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中思维方法的运用
例谈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
例谈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发布时间:2021-04-30T15:37:19.8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作者:黄友富[导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写作题型黄友富广西那坡县那坡中学 533900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写作题型,通常会给定一段材料,要求学生读懂材料,按照任务指令展开写作,这就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审题阅读能力、领悟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方法结合高中生的写作基础与思维水平给予针对性启发,以写作任务为驱动,循序渐进地训练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例谈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例谈高中语文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引言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意识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依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与知识基础制定教学规划,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设计,使其以任务为驱动展开创作,同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
一、例谈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思路当前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材料往往取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或者社会文化热点,在保证逻辑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和重构。
命题者往往为考生创设出一个社会生活情境,借助于情境驱动、文体驱动、对象驱动、内容驱动、思维驱动和情感驱动等形式,运用有效的驱动指令规定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套作和宿构情况的发生。
任务驱动方式较为简单,命题者主要采用文体驱动、对象驱动这些简单明了的驱动方式。
二、任务驱动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高中生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缺乏足够的素材积累。
写作需要素材,有的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素材积淀,在写作的时候,就胡编乱造,导致作文成绩不理想。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平时也不注重积累素材,在写作时,就没有素材可用,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在高考作文中常见的写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思路、准确把握题意,并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
下面将介绍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四个法则。
第一法则:明确写作任务高考作文题目往往都会明确给出写作任务,比如“就某一现象进行评论”、“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等等。
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任务,即要回答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
举个例子,假如高考作文题目要求你评论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那么你的写作任务就是评论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可以从方方面面展开观点,比如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购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游戏让人沉迷等等。
明确写作任务有助于将自己的思路集中起来,避免写作偏题。
第二法则:分析题目要求在明确写作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
高考作文题目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或关键要求,比如“评论”、“提出观点”、“举例说明”等等,这些都是告诉你写作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通过分析题目要求,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明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角度和论述材料,帮助提高作文的针对性和准确度。
第三法则:把握思路,分段展开在明确写作任务和分析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就需要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和论述。
在论述时,可以采用分段展开的方式,将不同的观点和论据按照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评论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时,可以分为社交媒体的影响、网络购物的影响、网络游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每一段都要有清晰的话题句和相应的论述材料,以及合理的过渡和连接词,使得文章结构紧密且条理清晰。
第四法则:言之有物,注重论述材料高考作文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考察,因此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注重论述材料的充实和准确性。
在文章中引用恰当的例证和事实依据,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论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积累及思维拓展的方法
论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积累及思维拓展的方法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了解这一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也的确提升了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简要论述了该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要求,并总结了拓展作文思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积累;思维拓展一、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一)、特点任务驱动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们布置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教学,从这可以看出,该教学实现了对任务的细化,学生拥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或者奋斗方向,因此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更加具体化。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文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作文分析思维,使得原本模糊的作文结构变得清晰,理清了作文结构,使得学生能够在作文分析中收获众多感悟,突出了作文核心思想,作者写作手法的使用目的也更加清晰,始终坚持就事论理的原则,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解读分析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通过加强任务以及优秀作文的结合,带领学生完成了具体分析,因此任务驱动型教学具有较强的分析透彻性和实际应用性。
