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论文之袁世凯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论是是非功过,都是历史评价的结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进行浅谈。
一、袁世凯的功1. 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袁世凯领导北洋政府,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等于丧失了这些地区的主权。
此后,发生了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灭亡。
此时,袁世凯接掌北洋政府,他领导北洋政府拒绝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和割让,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国际上中国民族利益的维护。
2. 推进近代化改革袁世凯在担任北洋政府领导人的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政策,倡导发展军事、工业、交通、教育,推动近代化改革。
他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矿业学校、工艺学校等现代教育机构,努力推进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积极改造传统的农业经济,并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的一些现代化改革措施为当时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统一中国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在其掌握的领土中,推行了一系列统一中国的措施。
他通过对南方割据军阀进行武装镇压和政治平衡,终于在1915年将中国的领土统一。
这个时期,袁世凯推动了新式的警察制度和民间组织,加强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可谓是为维护中国的统一,做了不少功课。
1. 手段残酷袁世凯在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军阀的过程中,手段残酷,平民百姓常常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甚至有时大规模的刑杀无辜,因此他经常被人指责为“权谋”、“专制”、“虐民”等负面词汇。
2. 失去人民的信任袁世凯在统治期间,权力集中在他的手中,而袁世凯追求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也逐渐使人民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他利用其得势之便,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影响长远。
另外,他曾经发动过“五四”运动,压制了民众的意愿,导致了民意革命的失败。
3. 支持列强的利益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始终是列强的一个“忠实朋友”,他在政治立场、经济思路上对列强支持,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利益损害很大。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本文将从袁世凯的个人背景、政治生涯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
一、袁世凯的个人背景袁世凯于1859年出生在湖北省宜昌。
他出身于一个军官家庭,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1874年,袁世凯考入官立京师高等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这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考入洋务派的北洋小学堂,学习更加深入并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二、袁世凯的政治生涯1. 光绪时期在清朝末年,袁世凯曾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并参与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
他因军事才能而出类拔萃,逐渐引起了光绪皇帝的注意。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成为投身革命的关键人物之一。
1911年,他率领北洋军队在武昌发动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袁世凯在革命的初期担任临时大总统,并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各方势力的派系斗争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袁世凯很快陷入了困境。
3. 中国第一任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当选为中国第一任大总统。
他致力于推动现代化建设,包括制定宪法、建立国民银行等重要举措。
此外,他还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寻求稳定的统治。
然而,他的权威逐渐受到各方的质疑和争议。
4.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在袁世凯执政期间,北洋政府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军阀混战、各方派系的激烈斗争以及国内经济的困境,使得袁世凯的治理任务异常困难。
他多次尝试通过权谋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些手段往往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和反对声音。
三、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 统一中国袁世凯试图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推动国家统一和现代化建设。
他提倡国家主义和现代化理念,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现代国家,推动中国摆脱封建落后的束缚。
尽管他的尝试并未完全实现,但他的思想和努力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北洋政府的衰败袁世凯执政期间,北洋政府逐渐衰败,出现了腐败、军阀混战和民众不满等问题。
论袁世凯的功与过

成绩:论文题目:论袁世凯的功与过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教师:李娜院(系):文化传播学院年级、班:2012级1班学号:120230112姓名:刘思源论袁世凯的功与过在上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之前,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袁世凯都是从高中历史课本中的介绍。
提起袁世凯,脑子里本能的反映出“篡夺革命成果”、“复辟帝制”这样的代名词。
如今才知道,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真真正正的存在过,都丰满立体的存在过,对于一个历史人物,乃至周围的人事的评价,我们都应该从多个角度,全面剖析。
袁世凯的过失我们再熟悉不过。
头一件就是搞个人独裁,复辟帝制。
在经过系统的讲解与查阅后,我认为造成他复辟帝制的原因有三。
首先,袁世凯的个人野心。
