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化初探

合集下载

民主制度解析

民主制度解析

民主制度解析导言:在当今社会,民主制度被广泛认可为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政治制度之一。

民主制度赋予人民选择权和参与权,保障了人的自由和权益。

本教案将以多个小节的形式,深入探讨民主制度的起源、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主是如何运作的。

一、民主制度的起源民主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雅典城邦。

在这个城邦中,政治权力由所有自由成年男性公民共同决定。

这种直接民主制度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制度逐渐演变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民主制度强调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公平的机会,无论其社会地位、种族或性别。

2. 自由原则:民主制度保障人们的言论、思想、信仰和集会自由。

这些自由权利使人们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

3. 选举原则:民主制度通过选举机制确保政府官员的产生具有合法性和代表性。

选民的投票行为决定了谁将担任政府职位,从而实现了人民对政府的控制和监督。

4. 多元参与原则:民主制度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政党、媒体、非政府组织等,以确保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的多元化和民意的广泛反映。

三、民主制度的优势和局限1. 优势:- 人民参与机会增加:民主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平等机会,使人民能够直接影响并塑造社会。

- 负责任的政府:民主制度使政府领导人对选民负责,因此政府必须履行承诺,并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 意见多样性的容忍:民主制度能够容纳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意见,鼓励公众就公共事务进行广泛和充分的讨论和辩论。

2. 局限:- 决策过程繁琐:民主制度需要广泛的讨论和协调,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缓慢,特别是在应对紧急情况时。

- 资源不平等:民主制度并不能完全消除社会的不平等问题。

在现实中,一些社会群体可能由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而在政治决策中处于劣势。

- 滥用权力的风险:民主制度并不能完全防止个别政治人物的权力滥用。

民主制度解读

民主制度解读

民主制度解读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旨在通过公民的参与和平等的决策过程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人民主权,即政府权力的来源和授权者是人民,政策和决策应当反映出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本文将深入解读民主制度的含义、目的和运作方式,并探讨民主制度的优缺点。

一、民主制度的含义和目的民主制度是指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政治体制。

它追求政府权力的合法性、透明性和代表性,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民主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对各个社会群体和个体平等尊重的政治环境,确保政府权力不滥用,同时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和自我实现。

二、民主制度的运作方式1. 选举制度:选举是民主制度中最常见的决策机制。

通过公开、公正、竞争的选举过程,公民有机会选择代表他们利益的政治领导人和代表,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到和代表。

选举制度可以是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取决于具体国家的政治体制。

2. 三权分立:民主制度通常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相互制衡。

立法机构负责通过制定和修订法律,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法律,司法机构负责独立审判。

这种制衡机制可以避免权力集中和滥用,并保护公民的权利。

3. 公民参与:民主制度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过程。

公民可以通过示威游行、请愿、抗议、咨询和公共听证会等方式表达各自意见,并参与到决策的商讨和制定中。

公民参与的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政策的质量和合法性,也增强了民主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民主制度的优点1. 人民参与决策:民主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使人民能够直接影响和塑造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这有助于确保政府的决策代表公民的意愿,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包容性。

2. 保障人权和自由:民主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民主选举权等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多元化,尊重和保护不同社群的权益。

3. 制约政府权力:民主制度通过三权分立和政府制度的审查限制,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

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形式,民主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起源和持续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对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讨,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和内在机制。

一、民主制度的起源民主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雅典。

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主政体。

这种政体以民众的直接参与为主要特征,通过公民大会、陪审团和选举等形式让民众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雅典民主制度的出现得益于当时社会的特殊背景和思想文化的进步,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民对政治权力的追求和个体自由的尊重。

二、民主制度的发展1. 古代民主制度的演变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些变化。

例如,公共事务逐渐由选举产生的集体机构负责,代替了原有的广大民众直接参与。

这样的发展使得政治权力的行使逐渐专权化,导致了象征性的民主制度衰落。

2. 近代民主制度的兴起近代民主制度的兴起则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启蒙运动的理念提倡了人的平等和个体的权利,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出了要求。

而工业革命则催生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成为近代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限制君主制度的权力,并确立以人民为基础的政治体制,这两个国家为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优势和挑战1. 人民的基本权利得以保护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其权力来源于人民,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民。

