep)却为这些价值观的代表。
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冒险精神;她不愿被规则束缚而失去自我,不愿依赖他人而失去自我判断;她渴望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胆识,打破陈规,积极改变现状。
影片开头,小伊叙述道,因为遵从洞穴墙上被父亲拍上猩红掌印的规则,使得Croods成为存活下来的唯一家族。
可见父亲在家庭中处于绝对领导的优势地位,而女性则是顺从的从属地位。
要活命,必须顺从父权律法( the law of the father)。
父亲顽固守旧,命令家族成员遵守他的生存法则,家族的睡前故事,也以小伊每一次特立独行转为蓝本,讲述因违反父权律法而丧命的恐怖故事。
这不得不说父权制下男性家长掌握中心话语权,在专制父亲的主导下,女性是几乎没有话语权的,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观认为,知识拥有权力,权力生产话语,这种权力能够让一部分话语成为强势话语,而让另一部分话语受到压制。
只有认同父权,依附父权,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女性的成长也被要求按照父权文化,成长为具有被动型,没有自我的女性客体,而非主体。
影片中,对世界末日的描绘,预示旧世界彻底的瓦解,也隐喻在全新世界,男权话语为中心格局的解构。
全家人到达新世界时,山崩地裂,危险再一次出现,父亲要求所有的人都躲到洞穴中,小伊第一个跳出来说不,并告诉他不要再为大家担心了,那些所谓的规则已经不再起作用,因为那些规则只是让他们没有死掉而已,所以决定不再服从父亲的权威,要带领大家跟盖一起继续走向明天。
即使未来也会遇到艰难险阻,但信心满满,因为我们改变了规矩,不再被黑暗束缚。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d2cc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2.png)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是动画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并且深入人心。
本文将以中外动画角色为例,对比其造型设计,并进行相关研究。
首先,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通常更加夸张、夸张、卡通化,具有浓厚的个性特点。
例如,美国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等角色,都具有鲜明的卡通形象。
而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角色设计则较为细致,注重轮廓线条的塑造,并追求逼真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火影忍者》中的鸣人、佐助,它们的形象设计非常细腻、复杂,典型的代表作品。
其次,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也受到当地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导致中国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丰富多彩,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
而西方的动画角色则比较受科幻文化、神话传说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因此它们的形象要比中国动漫更加奇幻、科幻。
例如,西方动画中的魔法师、巫婆等形象,在中国则较为稀缺。
此外,中外动画角色在造型设计上也受到目标受众的影响。
不同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观众对角色造型的喜好。
例如,针对儿童市场设计的动画角色通常具有可爱、可亲的特点,比如小熊维尼、皮卡丘等;而针对青少年市场的动画角色则更加个性化、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进击的巨人》中的巨人角色。
综上所述,中外动画角色在造型设计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不同之处来自于作品本身的文化背景、受众需求、以及制作方的审美标准等方面。
不同形象搭配不同的情节和剧情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目光。
解析动画《怪物史莱克》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动画《怪物史莱克》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9c317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9.png)
解析动画《怪物史莱克》中的人物形象《怪物史莱克》是一部由梦工厂动画公司制作的喜剧动画电影系列。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包括主要角色和配角。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解析:史莱克(Shrek):史莱克是一个大绿色的怪物,有着尖尖的耳朵和一个鼻孔。
他身形高大,有一颗大而强壮的心脏。
他个性孤僻,喜欢独处,但内心深处非常善良和乐于助人。
贝尔(Fiona):贝尔是一位美丽的公主,但由于一次咒语,她在白天是一个温柔的公主,在夜晚则变成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绿色巨人。
她有着卷曲的金发和蓝眼睛。
她坚强而勇敢,在电影中成为史莱克的妻子。
多纳尔(Donkey):多纳尔是一只说话的驴子,他是史莱克的好朋友。
他有着大而圆的眼睛和灰色的皮毛。
多纳尔非常幽默和善解人意,经常用他的幽默感让观众开怀大笑。
瓦纳(Lord Farquaad):瓦纳是一个卑劣的小人,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
他身材矮小,戴着一顶高顶礼帽,喜欢穿着华丽的服装。
尽管外表温文而优雅,但其实内心邪恶。
他试图将史莱克赶出他的国土,迎娶贝尔。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角色,影片中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特殊形象的怪物和动物角色,如飞行猴、龙和各种神话生物等,为整部电影增添了奇幻和幽默的色彩。
神奇镜子(Magic Mirror):神奇镜子是一个具有魔力的镜子,能够回答问题和预测未来。
它有一个古怪的声音和镶嵌在金色边框中的面孔。
