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对心理理论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合集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 是在 团体情 况下 , 助 团体力 量及 多 种心 借
理 咨询 技术 , 促进 团体 成员 自助 和 自知 , 而 发展 人格 、 从 消除
症状 、 改善适应等 的一种 心理 咨询方式 , 被广 泛应用 于具 有相
统计 学处 理 , 计量资料 以 x± 表 示 , s 采用 t 检验 。P< .5为 00
2 01, 6: 4. 0 4 4
0 0 ) 而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理人 员的消极应对 评分 比较 差 .5 ;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辅导后护理人员 的消极 应对评 P< .5 , 分 明显降低 。综上所 述 , 团体 心理辅 导干 预可 有效提 高护 理 人员 心理健康水 平和 积极应 对方式 , 降低负性 情绪 及消极 行
并配合 。 1 2 辅导方法 . 以提高护理人 员的心理 适应 能力 为重点 , 根
据护士存在 的心 理问题 , 构建 6个 相互联 系 的心理辅导 内容 ,
包括认识 自我辅 导 、 情绪 调控 辅导 、 际交 往辅 导 、 色适 应 人 角
注: 与辅导前 比较 , P<00 .5
的心理 问题 , 提高对 自身 的接纳程 度 。近年 来 , 团体心 理辅导 已广泛应用于焦虑症 、 抑郁症 、 酒等具 有相似 问题人 群 的心 戒
后 8个为消极应对 因子, 量表 中 a系数为 0 9 , 。 0 重测 相关 系数
为08。 .9
14 统计学方法 .
1 O8
所 有数据 均采用 S S 1 . P S3 0统计 软件进 行
[ ] 王先英. 1 团体 咨询在产 后情绪障碍 病人 中的应用 [ ] 护 J.
理 研 究 ,0 6 2 ( ) 54—55 20 ,0 6 :0 0.

体育心里学名词解释

体育心里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3、锻炼心理学;是对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探讨身体练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运动心理学;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2,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多钟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科学,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一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加以利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⒒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⒎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9/体育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征,又是一种特殊能力,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综合体。

8、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9、体育习惯——是指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材、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25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特定的体育学习情境中,为了达到体育学习目标而对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所做的优化组合与精巧安排。

6、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15,一般体育能力;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都具备的能力。

16,特殊体育能力;指从事专门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

12、体育团队——是指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教、学、运协同活动)。

2.特殊运动能力: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

6.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

社会心理学核心理论及概念

社会心理学核心理论及概念

社会心理学核心理论及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核心理论和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人际关系和团体行为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概念。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自己和社会的认知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认知分类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分类论认为,人类天生倾向于将事物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信息。

在社会认知中,人们不仅将物体进行分类,还将人进行分类,形成了各种社会群体。

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感知、记忆和解释他人的行为。

它强调人们根据他们所拥有的关于人类行为的知识来推断他人的内在动机和意图。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环境来判断他们的个性特质和社会角色。

二、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其中最为经典的理论包括群体效应、社会规范和权威性。

群体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康奈尔大学实验中发现的“群体思维”现象。

该实验发现,个体在群体中容易受到他人的意见和看法的影响,导致出现与自身初始观点不一致的行为。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社会规范分为描述性规范和规范性规范。

描述性规范是指个体对于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描述,而规范性规范则是规定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动。

权威性是指个体对于权威人物或机构的信任和服从。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著名实验揭示了人们对于权威的盲从性,即使违背自己的道德和原则。

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涉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亲和力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好感程度。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与亲和力较高的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相似性引力理论认为,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在兴趣、价值观和性格方面相似的他人交往。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是: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

二、社会心理学的本质属性同物理、化学或生物、地理等科学学科一样,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性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充分表现在其研究的科学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过程,都是科学的,具有与其他科学学科同样的科学取向。

而有所不同的,是它们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三、影响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起因)1.他人的特点和行为人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与出现在人们社会情境中的他人密切相关的,他人的特点与行为,是引起人们相应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2.人们的认知过程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人们的认知过程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3.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整个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对我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噪音、空气污染、过分拥挤等对我们的心境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人类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必然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行为所发生的文化背景。

