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文化视野看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
老舍与鲁迅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作者:梁健晟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老舍与鲁迅作为爱国主义作家,在批判国民劣根性,重塑国人灵魂等价值取向方面有着共通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分析老舍与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并思考其中异同,为改造国民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舍;鲁迅;国民性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2-0015-02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受挫与自我抗争的历史。
不少有识之士冀望于改革、变法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然而最终都功败垂成。
以“变法图强”为口号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改良主义的幻灭,在改良主义遇到瓶颈时,梁启超最先提出“国民性”改造一词,以期从价值观的层面开启民智,改造国家。
在文学界,老舍与鲁迅同样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在关注国家命运,揭露国民劣根性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他们重新审视国人,以实现启迪民智、重构国民性的理想。
一、老舍的国民性问题思考在老舍的作品中,或是嘲讽了视金钱为万能、利欲熏心的市井无赖(《老张的哲学》);或是反映社会黑暗、表现对苦难妇女的真挚同情(《月牙儿》);或是置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表现中西文化冲突的本质,揭示着民族文化必然更新的本质(《二马》)。
尽管上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尽相同,但其思想指归性是一致的,即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同时探求民族发展的道路。
老舍的国民性批判。
老舍创作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具有深刻的国民性批判意义。
《老张的哲学》描绘了一个恶贯满盈的高利贷者——老张。
无论他的信仰、语言、职业如何变化,始终以“钱本位”为“人生准则”,见到洋人点头哈腰,对国人如同豺狼虎豹,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市侩精形象。
无独有偶,《赵子曰》中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对比。
一个是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的大学生赵子曰;另一个是有知识有抱负的爱国青年李景纯。
通过比较,穿洋装、学西洋文化,热情高涨地闹学潮的赵子曰并非国之栋梁;讲求真实干才、摆脱传统禁锢的李景纯才是国之希望。
老舍小说市民形象文化分析
老舍小说市民形象文化分析[摘要]老舍用众多小说构建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他在观察表现市民社会时,所采取的角度是独特的,并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
老舍的小说正是以这种文化为基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市民形象。
老舍的市民形象分为四类,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理想市民形象、城市贫民形象,老舍在描绘时都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特色的社会悲剧意识。
[关键词]北平文化家庭伦理国民性民族性格劣根性在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大师们中间,老舍显然不同于鲁迅、茅盾、巴金。
老舍作为北京一名普通的贫民作家,老舍把自己的注意力死死盯住了那些普普通通城市市民的生活,特别是他们的社会风习、民俗、时尚、思维习惯、行为模式、日常生活。
老舍兢兢业业、从容不迫、有滋有味、本本分分地描写底层市民悲欢离合,而他的描写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城市市民在中国黑暗社会中那种悲苦无告的悲惨生活遭遇和悲惨命运。
老舍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就是说老舍从文化的角度来表现一部分中国人之面貌,从而发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存在及中国人仍生活在黑暗世界之中。
老舍的小说善于从很细微的方面写城市市民的生活、处所等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加以概括,最宽泛而最恰当的恐怕就是“文化”——老舍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型”的作家。
这里所提及的“文化”主要是指“北平文化”。
从老舍作品中关于“北平文化”的艺术展示来看,它是一个当代的多层面的复合体,它至少有三个层面:(一)传统文化。
这主要是指根深蒂固的北平士大夫文化,出仕—升官—“权”是这一层的深层内核。
在旧中国,三公九卿、王侯将相,庞大的官僚机构垄断了一切社会精神与物质文化,这一社会政治制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不仅仅是“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事业格式”的影响,而已经是从“事业格式”到思想作风、人生趣味、自我意识各个方面。
结果便构成了一种“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传统心态,这便产生了两方面的恶果:一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威结构的依附不仅是一种制度上的依附,而且是内在的心理依附。
论《猫城记》中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104美学2021/02一、《猫城记》内容简介《猫城记》主要讲述了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飞机上只剩下了“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它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
在猫城中我看到了猫国人一直以一种吃了会让人上瘾的迷叶为生,同时“我”还观察了猫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发现了猫国社会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军事落后、教育荒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因此“我”得出了猫国社会毫无拯救可能的结论。
整部小说都是从“我”的视角来进行描写的,“我”联通了猫国与外部的联系,同时通过“我”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用我的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力求冷静而客观地描写出猫国人的生活现状,突出猫国人的愚昧、麻木、自私自利,以及猫国社会整体的腐败灰暗,毫无拯救的可能。
