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一)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第一课时)课件
社会治理由权威性向碎片性转变 在传统村落中,村落的精英分子以身作则,以自身行为和道德风范形成“权 威”并影响村落,呈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城乡二元制度 实行以后,农村精英单向流往城市,乡贤文化由盛转衰,近于凋敝,乡土社会 的社会治理由权威性向碎片性转变。农村改革40年后的今天,资源单向流 入城市的时代已告终结,乡村逐步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养生养老、投资创 业、诗意栖居的理想地,应当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活力。如何注入新活力,应当引入离退休 的干部职工、新富阶层等力量共同作用,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的中国,她是发展的;我们的中国,她是乡土的;我们的中国,她是重 感情的!我们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存在着现代化发展速度快的 绝对优势,在发展中受到众多其他文化的冲击,但是正如费老所言,我们无 法忘本,我们传统的文化一直植根于我们的心中,血脉相连。
[单元学习任务]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 会结构的理解,思考中国乡土文化的历史局限和现代意义。 2.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等,把握作者 的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作者的逻辑思路,把握 本书的知识体系。 3.阅读相关评论文章和其他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联系当下社会转型的背 景,理解本书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运用书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认识当下乡村社 会的巨大变迁。 4.根据阅读目的和关注重点,综合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提高阅读整本 书的效率;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注意积累阅读社科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社会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转变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对人类文化的传播提出了“三喻”论,即“前喻文 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年轻的要向年长的学习,在农业 文明时代,文化的传承是前辈向后辈传递。“并喻文化”是指不需要先辈的经验 积累,文化可以在同代人之间传播,这是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后喻文 化”是指年长的需要向年轻的请教,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年轻人 比老年人思维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文化传播发生了反转,由后辈向前 辈传播。今天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后喻文化”时代,年轻人正在发挥着主 导作用。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子技术,老人回家问儿子、孙子的事经常发生。一 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人利用电商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乡村的资源,促使实体 经济与虚拟经济高度融合发展。以何种举措应对“后喻文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 代化的关键。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其“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专家学者们对此做了许多理论和实践努力,本文试图以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融合“乡土”工业化、渐进式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乡土中国现代化三农问题前言费孝通先生在论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问题中一再强调,“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一些人对此会有不认同,认为乡土性是一个落后的属性,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甚至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对于农民,负面的声音或许更多,他们甚至被一些人看做是延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罪魁祸首,认为他们的贫穷落后牵制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小农意识浓重,极易满足现状,带着根深蒂固的保守和狭隘。
我想,这些人一定是误解了,误会了中国的农民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
殊不知,正是这乡土,孕育了中华文明,养活了中华民族这一人口繁众的族群;正是中国的农民,养活了现代化城市里满是现代性的人们。
虽然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的确影响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承认,“三农”在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发展阶段,乃至今天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伊始,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腾飞,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显然是一个更好的突破口。
这时农业便主动地退居次位,担负起了后援保障的职能。
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牺牲农业、农村利益发展工业的漫长的时期。
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和农村抽取了8000多亿元资金。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的4个主题词
1. 乡土2. 本色3. 民间4. 改变文章标题:探寻乡土我国的本色与民间变迁第一章《乡土本色》是《乡土我国》一书的开篇之作,作者通过对乡土的描述和探索,引出了乡土的本色与民间的变迁。
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主题词展开讨论,探寻乡土我国深藏的魅力与变迁的真实面貌。
1. 乡土乡土,是我国大地上最为真实的一抹色彩。
它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的根基所在。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我国乡土的独特风情和独有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青翠的田野、古老的村庄,感受到了乡土的深厚底蕴。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乡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家乡的记忆,是童年的味道,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无论身在何处,乡土都是我心灵的栖息之所。
2. 本色乡土本色,是指乡土的原始、纯粹之态。
这个词汇充满了对乡土质朴、朴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通过对乡土的描绘,呈现出了乡土的本色,让我们看到了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乡土的本色不仅体现在风土人情里,更体现在人们的情感与归属感中。
它是我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底色。
3. 民间民间,是乡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民间,有着许许多多的民俗民风、传统节庆,以及智慧和勤劳的农耕文化。
这些民间的特色,既是乡土的象征,也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深入挖掘了乡土的民间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民间的丰富多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也为乡土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魅力。
4. 改变与乡土本色相对应的是变迁和改变。
