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库对比研究
国内外智库对比研究

国内外智库对比研究智库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战略性和政策性的观点和建议。
在国内外智库中,有些智库注重研究与政策制定等领域的结合,有些则更注重学术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智库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它们的差异和共同点。
国内智库在近年来逐渐崛起,成为中国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智库主要包括政府属智库、专门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机构。
政府属智库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的研究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等。
专门研究机构则是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
高校研究机构则是指各大学和研究院所。
与国内智库相比,国外智库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广。
美国智库数量众多,包括政府部门下属的智库、私人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著名的美国智库有布鲁金斯学会、赫德森研究所、洛克菲勒基金会等。
英国的智库也十分发达,主要包括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彼得霍斯中国研究会等。
这些国外智库在国际关系、军事战略、经济发展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
国内外智库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国内智库主要关注国内政策和经济发展,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方面。
而国外智库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除了关注本国政策和经济外,还会对国际关系、全球化、新型安全挑战等国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国内智库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政策导向和应用型研究。
政府属智库通常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专门研究机构也会根据实际政策需求进行研究。
而国外智库则更加注重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研究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等形式上。
国内外智库在人才队伍建设、资源投入、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国内智库的人才来源主要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他们在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政策洞察力。
而国外智库的人才队伍更加多样化,包括政治科学家、经济学家、国际关系专家等,他们在不同领域拥有更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
中国智库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中国智库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全球化智库(CCG) 北京 100004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Beijing 100004, China王辉耀 苗绿智库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在历经萌芽、起步、发展期,在政策需求与制度利好推动下,中国智库进入史上最好机遇期。
智库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协商民主,对中国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横纵两个维度,将纵向梳理中国智库发展阶段与横向对比国际智库发展经验相结合,对中国智库发展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国际影响力欠缺、思想创新力短板以及智库“跟风”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剖析,并建议政府、社会、智库多方合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高端智库发展的道路。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Chinese society.Driven by the policy demands and the favorabl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 Chinese think tanks have entered the best period of opportunity in history, after the germination, starting and development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hich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of Chinese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examin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hink tanks, such as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adequat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lack of originality of conception and bandwagon, and suggested that government, society and think tanks should explore a path jointly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 in China.Keywords:Think Tank;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fluence; innovation;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关键词:智库;协商 民主;影响力;创新;传播;国际化中图分类号:G35作者简介:王辉耀,博士,教授,全球化智库(CCG)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苗绿,博士,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总干事。
我国新型高校智库成果管理策略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上海交通大学智库为例