这种制度能够确保个体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平等权利。

2. 政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在民主制度下,不同的政治力量会通过竞争来争取选民的支持,保持政权的制约和平衡。

此外,新闻媒体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能够对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然而,民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政府运作的低效问题。

在民主制度下,政府的决策需要经过多方协商和程序,导致政策制定过程相对较慢。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发展的研究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发展的研究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发展的研究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发展的研究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民主制度建设、民主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一、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着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以中国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之路。

二、民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

这一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能够真正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

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权利,让人民能够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选举制度和多元化的参与机制来实现。

2. 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要依法治国,使法律成为制约和规范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加强法治教育,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和维护。

3. 人权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要确保人权的全面保障和发展。

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人权,通过加强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措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祉。

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

从初期探索到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动改革,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全面发展,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民众认知度: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让民众真正成为民主制度的主人。

理解民主制度

理解民主制度

理解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主要特点是政权由人民来决定,是广泛参与和平等竞选的体制。

民主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实现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并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民主制度的定义、原则、历史背景、优势和局限,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民主制度的定义和原则民主制度的定义是一个政体或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包括选举制度、权力分立、公开透明等核心内容。

其核心原则是政权来源于人民,政府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在民主制度中,选举被视为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选举人民代表来管理和运作政府。

二、民主制度的历史背景民主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时期,如雅典的民主制度。

然而,在现代意义上,民主制度的发展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

启蒙运动推动了人权意识的觉醒,美国独立战争则奠定了一个基于平等和自由的政治基础。

从此,民主制度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政体。

三、民主制度的优势民主制度具有众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给予人民更多的参与和决策权。

其次,民主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实现权力的分立和制衡。

同时,民主制度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最后,民主制度有助于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维护社会正义和人民的利益。

四、民主制度的局限民主制度虽然有众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首先,在实践中,民主制度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缺乏效率和效力。

由于政策要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协商,决策过程常常较为繁琐和耗时。

其次,民主制度容易受到政治利益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政策决策的偏向和不平衡。

此外,民主制度也可能面临选举过程的负面影响,如选举舞弊和政治腐败等问题。

五、民主制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在当代社会,民主制度已经成为公认的政治理念和发展目标。

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立和巩固民主制度,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民主制度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和进步。

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初探

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初探
革 的 深 化 , 国 退 民 进 , 非 公 有 制 企 业 逐 步 增 加 ,使 原 来 行
要基 础 ,在 促进 企业 改革 、推动 企业 发展 和职 工队伍 稳定 等方面 发挥 了积极 的作 用。随 着企 业改 制 的不断 深 化 ,企
业 所 有 制 形 式 呈 现 多 元 化 ,使 原 来 已 具 系 统 化 、规 范 化 、