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乡土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的生产方式被现代化的农业取代,古老的乡村被城市化的步伐所吞噬,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在《乡土我国》中,作者对乡土的变迁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乡土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乡土的改变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进步,但如何在变迁中保留乡土的本色和民间的古老智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乡土中国》问题探究--优秀
4.私人道德的维系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 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 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 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 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有形体的 东西来说这是团体。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 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依赖的对象,是先于人和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 意志……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 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像神对于信徒的 关系一样,它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能在一定地域上集聚了,那是因为社群需要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 不断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距离太远,阻碍着工作 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 事实是,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 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逼着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 人口另外到别的地方去耕地。
《
乡
土
中
国
单 击
》
此 处
问
添 加
题 探
副 标 题
究
阅读任务一:什么是乡土社会?为什么说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乡土社会是在自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以家族为基本生产 和生活单位的社会大结构。 作者从中国社会的基层入手,一语道破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所谓乡 土就是指在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着中国绝大多数农民,他 们黏着土地,与土地相依为命,在辛勤劳作的耕耘下,靠大自然的风调雨顺 来获得生存的基本手段,古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典型地描述了乡土 社会对大自然和客观环境的依赖。
《山乡巨变》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
《山乡巨变》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山乡巨变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城市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乡村治理、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振兴乡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作为伟大的农业大国,中国的乡村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振兴。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首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从传统的人工劳动向现代化的机械化、智能化转变,提高生产力水平。
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方面,要加强乡村政府的能力建设,建立服务型、法治型的乡村政府,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效率。
另一方面,要倡导社会组织的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起到补充政府职能的作用,激发乡村的活力。
此外,要加强农民的自治意识,推动农民组织建设,增强乡村居民的议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记忆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精神支撑和独特符号。
应该积极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加强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乡村青少年的文化熏陶,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要注重保护乡村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将其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传承乡土记忆。
四、实现城乡共享,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城乡共享是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之一。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乡之间应该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共享。
首先,要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衔接,促进城市延伸型和乡村转型型发展。
其次,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乡土中国》费孝通课件-2024鲜版
02
乡土社会结构与特点
2024/3/27
7
乡土社会基本结构
01
02
03
熟人社会
乡土社会中,人们基于地 缘和血缘关系形成紧密的 社会网络,彼此熟悉,相 互依赖。
2024/3/27
差序格局
乡土社会中的关系以自我 为中心,按照亲疏远近的 原则向外推展,形成差序 格局。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注重礼仪和规矩 ,通过礼俗、习惯等方式 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2024/3/27
乡土社会的礼俗对人们的行为规范、价值观 念、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是乡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03
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4/3/27
11
传统乡土文化元素
乡土景观
包括自然山水、田园风 光、村落形态等,是乡
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4/3/27
乡土建筑
传统民居、庙宇、祠堂 等建筑形式,体现了乡 土社会的历史与文化。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2024/3/27
土地利用
城市扩张占用大量乡村土地,耕地 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文化冲击
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导致 乡村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2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介绍
产业振兴
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 高乡村经济实力。
生态振兴
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升 乡村生态品质。
乡土民俗
包括节庆活动、婚丧嫁 娶、民间艺术等,反映 了乡土社会的风俗习惯
与信仰。
12
乡土语言
方言、俚语等语言形式 ,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
要工具。
当代乡土文化传承途径
01
《乡土中国》各章段意概括(1—6)的主旨
《乡土中国》各章段意概括(1—6)的主旨第一章:社会发展与中国乡村该章主要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以及乡村社会的特点和问题。
作者认为,乡村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农民的低收入、人口流失、土地问题等。
