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述评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述评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述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述评

王光荣

摘 要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明精神分析学说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其内容主

要包括文明观、宗教观、道德观、艺术观、妇女观等。弗洛伊德运用本能,尤其是运用性

本能分析,解释有关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但他试图探求人类社会

文化发展中的决定原因、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弗洛伊德 社会文化观 本能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弗洛伊德的研究倾向是建立和完善精神分析一般理论,对人的心理过程和实质做一般性的解释,主要活跃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在晚期,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把研究兴趣和目标转移到社会历史领域,去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现象,从而提出了有关社会文化的基本观点,这标明精神分析学说已经超越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范围而扩展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并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其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那么,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去看待和评价它呢?

一、关于文明观

什么是文明?弗洛伊德说:“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御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或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1弗洛伊德把文明看作是人类“防御”自然和“调整”人际关系所取得的结果,所造成的制度的总和,意即人类活动的产物。文明涉及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弗洛伊德把这种关系规定为人对自然的消极的被动“防御”关系,以保护人类的生存和种族延续;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亦即人类内部的关系,弗洛伊德把这种关系规定为人际之间的“调整”关系,以保证人类内部的联合,这两方面经验的积累,便构成文化即“结果、制度的总和”。显然,弗洛伊德在这里所指的文明的两个方面也正是社会生活的两个主要方面: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社会文明起源上,弗洛伊德主张社会契约论。他认为社会的形成,文明的创造,都是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所固有的各种困难而自愿缔结的契约。弗洛伊德还对文明产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文明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条件。所谓外在的条件就是人的艰苦的生活条件或自然环境。“正是由于自然界加给我们的那些危险,我们互相联合了起来,并创造了文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明”。1而文明产生的内在条件,则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精神的特点或人性的特点。而在这两个条件中,他又特别看重人的精神特点或人性特点的作用。

弗洛伊德主张人性就是人的基本本能。对于人类的基本本能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的基本本能的满足是与人类的社会文明相对立的。首先,性爱就是与文明相对立的。由于性爱的排他性,追求性爱的任意满足,必然和他人相冲突;性爱消耗的力比多能量必然会减少为文明发展所要求付出的能量。因此,性爱是“反对文明的利益的”。o作为死亡本能的表现的攻击本能或破坏本能也是与文明对立和冲突的,它构成了对文明的强大威胁,使“文明社会永远存在着崩溃的危险”。?所以,文明在本质上是与本能欲望的满足相对立的。尽管文明是对个人欲望满足的否定,弗洛伊德还是肯定人类的社会文明,社会进步,并不主张放弃文明,退回到原始自然状态。他认为,人与动物有别,正在于文明驯制人的基本本能,改变本能的趋向。没有文明就没有艺术,没有美,没有知识,没有科学。

在上述关于社会文明与人的本能关系的理解的基础上,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文明是靠对性生活的无情的限制而扩大其阵地的。此外,文明还要求限制人们的攻击性本能,在这方面也作出牺牲。由于本能倾向的限制和牺牲,因而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人类便很难感到幸福了。据此弗洛伊德对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当代文明最根本的缺陷是不了解人类的本性,因而为了文明的维护而在牺牲人的本能满足上提出了过高的不适当的要求。此外社会文明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提高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使他们进一步与自己的本性疏远,并且不断地压制自己的本性。这样,弗洛伊德便指出了当代文明社会的根本矛盾,即文明社会的建立目的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幸福,而实际上却未能为人类带来所期望的幸福。由于弗洛伊德看不到文明中的冲突的社会的阶级的根源,只把它看成了不适当地对待人的本能冲动的结果,所以弗洛伊德主张,依靠理性和科学的力量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正确对待人的各种本能,也就是说既要合理地满足人类本能的要求,同时又要善于引导和控制这些本能的作用,充分地发挥人的目标被抑制的爱和升华的积极的作用,以为这就是解决文明中的冲突的最好办法。

弗洛伊德对文明与人性本能之间关系的论述,独到之处在于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文明的进步,他看到了文明与本能的联系和差异。但是他把文明与本能对立起来,认为文明是对本能的否定、限制。这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文明与本能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文明也并不完全否定本能,而是要求本能以文明的形式表示出来,受文明的制约。随着文明的进步本能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关于宗教观

宗教问题是弗洛伊德着重研究的社会历史现象,研究的重点则是宗教的起源问题。弗洛伊德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并吸收了罗伯逊?史密斯和阿特金森关于原始“大家庭”和杀父行为的假设,以及达尔文关于人类最初生活的猜想,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活动之中。并断言,原始人类的图腾是由原始人类伊底普斯情结产生的。他假设原始游牧部落,曾由一个凶暴而嫉妒的原始父亲统治着,他把部落里所有的妇女都占为己有,因而成了儿子们情欲的绝对障碍。儿子们都恨他,他就把抗逆不从的成年儿子杀死或逐出部落。有一天,他的儿子们联合起

转引自克莱芒?布律诺和塞弗的《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判》,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75页。

1

o?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7,57页。

来,战胜、杀死并吞食了他。但是弟兄们的情欲并未能就此获得满足,因为他们之间的嫉妒心使得谁也取代不了父亲的位置,于是他们后悔了。为了赎罪和解决内部争端,大家相约把某一种动物作为父亲的替身而加以崇拜,一律不得杀害它。因此,弗洛伊德肯定地说:“图腾宗教是导源于儿子们的罪恶感,他们为了减轻此种心理而以服从它的方式来请求父亲的宽恕”;“图腾宗

