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南通市为例

合集下载

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南通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沿海城市,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潜力。

然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南通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提升南通城市的竞争力,以下是我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南通市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南通市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和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技术创新方面,南通市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科研联盟,吸引更多高端科学家和商业人才。

此外,南通市还可以加大对企业的激励力度,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此外,南通市应加强城市形象和品牌建设。

积极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可以提升南通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南通市可以加大对文化、旅游和体育等方面的投资,举办一系列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南通市还可以加强对本土企业和产品的推广,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品牌,提高南通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南通市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南通市可以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供更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建立更完善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同时,南通市还应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南通市可以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南通市应加强政府的服务和公共管理能力。

政府在城市发展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环境。

南通市可以加大政府机构力度,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南通市还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提供更稳定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居民来南通发展。

综上所述,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需要全面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能力。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南通市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实证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城市化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实证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志 , 时 , 是 社会 文 明程 度 的 标志 之 一 。本 世 纪 头 同 也
村 的有 关学 术 文献 中开始 出现 “ 城市 化 ” 词[ 一 2 1 。
1 城 市化 的 内 涵 特 征 及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
() 1 城市 化 的 内涵 。所 谓城 市 化 , 是一 种 由于社
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 乡村 地 区, 甚至包 含城市文化 、 活方式 、 生 价值观念等 向
乡 村 地域 扩 散 的 较 为抽 象 有 精 神变 化 过 程 。这 一 过
程包 括 两方 面 的含 义 : 是物 化 了 的城市 化 。即物 质 一

城市化 发展与小康 社会 建设的辩证 关 系
须 加 快 城 市 化 进 程 。
关 键 词 城 市- 小康 社 会 建设 I L
发 展 进 程
徐 兴 林 , 中科 技 大 学博 士研 究 生 华 李 吉 平 , 通 市 发 改 委 副 主 任 南
43 0 0 07 2 6 01 20
城 市化 是 当代 人 类社 会 发 展 的基 本 趋 势 ,城 市 化 水 平 的 高 低 不 仅 是 一 个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标
3 .0 , 04 % 年均 提 高 04 .6个 百 分 点 。
2 .小康社 会 的科 学 内涵 、 质 特征 及 发展 重 点 本
① 以人 口转 移 和集 中为 前 提 。城 市 化 首 先 表 现 为 人 口的 大规 模 迁 移 和集 中 的过 程 ,即 人 口从 平 面 无 限分 散 向有 限空 间集 聚 的过程 。具 体 地说 , 是 农 就
设 的 进 程 。南 通 市 是 中 国 一 个 地 级 城 市 之 一 , 的 发 展 程 度 和 水 平 是 全 国 的 一 个 缩 影 。 目 前 , 它 南

探讨如何在陆海统筹发展中加快南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探讨如何在陆海统筹发展中加快南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苏中地区城镇化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以南通为例【摘要】: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个社会过程。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其内涵极为丰富。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苏中地区长三角陆海统筹工业化制度创新【正文】:不同城市原是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经纬中形成。

经济发展模式决定城市发展形态。

这是中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中国这一古老农业大国,发展近代工业、推进早期城市化这个大目标,与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甚为紧要。

从南通城镇鼎革、转型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认识到传统乡土经济与西方工业文明碰撞、整合所产生的巨大社会裂变与重塑作用。

1.城市化的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1.1.立足乡村经济的工业化南通早期现代化是从张謇创设大生纱厂为其开端,南通近代城市化变革也是以大生纱厂为起点的。

张謇的地方自治实践与南通城市化进程,首先涉及到的是大生纱厂的选址,这不仅直接反映了张謇实业路线的战略眼光与决策思想,同时也是他躬行“实业救国”方针,尝试“村落建设”的重要起步和大胆探索。

大生择厂址于唐闸的一个更重要的先抉性前提——把工厂建在农村。

设厂的地利条件,虽与工厂营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也存在天时地缘偶合的历史局限,非后天不可变更;与当地城镇化发展,更无必然的因果联系。

而设厂于农村——把工厂选择在县城郊外的乡村,则无疑是富有战略眼光的抉择,有着主事者明确的既定方针和目标取向,主观上取决于张謇立足乡村经济的工业化战略决策,充分利用并借助通海农村充沛的自然资源和乡土经济的独厚优势来发展民族基础工业,这正是张謇独创的民族工业的成功之路,也是大生早年获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这种立足乡村经济的工业化战略决策,不仅给大生自身发展创造了奇迹,同时也决定了南通早期现代化的路径与走向,对此后南通城市变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1世纪南通发展的战略思考