就不是 那么重要 了, 致使 职代 会制度 的落实也 就难 以保 证 、 3、企 业改制 后,民主管理 的制度 和规定 相对 滞后 多 年来 的实践 证 明, 以职 代 会为 基本 形式 的 民主管理 制 度与
改 革 开 放 同 步 发 展 ,在 实 行 民 主 决 策 、 加 强 企 业 管 理 、 协
工 群 众 对 企 业 改 制 方 案 的 出 台 、 实 施 、 运 作 倍 加 关 心 ,渴
告制 度等 ,很 大程 度上 是面 对国有企 业 制定 实施 的 ,而 新
的 民 主 管 理 制 度 却 没 有 应 运 而 生 。 尽 管 各 级 工 会 组 织 在 积 极 探 索 非 公 企 业 民 主 管 理 的 渠 道 和 形 式 , 但 由 于 缺 乏 专 门
的法 规 ,实 际操作 起来 难 度很 大 ,致 使 民主管理 的 渠道 还
欠 畅 通 , 民 主 管 理 工作 相 对 滞 后
望知 情权 、参与 权 的实现 。作 为企 业 民主管 理 的客体是 企 业经 营管 理者 和 企业 行政 ,大多数 情况下 有决 策权 ,对主
体 有 领 导 或 决 定 作 用 , 决 定 着 民 主 权 利 的 实 施 效 果 。企 业
二 、对完善企 业民主管理制 度的思考 不 论是 公 有制 企业 还是 非公 有制企 业 ,对管 理 的要求 必然 是 既要处 理 好所 有者与经 营者 的关 系,又要 处理 好 经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初探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初探
鎏 壅 堂
— —
— 一 —
基 层 民主 法 治 建 设 的 初 探
张 倩
( 南 财 经 大 学 法 学 院 四 川 成 都 6 13 ) 西 1 10
摘 要 :加 强 农 村 基 层 民 主 法 治 建 设 是 建设 和谐 社 会 的 重要 基 础 ,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法 治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社 会 主 义 政 治 文 明 建 是 是 设 的基本 内容和重要基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水平的高低 , 对完善社会 主义民主 法治建设 , 而促进和谐 社会 的建设 与发展 有着重要 的影 进 响 作 用 。本 文 首 先 介 绍 我 国农 村 基 础 层 民 主 法 治 建 设理 论 基础 , 接 着从 农 村 基 层 民主 法 治存 在 的 问题 和 如 何 促 进 和 提 高 两 个 方 面 进 行 初 再
场经济。这就决定 了我 国实行 的民主性质是 人民 民主 , 也就是 人 民当家
作主。
2 民 主与 法 活的 关 系 .
② 认真实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进一步 健全全村 自治组织 在乡镇
人 民政 府 指 导 下 积 极 开 展 工 作 , 善 工 作 制 度 、 洁 奉 公 、 心 为 民 , 强 完 廉 热 增 党 的观 念 , 自觉 接 受 村 党 组 织 的 领 导 。 ③ 完 善 民 主 主 义 程 序 , ~ 步 健 全 特 级 民主 决 策 制 度 , 是 涉 及 农 进 凡
组的 自治作用 , 民以法行使 自己的权利。 村
④ 完善村 民 自治 章程 , 进~步健全村级 民主符理制度。这是基层 民
主 法 治 建 设 的 核 心 内 容 。村 民 自治 章 程 等 村 级 公 共 事 务 管 理 制 度 , 经 要

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搞好企业的民主管理,已成为企业各项工作需要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创新的课题。

【关键词】现代企业;民主管理;职工代表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渐显现,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现代企业的可持续的科学、协调发展。

因此,分析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在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企业对应该通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事关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问题,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而以企业的决定、制度、规定等方式下发执行,以种种原因绕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法定和必要的程序。

2.职工代表大会质量不高。

有的企业召开职代会前,不认真按照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程序,不事先通知开会议题,不征求代表对会议内容和有关问题的意见,使代表们因时间仓促而提不出针对性强、切合企业实际、措施得力的高质量提案。

有的企业不按照《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中有关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内容,对职工关切的企业招待费、福利费使用、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等职工的关注敏感问题或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

3.有的企业“厂务公开”制度不够健全、规范。

在上级检查时、或有新的要求时,形式上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但检查过后,又变得无声无息。

有的企业公开时,只公开一般事项,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干部的提拔使用、物资采购、施工合同的招投标等事项或不公开或只有部分公开。

厂务公开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的工作制度、明晰的厂务公开工作台帐和有力的监督落实机制。

4.部分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不高,意识不强。

对企业的经营方略、HSE体系、企业文化建设等事关企业科学有效、快速协调发展的提案和建议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高。

民主制度浅析

民主制度浅析

民主制度浅析民主是什么?这在人类社会的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是一个生生不息、永不落后的话题,民主问题也一直是每一个研究政治或行政的人不可避免的问题。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我宁愿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受苦,也不愿再一个专制的社会中享福。

民主——历代哲人所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

我们从未而且永远不会怀疑“民主”的价值。

从詹·拉·洛威尔的“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到清代何启的“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毫无例外,古今中外的学者都选择把民主作为政治信仰和追求。

很多人认为真正的民主很难实现,事实也确实如此。

于是我们会听到很多人抱怨,“太不公平了、太不民主了”,可是抱怨的潜意识是公众对民主的渴望,“因为渴望,所以才会抱怨”,正因为它是美好的,才会让人追求。

那么,民主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呢?龙应台说:“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发表了任何意见不怕有人秋后算账;民主就是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讨回,不管你是什么阶级什么身份;民主就是不必效忠任何党,不必讨好任何人,也可以堂堂正正地过日子;民主就是打开电视不必忍受主播道德凛然地说谎;民主就是不必为了保护孩子而训练他从小习惯谎言;民主就是享受各种自由而且知道那自由不会突然被拿走,因为它不是赐予的;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

