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培训资料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走势
因素和土地变少 等内在原 因的影响 , 农产品在供需市场 上的均 衡被打破 , 供应链条变长 , 价格必 然上涨 。同时不能否认的是 , 依然有人为炒作 的因素在 里面 , 使某些农产品 出现 了短期 内的 价格大起大落 , 比如绿豆 , 大蒜 等。现在 很多国家都在尝试 , 将 部分农产品的国家储备发展成 商业储 备 , 由国家联手大型的超
、
中 国现 阶 段 的通 货 膨 胀
了, 但是石 油是经济发展不 可或缺的原料 , 以中国无 法控 制 所 油价的上涨 , 虽然我们在开发新能源 , 但这个过程很慢 , 目前从
中获得的能源数量仍很少 , 不足 以抵 消油价暴 涨对我 国经济的 影响 。二是 国际粮价上涨 。国际粮价 的上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
是社会 的进 步 , 也是我们发展经 济的 目的 , 更多的民众享 受 让 改革的成果 。企业特 别是 中小企业 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 否
2 1 年开始的新一轮 的通货膨胀 , 00 主要有三个特征 。 ()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同上世纪九十年代我 国的那次
通胀一样 ,0 0 2 1 年这次通胀 也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 胀 ,主要原 因是由关键性 生产资料上涨造成 的。要 抑制这种通胀 , 直接做
油价的上涨有关系 。这是因为油价急剧上涨 , 国外大量粮食 ( 比
如玉米 ) 作为原料拿去做酒精了。 第二 ,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因为 2 1 00年气候不正常等外在
在全 国范围内投资的急剧上 升和 信贷通胀 就造成 了产能过剩 和物价上涨。这必然 引起 中央政府的注意 , 于是就会 出台紧缩
法就是减少相关 生产 资料 的消耗 。但是 , 如果一味地减少生 产 资料 , 整个国家 的经济发展就会停滞 。所以 , 必须把握 一个平 衡, 不能阻碍 了经济的发展。如何把握这个 度是很困难的。 () 2 成本推进 型通 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推荐课件
★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 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
带” 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详细阐述了各个城市 的产业发展重点试图破解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与定位上的“同构”困
局。
2021/8/22
7
四、当前的区域经济热点问题
2021/8/22
21
• 第二,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是等同的吗?
• 产业转移与污染避难所学说:哪些产业首先转移?污染空 间外部性的问题?
2021/8/22
22
• 谢 谢!
2021/8/22
23
30%
10% 0
中期
后期
2021/8/22
18
• 第二,我国城镇化的观念发展
• 1980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 小城市
• 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 等城市与小城市
• 2001年,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
• 2008年的城乡规划法已经不出现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字眼, 提出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 1、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 第一,洛伦兹曲线(美国经济学家洛伦兹1905年提出的描 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曲线)
2021/8/22
8
• 第二、基尼系数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2021/8/22
12
• 第四、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何在?
区域差距存在是否有合理性?差距能否消 除?消除差距的手段是什么?是移民还是 移资本?产业转移能否消除区域之间的差 距?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ppt课件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讨论:房价该不该涨?目前房价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吗? 政府该不该控制房价? 政府调控房价的方式对吗?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奥巴马大学演讲十次提到中国
北卡罗来纳州一所社区大学 2010-12-06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各地十二五规划提升幸福指数成为施政导向
今年地方“两会”上, 从单纯追求发展速 度的“GDP崇拜”,到主动调低生产总值 增长目标,把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投向民生。 与“GDP翻番”同样频繁出现的是“幸 福”二字,设立“幸福指数”,打造“幸 福城市”,在寒冬中让人温暖。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0
材料: 近年,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也令人触目惊心:制售 假 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走私、商业欺诈、财务失 真、文化市场混乱……。给国家、企业经营者 和消
费者都带来巨大的损失。
问题1: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种种表现违反了 市场交易的哪些原则? 问题2: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作为 国家、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如何做?
四川工程职。对已拥有二套以上住 房的户籍居民停止其购买本地商品房,二手房交易全额征 税实施“一刀切”,按北京东四环一套120平方米房子,3 万元的市场均价算,360万元的总房款仅营业税就要将近 20万。“即增加供给打击投资投机行为。上海、重庆分别 宣布自1月28日起正式启动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 革试点工作,并公布房产税征收标准。
区域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改善培训PPT课件
• 排在第11名至第20名的依次是上海金桥、 南京、长春、沈阳、合肥、长沙、哈 尔滨、宁波、芜湖、扬州。
谢谢!
