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

李言水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最终形成在安徽安庆地区。这是众多学者、专家和老艺人从艺人师从的记载、保留的剧目以及积累的唱腔(最具说服力的)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审慎得出的结论。

笼统地说,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固然不错。但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哪里?能不能具体一点?为什么会发源那里?它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流

传到安徽去的?如此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和疑惑,亟待给质疑者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回答和诠释。否则,不仅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而且也不利于科学认识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历史真相肯定只有一个。笔者坚信,只要找到了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所有的

(一)

疑惑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

山河无言,实证如山。

黄梅戏既然发源于湖北黄梅,不妨到黄梅实地去看看。

首先,看一看黄梅的版图。

现在的黄梅县,尽管历史上县治沿革变化繁杂,但大体上是由湖北黄梅和江西德化两县于1936年合并而成的。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新蔡县改称黄梅县;五代南唐时,改浔阳县为德化县(民国3年一度改称九江县,但人们习惯仍叫德化县)。民国20年(1931年)开始动议,民国25年(1936年),正式划定鄂赣省界,将江北原属江西德化(九江)的封、郭二洲以及团牌洲等地划归黄梅县管辖。这块地域包括今孔垅一部分,分路绝大部分、小池绝大部分和新开六咀等地方。从此合二为一,统称黄梅县。

熟悉黄梅历史的都知道,湖北黄梅和江西德化两县习惯上东面以东港(又称小江,素有鄂东“秦淮河”之称)为界,西边以分路到孔垅的西河为界,北边以孔垅德化桥为界。东港就像一个大写的“L”字母,把黄梅和德化分隔开来。东港北侧有驿路堤,既是江西德化防止湖患的屏障,又是湖北黄梅防止江汛的第二道防线,同时还是湖北黄梅出境的一条最直接、最简短、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干线。

如果让现在人有个更直观的印象,也可以这样讲,黄梅县界在东南面和现在的京九铁路走向差不多;西面在黄(梅)小(池)公路孔垅分路段往西一点,沿西河到江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黄梅县界在1936年以前,东南面只抵达驿路堤,东西两侧只有狭长地带抵达长江北岸。

其次,看一看黄梅的地形地貌。

黄梅地处大别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为山区,最高海拔1244米;中部为丘陵;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和湖区沉积平原,最低地面高程只有10多米(现龙感湖农场境内),高差达一千二百米以上。(综合《黄梅政府网站》、《黄梅县志·地理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龙感湖西南岸到驿路堤,有一大片高滩泽地,里面沟港湖汊密如蛛网。自汉唐时起,由于人口增多,就陆续有垦荒围垸,到民国时期,从小池口下丁字坝起,北经孔垅达黄泥塘(现蔡山辖地)30多公里,人们插草为标,围湖造田,民圩极多,大圩套小圩,共有140多座,一般都是环太白湖、源湖、感湖修建的,主要集中在现在的龙感湖农场境内。

1936年以后,东港由界河变成了内河,驿路堤防汛功能退化,加上连续十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暇顾及,以及1949年长江大水的毁灭性破坏,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能隐约看到几处陈迹。1950年2月,黄梅举全县之力,将原四维圩、王大圩、都圩、联益圩四大民圩合堤并垸,动工兴建北起濯港巴茅山刘家井,经陶河、白湖、金凉亭、严家闸,南止刘佐杨西湾与长江干堤相连的百里长堤(全长46.2公里),以防湖患。1953年,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两县协定龙感湖水面界限,渔船、民船、商船不再穿行龙感湖。1956年元月1日,经国务院、农垦部、长江水委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龙感湖西南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1958年11月,将严大乡(原属塘穴镇一部分)的严大墩、严细墩、王上屋、龙岸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通讯地址为黄梅县严家闸。

第三,再来看一看黄梅的水陆交通。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黄梅的水陆交通确实四通八达,襟江带湖,北走京华,南驰百粤,怎么赞誉都不为过。

但历史上黄梅属于荒洲邈县,水陆交通是怎样的状况呢?