再次,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教学能够就是学生使用多维度的比较进行说理论证,这就要结合具体的任务教学来说,教师会让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结合素材材料和作者思想,从而把握关键观念,基于分析技巧论证自己的解读观点。
另外,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写作,学生的观点会更加多样,会尝试从作文中的各个层次以及角度入手,寻找多个素材材料论述同一观点,不会因为作文中的某一个词语而确定作文立意,分析更透彻,学生的写作解读也更全面,更贴近作品核心。
最后,任务型的作文写作会要求学生对作文进行深入解读,该写作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生要在学习做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解读经验。
(二)、作文素材要求1、周记素材周记不同于其他素材,周记主要记载了学生一天的经历和感悟,但是相比于其他素材载体,周记是学生最常使用的写作方式,而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注重积累素材,周记是最好的作文素材积累方式。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有什么方法对策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有什么方法对策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
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解题思路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思维方式(即“论证角度和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结果分析、背景分析、辩证思维、比较分析、让步思维。
材料构成: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但可以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
论证分析角度: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传统历史等。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步骤方法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仔细分析应有如下的任务: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
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这就加强了考生论述观点的针对性,要求就事说理,不能脱离所选的一方而任意写作。
同时要求写成一封信,以信的形式来展开论述。
信的格式无疑就会成为判分的依据之一。
③“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就是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形成像样的、可以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思维驱动——拓展思考维度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思维驱动——拓展思考维度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针对某个问题的争议焦点以及写作着力点做出规定。
作文试题大多设置具有启发性和争议性问题,目的是通过学生多维度思考,考查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文章分析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几种思维方式: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
通过真题进行实战演练,展望了拓展思考维度的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方式;拓展维度思维驱动实际上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某个问题的焦点、以及写作着力点所做出的规定。
作文试题大多设置有启发性和争议性问题,目的是通过学生多维度思考,考查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主要有一下几种思维方式:一.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其实是一种由个别引申到普遍的、由浅显推广出深刻的思维方式。
纵向思维过程一般特点表现出为向纵深发展,就是能够从看似平常小事,进一步探讨从而发现更深且被掩盖着的内在的事物本质。
二.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其实是突破原有问题结构范围,源于其他领域事物或事实当中获得的启示,进而产生新的设想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
横向思维一改解决问题的平常思路,试图从其他方面或方向入手,拓宽思维广度,能从之外领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其实是大脑在思考时,呈现出扩散状态的一种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的具体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大多呈现多维发散状。
若合理使用这种发散思维,既有助于解决眼前复杂多样的现象,又能从多方面、多个角度去寻求问题所隐藏的答案。
一.纵向思维纵向思维其实在特定结构范围内,按有顺序的、可预测的方向而进行的思维形式。
纵向思维的过程是按思维本身逻辑顺序,使思维向深层探索。
这种思维过程清晰且逻辑连贯。
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揭示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
运用纵向思维去分析问题,见解会入木三分,会加深文章论述说理效果极具透彻性。
例2020天津卷作文真题:“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社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第一法:明确任务要求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最重要的是明确任务要求。
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仔
细阅读题目,理解任务要求。
只有明确了任务要求,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
如果
题目要求我们写一篇倡导环保的作文,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就要紧扣环保这一主题,不要跑题,以免扣分。
第二法:理清思路,合理组织
在明确了任务要求之后,我们要理清写作思路,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在写作中,我们
要先明确文章的核心论点,然后以此为中心,逐步展开。
要注意使用合理的段落组织和句
子连接,使文章结构紧凑而严谨,逻辑清晰。
第三法:丰富素材,充实内容
在写作时,我们要尽量丰富素材,充实内容。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写一篇议论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数据、举例说明、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来充实内容,使文章更加饱满、生动。
第四法:恰当表达,得体言语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恰当表达,得体言语。
要尽量避免使用口头化的、不规范的语言,而要用得体的表达方式,比如借助修辞手法、运用成语典故等。
这样可以提高文章的
文采,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掌握了明确任务要求、理清思路、
充实内容和恰当表达这四法,就能够应对高考作文的挑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作文是考生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试题之一,作文的得分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总分,因此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写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而在高考中,常常会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即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景或要求,完成一定的写作任务。
下面是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四法(主题思路法、观点分析法、对比论证法、因果分析法),希望能给考生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主题思路法主题思路法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阅读题目要求,理解写作任务。
