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资源 全面解读文本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数学教案
数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相对让人头疼的学科之一。
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难以理解和学习,而且很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们必须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需要教师进行充分准备。
教师在备课时需认真审查教材,理解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教案。
教案应该具有逻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在授课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讲解、演示、引导、讨论、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需要教师依托现代技术手段。
现在的学生都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对数字化课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熟悉度非常高,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制作各种案例、实例和模拟演练。
还可以选用优质的数字化教材,利用互联网公开课、微课、MOOC等网上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必须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依托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充分发掘和展示自己的潜力。
借“图”解“文”,以“文”绘“图”——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插图的使用为例
借“图”解“文”,以“文”绘“图”——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插图的使用为例发布时间:2022-09-06T03:46:26.42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月9期作者:邓满华[导读] 语文教学插图作为教材构成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导向性、认知性和审美性。
邓满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363107摘要:语文教学插图作为教材构成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导向性、认知性和审美性。
教学中要尽可能运用插图这一隐性的教学资源,发掘内在的教学价值。
笔者尝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插图的使用为例,通过借“图”解“文”,实现跨学科的资源整合;以“图”为“媒”,将美育落到实处;以“文”绘“图”,发挥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这三种途径,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图文结合,在文重视文本细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材插图;核心素养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再一次把教材插图这一时常被我们忽略的教学资源推回到大众的视野。
这一事件的爆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众对教材插图本身教育性和导向性价值的认同与捍卫。
由此可见,不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应该关注教材插图这一特殊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何谓“插图”?“插图,又名‘插画’,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1)《辞海》如是解读。
这一定义,不仅解读了文本与插图的类属关系,而且肯定了插图对于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或者美育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倡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视插图的“注意功能、导向功能、影响功能、认知功能”(2),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于插图的分类、功能和使用情况,不少学者做了相应的研究,再次笔者不再赘述,今天,我仅仅以一线教师的身份,在比较新旧教材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教学之思,谈谈如何使用语文教材插图这一隐性的教学资源。
一、借“图”解“文”,实现跨学科的资源整合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统一使用的教材为2019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
《世说新语》语文教案
《世说新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及文学地位;(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3)品味《世说新语》中的精彩词句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提升自身素养;(3)学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的文学地位及作者;2.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3. 品味《世说新语》中的精彩词句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2. 对古代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3. 如何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及文学地位;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内容;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4.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说新语》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5. 欣赏评价法:品味文本中的精彩词句和人物形象。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及文学地位;(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3)阅读《世说新语》选段,理解内容。
2. 第二课时:(1)分析《世说新语》选段中的精彩词句;(2)欣赏文本中的人物形象;(3)讨论:如何看待古代人物的优秀品质?3. 第三课时:(1)阅读《世说新语》选段,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分析文本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3)思考:如何从《世说新语》中汲取人生智慧?4. 第四课时:(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展示学习成果;(3)布置课后作业。
5. 第五课时:(1)对《世说新语》进行评价;(2)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收获;(3)展望下一单元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效解读与掌握信息的方法
高效解读与掌握信息的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但要能够高效地解读和掌握这些信息却并不容易。
有效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高效解读与掌握信息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是高效解读信息的关键之一。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具备正确的阅读习惯将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文本内容。
首先,我们应该避免单纯地追求阅读速度,而应该注重阅读的深度和理解程度。
同时,我们应该训练自己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学会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使用批注和摘要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梳理读到的内容。
其次,采用有效的记录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信息。
有时候,我们需要将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阅。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笔记、摘抄或者绘图等方式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同时,使用标签和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搜索和回顾已记录的信息。
重点是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并且经常回顾已记录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此外,善于利用辅助工具也是提高信息解读与掌握效率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辅助工具,如电子书、语音转文字工具、在线搜索引擎等等。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例如,利用在线搜索引擎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而语音转文字工具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记录和整理信息。