早在袁世凯还是少年时期,他就曾写过“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样的句子,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足以看出袁世凯的勃勃野心。
其次,他的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家庭的熏陶密不可分,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想起了曾经看成龙电影《宝贝计划》中的一段商场结款阿姨对成龙说的一段台词:“做人是很复杂的,三岁定八十嘛!你给他吃什么,教他什么会影响他一辈子的,不可马虎啊!”在袁世凯的青少年时期也是如此,从其叔祖袁甲三开始,袁氏家族兴盛,成为了当时较有地位的清朝政治家庭,袁世凯自己也曾多次参加科举,虽屡次不第,可也看出他对封建朝廷下的功名利禄的追求。
现在看来,如若当时袁世凯考取了功名,也许那个推翻封建王朝的历史人物就不一定存在了。
由此看来,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皇权思想自然渗进其筋骨,影响着他的存在方式。
最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每一类人都有其各自的社交环境,袁世凯的出身注定了他周围都或是封建皇权的拥护者,或是家族荣誉的承载者,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袁世凯的行为也就不难解释。
袁世凯为政期间,也的确有一番作为。
首先政治上,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点封建统治的人就是他,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袁世凯改革和完善了中国近代史的司法制度,大力重用新式法律人才。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论袁世凯

xx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论文(二○xx至二○xx学年度第x学期)论文题目:我读袁世凯学生姓名: xxx学生学号: xxxxxxxxxxx所在学院:xxxxxxxx年级专业:xx 级 xxxx 专业任课教师: xxxx 完成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我读袁世凯(xxx,20xx级xxx专业)【内容摘要】袁世凯虽有过错,但功劳不可被忘记【关键词】袁世凯,功劳,过错所谓“谋国者”既有老成谋国之义,亦有谋国之人的意味。
简言之,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之能臣,遇乱世则可成为奸雄。
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排位。
不过历史没有给他机会,相反却造就了他的悲剧。
事实上,同武则天一样,袁世凯死后留给后人的是一座无字碑:将思考留给后人,将功过评说留给后人。
即使结局那么不尽如意,也不能一味去指责。
穿越去那段历史,又有几人能做成袁世凯?又有几人能做的比他完美?——导语袁世凯(1859-9-6—1916-6-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北洋系统的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袁世凯是何许人?想来我们这些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总归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不抱什么善意。
同样,对于那些坚持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言,借由同盟会衮衮诸公之口传出的践踏“约法”、肆行独裁的袁大总统的形象,更可爱不起来。
一般来说,政治人物是不可以犯错误的,一件坏事足以一笔勾销一百件好事,而且基本上不会得到原谅。
尽管袁世凯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动中国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仅就辛亥革命而言,如果说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其成功标志的话,那么袁世凯的功劳是谁也比不上的。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1859年,先后担任清朝官员、北洋政府总统等职务。
本文将对他的政治生涯进行简要回顾,并探讨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一、政治生涯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清朝官员时期、成为民国政府的总统,以及自立时期。
在清朝官员时期,袁世凯结交了许多著名的政治人物,例如李鸿章、曾国藩等。
他曾历任领事、总督等职务,得到了清朝政府的看重。
在甲午战争后,他与李鸿章共同主持了订立辛丑条约,为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外交背景与影响力。
此后,他又出任了北洋大臣、北洋军将领等职务,实力持续增强。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
1913年,他专制结束后,成为民国政府总统。
他通过集权手段,以军权巩固其地位,也加强抗日的力度。
1920年,他宣布自立,成为“大总统”,从而使自己的权力得到了最大化的规范与规约。
二、影响袁世凯对中国现代化影响深远。
首先,他通过对军队的管理,使铁路等基础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其次,他在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些法律规章,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他还将洋务运动中的科技作为现代化的灵魂,为学术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他在对抗日本侵略上意义深重,也为中国对外抵抗力量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Patriotic Resistance War of 1937 to 1945 中,他为中国发起的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与他的好友陈式作为中共的代表坐在德黑兰的谈判桌前。
但他的黑暗也不能忽视。
经历过甲午战争等教训,他认为中国必须改革才能强大,但他的思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此相反地,在他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时,袁仍覃存了自己国家与外国侵略者对抗时候的无限权力想法。
因此,他过分注重个人权力,犯下了错误。
在自立设局时,他被视为一个极权主义者,这也是他的权力被限制的原因之一。
最终他饱尝受害者的苦果。
总之,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是复杂而有深度的。
袁世凯中国近代的复杂人物

袁世凯中国近代的复杂人物袁世凯,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深受赞扬和批评,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
本文将就袁世凯在近代中国的重要事迹和贡献展开论述。
一、袁世凯的早年生活和政治经历袁世凯生于1859年,祖籍河南,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
他年少时接受传统教育,继而赴天津学习西方科学。
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经历了大量的个人苦难,例如家庭困境和个人努力的挫败。
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后来坚强、果决的性格。
袁世凯早年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之一。
