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植
芦笋怎么种植

芦笋怎么种植
芦笋是一种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芦笋需要以下步骤:
1. 选择适宜的土壤:芦笋喜欢排水良好、丰富有机质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
2. 选购芦笋种苗:芦笋可通过种子或分根进行繁殖。
如果选择使用种子,可以提前在室内播种,等幼苗长到一寸高时再移植到露地;如果使用分根,则直接购买成熟的芦笋根茎。
3. 准备土壤:在选定的种植地点深翻土壤,去掉杂草和石块,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4. 播种或移栽种苗:如果使用种子,可以在早春将种子撒在准备好的种植床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若使用分根,则将根茎埋入土壤中,留出适当间距(约30厘米)。
5. 管理植株:保持适当的湿度是关键,尤其是在幼苗生长的初期。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导致植株腐烂。
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6. 施肥:在芦笋茎长到一半时,可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7. 收获:第一年的芦笋一般不宜收获,以便给植株留充足的营养储备。
从第二年开始,可在春季将芦笋茎割断,使用锐利的刀具从土壤中割下。
收获后,剩余的茎可以继续生长,供下一次收获使用。
请注意,芦笋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耐心和细心进行管理。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

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芦笋是一种高产且营养丰富的蔬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规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芦笋高产种植的相关技术规程。
一、选择优质种苗。
1.选用无病虫害的芦笋种苗,苗龄一般为1-2年生,具有饱满的根系和健康的叶片。
2.苗期应浸泡于水中观察,无明显疾病、腐烂现象的为优质苗。
二、选择适宜的土壤。
1.芦笋喜欢生长在疏松、湿润、肥沃的沙质土壤中,土壤pH值应为6-7。
2.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酸碱性的调控,以保证土壤的适宜性。
三、科学施肥。
1.在芦笋的生长初期应进行基础施肥,施入有机肥3-5吨/亩,然后进行翻耕。
2.生长季节中应进行适时追肥,追施氮磷钾肥,以促进芦笋的生长发育。
四、合理的灌溉管理。
1.芦笋生长期需要保持适度的湿润,但要避免积水,否则容易引起芦笋的腐烂。
2.一般情况下,每隔3-5天进行一次灌溉,根据土壤湿度情况进行调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五、及时除草防虫。
1.芦笋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以免杂草抢夺养分和水分,影响芦笋的生长。
2.定期巡查芦笋田,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保证芦笋的健康生长。
六、适时割收。
1.芦笋一般在生长季的第二年进行割收,每年割收3-4次,割收时间为芦笋长到25-30cm时。
2.割收后要及时清除残茎和杂草,保持田间整洁。
七、合理维护。
1.种植芦笋后要定期进行土壤松耕,保持土壤透气性,促进芦笋的根系生长。
2.要定期进行施肥、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持芦笋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的芦笋高产种植技术规程,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芦笋的产量,使芦笋种植更加科学、高效、稳定。
同时也能够保障芦笋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

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是一种根块类蔬菜,以幼嫩的嫩茎为食用部位。
芦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以下是有关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土壤选择与准备:芦笋适合生长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环境中。
通常选择砂质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在种植之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施入适量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2. 繁殖与种植:芦笋可以通过种子或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需要提前催芽,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在湿润培养土中撒播,一般需要6-8周的育苗期。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熟的芦笋根茎切割成小块,然后定植到准备好的土壤中。
3. 植株管理:芦笋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在初期生长阶段,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但避免过湿。
及时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
随着植株长大,应定期进行浇水,并定期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
4. 控制病虫害:芦笋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病毒病和真菌病。
为了控制害虫和病害,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遮阳网、粘虫板等。
在病害发生早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拟对虾太阳蓟体细胞杀线虫等。
5. 收获与储存:芦笋的收获时间通常在植株生长到60-70厘米高时,要及时采摘,以保持嫩度和口感。
采摘时可以使用尖锐的工具将芦笋切割下来,避免损伤植株。
收获后,芦笋应尽快放入冷藏室,以延长保鲜期。
6. 休耕期与早春整地:芦笋是多年生作物,每年春天都会进入休耕期。
在休耕期间,应进行整地和修剪工作,清除病虫害及枯叶等。
早春整地时,应进行修剪顶端,保留足够的地下茎和须根,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7. 旱季灌溉管理:夏季是芦笋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在旱季,应定期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避免出现过湿或干旱的情况。
总之,芦笋种植技术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土壤选择与准备、繁殖与种植、植株管理、病虫害控制、收获与储存、休耕期与早春整地以及旱季灌溉管理等因素。
芦笋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