考生首先要明确写作任务,了解题目要求和写作目的,确保能够正确把握写作主题和意图。
2. 确定写作主题。
根据题目要求和写作任务,考生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并在整篇作文中贯穿这一主题。
3. 扩展思路,积累素材。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查找靠谱的信息等方式,扩展自己的思路,并积累一些相关素材,以便在写作时能够更加充分地展开论述。
4. 逻辑组织,条理清晰。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合理组织自己的思路,使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使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二、观点分析法观点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来展开写作,适用于逐一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观点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确定观点。
在写作任务中,考生需要明确需要分析的不同观点,并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分析每一个观点。
2. 充分展开。
对于每一个观点,考生需要充分展开论述,分析其优点和缺点,陈述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和论据,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3. 对比评价。
考生还可以对不同观点进行对比评价,分析其差异和联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4. 温故而知新。
写作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例子和事实,以增加观点的说服力,并使读者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共鸣。
三、对比论证法1. 确定比较对象。
考生需要明确需要比较的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观点,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论证。
2. 分析比较。
对于每一个比较对象,考生需要逐一进行分析,探讨其异同之处,并提供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和论据。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是指在高考作文中,根据题目要求和写作任务,合理运用四种写作方法,从而达到写作目的,获得较好的分数。
这四种写作方法分别是:审题立意法、论证丰富法、结构有序法和语言精炼法。
审题立意法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需要仔细审题,并正确理解题意和写作要求。
不同的题目要求,会有不同的立意和写作方向。
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和分析,确定好写作的核心要点。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图,我们才能针对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才能让作文内容与高考评分标准相符合。
论证丰富法是高考作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法。
论证是写作的核心,也是考生得分的关键所在。
在论证中,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观点阐述,丰富的事例和论据支持,以及合理的作者态度和观点,来展开文章的论述。
我们在论证中要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对比分析、事例引证、引用权威观点等,从而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只有丰富的论证,才能让文章有深度和广度,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想法。
结构有序法是高考作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法。
良好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易于理解。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等各种结构手法,来组织文章的内容。
我们还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使文章的内容连贯自然。
在结构上的有序性,可以让我们的观点和论点更为突出,更具说服力。
语言精炼法是高考作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法。
语言的精炼是指运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具有较高的文采和美感。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要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我们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只有语言的精炼,才能让文章更易读、更有吸引力。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是我们在高考作文中必须掌握的四种写作方法。
通过审题立意法,我们可以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通过论证丰富法,我们可以有理有据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论点;通过结构有序法,我们可以合理组织文章的内容,使之更易读、更有条理;通过语言精炼法,我们可以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更有文采和美感。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
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
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材料的逻辑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只有深入理解材料的内容,才能在写作中准确把握材料的要点,避免在写作中偏离主题。
其次,要善于归纳总结,提炼关键信息。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炼关键信息,将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时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材料的核心内容,避免在写作中遗漏重要信息。
接下来,要合理组织文章结构,突出重点。
在写作时,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突出材料中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括材料的主旨,再展开阐述材料的细节,最后再进行总结概括。
这样的结构清晰明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最后,要注重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在写作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总之,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材料,合理组织语言,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只有在平时多加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高考写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任务要求来完成作文。
下面为大家介绍四个方法,帮助大家提高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水平。
一、理清思路,确定立意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前,首先要理清思路,确定好立意。
要把握好任务要求,认真思考和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分析问题的具体要求。
了解了试题的目标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积累,提炼出适合此次任务的核心立意。
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网络的作文,我们可以在思考时确定自己的立意是探讨网络的利与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还是网络信息的正确传播等。
确定好立意之后,就能在写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内容,不会迷失方向。