5.我们的生物及遗传因素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书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E.Ross)分别出版了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

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以此将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24年,弗罗德.阿尔波特(F.All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其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并注重在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正是社会心理学随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青春期的发展(30年代—60年代)1930年前后,一批热心而杰出的学者,集结于社会心理学的旗帜之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人格与发展心理学--学习成为怎样的人: 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看人格塑造

人格与发展心理学--学习成为怎样的人: 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看人格塑造

学习成为怎样的人: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看人格塑造青少年人格发展对其一生影响重大,个体与环境如何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起作用。

本文在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观察学习、自我效能和交互决定论三方面阐述该理论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启示。

众所周知,个体发展必然要经历“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过程。

“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解决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问题。

人格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形成和表现的过程。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两大方面:特质和情境。

人格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分别强调了其中的一方面:特质理论尤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大五人格模型倾向于减少社会情境的意义,而社会学派则倾向于强调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方式。

所以,“人–情境”之争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格心理学家。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逐步进入社会,其人格发展对其一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那么特质或情境如何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品质,他们又会选择成为怎样的人?本文将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出发讨论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1 人格结构谈人格发展,首先要了解班杜拉对人格结构的看法,只有弄清班杜拉如何定义人格结构,才能正确地运用其理论来塑造人格。

但事实上与其他理论不同,班杜拉并没有描述过人格结构。

在他看来,个体的人格就是人们所见到的表现在行为上的心理特征。

虽然班杜拉的理论中也经常使用自我概念,但该理论中的自我并非是指某种独立的、稳定的结构,而是一组动态的认知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自我强化、自我惩罚等。

所以,从班杜拉的观点来看,人格体现在外显行为中,且没有分类。

基于此,人们就可以通过某些干预手段对人格进行塑造。

2 人格发展对于人格发展的历程,班杜拉反对人格发展阶段论,如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认为,个人不一定是以固定的、有次序的方式来学习各种技能的。

浅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性格的影响

浅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性格的影响

浅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性格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社会性格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们调节身心、释放压力的重要方式,对他们的社会性格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性格的影响进行浅析。

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大学生往往需要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和比赛,这种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社会性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团队中,大学生们不仅要学会尊重他人,更要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培养起领导能力,学会如何带领团队达成共同目标。

这种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培养,会在大学生们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他们更加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更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和社交。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坚毅意志。

体育锻炼需要大学生们坚持不懈地进行,需要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大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学会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严格执行。

面对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学生们也会逐渐培养出坚毅的意志,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

这种自律能力和坚毅意志对于大学生们的社会性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会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有毅力,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需要与教练、队友等人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他们会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解决问题和冲突。

这种沟通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格发展非常重要,他们会更加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更加擅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是一个集体荣誉和个人成就并存的过程,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会逐渐培养出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_理论说明

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_理论说明

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领域,主要关注个体或集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心理学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其中踢猫效应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踢猫效应的定义与背景,并深入探讨它的原理解释和实证研究。

接着,我们将借助心理学知识来分析踢猫效应在攻击性行为和群体行为中的影响,并探讨社交媒体对踢猫效应的放大作用。

最后,我们将就如何应对和减缓踢猫效应提出一些策略,并展望未来该领域可能的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心理学中关于踢猫效应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与机制。

同时,我们也试图提供对策和方法来应对和减缓踢猫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构建积极和谐的社会关系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踢猫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行为,并为实际生活中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 踢猫效应理论介绍:2.1 定义与背景:踢猫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其本质是指一个人在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情绪压力的时候,会将这种不满或压力传递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人或事物。

这种行为通常通过报复、攻击、排挤等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往往是在无法对真正造成压力的人或事件进行直接回击时产生。

踢猫这个比喻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

当一个人受到上司的责备或伴侣的指责时,由于无法对其直接发泄怒火,他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愤懑转移到身边无辜的动物——如宠物猫身上。