芦笋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被誉为“蔬菜之王”。
它生长在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喜阴凉、湿润和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
本文将介绍芦笋的生长习性,以及其栽培技术,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和种植这一优质蔬菜。
一、芦笋的生长习性芦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它主要通过根系和地下茎进行繁殖,生长季节为春季至夏季。
芦笋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光照不足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芦笋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适宜湿度为60%-80%。
在生长过程中,芦笋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合理施肥和灌溉对芦笋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芦笋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芦笋对土壤要求严格,选择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进行种植。
避免在酸性土壤或重粘土中种植芦笋,以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2. 播种与移栽:芦笋可通过种子或根茎进行繁殖。
播种时,选择种子均匀、质量好的种子,保证发芽率和移栽成活率。
移栽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确保其顺利扎根。
3. 施肥与管理:芦笋生长期间需要定期施肥和管理,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灌溉要适量及时,避免积水和缺水对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及时除草、松土、追肥,有助于促进芦笋的生长和发育。
4. 病虫害防治:芦笋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病菌性病害、蚜虫、食叶虫等。
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避免病虫害对芦笋的危害。
5. 收获与保存:芦笋的最佳收获期为种植后第二年春季至夏季。
在收获时要选择鲜嫩的芦笋,避免收获过晚导致芦笋过老而影响口感。
收获后要及时清洗、修剪,冷藏保存或进行加工,延长芦笋的保鲜期和利用价值。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芦笋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种植芦笋不仅可以带来丰收的喜悦,还能享受到这一优质蔬菜带来的健康与美味。
芦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芦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深受人们喜爱。
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蔬菜之王”。
在家庭菜园或农田种植芦笋是一项有趣且有益的活动。
下面将介绍芦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块是种植芦笋的关键。
芦笋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进行种植是最佳的选择。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的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其次,芦笋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
一般来说,芦笋的种植季节是在春季3月份至4月份之间。
这个时候正是气温适宜、阳光充足的季节,非常适合芦笋的生长。
在种植之前,可以提前将芦笋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促进芦笋种子的发芽,提高发芽率。
接下来是芦笋的种植方法。
首先,可以选择育苗盘进行育苗,等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移栽。
在移栽时,需要注意将芦笋苗根部埋入土壤中,并且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芦笋的生长和发育。
在种植后,需要及时浇水,并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等工作。
最后,芦笋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3年。
在第一年,芦笋植株主要进行生长和积累养分;在第二年,芦笋植株开始进行茎叶生长,并且可以进行第一次采收;在第三年,芦笋植株可以进行正常的采收,一般可以持续5-8年的采收期。
总的来说,种植芦笋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掌握合适的种植时间,以及进行正确的种植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收成,享受到美味的芦笋。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芦笋种植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芦笋的种植技术

芦笋的种植技术
芦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技术如下:
1. 土壤选择:芦笋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
最好选择砂土或壤土。
2. 土壤准备:在开始种植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深翻和松土。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磷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3. 种植季节:芦笋的最佳种植季节是每年的春季。
如果在秋天种植,它将需要冷冻温度来激发芽的生长。
4. 种植方式:芦笋可以通过种子或幼苗的方式种植。
对于种子,可以提前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育苗,待苗子长到5-6厘米时可以移植到田地中。
对于幼苗,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芦笋苗苗。
5. 栽植密度:在种植芦笋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栽植的密度。
一般而言,每平方米可以种植6-8株芦笋。
6. 生长管理:芦笋对水分和光照要求较高。
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同时,要确保芦笋所在的区域有充足的阳光。
7. 施肥:芦笋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可以选择有机肥料或化肥进行施肥,但要注意不要过量。
8. 除草和杂草控制:保持芦笋周围的地面清洁,及时除去杂草和杂草,以减少竞争和病虫害的发生。
9. 收获时间:一般而言,种植后的芦笋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产量。
在每个季节的早春,可以根据芦笋的生长情况来进行收获。
10. 病虫害防治:芦笋可能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真菌感染、蚜虫等。
应及时进行防治,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或昆虫剂。
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栽培技术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蔬菜,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能够成功地栽培健康的芦笋,掌握一些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芦笋的选址与准备、土壤要求、种植方式以及生长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芦笋的栽培。
一、选址与准备1. 光照条件:芦笋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选址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点,远离高墙或大树的阻隔。
2. 土壤条件:芦笋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避免选用重粘土质地或排水不良的土地。
3. pH值:芦笋对土壤pH值的要求较高,一般在6.5至7.5之间为宜。
可以通过土壤测试仪或送样检测来确定土壤pH值。
4. 土壤改良: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可通过添加石灰来提高土壤的pH值。
另外,芦笋对有机质的需求较高,可在种植前充分施入腐熟堆料或有机肥料。
二、土壤要求1. 施肥:芦笋的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较高。
在种植前应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或禽畜粪肥。
在芦笋生长过程中,可适量追施复合肥料,提供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 水分管理:芦笋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生长初期。
通过灌溉来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造成土壤积水。
三、种植方式1. 种子繁育:可以通过种子繁育来培育芦笋幼苗。
将种子播种在育苗盘中,覆盖一层薄土,并保持盘中土壤湿润。
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移栽到田间。
2. 分根繁育:芦笋也可以通过分根繁育来培育幼苗。
选取健康的芦笋根茎,将其分开成小段,每段保留2~3个芽眼。
将分好的根茎埋入育苗盘或育苗箱中,保持土壤湿润。
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移栽到田间。
四、生长管理1. 芽眼埋土:在芦笋幼苗生长过程中,需定期将芽眼下的土壤轻轻培土,以遮蔽光线,促使芽眼长得更饱满。
2. 除草:定期除草可有效减少杂草与芦笋的竞争,保持芦笋生长的良好状态。
3. 病虫害防治:芦笋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有机防治或合理使用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4. 增施肥料:芦笋生长过程中,可适量追施有机或无机肥料,补充养分,促进生长。
芦笋栽培方法