二、规划结构,整体布局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规划,具体内容的展开和组织需要在整体布局时就提前考虑到。
在规划结构时,可以采用主题-主题-结论的方式,将文章分为引入段、主体段和结尾段三个部分。
引入段通常用于引入话题,概括文章要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体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可以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主题,并进行几个重点议论。
结尾段则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发人深思的观点。
三、运用表达技巧,增强可读性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不仅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还要有恰当的表达技巧,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在文章中,可以使用比喻、排比、引用、描写等修辞手法,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还可以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例如“首先”、“其次”、“还有”等,用来连接各个段落,使整篇文章衔接自然,逻辑清晰。
四、训练素材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良好的写作水平离不开丰富的素材积累,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宽广的阅读面,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可供使用。
平时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关注社会和学校生活,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
还要善于将积累的素材与热点话题、社会问题相结合,灵活运用到写作中。
通过对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可以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高考中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考生要善于理清思路,确定立意,并合理规划文章的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快速打开思路
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快速打开思路高考作文由“传统型”材料作文转向“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后,对考生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说理要求看,强调议不离事,就事论理;从说理范围看,强调集中精力,专论一点;从说理态度看,强调文明交流,入情入理不偏激。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材料积累、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快速构思能力和行文能力。
这类作文如何快速打开思路呢?一、明确任务,告诉读者观点“是什么”明确任务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第一要务。
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的任务为:大李、老王和小刘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考生确定立意方向后,可答其所问,从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位,概述其“更具风采”之因,让读者知晓观点“是什么”。
如:老王,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有“大国工匠”的风范;小刘,酷爱摄影,执着地追寻美、发现美,令人赞叹。
但是,我认为大李最具风采。
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摘自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二、多维度的比较,告诉读者区别“是什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提及的任务多指“决定式写作任务”与“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
“决定式写作任务”是指写作任务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可能有多个结果,让学生通过协商或者讨论选择一种结果,并进行充分论述,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第Ⅰ卷。
“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是指写作任务是一个具有可讨论性的话题,让学生充分交换意见,不必达成一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中三位风采人物的选择就是一个不必达成一致的可讨论性的话题。
2020高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思维驱动
2020高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思维驱动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今基本成为高中语文考场的标配,你的思维被驱动了吗?01学生的疑惑一个学生问:老师,咋区分普通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啊?是的,普通的材料作文,包括被专家们所称的所谓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放到一块,确实不容易区分。
因二者写法大有不同,一不小心可能坠入泥坑,学生普遍担忧。
02如何区别普通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你还真得长一双慧眼呀。
先看下面两道作文题,看看哪一道是任务驱动型的?第一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明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的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明;文明体现在我们对待他人、自然、社会的实际行动中……请认真阅读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二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
”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很显然,上面两道题虽同属“文明”问题,但第一题是一般的材料作文,第二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为啥?第一题的材料及相关要求,有点不着实地儿,不接地气儿,总感觉是命题人的自嗨。
这样的试题让人感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出一道作文题,与我的生活隔着不可跨越的沟渠!第二题,材料所述事件生活中常见,且实景化呈现试题材料,可以多角度认识,且有明确的任务指令,虽然切口较小,但却是真实情境下的真实问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领及思维详解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领及思维详解民权县第一高级中学杨慧云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三年前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9年五大理念引领写作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创新,放在之首,并且放在发展的核心,为什么一直讲创新是民族之魂?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走极端道路不行,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要实现质的突破,要靠创新来引领发展,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行。
所以,以创新来引领,这本身是新常态的要求,是实现突破的要求。
协调,协调就是个有机体,就是解决一个最大效益的问题。
“集小者必大,集微者必强。
”绿色,就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就是宜居,就是提高生活品质。
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取得经验的体现、着眼点,只有坚持开放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快、上得更高。
中国要走向大国,大国不开放是不行的,闭关锁国不会成功,所以要开放。