教不仅表现出儿子们的悔恨和祈求赎罪的心理,同时,它亦意味着对战胜父亲的一种纪念”。

1弗洛伊德根据这种宗教起源的观点,对宗教观念提出了挑战,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本质,他说:

“我相信宗教是一种精神麻醉的典型代表”。o这一看法,虽然与马克思的研究途径、立论基础

不同,却与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毒害人民的鸦片的观点一致的。弗洛伊德从这一总的立论出发,具体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第一,宗教不过是逃避苦难和追求幸福的方式,这种方式却注定要失败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生的目的是由快乐原则决定的,但是现实生活负担过重,烦恼不断增加,于是便借宗教作为逃避苦难和追求幸福的方式,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精神麻醉”,注定要失败的。第二,宗教不过是幼儿时期的愚笨心理,它不过是对人的一种愚弄和欺骗。因而宗教的衰亡必然同人类脱离少年期联系在一起。第三,宗教不过是人在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异常心理,“一种精神病”。弗洛伊

德认为:“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的宗教制度就是图腾制度,”?它与精神病症同出一源,即伊底普

斯情结,于是便成为“人类普遍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宗教与精神病不同的,可以看作文化神

经官能症。

弗洛伊德承认宗教有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幼稚的愚笨的异常心理反映,是一种以幼儿孤弱无依状态的吓人作用为基础的错觉,那么必将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失去对人的控制和麻醉。在这里不难看出,弗洛伊德对宗教起源的心理分析,批判宗教具有安慰、自我解脱和精神麻醉的功能是颇有见地的,并显露出类似无神论的思想倾向。

三、关于道德观

道德问题是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研究的重点也是道德的起源问题。弗洛伊德认为,道德同宗教一样,本质上说来都起源于图腾制度。弗洛伊德证明,最早的道德体现在图腾制的两个主要禁忌之中:一是禁止屠杀图腾动物,一是禁止乱伦行为。据此弗洛伊德得出结论说,图腾崇拜和族外通婚制是同时实行的,图腾制下的这两个规定,表现了原始人类对杀人和乱伦欲望的敏感和畏惧,这些禁忌对人的欲望能加上“严格得近乎痛苦”的防范,足见它们是“部落内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和道德约束的基础”,即这个制度下人类已有了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萌芽。

弗洛伊德认为,从禁忌的历史来看,原始人类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即伊底普斯情结,乃是禁忌最原始的根源。弗洛伊德为了论证禁忌起于被压抑的人类原始伊底普斯情结的看法,他从对精神病患者的强迫性动作的精神分析入手,得出禁忌是由爱恨矛盾心理派生出来的。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总有一种从事某种活动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为“外在的禁令”所阻绕以至无法实现。因为这种禁令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内在力量(超我)来支持,同时这种内在力1

o

?

?转引自L ?J 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2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7页。高扬:《弗洛伊德传》,香港南粤出版社,1980年版,第246-247页。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0页。

量(超我,代表道德等)已远胜过本能欲望。但是本能欲望并未消除,只是被压抑而消失在无意识里面,并且不断寻机穿过意识进行活动。这样,禁令(以内在的压抑的形式)和本能的冲突给人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对同一客体同时既爱又恨,既希望又不愿。弗洛伊德把这种状态称为矛盾情感。这矛盾的双方还不断地转换自己的形式,使得它们的冲突更为隐蔽和尖锐。因此客观上有必要予以调节,方法则是让占优势的一方部分地释放出它的压力。这在心理症患者身上就表现为主体的病态的强迫性动作和行为。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强迫性行为其实是一种妥协,即是主体因懊悔而进行的赎罪,同时也是以替换的行为使受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某种满足。因此,通过这种强迫性行为,主体可以获得心理的平衡。

在把原始禁忌同强迫性心理症进行比较之后,弗洛伊德发现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相似之处,从而认定体现着最初道德观念的各种禁律和禁忌,其实就是针对人类某些强烈的欲望而由外在压力强加给氏族成员的禁令。由于犯禁作为一种本能欲望始终存留在人的无意识之中,所以人们必然对禁物产生矛盾情感,极想去触犯它,又意识到犯禁的严重恶果而不敢真地做出犯禁行为。至于可以通过赎罪而免除犯禁的恶果和惩罚,则正说明遵守禁令本质上已经是放弃了某些欲望的表现。因此可以断言,矛盾情感构成了原始禁忌的心理原因,揭露了矛盾情感的内容,也就找到了最初道德产生的秘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弗洛伊德用这种矛盾情感来说明道德的起源,在方向上是完全错误的。矛盾情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本身只能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是人们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在人的心理上的折射和反映。因此,说到底道德起因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只能用人的社会存在状态来说明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道德的产生和性质。如果把矛盾情感的一方——本能欲望说成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无关的先天的东西,那么,不是走向神秘主义,堕入基督教的“原罪说”,就是用动物的生物学本能去解释人的社会意识,并从而把人的道德生活完全理解为同自己的兽性作斗争。所有这些当然都是明显错误的。