镜子在电影中常常被瓦纳使用来获取信息。
猫头鹰(Doris):猫头鹰是瓦纳的助手,是一只看起来智慧而古怪的猫头鹰。
它有一双大眼睛和灰色的羽毛,经常为瓦纳提供帮助和建议。
母亲露西(Fairy Godmother):母亲露西是贝尔的乳母,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女巫。
她有着长长的金色头发和一身华丽的蓝色礼服。
她在电影中扮演了贝尔的精神导师和保护者的角色。
慈善老太太(The Ugly Stepsister):慈善老太太是瓦纳的继母,她和她的两个丑陋的女儿一起居住在一座城堡里。
她是一个性情恶劣和自私的女人,经常欺负贝尔。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76fef1b90d6c85ed3ac62d.png)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0016 王晓曰这学期学习了动漫专题这一门限选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了解了美洲、欧洲,日本,中国等地的动画。
由于历史,文化,政府等原因,不同地方的动画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关于几国动画人物的特点。
由于观看的动画电影有限,所以就只是从本学期老师组织观看的几部电影来说。
美国动画: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每部美国动画片里总会有一个滑稽可爱而又略微带点傻气的形象,而大多数都是动物形象,比如说《长发公主》里的马,《怪物史莱克》里驴子,《骑士歪传》里的驴子等。
美国动画中的主人公大都不是“人”,即使是人形象大都也极其夸张,比如说史莱克。
美国的动画大都是描写动物世界的故事,以动物的角度来表现现实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样做是出于易于被观众所接受,更加风趣幽默。
大头大眼大手大脚也是美国动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人物的造型一般比较“丑陋”,史莱克,长毛怪是典型的代表。
欧洲动画:看的欧洲动画比较少,就《掌门狗》系列而言,欧洲动画的人物大都为细长的,细细的胳膊跟腿,长长的鼻子是其突出特点,也许这本身就是欧洲人种的特点吧。
人物造型也比较丑,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观众会慢慢接受这些形象。
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突出的特点就是身材比例极好,正如老师说过的个个都是“九头美女”,人物造型都比较漂亮,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人”。
大眼睛,小鼻子(甚至没有)是其突出特点。
并且对许多东西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他们的比例一般都很夸张,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的人与交通工具的比例,有时我们都担心那些交通工具是否能承载影片中的人物。
中国动画:人物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人物特点,如《宝莲灯》里的沉香,土地爷,三圣母等,而且也不难发现,中国也在尝试向美国、日本等地学习,比如说《宝莲灯》里的小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长发公主》里的变色龙。
此外,美中欧三地的正反派人物从造型上我们就很容易辨认出,无论是长发公主的妈妈,还是掌门狗里的维克多,还是二郎神。
漫威英雄人物性格分析
![漫威英雄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3772ca58f5f61fb73666ee.png)
• 他的武器来自 他无尽的愤怒 他带着世人的 排斥而活着 他讨厌自己 他愤怒 所以 才会尾为大家奉献一段神马的。 。
Captain America
• 是,他没有最 强的进攻 但 拥有最强的保 护。他的性格 善良,永远相 信朋友。
Black Widow
• 黑寡妇自己写 。不会。。
Thor
• 他勇敢、无畏 善良。为了自 己想保护的人 会暴跳如雷, 他对弟弟的感 情无可取代。 他的锤象征了 无尚的力量和 暴力
Hulk
漫威英雄人物性格分析 by sun
•
•
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它创建于1939年 ,于1961年正式定名为 Marvel 旗下拥有钢铁侠、美国队长、 雷神托尔、黑寡妇、绿巨人、 金刚狼、神奇四侠等8000多名 漫画英雄。
IRON MAN
• 他是一个怕死 的富家公子, 他有缺陷 所以 他做了一套近 乎完美的盔甲 将自己保护起 来 不受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考证号_5_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院(系)名称:动画学院专业名称:动画设计****************二〇一〇年九月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马靓静日期:2010-09-08摘要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
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
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的诠释角色。
即便是现在,在欧美动画工作中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制作特点。