共享,就是发展为了谁?为什么要发展?社会制度优越性,就是让全民享受发展中的红利。
所以唯有共享,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让人民感觉到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五大理念”就是解决怎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这个本质搞清,发展就不会走偏,“五大理念”就会紧紧落到实处。
例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关于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积累及思维拓展的方法探究
关于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积累及思维拓展的方法探究摘要:语文学科是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的学科,其主要涉及的知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知识。
基于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一直是教师的困扰和关注点,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学科的学习是整个高中学习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了解高考作文的需求并早做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结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对高中生写好这类作文的方法做出如下概述。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思维拓展引言: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高中教师总是在强调一定要了解出题人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把答案和采分点相契合,进而拿到高分。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备考,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这两大问题,这也是学生奋斗的方向。
在高考语文的命题中,作文题目不再是命题作文的形式,改编成了半命题作文或者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语文功底,还需要写作的技巧。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在我国最早是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中提出来的。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的产生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指令。
增加任务型指令,是为了解决材料作文构建和套作的问题;是为了着力发挥作文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就是在过去一般材料型作文题中增加具体明确的任务驱动型指令的材料作文题。
任务指令是命题者指定考生必须完成的工作,必须在文章中落到实处。
完成任务指令的好坏是评价作文优劣的最主要指标。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积累及思维拓展的方法(一)加强阅读训练在高中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倾向于将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整理成材料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将这些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背记下来,其实这种积累方式是不科学的。
顾名思义,高考满分作文是高考考生在考场上临时发挥的文章,且不说逻辑是否严谨和缜密,但就应用的语句来看,也有很多是经常会用到的句子,或者根本就不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任务驱动型作文又称为命题作文,是指根据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构思和写作的作文形式。
这种作文形式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命题要求,深入思考并准确把握命题要求,完成一篇言之有物、信息内容全面、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的作文。
高考中的作文也多采用了这种形式,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四法势必成为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第一法:准确把握命题要求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首先要能准确把握命题的要求,这是作文构思和写作的基础。
要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纲,分析命题要求中的主题和具体要求,确定要论述的内容和思路。
只有准确把握了命题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构思和写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命题要求,达到预期的成绩。
第二法:合理展开思路和论述在完成对命题要求的准确把握后,接下来要合理展开思路和论述。
要根据命题要求中的主题和具体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展开作文内容。
要注意遵循逻辑顺序,确保思路清晰、内容有层次,使得文章的论述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无论是对事物的描述,还是对观点的阐释,都能够得心应手,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理解。
第三法:丰富的知识和积累的素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完成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素材积累。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素材,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有充足的素材可供选择,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素材,丰富文章的内容,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第四法:正确运用语言表达除了以上三个法则外,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成功还需要考生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使用得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式多变、表达得体,力求语言简明、清晰,富有感染力。
要善于使用修辞手段,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使得文章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加深人心扉。
要想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取得好成绩,考生不仅要准确把握命题要求,而且还要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素材,以及合理展开思路和论述的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种作文要求我们根
据所给的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和写作。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材料,写出一篇内容丰富、观点明确的作文呢?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的写作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所给的材料,包括文章、图表、数据等。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理清思路,确保对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也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联,找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这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时进行合理的材料运用。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材料的引用和分析。
在引用材料时,要注意