但是,如果暂不追究所谓矛盾情感自身的性质和来源,而只问道德产生的直接原因,则不能不承认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合理的因素。无论从逻辑上分析,或从形成和演变的历史实际考察,道德观念的产生确实总是以人的某种心理矛盾为根据的。或者毋宁说,道德本身就是人的心理矛盾的体现,每一个道德行为的完成都标志着这种矛盾的一次解决。历史上每一个新的道德规范,也总是产生于人们的传统心理遇到障碍的时候,并且是作为调节这个新矛盾的原则而被确定下来的。因此,从主体的心理活动方面看,说道德观念根源于人的矛盾情感,也是符合实际的。

四、关于艺术观

在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中,关于艺术的理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艺术的本质、起源和功用上,弗洛伊德坚持艺术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幻想的创造和性力作用的结果。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在幻想中的一种满足方式。照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幻想一藉着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希望、祈求,艺术即是一种典型代表。”1艺术创作活动在性质上类似于儿童的游戏活动。它与昼梦一样,是童年的一次玩耍的继续和代替。区别在于游戏的内容儿童并不隐瞒,而艺术品的真正含义艺术家却必须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活动的动机来源于作家艺术家幼儿时期的经历。在幼儿时期,他们形成了各种情结,其中的核心是伊底普斯情结,即人类精神活动中普遍存在恋母仇父的倾向。这种情结在作家艺术家的人格发展中被压抑了,但并没有消失,始终活动在无意识领域,并借艺术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伊底普斯情结是产生艺术的最终根源。

弗洛伊德还认为艺术的功用,无论是对于作家、艺术家还是对于欣赏者来说,都是能够使本能欲望得到渲泄。由于这种渲泄,不仅作家、艺术家的本能冲动得到了排遣和平息,而且在欣赏活动中,也解除了欣赏者“头脑中的紧张状态”,1从而使欣赏者从心灵深处引发出更为巨大的快感来,弗洛伊德把这种快感称为“美的快感”。诚然,强调创造的想象力是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有意义的,但是弗洛伊德否认理性和社会实践活动对艺术创造的主导作用,坚持性力决定论则是错误的。《蒙娜?丽莎》这朵富有永恒的美的魅力的奇葩,并非象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作者达?芬奇“恋母情结”的升华,而是植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良田沃土之中。蒙娜?丽莎的绚美的微笑,正是资产阶级黎明时期对人的尊严与美的颂歌。

五、关于妇女观

在妇女问题上,弗洛伊德坚持“阴茎妒羡论”(Penisenvy)。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生殖器阶段,男女孩均存在“阉割情结”。男孩割怕自己的生殖器被阉割,女孩则把自己没有阳具视为被阉割所致,她们认为阳具要优于自己的生殖器,因此对男性充满了羡慕、妒忌的心理,“阳具羡慕”感由此产生。弗洛伊德认为,女性性格上的差异源于身体上的差异,主要由于缺乏阴茎的缘故。如女孩常自卑、好妒嫉,不知足,重情爱,较温柔,欠凶暴,易控制,讲求虚荣,缺乏正义感,社会兴趣不浓,升华能力薄弱等。弗洛伊德不仅传统的父权制的偏见十分严重,而且还公开反对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他斥责穆勒关于妇女解放的观点为“荒谬”,“没有人性”。并声称男女平等“根本不可能”,所谓“两害相权,还是男人优越些好”。诚然,性别差异及其与性格的相关的研究是必要的,但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对两性心理发展的作用,把女性性格特征的形成完全定位于女性的生理解剖结构之上,似乎生理学的构造能够决定一切,完全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所以,弗洛伊德的妇女观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反动的。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即用本能来分析、解释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尤其是把本能局限为性本能,伊底普斯情结,并以此去说明文明以及宗教、道德、艺术等现象,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他忽视了社会经济因素,片面夸大了生理因素,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认为,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o因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人类社会文化起源于人类原始劳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其决定因素在于社会的经济因素。弗洛伊德把人类社会文化归结为本能的冲动、升华,一是把社会历史心理学化,生物学化;二是进一步必将走向神秘主义。但从另一方面看,弗洛伊德把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归结到人的本能作用上,实际上是试图为人类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探索寻找物质根源。虽然他坚持机械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的立场,但他试图探求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决定原因、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 210097(责任编辑 朱志勇)?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1

