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东方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近代东方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
摘要:本来的世界东方傲视西方,其实力让西方可望而不可即,但从十六世纪起到十九世纪末,西方逐渐走上崛起的道路,而曾经的霸主--东方诸国却开始走向衰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关键词:东方衰落、西方崛起、政治因素、经济制度、思想因素、地理位置、宗教因素
一、政治制度的不同的影响:
中世纪后,西方民族国家开始兴起,与此同时,专制君主也开始逐渐掌权并渴望扩大自己的权力和增强本国的力量,于是竞争的各国把眼光放在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以及海上霸权的争夺上,因而这些西方的民族君主国在相互竞争中反而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也随之成长壮大,并在以后君主专制被资产阶级推翻后,为西方崛起提供持续且更加有力的动力。

而此时的东方诸国,无论是中国的明清还是穆斯林世界,依然在封建道路上缓慢前行,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

穆斯林三大帝国的统治者们也都不再像当初帝国缔造者们那样积极进取、励精图治了,他们都走向了腐败堕落,国运日薄西山已是不言而喻。

东方强大的统治权力有力地巩固了传统的经济制度和结构,却阻碍了新的更有活力的经济力量的成长。

二、经济制度的不同的影响: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普遍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工业品出口。

尤其是在地理大发现以及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贸易关系扩大,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诸较为自给自足的帝国经济,他们利用与东方国家开展贸易和殖民掠夺来获得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西方的崛起奠定了物质条件。

而此时的东方封建国家实行的是“重农轻商”的政策,打击工商业发展,与西方相比,专制主义的中央政权不但不需要资产阶级的支持,反而固守农本经济,摧残工商业。

无论是中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工商业者都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三、思想因素的影响:
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尊重自然和人权,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为幸福而奋斗开拓。

也是因为文艺复兴的间接影响,才有了后来的新航路开辟。

同时,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欧洲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并成为西方世界不断强大的动力。

然而在遥远的东方却是不一样的场景。

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妄自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心态自是不会关注西方、学习西方的。

而在中国,儒学处于主导地位,儒家传统成了维持现状的最佳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思想氛围,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

另一方面,中国同前面提到的穆斯林世界一样,以为自己的文明程度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这种保守、盲目自大的思想将一切外来的新兴的进步思想拒之门外。

总之,与西方的进取精神相比,东方越显衰颓。

四、地理位置的影响:
欧洲是一片半岛大陆,是大陆的尽头、海洋的开始,而且海岸线蜿蜒曲折拥有众多良港,这使得欧洲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很发达。

而自古以来的海洋文明培育了人们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思想,还富于向外求生之本能。

欧洲不像亚洲这样地大物博,地少人多,资源又不像亚洲如此丰富,因此,欧洲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很多生活必需品需要通过和外界贸易获得。

这就使得欧洲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比起东方更加具有扩张性。

中国地大物博,在经济上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四周有海洋、沙漠、山脉等天然的地理屏障,使中国能在较少受到外来侵入的情况发展自己的文明,因此中国自古以来便走的是背靠海洋、内向发展的道路,缺乏走向海洋、对外扩张的思想意识。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社会呈现的是——保守、内向,缺少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十六世纪,穆斯林世界出现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三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撒菲帝国和莫卧儿帝国,三大帝国都是陆地国家,且是古老传统的农耕文明发达地区,经济上基本能自给自足。

三大帝国都是没有航海传统的民族,因此,这三大帝国也都是面向陆地背朝大海发展的。

而西方世界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就迅速走向世界,积极向外扩张海外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

西方因从事世界性贸易而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拥有生产力和动力、越来越实行扩张政策,而东方遭到西方掠夺的国家和地区则越来越贫困、越来越衰落。

五、宗教因素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说:“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欧洲基督教的扩张主义来解释”,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基督教的教义中就渗透着浓烈的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

这种好战性和努力改变异端信仰的精神是东方宗教不具备的。

在中世纪,天主教会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强有力支柱,它常常用宗教伦理去约束社会经济活动,阻碍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

但经过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遭受削弱,而与此同时产生的新教,其中尤其是加尔文教所宣扬的“神定论”,更加使西方国家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推动、鼓舞资产阶级在掠夺扩张的道路上毫无顾忌地前进。

总结: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相对衰落的综合最终使得东方世界全面落后于西方,并一度使东方从属与西方,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总结这一兴衰更替的原因,对于指导我们应对当下世界格局所要采取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以后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