21世纪南通发展的战略思考

21世纪南通发展的战略思考(发稿时间:2005-9-26 0:00:00 阅读次数:164)(摘要)牛文元(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随着我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升1980年以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展走向;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

南通的地理区位(自然基础)、发展沿革(经济动力)、文化底蕴(社会内涵)这一优越的三维组合,共同决定了南通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战略布局和战略要点。

考虑到南通在东部沿海、在长江三角洲、在江苏省、在苏中苏北地区的位置、作用和地缘经济价值;考虑到世界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态势;考虑到产业特点、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对于南通的远景规划提出宏观的战略思考意见。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轻型工业化"之路;如何提升1980年以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展走向;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针对南通未来发展的现实要求必须提出符合发展的基本规律。

21世纪的南通发展模式,包括了三大基本战略选择1、构建"集群经济型"的南通:在上一世纪温州、苏南模式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具有空间相邻、供需相连的企业集簇,实现互补的共生关系,由以往"口袋式"的分散发展提升到"拳头式"的集群发展。

2、构建"循环经济型"的南通:将上一世纪以粗放式、传统式为主的"线性发展"发展模式,转化为集约式、生态式的"循环发展"发展模式,构建表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实现"轻型化"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行政区划调整后南通城市发展战略思考

行政区划调整后南通城市发展战略思考

2009年第10期○薛华培行政区划调整后南通城市发展战略思考南通市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经济发展轴交汇处,是省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东部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江苏省江海联运的枢纽和实施“海上苏东战略”的重要城市。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市在国内率先实现人均产值超万元。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苏省调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

4月17日,通州市正式并入南通市,成为南通市通州区。

此次调整,使南通持续跨越发展受制于行政区划格局的历史性难题得到破解,有助于南通城市空间在更广的范围内布局,从而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与意义行政区划调整前,南通市共辖有六县(市)二区。

通州市原为南通县,三面环绕南通市区,1993年撤县设市。

2007年底,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总人口125.6万人,下辖19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通市主城区和通州市行政管理体制分割的制约因素越来越明显,南通市区现有的区域面积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相适应,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带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这次行政划调整,对于通州、南通而言是一次双赢选择。

特别是在苏通大桥通车、沿海高速、沿海铁路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通州的撤市设区将使南通作为江苏省沿江滨海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进一步发挥火车头作用和磁场功能,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腾飞。

下一步,南通应及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建立“大南通”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在扩张发展潜力、集聚吸纳各种优质资源的同时,降低发展成本,开创南通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大南通”城市发展战略的空间体系和指导思想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大南通”城市空间层圈结构。

第一层圈:由目前已经连片的中心城区组成,包括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和狼山风景旅游区,人口规模100~120万,沿江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对策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对策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对策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摘要:城市发展能级是一座城市实力的综合体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不断提升南通城市发展能级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南通城市能级发展现状,分析了南通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意义,提出了提升南通城市发展能级的对策,从而让南通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美丽。

关键词:城市;发展能级;对策研究城市发展能级是指城市的发展程度,代表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对周边其它城市的影响力。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就是要提高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不断扩大辐射力与牵引力,形成更高质量的协同发展。

南通在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下,全市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敢为人先,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继续在GDP“万亿俱乐部”中发挥应有的贡献。

一、南通城市能级发展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发生了“沧桑巨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南通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滨江临海设区市,拥有跨江出海通达全球的海港优势,也有沿江而上与内陆相连的通道优势。

南通利用这些优势,抓住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等机遇加快发展,逐步强化枢纽功能,增强产业实力,优化制度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1.建立科创引领区南通非常注重创新,吸引人才。

南通建立了环境优美的紫琅湖和紫琅公园,新晋宏伟大气的国际会议中心、美术馆以及“网红打卡地”南通大剧院,缤彩纷呈的会展中心,活力四射的紫琅科技城,时尚舒适的国际酒店和人才公寓,拔地而起的高端楼盘和商业街区等等,南通创新区10年前还是“过渡带”,现如今已发展成“城市新中心、科创引领区、人才向往地”,是市民和新南通人的骄傲。

2.打造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南通在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过江跨海通道布局、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等方面,迎来百年未有新机遇。