他在政治经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初,他受命执掌北洋海军,后来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与洋务派和康有为等人有联系的清朝重要官员。
二、袁世凯革命行动与辛亥革命袁世凯与辛亥革命相关联,他在这次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的投身革命起初被视为中国近代政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与孙中山及其他领导人展开合作,共同推翻了清朝。
辛亥革命结束后,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并在1912年正式就任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不过,袁世凯上台后进一步集中权力,采取对国内各派势力的镇压,这引发了强烈的抵制。
他试图恢复帝制,被视为背叛了革命的理想。
这一行动造成了国内不满和分裂,最终导致了北方军阀的崛起。
三、袁世凯的执政和对中国的影响袁世凯主政时期,他试图推行现代化的改革措施,积极建立新的政府机构,尽力解决财政和军事问题。
他的理念在当时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袁世凯被赞誉为中国近代的“建国者”。
然而,袁世凯的执政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他周围存在着多个势力派系,这使得他的政权极其不稳定。
由于袁世凯的大量权力集中,中华民国政权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
国内其他势力派系试图分割权力,并寻求各自的政治目标。
四、袁世凯晚年与逝世袁世凯在国内政治的压力下,于1915年废黜临时大总统职务,号召恢复帝制。
但这一行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和斗争。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袁世凯的行动也受到了批评和抵制。
近二十年来袁世凯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袁世凯相关问题研究综述近二十年来,袁世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家、军事家,其一生经历了清末乱局、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对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更有利于理解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轨迹。
本文旨在对近二十年来袁世凯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学者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辛亥革命”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袁世凯的一个热点。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也为中国近代政治的向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作为辛亥革命的关键人物,他的角色和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学者从政治角度出发,分析了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动机、目标和手段,他的行动对中国政权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些学者则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了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更有利于针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变革和发展进行理论探讨。
袁世凯的个人形象和历史评价也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袁世凯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其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采取的行动一直备受争议,因而对他的个人形象和历史评价的研究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一些学者通过对袁世凯的生平和事迹进行分析,试图还原他的真实形象,展现一个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袁世凯。
另一些学者则从历史评价的角度出发,对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解读,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这些研究有助于今后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探讨。
近二十年来,袁世凯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
学者们通过对辛亥革命、袁世凯的个人形象和历史评价以及他与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不仅为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更有助于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变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持。
近二十年来袁世凯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袁世凯相关问题研究综述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相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袁世凯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他的政治生涯、国家建设、个人形象及其影响等方面展开。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政治生涯袁世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政治生涯的研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袁世凯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的政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袁世凯在民国时期的政治生涯。
他担任过多个要职,如民国初年的督军、北洋政府首任总统、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后的大元帅等。
他在政治生涯中采取了一系列包括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武力手段在内的策略,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建设。
二、国家建设袁世凯致力于国家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倡导“国家至上”和“以务实为先”的理念,推动了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在社会经济方面,他通过实行工商业政策、推进铁路运输、促进外交关系等措施,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在政治方面,他彰显了自己的强势领导风格,打击军阀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宪政体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个人形象袁世凯个人形象的研究也是被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形象和印象也对其政治行为和历史地位产生了影响。