芦笋栽培方法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芦笋栽培方面,不同的要求和栽培技术会影响到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这里将介绍一些通用的芦笋栽培方法,帮助读者成功地种植芦笋。
1. 土壤和土地选择芦笋喜欢在肥沃、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土壤是深厚的砂质壤土。
如果土壤太湿、过于粘重、pH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芦笋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选择适合种植芦笋的土地也很重要。
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位置最适合芦笋的生长。
在选择地点时,应注意周围是否有大树或其它高株植物,因为高株植物会干扰芦笋的光照和通风。
2. 芦笋的种植方式芦笋的种植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根芽移植和种子播种。
(1)根芽移植根芽移植是常见的芦笋种植方式之一,它需要留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健康的植株进行移植。
芦笋植株应该是高度规律、直立、无病虫害的。
其次,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建议选用的根芽长度在10-15cm之间的。
其三,把根芽移植到深度为15cm的洞中,顶部留出3-5cm。
建议在移植前,在土壤中添加腐熟的堆肥,浇上足够的水使土壤湿润,来保持植株生长的条件。
在移植后,需要密切关注放下的植株,确保植株可以顺利过渡吸收养分和抵抗天气和病虫害。
(2)种子播种芦笋种子萌发慢,一旦萌发,生长非常迅速。
播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购优质的芦笋种子。
建议在选择种子时,选用那些经过检测、无杂质、密度适中、外观干净的种子。
其次,选好的种子可以在春季早期进行播种,在 5-6cm深的洞中放下种子。
接着,覆盖适量的土壤,保湿,适时浇水。
最后,维护种子生长。
除草,保持湿度,施肥等.3. 管理生长为了稳定的芦笋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包括防治害虫和病害,控制无用杂草的生长,以及进行适时的施肥。
(1)防治害虫和病害害虫和病害会影响芦笋的生长和产量,特别是细菌性病害会对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
正确地诊断病害问题,定期喷洒化学措施来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小对芦笋的损害。
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附种植时间

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附种植时间1、处理种子:先浸种,随后捞出种子并拌好细沙,接着放入容器中并盖上湿毛巾进行催芽,当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
2、育苗:准备好营养钵并将营养土配制好,随后把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每钵播种1粒,覆土后再浇水。
3、定植:定植前先进行通风炼苗,随后选地施肥并作垄,接着挖出定植沟,然后定植笋苗并覆土浇水。
一、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1、处理种子(1)先将种子用温水(25-30°C)浸泡3-5天,每天需要换水1-2次,当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再捞出来。
(2)把种子放进容器中并拌入细沙或者蛭石,随后盖上湿毛巾,放在温度为25-30°C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天翻动2次,当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
2、育苗(1)配制营养土:准备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无农药残留),而且还要加入磷酸二铵50g/kg营养土。
(2)采用营养钵育苗:准备好大小为8×12cm的营养钵,每个营养钵中播1粒种子,播种的深度为2cm,随后覆土2cm并浇透水。
(3)温湿度管理:适宜芦笋发芽的温度为25-28°C,出苗之后温度为25°C,不宜高于30°C,也不宜低于8°C,将土壤保持在湿润状态。
因为刚出苗的幼苗根系比较弱小,因此在干旱的时候需要及时浇水,同时也要注意除草。
(4)定植前的准备:在定植前7-10天合理的进行通风炼苗,使芦笋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健苗标准,要求有地上茎3条以上,地下贮藏根5-7条。
3、定植(1)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整地施肥:将土地深翻20-25cm并起垄,垄宽1.2-1.4m,每亩还要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三元复合肥25kg作为底肥。
(3)定植:定植的株距一般为30-40cm,可以用铁锹挖出定植沟,深30cm,宽30-40cm,在沟内施入三元复合肥25kg+有机肥1500kg(每亩),并混合均匀,随后再撒入厚度为10cm的表土,要求沟的中心稍微高一些。
芦笋的栽培方法