在信息的解读和掌握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网络上有许多权威和有价值的资料、文章和论坛可以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访问这些网站、阅读相关文章、参与讨论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取更多深入的信息。
然而,我们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注意筛选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最后,跨学科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是高效解读与掌握信息的关键。
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答。
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应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广泛而多样的。
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利用,要根据文本解读的需要而定,根据文本,根据学生,根据教学引导的实际需求而定。
音响资源的利用。
音响资源的利用,可以从听觉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到达为文本解读激情的作用。
例如《空城计》可以用电视连续剧《3国演义》的片头曲激情导入;《美猴王》可以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片头曲激情导入……如此等等。
但有1个度与量的问题。
音乐音响资源的利用,仅仅是教学引导的辅助手段之1,并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与赏析。
所以更不能让音乐之声充满整节课,如果仅作为背景音乐,也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背景不能冲淡对阅读主体的理解。
当然,对文本主体理解时的音乐音响资源的利用,也应因时而用,因机而用,因需而用。
如《山中避雨》中提到的梅花3弄和《渔光曲》,都可以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析“乐以教和”时充分利用。
以音乐作为开启学生阅读思维的钥匙。
引导学生走向审美赏析的精神深处,获得真正的美的意境享受。
又如《阿炳在1950》1文中屡次提到的传世之作《2泉映月》,也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在课堂中引用。
让音乐的旋律在文本的阅读理解中,能净化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碰撞出创造联想的火花,到达全面深入理解文本,品析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意境之美。
视频影像资源的利用。
音乐音响资源的利用,是从听觉角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话。
视频影像资料那么是从视觉角度,调动学生思维,放飞学生思想。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苏州园林》时,如果结合文本的理解,再放1段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影像讲解片的话,1定会加深学生对文本资源的理解。
也更能激发对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向往。
在学习《空城计》时,要分析诸葛亮3次笑的深刻含义,以及由此品析诸葛亮的人物性格的话,如果适时放1段京剧《空城计》影像片断,定会更生动地引导学生深入品析诸葛亮的形象性格特点。
当然,对视频影像资源的运用也应由1定的度与量的问题。
资源合理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合理利用总结汇报
资源合理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一段
时间里,我们公司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此,我将对我们公司的资源合理利用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公司在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更
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员工的能源管理意识,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
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在原材料利用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通过优化采购渠道,
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废料的回收利用,将废料转化为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员工的资源利用意识还有待提高,
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
其次,一些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原材料采购渠道,降低原材料的浪费,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资源合理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
们公司将继续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工作,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以“趣”为引,以“智”为要
以“趣”为引,以“智”为要作者:郏晓雯来源:《语文天地》2022年第06期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不仅承担着一般文体所共有的共性的任务,同时也承担自身的独特任务。
教师应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和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质,抓住科普说明文“趣”“智”两大重要因子,以“趣”为引,充分显现科普说明文的趣味性,以趣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科普说明文的兴趣;以“智”为要,明确科普说明文“素养”培养的使命,在“智”“趣”相生中最大程度上释放科普说明文的资源价值。
下面以《蝙蝠和雷达》为例,谈一谈科普说明文“趣味”和“智力”因子的挖掘做法。
一、寻“趣”,激“趣”解读科普说明文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科普说明文的趣味。
唯有寻得无限趣味,方能以趣激趣,让科普说明文趣味盎然。
1 寻行文之“趣”科普说明文“趣味”的挖掘,应首先着眼于宏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本行文之“趣”,让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无限的趣味,并不断放大趣味。
教师在挖掘科普说明文文本资源时,应深度解读文本的行文思路,巧妙地利用文本行文之“趣”,一步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始终保持积极的阅读情绪。
《蝙蝠和雷达》一文,从行文层面寻“趣”,可以生成如下趣味。
(1)现象之“趣”科普说明文在说明科学知识时,往往从日常现象入手引入所要说明的对象,《蝙蝠和雷达》一文也不例外。
我们在挖掘《蝙蝠和雷达》趣味时,不应忽视现象之趣,从“飞机夜行”之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飞机为什么能够夜行”,让现象激起学生的探寻之趣。
(2)实验之“趣”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发现过程,而是需要经历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
《蝙蝠和雷达》一文,借助三次科学实验向学生说明蝙蝠能够“夜行”的原因,实验之趣不可不寻。
(3)关联之“趣”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造就了世界的丰富性。
《蝙蝠和雷达》一文也在“蝙蝠”“雷达”和“飞机”之间建立起关联性,教师不妨借助文本揭示的关联性,引领学生寻趣。
通过寻找行文之“趣”,文章思路也在寻趣中变得清晰起来。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角度全面理解文学作品;(3)运用文本分析、感悟、创意写作等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黄州快哉亭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黄州快哉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游记,描绘了黄州快哉亭的美丽景色和作者游玩的心情。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描绘、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分析文中精彩的描绘和修辞手法;(3)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美景描绘、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梳理课文脉络,分析作者写作技巧。
5. 感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收集有关苏轼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探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在写作中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精准解读文本的策略
精准解读文本的策略作者:严俊锋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第02期文本解读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目标对文本进行的全面分析和深入理解,是教师高效使用文本资源、针对性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
