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 教案简案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 教案简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课题色彩的魅力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体验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觉。

2.让学生体验大自然,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3.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古诗词引出本节课题--色彩的魅力。

二、探究讨论,学习新知(一)带领学生回忆色彩的基础知识。

1、三原色:红黄蓝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之为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却不能还原出本来的的色彩。

美术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

间色亦称“第二次色”。

红、黄、蓝三原色中的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

2、三间色:绿橙紫(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

)3、极色或无色彩:黑白(二)色彩三要素1、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2、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3、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讲述时适当举例,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理解。

(三)对比色、类似色对比色在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称为“对比色(互补色)”.把对比色放在一起,会给人强烈的排斥感.若混合在一起,会调出浑浊的颜色 .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对比色。

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如:黄色与绿色,蓝色与紫色等。

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色还是类似色的图片。

提问:三原色、三间色、色彩三要素是哪些?(四)新知识讲授--色调色调:暖色调、冷色调、中间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暖色调:红黄橙(进色)冷色调:蓝紫青(退色)三、学生作业运用不同的色彩,通过组合,完成欢快或沉静的色彩创作,引导学生完善作品。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appreci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works"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fine arts of Grade 7 of PEP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3、篇章3: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教案一、单元总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和特点。

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修改或设计作品。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作品欣赏认识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范围和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理性评价作品和表达自己感受和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及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三、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趋于成熟,有较为巩固的道德倾向,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

课题1.《喜悦与收获》备课节数1授课日期年月日课时 1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奖杯组成部分、设计理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奖杯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2.通过对运动会比赛颁奖活动图片的分析,小组合作实践,初步养成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意识。

3.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荣誉感。

教学重点结合奖杯的基础知识,小组合作创意制作作品并传达出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通过展评、交流探究,理解设计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并动手实践将其进行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思维启发、展示评价教学准备课件颜料、塑料瓶等设计意图、学情评价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2011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夺冠颁奖视频,同时分享运动员获奖时的喜悦与收获。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获得奖牌或奖杯的经历呢?(如果有)说说你获奖时的心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制作奖杯、奖牌,来感受获奖的喜悦心情。

引出新课题:《喜悦与收获》二、新授(一)奖杯的组成部分及理念1、师:要学习制作奖牌和奖杯,我们要知道奖杯的主题:(重大赛事活动的颁奖单位):如:金马奖、奥斯卡奖、NBA奖、欧洲足球锦标赛奖杯等。

2、展示阿根廷夺冠视频,并展示大力神杯的奖杯形象。

提问:大力神杯由哪几部分组成?造型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小结:由杯身和杯座组成。

造型理念:奖杯的线条从底座开始,以螺旋的曲线向上延展,两名运动员向上伸展身体,托举整个地球。

设计突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攀登高山的张力。

3、这些奖杯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学生感受其形状不同,说得有道理即可)(二)奖牌组成部分及理念出示北京奥运会奖牌图片。

提问:奖牌组成部分?什么比赛活动的奖牌?包含的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图片展示,强化视觉的直观性。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提升参与感,以探究方式展开教学。

通过对奖奖牌一般由绶带和牌面两部分构成。

奖牌正面为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帕纳辛纳科斯竞技场。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主要内容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应植根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将通过欣赏作品、探索尝试、实践创作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经验与艺术情趣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学习如何从自然景物和人造环境等方面去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2)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之间的联系,关注民族传统艺术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准备教具和材料;制定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并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毛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风景优美的图片(如黄山风景、九寨沟风光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

然后问学生:“这些自然美景是否给你带来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引出本课的主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2.探究(20分钟)(1)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如张大千的《泼墨山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并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感。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对美的认识。

(2)讨论如何运用材料与技法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美教师请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代表性强并能体现美的绘画作品,并从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然后教师总结并介绍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如刮蜡纸、水彩画、油画棒等。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

《色彩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对色彩的理解,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的方法。