二、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原因(一)时代背景原因《猫城记》写于1932年,1933年出版,小说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猫人社会,这种悲剧的幽默,不是为了使人发笑,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深思。
曾经有一句话讲到“寓言盛行的时代,绝不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时代”,老舍就处在这样一个压抑的时代。
当时老舍面对着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包括对出版物的严格审查限制,无法直抒胸臆地将他对中国黑暗现实状况的不满书写出来,只能以一种黑色幽默、象征隐喻的方式,从描写猫国的黑暗现实中间接地映射出中国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于中国现状的不满。
1930年代初的旧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蒋冯阎中原大战,1931年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战争在继续,举国慌乱。
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社会各阶层都怀着不同的心理,有人苟且偷生,有人积极奋战。
《猫城记》就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发表。
这部作品在批判中国国民性的同时也在警醒众人,不要像猫国人那样生存,不然中国就真的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猫城记》也是一部政论小说,表达了老舍对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的反馈与设想。
(二)个人性格原因老舍是一个学贯中西的文人,幼年时在刘大叔的帮助下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后来又接受了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了解和喜爱的,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是十分认同的。
【推荐下载】简述老舍小说的市民文化批判情怀
简述老舍小说的市民文化批判情怀以下为为您编辑的简述老舍小说的市民文化批判情怀,敬请关注!! 论文摘要:平民作家老舍广泛细致地描写了市民生活,本文围绕其创作中难以割舍的市民文化情惊,从形成原因、内容层次及建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出身市民阶层的老舍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写小说,其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而且因其小说中体现的独特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建立在对下层人民深刻理解上的市民文化批判情怀,给读者强大的震撼力。
老舍成了说不完的老舍,至今魅力长存。
传统的文艺理论认为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作家对于生活的体验,因此探索作家外在环境,可以阐释其内在心里及其潜意识依据。
老舍独特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首先源于幼时的生活环境。
老舍生于清朝末年北京一个旗人家庭,父亲是一名下级旗兵,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战死,父亲死后,一家六口人靠母亲为人拆洗缝补,艰难维持生计。
老舍曾这样谈到他的家庭情况: 我还不到两岁,父亲即去世,一家更穷了,天天吃棒子面与咸菜。
因为穷,九岁才在宗月大师资助下得以上学,这样贫穷的身世经历一开始就将老舍置于底层社会物质匾乏中。
正如《昔年)诗中写道: 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童年习冻饿,壮岁饱酸辛。
这首诗正是对他前半生忧患经历形象的写照。
这些艰辛和不幸正是老舍一生写作的感情切入点,他将笔触伸到城市底层的贫民领域,他所提供的都市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是无人堪与比拟的,他描绘了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五光十色的市民王国,诸如车夫、老人、暗娟、巡警、教员、拳师、土匪、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和为非作歹的洋奴汉奸,都有栩栩如生的刻画,都市古风、市井俗态无不穷描极绘。
一老舍作为小说家最杰出的贡献,就以他广阔的审美事业,提供一部古都社会新旧更迭期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百科全书。
其次源于母亲的影响。
老舍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谈到: 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很义气的女人。
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
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主题。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老舍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通过一系列小说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并对国民性的改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期望。
本文将从老舍小说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他在小说中如何展现国民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他对于理想国民性的探索和构想。
通过对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主题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期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老舍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种种劣根性。
老舍并不回避对民族弱点的批判,相反,他坚信只有通过深入剖析和批判,才能找到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在老舍的小说中,他常常通过描绘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整个社会的病态。
这些人物往往具有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特质,这些特质在老舍看来,是阻碍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剧命运,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祥子的自私、狭隘和愚昧,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他还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探索了这些劣根性的根源。
他认为,这些劣根性的形成,既有个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改造国民性,既需要个体的自我觉醒和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整体变革。
