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爱岗敬业事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生爱岗敬业事迹
医生爱岗敬业事迹(篇1)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

”钟晶,一
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

2008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
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
一名乡村医生。

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

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
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

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
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
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
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

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

一个温柔的声音不
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

”“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
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

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
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
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

“走还是留?”她很纠结。

她发现,
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
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

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
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

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
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
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

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
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

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

“最后找到钟医生,2
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

”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


010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

“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
扫卫生。

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

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

遇到不信任自
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

每个病
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
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

村里一位78
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
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钟晶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

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

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
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
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
亲切的叫她“姨妈”“小嬢”。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
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这样的关心让钟晶倍感温暖。

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
现人生价值。

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
生当成了一家人。

钟晶在病人面前沉稳干练,私底下也是个典型的80后,她是家里“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的独生女,喜欢吃零食、逛街、跳舞、看电影……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
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

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
灯照明。

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
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
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

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
不到人说话,“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

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钟晶得了重感冒,只能
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

“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

我怪她不找我
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钟晶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
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
和丈夫团聚。

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钟医生你要走了
吗?”“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钟晶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美丽天使”。

钟晶
听后笑着说:“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
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钟晶就像“矿泉水”一样简单纯净,“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钟晶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
室这个家。

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
规的吃顿饭。

但钟晶说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觉得,有时一个眼神、一句关怀都能感受到默
契和幸福。

“我会干下去,直到更优秀的医生来给乡亲们看病。


医生爱岗敬业事迹(篇2)
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陆续播出了最美乡村医生的事迹,他们都奋斗在最
艰苦的地方,为边远山区的广大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乡村医生
是李前锋和居马泰。

横县大浪村扁担村医李前锋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
而坐,渴了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来回不
停地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扁担医生李前锋身患尿毒症身体羸弱的
他却在大山深处的乡村诊所坚守10年,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居马泰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

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

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
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

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

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婴
儿骑着马转场时,马失蹄,结果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母女和马都没能找回来。

所以,
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

居马泰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

加之他妻子
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

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
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还有很多很多的乡村医生奋斗在帮助边远地区居民远离病痛折磨的第一线上,他们
不辞辛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结合中共中央会议精神,我们要把学
习最美乡村医生的先进事迹联系起来,不仅自己要学习,还要带动身边其他人一起学习,要把学习这种先进事迹形成一种风气,让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形成学先进,赶
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形成立足岗位争贡献,爱岗敬业争奉献的良好作风,为构
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之后要互相对比,寻找个人不
足之处,把学习这种典型先进事迹长期贯彻下去,执行下去。

医生爱岗敬业事迹(篇3)
__X,男,1968年8月17日出生。

于1990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民族学院医
疗系,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临床专业工作。

参加工作后以科室为家,视病人
为亲人,勤奋好学,很快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于1997年取得外科主治医师资格。

工作中始终坚持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关
心疾苦。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多次拒收红包礼品,
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痛苦、减轻病人的负担,做到廉洁行医、文明行医。

积极向党组
织靠拢,从一个党外积极分子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刚参加工作时,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曾在科室24小时值班长达两年之久,两年里,值班室就是他的家,两年里几乎接待了无数的病人,上了所有能上的手术,也给
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其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始终
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不管
是酷暑严寒还是白天黑夜,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生病不适,只要病人需要或同行召唤
都随叫随到,加班加点,也因此参加工作十多年来难得回家看看父母、难得回家吃个
年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出勤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今天早上,我在单位的会议室通过远程教育接收终端学习了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
被蓝云同志的境界、情操深深地感动了。

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而且送妻子到卫校学医,为群众看病。


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村医蓝
云心系群众,大局意识极强,即使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的村屯之间,孜孜不倦的救治病人。

他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
本职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
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

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
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

而这正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需的品德要求。

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学习
他这种对待事业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

医生爱岗敬业事迹(篇4)
医为仁术、救死扶伤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带着对著名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先驱林
巧稚的仰慕和崇拜,就读于专业医学院校的我,一毕业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妇产科工
作。