这种行为背后存在着一种心理机制和情绪转移的需要。

2.2 原理解释:踢猫效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个体面对不公平待遇或者情绪压力时,会出现一种情绪消耗和积累的过程。

当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个体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来释放这些负面情绪。

由于无法对真正的源头进行回应,他们会寻找弱势目标进行转移性的攻击行为。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一、运动生理学1.人体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骨骼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2.运动代谢的机制及对人体的影响: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糖原代谢、脂肪酸代谢等。

3.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最大摄氧量、心率、血压等指标。

4.运动对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影响:肌肉结构、力量训练方法、肌肉疲劳原理等。

二、运动心理学1.运动行为与人格特质:运动个性、运动动机、运动信念等。

2.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压力、抑郁症、焦虑症等。

3.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运动学习理论、技能迁移等。

4.运动领导与团队合作:领导风格、团队建设等。

三、训练学1.运动训练方法: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敏捷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训练计划的编制与评价:目标设定、训练时期划分、训练负荷控制等。

3.运动伤害与预防:常见运动伤害、预防措施、急救处理等。

4.运动技能与战术训练:技术要求、训练方法、比赛策略等。

四、运动生态学1.运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体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

2.运动对健康的影响:运动与慢性病、生活习惯、长寿等。

3.运动的社会化过程:运动社会化与运动参与、运动社交化等。

4.运动市场与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运动经济、体育产业等。

五、教育学1.教育理论与方法:教育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

2.体育教育的特点与任务:身体素质教育、运动技能教育等。

3.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开发、评价方式、教材选择等。

4.班级全体教育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体育组织与活动等。

综上所述,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运动生态学和教育学等。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体育老师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体育习惯。

研究体育运动心理学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研究体育运动心理学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研究体育运动心理学有哪些意义和作用你听说过体育运动心理学吗?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一、定义体育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各种技能水平的体育和运动方面的运用。

作为学科来说,是心理科学中较年轻的分枝学科之一,是随着心理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发展,适应体育运动竞赛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体育学科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

二、训练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现代运动训练,除了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外,还包括专门的心理训练,才能构成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

整个运动训练都含有心理结构。

只有了解身体素质的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

运动技术训练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与调节下逐渐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过程,运动技术水平,依赖于心理过程的机能特性和发展水平。

如运动表象,空间,时间定向与判断,反应,思维及注意,情绪等,这些因素都参与了技术动作的调节,是提高技术动作水平的基础。

比赛双方在身体能力和技术,战术水平的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对实力相当的两队来说,心理因素的训练和心理能量的发挥,往往在竞赛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两队交锋,可以说心理能力强者胜。

运动员的选拔内容必须包括心理因素。

三、运动心理学包括哪些部分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

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

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心理学原理与实践

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心理学原理与实践

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心理学原理与实践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与实践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关注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表现。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原理和实践方法被用来解释和影响个体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几个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并介绍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弗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指出当人们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行为出现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的心理不适。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会努力消除认知失调,通过调整其认知结构来恢复和谐。

这一理论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在市场营销中,可以通过创造认知失调,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二、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亨利·塔詹(Henry Tajfel)提出,指出个体倾向于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群体,并通过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对比来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社会身份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例如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

在实践中,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种族歧视、群体冲突等社会问题,并找到促进和谐共处的方法。

三、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经典实验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环境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联。

理论认为,通过重复刺激和反应的配对,个体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即在特定条件下自动产生特定行为。

条件反射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行为疗法和训练,例如帮助人们克服恐惧、矫正不良习惯等。

四、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

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个体行为和取得成就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激发个体积极行为的关键,例如给予鼓励、提供成功经验和建立目标反馈机制等。

五、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通过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调整来维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社会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它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动和影响,以及这些过程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社会心理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对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非常有启示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并且探讨它们对现实世界的应用。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认知社会事件时所采用的信息处理策略和规律。