能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

能够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评价他人的作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求知欲。

通过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审美修养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PPT让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师总结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也同样让许多伟大诗人留下了许多好词佳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山行》)。

本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

(二)、展开研究与讨论一:1、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感悟它们的美。

2、赏析美术作品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之美和主观情感的播放幻灯片:教师展示一些色彩优美的摄影作品,同时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观看和欣赏作品,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边进行讲解和启发提问,用自然界美丽的色彩、实用性的美术色彩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绚丽多彩的领域中,学生回答问题,说出各种色彩,以及感受。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了解的程度。

了解学生欣赏的感受,让学生知道世界因为有了色彩而更加美好。

色彩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深入播放幻灯片:颜料中的色彩、色彩的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验、色彩的功能及色性学生理解体会,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调色实验,通过做连线题目的方式来了解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册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册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色彩知识:春天的色彩特点,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2. 创作方法:观察春天的景物,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 欣赏评价:欣赏优秀的春天的绘画作品,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特点。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春天的色彩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2. 示范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色彩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色彩特点。

2. 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如何欣赏评价春天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和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色彩特点和创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色彩运用情况,创作想法的独创性和表现力。

2. 学生在欣赏评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

初中美术教案人教版下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描绘春天景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大自然美好情感的态度,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2. 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2. 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2. 教具:投影仪、彩色笔、画纸、画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春天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搭配原则。

2. 学生练习色彩搭配,教师巡回指导。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色。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创作。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创作一幅春天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回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二、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色彩表现春天景色的能力。

3. 学生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春天画作的情况。

人教版初中美术书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书教案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畅想》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自然景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天自然景观的特点,学会运用色彩、线条等表现手法,描绘春天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 春天自然景观的特点。

2. 运用色彩、线条等表现手法描绘春天美景。

教学难点:1. 春天景色的描绘。

2. 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春天的图片、范画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春天的景色特点,如鲜花、绿树、蓝天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表现手法描绘春天美景。

3. 学生跟随教师动手实践,进行春天景色的描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感受,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特点和描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动手描绘春天美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评价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

整体教学过程顺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名校精品】(大全5篇)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名校精品】(大全5篇)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名校精品】(大全5篇)第一篇:【新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讲授。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对比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感受,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感情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提问:1.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2.你会用哪些色彩来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二、新课提问:1.想一想,我们欣赏的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

2.尝试一下哪些颜色是无法调出的?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原色”定义。

3.尝试一下两个原色可以调和出哪些颜色?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间色”定义。

4.播放图片,比较两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对比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邻近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5.表现形式网格填色法。

抽象形填色法。

装饰画法。

写实画法:生活情景表现的方法。

三、学生作业1.用色彩的形式表现出你对春天的感受。

2.运用写实或装饰的表现形式完成一幅创作,题目自定。

四、展示、总结教师做最后总结。

第二篇:【新版】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大自然的色彩》教案【名校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大自然的色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光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带来的变化,感知大自然的色彩。

2:引导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课本学习,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掌握相关色彩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好色彩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能够举例说明艺术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涵,学会分析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联系。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相结合。

-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照片(如菜市场、校园操场等),然后再展示一些根据这些场景创作的艺术作品(如画家笔下的菜市场、校园雕塑等),引导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课题“源于生活的艺术”。

- 新授(20分钟)- 欣赏摄影作品: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摄影作品,如通过特殊的拍摄角度、光影效果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析摄影者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并通过摄影技术进行艺术呈现的。

-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艺术作品图片(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类型),让学生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家庭聚餐、课间活动等),用简单的线条或色彩进行初步的艺术创作构思,画出草图或者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尝试进行艺术创作。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高于生活的具体表现,掌握艺术作品通过哪些手段来提升生活素材的艺术价值。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实践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1.1 颜色与色彩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区分色彩的三原色、六色彩和色彩的互补关系。