老舍的国民性批判,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批判,而是一种积极的改造。
他相信,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劣根性,并努力去改变,那么整个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自我救赎。
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实现了自我觉醒和成长。
这些人物的成长历程,既是他们个人的蜕变,也是整个民族进步的象征。
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是一种深刻的、全面的批判。
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摘要] 对国民性的批判始终贯穿于老舍的小说创作之中,老舍通过对北京市民阶层的精神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其人格丧失的深刻揭示,完成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在批判国民性的同时,他又努力从北京传统文化的负面性中去探寻这种国民性形成的根源。
他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却又不拘泥于鲁迅的现实性批判,而是在市民性格和文化批判中显示出了自己的独特性。
[关键词] 老舍;小说创作;国民性批判对于以“描写北京”作为其文学根源的老舍来说,他是无限的热爱着北京的。
他衷心地执着于对北京的描写,用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景,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以至于在他的多数作品中总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
但是喜欢热爱并不代表着全面的肯定和盲目的高度赞扬,相反,在老舍的字里行间,我们总可以读到一种深刻的讽刺意味,不是刻意的瞧不起的嘲讽,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痛彻心扉的批判:对市民在庸俗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性格的批判;对促成这种性格形成的北京传统文化的批判。
这种强烈的批判意识始终贯穿于他的小说创作之中,从而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家公认的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倾力于国民性批判的伟大作家,同时,他在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又具备了自己鲜明的独特之处。
一、全面的性格展示老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要表现者和批判者,他的小说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
从他步入文学殿堂的开山之作《老张的哲学》到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即尚未完成的《正红旗下》,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活跃在他的每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正儿八经老北京市民,所描绘的总是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而老舍所要真正体现和把握的则是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和这些老北京市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的市民性格,也就是说,老舍是通过将市民性格清晰无疑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方式来完成对国民性的批判的。
“如果说鲁迅通过对农民灵魂深处的弱态与弱点画出了‘沉没的灵魂’,那么,老舍则是通过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来达到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及其文化批评意义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及其文化批评意义作者:黄霜霜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5期黄霜霜[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贵阳550025]摘要:老舍的京味小说视角独特,他从自己熟知的北京和北京市民入手,用文化的尺度把北京的市民世界划分为“旧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底层市民”四种不同类型,探讨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并在中西对比中审视传统文化的优劣。
他的文化批判以国民性为基点,在情感上表现为一种双向逆反的复杂文化心态。
关键词:老舍市民世界国民性品文化批判中国近现代都市的市民阶层是在漫长的封建经济制度中逐渐形成的,他们的身上浸润着相当浓厚的封建意识。
当西方侵略者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国门后,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急遽侵入,中西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曾经的封建都市开始带上了半殖民半封建的色彩。
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主流文学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把市民进行阶级划分时,老舍另辟蹊径,他用文化的尺度把北京的市民世界划分为“旧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底层市民”四种不同类型,探讨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并在中西对比中审视传统文化的优劣,由此展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国民性的探讨。
一、老舍笔下市民形象的主要类型(一)旧派市民形象在中国众多的城市中,传统文化在北京和北京人身上保存最为完好。
长期生活在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氛围的皇城帝都,老北京市民在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上都固守传统,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温驯善良、本分、重礼的民族性格。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旧礼教旧思想又将他们荼毒成麻木自私、保守苟且的傀儡。
他们因循守旧、顺天由命,身陷民族危机而不自知,仍幻想在这片即将灭亡的土地上保全自己,这在老舍小说中的旧派人物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身上集中了老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
他是小羊圈胡同里封建大家庭里善良正直的大家长,一辈子都安分守己,怯懦地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对外面世界的变化毫不关心。
肯定与批判──老舍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思索