这个理论着重于个体如何感知、处理和表达社会信息,如何选择信息、存储信息和利用信息。

社会认知天生是我们对于社会世界的一种直观反应,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个人需要、动机等等,都会影响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认知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2. 社会影响理论社会影响理论是指环境、社会、个人特征等因素对于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影响。

在社会交往当中,很多人都有被旁观者影响或者被他人引导的经验。

社会影响理论指出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如何被周围的社会影响所影响,以及为什么人们在集体环境下会产生群体性行为等等。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同时也更好地识别自己行为中的群体性和个体差异。

3.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是人类在群体中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了人们如何从外部的群体中建立自身的价值感和认同感。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非常有意义。

通过社会认同理论,我们能够了解人们在社会中存在的强大需要,以及他们倾向于加入群体的原因。

通过对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人们能够发现不同文化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了解为什么在少数人中存在着对外部群体反动的情绪,以及为什么人们在面对某些社会事件时会有非理性决策的倾向。

4.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教育价值评析一、成熟势力说(一)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二)主要观点: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三)教育价值:机体成熟和后天学习都对婴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机体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

学习需要一定的成熟做基础,某机能的生理机构未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时,训练才能凑效,即成熟因素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因素。

故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儿童的实际水平,避免提前教育和过度教育。

(四)评价(优缺点):格赛尔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观察和归纳,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展示了成熟机制的作用。

表明人类行为并不是完全决定于遗传因素,身体成长也为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是成熟轮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二、行为主义观行为主义大致可分为三代,早期的行为主义是第一代,代表人物为华生;新的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的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为斯金纳;第三代的行为主义是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一)早期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2.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行为,只有行为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

内心的欲望、趋力以及主观体验、意识、心理冲突,无法直接进行观察和了解,不能进行科学研究。

(2)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

(3)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强调外周论以及环境决定论。

3.教育价值: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

归因训练的理论_实践及未来走向_张林

归因训练的理论_实践及未来走向_张林

归因训练(attribution training )是指在帮助人们清楚自身所做归因的同时,帮助其形成更恰当的归因方式的过程。

归因训练以认知行为疗法为核心,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认知行为治疗和学校干预。

同时,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归因理论也被广泛用于解释知觉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其基本指导原则是:归因的变化能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会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改变了的行为又会形成新的归因,如此往复,最终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归因训练通过归因的转变和积极性情感、期望的形成,为增强成就动机、矫正自卑心理、增进身心健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文献中挖掘和梳理了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并从归因训练的三种模式出发详细讨论了其在心理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归因训练的理论有长达50年之久的实践和应用历史。

它根植于社会心理学并以社会认知为基础,同时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也为其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对归因训练的理论基础做以详细阐述:1.1归因训练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心理学领域,代表人物是Heider 和Kelley ,他们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判断、决策、动机和情感等问题[1]。

Heider 把归因分为内因和外因,Kelley 则把该理论扩展到了一贯性、区别性和一致性三方面,而且后者的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归因的认知机制。

基于归因理论,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与人们做判断有关的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向。

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行为归于气质的(内在的)而非外在因素的作用,与此同时,行动者-观察者差异(actor-observer bias)使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行为归因于情境(外在的)因素而非气质(内在的)因素。

例如,当某人得知其同事卷入了一起交通事故的消息后,他可能会将此事件归因成“他的车技很差”,而如果事件的主角是其本人,他很可能就会将事件归因成路况或汽车本身的问题。

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方法介绍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目的恶化主要方法,探究心理行为训练对于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结果经过系统和综合的心理行为训练后,官兵应对挑战和面对模拟战争严酷环境时的心理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官兵的心理紧张感和忧虑感得到缓解,这对缓解由于焦虑心理引发的抑郁、偏激以及幻想等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结论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和保障官兵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行为训练;官兵;心理健康;意义心理行为训练这一概念由二战期间的英国发展而来,起初提出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是为了提高海员在船舶触礁沉没后,船员继续生存的意志和能力[1]。