南通、苏州等8个环沪中心城市,被上海官宣列入“上海大都市圈‘1+8’空间协调规划”。

由南通主城,通州、海门和通州湾3个城市副中心构成的“多中心、组团式、网格化、生态型”城市框架形成,南通城市实现了从濠河时代、滨江时代向江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南通市通州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

南通市通州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
南 通 市 通 州 区 加 快 推 进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调 查 与 思 考
■ 张 洁 云
新 型城 镇 化 , 是 以 民生 、 可 持
有和 其他 城 镇 居 民一样 享 受 到均 等 的公 共服 务和 社会 保 障 。
( 二) 经 济指 标
( 三) 社会指 标
续 发展 和质 量 为 内涵 ,以追 求平 等、 幸福 、 转型、 绿色、 健康 和 集约 为 核心 目标 , 以实现 区域 统 筹与 协 调一 体 、 产 业升 级 与低 碳转 型 、 生态 文 明和 集 约 高效 、制 度 改革 和 体制 创新 为 重 点 内容 的崭 新 的 城镇 化 过程 。本 调研报 告从通 州 城 镇 化 建 设 现 状 和 存 在 问题 出 发 ,提 出加 快 推进 新 型城 镇化 的
二、 通 州城 镇 化 建 设 中
底通 州 区城 镇 居 民人 均可 支 配收
入为 2 6 3 5 4元 , 农村 居 民人均 纯收 入为 1 4 0 9 0元 , 城 乡居 民收入 相差 1 2 2 6 4 元 。同期南通市 的城乡居 民 收入 分别 为 2 8 2 9 2元 、 1 3 2 3 1 元两
者相差 1 5 0 6 1 元。( 4 )产 业结构 。
存在 的问题
( 一) 城 镇 化 水 平偏 低 , 城 镇
规模 偏 小
目前 ,通州 区 的城镇 化 率 为
5 3 . 1 %, 仅 处于初 级城 市 型社 会阶
2 0 1 2年 ,通 州区 的三次 产业 结构
段, 这 表 明本 地城 镇化 滞 后 , 城 镇
建议 。

( 1 ) 教育 方面 。 全 区受教 育 人 口中文化 程 度 为高 中 、大专 及 以

南通地区城镇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

南通地区城镇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
发展 规模小且布局极 为分散 ;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为 了促进 南通地 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必须优化 升级传统产业、 积极培 育新兴产业 , 不断完善政府政策服务体 系, 统筹城 乡发展 , 加快新型城 镇化建设 。
关键 词 : 城 镇化 ; 产业集群 ; 互动发展 ; 南通地 区 中图分 类号 : F 2 9 9 .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3 5 9 ( 2 0 1 6 ) 0 6 - 0 0 1 2 - 0 4

市场也会应 运而生 , 使得 产业集群 的成本 降低 , 最终
的结果就是产业 集群 的竞 争力得 到提升 。随着城镇 化 水平 的提 高 , 产业集群更 加集 中。 在 一个区域 内发 展产 业 , 可 以让企 业彼此之 间相互协 作与切磋 , 转变
年份
南通农村居 民人均收入 指标值 ( 元) 增速 ( %)
市 ,发展具 有其 自身特色 的产业 集群将进一 步推动 产业集群创造 了优越 的发 展条件。 南 通城镇化 的快速发 展 , 促 进经济 的可持续发 展。 城镇化 的发展促进 了产业集群 的不断完善。 随着


城镇 化与产 业集 群的互 动发展
高新 技术产业 的融入 , 城镇 内的很多生产要素都在朝 着高科技方 向发展 。城镇在不断引入先进生产技术 、
南 通 大 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第3 2卷 第 6期 双 月 刊 2 0 1 6年 1 1月 出版
南 通 地 区 城 镇 化 与 产 业 集 群 互 动 发 展 研 究
何 育静 ,夏永祥
( 1 . 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江苏 镇江 2 1 2 0 0 3 ;2 . 苏州 大学 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 1 5 0 2 1 )