芦笋的栽培方法芦笋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如果您也喜欢吃芦笋,那么您可以尝试在家里栽培芦笋。
本文将介绍芦笋的栽培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1. 选购芦笋种子在栽培芦笋之前,您需要选购合适的芦笋种子。
一般来说,芦笋种子分为绿色品种和紫色品种两种。
绿色品种的芦笋比较常见,味道也比较好。
而紫色品种的芦笋则比较罕见,但是它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对健康更有益。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种子。
2. 准备土壤在栽培芦笋之前,您需要准备好适合芦笋生长的土壤。
芦笋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您可以在花盆中放置一些沙子或鹅卵石,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
同时,您需要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足够的养分。
3. 播种在准备好土壤之后,您可以开始播种了。
将芦笋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地覆盖一层土壤。
在播种之后,您需要浇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4. 等待发芽芦笋种子一般需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孵化,才能发芽。
您可以将花盆放在室内或室外,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大约两周的时间里,您应该能看到芦笋的幼苗开始发芽。
5. 调整温度和湿度在芦笋幼苗发芽之后,您需要注意调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芦笋的生长。
芦笋喜欢生长在温度为15-20℃、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
您可以利用水雾器或湿度计来控制环境的湿度。
6. 喂养和浇水在芦笋生长的过程中,您需要定期喂养和浇水。
您可以利用有机肥料或化肥来提供足够的养分,同时也需要保证土壤湿润。
在芦笋生长的过程中,您还需要注意及时除草和除虫,以保持芦笋的健康生长。
7. 收获在芦笋生长到一定高度之后,您可以开始收获了。
一般来说,芦笋的收获时间为种植后的第二年春天。
当芦笋的顶端开始展开时,您可以用刀子将芦笋割下来。
在收获之后,您需要及时清理花盆和土壤,以为下一次种植做好准备。
总之,栽培芦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是它也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
芦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芦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美味的蔬菜,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以下是关于芦笋的种植方法和时间的详细介绍。
1. 地点选择:芦笋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理想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选择一个没有积水的位置,避免在低洼地种植芦笋。
同时,芦笋也需要充足的空间生长,所以需要避免密植。
2. 种植时间:芦笋种植的最佳时间通常在冬季结束后的早春。
具体来说,这个时间通常在2月底到4月初之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和温度。
3. 制备土壤:在开始种植之前,应该先准备土壤。
首先,清除土壤中的杂草和其他植物残渣。
然后,在种植区域分布堆肥或腐熟的农家肥料,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营养。
4. 种子或根茎的选择:芦笋可以种植种子或根茎。
种子方法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因为芦笋种子的发芽率通常较低。
另一方面,根茎方法更快,因为它利用了芦笋根茎的繁殖能力。
5. 种植:种子方法:将芦笋种子撒在种植区域的表面,然后轻轻覆盖0.5-1厘米的土壤。
保持土壤湿润,以帮助种子发芽。
通常,芦笋种子需要大约2-3周才能发芽。
根茎方法:首先,将芦笋根茎在水中浸泡一晚,以保持其湿润。
然后,在种植区域中挖掘一条12-15厘米的沟槽,将根茎放入其中,根茎之间的间隔应该在30-45厘米之间。
轻轻覆盖土壤,并确保根茎与土壤紧密接触。
6. 生长和护理:一旦种植完成,需要定期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要避免过多的水分,以免引起根部烂根。
在芦笋生长初期,可以施加一些有机肥料,以帮助其生长。
当芦笋开始生长时,需要注意定期修剪和除草。
修剪是为了提高芦笋的产量,并使其更强壮。
一般来说,修剪应该在芦笋的幼苗期进行,留下20-25厘米的植株。
这样可以让芦笋的根系更好地发展,并提高产量。
除草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芦笋的生长环境不受到杂草的竞争。
7. 收割:芦笋不是一种立即可以收获的蔬菜,种植后需要等待2-3年才能收获丰富的芦笋。
在这期间,需要给予芦笋充足的照顾和维护。
首次收割:第一次收割应该在芦笋的第2或3年进行,这样可以确保芦笋根茎的充分发展。
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芦笋的种植技术•芦笋的栽培技术•芦笋的种植环境与条件目录•芦笋的种植效益与市场前景•芦笋的种植风险与对策种植前的准备030201选种与育苗移植与定植移植时间采用带土移植的方法,保护根系,提高成活率。
移植方法定植密度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除草与松土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灌溉与施肥预防采取轮作、保持田间卫生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识别与治疗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和特点,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修剪与采收修剪定期修剪芦笋的枯叶和病枝,保持植株健康生长。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生长情况,适时采收芦笋,一般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
防寒措施春季管理越冬管理土壤与气候土壤气候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芦笋品种。
培育采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培育。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与培育VS种植密度与间距种植密度行距与株距产值与利润芦笋的产值与销售价格、产量等因素相关,根据不同情况,每亩芦笋的产值和利润会有所不同。
种植成本芦笋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费用。
市场竞争芦笋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不同地区和品种的芦笋价格也有所不同。
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需求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预防措施应对策略03品牌建设与宣传市场风险的应对策略01关注市场动态02多元化销售渠道种植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积极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芦笋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引进新品种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高效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间套作等高效栽培技术,提高芦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芦笋种植方法和步骤