我国新型高校智库成果管理策略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上海交通大学智库为例郭晶宗一君#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智库在政府治理中的决策辅助作用愈发重要。
作为稳定、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智库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广泛的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然而智库成果的合理、科学、高效管理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智库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专家咨询与探讨等研究方法,概括了我国高校智库的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其成果管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优化策略,为智库成果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库;高校智库;管理策略;成果管理一、引言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中国新型智库以来,一股智库研究和建设的浪潮兴起,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我国智库建设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高校智库拥有着丰富的科研、人力、物力资源,其专业化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也有明显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作用尤为重要。
虽然高校智库角色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在研究成果的管理和转化方面,却没有发挥出其潜力,产生的社会影响也相对较弱%2014年初由我国上海社会科学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指出有40%左右的活跃智库是党政军智库,高校智库尽管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源、专业的研究技术,然而其影响力却难以和官方智库相抗衡,发挥的作用#郭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宗一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实证社会科学(第三卷)也相对较小①;同年的《全球智库发展报告》也显示,位居全球前100名的智库中我国只有6家,且全为官方智库&。
同样为高校智库,2014年《全球智库报告》中显示,美国1830个智库中,接近75%的智库都隶属于高校。
有学者统计我国最近五年来,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发表的著作约有15万部,论文158万篇,其中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有2万篇;在众多的科研成果中,能够成功转化成为公共政策建议的只有6万份,而在这少数的建议中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是得到中央领导批示的可谓少之又少,这极低的转化率与我国高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⑤%因此深入探究我国高校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发挥其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欧洲智库的“中国观”研究——基于三大欧洲智库研究报告的综合比较分析

收稿日期:2020-08-14 修回日期:2020-09-2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基于日常生活史视角的 十三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9BXW 057)㊂作者简介:赵恒煜(ORCID :0000-0002-1055-6702),男,1988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与智库传播㊂㊃智库研究㊃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基于三大欧洲智库研究报告的综合比较分析赵恒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州 510635)摘 要:[目的/意义]欧洲智库是全球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构数量㊁专业门类㊁指数评价等方面的世界排位仅次于美国,这些智库对促成政府决策㊁塑造欧洲乃至全球舆论㊁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作用㊂[方法/过程]该文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㊁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和布鲁盖尔研究所3个欧洲代表性智库的涉华研究报告为样本,以文献计量和质性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文献资料的智库中国观分析路径,提炼并对比了其中国观的主要视角㊁对华态度及核心观点之间的特征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欧洲智库对华研究力量正逐步加强,理解日渐加深,其研究务实地着眼于与中国利益交往最频繁的领域,呈现中立偏正向的对华态度,研究者对中国问题的阐释和观察中国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㊂关键词:欧洲智库;中国观;涉华研究;对华关系;综合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 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65(2021)01-0111-09引用格式:赵恒煜.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J ].情报杂志,2021,40(1):111-119,131.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21.01.016A Research of European Think Tank 's Perspectives on China :Synthe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Three European Think TanksZhao Hengyu(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35)Abstract :[Purpose /Significance ]European think tank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think tank system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number of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 categories and index evaluation.These think tan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European and global public opinion ,promoting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attern.