o《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弗洛伊德论宗教与科学

第8卷第6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8,No .6 2006年12月J.of W uhan Uni .of Sci .&Tech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Dec 12006 收稿日期:2006-07-2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4SS D8400004). 作者简介:黄忠晶(1949-),男,江苏沛县人,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哲学、社会思想史研究. 弗洛伊德论宗教与科学 黄忠晶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弗洛伊德在将自己的研究转向人类社会领域时,着重探讨了宗教与科学问题,深入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作用和可靠性。他认为,宗教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幻觉,其中有些观点类似于妄想;宗教有它存在的理由;当人类度过童年期后,必然会脱离宗教而进入科学阶段;科学不是幻觉,它有可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关键词:弗洛伊德;宗教;科学;幻觉 中图分类号:B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06)06-0008-04 Freud on Reli g i on and Sc i ence HUAN G Zhong 2jing (School of La w and Politics,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 uxi 214122,China ) Abstract:A s Freud turned his study int o the field of human s ociety,he put e mphasis on the issues of religi on and science .He p r obed int o the origin,functi on and reliability of religi ons .He believed that religi on that ex 2ists f or a certain reas on is a s ort of illusi on in essence,and s ome of religi ous ideas are like fantasy .W hen mankind has moved beyond its infancy,he will inevitably break a way fr om religi on and e mbrace science which is not a illusi on and thus can bring t o man real happ iness .Key words:Freud;religi on;science;illusi on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 mund Freud,1865-1939)将研究转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时,宗教问题是他着力探讨的一个主题。弗洛伊德首先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在人类进入文明之初,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忍受的。自然以非人力所能抗拒的地震、洪水泛滥、暴风骤雨等伤害人类。人类的身体会逐渐衰老,死亡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痛苦之谜,他们感到自己的命运是残酷的,而且无法把握。文明社会给人类带来贫困差距,各种禁律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也使人类遭受一定程度的痛苦。总而言之,人们仍然处于孱弱无助的状态。这种孱弱无助的状态,使他们寻求神的帮助,这就是宗教的起源。 最初人类是通过将自然人性化,把自然的力量变成了神。这时的神具有三重作用:它们必须驱除自然的恐惧;必须使人和残酷的命运协调一致,特别是像死亡中所表明的那样;必须补偿文明 的生活所强加于它们的痛苦和贫困 [1](p169) 。随着 时间的流逝,神的前两项功能和作用有逐渐减弱之势。人们在观察中发现,自然现象是根据其内部需要自动发生的,神只是在偶然的、所谓奇迹的情况下,才会介入到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来。在命运问题上,人们也感到,如果是众神创造了人的命运,那么他们的意见就注定是不可测知的,不可能指望他们来改变人的不幸的命运。这样,人们期待于神的作用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个方面,也就是铲除文明社会存在的不足和邪恶,注意人们在生活中相互造成的苦难,关注文明禁律的付诸实施。文明的禁律本身具有一个神圣的起源;它们超越了人类社会,而且拓展到自然和宇宙。于是,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被看作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上帝的表现意图,他注视着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他看似严厉,却不会使我们遭受痛苦,不会让我们成为过分强大而又冷酷无情的自然力量的玩物;死亡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文艺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又是什么?弗洛伊德在他的文艺理论中回答道,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潜意识和性本能,是本能冲动的升华。潜意识中的愿望要想得到表现和满足,一是通过各种无意识过程如梦巧妙地表现出来,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使其得以升华,表现出来。作家在艺术创作时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种心理领域中自由翱翔会有利于作品的浪漫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创作者,可以很熟练的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用想象、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加上一定技巧的表现手法,就可以创作出感人的作品出来。 在无意识和梦的理论的基础之上,弗洛伊德随后又提出了文学艺术与白日梦相类似的观点,探讨了这样一种联系并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指出,白日梦就是幻想,它源于儿童的游戏。在孩童时代,孩子们最喜爱、最热心的莫过于他们玩耍的游戏。儿童靠游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获得快乐。人在长大后由于社会的压力不再作游戏,却不愿放弃那种快乐,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就是幻想。儿童不掩饰他们的游戏,而成年人的幻想由于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羞于启齿的愿望,因而必须加以掩饰。于是把小孩的“游戏”变成“幻想”。由此弗洛伊德认为,睡眠中的梦也是幻想,因为它与幻想同理。由于“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他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语言早就以它无比的智慧对梦的实质问题作了定论,它给幻想的虚无缥渺的创作取了个名字,叫…白日梦?。”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创作活动就是潜意识活动或自由联想,作家创作时便是处在白日梦之境,这就和精神病患者自由联想一样,将积压在潜意识层下的欲望冲动倾吐出来。文学与梦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两者都巧妙地伪装了那些被压抑的愿望,使之能够表现出来是潜意识的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文学创作是为了表达作者不能满足的愿望,是以艺术形式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宣泄。而且文学创作也和梦一样具有妥协性。同时梦是与幻想相联系的,因为“我们在夜间所做的梦,不是别的,正是幻想”。潜意识有种种强烈的愿望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于是在梦中以幻想的形式得到满足。 艺术是白日梦,同样是作者愿望的满足,是被压抑的感情和本能欲望的宣泄。他把文学创作者比作“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把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比作白日梦。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他认为,“自我”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故事中的“好人”都是帮助己成为故事主角的“自我”的,而“坏人”则是这个“自我”的敌人或对手之类。所以创作家所做的,就象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在语言中保留了儿童游戏和文艺创作之间的这种关系。现代小说的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因此一个幸福的愿望满足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强调,创作的对象和内容也和梦的对象和内容一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49027558.html,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作者:李敏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4期 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 伊德人格理论中有三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这三重人格结构失调,或者被外界力量所破坏,就会使人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加以治疗的话,还会损害人格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为此,文章将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三重结构;焦虑;自我防御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仅开始向外太空探索,更是不忘研究自身,讨论人格问题。人格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真正认识了自身,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格问题,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格理论,正是人格理论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作为社会动物,是如何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的。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 (一)人格结构 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提出过一次修改,一开始他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将人格这一整体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思想是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共同构成的。这里的潜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意识,也就是它一直存在着,但是我们自己却对它的存在毫无知觉。弗洛伊德表明,潜意识是人的原始冲动,这些冲动是在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受到本能驱使。意识是人类自身能感觉到的,它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可以压制人类内心的本能和欲望。人们的活动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受到人类意识的影响,但其实意识只是人格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 后来,弗洛伊德对“二部人格结构”进行了修改,他又重新提出了“三部分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我们熟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人格结构,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并不遵循我们所处社会的社会原则,但是它是建立人格的根基。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它会自然地摆脱痛苦,远离痛苦,向着快乐靠近。而自我意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来的,它受到一个人成长环境和所得教育的影响。超我,是已经被社会规范化的自我,他处于一个人人格修养的顶层,可以完全遵循着道德标准来进行生活。超我指导着自我,限制着本我。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分别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追求,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生活,而超我则是在追求完美。只有这三种人格协调发展,一直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和正常,一旦哪个人格出现了不协调,这个人的精神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经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汇总