据《黄梅县志》记载:黄梅县南行九十里至清江镇,市连德化之小池口,往九江者必由小池口渡江,盖德化有渡船而黄梅无渡船也。

现在黄梅的几个码头包括小池口码头、横坝头码头等都归江西德化管辖。

而黄梅陆路交通,据严水先《黄梅县古陆路交通略考》,黄梅有两条驿道,一条为黄州府管理,即府治东驿道,也就是现在的省道黄标线黄冈经浠水、蕲春、武穴到黄梅段。一条为黄梅县管理,即县治驿道。由县治出西门,经谷塘铺、濯港铺、白湖铺、孔垅铺、深沟铺、塘穴铺、老夹铺、清江铺,至江西省德化县,全长九十华里,过九江府(市)设有渡船人伕。

也就是说,黄梅到江边,不管是水路,还是旱路,都是从孔垅经严家闸,或走驿路堤,或走东港到小池。黄梅到安庆,更多的是走水路,必须从严家闸过龙感湖,沿途经过宿松、望江、怀宁,出华阳河抵达。

驿路堤不知何时修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清江口宋以前设有驿,名“临江驿”。如唐代诗人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临江驿》即指此处。

驿路堤,顾名思义,既是驿道,又是堤坝,类似于现在的长江干堤

堤顶公路,在古代恐怕不多见。堤坝的功能,众所周知,无需赘言。驿道在古代虽然主要是为传递文书、调动军事、官吏往返而设的,但民邮和旅运亦兼而有之,向来是交通动脉。

建国后,公路交通迅速发展,基本上都是在驿道基础上修建的。遗憾的是,孔垅至清江镇东港驿路堤段,因遭受1949年长江溃口,毁坏严重,工程艰巨,1952年修复时,才改走孔垅西边至小池口的人行道。这也就是现在的黄(梅)小(池)公路孔垅——分路——小池一段。(见严水先《黄梅县古陆路交通考略》)

而龙感湖的湖路、东港的水路,在没有动力机械之前,在华阳河没有建闸(华阳河大闸,1936年开始动工修建)之前,一直都处于鼎盛时期,渔船、民船、客船、货船来往穿梭,络绎不绝。撇开“渔舟千艇”不谈,据《黄梅东港船歌》的作者詹玮介绍,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长途运输只能水路船运,船工不足一万也有八千。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港客船才最终绝迹;龙感湖至今仍有少量渔船、客船往来。

水路也好,陆路也好,驿路堤也好,东港也好,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在1936年以前甚或是在1949年以前,都是黄梅交通的主动脉,同时自然也是文化交流的快车道。而位于驿路堤和东港交汇的严家闸便是鄂皖赣三省的交通枢纽。历史上进出黄梅的名人绝多数都是走的这条路。由于县治的变更,由于洪水的破坏,也由于科技的进步(主要是动力机械的应用),这条交通要道才逐渐走向衰落,以致被许多探讨黄梅戏起源的学者忽视或淡忘。

尤为遗憾的是,恰恰就在1953年秋天,王兆乾、陆洪非等先生来黄梅考查黄梅戏起源的时候,因交通变更,走的不是这条路,与揭橥黄梅戏起源真相失之交臂。

笔者之所以不辞繁言,啰嗦许多,主要是因为,现时人们在考证黄梅戏起源时,习惯以今天的视角,把古黄梅与德化混为一体,对黄梅的地形地势,对黄梅的水陆交通乃至语言风俗,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立论凭空臆想,牵强附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二)

黄梅戏,安庆府六县旧时称之为“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惯称“采茶戏”,俗称“采子”;在某些地方和某个历史时期,也有叫做“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化谷调”、“下河调”的;尽管叫法各不相同,但都源于黄梅“采茶歌”。

采茶歌,顾名思义是采茶时唱的歌。

据史料记载:湖北黄梅县在唐代就是名茶“团黄”的产地。茶圣陆羽为切实考察“团黄”的采制、生长区域,曾攀登海拔1200米的黄梅县紫云山。(陆羽《茶经》)

《大清一统志》载“紫云山在县北七十里,山路萦纡,望如削笔,共顶平旷,东西环拱,内有平田,僧人植茶,即为紫云茶。”

有人考证,在黄梅西北方向的考田、小溪、龙坪、古角四大山区,唐宋以来,既有茶农种植的家生茶,也有杂生于灌木丛中的野茶。

当茶农在从事茶事时,或即兴编唱一些山歌、民歌,直抒胸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