第二章:中国农民与土地该章探讨了土地在中国农村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作者指出,土地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具有文化和经济重要性,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面临着私有化、集体化以及流转等问题。
第三章:乡村发展与经济转型该章主要研究了乡村发展与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依靠农村资源和劳动力,也需要与城市经济相互衔接。
当前乡村经济转型面临着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等难题。
第四章:乡村社会与家庭变迁该章探讨了乡村社会与家庭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
作者指出,乡村社会的变迁对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婚姻模式的变化、家庭关系的松散化等。
同时,家庭的变迁也会对乡村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章:乡村社会与社会组织该章主要研究了乡村社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乡村社会组织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建设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等。
第六章:农民工与乡村社会该章探讨了农民工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联系。
作者指出,农民工作为涉农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其福利与权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同时,农民工的工作经历也会对乡村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对《乡土中国》各章段的主旨概括,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和问题。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对乡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还是宏观实证调查研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者是认识论规律使然,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透过各种各样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者是学科传统使然。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的研究实践中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永恒而又变迁的议题,永恒是指这个问题需要永远留在农村社会学研究者的心中,变迁是指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研究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乡土中国”的理论传统并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和经验事实中提炼出“后乡土中国”概念,以此来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探讨其面临的基本问题及解决出路。
一、何为后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
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那么,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为何是乡土社会呢?或者说,乡土性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费孝通赋予乡土性质三个主要维度:一是社会主体的非流动性,二是社会空间的地方性,三是社会关系的熟悉性。
由于乡土社会的主体———农民主要靠种地谋生,他们与泥土分不开,依赖于土地,同时又受制于土地,“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所以,乡村里的人基本是不流动的。
而且,“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王尧《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从乡土文学到“新乡土文学”》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乡土文学是对乡土的现代发现。
如同新文学在中西对话中产生和演变一样,现代乡土文学的出现也与西方现代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有关。
正是由于乡土中国表现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疏离而又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知识者和写作者才对乡土中国的状况给予了极大关注。
传统乡村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程。
在文学领域,乡土小说正是乡土中国发生裂变的审美反映。
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现代化对乡土和乡土文学的影响,以及作家在价值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乡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回应。
②如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是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乡土性”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费孝通区分了“乡土基层”以及和“乡土基层”不同的“社会”。
他提出,“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这一论述显然隐含了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中国与西方这样的二元性视角。
我们讨论乡土文学时关注的乡土,大致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基层”和“乡下人”。
关于“乡土性”,费孝通的解释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黏着在土地上”的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和礼俗社会的根源都在于“乡土性”。
进入现代以来,家、国、天下及三者的伦常关系都在变化,维持乡村秩序的“礼”作为社会规范失去了原来的有效性和坚固性。
“现代性”因而烛照出了“乡土性”的幽暗,现代以来文学中的国民性与“乡土性”密切相关。
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又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因而乡土中国被视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象征。
这些特点基本决定了乡土中国和乡土文学的面貌。
③尽管“乡土性”和“现代性”不是对应的概念,但“乡土性”是在“现代性”的参照下被阐释的。
知识界、文学界对“现代性”的反思通常会带来对“乡土性”的重新认识。
《乡土中国》与现代社会
读《乡土中国》有感很早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推荐《乡土中国》,读了之后才明白,《乡土中国》何以被如此推崇,何以成为社科必读的经典,费老对中国农村社会乡土性的观察和分析虽属探索性地叙述,但却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现实。
一、乡土中国的乡土性中国的农村本质上是乡土性的,而这个“土”字恰恰说出了东方文明的特征,中国是农业文明,赖以为生的是土地,而农业具有稳定性,农村人便也因此半个身子插在了土地中,这个“土”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土地神”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鬼神信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祭拜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
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下,人口的流动性、社会的变动性都不大,人们祖祖辈辈可以生活在同一个或是临近的村落中,这便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特色。
二、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农村社会是乡土性的,流动性很小,世世代代都在一个村落或临近村落,因此,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他周围有哪些人、面临怎样的环境,便都是确定的了,他一生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年长的人身上找到答案,剧本是相同的,只是演员在一批批地变,因此,秩序很重要,别长幼不只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对经验和资源、生存智慧的尊重。