摘要: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他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在作品中观照市民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在对国民性问题的思索上,他采用了文化批判的视角,通过塑造大量的典型人物和自己特有的写作手法,去展现自己对国民性的理解和对国民性重建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老舍;国民性;肯定;批判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9)10-0100-05作者简介:李彩霞(1983—),女,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讲师;凌建英(1963—),女,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肯定与批判李彩霞,凌建英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一提起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人们大都会想起鲁迅先生。
鲁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探讨国民性问题的第一位作家。
在国民性的思考方面,同时代的老舍与鲁迅采取了不一样的观察视角:鲁迅先生对国民性问题所持的是批判的态度,表达方式多采用直接的漫画式的描写,而老舍先生对国民性问题所持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批判,也有认同,并对国民性的重建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一、老舍与国民性问题概述(一)国民性问题的由来。
国民性(英语national character 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 ),起初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译用的西方词汇,后由梁启超等清末维新派知识分子从日本引入中国。
“国民性又称‘民族性’、‘民族性格’。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国民性是在多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多层次的统一体,是在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多重关系中产生的。
它为一民族所独有,对同一民族而言为共同性,对外民族而言为特质。
”[1](p470-471)随着五四新文学革命的蓬勃开展,“重新估定一切”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在广大文学新人中间得以广泛传播。
他们本着“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2](p651)的启蒙主义思想开始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作为全新小说现象的出现,涉及妇女问题、劳动者命运问题、人生目的和意义等诸多问题,开启了探索国民性问题的先声。
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
论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老舍,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一位深深扎根于人民艺术家土壤中的大作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对人性的深入洞察。
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提供了观察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独特视角。
他的创作不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丰富性,也揭示了国民性的各种缺陷,同时也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可能路径。
老舍的小说对国民性的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各种弊病和陋习。
在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他刻画了一个勤劳正直的青年祥子,但在旧社会的压迫下,他最终变成了一个失落的人。
这个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
然而,老舍的小说并不只是揭示问题,他还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可能的出路。
在《四世同堂》中,他刻画了一个普通北京市民的生活,通过他们的发展和变化,展现了国民性改造的可能。
老舍强调教育在改造国民性中的重要性。
在《牛天赐传》和《新爱弥耳》中,他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揭示了传统封建教育的弊端,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健全的人格,而非制造封建的“顺民”。
他主张发展现代教育,以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来对抗封建迷信和愚昧。
老舍的小说不仅描绘了国民性的缺陷,也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他坚信,只有通过发展现代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民性的改造。
他的理念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老舍的小说深入探讨了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国民性的缺陷,并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他的理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
他的作品和他的理念将继续影响和启迪我们,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文明、开明、进步的社会。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
他的作品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闻名,其中家庭关系的描绘更是深入人心。
在老舍的小说中,家庭关系是重要的主题之一,他通过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家庭模式和道德观念。
对老舍小说中以文化批评视野关照分析
学年论文题目:对老舍小说中以文化批判视野关照"市民世界"现象的浅谈姓名:王艳班级:120901学号:120901124学院:人文学院指导老师:藏文静2014年6月30日对老舍小说中以文化批判视野关照"市民世界"现象的浅谈摘要:老舍的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市民形象,这些市民形象都被作者以文化批判的视野所关照。
人物极具个性,富有真实性,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百态人物所塑造出来的,都被打上了作者个人主观情感的烙印,是作者冷眼旁观下对民族国民性的一种揭露。
这与作者生长经历,时代环境,生命体验以及艺术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老舍小说文化批判视野“市民世界”民族国民性老舍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话剧,诗歌等作品,被冠以“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尤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市民形象,构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市民世界”。