此后,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应用于高危作业和压力较大的行业领域中。

军人作为一种特殊职业,需要面临瞬息万变的复杂战场,生命威胁无所不在,给官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非战争时期,军人需要进行压力大、强度高的严酷训练和严格的日常行为管理,和自由的社会环境相比,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远超普通社会人员,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各种惨痛教训也不胜枚举[2-3]。

心理行为训练正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4],通过专业的行为训练,来解决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强化官兵心理素质。

这对保障现代军事训练效果和答应现代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心理行为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一、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和目的官兵心理行为训练,指的是针对战争或非战争任务环境,综合运用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制定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以提高官兵在面对战争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心理适应性,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保证官兵的心理健康[5]。

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指出了官兵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即通过日常行为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解决官兵在遂行战争任务或非战争军事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3,658
提高个体自我意识
通过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 情绪、行为和认知过程,增强个 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促进个体发展
通过帮助个体发展自己的兴趣、 能力和目标,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自我实现
74%
30000
改变不良行为模式
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 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培养个体 的积极应对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1
2
3
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A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家庭治疗中最
常用的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个人
的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
方面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
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B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的理论基础、治疗目标、治疗技术
、应用领域和限制等
PART 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素的影响情绪理论:情绪理来自强调 情绪在个体的行为和健康 中的作用。情绪体验与个 体的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并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 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在形成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中的重要性。个体的认知 过程受到个人的经验和环
境因素的影响
PART 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目标
PART 3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家庭评估:家庭评估是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包 括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角色 和关系、家庭沟通和互动等方面 的评估。家庭评估可以通过观察 、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
家庭干预:家庭干预是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 包括多种策略和方法,如家庭系 统排列、家庭规则重建、家庭沟 通训练等。家庭干预的目标是改 善家庭功能,帮助家庭成员更好 地应对问题和挑战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体育事业
• 1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 情境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五种效能因素,避免应 用不当而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
• 2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化解或降低任务难度,让 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使其保持内在驱动力。
• 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业成功进行正确归因,促使学 生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运动成绩。
行为习得
从复现过程理论得出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行为 养成学生的观察学习习得的知识只有实践出来才 能完善整个观察学习过程。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观 察学习是必须知行统一的教育,对学生表现出来 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讨论。教师要提供学生锻炼机 会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作用,因为学生的新 行为表现是毫无经验的,所以要给予纠正;或者通 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监察。这 有利于学生掌握行为的精神内涵,在反复实践中 形成的情感冲击和强烈的意志考验。因此教师要 及时更正错的或欠完善的行为,指导学生进行反 复强化训练,最后转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 通过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程序进行健康教 育能明显提高COPD病人的认知程度, 对病人治疗疾病有积极的作用,对延缓稳 定期病人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有重要 的意义。
综述
• 班杜拉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影响波及实 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 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 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榜样教育 • 奖惩教育 • 行为习得 • 道德教育 • 教学策略 • 语言应用 • 体育事业
教育
榜样教育
•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但隐含 在行为中精神和内涵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和普遍性。因此,教师只要抓住这种行为 精神内涵就能更好地做出学生易接受的行 为。如民族传统精神和品质、富有时代特 征的陷阱意识等以达到学生对示范行为的 理性认识,并内化成自身的价值观念。

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

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

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对儿童社会行为及社会认知的研究是当今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认知、技能方面的教育之外,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人或事的一系列行为反应。

积极的社会行为如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对人或事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关系的基础,可以推进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消极的社会行为可分为外化行为和内化行为两种。

消极的外化社会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是指向外部和他人的不良行为,表现为个体的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易冲动等行为。

消极的内化社会行为如退缩行为,是指儿童不论在熟悉或陌生的情境下都喜欢独处而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行为。

它不同于外化行为,是属于过度控制的内化问题。

有时他们也想加入群体却由于害怕被拒绝而出现矛盾、拘谨等情绪,最后可能发展为一种交往焦虑。

心理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的核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为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

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识,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错误信念”的认知。