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European think tanks (Chatham House ,Institut français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and Bruegel )to analyze their Chinese re⁃search reports.[Method /Process ]By using bibliometrics and qualitative text analysis as the main method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analy⁃sis path of think tank ’s Perspectives on China ,refines and compares their main perspectives ,attitudes and key ideas.[Result /Conclu⁃s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European think tanks are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their research power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thei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ost frequent areas of interest exchanges with China ,showing a neutral an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China.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China 's problems in their research are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European think tank ;perspectives on China ;China studie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synthetic comparative analysis0 引 言欧洲是全球一支特殊的㊁超国家与国家间方式并存的经济政治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和经济体,其在人口㊁人均GDP ㊁经贸总量㊁金融水准㊁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占据着领先地位,是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对发展中国家最为开放的市场㊂近年来,美国不断推进单边主义㊁保护主义,世界秩序面临重塑㊁多边主义逐渐陷入危机,使得全球性发展和安全形势日益严峻㊂伴随这一变化,中欧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超越了过去维持双边关系平稳健康的传统意义,增加了应对经济下行周期㊁提振世界复第40卷 第1期2021年1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40 No.1Jan. 2021苏信心㊁坚持多边主义道路㊁加速全球治理革新㊁协商合作解决国际安全重要议题等新的内涵㊂在中欧关系中,智库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当今世界,智库依托其在政府决策链中的特殊权力地位,深刻地参与到国家知识生产活动中,是国家软实力交锋的关键领域㊂作为国家智力资源集中汇聚的思想阵地,有学者将智库作为立法㊁行政㊁司法㊁媒体之外的 第五种权力”㊂欧洲智库数量众多,既有服务于整个欧盟共同体的超国家智库,也有服务于不同国家政府的国家智库㊂据2019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统计,欧洲智库占全球智库26.9%,在前十位智库中,欧洲智库占据四席[1]㊂近年来,欧洲智库积极应对英国脱欧㊁难民危机㊁欧债危机㊁民粹主义等问题,在国际贸易㊁科技㊁能源㊁环境与可持续㊁军事安全等议题中不断发挥话语权优势,是影响 一带一路”合作㊁建设新型中欧关系㊁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㊂他们的思想驱动着欧洲各国的对华战略,促成政府对华内政外交的具体举措,参与并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引导民众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问题的认识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与中美关系当前重点解决 怎么做”的问题不同,中欧之间更多的是亟待解决 怎么看”的问题,尤其是欧洲如何判断和认知快速发展的中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2]㊂由于中欧两国决策研究的思想界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 知识赤字”[3],制约了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利用情报学分析手段对欧洲智库中国研究成果开展综合分析就显得正当其时㊂探索一种可长期跟踪欧洲智库中国研究动向的方法路径,有助于及时掌握其对华研究领域㊁议题㊁群体,提炼其观点和态度,提升战略预判有效性㊁针对性,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有助于获取欧洲智库思考中国的方式,增进战略互信;有助于从欧洲智库的视角反思中国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他们所提出的 中国方案”㊂1 研究现状当前关于智库中国观研究的成果集中于智库中国观的挖掘与呈现㊁生产机制分析㊁政治经济影响因素等方面㊂首先,智库中国观的挖掘与呈现是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采用文献计量㊁内容分析㊁主题分析㊁话语分析等文本方法对具体的智库研究文献展开情报分析,如荣婷㊁于倩倩通过内容分析法考察了布鲁金斯学会涉南海议题的中国观生产特征和传播方式[4];Nejad)对美国智库自1999-2019年的中国政策辩论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将焦点集中于美国智库对 中国崩溃” 中国威胁”和 中国威胁论”等概念的看法上[5]㊂Mahe⁃sar,Bin&Rogers基于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视角,通过一手资料搜集和访谈法考察了巴基斯坦智囊团的中国研究[6]㊂Akçay&Tang(2020)基于土耳其媒体和智库的文献数据,对土耳其的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看法进行了实证分析[7]㊂欧洲智库的中国观研究也有若干代表性成果,如潘忠岐按照专业智库㊁大学智库两种类型的划分方式,基于课题㊁项目成果对欧洲智库对华研究主题进行了梳理[8];李洪峰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归纳概括了该机构对华研究的主要议题㊁角度㊁核心观点[9];于芳选取了2005-2018年百余所德国智库中国研究的简报㊁专栏投稿㊁评论文章㊁期刊㊁文章㊁专著以及在电视㊁广播㊁互联网上发表的内容等作为研究样本,采取文本分析法对其中的态度和观点进行分析,综合得到德国智库关于中国崛起㊁中国国际角色的主要结论[10]㊂其次,一些学者研究了智库中国观如何被生产出来并影响本国政府对华决策,不过,大多聚焦于美国智库㊂在生产机制上,贾敏以三代 