每个人都是被同村的人看着长大的,又看着一批批人出生长大,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老去,死去。
因此,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他们之间彼此熟悉,凭声音、走路姿势等就可以互相识别。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处理关系的原则是看关系和交情的远近和深浅,这就是所谓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依据着关系的远近亲疏来确定如何待人接物,因此双(多)重标准这种事情是免不了的,比如,别人的贪污是贪污,而轮到自己家贪污,则是有能力,或许还会参与这种贪污,这种事情在现在也不少见。
费老形容这种差序格局就如同把石头投入水中后激发出的水波一样,渐次有序向外推开,差序格局、双(多)重标准是根植于农村社会的乡土性的。
三、礼治秩序教化权力农业文明,乡土社会少变动性,多稳定性,社会变动被容纳在世代的交替中,人们总是可以依据前人的经验过活,可以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这也造就了中国人的实用性追求,虽然不知其原理,但管用就好了,一切都服从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正常的继替。
乡土中国心得7篇
乡土中国心得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土中国心得7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智慧,为我们规划未来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心得体会的格式规定比较低,大家务必要保持内心冷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乡土中国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乡土中国》整本书逐章阅读笔记(一)
《乡土中国》整本书逐章阅读笔记(一)重刊序言【本章观点】①第一段讲述写作来由。
②第二段分析自己的授课和创作心理,并于第三段指明这些文本的目的在于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
③第四段指出重隔37年再刊,是有其意义与价值的。
④第五段指出本书的分析内容和对象一一乡土社会提炼出的抽象概念。
⑤第六段阐明这些概念(IdealTyPe)有待于深入成熟发展的。
⑥第七段发出自己的寄语,愿此一往无前的闯劲能代代相传。
【语段摘抄】①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②在教室里,教师是在带领学生追求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
在社会上发表一种见解,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会引起广泛的社会效果。
对实际情况不正确的反映难免会引起不良的影响。
③已经踏下的脚印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收不回去的。
【感受与评价】人生能有一次坚持的结果,亦或是一往无前,突破险阻,都是值得称道的、难能可贵的经历;即使想法不成熟、行为幼稚,这也将成为前进的一块高峰。
第一章《乡土本色》【论证思路】这一篇是全书的总论。
①开篇即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hkr断。
②之后分析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
其二,不流动性。
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
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其三,熟人社会。
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聚村而居,终老是乡。
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③最后指出乡土社会的风俗无法应付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
①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②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引言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
这些学界前辈毕路蓝缕,在曲折艰难中将社会学研究推向了发展的繁荣时期,不仅使其在中国扎下深厚的学术根基,而且形成了世界所瞩目的中国社会学派。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情结读过无论哪一种费孝通传记的人,心中总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费孝通和传统社会下的乡土中国不是完全契合的。
虽然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苏杭之地,但是费孝通所受的教育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而是接受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
从启蒙院开始,一直到燕京大学,清华研究院,虽然也讲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所有的教育也无一例外的带有西方的色彩。
能有如此的学习经历大概还是和他的家庭有关,因为他的父亲费璞安当年曾作为政府所派的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专门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回国后即开办了新学。
他的母亲杨纫兰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接受了西式教育的知识女性之一。
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使费孝通接受了严格而又规范的系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之后负笈英伦的求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他可以毫不费力的接受西方的思想,但是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得他与农村社会在生活上是脱离的。
这种脱离,并不是不常见的特殊现象,而是近代中国一种带有时代意义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城市化的文化改造过程从农村到城市,通过接受西方的思想脱离传统的农村社会。
(1)但是与其他留学国外的学生不同,费孝通内心中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斥中国的文化。
在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落后,因而不愿意回国,或者是对中国的情况不加了解就否定,甚至不讲中文的时候,费孝通仍然是对中国文化保有一种乡土情结,这似乎也是得益于他所受的新式教育。
当“乡土性”遇上“现代化”——由《乡土中国》引发的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思考
当“乡土性”遇上“现代化”——由《乡土中国》引发的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思考【摘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言简意赅的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面对现代化,乡土社会应该如何应对?这是这本书现实意义的所在。
我想从法治与礼治这个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礼治,法治,乡土社会,现代化【正文】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了《乡土中国》一书。
书中提出了这要一个基本的论点——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并发现到这种乡土性带来的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特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依从土地生活,没有流动性,“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人们每天面对的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
这样的社会里连文字几乎也是多余的。
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推出去,关系由近及远,有等级差别。
“这种由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关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人们按照道德传统进行“合式”的行为,就是说中国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无法”的社会。
人们习惯于“熟悉人社会”的生活圈,即使出现纠纷的状况也是追求“无讼”,而是选择请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老、组长来主持公道,因此在乡土社会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和权力机构的,可以说是“无为政治”。