在他所构建的“市民世界”里, 他以文化批判的视野,幽默而尖锐的笔调,独特的个人审美趣味。
使丑恶、愚昧、堕落、滑稽、善良、侠义、勤劳充斥其间,并在人物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强烈的展现了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是作者冷眼旁观下对民族国民性的一种揭露,与作者生长经历、时代环境、生命体验以及艺术体验有着密切关系。
一,老舍人生经历及其文化批判视野1,老舍的人生经历老舍是一位满族旗人,出生在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
父亲是皇城护军,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满族贫妇。
他本来有“3位哥哥,4位姐姐,活下来的却只有四人,大姐,二姐,三姐和三哥,”○1他是父母的老儿子,母亲是在31岁时生下的他,由于家境贫寒,他刚出生时母亲就因为难产差点死去,而他也因为寒冷差点被冻死。
它是在灶王爷上天那天出生的,连一向脾气暴躁的姑母也惊讶于他的出生,“难道是我们祖坟上要冒青烟了?”○1老舍一家子的生活全靠父亲那一点微薄的俸禄来维持。
后来由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父亲在那场战争中战死,留下老舍的母亲带着一大家人艰苦度日,这些在年幼的老舍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老舍创作的文化批判精神
老舍创作的文化批判精神王晓琴老舍是个非激情状态的文化型作家。
他认为文化乃民族的命脉,是立国之本,提出“有文化的自由生存,才有历史的繁荣与延续——人存而文化亡,必系奴隶”,因此,他总是从文化视角探讨民族的命运。
文化批判成为贯穿老舍创作的精神纲领。
老舍创作中的文化批判精神,主要特征为:其一,以全球眼光,通过文化比较,进行多元文化的互识互证。
他一方面反对封建复古派的中国中心论,以充满竞争活力的西方现代文明为参照,深刻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的反进化倾向。
他以笔下的“老民族中的老分子”,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一生下来就“出窝老”,走出国门,就只能“给外国人当笑话用”,遇到危险,便只会闭目受死,“就像三期梅毒似的,一下子溃烂到底”。
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全盘西化派的西方中心论,以追求和谐圆融的东方文明为参照,敏锐指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体系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弊端。
他通过作品中“没人性”的洋鬼子和“失了根”的假洋鬼子,卑鄙自私,散发铜臭的灵魂,指出西方文化的偏狭冷漠,倚强凌弱,“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呢?是狗”,痛感这样的文化模式正使人异化为商品,变成金钱的奴隶。
这样经过多元文化的互识互证,老舍提出文化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特重精神,便忽略了物质,造成民族的落后挨打;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崇尚物质,而失其精神,则导致人的异化。
两种文化各有偏至,都存在危机。
因此,他在创作中,以双向逆反心态,进行双重批判,既反中国传统文化的窠臼,又反西方现代文明弊端。
其二,以人类意识,通过多元文化的互补融合,预见世界“和而不同”的发展前景。
老舍在考察中外历史文化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能激发人类的灵感和创造性。
因此,他在20年代,通过一个新加坡华侨儿童小坡的梦境,预言了多民族和谐发展的花园城市远景。
在40年代初创作的戏剧《大地龙蛇》中,又进一步勾画了实现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蓝图。
e4的国民性——论老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
第3期2008年6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of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No.3Jun.2008跨文化文学接受下的国民性——论老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田建平,俞艳珍(吉首大学公共外语部,湖南吉首416000)[摘要]老舍的小说始终以批判国民性为主题。
他以一种幽默的笔调,对北平市民社会做深入挖掘,来探索改造国民性问题。
而且他往往站在跨文化的高度,从中西文化,东、西方民族对比的宏观视角来揭露民族的国民性弱点,他的这种跨文化文学接受下的视野就显得更加开阔。
[关键词]跨文化文学接受;国民性;幽默[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712(2008)03—0124-03根据文艺创作的美学原理,审美是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得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之一…。
因此,人们就有“凡作家或诗人都是前人或他人作品的接受者”旧1的说法,这也意味着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今中外的作家大多有从前人作品中获得启示的经验,曾经有人断言,“凡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作家,没有哪一个没有受到外围进步文学影响的””-。
对于中国新文学大师老舍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而且他文学接受的重要源流之一是外国文学作品,可谓跨文化文学接受。
老舍对于跨文化文学接受在激发自己的创作冲动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总是念念不忘,多次提及。
1944年,老舍在《习作二十年》中谈到跨文化文学接受射自己文学创作的启动作用:“直到二十七岁出围,因习英文而读到英国的小说,我才有试验自己的笔力之意。
”Ho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作家,身在海外,心念祖国。
身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养哺育,但他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个性时,同时借取了西方人的文化背景,吸吮着西方的文化精神。
他在英国开始文学创作历程时,其目标就是要在中英过敏性比较中开出救治我们民族“出窝儿老”等负面精神的药方。
老舍作品中的市民形象
老舍作品中的市民形象老舍作品中的市民形象老舍,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舍作品中的市民形象相关内容。
老舍最突出的就是他善于通过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来表现生活自身内在的丰富内涵。
他们在平淡之中演绎生活之喜、乐、愁、悲,但却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享受”。
老舍把市民分为旧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底层市民形象等三种类型。
一、“旧派市民形象”,即那些保持着中国传统美德的温顺、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的“老中国的儿女们。
[1]这是老舍在市民形象中塑得最为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个系列。
