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来历 - 川峡四路政区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

———川峡四路政区变迁

天祐四年(907),唐朝西川节度副大使王建在成都称帝,史称前蜀。置10大节度使,分治川峡地区:

天雄节度使(治秦州,今甘肃秦安)

武兴节度使(治凤州,今陕西凤县)

武定节度使(治洋州,今陕西洋县)

山南西道节度使(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昭武节度使(治利州,今四川广元)

武德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武信节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宁)

永平节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

武泰节度使(治黔州,今重庆彭水)

镇江节度使(治夔州,今重庆奉节)

应顺元年(934),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史称后蜀。新置10大节度使,分治川峡地区:

雄武节度使(治秦州,今甘肃秦安)

武定节度使(治源州,今陕西洋县)

山南西道节度使(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昭武节度使(治利州,今四川广元)

保宁节度使(治阆州,今四川阆中)

武德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武信节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宁)

永平节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

武泰节度使(治黔州,今重庆彭水)

宁江节度使(治夔州,今重庆奉节)

建隆元年(960),后周殿前都点检兼归德节度使(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陈桥兵变,定都汴梁(今开封),史称北宋。

乾德元年(963),宋太祖“以沈义伦为京西、韩彦卿为淮南转运使,诸道置转运使始见此”(《玉海》卷182),开始探索改制“节度使司政区”为“转运使司政区”。应该看到,北宋初期太祖、太宗置设文职转运使,以取代之前各地雄关方镇的武职节度使,目的是削弱藩镇势力,“稍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深化“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的治国思想。转运使代表中央“督集财赋”,控制地方财权,从而打破了藩镇“擅赋自赡”的割据。客观上,也改变了中国行政城市传统单一的军政职能,开始向经济性城市转型。太宗后期,转运使司正式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监督州县,表帅一方,“一路之事,无所不总”。

乾德三年(965),北宋平后蜀,“凡得益州等四十六州府”,始置“西川路”。“西川路”设西川转运使,治成都府(唐宋又名蜀郡,今四川成都)。

开宝六年(973),分“西川路”置“峡路”,川峡地区遂裂为东、西两大政区:

①“峡路”别置水陆计

度转运使,治夔州(唐宋

又名云安郡,今重庆奉

节),领“遂、合、渝、

泸、昌、开、达、渠、

巴、蓬、资、戎、涪、

忠、万、夔、施十七州

及广安、梁山、云安三

军”(《长编》卷14)。

②“西川路”仍治成都

府,领“黎、雅、眉、

嘉、邛、蜀、成都府、

彭、绵、汉、简、梓、

陵、维、茂、荣、果、

剑、阆、龙、普、文、利、壁、集、兴、兴元府、洋二十八州府及永安、怀安二军”。

③黔州改隶“荆湖路”。

此时,川峡地区的利州(唐宋又名益川郡,今四川广元)、兴元府(唐宋又名汉中郡,今陕西汉中)、梓州(唐宋又名梓潼郡,今四川三台)仍隶属成都“西川路”,而奉节夔州已另立“峡路”。

据史载,中国西南人民采盐起源于上古时代长江三峡及其周边一带的泉盐;井盐则始于先秦,兴于两汉,盛于唐宋。汉唐时期,三峡地区历代最高军政中心巴东郡(即唐宋夔州

云安郡,今重庆奉节)不仅一直垄断辖区内“量大价丰”的全部盐利,更长期控制着西南

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之间“吴蜀百货中转”的物流,直接牵动川蜀和吴楚两地的军政形势。北宋初,奉节夔州另立“峡路”之后,致“峡盐悉趋荆南,西川民乏食”,西川人民基本生存食盐也无法保证了!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宋太宗赵匡义即位,为使西川路“盐筴流通”,同年十二月“命西川转运使申文纬遥兼峡路,峡路转运副使韩可玭兼西川路”(《长编》卷17)。

太平兴国二年(977)二月,再“分西川为东、西两路,各置转运使、副使”,以西川西路(即西川)治成都府,西川东路(即东川)治广元利州。川峡地区遂并列为“成都西川路、广元东川路、奉节峡路”三大政区。

实际上,北宋“西川、东川、峡路”之政区命名并非新创,皆源自隋唐以降川峡地理旧称。“西川”特指以益州(成都)为中心的今川西平原及其周边一带,这里的“川”指平地、平原之意;“峡路”特指以夔州(奉节)为中心的今川江水道以及川东鄂西山地谷道,这里的“峡”隋唐亦称“巴峡”、“夔峡”,泛指四川盆地东部的峡江峡谷;“西川”与“峡路”之间的丘陵地带则为“东川”,历史上或并入西川,或归入峡路,无常态。

太平兴国六年(981),诏降成都府为益州。

太平兴国七年(982),“废东川转运使并属西川”,广元利州及其所属汉中兴元府重新归隶成都西川路,川峡地区复为“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两大政区(即川峡两路)。原属奉节峡路的巴州(今巴中)、蓬州(今蓬安)划归成都西川路;同时,原属成都西川路的梓州(今三台)、果州(今南充)、普州(今安岳)、荣州(今荣县)、怀安军(今金堂)以及荆湖路的黔州(今彭水),则改隶奉节峡路。此时的“峡路”政区大致与北周隋初时期的奉节信州总管府辖区近似。

端拱元年(988),益州复升成都府。

淳化年间,成都西川时逢大旱,饿殍载道,民不聊生。四年(993)初,青城县(今都江堰)农民王小波、李顺等人借机起事;五年(994)正月,李顺帅众攻成都,“己巳,城陷。(新知成都府郭)载与运使樊知古斩关而出,帅余众奔梓州”。西川农民暴动殃及川峡两路,前后持续2年有余才平息。成都府再降益州,仍治成都县。

至道三年(997),《长编》卷42载:“国初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其分合未有定制。京西分为两路;河北既分南路,又分东、西路;陕西分为陕西河北、西南两路,又为陕府西北路;淮南分为西路;江南分为东、西路;荆湖两路,或通置一使;两浙或为东北路,其西南路实兼福建;剑南初曰西川,后分峡路,西川又分东、西路,寻并之。是岁,始定为十五路:一曰京东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东路,五曰陕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荆湖南路,九曰荆湖北路,十曰两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峡路,十四曰广南东路,十五曰广南西路。”其中,川峡地区循旧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

①成都西川路(共117县、1直属京县)领:益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维州、陵州、永康军、兴元府、利州、洋州、阆州、剑州、巴州、壁州、集州、文州、兴州、蓬州、龙州、(直属)三泉县。

②奉节峡路(共92县)领:夔州、黔州、施州、忠州、万州、开州、达州、涪州、渝州、云安军、梁山军、大宁监、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戎州、泸州、合州、荣州、渠州、怀安军、广安军、富顺监。

咸平三年(1000)正月,成都西川王均兵变,“(牛)冕及转运使张适缒城出奔汉州”,“朝廷调施、黔、高、溪州蛮子弟以捍贼,既而反为寇”,奉节峡路转运使丁谓于是提兵平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