知华派”学者群体的历时性变迁考察了美国智库中国观的演进路径[11],明确了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团队在智库中国观生产建构上的关键性地位,同时还分析了 中国观”波动背后的政治与传播逻辑[12]㊂在智库中国观对政府的影响上, Nye指出,议程设置与影响他者偏好是智库的优势所在[13];Tim探讨了在南海海上政治㊁中国公司海外投资和中国涉嫌 干涉”别国内政等问题上的政策辩论与英国智库对华产出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优先级高于经济问题[14]㊂沈进建归纳了11种智库影响政府决策的路径,具体包括总统建议㊁文章图书㊁陈述㊁会议㊁旋转门㊁议案㊁约谈㊁培训㊁采访㊁网络㊁人脉关系[15]㊂在智库中国观以何种方式进行扩散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公众认知方面,有不少学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给出了解答㊂Abelson详细论述了智库与媒体之间的协作关系[16]㊂葛红亮㊁庞伟在研究中发现美国智库利用其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走向,致使中国面临 国大声弱”㊁形象受损的状况[17]㊂笔者则在一项关于政府智库成果的社会化传播研究中发现,媒体在对别国遵守的报道中为展示其客观性㊁权威性,常常会引述其智库专家观点,或直接聘请智库专家 发声”,同时,智库的专家观点也可以借媒体向社会扩散㊂因此,智库对于媒体传播内容具有显著的 放大”效应[18]㊂由于各国智库的中国观既是国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体现,也是该国对华政策的表征,同时还会影响并塑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总体看法[19],因此,总结国外智库的中国观既是了解 镜中我”的突破口,也是开展对外传播㊁公共外交的基础,同时还能为我国对外决㊃2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40卷策提供更多的情报支持,因而显出重大意义㊂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当前学界对于欧洲智库中国观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㊂一是因应中国崛起和中美冲突不断的国际态势,学界更为关注美国智库的中国观研究,相对忽视了对欧洲智库的研究,关于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文献情报分析力量薄弱,成果较少㊂事实上,由于近年来特朗普政府不断强调 美国优先”㊁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导致其与秉持多边主义的欧洲国家在安全㊁经贸和国际治理等方面产生较大分歧㊂加大对于欧洲国家智库中国观的文献情报分析,可以为加深中欧共识㊁促进欧盟的对华合作以及妥善处理中美欧三边关系提供决策参考㊂二是目前对于智库文献情报资料中的观点分析缺乏成熟方法论指导,尚未建立起一套跨学科方法的文本分析框架和操作路径,导致在分析框架的构建㊁资料的搜集处理过程㊁结果的呈现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难以通过相对客观的统计分析可视化予以呈现㊂三是当前研究以单一智库个案分析为主,缺乏跨地域㊁跨机构间的横向对比分析,因而无从掌握不同国家㊁地区和机构关于中国认识的异同点,尚未发掘出不同机构的中国观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背后的主观动机㊁客观因素㊂因此,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宏观分析㊁专题解读和个案研究的优缺点,尝试建立一个以相对成熟方法论为基础㊁融合量化与质性分析之长㊁可以进行跨机构横向对比的综合研究方法,实现对欧洲智库涉华研究更为深入的探索㊂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框架构建 中国观”的概念产生于国际中国学研究,为国际关系学㊁史学㊁传播学㊁文学㊁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所使用,主要指关于中国的总体看法㊁认识㊁观点㊁感受㊁认知㊁形象㊁态度等㊂从本义上看,中国观由 中国”和 观”两个部分组成㊂在‘说文“中,观即 谛视也”,‘广雅㊃释话一“里也提到: 观,视也㊂”两者均表达了一种观看意义㊂在现代汉语中,观有3种解释:第一种是 看㊁察看:观看”,第二种是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第三种是 对事物的看法㊁认识:观点”㊂当代中国观研究学者对中国观的字面意义做了更深入的解析㊂杨玉圣认为 观”就是 看法”,是审视的 特殊视角”,看清对方 是一种专门学问,是社会科学各种学科综合运用的产物,如有可能还应加上直接观察的印象”,因此,必须是科学的(即辩证的)㊁历史的㊁兼容的㊁真实的”,其内容涵盖一定时期内的 商业㊁传教㊁文化㊁外交㊁传播和旅游者等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的观察”[20]㊂郑良旭(2011)认为 观”是 认知”㊁是 看法”㊁是 特殊视角”,来源于直观观察以及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综合运用,中国观涵盖了一段时期以内对一个国家各个层面的认识,这种 观”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它不是一套完整的理论,而是趋向[21]㊂此外, 观”也可以指向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㊂在国际关系中, 观念”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 国际体系结构是观念分配的结果”[22],国家行为体通过互动形成共有观念,从而使国家身份㊁国家利益㊁国家认同得以建构,产生了社会性的共有观念结构,型塑出国际规范㊁制度等国际体系文化,因此,建构主义尤为强调对 观念”的研究㊂综上而言,欧洲智库的中国观是指欧洲各国智库通过观察㊁思考以及调查研究活动形成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或关于中国的观点和观念㊂由此出发,可以初步建立得到中国观四个基本分析层次,即 观者”层次㊁ 视角”层次㊁ 感知”层次和 观念”层次,每个层次对应的分析内容如图1所示㊂图1 欧洲智库中国观的分析层次 2.2 主要研究问题 从欧洲智库中国观的基本层次出发,本文重点解决4个主要问题㊂问题一:欧洲智库对中国问题研究的总体产出水平㊁主要研究者及学术共同体的构成情况如何?问题二:欧洲智库在研究成果中采用了怎样的领域和议题框架对中国进行研究?问题三:欧洲智库对中国所持的基本态度如何?怎样评价本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问题四:欧洲智库关于中国问题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形成了哪些对中国的共有观念,又在哪些方面存在认知差异? 