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及演化特征研究

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及演化特征研究

南 通 市 “港_ 产一城”融合发展及 演化特征研究
Study on Integration D evelopm ent and Evolutionary Features of Nantong City's "Port-Industry-City"
符琳蓉任以胜陆林张海洲
FU Linrong REN Yisheng LU Lin ZHANG Haizhou
A b s t r a c t : “I n d u s t r y p r o m o t e d b y p o r t ”“cities flourishing b y i n d u s t r y ’,“port b o o m i n g b y cities” h a v e b e c o m e a n e w idea for th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a ' s p o r t 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w h i c h is o 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 f “port-industry-city,’. B y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he evaluation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port-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d e v e l o p m e n t , th e c o u p l i n g d e g r e e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g r e e are applied to m e a s u r e the d e v e l o p m e n t status o f “port-industry-city”integration in N a n t o n g city f r o m the perspective o f interaction level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level, the d y n a m i c e v o l ution d e g r e e a n d the scissors difference m e t h o d are utilized to explain a n d a n a l y z e the ev o l u t i o n characteristics o f the c o m p o s i t e s y s t e m o f 4iporti n d u s t r y ” “port-city” “industry-city”. T h e results s h o w that:①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e x o f the “port-industry-city”s y s t e m o f N a n t o n g city c o n t i n u e s to rise, the overall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a s b e e n steadily impro v e d , a n d th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various s u b s y s t e m s ha s b e e n effectively consolidated;② T h e integration d e g r e e o f th e ‘‘port-industry-city’,s y s t e m s h o w s a t r e n d f r o m l o w to h i g h ,a n d the level o f integration has experienced a d e v e l o p m e n t process f r o m dysfunctional to highly integrated, a n d the overall s y s t e m integration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a s i m p r o v e d ; ③ T h e “p o r t - i n d u s t r y ’’“port-city” a n d “industry-city” c o m p o s i t e s y s t e m s h a s e x p e r i e n c e d the various stages o f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 r e are interactions w i t h slight restrictions a n d restrain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stages. T h e scissors d i f f erence o f the c o m p o s i t e s y s t e m d e c r e a s e s a n d rises alternately w i t h the “W - t y p e ”a n d “o b l i q u e S - t y p e ’’,a n d the difference in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s is r e p e a t e d in the p r o c e s s o f s h r i n k i n g a n d e x p a n d i n g . It is n e c e s s a r y to s t r e n g t h e n the role o f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 the m a r k e t to b r i n g it closer to the g o a l o f integrate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K e y w o r d s : *‘port-industry-city”;i n t e grate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feature; d y n a m i c e v o l u t i o n degree; scissors difference; N a n t o n g city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汇编(3篇)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汇编(3篇)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汇编(3篇)篇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尊敬的领导、嘉宾们:大家好!我是南通市某某企业的董事长,也是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建言献策。

首先,我认为在推动南通现代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倡导人才优先发展。

南通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教育体系,但现存的问题是人才流失和人才培养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创新创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南通建设的行列。

其次,要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和技术。

南通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与国际友城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动南通现代化建设。

此外,南通市还应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作为一个发展型城市,我们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南通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保意识,为南通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我建议南通市政府在推动现代化过程中,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政府应积极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企业也要主动参与市政府的决策和规划,为政府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南通现代化建设。

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南通市将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谢谢!篇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尊敬的领导、嘉宾们:大家好!我是南通市某某高新技术企业的总经理,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建言献策。

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1 通 州推 进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现 实 条 件
(1 济保 持平 稳较 快 增长 。通州 坚持 “ 色 、 享 ” 大原 则 , 照 “ 1经 特 共 两 按 三宜 ” 求 , 要 大力 调结 构 、 创新 、 抓 促 转型 . 区域 综合 实 力稳步 提升 ,0 9年实 现地 区 生产总 值 4 23 20 3. 2亿 元 , 实现财 政 总收 入 5 .8亿 元 , 中 53 其
① 文中有关通 州情况的数据发表来 自 2 1 年 2 2 宋文辉 同志在全 区效 能建设大会上 的讲话 及 2 1 00 月 1日 0 0年 1 1 李雪峰 同志 月 2日
20 0 9年 度 区政 府 工 作 报告 。
收 稿 日期 :2 1 — 1 0 0 0 1- 8
作 者 简 介 :张 洁 云 (9 8 )女 , 17 一 , 江苏 南 通 人 , 共 南 通 市 通 州 区委 党 校 讲 师 , 中 主要 从 事 政 治 、 化 理论 的 研 究 。 文
Vo . 1. . 11 NO 1 Ma. 1 r 2 0 1
城 乡 一体 视 野 下 的 新 型 城 镇 化 问题 研 究
— —
以江 苏 省南 通 市 通 州 区为 例 ①
张 洁 云
260 2 3 0)
( 共 南 通 市 通 州 区委 党 校 , 州 中 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分 析 了通 州推 进 新 型城 镇 化 已经具备 的一 些现 实条件 , 出 了通 州在 推 进 新 型城 镇 化过 程 中 指 仍 存 在 的 突 出问题 , 索 了通 州城 镇 化 的新 模 式 : 实城 镇化 的经 济基 础 , 速 产 业 集 聚和 转 型 升级 ; 探 夯 加 探