近二十年来,研究者探讨了袁世凯的形象和印象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发现其形象既包括正面形象如英明、果敢、务实等,也包括负面形象如权谋、专制等。
四、影响袁世凯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作为,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袁世凯对国家建设、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外交关系等方面的贡献不可否认,也有研究者注意到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角色和作为也受到争议。
袁世凯中国近代变革的关键人物

袁世凯中国近代变革的关键人物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作为清朝末代的重臣和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变革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讨论袁世凯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近代变革的影响。
一、袁世凯的早年经历袁世凯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聪明好学。
他进入北京的洋务派学堂学习,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熏陶,并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才能。
袁世凯在清朝灭亡后,成为新兴政治力量的重要代表。
二、袁世凯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运动,袁世凯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和领导作用。
他在辛亥革命后期组织了北洋军队,对清朝政权进行了坚决的反击。
1912年,他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成立了北洋政府。
三、袁世凯的维新尝试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家,袁世凯一直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
他提出了“帝制合议、宪政统一”的维新方案,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治制度。
然而,他的维新尝试遭到了各方的反对,并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袁世凯的权力集中化袁世凯的权力集中化政策对中国近代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削弱地方政权,建立起集中的中央政权,并试图恢复帝制。
他的这种做法引发了各方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了民众的大规模抗议和抵制。
五、袁世凯的死亡和影响袁世凯在1916年逝世,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
尽管他的一些政治尝试失败了,但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变革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政治理念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变革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政治经历和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他的一些尝试是失败的,但他的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的贡献和影响应该被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论袁世凯》

说到北洋军阀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
父祖多为地方名流。
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也是淮军重要将领,其家族成员对袁世凯的思想境界有深刻影响。
袁世凯名字的由来也是十分的巧合。
袁世凯出生的那天,他的叔祖袁甲三恰好寄书到家,言与捻军作战得胜。
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大喜过望,因此为这个新生的婴儿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绍武”①的排行,给婴儿命名“世凯”。
而袁家的“保世克家企文绍武”也在某种程度上暗喻着这个家族的爱国思想,同时正如上文所说其家族成员对袁世凯的思想境界有着深刻影响,袁世凯从小耳濡目染,也一定有着爱国保家的思想。
袁世凯从小学习四书五经,但自己偏爱武术、兵法,从小立志,经常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他的豪气在他的诗中也有所表现。
这也为他今后一生的戎马生涯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参加过数次科举考试,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得到成功,这也因此更加坚定了他投笔从戎的决心。
他仰慕李鸿章,决心效法李鸿章的淮军。
他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
”这也表现出了他的爱国思想。
袁世凯23岁那年,朝鲜发生了军乱,当时的朝鲜为大清的附属国,于是清政府派遣袁世凯率领军队支援。
他作战勇猛并且极具智慧,最终帮助朝鲜平定了这场军乱,并在之后以“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1884年朝鲜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为“事大党”及闵妃所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他的这一举动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从而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
袁世凯的故事

袁世凯的故事袁世凯,清朝末代大总统,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波澜起伏,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时也因其权力集中、独裁倾向而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袁世凯的早年经历、政治生涯、改革措施以及影响等方面,为读者呈现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动故事。
袁世凯出生于1859年,出身军人世家。
年轻时,他曾留学日本,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军事知识,对国家强盛充满向往。
后来,他加入了洋务运动,积极参与政治改革。
在甲午战争中,他曾担任北洋水师提督,表现出色,被誉为“北洋海军的救星”。
随着清朝政局动荡,光绪皇帝逝世,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袁世凯开始崭露头角。