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任务,精准制定教学策略,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置教学环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入新学期,面对新教材,教师应该如何全面解读、深入挖掘文本呢?在实施教学活动前,全面、准确、深入地解读所教文本,既是教学常识,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只有精准解读了所教文本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文本所承载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流程,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策略或路径,从而落实“用教材教”这一教学思想。
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的解读为例,谈谈文本解读的策略。
一、深研文本,总体把握,确定教法初中学段对具体课文的解读,一般包括对课前“预习”的解读、正文的解读和课后“思考探究”的解读三部分。
与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探究”的解读相比,正文的解读尤显重要,因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环节的设计等均源于正文,而其他板块起辅助解读作用。
按照既往的阅读经验,以《邓稼先》为题,文章应是人物传记类文章,而且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叙写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
但精研文本后,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形式非常“散”:第一部分以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痛点为切入点引出写作对象邓稼先;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人生经历和所做巨大贡献;第三部分写邓稼先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的不同;第四部分写中国原子弹试爆后作者的感受;第五部分写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作者的设想;第六部分写作者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
结合文本“散”的特点和文本内容,笔者认为,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改变人物传记的一般教法(分析“传记写了什么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影响等”),从人物传记着重表现传主品质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文本每一部分的具体描述中挖掘人物的某种精神或品质。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演讲稿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如何
充分利用资源的话题。
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
可以是物质资源,也可以是知识、人力资源等。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
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物质资源。
在现代社会,资源的浪费现
象屡见不鲜,我们应该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方面入手,做到精
打细算,避免浪费。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比如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源。
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
应该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学校里,我们
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社会上,
我们要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有思想、有见识的人。
最后,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团结合作是我们充分利用人
力资源的关键。
在团队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任务;在社会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充分利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善于利用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努力,让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要素(3篇)
第1篇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将语文要素融入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要素。
一、明确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指语文课程中应关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识字与写字: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的能力。
2. 词语与句子: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和句子的组织能力。
3. 朗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掌握背诵技巧。
4. 阅读与鉴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鉴赏评价、探究发现的能力。
5. 写作与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优化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字。
2. 注重实践,培养能力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语文素养。
3. 读写结合,相辅相成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两者相辅相成。
教师应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等,为写作提供借鉴。
4. 引导探究,培养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5. 重视评价,激发潜能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评价应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篇阅读难以满足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需求。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中心,选文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自然也随之改变。
将群文阅读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此,教师应从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形式并挑选适合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引言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等能力的重任,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受到了语文教育者的关注和认同。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单篇阅读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尽管该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其劣势逐渐暴露。
在进行单篇阅读教学时,教师精讲细读每篇文章,传授基础知识,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不理解作者“如何写”“为什么写”,致使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如此情形下,教师要探寻新型阅读教学方式。
群文阅读便是当下广受认可的高效阅读教学方式之一。
群文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个或多个议题为中心,使用多样的方式阅读一组文本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活动。
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具有诸多优势。
一、以教材为基点,渗透单元教学理念教材是阅读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增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点,将单元教学的理念渗透其中,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出发,全面分析并深度解读文本内容,进而掌握群文的整体基调和感情色彩。
依托多文本阅读,促语文高效课堂
依托多文本阅读,促语文高效课堂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其中依托多文本阅读促进语文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下教学中的热门话题。
多文本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拓展语言认知,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一、多文本阅读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1.拓展阅读视野多文本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的知识。