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心理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始创,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895年《癔病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真正开始。从这之后,弗洛伊德便有了许多追随者,在此期间一方面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正,另一方面他的弟子们也由于日益不满其理论和方法,先后与其分道扬镳,从而出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最初流行于德语国家,后来精神分析运动从欧洲转到美国。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又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修正与扩充,形成了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的自我心理学派和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等人的社会文化学派。这两个学派冲淡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和本能的因素,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1]。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经典精神分析。 一、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及其运用 (一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根据催眠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挖掘来访者潜意识中不为人知的东西。来访者在进行自由 联想时,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毫无保留地将其感觉到的东西全部说出来,并对其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即病的起因为止。因为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二析梦 梦的分析被弗洛伊德看成是理解潜意识的 “最佳之路”。将其看成是潜意识的流露。因此,在他对潜意识的描绘中常常具有隐喻的特征,每当他谈到“潜意识”就会去寻找其背后的隐义。他把梦看作是个体愿望的达成,所以在他看来梦是具有绝对意义的。他认为梦的工作是通过凝缩、置换、视象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够回忆起来的显梦。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这显梦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隐义,找到病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11级汉语3班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俄狄普斯情结失言 【正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 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 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 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 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 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 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

弗洛伊德与西方文学作品

弗洛伊德与西方文学作品 摘要:弗洛伊德是一位法国的精神病医生,他一生以治病著书为业,却对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形响。本文就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对几篇佳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弗洛伊德主义的内容与主要支柱,并从中一窥弗洛伊德本人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弗洛伊德,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争议源自他所创立的弗洛伊德主义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本文只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来分析几篇佳作,从而达到间接一窥弗洛伊德人格魅力的目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ismund Freud),这位法国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大师,一生以治病著书为业,却与文学有着奇妙的渊蔽。应该说,弗洛伊德与文学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弗洛伊德影响文学,文学也同样影响着弗洛伊德。早在儿时,弗洛伊德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十九世纪初风行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极感兴趣。他在《自传》中写道,他最喜爱的作家有福索克勒斯、莎士比亚、歌德、陀斯妥耶夫斯文基、吉卜林、马克·吐温、托马斯·曼、茨威、罗曼·罗兰等。而他在文学上最崇拜的偶像是歌德。他曾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阅读了《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作品;一九三O年弗洛伊德还获得过“歌德文学奖”。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性本能(或力比多,后期,弗洛伊德常用爱洛斯eros来表述性本能)和释梦,是精神分析法的三大主要支柱。 1.《化身博士》与《沉默的羔羊》 英国小说家史蒂文森写过一篇小说《化身博士》。主人公杰克尔是一位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科学家。杰克尔在他的实验室里发明了一种药,自己一吃下去,马上就摇身一变成了海德先生。这位海德先生胆大包天,坏事干绝,什么禁区都敢闯,什么快乐都要尝,全然没有半点禁忌和顾虑。杰克尔还发明了一种解药,海德先生只要一吃下去,立刻又变回了那个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杰克尔博士。于是,借助这两种药,主人公过着双重生活,既保持着“杰克尔”的高雅、尊贵和矜持,又放纵着“海德”的淫逸、贪婪和邪恶。然而,这种“变来变去”竟成了瘾,不用吃药,杰克尔也能变成海德,以至杰克尔无法控制自己,在最需要“正儿八经”、“道貌岸然”的场合,却身不由己地变成了海德。最后,杰克尔万般无奈,走投无路,只有自杀身亡。 我们利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分析化身博士的人格。潜意识理论的提出源自于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诊治过程中的临床经验及对这些经验的理论分析。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根源与基础,潜意识构成了每一个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力,成为人格建构的永恒的动机。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理论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进人二十世纪,弗洛伊德开始注重人格的完整性,他的人格理论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弗洛伊德本人对“本我”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本我”犹如一锅沸腾的情。“本我”是人体内一种最隐