他曾多次出任北洋军阀的要职,参与政治斗争,最终在辛亥革命后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废除科举制度、设立临时约法会等,试图振兴国家,实现国家富强。
然而,袁世凯的执政方式也备受争议。
他实行专制统治,废除议会制度,削弱地方政府权力,导致民众不满。
此外,他还曾试图称帝,引发“护国运动”,最终不得不放弃帝制,改立临时约法会。
袁世凯的政治手段和权力集中倾向,引发了社会不稳定,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遗产。
他的改革措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专制统治和独裁倾向也给国家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袁世凯的故事,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形象。
总的来说,袁世凯是一位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历史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执政期间的改革措施和政治手段都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袁世凯的故事的回顾,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也可以深入思考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袁世凯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
袁世凯近代家和军事家

袁世凯近代家和军事家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同时身兼家族领袖和军事将领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为当时中国乱局中的重要一员。
本文将从袁世凯作为近代家和军事家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袁世凯的近代家身份袁世凯被称为近代家,是因为他在晚清时期以及辛亥革命后,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家才能,还展现了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远见。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袁世凯在国家统一、政治制度改革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袁世凯在晚清时期的事务处理以及地方政务上展现出了他的政治家才能。
袁世凯在湖北任职期间,努力调和各方利益,积极推动民生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湖北地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的改革举措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社会问题,也为他在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袁世凯对于国家统一和政治制度改革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远见。
辛亥革命后,他培养并支持中国各地的实力派,团结各方势力,以稳定国内局势,并推动了帝制的废除,建立了共和制度。
虽然袁世凯在后来被人们诟病为清末时期统治者的继承者,但他在建立起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最后,作为近代家,袁世凯也非常重视国家的法律建设和司法改革。
他将法律的地位提升到国家重要法律行别之列,严肃打击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并积极倡导宪政、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为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袁世凯的军事家身份除了作为近代家的身份外,袁世凯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他在晚清时期曾任北洋军阀以及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对于中国军队的建设和指挥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才干。
首先,袁世凯在晚清时期担任北洋军阀的职位,通过对军队的改革和训练,有效提高了北洋军队的战斗力。
他推动了洋务运动,引进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使北洋军队成为清朝末年最精锐的军队之一。
这为他后来在辛亥革命期间对抗各方势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被评价为是非功过参半的人物。
在其历史生涯中,袁世凯既有推翻清朝的功劳,也有出卖民族利益的污点。
下面就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做一简单的浅谈。
作为晚清末年政治局势的主要参与者,袁世凯早在1908年就成为大总统,在位期间颁布了一系列以徵税为基础的现代化政策,推动和促进了晚清政府的现代化进程。
袁世凯率先提出“让步以求和”的思想,为《辛丑和议》达成奠定了基础,使中国免于长达三年的战争。
因此,袁世凯有着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功绩。
然而,袁世凯的汉奸形象也被历史证实。
在1915年的二十一条要求中,袁世凯追随日本帝国主义,出卖了中国的主权,放弃了对独立的坚持,使得中国沦为一条蚂蚱般的国度。
此外,袁世凯也曾在镇压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等革命活动中起到作用,这成为其被人诟病的一个根源。
袁世凯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亦有不可否认的贡献。
他在征兆的推行中,修筑了大量的铁路、航道、公路和邮电等,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袁世凯还注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与多个大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可以说,袁世凯为晚清痛苦的历史背景下,提供了启蒙式的改革方案。
然而,袁世凯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思想,其政治路线和立场混沌不清。
由于没有明确的思想指导,他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矛盾和反复无常,颁布过一系列的奇怪政策,如“白话运动”等,其错误决策常常影响国家的正常治理。
此外,袁世凯的私心较重,尤其是在独裁时期,滥用权力,贪污腐败,造成了民生的严重危害。
可见其缺乏治理国家的才智和能力。
总体而言,袁世凯的是非功过并未得到统一的评价,人们对他的看法因爱好不同而异。
但不可否认的是,袁世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他的统治名下,中国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动荡,在早期奠定了近代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袁世凯给我们的启示

军阀袁世凯物理学院赖有方1100011388 关键字:袁世凯,乱世奸雄,治世能臣。
摘要:袁世凯生于乱世之中,家门豪绅,依靠在军事上的胜利暂露头角,而后因其圆滑平步青云,最后实现了“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袁世凯《言志》)的伟大志向,却因小人阴谋葬送在“复辟”这个不合时宜的问题上。