进行色彩实验,让学生通过混色来理解色彩的变化。

1.2 色彩的感知与表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物体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学习色彩的表达方法,通过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第二章:绘画技巧与材料2.1 绘画工具与材料介绍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

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熟悉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2 线条与形状学习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画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粗细、曲直和形状的变化。

利用线条和形状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第三章:欣赏与分析3.1 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分析和讨论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特点,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观念。

第四章:美术与生活4.1 美术与生活让学生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

进行生活场景的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来表达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4.2 创意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进行创意设计的实践,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第五章:美术与传统文化5.1 美术与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书法、国画等。

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技法和风格,进行传统文化的绘画创作。

5.2 民间艺术与民俗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剪纸、泥塑等。

学习民间艺术的基本技法,进行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践。

第六章:人物绘画6.1 人物头像绘画学习人物头像的绘画技巧,包括脸部轮廓、五官刻画等。

进行人物头像的绘画实践,让学生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804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8041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第二单元春天畅想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第一课---------- 广而告之第二课---------- 盛情邀约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课: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2.作品描绘了什么?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4.它来源于什么?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二、新授:(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

2. 讲解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线条的运用、形状的创造、色彩的搭配和构图的原则。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二章:素描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如线条、阴影、质感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素描作品。

2. 讲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如线条的运用、阴影的处理和质感的表现。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三章:色彩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色轮、色彩的三要素等)2. 色彩的运用方法(如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技巧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色轮和实例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2. 讲解色彩的运用方法,如色彩的搭配原则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第四章:绘画创作与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表现手法等)2. 绘画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构图的原则、色彩的搭配和表现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

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第二课弘扬真善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

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第一课了解纹样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全部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全部教案

一、引课:课件呈现图像(方形和方块)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二)立体图像与平面图像1、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这些立体图像比平面的图像更能够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当我们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许多形容的语言——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体的体积与量感。

2、平面:二维空间无透视装饰易立体:三维空间有透视真实难3、展示图例:(三)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受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手绘线条图像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并且是一种最简洁、最形象的日常交流的语言。

——与素描、色彩画相比较,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显得不仅快,而且还具有一种简洁、清爽的美感。

(四)手绘立体图像表达的三种形式: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

这种方法能较真实地再现各种立体物象。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

这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现物象三维关系的本质特征。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根据作者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关键:描绘各种立体图像应首先把各种复杂图形在头脑里归纳成几个基本形体,只要表达出物体的三个面就能把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感表现出来。

(六)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三、作业练习:选择一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物品。

四、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一、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二、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三、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喜悦与收获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和体现生活中的喜悦与收获。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范例,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了解色彩的魅力和表现力,并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符合主题的水彩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和色彩的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来表达和体现生活中的喜悦与收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创作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来表达和体现生活中的喜悦与收获。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创作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示范画具、水彩颜料、画纸、范例等。

2.学生准备:水彩颜料、画笔、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色彩的魅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知识讲解: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以及水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等。

3.学生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运用色彩来表达和体现生活中的喜悦与收获。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作品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价,并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指导和建议。

5.课堂小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加强和巩固的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研究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课本,初步理解本课的研究内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XXX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研究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XXX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称重要。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美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美术的定义、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特点。

3. 教学方法: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名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的定义。

(2)讲解:详细介绍美术的分类和特点。

(3)实践: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画作,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4)总结:强调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第二章:绘画基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教学内容:绘画工具、材料的选择,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3.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绘画工具、材料的选择。

(2)讲解:讲解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方法。

(3)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巧。

(4)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点评学生作品,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三、第三章:素描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教学内容:素描工具、材料的选择,线条、阴影、质感的表现。

3.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素描工具、材料的选择。

(2)讲解:讲解线条、阴影、质感的表现方法。

(3)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素描技巧。

(4)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点评学生作品,强调素描技巧的重要性。

四、第四章:色彩基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2. 教学内容:色彩的定义、三原色、色彩搭配原则。