认识弗洛伊德

认识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S,1856---1939)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 的创始人。 他的心理学理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 甚至也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因为它主要是作为 一种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的理论。 弗氏早期的著作把人的的精神生活分为意 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认为意识部分的作用是排 除人的那些原始的、兽性的本能欲望,是不重要 的;潜意识部分则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 其中隐藏着各种永不停息的本能冲动和永不满足 的欲望,这些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至人的全部 起决定性的作用。 而他在后期的理论则少有修正,这是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即所谓“性力”(力比多Libiduo),它为各种本能冲动、欲望提供力量,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上的基础和源泉。 “自我”代表的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但“自我”并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它不仅为“本我”服务,而且必须依靠“本我”提供的能量来活动。 “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即良知),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它不仅使“本我”推迟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处于平衡状态,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失调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失常的根源。 弗氏还认为,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戒律、道德规范等等归根到底都是作为对人的性本能的一种节制而产生的。一切科学和文学艺术都是出于人的性本能冲动的“升华”。当人的性欲受到压抑、无法满足时,便转向其他渠道去发泄,这种转移正是一切人类文明的来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捷克的弗赖堡。四岁时移居维也纳,其后的一生大部分在此度过。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随后专门从事神经医学的研究。1939年病逝于伦敦。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其思想渊源既非出自主观思辩取向的哲学心理学,也非出自客观验证取向的科学心理学,而是独具慧眼,从心灵深处分析探讨人性。其精神分析学说,有心理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动力说这三大部分组成。这一学说不仅在心理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流芳百世。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曾将他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视为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弗洛伊德本人亦认为其学说乃是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对人类自恋错觉的又一次打击,是科学思想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技术,因强调精神疾病的心理学原因而不是器质性原因、强调精神分析疗法而不是物理或化学疗法的运用而成为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3) (一)童年时期经历 (3)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3)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3)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4) (一)心理结构 (4) (二)人格结构 (5) 三、人格的自我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5) (一)焦虑 (5) (二)自我防御机制 (6)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8)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8)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8)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大量学者都对其学说做了大量研究。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识,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任务,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 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主要人格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帮助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观

弗洛伊德的_三我_结构和宗教理论

交际38 杨晖 唐艳玲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宗教理论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宗教 人格 三我 弗洛伊德 [中图分类号]B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38-02 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和宗教理论 弗洛伊德写了《精神分析导论》《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分析》《释梦》等一系列杰出论文,而他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那一学科内部,波及文学、艺术、文化等领域。就我国而言,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对弗洛伊德的了解主要集中在他的梦理论、人格结构、意识学说以及他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达·芬奇那几篇惊世骇俗的论文,而对他的宗教理论则相对了解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宗教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宗教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架构中是较为薄弱的一块,它远未获得一种成熟的系统性和严格的经验研究支撑。但是,宗教理论或许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弗洛伊德的宗教研究贯穿了几十年,早在1913年,他就发表了《图腾与禁忌》这本小册子,尝试把精神分析学说运用于原始文化研究。之后在他晚年,他又发表了《一种幻想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不满》(1930)和《摩西与一神教》(1939)等论文,将早年的研究继续推进下去。事实上,从《一种幻想的未来》开始,弗洛伊德的研究重心就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我的兴趣在自然科学、医学和心理治疗学等领域里经过了长期的迂回曲折,之后它回到了很久以前就吸引我的文化问题上来。”① 弗洛伊德至少有一个关于宗教的主要观点是为人熟知的——他说宗教是人类集体的“强迫性神经症”。在《图腾与禁忌》中他说:“癔病是对艺术创作的可笑模仿,强迫性神经症是对宗教的可笑模仿,偏执狂幻觉是对哲学体系的可笑模仿。”②在这里,宗教和强迫性神经症之间还只是一种“模仿”和类比的关系。在《一种幻想的未来》中他又重述并加强了这个观点:“宗教因此成为人类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病,与儿童的强迫性神经病相似的是,它也产生于俄狄浦斯情节,产生于人类与父亲之间的关系。”③通过对宗教的研究,弗洛伊德将其精神分析的应用范围从个体心理学扩张到了群体心理学,这意味着存在一种集体人格,这种人格也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层次,适用于个体人格的潜意识、俄狄浦斯情节等概念也适用于集体人格。 一、个体人格与宗教感的来源 弗洛伊德本人没有什么宗教感,他对宗教感的认识来自于罗曼·罗兰的通信。罗曼·罗兰在致弗洛伊德的信中说,宗教情感的真正根源“在于一种特殊的感觉中,他本人从未丧失过这种感觉……他希望把这种感觉称为关于‘永恒’的感觉,这是一种对无限的、不受任何束缚的事物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大洋般的感觉……即使一个人不接受所有的信仰和幻想,他仅凭这种大洋般的感觉就可以称自己是宗教信徒了。”④ 为了回应罗曼·罗兰对其宗教情感根源的质疑,弗洛伊德从自我(ego)的形成出发,解释了这种“大洋般”的感觉。弗氏认为,我们最能够确定的是对自我的感觉,但是自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在人类的婴儿阶段,他还无法将自我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外界的刺激开始给他造成强烈的印象,这种刺激中,“在‘自我’的对面第一次出现的对象”是母亲的乳房。以后,更多的刺激将促使自我脱离了“由感觉造成的集合体”,促使自我认识到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差别,同时,支配人的“快乐原则”也开始向“现实原则”让步。但是,这种原始的自我感觉存在于许多人的心里,当人遭受某种内部的不愉快刺激时,他就会病理失调性地重温这种原始自我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与它相适应的观念性内容就恰好是那些有关无限的观念和有关宇宙相连的观念——这就是我那位朋友(指罗曼·罗兰)所阐明的大洋般感觉的同样想法。”⑤ 这种解释无疑是极具说服力的,之后雅克?拉康便是从这种自我的形成出发建立其主体理论的。但是这里的宗教感还只是一种个体的情感,因此这里的自我也指的是一种个体人格,弗洛伊德还未做出个体人格向集体人格的跨越。 二、集体人格与宗教起源 在《图腾与禁忌》中,弗洛伊德建立了人类宗教的早期形式——图腾崇拜的一般模型。在每个原始部落中,都存在一位强有力的父亲——原父,他是部落的领袖,具有无边的权力,占有部落中的所有女人。他的儿子们出于对父亲的嫉妒和反抗心理屠杀了这位原父。但是很快,这位死去的父亲似乎变得比生前更强大,儿子们处于悔恨与敬畏这种矛盾的情绪中。出于精神分析学所谓的“迟发性服从”(deferred obedience),他们通过“禁杀替代父亲的图腾来否定他们的杀父行为,而且他们通过放弃已获自由的女人以拒绝杀父的成就。因此,他们从罪恶感的孝心中创造了两个基本的图腾塔布(taboo,禁忌),正是由于此种原因,这两个塔布必然地和俄狄浦斯情节的两种被压抑的欲望对应。”⑥这里,弗洛伊德将集体心理作为其整个观点的基础,其过程一如个体心理过程,集体的两个图腾禁忌被类比于个体俄狄浦斯情节中的两种欲望。 这种宗教起源模型的适用性无疑取决于证明存在一种集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4日责任编辑:景泉 项目研究:本论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科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52 杨晖(1970-),女,吉林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唐艳玲(1961-),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