他们虽为城里人,但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家法思想包袱。
他们可以称得上是这种宽厚却保守、热诚而麻木的中庸性格的“代表”。
在小说《二马》中,老舍就塑造了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马则仁。
他“一辈子不但没有用过他的脑子,就是他的眼睛也从来没有一回盯在一件东西上看三分钟。
”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好歹活着”,至于活着是为了什么?除做官、娶妻、生子,别的他就没有想过。
这样的一个角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只不过阿Q是个生活在封建、落后的中国农村的孤儿,而老马则是在大英帝国继承了遗产的富裕华侨。
其实,将老马放在异国情景下去刻划,更突出了中西文化对照之下,这种“国民性”的荒谬之处。
更引人注目的是《离婚》中的张大哥,他不但以其市民性格反映了我们民族某些本质的特征,而且以他与黑暗的'旧社会的世俗人情的相通,以他与腐败官僚机构的相通,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弊病。
张大哥知足常乐、墨守成规。
他待人处事的原则是“凡事给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去;走极端会使生命失去平衡,走平地也会摔跟头。
”在他看来,骂一句人都是有负于礼教的,而最后他的儿子却因“共产党”嫌疑被捕,他却只有绝望的哀叹:“我得罪过谁?招惹过谁?”从这些人身上,老舍先生体会了一种深刻的多重悲哀,让我们看到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并不是来自于个别人的道德败坏或恶劣品质,而是一种弥漫与渗透于整个社会和民族肌体的习惯。
论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
论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摘要:本文从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方面探求老舍小说独特的艺术个性。
分析了他对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二者有不同的侧重,传统文化批判重在对落后国民性的展示,西方文化批判重在对病态的市民性格作揭露。
关键词:老舍;小说;文化批判引言老舍传承新文学启蒙精神,继续弘扬鲁迅开拓的“国民性批判”的宏大主题,其小说最终精神指向落在“人”身上。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传统文化的丧失,老舍怀着复杂的心情,惋惜、无奈;但更多的是站在世界先进文化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另一方面,他也批判了西方文明中金钱、物欲对人的心灵的腐蚀。
老舍小说中的文化批判远远大于文化认同,从而使老舍小说文化批判力量远远大于其他作家。
老舍对市民的批判是通过发掘形成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统来达到的,文化在老舍那里是充当精神批判的武器。
文化批判不过是手段,而通过批判揭示市民性格,并进而揭示国民的劣根性才是最终目的。
老舍的这种文化批判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但这两种文化批判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批判重在对落后国民性的展示,西方文化批判重在对病态的市民性格作揭露。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曾经哺育了生息在中华大地上的世世代代的人们,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并常常在民族、历史的严重危机关头转化为一种不可摧毁的力量。
但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断地利用自己掌握的话语权在传统文化中加进去许多糟粕。
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于封建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也毕竟显出“老相”,逐渐丧失阐释当代问题的能力。
老舍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可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审视:(一)、饮食文化的弊端和病态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
关于“饮食”的民情风俗颇具民族特色。
不仅“食”的制作方法繁多复杂,不厌其精,而且关于“食”的礼仪内容也十分讲究。
中国人的吃一直是老舍不吝笔墨之处,从老舍对北京人饮食风俗的一篇篇速写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食存在的种种弊端。
【doc】论老舍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论老舍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老舍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唐霞摘要:家庭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之地,更是情感和精神的皈依之所.在某种意义上,它的存在足以成为对于传统文化近现代命运的认知与反省.老舍以多重视角,既观察和描述着国民精神溃疡面的持续蔓延,对传统文化中阴暗,落后的一面与民族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又对旧有丈化的优质部分认可而且推崇,从中透视出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与反思.关键词:老舍文化反思家族意识文化批判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一位坚持不懈地反思民族传统,对国民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的作家.和鲁迅相比,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老舍,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不是特别系统与深入,因此对旧的家庭制度,家庭伦理进行的反叛更为激进猛烈,从而把对家族伦理的批判在文学上推向高潮.与鲁迅相比,老舍能较为坦荡地看待自己在精神上,心理』二无法摆脱的对家的情感眷恋,能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家族文化的优质部分,甚至对某一部分还持肯定的态度.他在新旧文化的对比中更深地切入了中西方文化冲撞的本质,显示了在世界潮流的冲击下,经历了漫长历史积淀的中国民族文化必然更新的趋势.在新旧交替,中西对比的整体思维和广阔视野中,既透视了民族心态的各个层面,义触及了东西方不同种族之间要求心灵沟通的愿望和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企图在中西方交流中以现代精神对传统素质进行调整.重塑国民灵魂.这种审视的新角度,是对鲁迅以来新文学创作解剖国民性主题的拓展,从中透视出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与反思..一,老舍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批判了传统文化的阴暗,落后,血腥老舍的作品大多以文化批判意识着称.他以北京市民社会作为自己文化批判开拓的最为主要的领域.这是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典型,突出的文化古城,大到整个北平,小到一座座四合院都俨然是一座座"铁屋子",一个个的"家".通过对生活其中的北平市民的描写,中国人的国民性得以充分全面展现.