芦笋种植方法和步骤
哇塞,芦笋可是个好东西呀!那怎么种植芦笋呢?这可得好好讲讲。
要种植芦笋,首先得选好地呀!要找那种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然后就是播种啦!把芦笋种子均匀地撒在地里,可别撒得太密或太疏哦!接着就是要好好管理啦!要及时浇水,让土壤保持湿润,但也别积水呀,不然芦笋可就长不好啦!还要注意施肥,给芦笋提供足够的营养。
还有呀,要注意除草,可别让杂草抢了芦笋的养分。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是非常重要的呀!就像盖房子得打好基础一样,种植芦笋也得保证各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选地的时候要是不注意,找了个容易积水的地方,那芦笋不就被水淹啦?浇水施肥要是不恰当,芦笋也长不好呀!所以呀,每个步骤都得小心翼翼的,这样才能保证芦笋长得壮壮的。
芦笋的应用场景那可多啦!可以用来炒菜、做汤,营养又美味。
而且芦笋还有很多优势呢!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可好了。
它还比较容易种植和管理,收获的时候也很有成就感呀!
我就知道有个种植户,按照正确的方法种植芦笋,那芦笋长得可好了!收获的时候,一根根芦笋又粗又壮,可把他高兴坏了。
他把芦笋拿到市场上去卖,赚了不少钱呢!这不就是种植芦笋的实际应用效果嘛!
种植芦笋真的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情呀!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收获满满的芦笋!。
芦笋怎么栽培产量高芦笋的高产栽培方法

芦笋怎么栽培产量高——芦笋的高产栽培方法芦笋,又称为龙须菜或玉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蛋白质、钙、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C等营养元素。
芦笋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气候、肥料等。
本文将介绍芦笋的高产栽培方法,帮助读者提高芦笋的产量。
土壤选择芦笋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用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
芦笋适应性广,但是对于酸性土壤和重质地土壤不是很适应。
在土地选择上,应该避免过多的沙子和碎石,以免影响芦笋的正常生长。
芦笋生长的最佳土壤pH值为6.5-7.5,这样芦笋的吸收效果会更好,增加产量。
育苗技术芦笋是一年生蔬菜,由于其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在春季通过育苗的方式将种子先行种植,再移植到田地中生长。
育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温度控制。
芦笋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5-20℃,萌芽温度为5-10℃。
在育苗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室内控制良好的温度,使得室内的温度在15-20℃之间。
2.湿度控制。
芦笋幼苗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为了避免幼苗被烤干而死亡,育苗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度湿度。
最好采用喷壶进行定时喷水,保持盆土的湿度。
种苗的选取选择健壮、生长旺盛的芦笋种子,这样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
在选取种苗时,应该挑选幼苗的根系发达、成活率高、根颈清晰等外貌良好的幼苗。
此外,幼苗的苗龄应该在1-2个月之间,不要选取过龄的幼苗。
播株密度和行距芦笋的播株密度和行距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品种在密度和行距上所适应的范围是不同的。
在栽培时,应该同品种同密度同行距,不同品种间则应相应调整播株密度和行距。
1.播株密度。
目前普遍认为,芦笋的适宜栽培密度为亩6000-8000株,每亩投入种子0.6-0.8公斤。
播株密度过低会导致单株的营养过剩,导致产量减少,播株密度过大则会导致单株竞争激烈,难以得到充足的营养,影响芦笋的正常生长。
2.行距。
芦笋的行距要适中,一般可以控制在80厘米左右。
行距过小会影响光照,影响芦笋的正常生长;行距过大则会导致芦笋之间的隔离,达不到良好的竞争效果。
芦笋怎么种植芦笋的种植方法

