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理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理空间

15. 分析什么是海陆梯度地带性,它有哪些表现,并论述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论述)★★★

答:海陆梯度地带性是指由于海陆相互作用引起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变化的

特征。

(一)海陆梯度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造成海陆梯度地带性的根本原因是海洋和陆地两大物质体系的差异引起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转换。水的三相变化和水陆间热力差异造成海陆间气压和温度梯度,成为海陆间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动力,从而造成从海洋到内陆水汽输送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燥。(二)气候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1)气候的海陆梯度地带性首先表现在降水上,其基本趋势是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从温度状况看,沿海季节、昼夜温度变化和缓,内陆变化大,形成海洋型气候(湿润、温度差较小)和大陆型气候(干燥、温度差较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3)中纬地带的海洋性和大陆性对比显著,东西岸差异较大,海陆梯度地带性因行星

风系、洋流的运动方向不同而表现不同,分为西岸型、内陆型和东岸型。

(三)自然生态系统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由于水分的差异而使植物的生活型发生从木本到草本的改变,进而使景观发生森林-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变化。

(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海陆梯度地带性

干旱地区的居民产生适应干旱、温差大和强紫外线的适应类型。生理上,血液浓度高、

基础代谢低,耐干旱,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强。身体特征上,在干旱地区特别在沙漠地区,多肌肉数量少、身材高大、体重轻的“骨瘦如柴”型的人,人体表面积大,通过蒸发、散发与外界交换更多的热量。

(五)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发生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在社

会生产中则表现为林业、农业、牧业的劳动地域生产分工。

(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类早期文明中心主要在内陆,到了近现代,随着航海

事业的发展,各国封闭的经济壁垒打破了,全球经济联系加强,海洋的社会经济意义显得格外重要。沿海多为低地、平原、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得以充分的利用,人口大量集聚,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航运得到发展。世界许多国家都形成了沿海向内陆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格局。

(3)对文化的影响。海陆梯度地带性对文化的影响在幅员广大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明显

表现。如美国的东西部文化差异是世界著名的。

16. 简述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简答)★★★

答: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城市等级-规模,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

空间结构的学说。1933年,克里斯泰勒发表《南德意志中心地》著作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起中心地理论。它的理论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结构,也适用于商业、管理、服务、科技文教等一切从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行业、事业。它是地理学对人类科技、文化的重要贡献。

克里斯泰勒假设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并且不考虑其地理条件的差异,人口均匀

分布,有统一的交通系统及其便利程度,消费者都利用最近的中心地等,把空间看成是同一密度的,均质的,利润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等,服务

范围也是同一半径的圆形区域。这样,任何一个中心地都有6个同级的中心地与之相邻接,它们以紧密相切的圆均匀分布,圆和圆之间出现空白重叠的区域。由于两个中心地之间相互竞争,根据趋向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原则,重叠区内的消费者将以重叠区的中心线为界分别为最近的中心地所吸引,于是形成无空白的六角形蜂窝状结构。各个六角形的节点是距

离已有中心地最远的点,是接受服务最弱的点,因此,次一级中心地就在这里产生。以此类推,中心地可以分成若干等级。

中心地理论揭示了人类服务性事物的基本空间规律:具有中心职能的机构位于服务管

理对象的中心,当达到一定门槛时,就形成中心地,它们以等级地六角形镶嵌结构存在。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大,低级中心地数量多,服务范围小。如城市的商业中心只有一个,但它服务全市,甚至辐射到外省市,而区级的商业中心则有几个、几十个,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所在的区域。

17. 简述产业集聚的机制与效应。(简答)★★★★★

答:(一)产业集聚的机制

集聚是指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集聚的机制是由于空间区位指向

和产业联系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1)空间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具有区位指向性,有的产业具有资源指向性,有的产业

具有生产要素指向性,空间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趋向于地价比较便宜的城市郊区布局等。还有的产业具有市场、交通指向性。总之,区域的本地区位差异,往往是集聚的最初原因。(2)产业联系。产业联系分为生产联系和非生产联系。

①生产联系又分为产品生产的投入产出联系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是生产链条上的联系,一个生产部门的产出是下一个生产部门的投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联系往往是一些专门化生产部门,它们为了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必须向市场集聚,向用户靠拢。②非生产联系是一种非物质联系,彼此之间并没有服务、生产和贸易往来,而是利用彼此空间上的接近的外部效果、共享基础设施。共享顾客群体,共享信息。

(二)集聚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成本。这是集聚最直接最明显的效应。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社会生产

成本,降低交易成本。

(2)生产规模经济效应。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促进专业化经济,

是劳动分工专门化,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生产力,产生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效应。

(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当产业达到一定规模集聚之后,通过产业联系,可以吸引更

多的产业向中心集聚,从而诱发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18. 论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内涵、意义及基本思路。(论述)★★★★★

答:(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均衡发展,更不是平均发展。各个区域的发展机遇、发展条件存在

很大差异,决定了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有很大的差距,希望消灭这种差距,实现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区域经济总量的接近,而是缩小人均收入的差距,区域关系的协调。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1)从经济上讲,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全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消除

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