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

这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感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共享信息;他们开始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他人。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道德的发展、社交能力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外界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进行的,本研究假设只有具备一定的心理理论水平,儿童才有可能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训练对心理理论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训练对心理理论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哲学系00级吴昊摘要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归因的一种能力。

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社会交往之间相互影响。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有关心理状态谈话训练和具体任务训练,通过两个实验,对未通过心理理论的148名3-4岁儿童进行训练,并采用《儿童行为教师评估问卷》,对被试训练前后的社会行为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后测中,两种训练方式下儿童心理理论成绩较控制组均有显著提高,两种训练方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训练前后被试的社会行为变化不显著;心理理论成绩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心理理论、社会行为、错误信念、表观—现实任务、第二水平观点采择1. 前言Flavell曾提出(1999)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的探讨经历了三个浪潮,第一个是皮亚杰关于“儿童对人心理的认识是由自我中心到脱离自我中心逐渐发展”的理论和研究;第二个是20世纪70年代对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理论和研究;第三个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引自刘吉林,2002)。

至今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仍是探讨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

心理理论的概念,是由Premack和Woodruff(1978)在研究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时最早提出的。

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具有将自身和他人行为归因为心理状态的能力。

因为个体的这种推理能力无法直接观察到,并且它可以用来预测他人的行为,所以把它称为一种理论(引自王茜,2000)。

研究者普遍认为,正常儿童在3-5岁期间对他人的愿望(desire)、信念(belief)、动机(attention)等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知识系统解释、预测自己及他人的行为。

尽管人们普遍接受儿童3-5时获得以信念理解为基础的心理理论的能力,但是对儿童这一能力是如何获得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三、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应用

三、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应用

三、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应用(一)心理动力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派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理论及后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之所以获得“心理动力”的称谓,是因为这个理论的潜在假设是行为来自人们心理世界的运动和互动。

它也强调心理激发行为的方式,以及心理和行为如何影响个人的社会环境并如何受个人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我心理学在社工实务中的运用:基于自我心理学的社工实务将案主的问题界定为案主的自我功能失调主要做法:1、辨识案主的自我功能失调与当前问题的关联2、考察案主的问题、自我功能和外在环境的关联3、提升案主的自我功能(自我支持和自我修正)4、改变环境条件5、促进个人自我功能与环境之间的配合度(二)认知行为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概念(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主义理论放入基本取向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只关注人的外显行为。

认知学派阿尔弗雷德:认知的至关重要。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分道扬镳。

认为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

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个理论高峰: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他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一是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二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

(2)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认知和行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

人的行动都是情绪、认知和行动互动的结果。

2、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认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

认知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自动的思维;中层是条件性假设;最深处是图式或核心信念。

社会心理学心得1000字5篇

社会心理学心得1000字5篇

社会心理学心得1000字5篇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是指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

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

下面是本人带来的有关社会心理学心得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社会心理学心得1000字1#《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

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体会,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

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哲学系00级吴昊摘要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归因的一种能力。

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社会交往之间相互影响。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有关心理状态谈话训练和具体任务训练,通过两个实验,对未通过心理理论的148名3-4岁儿童进行训练,并采用《儿童行为教师评估问卷》,对被试训练前后的社会行为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后测中,两种训练方式下儿童心理理论成绩较控制组均有显著提高,两种训练方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训练前后被试的社会行为变化不显著;心理理论成绩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心理理论、社会行为、错误信念、表观—现实任务、第二水平观点采择1. 前言Flavell曾提出(1999)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的探讨经历了三个浪潮,第一个是皮亚杰关于“儿童对人心理的认识是由自我中心到脱离自我中心逐渐发展”的理论和研究;第二个是20世纪70年代对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理论和研究;第三个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引自刘吉林,2002)。

至今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仍是探讨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

心理理论的概念,是由Premack和Woodruff(1978)在研究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时最早提出的。