2.3 研究对象与样本 本文基于综合实力㊁区域代表性㊁中国问题研究的总体产出能力3个要素,参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简称TTCSP)发布的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排名,选取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㊁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比利时布鲁㊃311㊃ 第1期 赵恒煜: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盖尔研究所3个代表性智库机构作为研究对象㊂其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称查塔姆研究所)成立于1920年,是英国规模最大㊁世界最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之一,拥有庞大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在英国和世界国际关系学界拥有崇高威望[23]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创办于1979年,是法国规模最大的独立智库,被誉为 法国第一智库” 欧洲十大智库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顶级智库当中唯一一家法国智库[24]㊂布鲁盖尔研究所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欧盟超国家智库,以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眼光和 泛欧洲路径”团结了整个欧洲的专家学者㊁媒体平台和合作会员,实现了超高速的发展㊂在样本选择上,智库成果文本是挖掘智库中国观的重要媒介载体㊂本文利用网络爬虫和智能化采集工具从三所欧洲智库的成果数据库中获取涉华研究的公开研究报告(Topics=China/Chinese),细分类别包括Report(专题报告)㊁Policy Brief(政策简报)㊁Working Paper(工作报告)3种形式,时间跨度为各机构成果数据库中现存最早的一篇研究报告至2018年12月31日止,以此作为研究的最终样本㊂对样本的非介入式研究方法可以避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而在研究过程中影响或改变研究对象及研究情境㊂需要指出的是,与学术论文㊁媒体评论㊁博客文章㊁音视频数据㊁学术会议㊁专利㊁书籍㊁政策内参等其他智库成果体裁相比,研究报告篇幅长度适中,论据展示充分㊁论述完整度高,体例结构严谨,包含了摘要㊁背景㊁方法㊁分析㊁结论㊁建议等基础架构,易于把握涉华研究的全貌,且易于获取,便于开展全样本分析㊂本文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情况见表1㊂表1 本文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情况 智库名称TTSCP全球(欧洲)智库排名中国社科院全球智库评价排名成立时间所在地样本量样本发表的起止时间英国皇家国际关系事务研究所2018年:7(3)2017年:6(3)2016年:2(1)2018年:72015年:41920伦敦692009.06.01-2018.12.31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18年:2(1)2017年:2(1)2016年:3(2)2018年:22015年:-1979巴黎652002.05.14-2018.12.31布鲁盖尔研究所2018年:4(2)2017年:4(2)2016年:6(3)2018年:42015年:22005布鲁塞尔332008.01.14-2018.12.31 在资料处理上,采用量化的文献计量结合质性文本分析进行㊂a.对各智库研究成果总量的年度变化情况㊁高频作者㊁学者共现网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㊂b.统计测量各个智库研究成果的研究领域㊁总体对华倾向(积极正面㊁消极负面㊁中立)和对华态度(合作关系㊁竞争关系㊁合作-竞争关系㊁未提及)㊂c.利用质性文本分析法,逐篇归纳研究报告中的核心观点,通过扎根编码的方式,提炼欧洲智库的中国观框架㊂3 研究发现 3.1 研究成果和研究者 成果总量上,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以69篇位列第一,其公开中国研究报告样本起始时间为2009年,是三所智库中最晚的,但势头迅猛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发布中国研究报告65篇,起始时间为2002年,经历了先上升㊁后波动,最后平稳的发展态势㊂布鲁盖尔研究所作为一家具有世界影响力㊁专注经济学研究的欧洲独立智库,中国研究的公开研究报告发布较晚,首发于2007年,与其他智库相比数量较少,只有33篇,但是每篇研究报告都详实严谨,富有见地,展现了其独具特色的经济专业优势㊂图2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报告数量分布情况㊃4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40卷从研究团队力量上看,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研究的作者数量为93人;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为59人;布鲁盖尔研究所为50人㊂从发文量超过5篇的高频作者看,虽然三所智库人数相同,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人均发文量略微占优㊂在此基础上,借助Citespace 对署名作者共现关系图谱的生成,有助于更进一步地考察三所智库的学者研究团队的关系网络,确认哪些处于中心节点的研究者是真正将其他学者凝聚在一起的领军人物(见图3)㊂从研究团队看,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研究学者具有一定规模,核心学者有Kerry Brown ㊁Tim Summers ㊁Paola Subacchi ㊁Helena Huang ㊁Zhu Li⁃jiang ㊁Sonya Sceats ,华人学者仅14人,占15%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中国研究学者规模较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小,核心学者有Alice Ekman ㊁John Seaman ㊁François Nicolas ,其中有11位华人学者,占18.6%㊂布鲁盖尔研究所的中国研究专家学者的规模最小,但是学者间关系密切,以多人协作形式完成成果,核心学者有Xu Jianwei ㊁Alicia García -Herrero ㊁Jean Pisani -Ferry ㊁Reinhilde Veugelers ,华人学者有11人,占18.6%㊂三所智库中均有华人学者,虽高影响力学者(如布鲁盖尔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徐建炜)不多,但丰富了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多元视角与立场,有助于提供更多中国学者的思维㊁态度和观点㊂(a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b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c )布鲁盖尔研究所图3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作者共现分析图谱分析发现,三所欧洲智库的涉华研究的力量逐渐增强,对中国的研究也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参与到欧洲涉华研究中去,丰富了欧洲智库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解程度㊂多元化的智库专家来源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相对客观的研究立场与观点,同时,以 旋转门”机制为主的核心专家协作网络,为成果的权威性㊁科学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㊂ 3.2 研究领域和议题 透过研究议题结构,可以更深层次地剖析出这些智库最为聚焦于哪些中国具体问题的研究㊂利用Nvivo 