”一、民主的起源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古代经典理论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或者说是“多数人的统治”。

但迄今为止,似乎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哪一个学者,能够提出一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民主概念。

我们认为,民主是一种被社会认可和追求的价值形式,是一种理念。

在今天,民主通常用以称呼代议民主制的其中一种形式—自由民主制,在自由民主制里被选出的民意代表、以及多数人的民意在行使决策权力时必须受到法治的限制,通常是用一套宪法加以管制,以强调对于个人和少数派的自自由和权利的保护。

民主制度剖析

民主制度剖析

民主制度剖析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它旨在实现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人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本文将从民主制度的起源、原则、优势和挑战等角度进行剖析。

在整个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主制度背后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并分析它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一部分: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民主制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代,最早的民主制度出现在雅典。

希腊古代哲学家柏拉图等人对民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民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到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再到二十世纪各国的民主浪潮,都为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部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包括政治平等、人民主权、多元参与和法治原则。

政治平等意味着每个公民在社会和政治决策中享有平等地位。

人民主权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应该源自于人民,并通过选举和参与来表达人民的意志。

多元参与强调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包括投票、言论自由以及参与政治组织和社会活动等。

法治原则则强调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三部分:民主制度的优势民主制度相比于其他政治制度具有一些明显优势。

首先,它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合法权力。

其次,民主制度能够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此外,民主制度也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人民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四部分: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然而,民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民主制度的决策过程可能受到利益集团和少数人的操控,导致民意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其次,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也是制约民主制度运行的重要问题。

此外,全球化和社会多样性的增加也给民主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民主扩展的难题和民族冲突等。

结论综上所述,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原则、优势和挑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民主制度便一直是政治制度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到现代的议会制度,民主制度在政治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民主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古代的民主制度在古代,民主制度首次被发现于公元前508年的雅典城邦。

在雅典城邦中,政治权利被赋予了广大居民,而不仅仅是少数人。

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进步,借此使居民成为城邦的真正主人。

每个居民在选举议员和宪法制定上都有平等的权利。

这个政治制度也是第一个将市民分配为财富等级的制度,并将财富等级作为选举和监督机制的一部分。

二、近代的议会制度在欧洲,议会制度开始兴起,法国、英国等国家陆续成立议会制度。

议会制度被赋予了监督政府和制定法律的权利。

在工业革命之后,议会制度的发展得到了加速,亦推动了民主制度的普及。

随着阶级斗争和民主运动的不断发展,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和北美洲的选举制度更加完备。

三、民主制度的全球推广20世纪初,民主制度迅速传播到全球。

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和20世纪60年代的拉丁美洲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

此外,非洲和亚洲的独立运动以及前苏联集中营的打破,都在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运动。

尽管它在许多国家被拥护和实践,但民主制度在某些国家中仍面临挑战,甚至被质疑。

四、民主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民主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广泛的话题,从政治科学家到普通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从全球范围内的事态发展来看,人们视民主制度为转型国家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

未来,民主制度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大趋势发展:首先是数字化的民主,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转化为智能公民社会。

数字公民社会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全新的社会形态,其核心价值是开放性和自治性。

基于数字化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民主制度将在未来更加灵活、公平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多元化的民主化,民主政治将越来越多元化。

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为多元化的民主机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一人一票”的选举模式。

民主制度的探索演讲稿

民主制度的探索演讲稿

民主制度的探索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民主制度的探索”。

民主制度,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大成果,是人们共同探索的结果。

它源于人们对自由、平等和公正的追求,是一种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制度安排。

然而,民主制度的探索之路从未平坦,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的结果。

首先,民主制度的探索需要我们拥有勇气。

勇气是我们迈出探索之路的第一步。

历史上,无论是美国的独立宣言,还是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勇敢的人们站出来,勇敢地发出了对专制统治的质疑。

同样,我们也需要勇气,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挑战,勇敢地为民主的理念奋斗。

其次,民主制度的探索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

开放的心态是我们拓宽探索之路的关键。

在不同的文化、制度和观念中,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经验和智慧。

正如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只有在开放的心态下,我们才能汲取各方面的智慧,不断丰富和完善民主制度。

再次,民主制度的探索需要我们具备坚韧的毅力。

毅力是我们坚持探索之路的动力。

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时间和努力,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和探索,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达到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