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具有将自身和他人行为归因为心理状态的能力。

因为个体的这种推理能力无法直接观察到,并且它可以用来预测他人的行为,所以把它称为一种理论(引自王茜,2000)。

研究者普遍认为,正常儿童在3-5岁期间对他人的愿望(desire)、信念(belief)、动机(attention)等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知识系统解释、预测自己及他人的行为。

尽管人们普遍接受儿童3-5时获得以信念理解为基础的心理理论的能力,但是对儿童这一能力是如何获得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争论的结果使人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心理理解上的个体差异以及与社会交往之间的潜在关系上(如Bartsch 等,1996;Astington, 2001)。

已有的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社会交往经验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研究一方面发现,3-5岁儿童与成人、年长兄弟姐妹、年长同伴交往接触越多,其误念理解能力越高(Lewis等,1996);儿童在33个月大时与母亲及兄妹进行社会性假扮游戏越多、与母亲谈论情感状态越频繁、与兄弟姐妹的合作程度越高、所目睹母亲对兄弟姐妹的管教谈话越多,40个月大时儿童在误念理解任务中的成绩越好(Dunn等,1991)。

Dunn和她的同事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家庭谈论信念、意图、期望、感觉及其他心理状态的联系及频率的差异导致了家庭与家庭间的差异,而也正是这种差异引起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

在实验室标准误念任务测量中,成绩高的儿童的家庭提供了丰富多样表达心理状态的会话情境(Brow等,1996;Brown和Dunn,1991;Hughes和Cutting,1999)。

Dunn另一项纵向研究表明,自由谈论心情、感觉和意识等类似于心理状态话题的家庭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擅长误念任务的能力,另外他们在理解母亲和朋友情绪方面优于其他儿童(Dunn和Hughes,1998)。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经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lavell,1999)。

另一方面的研究,采用误念理解任务测量3—5岁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再通过自然观察或问卷调查测量儿童社会情感技能及同伴交往状况,结果发现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越高,在与同伴的假扮游戏中越多地参与联合提议(joint proposal)和明确角色分配(explicit role assignment)(Astington和Jenkins,1995),教师对其在与同伴交往的社会技能(Watson等,1999),以及在要求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社会行为技能(Lalonde和Chandler,1995)的评价也较高。

Slomkowski和Dunn(1996)的短期纵向研究发现,儿童40个月大时在误念理解任务中的成绩,与其47个月大时在游戏过程中与朋友的关联性交流(即交流双方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的对话、假扮游戏等活动)的平均句子长度相关。

近来有研究者认为:心理理论的获得,使儿童对人们的心理有了基本的理解。

这样可以使他们解释人们一系列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行为,如意图、情绪、期望、记忆和信念,而且所有这一切有时与现实观察到的恰恰是相反的(Flavell,1999)。

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具备了愉快的亲密交谈、假装、共同回忆的能力,提高了洞察他人意识的敏感性(Dunn,1995),增强了各种方式欺骗与理解的能力。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其社会交往的顺利发展。

然而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社会性发展间关系的研究,多为横向或短期纵向相关的设计,而这种设计只是证明了相关发展中的一致,而这种一致性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关系。

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和社会性交往二者间似乎具有相互作用关系,但尚不能确定两方面发展孰因孰果。

为了进一步明确心理理论和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者试图在实验室里操作一些变量,来探索心理理论和社会交往的因果关系。

如为了评价儿童使用心理状态的术语与误念任务理解的因果关系,Appleton和Reddy,(1996)等人使用特殊任务(误念任务及其变式)对儿童进行训练,并且针对儿童的反应给予正确的反馈,从而纠正或强化儿童对信念概念的理解(如,Appleton和Reddy,1996;Slaughter和Gopnik,1996;Guajardo,2002)。

已有文献中报告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首先是Flavell等人(1981)采用第二水平观点采择(Level-2 perspective taking)任务,训练儿童对信念的理解。

