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 第 28卷 第 3期 JOURNAL OF MUDANJ IANG MED ICAL COLLEGE Vol. 28 NO. 3 2007
少程度 ,可以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 ,以及由此掌握临床治疗的指征 ,并对预防出血有重要意义 。目前 ,临床诊断和治疗肝 病时凝血指标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 【关键词 】 PT; APTT; TT; Fig;凝血 ;纤溶
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 身免疫性疾病 , SLE主要特征是体内产生多种抗核内抗原 , 包括 Sm、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自身抗体 ,引起组织和器 官损伤 。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 SLE的抗体主要有抗核抗体 、 抗 ds - 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 。最近的许多研究 提示核小体可能与 SLE的发病和病理变化直接相关 ,并成为 近年来 SLE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 1 材料与方法 1. 1 选取从 2006 - 02~2007 - 02 来我科做 ENA中 ,有阳性 指标的 88例标本分析 。 1. 2 实验方法 采用德国 IM TEC公司提供的 ENA 抗体免 疫印迹试剂盒 (包括抗 SMD1、抗组蛋白 、抗核小体抗体 ) ,操 作规范的按着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 2 结 果
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在临床上只出现于 SLE、硬皮病和混 合性结缔组织病 。高水平的抗核小体 IgG抗体几乎是仅在 SLE中出现 。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 SLE的标志性抗体为抗 dsDNA 抗体和抗 Sm 抗体 ,这两种抗体诊断 SLE 的特异性 高 ,但敏感性差 , SLE患者中抗 dsDNA 抗体阳性率为 30% ~
抗核小体阳性的病人 11 例 ,占 12. 5% , 11 例病人抗组 蛋白全部阳性 ,有 2 例伴随抗 SMD1 阳性 ; 抗组蛋白阳性的 病人 21例 ,占 23. 9%。抗 SMD1 阳性的病人 12 例 ,占 13. 6%。 3 讨 论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每个核小体由组蛋白八聚 体和 DNA构成 。凋亡细胞是核小体的重要来源 , SLE中细 胞凋亡增多 ,导致核小体的过渡释放 。由于核小体与其他狼 疮自身抗原聚集在凋亡小体内 ,由此推测 SLE循环中持续存 在的凋亡细胞触发了自身抗体的产生 。相同个体中抗组蛋 白抗体与抗 dsDNA 抗体伴随出现 ,说明这两种自身抗体有 相同的靶抗原 ,即由 dsDNA 和组蛋白构成的核小体诱导产 生 。狼疮血清特异性的研究证明核小体是狼疮抗 dsDNA 抗 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的首要专一的靶抗原 [1 ] 。
Ⅴ、Ⅹ因子的减少 ,肝损害时 95. 4%患者有延长 。与对照相 比本实验四种肝病患者均延长 ,以肝硬化最显著 。 3. 3 TT主要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反应性 。肝病时如出 现纤维蛋白明显减少 ,或有变性纤维蛋白原存在 ,或纤溶活 力增加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FDP)增多时 , TT延长 。本 实验表明四种肝病时血浆 TT均延长 。 3. 4 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急性黄疸性肝炎 、肝硬化患者血浆 中降低 ,慢性肝炎降低不明显 P > 0. 05。
参考文献
1 袁玲玲 ,卢宪梅 ,赵天恩. 抗核小体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 J ].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2004, 30: 238 - 240.
2 李永哲. 风湿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 [ J ]. 辽宁医学 杂志 , 2004, 18: 176 - 178.
3 李光迪 ,刘芳 ,张长菊.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 义 [ J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2006: 27.
90% ,特异性为 90% ;抗 Sm 抗体阳性率为 20% ~40% ,特异 性为 93% ;而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为 58% ~66% ,特异性为 98% [2 ] 。我们做的 88 例患者当中抗核小体阳性的病人 11 例 ,占 12. 5% , 11例病人抗组蛋白全部阳性 ,有 2 例伴随抗 SmD1阳性 ;抗组蛋白阳性的病人 21例 ,占 23. 9% ;抗 SmD1 阳性的病人 12例 ,占 13. 6%。抗 SmD1 不与 SLE疾病的活 动性相关 ,亦不与 SLE的临床表现相关 ,治疗后的 SLE患者 也存在抗 SmD1抗体阳性 。抗 dsDNA 是 SLE患者的特征性 抗体 ,抗体的滴度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有相关性 。抗核小体抗 体可出现在 SLE活动期或非活动期 ,抗 dsDNA 抗体阴性的 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是一个敏感的指标 。抗核小体抗体 效价与疾病活动性有密切关系 ,在 SLE的诊断和疾病监测中 有重要意义 [3, 4 ] 。
由此可见 ,肝病时 PT、APTT、TT、Fig均有不同程度的异 常 ,同时检测四项凝血指标能比较全面了解肝病时凝血因子 的减少程度 ,可以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 ,以及由此掌握 临床治疗的指征 ,并对预防出血有重要意义 。目前 ,临床诊 断和治疗肝病时凝血指标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
收稿日期 : 2007 - 01 - 20
肝病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结果见表 1。
表 1 肝病患者四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 ( x ±s)
急性黄疸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wk.baidu.com
肝 癌
PT A PTT
TT F ig
15. 1 ±2. 63 3 45. 6 ±5. 23 3 24. 8 ±4. 83 3 2. 1 ±1. 13
16. 5 ±3. 53 48. 2 ±10. 93 27. 7 ±5. 23 3 2. 3 ±1. 0