短短几万字深。
的“现代化”同时存在,许多矛盾就此产生,使得中国的法制建设道路坎坎坷坷。
在我看来,在现今的城市人群中,法制建设进行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到欠发达的一些城乡地区以及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我认为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存在的最严峻最紧迫的问题。
我将这些为题归纳为以下三点:1大众法律知识的匮乏中国的法律宣传教育确实做的不够,就我自身一个大学生来说,自认不懂法,更何况那些受教育程度更低一些的人呢。
因此,中国人普遍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这里,我想拿一个有切实感受的例子来说。
我的家乡处于上海的郊区,这里有很多工厂,聚集了许许多多的外来务工人员。
《乡土中国》(1-14)各章段的核心内容和观点。
《乡土中国》(1-14)各章段的核心内容和观点。
乡土中国 (1-14) 各章段的核心内容和观点第一章:乡土的意义和内涵本章介绍了乡村和农民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乡村的特点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第二章:乡土社会的组织结构本章主要探讨了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层级。
阐述了乡村社会由家庭、村委会、农民合作社等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组织构成。
第三章:乡土经济的特点与问题本章着重研究了乡土经济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以及农民面临的土地问题、农产品销售困难等挑战。
第四章:乡土政权本章讨论了乡村政权的特点和功能。
分析了乡村政权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以及政府与农民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土地制度与农村改革本章重点研究了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农村改革。
探讨了土地所有权、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等问题,并介绍了农村改革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乡村社会生活与乡村文化本章介绍了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讨论了乡村社会的婚姻、教育、宗教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第七章: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本章研究了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揭示了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八章:现代农民与农村工作本章探讨了现代农民的角色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分析了现代农民的特点、职责以及他们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第九章:城乡关系与农村建设本章讨论了城乡关系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强调了加强城乡交流和合作、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第十章:农村土地资源与环境问题本章关注农村土地资源与环境问题。
讨论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与策略。
第十一章: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本章介绍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
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和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二章:农村社会保障与乡村社会治理本章主要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和乡村社会治理的问题。
分析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和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挑战。
《乡土中国》ppt课件21张(2024)
文化影响
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外来文化和价 值观的冲击,对乡土中国的传统 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同 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
。
2024/1/29
16
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22
06
《乡土中国》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2024/1/29
23
《乡土中国》的学术价值
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 构和乡土性特征,为理解中国 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2024/1/29
通过对乡土社会的深入剖析,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 蕴和独特魅力。
提出了“差序格局”、“礼治 秩序”等核心概念,为社会科 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 分析框架。
21
全球化趋势下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01
02
03
传承乡土文化
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传 承乡土文化,增强人们对 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2024/1/29
创新乡土文化
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将现代元素融入乡土文 化,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 的审美和需求。
拓展乡土文化
将乡土文化推向国际市场 ,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 值,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
20
乡土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4/1/29
文化传承
乡土中国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 文化传统,对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
乡土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全球化趋 势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农产品、 工艺品等。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虽然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三农 ” “ 问题 的确 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三农” “ 问题迟迟得不 到有效
的必 然 在其 中 , 天的 我们 应该 用历 史的 眼光去审 今
视 , 正确 的态 度来对 待“ 用 三农 ” 目前 , 国现代化 。 我 发展到 了一定 阶段 , 工业有 了长足 的发 展 , 大部分城 市人已经先富 了起来 , 我们不能忘记 , 业、 但 农 农村和
众 的族群 ; 正是 中国的农 民 , 活 了现代 化城市 里满 养 是现代性的人们 。
市和“ 里人 ” “ 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 ” 期待着并执 城 ,让 , 着地 等 待 着 最 终有 一 天 , 他们 也 可 以实 现 “ 同 富 共
裕” 。可见 , 今天 的“ 三农 ” 之所 以成 了“ 问题 ”有历史 ,
1 后 发 ” 家 的发 展 定 位 .“ 国
美 国已先 期进人 了下 一发展 阶段—— 信息社会 , 这使
得 还没有 并且 在短 时 间内还不 能完成 农业社会 向工 业社 会转 型 的中 国面临很 大 的 内外部 压力 。摆 在我 们 面前 的有一系列 的问题 : 我们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 的
一
、
前 言
造 更多 的物质财 富 , 高人 民的生活水 平 , 提 大力发展
工业显 然是一 个更好 的 突破 口。这 时农 业便主 动地
费孝通先生 在论述 中 国社 会现代 化 的问题 中一
退 居次位 , 担负 起 了后 援保 障的职能 。从 此 , 中国进 入 了一个 以农业 积 累支 持工业 发展 , 牲农业 、 牺 农村 利 益发展 工业 的漫长时期 。 15 — 9 8 , 9 2 17 年 国家通过 工农业产 品价格 “ 剪刀 差” 从农业 和农村抽取 了 80 00
乡土中国关于道路的研读报告