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避免歪曲原意或者误解材料。
在分析材料时,要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对材料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此外,我们在写作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合理组织和布局。
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逻
辑关系,合理地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结构,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同时,也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使整篇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和流畅。
最后,我们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写作时,要选择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同时,也要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和吸引人。
总的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的写作需要我们在阅读、分析、引用、组织和
表达等方面下功夫。
只有通过对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合理运用,才能写出一篇内容丰富、观点明确的作文。
希望以上的写作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写出优秀的作文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中思维方法的运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8成都期末作文)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 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个作文题在命题的形式结构和导向上,都与2017年全国卷1和卷2 作文题十分相似,属于多重材料复合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首先,理解所给的多则材料是关键。
理解,一是关键概念内涵的理解,二是关键概念和材料之间关系的理解。
材料1讲“人穷志短”,“穷”意思是人的处境困厄,指处于困境或苦难中,也包含物质上的贫困;“志短”是指志向、理想、抱负不远大,眼光短浅。
“人穷志短”是讲“人穷”与“志短”存在因果关系。
材料5讲东西贫乏会影响认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东西匮乏与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材料1“人穷志短”因果关系的进一步解释。
材料3讲最糟糕的贫困是“智力贫乏”,这是谈贫困的内涵,也可用于解释“人穷志短”的原因。
材料1、3、5都是围绕“人穷”与“志短”的关系来讲,可看作一类。
关系图如下:
材料2讲要通过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立更生精神,来改变贫困的面貌。
这种观点的成立隐含着一个前提,即贫困产生的原因在于穷人缺少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没有自立更生精神,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志短”。
贫困与“志短”的关系是志短是因,贫困是果,因为志短而人穷。
这与材料1 “人穷志短”的观点相矛盾。
关系图如下:
材料4讲“精准扶贫”,什么是“精准”?从“脱真贫”来分析,“精准”的一个含义是针对真正贫困的人来服务,不能让人混水摸鱼占用扶贫资源,做到“脱真贫”,让真正的穷人脱贫;其二是针对贫困的原因,进行切实有效的扶贫,而不是单纯的只是给钱、给物,做到“真脱贫”,真正的脱贫,自己具备脱贫的能力,而不是一直靠外界的帮助。
材料2和4都是谈怎么脱贫的问题。
相对而言,材料2的措施比较具体一点,但到底如何帮助贫困人群树立主体意识,还需要具体内容。
材料4是给出了脱贫的大原则和大方向,内涵更丰富,但不具体。
材料1、3、5谈人穷与志短之间的关系,为如何脱贫提供了确立脱贫方案的依据。
到底如何脱贫,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具体方案。
综合5则材料,它们是在围绕贫困这个话题展开的,从贫困是什么、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三个方面来讲的,这三个方面互相关联,互相起作用。
既体现了三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了多种写作的角度。
【立意】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我们发现材料提供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我们在写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题目的要求也是“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因此,我们可以把复杂的话题根据材料的侧重点不同,分解成几个小一点的讨论话题,作为我们写作的方向。
1.根据材料1、材料2可以确立一个讨论话题……
【参考立意】
优秀立意
1、扶贫先扶“智”;
2、扶贫先扶“志”;
……
一般立意
……
【写作案例1】
有人曾说:“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确实如此,智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
为什么早年间中国的扶贫工作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没有对“扶智”引起足够重视。
要“扶智”就应该抓好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而不是一味的知识灌输,不能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
而且,智力是多方面的,不是只有会解题才叫智力水平高。
现在社会对才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多种智力,让他们愿意学习,提高内趋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评析】
这段谈贫困首先是智力的贫乏……
【写作案例2】
古话说:“人穷志短”,但我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同国王并不因丢了王冠而悲哀。
真正脱贫,就要把“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人生要有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我们才能拥有奋斗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凝结成希望的萌芽,在汗水与泪水浇灌下,绽放成功之花。
纵观古今,君可见屈原仰天高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君可见王勃“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在当代中国,精神富裕尤其重要,如今这样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人们终日奔波,钻营索取的更多是物质上的富有。
王开岭先生在评价当代社会时曾说:“越来越多的人,像同一个人,像别人的复制品;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人生的流水线肥皂。
”
人只有在精神领域的不断探索、追求,才会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成就有个性的人生。
因而我们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倘若人人皆有志,人人皆有梦,又何惧没有万千大路通罗马?【评析】
作者认为“人穷”与“志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为什么没有联系……
【总论】
对于这种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把握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把握好每则材料中的关键概念,理解每一则材料所讲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理清几则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解释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从而归纳出这几则材料要讲的核心话题;
第三步,围绕核心话题,选择材料进行分析论证。
或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选择论证的重点方向。
比如,可以重点分析穷与志的关系,通过分析二者关系,表达如何扶贫的观点,也可以重点讲如何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