无论是对角色的神态还是对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关键词:欧美角色唯美风格时间艺术目录绪论 (1)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1.1动画角色定义 (2)1.2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介绍 (2)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 (3)第2章欧美动画2.1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 (5)2.2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 (5)2.3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区别 (8)第3章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成功原因3.1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分析 (10)3.2欧美动画角色成功原因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动画角色的塑造在整个影视动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动画的故事题材极其丰富,不同题材的作品给动画角色的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可使角色形象跃然于银屏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能寓性格于外貌之中,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也有极大的扩展,积累了内在情感意蕴的力量,增强了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使动画故事的艺术性更加凸现,动画片更加精彩,为动画片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动画角色的造型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夸张也可拟人;可简约也可繁缛;可精致也可朴拙。
但要设计出贴切、生动、传神的动画角色,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型能力,还要有对动画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思考,实现动画角色与动画片的“浑然天成”。
在这些方面欧美动画就做的很好。
1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1.1 动画角色的定义动画角色,顾名思义是指作为动画片主角的人物.通俗点讲就像故事片中的演员一样。
不过要比故事片中的演员更加夸张,更加有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强烈的形式感(所以洗练、概括和夸张常常是我们运用的设计手法)。
今天,动画角色造型以夸张变形为主要特点,这里的夸张变形能使动画中角色的特征更加鲜明,更加典型和富有感情,并有着加强叙事和传情的效果在里面。
1.2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一)夸张为了塑造生动有趣的动画角色,夸张是常用的造型技巧。
夸张可使丰富的想象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紧紧抓住形象的某些特征。
运用扩张或省略的手法,可以使造型新奇有趣,突显形象的个性特质,从而强化艺术的感染力。
要创造想象中的动画形象,需要善于观察、积累经验,将一些可以表现角色性格的元素,加以夸张地描绘。
例如阿根廷漫画大师莫迪洛设计的“大力水手”,夸张其双臂的长而结实,以代表大力士的特征,还有那有趣的脸形、瘪瘪的总叼着烟斗的大嘴,这些都成为了“大力水手”这一形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表情的夸张有利于表达角色的情绪,丰满角色的内在个性,使它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以美国系列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小猫汤姆的形象进行分析,它在系列片中的表情非常丰富。
它常以大眼睛、挑着眉毛、咧着大嘴的形象出场,显得滑稽又大大咧咧:但时常被老鼠杰瑞戏弄得团团转,耷拉着眼睛,张着大嘴巴,伸出长舌头,可怜又可笑,这几种表情较鲜明地表现出了汤姆的个性,成为片中情绪变化的符号,也成为汤姆“快乐”、“笨拙”、“顽皮”的象征。
动画角色的心情,并不仅仅通过夸张脸部来孤立的表现,还可借助整个肢体的动态变化加强情绪表现的力度。
但是,夸张并非无限地夸大特征,而是在形与形的对比中凸现特征。
对比的夸张,更能突出形象的个性。
形态的夸张是多元化的,只要能明确地表现角色的独特个性,就可以设计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动画形象。
2(二)拟人动画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生命的动物、无生命的物体、想象中的神怪,大到史前恐龙,小到微观生物,在动画世界里都被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动画角色设计时,无论是对外在形象的修饰,还是对内在情感的丰富,拟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动画创作中,动画角色拟人化手段的运用比比皆是。
美国动画片《汽车总动员》,把各种汽车进行了高度的拟人化设计,不仅赋予了现实中无生命的汽车以生命,而且通过对汽车不同的外貌设计,与人类的不同形象和性格进行了巧妙地对位,使整部影片即富有情趣又发人深思。
英国动画片《小鸡快跑》中,小鸡们无论从外貌、表情、行为还是从性格都被充分地拟人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鸡形象,特别是外凸形的圆眼睛和香蕉形的大嘴巴,使得这些小鸡们更具独特的个性魅力。
在影片中,主角母鸡金捷顽强机智,公鸡洛奇调侃不羁,鸡爸爸严厉顽固,此外,还有一直打着毛衣的“家庭主妇”母鸡,戴着眼镜面图纸的“科学家”小鸡……他们举手投足间人情味十足,使得这部影片中的角色更具有人的灵性,也使得这部影片的主题不再单纯。
从表面上看,卡通形象与人的外貌、表情、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拟人手法的外化形式;实质上,动画世界就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模拟,因而动画角色身上反映着真实的人性,寄托着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感,这种处理是深入动画角色形象的内心,对其性格的拟人化,是较深层次的艺术描绘。
1.3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从内容而言,动画艺术的题材可以是无拘无束的。
因此,动画角色形象的样式和风格从现实到非现实有着较大的差异与跨越,但作为动画形象最本质的特征是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使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这也是动画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了更高的追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在观看动画片时,一方面渴望放松身心,充分喻悦;另一方面又期望看到时代文化、社会现象、流行元素的渗透,这就对动画角色的造型提出了更高的时代性要求。