Vol.24.NO.2Feb.201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第24卷第2期2011年2月 111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与文艺批评 刘安军 (洛阳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弗洛伊德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是西方文学艺术理论评论家们热衷探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弗洛伊 德本人在精神分析学研究中一个比较现实而有趣的问题。可以说弗洛依德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评论的视角,为文艺批评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将从精神分析与文学艺术批评两者的关系着手,着重探讨精神分析法在文学艺术批评领域中的作用,以及弗洛伊德对西方文学艺术的主要贡献。 [关键词]弗洛伊德;文艺创作;文艺批评[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2-0111-02 doi :10.3969/j.issn.1671-5918.2011.02.055[本刊网址]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49027558.html, 弗洛伊德被公认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二十世纪最伟大 的三位犹太人之一。他创立了弗洛伊德学说,即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是“一种关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在精神分析学说诞生之前,人们强调意识的作用,而忽略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作用;人们往往重理性而轻感性,重形象而轻文字的倾向。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以认识或者证明。在非理性主义者看来,传统的科学理性远远不足够认识整个世界,尤其是不足以认识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世界。尼采首先对西方世界的“理性至上论”提出质疑,提倡以感性的审美方式来认识世界。叔本华则认为,理性是人的偶然属性,理性的概念,往往把丰富而生动的表象分开,容易导致谬误,而人的直觉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的依据。而弗洛伊德恰好深受两者之非理性主意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为无意识理论学说。弗洛伊德发现人的意识背后还存在着一种更为深层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活动,并认为人潜意识活动对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比意识活动更具有深远的作用。与传统的观点不同,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活动的能量来解释人的一切精神生活和行为,包括文学艺术行为。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创造性地解决了自古以来文艺界颇具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问题。弗洛伊德对文艺创作的灵感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解析。有史以来,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灵感的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学艺术家灵感的产物。但却没有人能解释文学艺术家的灵感的来源。也就是说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精神分析创立以前,对灵感的解释多少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认为是神灵依附到了诗人和艺术家的体内,把灵感传输给他们,暗中操纵着他们去创作。而弗洛伊德从潜意识的核心—性欲望着手来分析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他认为灵感是由无意识的性欲冲动而产生的,创作者就如是做“白日梦”的人,在梦境之中,意识和理智放松了对无意识的控制,灵感就从无意识的状态中突显出来。可以说诗人,艺术家性欲冲动的能量在梦境得不到完全的释放,因此在白天依然要释放这一能量,艺术家储备性欲冲动能量越充足,他创作的欲望也越强。相反通过梦就可以释放这一能量的人,永远也成不了文学,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人都有潜力成为艺术家。能量释放的方式有很多种,艺术家们采用艺术创作的途径来释放性能量来 达到平衡状态。当一个人不能合理的释放性能量,他们就成为 精神病患者。由此可说,艺术家同精神病患者是同一的,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弗洛伊德说过:“想象力的王国被看做是在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进行痛苦过渡间所设立的一块‘自留地’,其目的是给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放弃的本能满足提供一种替代物。艺术家同神经病患者一样,从不能满足的现实中退出而进入这一想象力王国;但是,与神经病患者所不同的是,他知道怎么从这一想象的世界退出,在一次在现实中站稳脚跟。他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其功能如同梦一样,是无意识愿望的满足。而且同梦一样,它们也具有妥协的性质,因为他们不得不避免同压抑力量发生任何公开的冲突。”这里弗洛伊德提到了文学艺术家创作灵感的真真来源以及文学艺术家与精神病人的区别。我们再来看看,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创作过程的解释。首先,文学艺术作家的创作与梦的工作原理相一致,无意识欲望在想象中得到满足,但为了避免压抑,想象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即经过艺术家在构思时所进行的凝缩,移置,象征,润饰等改装的办法和方法,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作品就带有浪漫色彩,戏剧性,典型性,象征性等艺术效果与价值。艺术作为审美的对象,可以满足人的欲望,带给人以审美的快感。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美?弗洛伊德的解释为美根源于性感,也就是说从美的对象身上获得性欲冲动的满足,而美的对象就是性的对象。他说:“唯一可以肯定的便是美是性感情领域的派生物,对美的热爱是目的受到控制的冲动的最好的例子。‘美’和‘吸引’最初都是性对象的特征。”任何可引起性感,有吸引力的人或者物都是性的对象,也是美的对象,即便是变态的性对象也不例外。也就是说,美是针对于人的性欲而言的,撇开性欲去谈美是不现实的。一种事物是否美,要根据它是不是对人的性欲有现实意义。反之,则不具有美的价值。而美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人的欲望却具有相对的恒定性,因此,只要有生命的存在,性欲冲动的存在,美的对象就一定会改变。美是人的欲望冲动在美的对象上获得的满足,审美是一种享受,是快乐所在或者称之为审美的快感,它根源于爱的本能,性欲本能,它从美的对象中获得快感。在弗洛伊德看来,美和美感都来源于性欲冲动,外部事物为什么能成为美的对象,就是因为人的性欲附着于其中。人也在外界的对象中获得性欲冲动的满足,也就是审美的快感。与其说艺术是无意识的升华,倒不如说艺术是性欲的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冲动是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它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快乐也就是快乐原则,它不断的发泄,满足,但由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主要创始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他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这一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她的《精神分析导论》这一书中简要的阐明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及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到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观点理论 1,潜意识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 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 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表层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结构中很小,很微弱的一部分。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 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 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无意识包括本能的冲动欲望,人的行为是受本能支配的,但又现实的制约。他把无意识的作用提到了一个高度,认为潜意识起决定作用,认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的核心。 2、人格理论 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 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目标乃 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 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佛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种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3、性欲论 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4、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第一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在他的后期理论中又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为了与生存本能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自杀的欲望。当