美国高速公路及城市密集带
旧金山 落杉矶
丹佛
达拉斯
芝加哥 亚特兰大
纽约 华盛顿
日本东京大都市圈
目前,中国形成了六大城市群
• 沪宁杭地区城市群 • 京津唐地区城市群 • 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群 • 辽中南地区城市群 • 四川盆地城市群 • 山东半岛城市群
沪 宁 杭 城 市 群 区
京津唐城市群
珠三角“一脊三带五轴”
空间布局
• 形成以大连为核心,以大连—营口—盘锦 为主轴,以盘锦—锦州—葫芦岛沿岸为渤 海翼,以大连—丹东沿岸为黄海翼,核心、 主轴、两翼有机结合的空间布局,即“一 核、一轴、两翼”。
核心城市的建设
• 大连核心城市的建设可以概括为“三个中心 一个产业集聚区”。
• 三个中心包括: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区域 性金融中心。
• 一个产业集聚区是现代产业集聚区。
大连的产业发展
• 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 区,进一步增强大连的综合经济实力。
• 大连投资环境将越来越好,驻大连的 韩国企业超3000家,长住大连的韩国人 有3万多人。
•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发表中国2009 年度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2009年 上榜的前10名城市分别是大连、徐州、高雄、 福州、宁波、沈阳、武汉、钦州、无锡、 长春。
—— Thomas Mann, Die Buddenbrooks 托马斯·曼:《布登洛克一家》
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
• 生存(life sustenance):满足基本生活 需求,或满足基本需要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 益。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通过政策支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
政策支持与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优化政策支持结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发展不 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 距较大,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历史原 因
一些地区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 影响,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 发展活力不足。- 自然条件限 制
0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 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策 • 人才引进与培养对策 • 政策支持与保障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区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随着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 断增强。-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方向发展。-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 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扩大人才总量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增加人才总量,满足区域 经济发展的需求。
优化人才结构
通过调整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方向,优化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学习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供有效的培训。
首先,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地方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各种挑战。
各个地区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机遇。
通过培训,决策者可以学习到来自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地区。
这有助于减少重复努力并提高决策的效率。
其次,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和经济机构的合作和合作。
一个成功的区域经济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
通过培训,各方可以了解彼此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习如何更好地合作和合作。
这有助于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第三,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决策者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计划。
一个成功的区域经济需要明智的政策和计划来引导和支持经济增长和发展。
通过培训,决策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制定具有可持续性和鲁棒性的政策,并了解到如何评估政策和计划的效果。
这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为了提供有效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学习培训,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培训内容需要广泛而深入。
培训应该涵盖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创业等。
培训内容应该与地方的需求和挑战密切相关,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工具。
第二,培训应该面向不同层次和背景的人群。
地方政府和决策者,企业和学术机构的代表都应该受益于培训。
培训应该根据不同的参与者和他们的角色进行定制,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培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培训应该包括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团队合作等活动。
这有助于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并加强学员的实践能力。
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解析深入剖析挑战与解决方案
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解析深入剖析挑战与解决方案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剖析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必须更加高效地利用和管理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比如,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节约资源的行动。
2.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经济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失衡和产业升级是常见的问题。
经济结构失衡表现为某些产业发展过快,而其他产业相对滞后,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不稳定。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鼓励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加强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贫富差距的扩大既影响社会的稳定,也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普惠制度的覆盖,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2. 促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问题。
当前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失衡:一些地方经济仍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发展缺乏新动能;同时,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之间差距较大,存在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
2. 创新能力不足:中国经济仍然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相对较弱,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3.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一些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4. 社会不公平问题:一些地方收入分配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贫富差距较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2.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跨区域合作,通过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方式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理顺城乡经济关系。
3.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加大对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环境管理和监察,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
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
4.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保障水平。
5. 提高教育和技能培训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024年经济学原理培训资料包学习经济学基础和市场机制
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批创 新型领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 要力量。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
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01
政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推动形成主体功
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02
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
社会政策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 施
05
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和意义
01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 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02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打造经济 发展的新动力,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2024年经济学原理
培训资料包学习经济
学基础和市场机制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经济学基础概念与原理 • 市场机制及其运行规律 • 微观经济政策分析 • 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 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经济学基础概念与原理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定义
汇率制度原理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国际贸易 和国际金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与汇率制度的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和汇率制度都是一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和稳定的汇率制度有助于促进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03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 兴产业不断崛起,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与优化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 贴、创业扶持等,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政府和企业共同搭建了多个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 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
随着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创新型企业数量也在逐步增加,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 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企业已经从传 统的生产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产品和服务。
实现互利共赢。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 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 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和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可持续性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也 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0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创新创业环 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成效
创新投入持续增加
随着服务业和内需的崛起,中国经济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 程度有所降低,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逐渐增强。这 种结构性变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 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投资、消费、出口和政府支出。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技 术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仍面临 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 有效措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 级。
消费升级与转型升级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 消费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消费升 级,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 服务型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
企业转型升级
面对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 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创新能力提升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促进绿色发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保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能源结构调 整和优化,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制造等。
可持续发展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 用,促进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新业态不断涌现。
新技术革命的机遇
02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
的机遇和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
03
中国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新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医疗保障体系面临压力 。
经济增速放缓与下行压力
总结词