受到平民社会市井气息,皇城帝都文化的熏陶,以及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的影响,老舍为他的文化批判找到了一一'种最适合的方式,以一种半恨半笑的姿态把古老中国的一角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众多作品,老舍以多重视角,观察和描述着国民精神溃疡面的持续蔓延,对传统文化中阴暗,落后的一面与民族的劣根性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二马》中的老马,因继承遗产到伦敦经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尽管成了商人,他却鄙视经商,也不愿意去打理它,而把时间花在喝茶,睡觉,给房东太太浇花,养狗上.他的习惯,作派,心理,处处表现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名十作风.在小节上他好虚礼,爱面子.别人一夸中国的东西,他就非得白给人家一点什么,人家夸中国好,他就请吃饭.但在大节上,却表现出卑怯,愚昧和空虚来.他本是鳏居多年,为博外人一笑,却硬说自己在国内有五六个太太.为迎合洋人,他甘愿在英国人拍摄的侮辱中国的电影里扮演角色.通过老马身上反映出来的这一切,老舍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苟且偷安,敷衍,妥协和妄自尊大的一面.长篇巨制《四世同堂》也是他进行文化反思的经典之作.作品并没有重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描写他们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劣迹,而是通过真实反映北平人在异族侵略者的统治之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楚,来剖视他们封闭自守,苟且敷衍,惶惑偷生的思想和精神的负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中国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认为"中者天下之『F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刚健中正,居中不偏,是万事亨通的无形大道".这种和为贵的中庸思想是儒家基于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得出的最高理念.中国人多少年来都是温柔敦厚,叫平八稳,外圆内方.性格上忍耐过余,把"小不忍则乱人谋","先礼后兵"等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因此,北平沦陷时,小羊圈胡同的居民,有几个不是把"忍"字死死地挂在嘴边:"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过同子,别惹事!反正天下总会有太平了的时候!同本人厉害呀,架不住咱们能忍啊!"…他们以决不招惹是非作为消敌避灾的最大智慧和最有用的武器,从而陷入"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低质量生活标准."识实务者为俊杰"——这句被世代的中国老百姓喊烂了的"处世格言",在外侮临头的时刻,就是这么顺势地派9]【H主DA一呈呈纛中国当文学研究上了用处.而与国家意识相当薄弱相反,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出奇地强烈.每个人的全部行为与选择都必须以家庭的利益为转移,调整.而比家庭强大的多的社会只能以无数个散在的家庭作他的基本支撑点,在这样的社会关系序列里,每个国民的个性也罢,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也罢,都无可奈何地溶解于家庭的欲望之下.恋家护家成了家庭宗法制度下人们最突出的观念情结.像是四世同堂的祁家老人,城叫敌人占了,邻居们屡遭劫难,他自己都可以不往心里去,唯独"只怕庆不了80大寿".在他的脑子里时时守望的是他一一生心血换回来的这个家,国将不国对他来说倒尤在其次.其他的平头百姓个个担着沉重的家庭责任,都不得不把维持家庭的苟安放到记挂国事的前头.由于家庭观念压抑着国家观念,小羊圈胡同里的人们,像小崔,小文,李四大爷,孙七都是临死才醒悟国破家就必亡的真理.通过这些,老舍感觉到,也希望人们都能感觉到,传统文化的糟粕,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已越发散发出令人起厌的腐臭气味.把传统文化压抑人,禁锢人的一一面清晰地揭示出来,它的警示作用不能说不大.二,承认自身在感情上与旧家庭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对旧有文化的优质部分不但认可而且推崇老舍长养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与这个文化有着割舍不掉的血脉关系.传统文化是他精神得以归依的"家".因此,老舍以一种平民进取姿态选择,吸收着传统文化的养料.老舍是…位珍惜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作家,他对确立在传统基点之上的真,善,美的人生意蕴,有着不懈的执着.如《四世同堂》中处于小说中心地位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祁家,与其说是一座包含血泪,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倒更是一个处处充满温情和爱的"家".老舍对四世间堂的家庭伦理之情是有一种眷恋之情的,他认为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情感关系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在道德层面上有其合理的地方.老舍是以充满深情的眼光写了一个长幼有序的大家庭——祁家,一个富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家庭.它所特有的温馨与凝聚力无不让人感到神往.在传统社会里,看一个家庭既要看其政治地位是否显赫,经济是否富裕,更看重人丁是否兴旺.对此,老舍是持认可态度的,"这样的家庭如果内部有序的话,更能为人称道".祁家老人虽是家长,但他对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未经同意离家出走的孙子,虽有不满,但还是表示理解.除此之外,老舍对祁家几代人堪称楷模的治家风范也无不推崇和赞赏. 祁家第三代祁瑞宣温文尔雅,既善待父母又对兄弟宽厚忍让,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忍辱负重不失民族大义.而名士气十足,好像一本古书似的宽大,雅静,极具气节的钱默吟,最后勇敢地跨入反抗者行列的那种"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透射出的也正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大的,老舍的母亲并不识字,她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但她有着中国传统女性共有的美德:勤劳,善良,坚韧,要强,在一切大悲大难底下都无所畏惧.她给老舍以"生命的教育",使他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他说"对于那些不大会或不会管事的妇女,不管她怎样的有思想,怎样的有学问,我总是不大看得起"f2],表现出对贤妻良母的推崇,流露出对家庭次序和和睦氛围的向往.老舍笔下的女性大都保持着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古道热肠,善良慈爱,维护家庭利益,看重家族荣誉,识大体,顾大局,忘我无私,忍辱负重.就像祁家的长孙媳妇韵梅,她孝敬祁老者,体贴丈夫,疼爱孩子,忍让小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努力支撑着这个家,祁家能历经战乱得以幸存与韵梅的坚毅顽强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老舍通过她们实际上表达了他较为传统的家庭理想:有了这样的一个妻子,几乎就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她们善良贤淑,在民族危难的岁月里无私奉献着,以女性的双肩承担着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从她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老舍的传统文化的情结.