对智库研究报告的主题㊁领域实施节点编码,可以得到三所欧洲智库中国观的认知框架情况㊂共涵盖8个领域的38个议题,见图4㊁图5㊂图4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领域分布(a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㊃511㊃ 第1期 赵恒煜: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b)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c)布鲁盖尔研究所图5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议题框架整体上,三所智库最为关注的是中国经济,这源于中国经济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增长㊁经济贡献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㊁拥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强劲消费能力和出口能力,以及日益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金融㊁货币㊁投资行为㊂评估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寻求与中国经贸往来的具体对策成为了欧洲智库研究的重中之重㊂其次是国际政治领域㊂如今,中国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力,开始重塑既有的国际秩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新力量㊂如何与一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新兴大国建立新的国家关系㊁评估中国的每一项外交政策成为智库界热衷于探讨的第二大核心问题㊂第三个是能源与环境㊂能源是国民生存和国家发展之基㊂近年来,欧洲智库注意到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渐激进的海外能源战略,指出了中国在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大气污染㊁水污染和自然资源问题㊂这些问题在全球具有很强的国家关联性,尤其在碳排放问题上,欧洲国家也是其中的利益相关者㊂第四个是国内政治㊂主要围绕中国国家领导人和领导集体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㊁中国所提出的 一国两制”实践等体制机制创新进行研究,为的是深入了解中国执政者的思维方式和执政风格,以便在国际事务的决策咨询上能够实现换位思考,使不同国家行为体的价值观念达成相对一致性的理解,提出更为有的放矢的建议㊂在其他领域中,略有涉及但关注较少的是科技㊁社会和法律,这些领域的研究并未纳入智库所认为的㊁能对国家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面,因此无论是投入的资源还是成果产出的数量都远远不及政治㊁经济㊁能源那样多㊂军事领域比较特殊,由于军队情报往往不轻易对外公开,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很高,且所涉及的问题极度敏感,因此各国政府更倾向于交给专业的军事研究机构,除非政府有特殊研究需求,否则很少会委托给第三方的民间智库负责㊂最后,文化领域并未涉及,被欧洲智库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与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资源㊁大力推进文化 走出去” 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文化国情形成强烈反差㊂ 3.3 对华态度和关系判断 通过对研究报告样本内容按 积极正面” 消极负面”和 客观中立”三种对华态度类型做量化编码,并对三种态度分别赋值为1㊁-1和0,可以得到三所智库对华态度的量化均值(M 值)情况㊂绝大多数研究报告对华态度呈客观中立,体现出智库作为国家思想高地所自我标榜的科学性㊁严谨性㊁独立性和客观性特征㊂分析发现,各个智库均采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和学术思维去开展关于中国的认识活动,其中国观的提出是基于学术理论和实证经验材料基础之上的充分论证㊂在持有对华态度的研究报告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布鲁盖尔研究所的对华态度偏向积极正面,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则轻微偏负面,见表2㊂表2 欧洲智库研究报告中对华态度的总体情况智库名称积极正面消极负面客观中立计数占比(%)计数占比(%)计数占比(%)态度均值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1521.74811.594666.670.1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812.311015.384772.31-0.03布鲁盖尔研究所721.21618.182060.610.03合计3017.962414.3711367.67 在对华关系判断的资料处理方法中,参照国际政治研究关于国家关系内容分析编码的普遍做法,可以将对华关系分解为3种类型,即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竞争关系”,通过测量样本中每种类型出现频度来获得三所智库对华关系感知情况㊂如图6可知,有接近半数的研究成果并未呈现明确的对华态度,其中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国情的研究,例㊃6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40卷。
中外智库新媒体国际化传播现状对比研究——从新媒体传播的维度

一、智库的国际化传播趋势与需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局势的变化,智库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服务边界和议题设置都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
智库研究内容的国际化和智库服务对象的全球化要求智库扩大国际化传播规模。
国际化传播是建设新时代中国智库的需求。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以来,我国智库建设从策划起步到初见成效,影响力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增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智库全球地位的提升,意味着智库不仅仅服务于政策制定者,更是传播政策信息、影响公众舆论的重要途径。
因此,智库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不过也应该看到,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智库建设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发展架构和国际传播模式。
分析境内外智库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有助于为中国智库国际化传播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真正发挥智库作为“外脑”的影响力。