3美国2008年的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创造了一个不仅不会说话,也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明显面部表情的主角——机器人瓦力,观众只能通过他的行为或发出来的电子声响,来猜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样的角色能否得到观众的喜爱,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角色,符合了人们生活的科技时代的特点,人们像热爱电子宠物般热爱这样一个可爱的机器人,并在观影时主动为瓦力设计出了性格和人物特征。
如果说瓦力与《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机器人R2-D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他的恋人伊美,在设计上则很大程度借鉴了“苹果”系列的产品,导演安德鲁·斯坦顿表示:“我们一直用类似的比喻去形容《机器人总动员》的两个机器人角色——瓦力是一台脏兮兮的拖拉机,而伊芙则是奔驰中的梅赛德斯……所以,伊芙在形象上代表的是电子产品最先进的科技,我们在她身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平滑、无缝、能够隐藏所有运动部件的衔接技术。
”这样的设计理念无疑迎合了大众对动画角色的时代要求,人们在捕捉时代气息的同时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可见,要想创作出形象各异的角色就要求动画角色造型师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了解生活,并能够提炼生活,才能绘制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角色。
4第2章欧美动画2.1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欧美动画作品中有很多非人类的角色出现,比如说动物、家居、玩具···等等在我们平时看起来不会像人一样动的东西也在片中出现进行动作表演,而且动作非常流畅,甚至不相信它会动。
这就是欧美动画在角色中运用到了肢体语言的特点。
让原本不会动的东西看起来更加真实和有意思。
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不止一个,而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别,不仅要靠角色本身的形象特点来区分,更重要是角色的性格特点。
在这里角色肢体语言的变化就非常重要和关键。
性格化是每个角色的生命和象征,角色不同视角的习惯性动作,和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并反复使用,对表现角色的性格会起到注释与符号的作用。
但动作的符号化并非模式化,每一部成功的欧美动画片中的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符号化动作,能让观众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看见这个动作就能想起与其相对的角色。
每一部成功而有特点的片子都是在创作一种专属的动作语言符号,但对观众而言重要的不是角色的造型是否吸引人,而是看故事情节所带给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在故事中的独特性格魅力。
有特点的肢体语言能够有助于表现动画片的风格和角色的内心情感。
角色肢体语言的风格与整个片子是息息相关的,比如你的片子风格是夸张很漫画感的风格,那你的角色一定也要是夸张或者漫画化的。
比如我们从小看到大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从片中Tom和Jerry的肢体语言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得出欧美动画作品中角色肢体语言的特点。
另外,动画片最难到的境界就是进入看的人的内心世界,角色准备自然的行动无形之中拉近了观众和角色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带入到角色的心理世界,这种东西恰恰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是欧美动画角色的典型特点。
也是最能感染人的地方。
2.2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随着动画片的产业化进程,动画角色设计逐渐被提升到商业运作的高度,其不仅是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元素,更是整出动画片的灵魂。
52008年6月,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
在中国观众以及中国动画界掀起了一股浪潮,有争论、有自嘲,但更多的是反省。
而《功夫熊猫》中的角色设计让中国动画人强烈地感受到角色设计制作上的差距。
2009年1月,小成本制作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上映,超越了同期上映的美国动画片《马达加斯加2》,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国产动画片。
这部片子实现了中国动画人的梦想:本土动画片终于超越了美国好莱坞动画片。
通过这两部同样取得成功的动画片,我们看到了中美动画片的差距,也看到了中美动画片角色设计上的截然不同。
着眼角色群,可以从文化背景、造型技法、商业目的三个层次剖析中国和美国动画角色设计上的差异。
(!)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血缘的混合和文化思想的交融带来的是新的活力、青春和丰富的想象力。
它是没有本土文化的,它的文化是综合欧洲和其他世界各国的文化而产生的。
这使得它的文化呈现多样性、综合性和现代性的特点,在它动画片的角色设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美国动画片中,动画角色宣传了典型的“美国精神”,像米老鼠、唐老鸭和高飞狗,它们的活泼调皮中结合了美国人开朗幽默的个性,融人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再加上令人发笑的故事,获得了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