是功亦过归黄土,且看启示有几何…袁世凯的家族兴起是建立在人民的鲜血上的,叔祖父袁甲三是以镇压捻军起家的清军大头目,叔伯辈也都以从军有功而升官。
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是地方团练,未得功名却也不失为地方一霸。
所以从家世上说袁世凯是有一定底子的。
他出生不久,中国走入清政府心中的“太平”:各种起义被镇压,帝国主义当靠山。
袁世凯过继给叔父当嗣子1后,在当时的倡导下,叔父建议他用心读书好考取功名。
但由于上一辈人的影响,他对这种建议是不屑一顾的。
于是他在娶妻生子后,仍然疯疯癫癫地跑去找嗣父的兄弟吴长庆,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袁世凯的性格有其两面性,一面书写着刚强,一面夹带着腐朽。
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军事之梦,经常瞒着家里人到郊外练习骑马,有一次从马背上摔下,跌断了脚踝骨而痛得眼泪直流。
他没有声张,偷偷请走方郎中看了,却留下了骨头未接好的后遗症,他没多抱怨。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战斗中,袁世凯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
吴长庆赞曰: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
在1884年的甲申政变中,率清朝军队击退日军,瓦解了朝鲜亲日派和日军颠覆朝鲜政权的图谋,以此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另一方面袁世凯最大的性格缺点是易变,或者说是背叛。
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备受争议,袁世凯则落井下石,他把自己与李鸿章近四个月有关办理朝鲜军事和外交的电报装订成小册子,文中影射李鸿章失策,外交软弱,对日求和。
而袁世凯本身可说是由李鸿章一手提拔,之前他也借李之手背叛了吴长庆,分了吴一半的兵权,使得吴郁郁而终。
袁世凯研究报告

袁世凯研究报告袁世凯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及背景袁世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袁世凯的生平事迹、政治理念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生平事迹:研究袁世凯的出生背景、教育经历、早年政治生涯以及晚年时期的活动,重点关注他的重要决策和政治斗争。
2. 政治理念:分析袁世凯的政治理念和主张,探讨他对国家统一、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变革的看法。
3. 影响与地位:评估袁世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他对国家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资料分析法相结合,收集并分析有关袁世凯的历史文献、个人日记、政府文件等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比较,得出较为客观和全面的结论。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1. 研究袁世凯的生平事迹和政治理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把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提供参考和启示。
3. 通过对袁世凯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家的认识,对于培养新时期的政治家和领导干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深入了解袁世凯的生平事迹、政治理念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据此,可以形成一份详细的袁世凯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袁世凯的生平经历、主要政治成就、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等。
五、研究计划根据以上研究内容和方法,我打算按以下步骤开展研究工作:1. 收集袁世凯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史料,包括传记、历史书籍、个人日记等。
2. 阅读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建立袁世凯的个人档案和时间线。
3. 根据资料分析法,对袁世凯的生平事迹、政治理念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归纳。
4. 撰写袁世凯研究报告,包括引言、目的与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成果等部分。
5. 报告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计划在六个月内完成。
近现代史论文之袁世凯

近现代史论文之袁世凯袁世凯历史功过之我见摘要: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他是乱世奸雄、窃国大盗。
但他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广纳海归并委以重任;他在小站练兵,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支新式军队;他创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成立中国第一只警察部队,这些举措却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他当国时期,不守约法解散国会,是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失去在制度下健康发展的机会,称帝之举看成他政治生涯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关键词:袁世凯改革军阀革命称帝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事件,与日签署《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
他是北洋军阀首领,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捍卫国土,维护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创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
期初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等,后悍然称帝。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没有了首领,从此中国陷入了数十年民不聊生的军阀混战状态。
虽然袁世凯有过,但其功劳不能被过失掩盖。
一、兴办新式教育1905年,由袁世凯领衔,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等奏请朝廷停止科举考试,推广西式学校,得到批准。
清政府谕令从1906 年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
这样,延续了10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袁世凯还积极兴办新式学校,他建立了以“北洋六镇”为首的现代化陆军及“保定陆军学堂”“军医学堂”等一大批军事院校;他还是百年名校山东大学的建校元老,于1901年上书光绪帝,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所官立大学堂,即现在的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直隶办有专门学堂12 所,实业学堂20 所,优级师范学堂3 所,初级师范学堂90 所,师范传习所5处,中学堂30 所,小学堂7391 所,女子学堂121 所,蒙养院 2 所,总计8723 所,是整个洋务运动期间兴办新式学堂最多的省份。