2023-11-07contents •种植前的准备•种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存•种植记录与总结•其他注意事项目录01种植前的准备芦笋对于土壤和气候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种植地点。
考虑因素包括土壤肥沃度、排水性、光照充足度、温度适宜等。
确定种植地点芦笋适合生长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避免选择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土壤,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选择适宜的土壤整地与施肥在种植前进行深翻土地,翻耕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
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以增加土壤肥力,并确保芦笋生长所需的养分。
02种植管理选种选择健康、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
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在3-4月,秋季在9-10月。
选种与播种移植与定植移植在苗床中培育幼苗,当幼苗长到适宜大小时进行移植。
定植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定植,定植前进行深翻、施肥、整地等准备工作。
中耕定期进行中耕,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
要点一要点二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以避免杂草与芦笋竞争养分。
中耕除草03肥水管理在种植前,应施用充足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平衡施肥在芦笋生长期间,应根据生长需求,适时追施速效化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笋头膨大。
要确保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施用,以利于芦笋的均衡生长。
03施肥原则0201在芦笋定植时,应充分浇透定植水,以利于根系生长和缓苗。
浇足定植水在芦笋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湿度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植株生长。
保持土壤湿润在雨季或浇水过多时,应注意及时排水,避免土壤过湿引起涝害。
注意排水浇水技巧在种植前,应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在雨季或浇水过多时能够及时排水。
防止涝害加强田间排水在田间出现积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积水,以减轻涝害。
及时排水在芦笋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叶、老叶等,以加强植株通风透光,提高抗涝能力。
加强植株调整04病虫害防治根腐病会导致芦笋根部腐烂,影响养分吸收。
芦笋的种植采收与管理方法

芦笋的种植采收与管理方法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也是一种优质的营养食品。
下面将介绍芦笋的种植、采收以及管理方法。
一、芦笋的种植1. 地点选择: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积水和过高的土壤酸碱度。
2. 土壤准备:在播种前,清除杂草、根系纠缠的植物,并进行犁地、松土和施肥。
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牛粪、鸡粪等,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宜品种。
常见的芦笋品种有‘玛希马斯’、‘玛丽华’、‘康克斯’等。
4. 播种方法:采取苗木繁殖的方式。
首先,在种植季节开始前2到3周,将芦笋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进行冷藏处理12至16周。
之后在育苗盘或育苗盆中栽种种子。
在苗龄达到2至3个月时,苗木开始生长,可以移植到田地中。
5. 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引起芦笋根部烂根。
适时进行追肥,以提供芦笋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芦笋的采收1. 采收时间:芦笋的采收时间在第二个或第三个生长季节进行。
一般在生长季节开始后的第二年春季进行初次采收,采摘完后,留下一部分芦笋苗木进行新的生长,可以连续产出芦笋3至5年。
2. 采收方法:采摘时,用小刀修剪或手拔的方式,将芦笋割出地面。
要注意的是,采摘时不要损伤土壤表面,以免影响下一次生长。
3. 储存和保鲜:芦笋是一种易腐烂的蔬菜,采摘后应尽快处理和食用。
如果需要保存,可以将芦笋切段后,放入塑料袋中,尽快冷藏储存。
三、芦笋的管理1. 病虫害防治:芦笋主要的病虫害有芦笋菌核菌病、灰霉病以及蚜虫等。
可以使用防治方法如合理轮作、喷洒农药、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2. 结果促进:芦笋结果后,可以进行结果促进处理,例如喷施磷、钾肥等,加强营养供应,提高芦笋的产量和质量。
3. 种植密度:芦笋的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和品种特点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约为每亩10000至15000株。
芦笋栽培方法

芦笋栽培方法
芦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以下是芦笋的栽培方法:
1. 土壤准备:芦笋需要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所以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
在栽培前,先进行耕作,将土壤翻松,去除杂草。
2. 种植时间:芦笋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春季,一般在3-4月份。
在北方地区,需要等到土壤温度达到10度以上才可种植。
3. 种植方式:芦笋可以通过种子和根苗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根苗的成活率相对更高,栽种后1-2年即可收获。
4. 种植深度:芦笋的种植深度比较重要。
一般来说,种植深度要达到20-25厘米,使种子或根苗的顶端略微露出土面。
5. 生长管理:芦笋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
除草和松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芦笋长到20-25厘米时,需要进行土培(盖土),保护芦笋的嫩芽。
6. 收获时间:芦笋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第2-3年进行。
收获时要用工具将芦笋从土中挖出,不能把芦笋折断。
收获后要及时补充营养,促进芦笋的生长和再生。
以上就是芦笋的栽培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 -。
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