最后,民主制度的探索需要我们保持理性的思考。

理性的思考是我们前进的指南。

在探索民主制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理性地思考解决方案,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理性的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

亲爱的同学们,探索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齐心协力,勇敢地踏上探索之路,保持开放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和理性的思考,为实现更加美好、公正、自由的社会而努力。

谢谢大家!。

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路径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初探

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路径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初探



公共 决 策作 为 一种 对 社会 资源 作权 威 分 配 的手段 , 是 公共 管 理 过程 中最 为重 要 的 一环 , 从 某 种 意义
上说 , 管理 就是 决 策 , 公共 管 理始 终是 围绕 着公 共决策 的制 定 、 调整 、 实施 进行 的 。在人 民 当家作主 的社会 主义 社会 , 人 民 民主是 社会 主 义 的生 命 , 国家 的一 切权 力属 于人 民 , 发 展更 加广 泛 、 更 加充 分 、 更 加健 全 的
主 的 一 个 重 要 考 量 就 是 要 完善 公 共 决 策 机 制 , 提 高 决策 的科 学化 、 民主化程度 , 这 是 公 共 决 策 最 重 要 的价 值 取 向。 协 商 民主 能 够 帮 助 实现 。 协 商 民主 在 中 国的 运 用及 实践 主 要 体 现 在基 本 政 治制 度— — 多 党合 作 的 政 治协 商 制度 . 以及 以 温 岭 民 主 恳 谈会 为代 表 的 基层 民 主 实践 。
人 民 民主是我 国政 治 体制 改 革 的一 大 目标 。 因此 。 公 共决 策 的首要 目标 是 要充 分 地反 映 和实 现最 广大人
民群 众 的利益诉 求 , 处 理好 各 种具 体 的 利益关 系 , 实 现政府 与公 民的 良性互 动 , 共 创 和谐 。公共 决 策 民主
化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 内容 。 是指“ 公共决策主体最大限度地让人 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 ,
[ 作者简介 】 张智文 ( 1 9 8 0 一 ) . 男. 福建省漳州市人 . 漳 州 市 委 党 校讲 师 。

3 4・
张 智 文 :公 共 决 策 民主 化 的 路 径 分 析

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途径与方式初探

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途径与方式初探

一、确立对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途径与方式的新认识笔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有效实施职工民主管理,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民主管理途径与方式,必须确立以下新认识: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本身是一个责权分明、相互制约、协调规范的运行体制。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条例》对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职工行使民主监督等都作了规定。

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责权分明、相互制约、协调规范的运行体制,因此职工民主管理必须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运作,而且必须保证法人治理结构体制的有效运作。

第二,尽管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正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但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没有变。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始终要求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

《企业法》、《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都有明确规定。

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机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法定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决不能忽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忽视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并积极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三,由于目前有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修改较滞后,需要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出资者和职工的两者权益关系的规定还不够清晰,甚至有一些矛盾的问题。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历史与民主制度探索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历史与民主制度探索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历史与民主制度探索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的事件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社会和未来的走向。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历史知识,更需要学会思考并应用历史的智慧,特别是在民主制度的探索方面。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如何结合历史与民主制度,以及这种探索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一、历史与民主制度的联系历史与民主制度紧密相关,因为历史是民主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见证。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而理解民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不同制度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影响。

在古代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政体,如专制、君主制、共和制等。

通过了解这些政体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民主制度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政治制度。

历史上的专制政权常常导致统治者的滥权和社会的不公平,而民主制度则能够实现民众的权利和利益的平等保障。

其次,历史还告诉我们民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通过学习各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主制度的发展轨迹和变革。

例如,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都是民主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主制度的形成和演进,并从中吸取启示。

二、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历史与民主制度探索方法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历史与民主制度探索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同时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民主意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案例来了解不同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实践。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历史上的民主运动、宪法制定或政党发展等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社会对于民主制度的追求和实践,同时也能够分析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为我们今后的社会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其次,我们可以参加一些有关历史和民主制度的研讨会议或活动。

这样的活动通常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我们可以向专家学者请教,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并听取不同观点和意见。

高中政治民主制度的运作探析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民主制度的运作探析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民主制度的运作探析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公开课的背景是高中政治教育中的民主制度运作的探索与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民主制度的理念、原则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民主制度的概念和运作原理。