在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中,作者认为童年时家庭中的一草一木,家中的亲人与周围的邻里都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不能把这些搁在一旁而还找到一个完整的自己;那是我的家,我生在那里,长在那里,那里的一草一砖都是我的生活标记."即使因此被称为"私产与家庭制度的拥护者,我也不想多去分辩,因为一想起幼年的生活,我的感情便掐住了我的理智,越说便越不近情理"_3].作者对旧家庭的矛盾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旧家庭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它一样有值得令人深思回味的复杂意蕴.此外,老舍关切每一项古国传统的式微,关切传统式微过程中传统持有者的心理轨迹.1935年秋的《断魂枪》是老舍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短短5干字里所蕴藏的思想文化的寓意却深难测底.一位武艺非凡的国术大师,在经历了声名显赫的前半生后,默默地,毅然决然地让自我及一身绝迹淡出人世,淡出历史.老舍想要塑造的是一位甘为旧有美质文化而殉道的末路英豪,决计刚毅地迎接现实的轰击和毁灭,走向与心中完美事物的恭相厮守的终极之路.通过沙子龙口中连连喊出的"不传",我们明显体会到了老舍深厚的文化情结,感受到了他在文化的风云变幻中孜孜以求,依赖自己的悟性获得一双冷眼,…分静心,领略传统文化的嬗替蜕变.注释:[1]老舍:老舍丈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老舍:《理想家庭,《老舍全集》(第l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54页.[3】老舍:《小人物自述》,老舍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O页.老舍对妇女们在家庭中应有的价值和地位更能体现出他(唐霞遂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629000;!对传统性肯定的一面.和鲁迅一样,老舍也是由寡母一手带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o64)|。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N G G A N D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石冷霜(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四小学,江西赣州341000)老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要表现者和批判者,他的小 说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
从他的开 山之作《小铃儿》到最后一部作品《正红旗下》,都有一个共 同点:那就是活跃在他的每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 正儿八经老北京市民,所描绘的总是丰富多彩的市民生 活。
老舍是通过将市民性格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方式 来完成对国民性的批判的。
“如果说鲁迅通过对农民灵魂 深处的弱态与弱点画出了‘沉没的灵魂’,那么,老舍则是 通过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表现,来达到对国民劣 根性的解剖。
”将笔触集中于市民的性格展现正是老舍国 民性批判的显著特征之一。
而这种市民性格的展现,又主 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精神状态的描绘和对市民人格丧失 的深刻揭示来实现的。
多年的国外生活不仅使他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 市民的狭隘性,还使他具备了宏阔的视野和理性的批判精 神。
因此,当他把目光从务实肯干、办事严肃认真、敢于竞 争、自主独立的西方民族转移到这些仍旧流走于老北京城 里的市民们时,他清醒地注意到了国民生命力的衰退和萎 缩,这正是中国国民麻木、软弱、糊涂的精神状态的外在具 体的表现形式。
于是,从《二马》中“出窝老”式的马则仁到 《离婚》中敷衍式的张大哥,再到《猫城记》中不明事理的猫 人们,无一不是倾力于对这种精神状态的描绘。
“麻木是感 染力的蒙昧,是感受力的低下,是不能对环境做出强有力 的反应;敷衍是意志的缺失,不能表达和实现自我;而糊涂 是意志的沉沦和蒙昧,是思考和认识能力的匮乏。
”他们所 有的生活内容只集中在吃、喝、玩、乐等等生物层次的欲望 的满足和习惯动作的完成,没有了理想的追求,没有了生 命的冲动,只剩下空虚的躯壳,如同行尸走肉。
国民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当国民精神堕落的时 候,国家就不能够兴旺发达。
老舍透过市民们所表现出来 的精神状态,深切感受到了国家民族的危机,同时,他又通 过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全景式的描绘,将这种危机感传达给 了广大的读者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民俗文化视野看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
批判国民性的问题,发端于晚清的启蒙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演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
它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追求密切相关,促进了五四时期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并成为作家们表现现实、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老舍小说中对国民性的批判,虽然不如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那么尖锐直接,但也有其独特的出色之处。
老舍是一位温和的民主主义者,他的国民性批判中更具有矛盾性和多元化的色彩。
他笔下的人物和环境在展示老北京的社会文化方面,极具风味。
本文从四合院文化、礼仪文化、语言运用、信仰禁忌、社交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了北京市民的关系和心理特征。
封闭的四合院和四通八达的小胡同,塑造了北京市民封闭狭隘、敷衍散漫的性格。
繁缛的礼仪及对其的过分重视,体现了等级制度对下层市民,尤其是女性的压迫和戕害。
语言的幽默与说唱艺术的发展,展现了旗人在文化没落后,一种苦中作乐的心态和心理压力的释放。
儒释道多重信仰的融合与洋教的冲突,既反映了国民一种追求中庸的心态,也反映出他们在强权下的恐慌和无助。
老舍对茶馆场景的着力刻画,写活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完成了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检讨,完成了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
选择老舍小说中带有浓厚京味儿的民俗事物为研究对象,用民俗学理论研究老舍作品,是具有可行性的。
现在有部分研究者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并有一些理论成果产生,但都没有关注其民俗事物描写与国民性批判的问题。
因此,这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