南通市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南通市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南通市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作者:白晓革陆辉来源:《经济师》2008年第07期摘要:产业集群现象与正在实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互为交融、互促共进的强关联性。

大量研究表明集聚式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空间发展的新模式。

这种发展新模式的实质是通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实现要素的空间集聚。

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的集聚。

文章从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与耦合入手,立足于南通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进程的实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两者互动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南通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70-03一、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与耦合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并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培育和壮大城乡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相关的重要方面,得到了政府的极大重视,“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的城镇化过程,是以非农产业发展为主体,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和空间集聚为特征,以农村小城镇发展壮大为过程的城镇建设活动。

其实质是在以农村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小城镇和非农产业,推动向城镇集中,使区域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并将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扩散到广大农村地区的过程。

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为58%,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为46%,对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为44%。

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研究——以如东县城北片区为例

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研究——以如东县城北片区为例
洋口港区近期结合苏北沿海产业升级的契机,承担原材料、石油、液体化工等散货物资运输任务,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远期发展为大宗散货的中转运输的,由工业港逐步发展成一座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服务的、多功能的、以接纳大型船舶为主、建设大吨位散货深水泊位,承担货物中转任务的现代化大型深水港区。同时也是一座具有运输、中转、仓储、工业、商贸、保税、信息、港口物流园区和集装箱运输等多功能的,为南通市和地方经济服务、为外向型企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研究——以如东县城北片区为例
摘要:通过对如东县区域交通格局、洋口港自身发展条件的分析研判,提出“港产城”联动发展的模式,通过“港产城联动融合”,一方面建设与洋口港能级相匹配的港口城市,承载临港产业与配套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如东县域中心城市与港口后方服务基地。通过加强区域资源条件分工协作,形成港区与城区并举,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发展格局。
目前,洋口港凭借10万吨级LNG码头、10万吨级石化码头、10万吨级散货码头,在港口竞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洋口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深水港,需要建成一座与现代港口与临港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港口城市,承载临港产业与配套服务功能。然而,由于洋口港发展基础、用地、环境等限制条件,依托洋口港建设的港区难以承担服务港口的全部功能,只能重点安排与港口关联最为紧密的交通物流、临港产业与必要的服务功能,其它与港口配套的居住与高端服务功能应在后方安排,以节约临港用地,优化工业与生活区布局,改善居住环境。
洋口港区作为南通港唯一具备建设2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的港区,其开发建设对南通港巩固国家主枢纽港地位、完善服务功能、应对船舶大型化趋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均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港产城联动发展模式的提出

论南通城市规划

论南通城市规划

论南通城市规划摘要:城市化对一个经济体来说,意味着其基础与结构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正在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本文将把我的家乡——南通作为分析对象,来说明在近年来南通城市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体在基础与结构上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

对一个国家而言,它包含了整个国家的人口、资本、制度以及各种资源全方位的配置与调整,中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农业国的工业化,其间城市化过程虽几经波折波折,但成效卓越。

本文将把我的家乡——南通作为分析对象,来说明在近年来南通城市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一、南通城市化的背景介绍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首批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享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

经过历次的城市规划,目前南通市区土地面积为355 平方公里,2008 年末市区人口达到87.52 万人。

人口密度达到2465 人/平方公里。

二、南通历次城市规划1.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从19 世纪80 年代开始,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开展城市建设,并提出了“一城三镇”(即中心城区和唐闸、天生港、狼山三镇)的城市规划设想。