3. 教学方法:讲解法、展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色彩的定义。

(2)讲解:讲解三原色、色彩搭配原则。

(3)展示:展示优秀色彩搭配作品。

(4)实践:学生尝试进行色彩搭配,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年级:七年级科目:美术教学进度表:周次课题1-2周《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1课时3-4周《色彩的魅力》 2课时5-6周《春天的畅想》2课时7周《凝练的视觉符号》2课时8周《亲切的使者》1课时9周《喜悦与收获》1课时10-11周《招贴—广而告之》1课时12-13周《盛情邀请》2课时14-15周《独特的装扮》2课时16周《平面设计的盛宴》2课时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4、展示于讲评阶段:分别展示一幅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信息,尝试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反思】1、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是否解释了美术作品的创作于现实生活的关系;2、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对作品及相关细节进行欣赏评述;3、是否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2、发展阶段: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

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

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夏加尔的《散步》。

欣赏评述。

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第二环节:(1)欣赏,感受。

播放多媒体,在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白诗意图》,感受画中独特的意境。

(2)分析,探讨。

问题: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3)欣赏,评述。

尝试对《桃潭浴鸭图》进行评述。

4、展示与讲评阶段: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感受到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

2、是否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情感方面,理解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

3、是否能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一课色彩的魅力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色彩三原色,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心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及象征意义和色彩的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能够演示色彩知识的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引导阶段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在缤纷的彩色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学生进行讨论,回答问题。

2、发展阶段①展示“色相环”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色彩。

②尝试一下那些颜色是无法调出的?学生讨论。

展示“三原色”图片:了解三原色的定义以及三原色与各种色彩之间的联系。

③播放图片,比较两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对比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类似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色相环”上哪些颜色属于对比色?哪些颜色属于类似色?学生进行讨论,并请同学回答。

3、认知巩固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小活动”,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请穿红色衣服的同学站起来;然后再请穿红色对比色(绿色)衣服的同学站起来。

请穿蓝色衣服的同学站起来;然后再请穿蓝色对比色(橙色)衣服的同学站起来。

请穿黄色衣服的同学站起来;然后再请穿黄色对比色(紫色)衣服的同学站起来。

最后再请穿无色彩(黑白灰)衣服的同学站起来。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加深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1、引导阶段回忆上节课所学容。

欣赏课本第10页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这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回答。

出示改变颜色的同样这幅作品。

色调变了,画面的氛围有没有变化?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色彩在绘画中表现情感的重要性。

2、发展阶段①出示代表暖色的“火”与代表冷色的“雪山”。

讲解冷色于暖色的有关知识。

在“色相环”上找出哪些属于冷色?那些属于暖色?以及这些颜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②同种颜色,在不同的颜色衬托下,给人的感觉相同吗?出示图片,与学生讨论并分析:不同的对比关系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的搭配变化,所传达的不同的情感。

3、认知巩固阶段出示代表“春、夏、秋、冬”的色彩搭配图。

学生欣赏;思考问题:分别表达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画面有什么不同?春、夏、秋、冬四季有什么特点?它们各有什么颜色?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找出:互为类似色的两幅画;互为对比色的两幅画;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两幅画。

【作业布置】运用不同的色彩,通过组合,分别表达欢快和沉静,形体不作限制。

①教师以个别辅导的形式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供学生们参考。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对创作进行修改完善。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应更多的体现于“引导”与“体验”之中。

更多地使用启发式谈话,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欣赏、演示、讨论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教师提问要目的明确,紧密围绕教学容的重点难点进行。

第二课春天的畅想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运用绘画、剪纸、书法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赏,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并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去表现春天。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引出课题《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2、发展阶段①展示课件,关于初春的景象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讲解。

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

教师提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种形式来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②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带着问题欣赏,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学生欣赏讨论回答。

“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与提示。

教师可做提示: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

这样使学生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③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

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④教师可以放一些示国画和水彩画的创作视频,教师做讲解。

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