乡土中国关于道路的研读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土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性的地方,其道路系统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1)[权威资料]
《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1)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1)摘要国情和民风是制定正确国策的基础,早在70多年前的社会史论战中,就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由于这一论战强烈的政治性,使许多问题成为敏感的话题,遗留到后世。
《乡土中国》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
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
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
当前中国在社会转型中,屡屡出现的权力垄断,宗族干扰,家族管理的弊病,以及固步自封的心态,无一不与乡土社会有关。
《乡土中国》是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历经37年的风雨,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
关键词礼治秩序农民国情《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的名著,很早就已拜读,但我对该著作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这不在于社会学中断,社会学著作受到冷落。
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的解放,对许多学术问题的重新思考。
费孝通是社会学家,没有赶上参加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但他在1947年发表的《乡土中国》却对那次论战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中国社会的国情和民风作了学术上的解答。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由此引发的思想文化争论空前的活跃而激烈,从五四到抗日战争前后,有关社会文化的论战的主题层出不穷,诸如东西文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古史辩的论争、科学与人生观的论争、唯物辩证法的论辩、社会史的论战、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论争等等,内容广及社会性质、人生观、东西文化关系、中国文化命运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像这样的论战二十年多达十次以上,而且周期愈来愈短,在1932年社会史的论战趋向高潮,与之相应的唯物辩证法的论辩方兴未艾,文艺自由的争论又相应而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一)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其“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专家学者们对此做了许多理论和实践努力,本文试图以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融合“乡土”工业化、渐进式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乡土中国现代化三农问题前言费孝通先生在论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问题中一再强调,“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一些人对此会有不认同,认为乡土性是一个落后的属性,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甚至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对于农民,负面的声音或许更多,他们甚至被一些人看做是延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罪魁祸首,认为他们的贫穷落后牵制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小农意识浓重,极易满足现状,带着根深蒂固的保守和狭隘。
我想,这些人一定是误解了,误会了中国的农民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
殊不知,正是这乡土,孕育了中华文明,养活了中华民族这一人口繁众的族群;正是中国的农民,养活了现代化城市里满是现代性的人们。
虽然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的确影响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承认,“三农”在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发展阶段,乃至今天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伊始,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腾飞,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显然是一个更好的突破口。
这时农业便主动地退居次位,担负起了后援保障的职能。
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牺牲农业、农村利益发展工业的漫长的时期。
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和农村抽取了8000多亿元资金。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增长,也有赖于农村改革、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
为了中国发展的大局,他们默默承担了或许是不公的工农业“剪刀差”,默认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他们把“效率”带给了城市,即使“公平”没有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
他们把获得发展的机会留给了城市和“城里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期待着并执着着最终有一天,他们也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可见,今天的“三农”之所以成了“问题”,有历史的必然在其中,今天的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三农”。
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城市人已经先富了起来,但我们不能忘记,农业、农村和农民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参见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只有农业、农村、农民都实现了现代化,才是真正的全面的高水平的现代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后发的“乡土中国”1.“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以现代化发展模式来划分归类,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两个阵营:先发内生型国家和后发外源型国家。
其中,“先发”与“后发”是以现代化起步的时间界定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式”“西欧国家早在17、18世纪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中国人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却是在两个世纪之后,而真正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现代化建设,还要再晚一些———新中国成立之后。
”参见孟英,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迪J],理论导刊2003.1]启动。
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时空序列中,与先发国家19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相比,中国显然要位列“后发”国家的阵营。
在先发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示范效应”下,“后发”的中国被充分调动起了发展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现代化建设中来。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固然可以借助发展的时间差充分借鉴和吸收先发国家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接受其教训以规避风险,降低现代化的成本,这可谓是发展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清,时代的变迁使得一些已被先发国家证明了的经验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等也发生了变化,并不存在可供我们照搬的经验或照抄的模式。