在他的推动下,南通开辟了新工业区和港区,进行了近代教育、文化、市政设施建设,建立了功能分布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镇 化 空 间发 展 的新 模 式 。这 种 发 展 新 模 式 的 实质是 通过 产 业 集群 与 城 镇 化 互 动 发 展 , 实现 要 素 的 空 间 集 聚 , 动 力 的 转 移 和 人 劳 口 的 集聚 。文 章 从. 业 集 群 与农 村城 镇 化 的 互动 与 耦 合 入 手 , 足 于 南 通 区 域 经 济 发展 、 业 集 群 与 城 镇 化 进 程 的 实 际 , 实证 产 立 产 在 分析 的基 础 上 , 出 了进 一 步 推 进 两者 互 动 发 展 的路 径 与 对 策 。 提 [ 关键 词 ] 业 集 群 ; 村 城 镇 化 ; 产 农 互动 发 展 ; 通 南
CHEN A0一e XI f ng
( sn s c o lo n o g Un v r i Bu i esS h o f Na t n i e st y,Na tn 2 0 7,Ch n ) no g 2 6 0 ia
Ab ta t I d s r l s e h n me o n l me t to ft ep o e so r a ia in i u a a e sb e d wi a h o h r a e s r c :n u ty cu t rp e o n n a d i e n a i n o h r c s fu b n z t r r l r a ln t e c t e ,h v mp o n h b ln e ft e s r n o r lt n aa c s o h to g c r ea i .Re e r h s o h t a l r e n mb r o r a o c n r t n o r a i to n Ch n s a n w o s a c h ws t a a g u e f u b n c n e t a i fu b n z in i i a i e o a mo e o p c e e o me t Th s n w e eo me tmo e ,i s e c ,i h o g n u tilt wn n l s e s o t r ci e d — d fs a e d v l p n . i e d v l p n d l n e s n e s t r u h i d s r o sa d c u t r fi e a tv e a n v lp n ,a d a h e i g ee n s o h p t l o c n r t n n h r n f ro a o r e a d p p lto o c n r t n eo me t n c ivn l me t ft e s a i n e ta i ,a d t e ta s e flb rf c n o u a in c n e ta i .Th s ac o o o i p p rc t l s wi h t r f i t r c in o n u t y cu t r n u a r a i to a e oi e t t e s a to n e a t fi d s r l s e s a d r r l b nz i n,b s d o n o g r g o a c n mi e e— p h o u a a e n Na t n e in l o o c d v l e o me ,i d s r l s e s a d t ea t a r c s fu b n z t n p m n u t y cu t r n h c u l o e s o r a ia i .On t eb sso mprc l n l ss h t d i e u o o p o h a i fe iia ay i ,t es u y g v so ts me s — a l t n o f r h rp o t h e eo me to t r c i n b t e h a h a d c u t r a u e . u i s t u t e r mo e t ed v l p n fi e a to e we n t e p t n o n e me s r s o n Ke r s i d s ra cu t r ;c u ty u b n z t n;i t r c in d v l p n ;n n o g y wo d : u til l s e s o n r r a ia i n o n e a t e eo me t a t n o

南通推进新型城镇化五种模式及优化路径选择

南通推进新型城镇化五种模式及优化路径选择

南通推进新型城镇化五种模式及优化路径选择
黄元宰;吴建;刘冬明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咨询》
【年(卷),期】2015(0)5
【摘要】当前,新型城镇化已上升为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方略。

党的十八
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南通市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化进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实践和探索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城镇化;以县城为骨干支撑城镇化;以中心镇(小城市)为重点加速城镇化;以特色镇为补充丰富城镇化;以新型社区为载体提升城镇化”等五种模式,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研究探讨。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黄元宰;吴建;刘冬明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发改委;江苏省南通市社科联;江苏南通市发改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以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为例 [J], 王亲玲
2.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J], 高晶;关涛;郎宏文
3.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J], 程春生
4.南通市通州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 [J], 张洁云
5.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J], 杨佩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关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对于南通来说,要在经济全球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潮中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必须尽快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南通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支柱产业。

要鼓励扶持船舶修造与配套、港口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船舶产业发展。

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

要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港口物流园区、火车站物流中心等物流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要加大项目建设和市场开发力度,着力发展集江风海韵与文化底蕴于一体的南通特色旅游项目。

二、要提高城市辐射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南通总人口为773.79万,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但南通市区人口只有75.98万,仅占9.8%。

人口多、农业比重大是南通在长三角都市圈中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显着特点,这严重制约了南通的城市竞争力。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南通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大力提高农民收入。

1、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一编制城乡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联动、工农联动,不断提高融合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同时,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的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以南通为例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以南通为例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以南通为例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在这一背景下,紧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通过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当前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我国沿海生产力布局的必然要求。