2. 理解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和优势。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民主制度的定义和原则。

2. 民主制度的运作流程和机制。

3. 民主制度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预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3. 观摩案例分析,研究优秀实践经验。

4. 学生展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民主制度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民主制度的定义、原则和运作流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应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民主制度的实际运作和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观摩研究:观看其他学生小组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研究彼此之间的经验和方法。

6.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思考。

7. 总结:对民主制度的优势和重要性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和支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展示评价: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效果。

3. 课堂测试:考察学生对民主制度的理解和运作原理。

七、延伸活动1. 参观当地政府机构,深入了解民主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

2. 与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分享民主制度的理念和经验。

八、教学资源1. 案例分析材料:选择与高中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案例。

2. 视频资源:收集优秀的民主制度运作案例视频。

3. 书籍和文章: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民主制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

民主制度化初探

民主制度化初探

收稿日期:1999-03-15民主制度化初探马德普 涂晓芳摘 要 民主制度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民主制度化过程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逐渐组织化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政治参与逐渐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是民主的各种规范逐步法律化的过程;也是民主的价值和规范逐渐被公民内化的过程。

关键词 民主 民主制变化 公民作者简介 马德普,男,1955年生,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教授。

(郑州 450052)涂晓芳,女,1975年生,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97级研究生。

(郑州 45005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提出了民主制度化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报告又重申了这一点,提出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党提出的民主制度化的要求,无疑抓住了民主建设的根本。

但什么是“民主制度化”,由于党的文件没有明确作出界定,所以,人们之中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甚至模糊的认识。

其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把“民主制度化”理解为把有关民主的规章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民主政治活动能够规范地进行。

很明显,这样理解的“制度化”,实际上就是“制度的法律化”。

而这样的理解,显然是过于简单了。

照这样的认识去做,是很难达到我们的既定目的的。

那么,民主制度化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管见,以就教于政治学界的同志们。

第一,民主制度化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民主制度化的前提和动力。

没有这种参与,就不可能有民主制度,因为民主制度的实质就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保护、疏导和规范。

然而,如果这种参与不是公民发自内心的、自觉的参与,那么,即使建立一套所谓的民主制度,这种制度也不会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因为,它缺乏内在动力的推动,其运转只是靠外在力量的拨动,一旦这个外力停止作用(不管是因为劳累和厌烦,还是因为突然改变了主意),这个机器就会很快停止运转,直至死亡。

邓小平民主制度化理论初探

邓小平民主制度化理论初探

作者: 李和中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教授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实践
页码: 18-19页
主题词: 民主制度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生活;规范性;政治活动;发展史;普遍性;法定程序
摘要: <正> 所谓民主制度化是指将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开展的民主活动用系统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固定下来,使之具有规范性、普遍性和权威性,保证民主政治活动有序地进行。

现代民主的发展史是与国家的民主制度化形成进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撇开民主的阶级属性不言,不难看出,任何种类的民主,都是被一定制度所规范,并在法定程序中进行的,这是。

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探究

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探究
民主制度的未来
未来,民主制度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 的需求,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完善和发展。
02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主权在民
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代表 或直接行使权力,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平等权利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 人身自马共和国时期,参议院成为立法和决策机构 ,代表了早期民主制度的实践。
3
中世纪的议会制度
中世纪欧洲出现了议会制度,代表了封建社会 中的一种民主尝试。
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建国与宪法
01
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和选举制度,为现
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法国的《人权宣言》
美国宪法与共和制民主
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制民主, 为现代宪政提供了借鉴。
英国的代议制民主
自13世纪起,英国通过议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开创了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法国的共和制与半总统制
法国在历史上曾实行共和制,后来发展为半总统 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
民主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01
民主制度的价值与意 义
人权和法治
现代民主国家重视人权和法治,通过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自由。
参与式民主
现代民主国家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过程,通过各种途径如听证 会、民意调查等来收集民意。
04
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
古希腊的民主实践
在古希腊时期,雅典等城邦实行了直接民主制度 ,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景与展望
民主制度的全球扩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日益密切,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 广和实施将继续深化。尽管各国在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民主制度 的普遍价值将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1999-03-15民主制度化初探马德普 涂晓芳摘 要 民主制度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民主制度化过程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逐渐组织化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政治参与逐渐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是民主的各种规范逐步法律化的过程;也是民主的价值和规范逐渐被公民内化的过程。

