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重要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3.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具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和时空无法分开,具有内在统一性。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好理论体系。

•在哲学意义上,物质即存在,意识即精神。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原理: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总原理
●规律及其客观性原理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1.定义: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语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创造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意识第二性,但不能否定意识的重要反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为什么是辩证统一关系呢?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规律;(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依赖于实践这一基本途径;(3)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善于创造物质条件、手段。

如飞机上天
✧联系与发展规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世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而存在);
2.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之间都不能孤立存在,都通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多样性决定联系的多样性,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本质与表象、必然与偶然的联系)。

●事物的发展性规律
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其实质上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别于变化和运动)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具体讲: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同处于统一体中;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规律的作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未前提;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个子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者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矛盾共性寓
于个性之中,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质量互变规律:量边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
变和质变互透。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

✧认识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主题通过中介作用于客体。

认识(产生,回归,检验)实践
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具体来讲(体现在)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作用于实践客体;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它们的辩证联系表现在: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总之,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

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 定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2.真理具有客观性的原因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3.真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注意“反映” 的概念
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其次,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

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应,这是它具有的条件性、有限性。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
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三)真理与谬误
1.谬误的定义:指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2.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两者不可混淆。

其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

第二,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

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

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3.总之,上面的原理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方法论是:看到真理评判标准上的确定性,有利于我们防止唯心主义;看到真理评判标准上的不确定性。

利于我们反对教条主义。

●如何理解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在实践中如何贯彻价值和真理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精神?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耻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馆、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通过实践产生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一般说来,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小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其中,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
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反映,它们不能单独存在和发生作用。

在两个规律中,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最基本的,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商品的定义:用于交换的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效率:单位实践内的产量——单位产品耗时的多少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认识。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⑵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能够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①人改造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前提。

实践决定认识。

在本材料中,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合理说法的提出充分证明了认识和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正确的。

③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提出正是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④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具有相对性。

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在本题中,体现了如下矛盾分析方法。

①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方法论。

在材料中,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再采用粗放型处理方法,要变废为宝,没有退路就必须多想出路,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②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这是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

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

在本题中,对于旧的垃圾处理方法向新的方法转变,正是应用了这一方法论。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这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针对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把握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的性质进行处理和解决。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采用的解决方法也不同,新的绿色垃圾处理方法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切忌一刀切。

⑤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垃圾问题是人类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规律,尊重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本题中,碎花瓶原理这一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科学研究起到了能动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②马哲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推动事物发展进程,在本题中,碎花瓶原理是正确的意识,推动科学研究发展。

帮助人们进行恢复文物等科学研究。

(2)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
事物错误的认识,两者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题干中,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说明谬误在一定的中介和条件下,在本题中,是实践这一特殊条件,即可转化为真理。

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任何认识在两次飞跃的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材料也充分说明这一原理。

③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统一即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原理。

(注明:考生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任一角度均得分)(3)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我们青年学生,必须以创新为己任,推进科学发展观进程,提高创新意识,就像材料所指,坚持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看问题,打破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水平。

(1)认识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层面;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为老人”这两句富有哲理的话充分了体现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当主体站在自己的角度无法认识客体或认识不全面时,就应该从客体出发,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角度以实现对客体正确的认识,并且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以实现对客体系统的认识。

在教育孩子时,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在设计老年人使用的产品时,把自己想象成为老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客体完整、系统和正确的认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给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具体表现在: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把我们的意识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现实,因此只有勇于实践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二,我们的实践必须要受认识的指导,尤其是作为认识高级形式的理论对于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首先实现对事物的认识,特别是理性认识,并用它来指导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正确的设计和实践还必须要符合主体的需要,不断创造价值,为群众谋利。

总之,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看到实践决定认识方面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认识的主体性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认识的指导下,勇于实践,尊重群众的需要,让生活更加美好。

(1)人与自然关系是分化与统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出现“垃圾围村”问题是因为实践
不合理,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前套村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找到合理的实践方式,从而使得“村里变美了”。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前套村出现“富裕的烦恼”说明矛盾普遍存在,应该正视这一烦恼,这是正确的态度;矛盾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找到合理的方法解决矛盾,前套村在环境革命中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的同时坚持农民是环境卫生主角,充分发动群众,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前套村坚持“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环境整治热情高涨,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典范,自觉地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1)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

(2)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占领华尔街运动说明当前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大困难,许多政策需要调整。

但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并没有动摇。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私有制,都不会改变。

金融业也不会消失。

但是贫富差距的问题必须找到更好的办法使其缓解。

(1)资本流通形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流通形式或者说资本总公式上与价值规律的矛盾,也是资本流通中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

但资本经过流通过程都发生了价值增殖。

(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产生。

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价值量没有变化。

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

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