同时,近年来,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被广泛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作用,增强国际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①正如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所说:“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态、传播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传播的主题和要素意境超出传统媒体和传统认知的范畴,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②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智库国际化传播愈发依赖网站和社交媒体。
杨卫娜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分析师郑可欣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见习分析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2016级本科生二、中外智库新媒体国际化传播现状的对比研究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TCSP )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2018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全球排名前5位的智库分别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Frenc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 )和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中国智库介绍

13
正规化及全球扩展阶段:
封面 概念Leabharlann 封底 任务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智库的正规化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二战以后各个国家都遭受了不同 程度的政治、经济的打击,战后重建是 当时各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清 理战后的遗留的诸多问题并且重建家园, 并对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做出外交政策 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完成回复并刺激经 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处理本国国内的社 会问题。
表 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历年投入经费情况(1991-2012) 单位:万元
美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咨询先 行”的口号,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企业 家都积极响应。联邦政府各机构对涉及国 家重大决策的问题,几乎都是拨出巨额专 款,委托咨询机构进行研究,提出咨询方 案,每年费用高达数百亿美元。有的政府 是向受诊的企业提供补助,以刺激咨询业 的市场需求,较典型的原联邦德国每年向 中小企业提供的咨询补贴费就高达 3 亿马 克以上。
14
爆发性发展阶段: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目录页 历程
过渡页 现状
标题栏 对比
美国拥有世界上约50%的智库,而这一阶段世界智 库发展的重头戏也在美国。美国在这一阶段的发展 有这样几个趋势: 首先,这一阶段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 第二个主要趋势是专业智库的出现。 第三个是智库对于公共政策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
16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概念
中外对比
主要任务
发展现状
发展历程
16
17
全球智库的发展现状:
封面 概念
封底 任务
对标研究类智库咨询报告的写作经验分享

对标研究类智库咨询报告的写作经验分享作者:何春晖来源:《发展》2020年第05期对标研究分析报告,是广受各级领导同志好评的智库报告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在智库信息咨询领域的经典案例的分享,提出些针对日常对标分析工作的写作要点和优化建议。
对标研究分析类报告,作为智库咨询报告中的重点产品,受到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同志的高度欢迎。
鉴于笔者多年来撰写对标分析研究第三方智库咨询报告的探索经验,有些心得体会与经典案例愿意分享。
一、对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标分析又叫标杆管理,也称基准管理,是决策咨询研究领域最常用的工具和方法之一。
通过对标研究,可以帮助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作为标杆,进行比较分析,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进而重新制定实现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计划,以便帮助其提升自身竞争力,不断缩小和对手的差距,取得更好的绩效。
对标研究最早起源于企业管理领域。
1979年,美国的办公设备制造商施乐公司,派出调查小组对竞争对手在生产过程、经营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自身效率低下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业务流程的相关建议。
随着施乐公司将这种与竞争对手对标的研究方法推广到全球业务,对标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大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近年来,标杆管理被广泛引入到政府改革与治理过程中,成为促进政府绩效改进的战略性工具。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之间也掀起一场关于区域间、城市间对标学习的热潮,比学赶超、对标管理,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实现弯道超车、加快本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治理工具。
二、对标研究的重点步骤成功完成一项高质量的对标研究,必须在以下几点关键节点加强关注。
(一)确定重点对标领域某个组织拟进行对标研究时,可从整体工作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对标研究的实际需求,第三方智库咨询机构也可对该组织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实际工作中的存在的需提升的重点领域,并确定相对应的对标原则。
(二)确定标杆对象每一项对标研究,都要求选取相应的标杆对象,以便进行对标研究。
美英日国家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

后各领域的变化,对英欧未来关系谈判中的立场、遵循
的程序、争论的问题等进行简要公正的概述分析。
!"
#!"
1. 3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调查及立法考查局