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结构调整困难, 政策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详细描述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结构调整的困难相 互交织,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尽管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但仍然需要时间来 克服这些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协调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协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协调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这给经济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如何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不平衡发展的原因1. 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能源和矿产资源,使得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而另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经济相对滞后。
2. 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政府的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有些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和优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而另一些地区则缺乏政策支持和投资,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受限。
3.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也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城市由于聚集了大量资源和人口,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外流,资源匮乏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
二、协调发展的策略1. 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力度,通过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等方式,推动其经济发展。
2. 跨区域合作与互补区域间的合作与互补可以促进不平衡发展的协调。
不同地区可以通过资源互补、产业合作、共享公共设施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3. 教育与技术培训教育与技术培训是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技术培训的推广,可以提升人才素质,增加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4. 建立健全的区域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的区域规划体系,有助于协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有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增长。
三、案例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也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协调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一线城市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而内陆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
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人口和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加剧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二、发展的新型城市群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阶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发展新型城市群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发展新型城市群,可以实现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有效缓解一线城市的发展压力,提升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
三、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布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尤其是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可以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对于实现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五、推动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推动人才在不同地区的流动,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立更加开放、公平的人才市场,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六、加强政府协调与政策引导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体化的政策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要加大政策的引导力度,给予地方更大的政策自主权,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与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与发展方向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重点关注区域协调与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一、区域协调与发展的现状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沿海地区和特大城市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这种区域不平衡不仅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二、区域协调与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调与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会导致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实现区域协调与发展,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社会矛盾,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三、区域协调与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了实现区域协调与发展,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同时加强运输、物流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
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多依赖传统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引导企业转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以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再次,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人力资本相对匮乏。
政府要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最后,要优化政府职能。
政府在区域协调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干预过多、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自身的规范建设,推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政府服务,减少行政干预,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经济常识第三、四课 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 人教版
经济常识第三、四课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一. 本周教学内容1. 经济常识第三、四课2. 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二. 重点和热点1. 重点(1)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一问题作为重点,是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巩固,至关重要。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非常重要。
(4)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直接体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2. 热点(1)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2)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重点工程建设。
(4)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 具体内容1. 第三、四课考点(1)企业及其作用(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5)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6)企业经营者的素质(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9)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0)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1)劳动合同制度(1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2. 问题解答(1)国有大中型企业作用是怎样的?其改革方向如何?企业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具体说,它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019年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培训课件
3、货币信贷增势减缓。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 币供应量(M1)同比分别增长13.9%和 13.7%,增幅比3月末分别回落5.3个和 6.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7939亿元, 同比少增6697亿元。
当前经济中存在不少新矛盾和问 题,突出表现是 :
农业基础不稳固,耕地面积减少,粮食 虽可实现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但与 9600—9800亿斤的需求仍有500— 700亿斤缺口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物价上涨 面临较大压力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风险增加
二、关于物价问题 :
国内因素
通货膨胀危险
国际因素
4、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效益 比较好的良好发展势头。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3144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年同期加 快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0.9%;第三产业增长8.5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088亿元,同比增长39.8%;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加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2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39亿元,同比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 际增长9.7%,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7%,其中出口增长35.3%,进口增长38.2;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1%;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5145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112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增 幅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 %,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6个百分点。
(4)在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 点后,4月11日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浅析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浅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问题表现1.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资源优势等原因,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而其他地区则陷入了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
沿海地区发展了制造业和外贸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则侧重于资源开发和重工业。
2.地区之间投资吸引力不均。
由于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保障条件不足,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较弱,而一些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较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流动。
3.地区之间收入水平悬殊。
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均衡。
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这里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而落后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4.地区之间人口流动不均衡。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区的人口向发达地区倾斜,导致了一些地区的人口减少,而一些地区的人口爆发式增长,造成了人口资源的浪费和人口矛盾的加剧。
二、问题原因1.历史原因。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格局由于封闭政策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差距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了现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政策原因。
在政策实施上存在着一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不平衡问题,导致了地区之间竞争的不公平。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给予一些特殊政策优惠,而一些地方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获得这些优惠。
3.地理环境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不平衡。
4.资源配置原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滥用,造成了一些地区资源的枯竭和开发不当,导致了资源的不平衡流动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中国的基尼系数:
• 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
2003年0.479;
•
2008年0.491;
•
2012年0.474
•
2013年0.473
• 1978年城镇家庭为0.16;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
其中:教育不平等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对基尼的贡献大致在 13%左右。如果教育的边际回报不变,将受教育水平提高 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的基尼系数将降到0.44,而
• 第三,相关思考的问题:城镇化的核心是什 么?土地的城镇化还是人的城镇化?为什么 地方政府热衷于城镇化?各地的造成运动现 象?新区建设?