通过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本,形成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认知。
2.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多文本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比较和分析不同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推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3.培养批判性思维多文本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4.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多文本阅读可以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通过不同文本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文本阅读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具体实践1.选择多样的文本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选择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文本,例如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读物等,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文本阅读,获取更加广泛和全面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知。
通过比较同一事件在不同报纸上的报道,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媒体的立场和报道角度,形成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知。
3.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在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3、 方案设计,课堂实施,力求简约而 不简单。
把握了教材,了解了学生,教学设计水到渠 成。教师应该设计出即符合新课标,又符合学生 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并在所定目标的引导 下展开教学。落实在课堂上。应本着“简单教语 文”的思想,以简练的教学方式,简化的教学过 程,呈现简单的教学内容,构建简单的语文课堂。
(一)何谓“细读”
“细读”的字面意义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 认真地阅读。古今中外,一切负责的、敬业的文 章批评家都会赞同并实践细读;小学、中学和大 学的文学教师,都要求学生细读。因为关于课文 的一切独到的见解、高深的理论或教学的看似神 奇的预设,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基于文本的细读 与深入的理解。如果说,一般的人,非中文专业 的人阅读文本,可以是随便翻翻,可以是大致浏 览,人们很难也不会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那 么对语文教师就不能这样,而是语文教师需要细 读。
现在的教材,基本上是以主题板块编排,因此,我 们在教材解读时,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整体的蓝图。解读 教材,或者说阅读文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来回——也 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鲸》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 鲸的,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 读,并与大家 交流。为了防止学生交流太零散,教师还要做到跟着学 生走,不被学生牵着走,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引导学 生围绕“形体庞大”“是哺乳动物”“生活习性”等几 个方面进行交流、归纳、整合。以便对鲸有个比较系统 全面的认识。同时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习得 说明方法的教学,要合理地渗透于认识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怎样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教学设计展示 出来呢?这里牵涉一个问题,抓什么,放什么。 是面面俱到,还是以一化十。
利用文本资源,教给预测方法——《总也倒不了老屋》教学策略谈
利用文本资源,教给预测方法——《总也倒不了老屋》教学策略谈作者:何捷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8年第9期[摘要]《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预测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
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教给学生预测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全程教读,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行目标管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初步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预测方法;文本资源;教学策略一、文本解读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需要进行教读,结合文本阅读,教给学生预测的基本方法。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身没有理解障碍,适合学生自读。
因此,“教”的重心可以落在预测的方法上。
随着课文内容,编者安排了六次预测,以批注的方式出现。
归类后具体为:对文题的预测、对插图的预测、对文本内容的预测、联系生活预测、对结尾的预测。
这几类预测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尽量全面地了解预测的形式、路径,掌握预测的方法。
同时,在课后练习中,直接鼓励学生针对故事的各个部分,大胆预测;用列表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故事内容与生活经验,比对预测结局,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
辅助的“泡泡提示”,让学生知道预测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预测的结果未必都与原文相同,未必都能达到精准。
预测中的任何一次失败,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另外的一种解读和猜想,从个性化角度看,都有其合理性。
董毓在《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一文中提出,批判性思维不等于否定、不等于论证逻辑和技巧,而是求真、公正、反思和开放的精神态度与分析、推理、判断、开创等思维技巧的结合。
戴维·希契柯克在《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一文中指出,批判性思维过程包括确定分析问题、澄清意义、收集证据、评估证据、推断结论、考察相关信息和做出综合判断。
显然,预测带有批判性思维的特质。
因此,在“对与错”的二元对立上,显得更为洒脱。
基于教材的设计,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二、教学策略(一)教师需进行全程式教学随文出现的预测内容,伴随着整个童话学习的过程,分布在故事从头到尾的各个部分。
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路径
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路径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学生英语语言素养的提高有赖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则依托于写作得以衡量。
然而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则往往处于分离状态。
阅读活动中,教师更多的侧重于语篇的理解;而写作环节,往往又急于求成,缺少引领学生对主题和写法的批判性思考,致使学生深层次思维未能被激活,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被忽略。
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素材,因此依托阅读文本搭建支架,以读促写,引领学生在支架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写作活动,不仅能为高效输出提供支持,促进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发展,而且也能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与自我创造能力。
一、搭建“话题支架”,激活表达愿望写作活动往往围绕一定的话题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写作活动的有效性,使写作活动紧紧围绕话题展开。
教师应基于学生写作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借助文本给学生搭建“话题支架”,激活学生表达愿望。
借助阅读教学搭建的支架,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形成独立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高品质文章。
如围绕上外版“Unit 1 Nature”单元教学主题,教师借助单元阅读“Nature”话题搭建“Nature and humans”写作话题支架,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1.观图片。