日本国立 国 会 图 书 馆 调 查 及 立 法 考 查 局 ( 简 称
>?@A
BCDEF
$%&'
G+=H
National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alent poo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research fields,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Key words:national library; think tank service; legislative decision - making; library think tank;the United States;
美国国会各委员会、国会议员
英国议会
下议院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调查及立法考查局
1950 年
1. 1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研究服务局
200 人
1947 年
约 190 人
英国议院议员及其工作人员
日本国会议员及各种研究机构
国会各委员会及国会议员离不开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服
国会研究服务局(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日本国立国会议员在立法提案过程中需要全面
的背景材料、专业分析,调查及立法考查局是国会议
#$QN
-R$S
!"
#$%
#$TU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智库对比研究
智库(Think Tank)是指由一群学术或政策专家组成的机构,通过研究和分析提供政
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它们通常致力于解决国家或全球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
为政府、公共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影响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智库对
国家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智库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智库的定义和特点
智库的定义因国家、时代和学科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普遍认为,智库是虽属于
非政府机构,但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国家政策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是政府制定
政策的重要智力支持。
国内外智库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国外智库的独立性较高,通常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资助,其研究成果更为独立、客观。
国内智库则多由政府部门控制,其研究成果受政治因素影响
较大。
国外智库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能够开展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而国内智库在研究课题的选取、政策建议的实施等方面能够更贴近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需求,更贴近民生问题。
由此可见,国内外智库在发展模式、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目标受众等
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二、国内外智库的发展历程
国外智库的发展历程较早,主要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智库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崛起,并对国际政治和国家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国内智库的兴起则较为晚,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后,我国智库逐渐发展壮大,并对国家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智库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政府官方智库向独立民间智库的转变,然而在政治
约束、资金支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相比之下,国外智库在体制、治理结构、研究方
法等方面更为成熟和多样化,其研究成果也更多元化和国际化。
三、国内外智库的研究领域
国外智库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
在
国际事务、全球治理、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国内智库则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国内外智库在研究领域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各
自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不同的参考和支持。
四、国内外智库的政治参与
国外智库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性,能够通过举办研讨会、出版研究报告、参与政
策讨论等多种途径对政府和公众产生影响。
著名的智库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皇家国
际事务研究所、德国汉堡国际关系研究所等在国际政治和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而国内智库在政治参与方面受到一定的政治和行政管理机构的限制,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
相对较弱。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内外智库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
挑战。
国外智库将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致力于全球治理和公共政策制定。
而国
内智库将更加关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同时国内外智库也将更加重视跨学科研究和区域研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
境。
国内外智库在发展、研究领域、政治参与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
补性。
我国智库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独立性,更好地发挥智库在国家治理中
的作用。
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智库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与
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