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1. 芦笋的选择(1)选择品种。
芦笋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品种,大型芦笋嫩、香甜,中型芦笋肉质细腻,小型芦笋籽小,圆细,味道更加鲜美。
(2)种苗选择。
根据芦笋的资源分布来选择一个芦笋品种,并看是否有不同形态的种苗,选择生长势强,健壮,可以抗病的苗木。
2. 种植土壤(1)土壤种植芦笋需要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含水量偏低的地方,可以通过改良土壤加以改善,再配以适宜的施肥方式,以满足芦笋对土壤的要求。
(2)施肥对于中型芦笋,在苗木和种子繁育时,应在秧田施以尿素等有机肥料,种子筐苗可以适当施以番茄石灰等钙质肥料;在移栽时,适当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
3. 地块布局(1)布局规格。
根据芦笋品种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地块布局,一般采用三至八米为一排,每行二到五排的规格。
(2)地块明暗分布。
芦笋赞赏夏季阳光充足,植株早晚温差大,因此地块分布时,应不偏于暗角种植,并保证每排有充足的阳光。
4.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
芦笋喜欢潮湿的气候环境,长期暴晒时需要适当的浇水,天气炎热时隔日灌水。
(2)修剪、杂草防治。
芦笋叶茎向外蔓生,可修剪减少株高及成熟时间,还可以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优化空气流通,提高养分供应状况。
(3)病虫害防治。
芦笋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所以种植过程中应采取种植空间保持整洁、做好苗床保温、加强田间看护、灵活施肥等措施,有效防治病虫害。
5. 收获芦笋(1)选获时机。
一般以芦笋筒肉柔嫩,叶茎柔弱有弹性,芦笋拔起来无底部带红色,但尚未泛白为正熟期;若熟度略超,叶茎松脆节间有淡黄色,熟度很深,但仍呈脆硬带有微红色为熟透期。
(2)收获方法。
收获时应保持芦笋干净并尽可能保持其质地,一般采用手收的方式,拔起后竖立在地层上,以保持芦笋的湿润,芦笋对于太阳辐射比较敏感,收获后应迅速运输到下一处处理场所,以保持新鲜的质量。
芦笋的种植技巧和方法

芦笋的种植技巧和方法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
在种植芦笋时,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技巧和方法,以确保芦笋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种植芦笋的技巧和方法。
一、选址和土壤准备1. 选址:芦笋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选择一个明亮的位置进行种植是非常重要的。
2. 土壤准备:芦笋对土壤要求较高,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的改良,添加有机肥或腐熟的堆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二、芦笋的繁殖方式1. 种子繁殖:可以选择购买优质的芦笋种子,按照种植要求进行育苗和移栽。
在育苗时,可以选择使用育苗箱或育苗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 根茎繁殖:芦笋也可以通过根茎繁殖。
在芦笋生长季节结束后,将根茎挖出并分成小块,然后进行移栽。
三、芦笋的种植方法1. 挖沟种植:在选好的土地上,可以先挖沟,沟宽约30厘米,深约20厘米。
然后将芦笋根茎或种子按照规定的间距放入沟中,再用土壤轻轻覆盖,最后浇水保湿即可。
2. 穴插种植:将芦笋根茎或种子直接插入土壤中,间距约为30厘米,插入深度为10-15厘米。
插入后轻轻拍实土壤,再进行浇水保湿。
四、芦笋的管理要点1. 浇水:芦笋生长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但不宜过湿。
在干燥的季节,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量,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2. 施肥:芦笋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可以在种植前施入有机肥或腐熟的堆肥,促进芦笋的生长和产量。
生长期间可以适时追肥,选择适合芦笋生长的肥料进行施用。
3. 杂草控制:及时清除芦笋周围的杂草,以减少杂草对芦笋的竞争,保持芦笋生长的良好环境。
4. 病虫害防治:芦笋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病毒病、白粉病、蚜虫等。
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芦笋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芦笋的损害。
五、芦笋的采收和储存1. 采收时机:芦笋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生长季节的春季。
当芦笋的嫩芽长到15-20厘米左右时,可以进行采收。
芦笋种植方法及季节温度

