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

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

○杨景震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形成了诸多明珠高悬,光彩夺目的节日风俗。这种节日风俗和其他风俗一样,都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反映了各个民族生息、发展、进步的过程。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照耀着历史的兴亡和覆灭。

风俗的命名,古今中外,各有其说。《周礼》曰:“俗者习也,上所化者曰风,下所习者曰俗。”《汉书・地理志》对风俗下了这样的定义:“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声音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美国社会学教授森纳说:“原始人类为满足需要开始活动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因为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压迫与心理的痛苦,经长期磨炼,形成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乃属于团体而非个人的。因而大众都能利用他人的经验,达到一种共同的目的。由共同的目的逐渐变成风俗与同一模型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风俗起源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和经验的总结。它既经约定成俗,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势力,受到社会的承认。风俗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

所谓“节”,一般是指一年的气候变化而言的,也有以纪念某一重大事件而称谓“节”的。节日风俗形成的过程,大致是根据生活的需要,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定形到定形,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节日风俗的内容,有的是有关生产方面的;有的是祭祀类的;有的是表彰、庆贺性质的;有的是礼节往来性质的;等等。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所谓四时,即春、夏、秋、冬。所谓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除此以外,还有以祭祀、纪念、避疾、祝贺等的需要而形成的。总之,中国传统的节日风俗,是中华民族民间自发形成的。也还有一些是靠政府命令强加于人民的节日,如各个朝代的“建国节”等,但大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流传千古。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在目前传承下来的节日风俗中,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相异之处。从总体的形成、变化规律分析,主要有以下特征。

其一、礼仪性

在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日来往,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带有集会性的桥头堡。通过这种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问寒知暖,密切人伦关系,交流生活信息,总结发家致富的经验。实践证明,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从过年(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展了礼尚往来的来回循环活动(见图):大年正月初二起,嫁出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二,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清明节,外出的家族成员、嫁出的女儿,要给祖先送纸、祭祖;“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就是说小麦快成熟的时节,新出稼的女儿要拜望娘家人,表示关心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待夏收后,娘家老人要看望出嫁女儿家的收获情况;端午节,节日礼尚往来循环图

女儿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也有互送的);

中秋节,女儿、女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

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这样一来一往,年复一年,

循环不已,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制度。在这样礼

的来往中,基本上是对等的,充分地体现了“礼尚

往来”的观念。但在送的礼品中,一般是女儿、晚

辈要比娘家、长辈送的礼品重,价值大,这大概是

女儿、晚辈要尽到孝道的表现吧!这是节日风俗一

个显著的特征。

其二、理想性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管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

目的。如春节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盛大节日,每

年农历正月,正是农闲季节。人们在一年辛勤劳动

之后,需要休整生息,总结经验,以利再干,所以把春节活动,作为庆祝丰收、展示成绩、交流信息的日子来庆祝。正月期间是“立春”的气节,这个时候天气慢慢地暖和起来了,适应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

其他如元宵节,其目的是春节的继续,以展示花灯为主。花灯象征着科学文化知识,人们要大显手艺,表现一番。清明节的理想和目的,主要是为了“慎终追远”,悼念先祖。端午节的原意是为了健康身体,趋邪避疾。开始以吃角黍、插艾叶、饮雄黄酒、戴香包为主要活动内容。中秋节的共同理想是希冀家人团结,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故以“拜月”活动为主。“十五月儿圆”,象征着团圆的意思。重阳节主要是提倡远游、登高、开拓视野为目的,所以有登高望远、插茱萸、娘家人给女儿家送花糕的风俗。花糕的“糕”(谐音高),取步步登高之意,也可作为登高、远游的干粮。茱萸是野生植物,到野外采集几株茱萸回来,有纪念意义。腊八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展示农业大丰收。这一天,熬上一锅体现农业大丰收的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混合而成的粥,让全家人吃,鼓励人们,教育小孩,要勤劳生产,才能丰衣足食。

综观以上叙述,凡能形成一个被人们公认的重大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没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

中华文化论坛 1998・3

有理想和目的的节日,是不会长久存在的。至于节日产生的原意,随着时代的推进,有所演变,有所更新,甚至增加了别的内容,也是屡见不鲜的。如端午节纪念屈原,清明节纪念介子推,腊八节增加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宗教色彩。但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仍然不失为传统节日风俗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其三、时代性

节日风俗的形成,有它的时代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元宵节看花灯的风俗,形成于汉代。《史记》记载说:“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唐以后这种风俗更盛行了,并且写进文艺作品之中。据五代的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中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彩夺目也。”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繁华胜景时,写道:“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宫廷)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根据以上史料的记载,元宵节观灯之盛况,只能产生在封建社会的中期,文化比较发达、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以前的奴隶社会,是不会产生这样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元宵节观灯活动,也形成不了这样的固定风俗。所以时代性是节日风俗的又一个显著的特征。

其四、民族性

民族性受地域性的重要影响,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不同,水土环境不同,谋生的方式不同,逐步分化为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风土人情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各个民族。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和节日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这种节日风俗,有着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又由于互相借鉴、渗透的作用,有许多节日风俗又有相类似之处。如年节风俗,在许多民族中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别具特色。如蒙古族很讲究过“大年”和“小年”这两个节日。他们把春节叫做“查干萨日”(白色的新年),居住在农业区和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大年”和汉族相仿。牧区却不同,在腊月十五以前,要把牛羊宰好,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送给亲友。过“小年”之后,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并且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购置毡子、奶桶、锅盆等。

蒙古族年三十日晚上,也有“守岁”的风俗,但他们和汉族不同,是在当天晚上全家老少席地围坐在矮桌旁,桌上摆满一盘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品,以及糖块、香烟、美酒等。矮桌上放一张大纸用蒙文整整齐齐地写着祖先的名字。深夜开始饮酒进餐,儿女们要给长辈们敬酒祝愿。

藏族过年是别具风格的,他们在藏历年的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在新年里,孩子们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问好。牧民们点燃着熊熊的篝火,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比赛活动。

各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很大的差别,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殊风貌和独特性格。如彝族每年一到“虎月”(阴历七月),热热闹闹地过起了“火把节”,各个村寨都要杀牛煮着吃。杀牛前先用木棍或斧头把牛打昏,然后杀之,谓之“打牛”。晚上人人举着火把,聚集在大街上或村寨宽敞的坝子上,开展斗牛、摔跤、跑马和弹月琴等项活动。这种风俗,表现出彝族人民勇敢、强悍的民族性格,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