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密度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的密度效应
摘要:文章通过对“李约瑟之谜”,“金砖四国”等经济发展现象的总结,提出了经济体的人口及经济活动的密度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了对经济发展中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的“规模效应”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发展;密度效应;规模效应
一、引言
经济发展结果的累积对人均生活水平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它吸引了众多杰出的经济学家的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bertLucas教授1988年在他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文中写道,“一个人一旦开始思考它们,就很难去思考其他任何问题。”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已经对经济增长提出了很多解释。RobertLucas指出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PaulRomer认识到了干中学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持。这些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为什么会增长,但是都不能够解释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以及经济增长率的数十年间的持续的差异。具体而言,这些经济理论对于各种著名的经济发展现象,如“李约瑟之谜”,“亚洲四小
龙”和“金砖四国”等显著的经济增长奇迹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同样的基于经济规模的解释也解释不了这些现象,因为这些经历了经济发展奇迹的国家或地区,从人口规模到经济规模都很小。
本文将通过对这些经济现象及现存的各种解释的分析,概括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即经济活动的密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并解释了该特征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
二、“李约瑟之谜”及其启示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传统中国的科学》一书中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在公元2世纪开始领先欧洲,而自此始直到公元16世纪的约14个世纪中,“中国文明在发现自然,并将自然知识造福于人类方面比西方有成效得多”而此后中国并没有发生科学革命以及工业革命,再度落后于西方。
因为科学技术水平代表了劳动工具的水平,因而科学技术的相对水平也基本代表了一国经济的相对水平。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科学之谜,也是经济发展之谜。林毅夫提出中国曾经领先的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因而在以经验为特征的发明中占有优势,而后来欧洲采用了以重复试验为特征的发明模式,中国的众多的人口在发明中不再具有优势。这是以规模效应来解释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思路。但是,他不能解释
Maddison所指出的事实:在中国的科学技术以及将自然知识造福人类领先于世界的时候,印度人口事实上一直多于中国却远没有达到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
文贯中提出了比较可信的解释,该文是用自然地理的原因来解释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的起伏。中国汉朝和唐朝开始,虽然完全控制并开发的疆域并不大,但是内部比较稳定,形成了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南宋疆域更小,于是迫使核心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这都在客观上造成了人口以及经济活动的密集,这使得经济竞争加强,城市提供的便利性也使得商业,协作与分工得以发展。正是这些促进了当时科技发明的涌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明末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元朝之后疆域扩大,人们能够轻易地购买到土地而不需要在狭小的城市竞争,人口以及经济活动密度降低,因此科技与经济水平便停滞不前。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规模的大小只是表面现象,经济发展本质上是要求在一定区域内有密集的科技与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密集促进了竞争,并产生了更多相关产业,如商业等经济媒介行业的需要,使得社会分工程度提高,从而提高了科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反之,即使经济规模再大,如果分布分散,彼此间联系很少,则经济活动产生不了互动,所谓规模效应根本无从发生。我们可以将这种由于经济活动密
集使得竞争加剧,并且导致社会分工发展,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称之为。
三、现代主要经济发展现象中的密度效应
现当代经济增长早期突出代表是日本,日本土地狭小而多山,而且不濒临发达经济体,但是在“二战”后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相反的是加拿大,其国土广阔而且与美国接壤,但是增长却远逊于日本。这同样可以用前一部分归纳出的经济活动的密度效应来解释。日本众多的人口分布在相对贫瘠的土地上,促使其在国内激烈竞争,并努力利用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好处。加拿大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该国地广人稀,经济活动不够集中,因而极不利于竞争也不利于相互协调,不利于“干中学”等正的外部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发展缓慢。“亚洲四小龙”紧随日本的脚步,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其经济总体规模都很小,无所谓规模效应。仔细分析会发现,4个国家和地区内部联系都很紧密,经济活动密集,也正是这种密度效应同样造就了“亚洲四小龙”。
XX年美国高盛公司报告中将英文名称分别以英文单词“brick”之中的字母开头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称为“金砖四国”,其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这4个国家疆域人口数目都比较大,看起来它们的增长是所谓规模效应的体现。但如果具体分析,还是经济活动的密度效应的表现。俄
罗斯虽然国土广大,但位于亚洲的部分人烟稀少,经济活动也是零星地分布,彼此联系很少,很难发生什么效应。但是处于欧洲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很大,人口和经济活动都密集分布,增加了竞争,也增加了相互间正的外部效应,很多产业因为人口的密集也才有了发展的必要和市场需求。中国虽然不像俄罗斯那样分布极端,但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成果与科技成果,也都主要产生在因对外经济交往便利而使经济活动密集的东南部省份以及由于政治原因形成的主要大城市中。这又是经济活动的密度效应的例证。巴西、印度的情况也是非常类似的。
经济活动的密度效应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机制前面已部分地提及。
第一,经济活动的密集加剧了竞争,迫使每个劳动者更加努力,每个企业更努力的提高起生产水平,即提供了一种经济激励的外部机制。
第二,经济活动的集中导致更多的社会产业需要,特别是商业,促进了社会分工,每个生产者能够更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生产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明创造的产生,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第三,经济活动带来的科技成果相互可以借鉴,此所谓正的外部效应,或者知识的外溢。此外,众多产业集中便于
相互协作,容易形成产业链,相互支持对抗外部的竞争。
四、总结以及政策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长远的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就当代较短期的经济增长而言,大城市中经济活动的密集带来的竞争与分工协作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一点对于当代的中国的经济战略而言具有以下启示:第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应该主要通过重点支持其中具有自然资源或知识资源优势,或者是便于发展贸易的大城市来进行。不能面面俱到,点点不漏地扶持。
第二,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应当以发展一定数量的较大城市为主,而不应当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小城镇是由于其位于一定行政区划的核心位置而确定的,但是其人口与经济规模全国来说差异很大。就城市化的主要对象而言,一般是那些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也相对低的地区。其依照乡、镇的行政区域划分集中起来不能够形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密度。相反地,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与潜力,规划一定数量的大城市,使其真正具有促进经济的作用。另外,据李子奈等所指出,小城镇因不具有真正的城市生活功能,也并不是农村居民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