芦笋种植方法及季节温度芦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芦笋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温度条件。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芦笋的种植方法以及适宜的季节和温度要求。
一、芦笋的种植方法1. 土壤选择:芦笋偏爱疏松、湿润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最理想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土质以砂质壤土或者疏松肥沃的壤土更适合种植芦笋。
2. 种植季节:芦笋一般在春季进行种植,最适宜的时间是当地气温稳定在10-15摄氏度之间之后。
3. 栽培方式:芦笋可以通过根茎分株或者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可以选择健康、有根团的芦笋苗进行栽培。
栽培时,将芦笋苗埋入土壤中,根茎部分留在土面上,保持20-30厘米的间距,然后轻轻压实土壤,使其紧实。
之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芦笋的生长。
4. 日光需求:芦笋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需要6-8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
5. 芦笋的生长周期: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般从种植到开始收获芦笋的时间需要2-3年。
在种植芦笋的第一年,主要是为了培养营养丰富的根系和充足的养分积累,因此需要勤浇水和施肥。
在第二年开始,芦笋开始冒尖生长,此时可以开始进行采摘收获。
二、芦笋的适宜季节和温度要求1. 适宜季节:芦笋生长适宜的季节是春季。
春季气温适中,有利于芦笋的生长和发育。
最适宜的种植时间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0-15摄氏度之后。
2. 温度要求:芦笋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15-25摄氏度。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芦笋的生长速度最快,产量也最高。
当温度超过25摄氏度时,芦笋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可能出现热害现象;而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芦笋的生长速度会变慢,影响产量。
综上所述,种植芦笋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适当的季节和温度要求。
在适宜的季节和温度条件下,正确的栽培方式可以保证芦笋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笋种植方法(参考资料)芦笋又称石刁柏,龙须菜,土名山苞米,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芦笋幼茎出土见光后呈绿色,称绿芦笋,主要供鲜食,培土软化则呈白色,称白芦笋,多作罐头食品原料.芦笋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多种维生素,是名贵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降血压,防治心血管、泌尿、淋巴等系统的疾病,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是驰名世界的名菜良药,产品畅销国内外.芦笋易于栽培,便于管理。
同时,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在南方全年生长,北方地区冬季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年会继续生长,芦笋适应性强,易栽培,对气温要求不严,冬季地下部分在土壤中能耐-20℃低温,生长期能耐35~37℃高温,在栽培中还有用工少、管理方便、产量高等优点。
以新源镇老张认识的一农户种植为例,第一年定植投入全部成本为每667平方米800元左右(包括苗、肥料、人工等费用),第二年投入成本降为每667平方米300元左右(主要为肥料、人工等),定植后第二年每667平方米收获芦笋25千克,收入200元,第三年每667平方米收获芦笋100千克。
一、种子处理
播前用25℃~30℃的温水浸泡3~5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足水分捞出,拌细沙或者蛭石,装于容器内,盖湿毛巾,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2次,经5~8天露白后即可播种。
二、育苗
家庭盆栽,小花园种植的朋友,可以用泥炭土或者育苗土加育苗盘,育苗块加育苗箱的方法育苗,覆土厚度是2-3厘米左右。
在温度25-30度育苗最佳。
在农业生产上,用下面的方法
1、苗床准备.苗床宜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每亩苗床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耕翻入土精细整地后作畦,畦宽1.3~1.5米.播种采用纵畦横开沟,行距20~30厘米,株距7~10厘米,用扎眼器扎眼,每眼播一粒种子,覆土2.5厘米,然后盖上薄草以增温保温.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温稳定通过10℃为宜)。
2、大棚育苗。
①营养土配制,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无农药残留)每公斤营养土中加磷酸二铵50克.②营养钵(8×12厘米)育苗,每个钵体内播一粒种子,播深2厘米,覆土2厘米,浇透水.③温湿
度管理,芦笋发芽适宜的温度25℃~28℃,出苗后25℃,最高不超过30℃,最低温度不低于8℃,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为宜.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及时除草,定植前7~10天,开始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健苗标准,有地上茎3条以上,地下贮藏根5~7条。
三、定植
1、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PH值5.8~6.7为宜,前茬不宜种胡萝卜、甜菜.
2、整地与施肥.深翻20~25厘米起垄,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复合肥25公斤做底肥.垄宽1.2~1.4米.
3、定植方法。
株距30~40厘米,用铁锹挖定植沟,深30厘米,宽30~40厘米,沟内亩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加有机肥1500公斤,施入沟内混合均匀,再撒入10厘米厚的表土,沟中心微高,把分级的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盖土1~2厘米,防止板结和水分蒸发,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
四、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15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通气保墒,土壤水分保持60%~70%,过旱应适量浇水,雨季应挖
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
五、定植第二年及以后采笋年
1、为了提早上市可在4月初,按垄扣小棚,拱高30
厘米,宽40~50厘米,覆盖地膜,出笋后棚温25℃为宜,超过30℃及时通风降温.外界气温达20℃时,可撤掉棚膜,一般笋高20~25厘米开始采收.
2、采收时间在5月中旬开始采收.绿笋要求色泽深绿鲜嫩整齐,笋尖鳞片抱合紧密不散失,笋条直不弯曲无畸形无虫蚀,采收在上午9~11点为宜.
3、采收方法,用专用不锈钢小刀,整齐地割下嫩茎,茎部不要留高茬,放于筐内用湿毛巾盖上,放在阴凉处,防止跑水老化.对生长过细、弯曲、畸形、残枝、弱枝病株应及时割除,每株留1~2个健壮茎杆进行光合作用,当其高度达到70厘米及时摘心,控制株高.
4施肥,催芽肥,春季耕翻,距植株30~50厘米处开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长笋期可月追肥一次,亩施三元复合肥或尿素5~10公斤,追肥后应浇水,并及时除草,否则芦笋抽芽细小,弯曲、纤维多老化,雨季前起大垄,挖好排水沟,避免造成秋后地内积水。
六、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病害为茎枯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做到冬春季彻底清理田园,多施有机肥和钾肥,促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及时清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和田间湿度,控制发病条件.药剂防治75%百菌清6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采用波尔液、多菌灵等药剂涂茎防治茎枯.
2.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蛴螬。
防治措施:清理好园田,铲除杂草,严禁使用未腐熟农家肥,发现害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50克,溶解后加炒熟玉米面5公斤拌均匀,制成毒饵,撒在虫害区,每小堆放25克左右,或用辛硫磷1000倍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