1. 2 检测仪器 、试剂 Start 4 Stago血凝仪 ,四项凝血试剂及 质控血浆均由法国 Stago公司提供 。 1. 3 方法 (1)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顺利抽取静脉血 1. 8mL 注入 109mol/L0. 2mL 枸 椽 酸 钠 抗 凝 管 中 , 颠 倒 混 匀 , 即 以 3000 r/m in离心 10m in,分离血浆 ,放 - 20℃冰箱 ,一周内检测 完毕 。 (2)检测方法 :将标本取出放至室温 ,用 Stago血凝仪 和试剂 ,按说明书操作 ,检测 PT、APTT、TT、Fig,同时用 Stago 质控血浆监测 。 (3)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以 x ±s表示 ,显 著性差异采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检验 。 2 结 果
19. 4 ±4. 83 3 55. 6 ±16. 73 3 34. 2 ±8. 23 3 1. 9 ±1. 33 3
15. 3 ±1. 83 3 44. 1 ±4. 23 3 22. 1 ±2. 13 3 2. 82 ±1. 3
注 :各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3 P < 0. 05, 3 3 P < 0. 01。
正常对照 12. 6 ±0. 6 31. 8 ±3. 1 19. 2 ±1. 5 2. 9 ±0. 45
从附表可看出 :四种肝病与对照组比较 PT、APTT、TT均 延长 ; Fig急性黄疸性肝炎 、肝硬化显著减少 ,慢性肝炎减少 不明显 。 3 讨 论
PT、APTT、TT是反映凝血功能状况的三项指标 。肝脏产 生凝血因子 Ⅰ、Ⅱ、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等 。肝病时凝 血因子 Ⅱ、Ⅶ、Ⅸ、Ⅹ最易减少 。肝细胞受损害时 ,最先是 Ⅶ 因子减少 ,其次是 Ⅱ和 Ⅹ因子 ,最后 Ⅸ、Ⅰ、Ⅴ因子也减少 。 另外 ,因子 Ⅱ、Ⅴ、Ⅶ、Ⅸ、Ⅹ均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所 共同需要的因子 ,缺乏时易引起出血 。 3. 1 PT测定因子 Ⅷ、Ⅹ、Ⅱ、Ⅴ和 Ⅰ的活性 ,上述因子中任 何一种缺乏均可引起 PT异常 , PT延长与肝的损伤程度呈现 正相关 。本实验显示肝硬化病 PT延长最明显 ,表示肝细胞 受损最严重 。 3. 2 APTT主要检测 Ⅷ、Ⅸ、Ⅺ、Ⅻ因子是否缺乏或 Ⅰ、Ⅱ、
肝脏产生多种参与凝血和纤溶的因子 。肝病时往往发 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 ,检测凝血因子所参与的凝血功能 具有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对 65例肝病患者四项凝血指标检 测分析 ,认为该类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1. 1 检测对象 对照组 30例健康体检者 ,年龄 25 岁 ~50 岁 。女 10例 、男 20例 。肝病组 : 65例肝病患者 ,年龄 20 岁 ~80岁 ,女 15例 ,男 50例 。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初诊时谷 丙转氨酶在 800 ~2000U , 15 例 ,年龄 27 岁 ~44 岁 ; 肝硬化 32例 ,年龄 42岁 ~80岁 ;肝癌 10例 ,年龄 63~78岁 ;慢性肝 炎初诊时谷丙转氨酶在 800~2000U , 8例 ,年龄 20~68岁 。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金大伟 姜 蕾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 要 】 目的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 。方法 :采用德国 IM TEC公司提供的 ENA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包括 抗 SmD1、抗组蛋白 、抗核小体抗体 ) ,操作规范的按着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结果 :抗核小体阳性的病人 11例 ,占 12. 5% , 11例
【摘 要 】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孤立性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孤立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 ,造 影后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 : 9例病变中 , 6例动脉期快速强化 ,实质期快速消退 ,呈“快进快出 ”模式 ; 2 例呈“快进慢出 ”模式 ; 1例呈“慢进慢出 ”模式 。造影前仅 4个病灶诊断为恶性或恶性倾向 ;造影后 7个病灶获得定性诊断 ,诊 断的正确率达 78%。结论 :超声造影中小肝癌的增强模式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部分病灶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 ,确诊仍需结
综合资料和我们所做的检测结果 ,抗 Sm 是 SLE的回顾 性抗体 ; 抗 dsDNA 是与病人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但是它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都没有抗核小体抗体高 ;抗核小体抗体的效价 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 ,尤其在抗 dsDNA 阴性的 SLE 患者当中有抗核小体抗体阳性 ,对于这种病人诊断非常有意 义 。诊断 SLE不应该只注重抗 Sm、抗 dsDNA 两种以前认为 是 SLE特征性抗体 ,而应该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 ,这样对 诊断 SLE意义更大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 第 28卷 第 3期 JOURNAL OF MUDANJ IANG MED ICAL COLLEGE Vol. 28 NO. 3 2007
·47·
病人抗组蛋白全部阳性 ,有 2例伴随抗 SmD1阳性 ;抗组蛋白阳性的病人 21例 ,占 23. 9%。抗 SmD1阳性的病人 12例 ,占 13. 6%。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 SLE)诊断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与 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诊断 SLE不应该 只注重抗 Sm、抗 dsDNA 两种以前认为是 SLE特征性抗体 ,而应该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 ,这样对诊断 SLE意义更大 。 【关键词 】 核小体 ; SLE; dsDNA; DNA; SmD1
4 苏茵 ,韩蕾 ,贾占国 ,等.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 断中的意义 [ J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2003, 7: 474 - 477.
收稿日期 : 2007 - 03 - 12
超声造影对孤立性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张立涛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超声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