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发式教学的一些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启发式教学的一些思考.txt
 摘要:分析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内涵,指出了目前启发式教学在思想认识及应用方面容易产生的误区,最后结合教学实例说明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开展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启发式;教育思想;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一项宝贵的遗产,对古今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一些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中都贯穿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对启发式教学法的研究,认清其深层次的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启发式概念辨析
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所谓“不愤不启”,就是当学生还没有搞通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所谓“不悱不发”,就是当学生对问题尚未考虑成熟难以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则不宜越俎代庖。只有在学生“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并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原理的阐述。在这句话里,孔子虽然没有概括出启发式这一抽象概念,但他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即启发和举一反三。启发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既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举一反三,实质上还是强调发挥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与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学生的自觉学习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启发是教师启发,诱导是教师诱导,与放任自流绝不相同。
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
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把启发式教学看成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式”而来,认为既然是“式”,那就一定是一种具体的方式、方法。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不科学的。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由一套固定的教学格式或若干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来体现。而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格式和环节,启发式教学的真正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并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启发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由于在一种思想的指导下,会产生种种不同形式的行为,所以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具体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可能是形式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发现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进行教学,只要行之有效,体现启发、诱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启发式教学。
误区之二:问答法就是启发式。
问答法或谈话法、提问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最早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教师作用的一个比喻,他将教师比作产婆,意即产婆虽然自己不生孩子,却可以帮助他人生产出新的生命。他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他所谓的“产婆术”,即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正反两方面的问题,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澄清对事物的理解,得出正确的答案。他创造的“产婆术”,直到今天仍被中西方教育界推崇备至。于是,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启发式教学无非就是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为什么”,于是,一上课就连珠炮似地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好不好呀?”等等。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没有疑问,就不会产生思考,就没有收获,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没有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巧设问题,往往有柳暗花明之功,点石成金之效。而简单、肤浅的是非问答,是毫无启发意义的教学方式,无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
把问答法、谈话法、提问法看成是启发式,主要是源自“满堂灌”。因为“满堂灌”是注入式,问答式自然就是启发式了。这种不加分析地将问答法或谈话法看成是启发式,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曲解。
误区之三:讲授法不是启发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讲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基本形式。不论是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的私塾里,还是在2300年前柏拉图的学园中,教师多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即使在教学改

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讲授仍是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知识的传播、德育的渗透、智能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教材中的重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得以突出,难点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变复杂为浅显、化深奥为通俗,使学生容易接受、理解。
讲授法不等于注入式、“满堂灌”。注入式、“满堂灌”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制性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启发式则与之相反,只要讲授生动有趣、形象逼真、透彻入理,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较为全面的知识,并能把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发展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不是注入式。

误区之四:放手让学生提问就是启发式。
有些教师说:启发式不就是要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动脑多问吗?那好,上课时,我就放手发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看法和做法,其实离启发式相去甚远。诚然,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启发式思想的体现。但是,人的思维常常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有问题才可以推动人们进行积极的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这个道理。启发学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提问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提问。因此,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提问并不等于就是启发式教学,我们鼓励学生质疑,也不是让其无止境地提问题,而是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实施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深刻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
教师应具有的启发艺术
精心营造启发的情境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具有启发艺术,首先表现为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和求知欲望的情境与氛围,这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前提。比如,在关于二极管工作原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三个小动画,设置了三个问题:(1)演示N型半导体的形成过程后问:N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什么?学生立即答:电子;(2)再演示P型半导体的形成过程,又问: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的形成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到:掺入的杂质离子不同;(3)教师最后

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放在一起。学生疑惑了,教师随之激疑:在交界面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总之,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原动力。以上的教学,由看似容易的问题入手,步步深入,无疑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对PN结的分析讨论,学生自然会领悟了。
善于利用启发的原型学生认知过程是旧知识不断同化新知识的过程,每项新知识的接纳,必须以旧知识为固定点。因此,教师应具备的启发艺术还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表象储备,从中有效地提取教学时所需要的“启发原型”,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相关材料。显然,利用好启发原型,是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例如,讲解Cache地址映像和地址变换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有意重复已学的地址映像和地址变换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很快找出更好的方法。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很多好的解决方法可以从分析已有方法的优缺点入手,恰当结合而形成。这个过程,就是以“启发原型”为待学知识的滋生点与向导,因而收到了“启而得发”的效果。
及时抓住启发的时机教师具备启发艺术,还表现为善于把握和抓住启发时机。打铁要看准火候,启发式教学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此,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主张告诉我们:教师只有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时,才能及时予以点拨和诱导,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使他们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如在上述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布置学生做如下练习:虚地址映像到的实地址是什么。在多数学生为解题成功而感到欣欣然时,教师突然说:解错了。学生顿感惊讶:为何错了,错在何处?在学生急于寻个水落石出的“火候”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道:公式中的“nd”指的是什么?于是学生便很快地察觉出他们所犯的错误,并找到正确的解法。
准确把握启发的力度把握好启发的力度,是使学生“启而得发”的一个关键。我国古代教育名着《学记》谈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寥寥12个字,是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论述,它启示我们:高明的启发艺术是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但不是拖着他们走;是给予激励和鞭策,但不施加压力;是稍加点拨和提示,但不是代替他们作论断。若用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说,适度的启发就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其“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使其“伸手不及,跳而可获”。例如,在讲计算机的存储体系时,如果在讲解完存储体系的结构图后,教师即问学生:存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那就难免会出现“启而不发”,因为这发“炮弹”并未射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难度过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启发不利的一种表现。但如果这样引导:CPU从哪里读出程序?(答:内存);程序太大,放不下怎么办?(答:硬盘);还放不下怎么办?(答:光盘);于是得到结论:存储系统是通过操作系统及相关硬件层层被调用的。
总之,教师的启发是一门学问,要搞好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巧设情境,善用‘原型’,抓住时机,把握力度”。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启发艺术,才可称之为“启而得法”,从而收到“启而得发”之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英.启发性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9).
刘飞舟.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孙军.实践教学对思维能力培养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