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骆志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骆志煌)
◇全国“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传统名校文化传承,构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福州高级中学“学科思想与方法”研究成果◇刊登于《历史教学》(北大核心)2016年第5期
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骆志煌(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建,福州350007)【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思想人文素养中学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除了传授历史知识与培养相关能力外,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还应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的平台和途径。我们以此为鹄的,在“学术视野,人文情怀”的中学历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中学历史教育的学科思想。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在现
行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初中课标)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高中课标)中,作为初高中历史教学顶层设计的指导性文本,对历史课程的表述中均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为我们提炼和探究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提供了课程层面的依据和政策支撑。根据普遍认可的(美)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的观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由概括了的基本思想或原理构成的最佳学科知识结构,他还认为“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态度”,[1]这个理论对我们提炼学科思想和探究操作层面的行动策略提供了理论导向。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可以并且必须提炼学科思想,进一步探究和形成操作层面的若干行为策略,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我们提炼“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是基于对历史教育理念和历史教学终极目标的思考和定位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提炼与总结的。我们基于行动研究而将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多年来在实践与反思过程中不断积淀与思考的结果。“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2],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也是其文化基础结构初步形成的过程性阶段,合理而充分地借助人文课程的平台,对中学生进行文化层面的引导与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了解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教育任务,也是我们对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追求。目前的中学历史教
学普遍存在着偏重知识传授而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存在着偏重知识积淀而轻人格(精神)塑造功能、偏重知识建构而轻文化价值引导的不合理趋向。文化价值是社会产物,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表面上看是政治态势与经济形态,但归根结底积淀的都是文化价值,一个人的优秀与强大表面上是因其具有卓越的学识与能力,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依然是由其精神内涵与文化心态决定的。我们的历史教学并不可能还原本真的历史,但可以努力使我们的历史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学会评价历史,以史为鉴。这是我们从历史学科教学的角度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的理解,也是我们将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的认识基础。二、“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学科思想的行为模型与行动策略学科思想是教师对学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系统
而深刻的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反映学科教育规律和解决方案的理论思考,这些思考必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体化,形成学科思想在操作层面的呈现,即总结为若干的行动策略。历史教师的价值是在他从事的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具有学科思想的教学名师不仅能娴熟地应用学科教学的技巧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将学科思想提炼和设计为行为模型,并形成操作层面的行动策略。基于对“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的课程目标定位和“人文素养
导向的历史教学”的学科思想,我们设计了“读(文本解读)、究(究踪溯源)、悟(生成感悟)、鉴(以史为鉴)”的行为模型,进而为每个行为模型设计了若干的行动策略。[3]1.“读”——文本解读我们将“文本解读”作为首要模型,是基于对中学历史的学科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认识。我们的历史知识均来源于不同途径的文本,包括各类文献中的信息,诸如文字、图像、音视频、地图、数据等不同形式的史料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不同形式的文本变形,这个认识与高中课标提出“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现有的文献,对文献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性要求”[4]和初中课标提出的“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5]的要求相符。另一方面,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角度,信息时代海量信息对学生在信息的搜索、筛选、重组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在对文本资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知识重组,生成或支撑新的观点,也是知识的再创造;从学习的层面上看,面对知识的迅速更新,借助文本解读拓展学习领域和实现终身学习的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人才标准的必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疏于实证意识的现象。这种不重实证的倾向是科学意识的缺失使然,也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中存在“只问忠奸、不论真伪”的思维习惯的原因之一。我们提出要重视文本解读,
希望能借此推动历史教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力所能及的考据和文献的意识,这关乎历史教师的学术素养,也是制约历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涉及的包括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基础性文本、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等目标性文本和其他拓展性文本的解读指导,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史学素养,学会敬畏事实,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关注局部材料在整体中的地位,避免断章取义。对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指导的策略有三:一是文本的泛读与精读策略。对通读性史料文本(教科书和拓展资料中的概述性和补充性文本)进行泛读,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表象的整体认识,而精读的指向性必须明确,是为生成或印证某种观点,二者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搭配,是本策略效度的关键。如人民版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中,由于该章节内容对高中生不陌生,课堂教学设计指向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完成知识建构,建议指导学生泛读该章节,完成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时间轴,进而对各阶段的关键性信息如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和土地改革等文本进行精读,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识记,类似的章节还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欧共体到欧盟等。二是以多元的视角解读文本的策略。文本的来源是多渠道的,文献的出版时代、资料版本和呈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