[历史论文]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之形成
![[历史论文]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之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3a3f03ee2e3f5727a5e962ae.png)
[历史论文]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之形成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之形成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
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为止,北洋军阀左右中国政局长达33年。
如果从1912年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也达17年之久。
这期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
北洋军阀是当时旧势力的代表者,它的反动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一、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兴起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
出身官僚地主家庭。
袁世凯兄弟很多,故过继给叔叔袁保庆为子。
青少年时代,袁世凯耳闻目睹曾国藩、李鸿章等从建立军队,掌握军权到位极人臣,显赫一时,故而萌发了窃取兵权,以图飞黄腾达的野心。
青年时袁世凯曾两次参加乡试落榜而心灰意冷,发誓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于是决心投笔从戎,另谋升官发财之路。
1881年,22岁的袁世凯赴山东投奔其父好友淮军统领吴长庆门下,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政变”,当时因清政府与朝鲜有宗藩关系,于是清政府决定派吴长清率领淮军东渡朝鲜平叛,袁世凯随吴长庆赴朝。
袁世凯在朝鲜十余载,曾任前敌营务处会办,为朝鲜国王训练“新建亲军”,并先后参与镇压了朝鲜“壬午政变”和“甲申政变”,袁世凯在朝鲜所为得到李鸿章的赏识。
1894年,袁世凯自朝鲜回国,被清政府任命为浙江温(州)处(州)道。
其间,袁世凯沽名钓誉,请人代写“兵书”,代译外国兵书,积极鼓吹“用西法练兵”,使他博得了“家世将才”、“通晓兵略”的好名声。
1895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
甲午战争,彻底暴露了中国旧有军队的腐败无能,显示了日本洋枪洋炮的厉害。
清政府决心重新编练新的反动武装。
清政府要训练新军,这给了袁世凯的政治投机提供了一个机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7e5e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指导教师:班级:姓名: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
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
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二、关于永不称霸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
”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
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
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
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
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生于1859年,卒于1916年,其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袁世凯的形象在现代历史中备受争议。
在短暂的总统期间,他为中国民众带来了争议和混乱,他的行为和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袁世凯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人。
他出生于一个小镇的贫苦家庭,走过了艰苦的青年时期,深受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影响。
他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在求学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者。
其次,袁世凯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他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八国联军入侵时期,曾多次领导中国军队赢得重大胜利。
他还通过改革和编制地方军队和现代化机构,提供了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保障。
他的军事才华和经验使得他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然而,袁世凯的总统期间却因其未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广受批评。
在他执政期间,中国经历了几次政治危机和财政困难。
他的政策和行为,例如对待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的打压,被指责为压制自由和民主。
此外,在其推动“皇帝复辟”计划时,他的权力欲望和自我中心主义被批判为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叛。
总的来说,袁世凯是一位复杂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不断变化,因为人们对其个人和政治道路的评价也在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无论如何,袁世凯留下来的遗产告诉我们,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如理性与勇气,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
现
代
史
论
文
之
袁
世
凯
袁世凯历史功过之我见
摘要: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他是乱世奸雄、窃国大盗。
但他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广纳海归并委以重任;他在小站练兵,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支新式军
队;他创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成立中国第一只警察部队,这些举措却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他当国时期,不守约法解散国会,是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失去在制度下健康发展的机会,称帝之举看成他政治生涯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关键词:袁世凯改革军阀革命称帝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事件,与日签署《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