由于在江苏沿海三市中,南通区位优势独特、经济基础较好、江海资源丰富,因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南通市区培育成江苏沿海的核心增长极,更好更快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是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现实选择。

一、加快南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遵循社会经济空间结构规律,将生产力布局在有利的空间区位,有利于推动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1] 它是调节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是带动区域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火车头”。

基于当前江苏沿海地区尚未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因此,从国家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南通江海兼具优势,加快推进南通市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打造江苏沿海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对支撑长三角、拓展大上海、带动长江北、服务中西部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支撑长三角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新世纪,中国实际上已形成了三大经济引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长三角能不能实现其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并居于三大经济圈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江、浙、沪所辖的长三角能否高水准的联动发展,构建起一体化的战略群。

[2]南通位于长三角北翼,地处我国长江黄金水道和东部沿海黄金海岸“T”字型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点,踞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是全国为数不多、江苏唯一的滨江临海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11期
口市民化进程,充分发挥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 能力,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生产要素 资源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吸引本地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 化。要根据各类城市规模、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发展特 色,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科学规划,促进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产业,要依托江海城市新格局,根 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特点、产业发展趋势,注重产城融合就 业富民,注重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注重打造绿色宜居环境,高 起点做好产业与城市发展规划。要加快完善中心城市规划,强 化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支撑全市 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要加快推进县城和 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因地制宜,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和形态
2013年南通市辖区主要指标占比与13市比较
2.占全市份额持续下降。 与2009年相比,2013年市区大 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份额呈下降趋势。在对比的8个主要 指标中,仅有2个指标市区占全市的份额比2009年有所提高, 其他6个指标份额均有所减少,市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集聚和 带动作用有所减弱(图2)。 (三)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能力不足 1.产业支撑缺乏。 近年南通镇域经济呈现较快增长的态 势,但县域承载能力不强,建制镇镇区体量小、功能弱、特色 39
图2
2009年与2013年南通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份额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是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 提高产业竞争力,做强特色产业板块。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大力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中心、制造业密集区域集聚,推 动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强化城镇的产业支 撑,把沿江“腾笼换凤”与沿海“筑巢引凤”有机结合,构建 沿海、沿江、沿上海、沿大通道、沿重要节点“五沿”产业发 展格局。通过产业培育,带动相关板块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 化步伐,形成城市组团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模式。 (四)优势互补, 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方法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夯实产业基础。要加大中心城市开放开发 深度,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等能力,发挥规模 效应和带动效应。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 资源布局引导,提质增量。此外,还要强化增强中小城市产业 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 业发展格局。 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是关键,没有产业的城镇 走不远,没有产业的新型城镇化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只有城与业相互支撑、融合发展、同生共兴,南通新型城 镇化才能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高萍萍)
资料来源:《2014南通统计年鉴》。
一、南通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发展Fra bibliotek实践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 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 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 展的模式。它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 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近十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 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南通以产城融合为依托,有效推进 城乡一体化,促进人口和要素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走出了一 条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产城融合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南通城镇人口437.13万人, 比 2003年 末 增 加 146.76万 人 , 增 长 50.5%; 乡 村 人 口 292.64万 人 , 比 2003年 末 减 少 165.37万 人 , 下 降 56.5%。 2008年 南 通 城 镇 化 率 突 破 50.0%, 到 2013年 达 59.9%, 比 2003年提高10.7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初相比,城市基础设 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共绿地等 大幅增加(表1)。 按可比价格计算,2013年南通市生产总值为2003年的 3.7倍,年均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15∶53∶ 38