• 第四、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何在?
区域差距存在是否有合理性?差距能否消 除?消除差距的手段是什么?是移民还是 移资本?产业转移能否消除区域之间的差 距?
如: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 第五、区域收敛(convergence)与发散 (divergence)分析
• 条件收敛及俱乐部收敛?
• 2、城镇化问题(新型城镇化)
• 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达7.12亿,占总人 口的比重达52.57%。但具有本地பைடு நூலகம்籍的城 镇化水平不到35%。
• 第一,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初期 城 70% 市 化 水 平
30%
10% 0
中期
后期
• 第二,我国城镇化的观念发展
• 1980年,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 小城市
• 2、中国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来源:前苏联的区域 经济学(地域生产综合体及国民经济综合体理论)。 主要是从事工业布局与经济地理的学者。
• 3、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科发展:1998年国 家学科的重新界定: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 2007年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
• 1、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命题:要素的区 域配置、要素流动、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 发展、区域政策、产业集聚、区际贸易、城镇化、 区域规划,等等 2、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居民、企业与政 府(地方与中央) 3、区域经济研究的两大基础理论:微观的企业 区位理论与宏观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4、专业误区?
年关的;β值增大长,率则l意og味(y着it /具yi有,t -较1) 高与的其收初敛始速水度平。log (yi ,t - 1)负相 • 如0 <β< 1 ,则其方差具有变小的趋势;而如果β< 0 ,则其方
差倾向于变大。所以,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 充分条件。 • 其稳定状态值为:σ2 =σ2μ/ [ 1 - (1 -β) 增长率与其初始收入水平具有负相 关关系,也即是贫穷区域的增长要快于富裕经济。而关于 收敛的另一个概念σ收敛则指的是不同区域间实际人均收 入水平差异程度的降低。
log (yit) =α+ (1 -β) log (yi ,t - 1) +μit • 如果β> 0 ,则意味着区域经济具有β收敛的特征,因为其每
如果提高到美国的水平,我国的基尼系数将降至0.42。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密歇根大学社会学 系教授谢宇和密歇根大学研究生周翔在美
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论文《当 今中国的收入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 in today’s China)指出,从2005年到2012
年间,中国基尼系数呈走高趋势,维持在 0.53~0.61之间。教育水平对中国收入不平 等的影响大约占15%,区域和城乡差异分 别占了12%和10%。相比之下美国的这些 差异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小于2%。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在哪?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
★东南沿海---沿海地区----沿江及省会城市--沿边及内陆城市
★重点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
2、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全国所占 的地位
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区域GDP占我国GDP 总量的四分之一,外贸进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我 国经济和产业最发达的地区,开放度最高地区。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探讨
刘乃全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一、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
• 1、区域经济理论及学科的起源:微观的区位理论 (屠能1826年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1909年的工 业区位理论、缪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等等)到区 域发展的差距已经成为经济学界重点研究的问题。
3、长三角地区的国家功能定位
★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 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 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 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 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
带” 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详细阐述了各个城市 的产业发展重点试图破解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与定位上的“同构”困
局。
四、当前的区域经济热点问题
• 1、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 第一,洛伦兹曲线(美国经济学家洛伦兹1905年提出的描 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曲线)
• 第二、基尼系数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 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 等城市与小城市
• 2001年,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
• 2008年的城乡规划法已经不出现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字眼, 提出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 超大城市及城市群的建设:建设国际大都市及区域性或地 区性的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等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 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