关键词 民主 民主制变化 公民作者简介 马德普,男,1955年生,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教授。

(郑州 450052)涂晓芳,女,1975年生,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97级研究生。

(郑州 45005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提出了民主制度化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报告又重申了这一点,提出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党提出的民主制度化的要求,无疑抓住了民主建设的根本。

但什么是“民主制度化”,由于党的文件没有明确作出界定,所以,人们之中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甚至模糊的认识。

其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把“民主制度化”理解为把有关民主的规章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民主政治活动能够规范地进行。

很明显,这样理解的“制度化”,实际上就是“制度的法律化”。

而这样的理解,显然是过于简单了。

照这样的认识去做,是很难达到我们的既定目的的。

那么,民主制度化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管见,以就教于政治学界的同志们。

第一,民主制度化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民主制度化的前提和动力。

没有这种参与,就不可能有民主制度,因为民主制度的实质就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保护、疏导和规范。

然而,如果这种参与不是公民发自内心的、自觉的参与,那么,即使建立一套所谓的民主制度,这种制度也不会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因为,它缺乏内在动力的推动,其运转只是靠外在力量的拨动,一旦这个外力停止作用(不管是因为劳累和厌烦,还是因为突然改变了主意),这个机器就会很快停止运转,直至死亡。

由此可见,民主制度的建立必须依赖于公民的自觉参与,没有这种自觉参与,民主制度化就是一句空话。

这就说明,凡是想真心推动民主制度化进程的,就必须珍视公民的参与意识,保护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有利于公民参与意识提高的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国家在民主制度化的进程中,曾存在过这・82・ 第32卷 第4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7月 V o l .32 N o .4JOU RNAL O F ZH EN GZHOU UN I V ER S IT YJu l.1999 样一种倾向,那就是,当制度建设不够完备,或者说跟不上参与发展的要求,因而出现了某种混乱时,政府不是积极地建立制度,规范参与,而是片面地压制和打击公民的参与活动和参与积极性,把混乱的责任都统统推到老百姓的头上。

这种做法无疑是不利于民主制度化进程的。

因此,在对待民主制度化的态度上,是否真心要求民主制度化,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是规范公民的参与,还是打击公民的参与。

第二,民主制度化过程也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逐渐组织化的过程。

民主制度化最主要的就是民主权力的形成和运用的制度化。

然而,民主权力的形成离不开公民的政治组织,只有公民的政治参与被组织起来,才会有民主的权力;并且,分散的公民力量只有组织成为权力,才能谈得上民主地运用权力。

因此,亨延顿说:“组织是通向权力之路,同时,也是政治安定的基础和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

许多现代化中国家出现的权力和权威的真空或许可由个人魅力型领袖或军事力量来填补。

然而,只有政治组织才能永久地填补它。

”这就是说,没有公民政治组织的权力一般是依赖于军事力量和领袖魅力的权力,而这后两种权力常常是难以维持长久的,并且本质上也是非民主性的权力。

近代以来民主进程的历史经验证明:民主制度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民的政治组织逐渐代替领袖魅力和军事力量成为权力主要基础的过程。

同时,历史也证明,只有发达的公民组织才能使民主制度不因领导人(或其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卫民主制度免受反民主势力的攻击,没有这种组织而仅靠法律来保障,那必定是软弱无力的。

实际上,公民的政治组织本身就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基础,是因为它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权力资源和物质载体;作为组成部分,是因为组织本身本质上就是一种制度架构或制度的化身。

这恐怕就是为什么亨廷顿把“制度化”看作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的原因。

公民的政治组织既然是民主制度的权力来源,那么,民主制度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力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政治组织容纳公民数量的多少和组织公民进行参与活动的能力的大小,而后一点又取决于公民组织内部的制度化水平。

不过,在民主制度化的进程中,政治组织在初级阶段的不成熟性,常常成为社会混乱的一个根源,而这一现象又经常成为人们反对公民成立政治组织的主要理由。

在这里,确实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一种或许能够减少这种混乱代价的办法,就是先培育基层的公民自治组织,以便为范围更广的政治参与积累经验。