二、南通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十年南通产城融合在促进城镇化发展中做出了突出 贡献,但也积蓄了一定的矛盾和问题。 (一)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 随着近年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南通IU和NU比值逐步接 近0.5和1.2的国际标准值。这表明南通城镇化日趋与工业化发 展相适应,但仍有大量劳动人口滞留农村,未能向城镇地区聚 集。此外,2013年末以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虽已达到了 59.9%,但以户籍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却只有49.8%,两者相 差10.1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也低4.2个百分点。 这也说明南通的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存在大量的“两栖”人员 和“被城镇化”的人员。户籍、土地、教育、医疗、社保等制 约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还需逐步破除。 (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够强 1.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从江苏省13个省辖市市区主要指 标首位度看,南通市区总体处于中下游水平。2013年对比数 据显示,仅出口总额首位度排全省第4位,其余指标均排在第 8位以后,市辖区主要经济指标首位度排名明显靠后(图1)。
区域发展
不鲜明。2013年,南通五县(市)镇域范围内共有工业企业 513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3513家,占比只为6.8%; 镇域范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451.8万 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3.5%。南通镇域工业经济的“散、 弱、小”对一、三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制约了农村富 余劳动力就地城镇化。
2.人口集聚不足。镇区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发挥经济 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截至2013年底,南通市 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级城镇体系,但镇区规模普遍偏小,对 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这使得建制镇难以获得 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四)产业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尽合理 从产业结构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南通市产业结构处在由 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过渡的转型升级时期,已基本形 成以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节能 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七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但产 业层次还不够高,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能有效支撑、 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大企业不多。2013年全市生物医药、节 能环保、海洋工程三大产业分别完成工业产值237.3亿元、 268.1亿元和264.7亿元,产值总量均不到300亿元;软件业业 务收入、服务外包执行额都较小,新兴产业发展的规模集聚效 应还不够明显。 从空间分布看,工业型、港口海洋开发型和交通型城镇数 量占所有城镇数量的16.4%,其规模大于一般的小城镇。而在 20个沿海前沿镇中,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的仅有3个, 绝大多数小城镇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经济基础较薄弱。且南通 乡镇的工业门类较为单一,多属于低层次且结构趋同,小城镇 发展的特色不明显。
表2
近10年南通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结构 单位:亿元、%
区域发展
快建设,LNG接收站二期、中石油成品油管库一体化等一批重 大前期项目稳步推进。2013年南通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 1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5倍,家纺、电动工具分别 建成国际级、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 新技术产值达到4816.5亿元,同比增长 21.6%,比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2.6%)高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1%,直接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8.9个 百分点。
区域发展
DOI:10.3969/j.issn.1674-8905.2014.11.012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11期
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以南通市为例
谢资二 (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江苏 南通 226018)
摘要: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促进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产城融合 发展思路,客观分析南通产城融合在促进城镇化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存在不足,并对持续推进 新型城镇化发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2014南通统计年鉴》。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11期
(二)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显现,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2009年,通州撤市建区,南通中心城区面积由2003年的 355平方公里拓展到1521平方公里,占全市辖区面积的比重由 4.4%调整为19.0%;市辖区常住人口达230万人,市辖区城镇 化率为74.8%。其中,市辖区城镇常住人口161万人,达到理 论上大城市100-300万人口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 南 通 市 区 以 19.0%的 面 积 集 聚 了 31.9%的 人 口 , 创 造 了 37.9%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带动地方经济较快增长和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中心城市和城镇化建设持续升温,初步形成“1+5+8”和 一核三片区“T型城市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北翼新城、观 音新城、能达商务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和南通高新区等重点区 域建设加快,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2010年以来,以市政基 础设施为主的城建项目投入快速攀升,“102030”交通畅通 工程取得积极成效,5条城市快速路和多项骨干路网项目相继 建成,改善了市区对外联络条件。截至2013年末,市区快速 路总里程达到80公里,市区内部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 密,促进城市组团间的相互融合、一体发展。 (三)镇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沿海前沿区域发展初显 从2000年起,经过多轮调整,南通市建制镇个数不断减 少,镇域规模持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南通市有 建制镇73个,与2005年末相比减少30个;镇均行政区域面积 达99平方公里,与2005年相比扩大了33.6平方公里。其中, 8个镇行政区域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23个镇行政区域面积 在100-150平方公里之间。2013年,南通镇域生产总值达到 3159.6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1%。镇域生产 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7%,其中一产占86.4%、二 产占61.7%、三产占60%。 在2009年南通市制定实施的全市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中明确了沿江、沿海、沿上海等“五沿”产业布局框架。多年 来,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配套的提升,沿海前沿镇经 济发展明显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013年末,南通沿海前沿区 域共26个镇(包括如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门港新区),户 籍总人口205.2万人;全年沿海前沿区域生产总值1041.8亿 元,财政总收入11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50.52亿 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2.2%、19.1%和13.1%。 (四)产业经济渐成规模,专业小城镇相继崛起 目前,南通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已初步形成传统与新 兴并举、行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基地型产业项目加速集聚 的基本格局。中远海工、太平洋海工等一批销售超10亿元的 特色产业项目进入产出阶段,恒力纺织新材料、招商局海工、 南通电厂“上大压小”一期、醋纤五期、江苏LNG接收站、同 方发光二极管、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