他是北洋军阀首领,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捍卫国土,维护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创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
期初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等,后悍然称帝。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没有了首领,从此中国陷入了数十年民不聊生的军阀混战状态。
虽然袁世凯有过,但其功劳不能被过失掩盖。
一、兴办新式教育
1905年,由袁世凯领衔,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等奏请朝廷停止科举考试,推广西式学校,得到批准。
清政府谕令从1906 年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
这样,延续了10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袁世凯还积极兴办新式学校,他建立了以“北洋六镇”为首的现代化陆军及“保定陆军学堂”“军医学堂”等一大批军事院校;他还是百年名校山东大学的建校元老,于1901年上书光绪帝,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所官立大学堂,即现在的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直隶办有专门学堂12 所,实业学堂20 所,优级师范学堂 3 所,初级师范学堂90 所,师范传习所5处,中学堂30 所,小学堂7391 所,女子学堂121 所,蒙养院 2 所,总计8723 所,是整个洋务运动期间兴办新式学堂最多的省份。
当时直隶有学生16.4 万多人,位居全国第二,但学务资产有四百八十万两,名列全国第一。
直到民国初年,直隶教育仍保持优势,这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二、大力支持出国留学并重用海归
1901 年8 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前据湖南、湖北、四川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用意甚善,著各省督抚,一体仿照办理” 。
袁世凯积极响应清政府号召,在他任内,积极派遣留学生出国。
为解决对新式军官迫切需求,在筹建和扩编北洋新军期间,他从自己每月薪金中取三分之一(200 两)作为奖学金,来资助由北洋所创办新式军事学堂中学生。
后来,还从这些被培养出的军官中选送一些人去日本留学,其中著名的有孙传芳、张士钰、张树六、刘洵等人。
因为新式学堂师资严重缺乏,也促使袁世凯在任直隶总督后,不断选派人到日本经纬学堂速成班学习,“以期多获教员” 。
当然,他也清醒认识到速成之师是“急于造就师资起见,不能备将来之用” ,主张“择优续派赴日,留学广岛高等师范,以备教员之选” 。
1903 年,袁世凯就在北洋大学堂中选出王宠惠等8 人赴美留学,这是新政期间中国派出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
同年,他从举人或秀才中选拔吴鼎昌等20 人赴日留学。
此外,他还积极鼓励人们自费出国,以解当时因财政窘况而无法扩大留学规模的现状。
他在直隶整饬吏治期间,命令一些未赴任之州县实缺官员赴日本游历三个月,参观日本行政、司法、官署及学校、实业,回省后才能赴任新职。
他认为“此项官绅游历为目前行政改良之渐,即将来地方自治之基” 。
学有所用,是大多数出洋留学生的愿望。
如能回国得以重用,几乎没有留学生愿意不回国的,这与国家的贫富无关。
袁世凯也认识到:日本明治初年,重用出洋回国学生,遂有今日富强之效。
所以他主张重用归国之士,使他们能学有所用。
在他任驻朝鲜总督之时,就把早年留学美国的唐绍仪收在幕下,且不断重用。
后来,袁世凯回国被提拔后,唐绍仪还在袁手下主管对外事务,特别是有关筑路交涉。
在天津小站练兵时,袁世凯就大胆提拔曾经留学国外的军事毕业生,其中最著名就是后来成为直、皖军阀代表人物的冯国璋和段祺瑞,以及马廷亮、陈恩涛、金邦平、黎渊、李士伟、詹天佑等人。
三、创建新式军队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与旧式军队有着明显进步的新式军队得到组建。
军队编制由单一制向多兵种协同作战转变。
袁世凯从士兵的选募着手,严格挑选,以保证军队质量,并采用新式武器。
新军一改湘军、淮军以营为单位的单一作战体系,在营的基础上仿照西方军队,内设军、镇、协、标、营、队、排、
棚,层层节制;在兵种上,除步兵外,还有炮队、马队、工程、辎重等,多种兵协同作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世兵制向义务兵制过渡。
清初八旗兵、绿营兵都有兵藉,世代相袭,是世袭兵制。
湘军开始,改暂兵制,袁世凯军队也是如此,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暂兵制的长处就是军队能随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挑选素质优异的人员入伍,可以不断吸收社会有生力量,军队时刻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发展状态,这对于保持军队旺盛的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大有益处。
袁世凯还在原来常备兵的基础上增设了续备兵、后备兵制,这就保证了兵源,避免了乌合之众,这也是后来义务兵役制的开端。
同时,在军官的选拔方面,摒弃了军官出自行伍的旧制,废除武举而采用了新式的武备学堂培养将官,且在军官中实行优胜劣汰,保证了军官队伍的年轻化。
改善军队的后备后勤体制:新军有粮油局、军械局、军医局。
1906年,陆军部队全国后勤编制作出具体规定,中国军队近代后勤体制日臻完善,这样,就使封建化军队开始向近代化军队过渡。
而这期间,袁世凯的军队可谓是遥遥领先。
他的装备早已从刀矛箭斧等冷兵器和旧式火器向新式枪炮过渡;军队也采用新式训练法,并且执行彻底,还建立了近代军事学校,聘请洋员教习等。
四、辛亥革命后称帝
对于袁世凯称帝,历史上几乎都是一边骂倒。
袁世凯称帝是其一手造成的,是咎由自取。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洪宪乃自己造机”,“洪宪之举,迹近儿戏,背叛民国,夫复何辞?”袁世凯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为实现其皇帝梦,就先后废弃《临时约法》、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接受“二十一条”等。
尤其在制定《大总统选举法》时,不仅规定大总统能够连选连任,而且连继承人也得由现任总统推荐,推荐办法却是用“嘉禾金简”密藏于“金匮石室”,这与封建帝王的做法又有何明显区别?对此,有学者敏锐地指出:“我们否定袁世凯,不仅是因为他做了皇帝,更重要的是他为了做皇帝而不择手段。
”
除此之外,袁世凯还有很多过失,如戊戌变法中的告密,对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等。
袁世凯当年就是在一片唾骂声和讨袁枪炮声中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身后也留下千古的骂名。
袁世凯谢世之日,有人在他的书案上发现了他亲笔书写的
一句话:“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可见,袁世凯并非一面的自私自利,心中还是抱有爱国之心。
参考文献:1、侯宜杰《袁世凯一生》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2、郭剑林《北洋政府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3、杨树标《袁世凯家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陶菊隐《袁世凯真相》线装书局2008 5,、张学继《袁世凯幕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