第三,民主制度化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政治参与逐渐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民主制度虽然继承了古希腊罗马历史上一些民主性制度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各国根据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逐渐发展起来的。

民主制度化之所以需要不断的制度创新,其主要原因就是,民主制度对于许多国家(特别是没有民主传统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作为一个新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或者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参与意识是不断发展的,参与的组织程度是不断提高的,组织内部的制度规范要随着组织的成长而不断完善。

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民主规范,只能在政治实践中被逐渐认识和接受;把各种政治组织整合为统一政治共同体的更大的制度框架,也只能在创新、试错、再创新的循环过程和伴随的政治冲突中逐渐复杂和完善起来。

总之,民主制度的创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奢望一夜之间从外边搬进一个民主制度,或者把一个初创的民主制度看成是一个无需再变革的完美制度,那都是幼稚可笑的。

民主制度化只能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来实现。

这种创新一方面要使人类已有的民主经验适合于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使本国已有制度中不适应民主发展需要的内容,得以革除和更新。

这一切既是为了不断地满・92・马德普 涂晓芳 民主制度化初探足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的制度需求,也是为了使现实中的制度规范更加合理化。

只有使制度的供给不断适应制度的需求,公民的政治参与才会在制度的框架内有序地进行,参与的扩大才不至于导致社会的混乱。

制度规范只有充分合理化,才能被广大公民充分地接受和认同,从而也才能减少公民政治参与中的非理性行为,使参与活动逐步理性化。

第四,民主制度化过程是民主的各种规范逐步法律化的过程。

民主规范的法律化,就是把大家认同的并具有合理性的民主制度规范,逐渐通过成文法律的形式明确和固定下来。

尽管我们前边讲过,没有充分发达的组织,法律的保障是软弱无力的,但并不是说法律的保障就没有意义。

民主规范的法律化不仅在于能使这些规范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更重要的在于,它能白的行为规则。

这种规则的明确性既便于人们遵守和对他人预期,又有利于避免因规则的模糊而引起的各种纠纷和冲突,而这些无疑是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稳定的。

因此,从形式上讲,民主规范的法律化确实是民主制度化的重要表现。

第五,民主制度化过程也是民主的价值和规范逐渐被公民内化的过程。

所谓“内化”,按帕森斯的说法就是,文化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实际被结合进人格系统的过程。

通俗一点讲,内化就是规范所体现的价值成了个人本身的内在需求,而这些规范也成了个人自愿遵守并进一步演化成个人习惯的行为模式。

帕森斯曾把内化看作是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亨廷顿虽然没有用内化的概念解释制度化,但他把制度化看作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的过程,实际上讲的就是内化问题。

这里讲的“获得价值”就是人们把外在的制度规范看作是有价值的,是符合自己内在需要的,从而自觉地去遵守它。

实际上,一项制度无论本身如何合理,无论它有什么样的强制力作保证,只有被它所涉及的大部分社会成员内化为个人自觉和习惯的行为模式,它才可能会是真正稳定的。

民主制度也是这样。

不过,民主制度规范的内化比自然共同体中的规范内化要困难得多。

这是因为,民主制度是复杂社会中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冲突、维护共同利益的一种复杂机制,对这种复杂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比对自然共同体中的简单机制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更高的理性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民主社会一般更加强调用法律作外在保障的原因之一。

然而,不管法律的作用有多大,都不可能代替内化对民主制度化的作用。

因为,内化为民主制度提供着合法性,为纷争日多的现代化社会提供着凝聚力。

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内化,即对民主规范没有一定程度的共识,那么,存在着互相纷争的各种组织的民主社会就不会有足够的凝聚力,有秩序的政治参与就难以保障,民主的制度化也难以实现。

当然,民主规范内化的程度,除了公民的实践经验和认识能力以外,还取决于规范自身的合理性,即规范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着公共利益。

这实际上就是亨廷顿所说的制度的自立性问题。

总之,民主制度化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逐渐复杂的民主制度规范体系不断适应公民政治参与日益增长的需要,使政治参与逐步组织化、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也是通过不断的法律化和内化,使这个规范体系日益稳定的过程。

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民主制度才会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并最终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 辛世俊)・03・ 第32卷 第4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7月 V o l .32 N o .4JOU RNAL O F ZH EN GZHOU UN I V ER S IT YJu l.199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