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摘要:通过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简要阐述,探讨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一是儿童的成长更需要父母的爱;二是注意同性别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三是不同家庭的教养模式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四是把握好儿童的训练和学习;五是使儿童建立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最后,在启示下分别从重视健全人格培养的教育目标、良好的教育环境、民主型的教育模式、关键的教育时机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探讨儿童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人格发展理论儿童教育启示对策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当代社会教育的主题之一。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d,1856-1939)的人格发展理论为儿童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实现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是驱使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libido)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兴奋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性征期(genital stage)。 1.1口唇期(0~1岁) 这时的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等口腔活动来满足对事物与快感的需求,口腔一带成为其获得快感的中心。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基本满足太多或太少都会产生口腔类型的人格。如:吮吸、哺乳、哭叫过多就可能发展成依赖人或纠缠别人、贪婪、占有欲强的人格。口欲满足太差,就可能形成一种紧张与不信任的人格。在弗洛伊德看来,成人乐观、开放、慷慨等积极的人格特点和悲观、被动、退缩、猜忌等消极的人格特点都可以在这个发展阶段偶然产生的事件中找到根源。 1.2肛门期(1~3岁) 断奶后的幼儿开始在父母有意识的训练下进行自我排泄,因此,这个时期的性感带转移到肛门,婴儿可以在大小便时体验到快乐。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对儿童大小便训练不宜 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刘敏岚陈会 作者简介:刘敏岚,硕士,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从事发展心理学、心理教育研究。 陈会,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素质教育。 59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文艺心理学论文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 年 级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 年 5月20日 学号: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摘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一)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早期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分析, 发现有一个在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现象。他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下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包括个人此刻意识到的, 以及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可以忆起的可复现的部分。前意识, 是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精神, 是后天形成的。如人一边打电话一边买东西, 但是他不会挑错东西, 这时买东西是由前意识支配的。下意识, 又称潜意识, 是深藏在意识下面不为人所知觉不会通过回忆记忆起来的精神内容,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下意识这部分往往是不能为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见容的, 但它不会因此而消灭。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的内容充满本能的色彩, 通常被压抑隐藏着, 只有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 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 泛性论即是用性欲来说明心理病因或动因。但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是广义的。通常人们一般把性和生殖联系在一起, 而弗洛伊德认为生殖固然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性还有其它表现形式, 他用性来解释人的各种行为, 他认为所谓的儿童“性”生活, 既包括两性关系, 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 像幼儿的求人爱抚、喜欢偎傍人和母亲的抚摸甚至文艺创作等举止心态都可视为性欲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有些正常人, 尤其是天赋甚高的人, 会在高尚的文化活动中使自己幼年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 而且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都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性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占有重要的位。对性的突出强调和独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儿童的成长随着性欲的发展由自恋发展到恋他。他用古希腊两个神话构成的两个情节,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来证明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亲近母亲的结论。他的这种以泛性论为支撑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的反抗,同时,他把性的问题大胆的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常人的心理神经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他的研究方法上是值得质疑的。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喜欢用面谈、自由的联想以及梦的解析等方法来研究少数临床病人的生活史,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大众,如并没有证据说明可以从人的口腔期及肛门期的活动预测其今后的人格,也没有证据说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那五个时期。另外,他忽视了人的性心理的社会性,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作用,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化的境地,他也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用一个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