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2课《荷花淀》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淀

1.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而分析人物形象;

3.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领会文中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一、导入

在河北省中部,有一处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的淡水湖泊,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绝美,四季竞秀,水光天色,河道纵横交错,淀上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争相斗艳的荷花,这就是著名的白洋淀。但是在抗日战争阶段,这美丽的水乡也没有逃过日寇铁蹄的践踏。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同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荷花淀》反映的就是那段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

二、走近作者

1.孙犁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关于“荷花淀派”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3.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地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到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中。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三、正音

白洋淀diàn苇眉子wěi菱角líng摇橹lǔ泅水qiú捞出来lāo

噘着嘴juē凫水fú围剿jiǎo

2.解释下列词语。

(1)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丝难断。

(2)铜墙铁壁: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3.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缺失的时间。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四、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1.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本文要表明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通过写河北白洋淀地区的一场抗日伏击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

五、全文可划分为三部分:1-31,32-61,62-85,请你用含蓄、简练的语言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明确: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2.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

明确: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3.小说的情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送夫、探夫、遇夫、助夫);

暗线——地区小队的活动、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妇女的成长。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明确: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飘香的荷花,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3.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4.文章的第61段又对淀上的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试分析此段景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六、分角色朗读6――30段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1)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2)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确: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