第二水平观点采择指的是,对同一物体,两个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感观是不同的。

结果表明,儿童第二水平观点采择的成绩提高甚微,然而Flavell 等人认为通过训练儿童真正掌握了2水平(level-2)概念的理解。

被试由“自我感观为中心”的反应转变到“在一定程度上去思考他人的感观”)。

另外两个早期的相关研究通过表观—现实(appearance-reality)任务来对儿童进行训练。

表观-现实任务是给儿童呈现一个表面看起来象某一东西的物体,但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东西。

让被试回答“这一物体看起来象什么”,“实际上是什么”,如常见的表观-现实任务是这样的:呈现给儿童一块象石头的海绵,让儿童捏或挤压它以发现它实际上是海绵,然后问儿童它看起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

Flavell等人(1981)和Taylor等人(1990)用表观-现实任务训练被试,结果未能使儿童区分表观与现实,即儿童不能对同一物体“看起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做出区分(见Slaughter和Gopnik,1996;Charman,2000)。

近期Appleton和Reddy(1996)等发表的有关心理理论训练的研究报告,对儿童进行误念任务的训练,可以成功地提高儿童心理理论的成绩(Appleton 和Reddy,1996;Slaughter和Gopnik,1996)。

也有些研究者试图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心理理论任务及相关概念的训练,结果表明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训练任务及其变式的成绩(training-related tasks)(如Swettenham,1996)。

但是对这些自闭症儿童的个体而言,成绩的提高并不能迁移到其他相关任务中(Swettenham,1996;Mc Gregor,Whiten和Blackburn,1998)。

因此Swettenham(1996)和Mc Gregor等人(1998)认为自闭症儿童通过训练不能提高对心理理论概念的理解。

总之,已有的有关训练心理理论及相关能力的研究,其结果非常零乱。

因此,我们必须从已有的大量的相关研究中,解释其矛盾之所在,尤其是对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总结以往相关文献,成功的训练方法和失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四点不同:(1)训练任务的不同。

已往的研究中,成功训练与失败训练的研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训练任务的不同。

成功的研究,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时候,均对儿童进行误念任务的训练。

可能是在训练中,儿童伴随着错误信念的理解,其他概念的理解也渗透其中。

那么为什么表观-现实任务和第二水平观点采择任务不能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解进行有效的训练呢?Gopnik和Astington认为儿童表观-现实能力的出现比对误念的理解要晚,表观-现实能力的形成需要儿童心理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Flavell等,1978;Flavell等,1981;Gopnik和Slaughter,1991;Gopnik和Astington,1988)。

用这一观点解释第二水平观点采择与误念的关系似乎有些不适当,因为第二水平观点采择能力的形成要早于误念能力的出现(Charman,2000)。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儿童对心理概念的理解是逐步发展的,失败的研究所运用的不合理的训练方法,造成儿童心理状态理解的不协调,而使得训练效果不明显。

(2)测量儿童已有能力基线水平的设定标准问题。

训练方法中,对儿童已有能力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儿童已具备的能力,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基线水平。

以往的相关研究,把是否通过误念任务,做为筛选被试的标准。

(如,Appleton和Reddy,1996)。

成功的训练方法中,被试要求在前测中,不能通过任意一个有关自己及他人的信念任务(Appleton和Reddy,1996;Slaughter 和Gopnik,1996;Slaughter,1998)。

未成功的研究中,被试筛选不严格,囊括了在前测任务中得分低的被试(如Flavell等,1981)。

正是这种不严格的标准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因为那些在前测中通过其部分任务的儿童,对训练的相关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往往这些儿童对自己已形成的某一知识表现出极度的偏爱,因此,短时间的训练很难改变这些儿童固着的认识。

(3)训练的方式问题。

Appleton和Reddy(1996)实验中引导被试对特定的一段录像进行讨论,鼓励儿童思考并领悟物理事件的迁移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想。

而Slaughter和Gopnik (1996)采用了不同于Appleton和Reddy (1996)的训练方式,让儿童对误念任务和期望任务进行回答,并针对回答给予适当的反馈,进而对儿童进行信念、期望、知觉等概念训练。

在随后的研究中,Slaughter(1998)也使用了类似的训练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