同时,位列“后发”的中国在发展的初期所面对的就是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格局,先发国家按其自身利益安排好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我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
全球化的外部环境在全球化已然成为一个不可逆趋势的今天,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接触和碰撞,这其中机会与挑战并存。
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在发展的过程中抢占了先机,以充裕的时间做保障,充分的占取了廉价劳动力和各种自然资源,之后又利用国际秩序混乱时期所采取的殖民地政策,将自己初期粗放型发展带来的各种弊端,包括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代价转嫁给了殖民地地区及其人民。
而现今,这些国家都已经完成了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
],并以主体的身份制定了国际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享有主要的话语权。
目前,大多先发国家均已步入工业社会,有些如美国已先期进入了下一发展阶段--信息社会,这使得还没有并且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中国面临很大的内外部压力。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怎么样去建设?目前建设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立足中国“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和全球化的外部环境进行思考,我发现当前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大局的首要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
3.中国的“乡土”国情“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版,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406页],邓小平如是说。
可见,与先发国家相比,中国在发展时间上的落差固然存在,但更主要的差异或许是中国有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数量庞大的农村和农业人口,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是作为现代化的阻力而消灭的。
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西方截然不同,农民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还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发展滞后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因此,“三农问题”是中国考虑其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现代化理论探索与实践努力国际上对现代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不断发展演变出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这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学术界起了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特有的传统,决定了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许多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建构。
下面我就着重介绍几个有代表性、同时又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发挥了相当作用的理论。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罗荣渠认为,“现代化过程的实质不是西化,而是工业化,但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其涵盖面超过工业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他在此书中对现代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广义的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大变革,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发社会组织和社会行动深刻变革的过程。
狭义的现代化,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途径,通过广泛的经济技术改造和社会改造,迅速赶上现代工业国和适应世界新环境发展的过程。
]他指出,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是有工业革命解放出来的现代生产力。
要促进社会进步,必然要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人口过多,耕地面积远不足以让大多数农村人靠农业“致富”,8亿多农民只有18亿亩耕地,一年只从事3一4个月的简单劳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多数人处在基本失业的状态,随着当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村劳力过剩导致的贫困问题更呈现出恶化趋势。
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着力推动了农村的工业化进程,这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广大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其实,就大多数人而言,“乡土”的含义就意味着“落后”和有待开发,农村的现代化一定意味着彻底告别乡土传统,也就是说,把农业转换成工业,农村转变成城市。
很少有人会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本身的内在理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出发,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化转化的可行道路。
而罗荣渠却指出,“要积极的发掘传统中有助于现代化的因素,使之发挥正功能,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的传统,也没有与传统割断一切联系的现代化”,“传统≠反现代化”罗荣渠.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索J]],要具体的分析具体的传统,比如说,中国的“三农”,不寻求改善的话肯定会阻碍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如果处理好其间的各种关系,也能起到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效果,现今“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就是发挥了其农业因素的积极作用,将其融合进工业谋求的发展。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他也提出,现代化发展是多模式的。
要用“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一元”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经济力的变革,“多线性”则指同一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在空间上,全国农村东西南北的发展程度极不平衡。
各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自然地理、社会结构都不一样。
在时间上,全国农村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迁。
今天是村庄,明天可能变为城郊。
农村人口高度流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在深刻而且快速的变迁之中。
因此,我们不能用先进地区的办法来规范落后地区,也不能用落后地区的办法来约束先进地区,而要因地制宜的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这一发展理念对我国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多元化的现代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所谓转型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既要实现体制的转换,又要实现经济的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双重任务就是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并不能仅仅依靠提高生产力,还必须要克服一系列不利于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的阻碍,主要包括传统社会结构的制约,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