围绕“Nature and humans”的写作话题,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图片,图片内容进行类别化处理,第一组是自然给人类提供的丰富的馈赠,包括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等;第二组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索取与破坏;第三组是当前自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破坏自然造成的严重后果。
通过提供的三组图片,组织学生细致观看,一边观看,一边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这个环节围绕单元阅读话题,给学生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支架搭建时,又重视创设直观的写作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图片交流自己的感受。
图片运用时又重视类别化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对于学生深度学习活动提供有力的思维支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第【1】篇〗课外古诗词《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一、文本分析《惠崇春江晚景》是四年级上册必背课外古诗词中的一首。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为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图所题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初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今天所学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二》描绘的就是“鸭戏图”。
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能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PPT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4、通过本课学习,保持对古诗学习的浓厚兴趣。
重难点: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三、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有感情诵读。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做到知识活学活用。
3、拓展延伸古诗的内容,使语文知识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广泛使用。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走进古诗,再由学生对诗人苏轼的了解,引出课题。
让学生在对诗题的感知与了解上,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强调是作者苏轼为惠崇和尚所绘的《春江晚景》图提到诗,描绘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然后在读懂诗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为了能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总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初读古诗,识记诗中生字,熟识作者,了解题画诗。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第二阶段目标:再读古诗,理解诗意;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描述景物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三阶段目标: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读诗绘诗,激发古诗学习兴趣。
背诵古诗。
为了能构建高效课堂,深入课题研究,我课前认真钻研古诗、查阅相关资料,全面解读文本和学生,充分准备教学用具,大量搜集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古诗蜂教学反思9篇
古诗蜂教学反思9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蜂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蜂教学反思1上完这节课后,心理感觉很轻松,为什么呢《我始终认为,诗是不能翻译的,只能理解.所以我一改以前的古诗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其思想感情。
由于这一课是孩子们上学以来第一次学习古诗,在古诗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备课时,我选取了光盘中的小短片,使孩子从诗中走到情景中去感受诗中的情景。
这一设计的应中对于孩子的确很有效果,不过在毕老师提点下我也觉得如果能把这一环节提前至课的开始,让孩子从实际的情景走进诗中去,效果也许会更好。
我觉得我这节课在诗的朗读和节拍、重音的教学上比较到位。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了读古诗时要读出诗的韵味和感觉。
在识字教学上我是让学生通过在诗中认、在词中识、单个字记忆的方法,注重了孩子的识记规律和与生字的反复见面,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指导书写上,我想由于我的过于面面俱到使这节课的书写环节效率不高,重点不够突出,这一点是我本节课的一个遗憾,也是我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毕老师提出的按照字型结构分类指导的方法,使我茅塞顿开,我觉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很值得我去实践和应用。
在指导书写中,我想我还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孩子们的语言。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我想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使学生在语言发展、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上更加多元化。
古诗蜂教学反思2古诗教学并不难,但要上出水平可真难。
学生很快就会背了,但总是体会不了诗中的含义。
丰富的想象是这两首诗明显的写法特点。
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最后请学生大胆地向织女祈愿,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来体会诗人的志趣,体验乞巧的民俗,学生自己借诗咏志,借想象抒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利用资源全面解读文本
事隔好久,一直忘不了那次上国标教材第九册练习三《语文与生活》的情形。
那次练习中要求听讲《红灯记》故事后,再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唱词的弦外之音,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看到这部分教学内容,我首先想到我对戏曲艺术一窍不通,再有,学生对《红灯记》也非常陌生。
怎样才能富有成效地完成这次教学任务?老办法就是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读读故事,了解京剧,了解书上这段唱词的大背景,这样在上课时也许效果会好些。
任务一布置,班上就炸开了锅:“老师,我们从不听戏!”“这些我们听不懂!”……看样子只能自己想办法。
教学参考上没有太多的信息,而那段时间我家电脑又出了故障,看来只有将这一内容先放下再说。
上课前,我便习惯性地去找同轨的成济和老师统一步调,先上下面的内容,等找到资料再上。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成老师居然是个戏迷,不但了解这部戏曲,而且还准备了现成的录音磁带,所以她已做好了充分的上课准备。
知道这一切,我连忙抓住机会,向成老师请教,让她先给我讲讲《红灯记》的故事。
可能是时间比较紧,再加上我以前对戏曲从没在意过,所以我怎么也搞不明白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
情急之下,我请求成老师与我合作,共同完成这次教学——由成老师给我班的学生讲故事。
上课铃一响,我与成老师一起出现在教室里。
在全班同学充满好奇的目光中,我带着无比激动的口吻,邀请成教师与我一起上课,让她给我们大家讲讲《红灯记》的故事,教室里顿时暴发出了雷呜般的掌声。
成老师生动的讲述终于让我们师生明白了这出经典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
由于叛徒的出卖,李玉和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唱词中的弦外之音(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
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
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
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
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还饶有兴趣地跟着录音机学唱。
课后我又与教音乐的董雪云老师联系,请她教学生唱了唱这一段。
学生这一番学唱戏曲的经历,又很好地帮他们理解了书中的那些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那次不平常的教学经历带给了我许多启迪与感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它不仅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多的经典,还能让他们看到合作的神奇——一堂语文课能呈现出无限拓展的空间:周老师的全心投入,成老师的真诚热情,董老师的多才多艺,主人翁之间的缕缕浓情,京剧国粹的优美内涵,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我期待着我的语文课堂能带给学生一个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