从医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原则,
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科主任,虽然有很多的行政管理工作,但我始终
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医生,一名系母婴安危祸福于一身的妇产科大夫;身处区域医疗
条件最好的县人民医院,县内兄弟医院如遇到危、急、重病患者抢救,我只要接到会
诊通知,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作为唯一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驻县专家,
我还需时刻兼顾全县妇幼工作的全局,为“降消”项目顺利开展和实施尽自己最大的
努力。

一母三命让我淑女气质尽失
通常的我,性格内敛,不喜张扬,心理学上被称黏液质气质类型,换一句通俗和时
髦话就是“比较淑女”。

但在一次对一位双胞胎产妇抢救及预后康复的过程中,我最
初由温文而雅的医生变成“高分贝开道员”,之后又从“高分贝开道员”变成了不收
佣金的“广告商”,几近从淑女变成了“捍妇”。

那是一个清晨,我正在科室安排一天的日常工作,突然接到我县妇幼保健院的紧急
会诊请求,说是有一位双胞胎产妇,孩子是生出来了,可是产妇大出血。

当我以最快
的速度赶过去时,人已经奄奄一息,连血压脉搏都测不到。

万分危急之下,我果断叫
来本院外科医生,迅速做了静脉切开。

由于该院当时条件很有限,最关键是没有血库,只能转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我院。


按病人当时的情况,又怕转院途中就有生命危险。

两难之下,我用电话一边紧急请示
院长,一边与我院相关科室详细沟通。

当120车火速开到该院楼下,用最快速度做好
相关工作后,我们抱上双胞胎、抬着产妇就跑。

路上遇到塞车,我一改往日的矜持与
涵蓄,伸出头去就用平生最高嗓门为救护车开道。

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快点再快点,全然顾不上因失态而引来的惊奇与诧异。

经过迅速有效地救援和抢救,产妇总算转危为安。

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产妇家实
在太穷,不说住院费用,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

非但如此,由于之前的大出血,术后
又并发了极其可恶的席汉氏综合症,这也就意味着两个可怜的小生命一出生就要面临
无奶可吃的困境。

无奈之下,我又由医生客串起“掮客”,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县
电视台替他们寻求社会帮助。

或是出于对产妇境遇的真切同情与关爱,抑或被我们对
一母三命的真诚敬畏所感染,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慷慨解囊,纷纷送来钱和奶粉,产妇
和两个她刚刚带来的小生命得以彻底走上安全健康之路。

身先士卒助我以实干促管理
我院为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并已取得母婴保
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荣获爱婴医院光荣称号。

我科共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医生10人,护理人员12人,相关人员除在我科轮转的两名低年资医生外,均已取得执业资格及助产资格。

人员结构较为合理。

由于有业务副院长亲自负责产科质量工作,各级医
护人员之间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因此,我们科室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服务质量
上看,相关工作总体上有保障的。

然而,为医者的最大追求是怎样用最简捷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

正因为如此,精
湛而全面的医术既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必备基础,更是成为一名合格部门负责人的安身
立命之本。

鉴于此,对于临床工作每一个病例,我都仔细研究,不断总结,力求长出
最合理、最科学的救治方案,本着最高的专业精神,影响和带领同事,为生命开始的
地方把关,为母婴安全和妇女生殖健康营造最稳妥、最安全、最便捷的绿色通道。


年前,介入手术不开刀、保留子宫、延长妇女生理年龄的优点,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攻克它,普及它,让子宫肌瘤患者不再忍受开刀切除子宫的痛苦,成了我坚定不移的
追求。

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主导了我县首例子宫肌
瘤介入疗法并获成功。

在成绩面前,我没有止步,随着微创技术的蓬勃兴起,我又开始了新的追求。

我率
先在我县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术”;自开始,我又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妇科微
创技术并将其大规模应用于妇科临床操作,我个人及所率团队因此而获得州级“新科
技成果奖”的殊荣。

与此同时,由我开展的leep刀微创手术,在妇科手术方法上另辟蹊径,以其微创、快捷的手术优点,极大地缓解了妇科病患者的痛苦,由我提议开展
的微生物感染检查运用于临床后,为优生优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医疗工作中,我力求严谨,从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
和专业知识,尤其在辅助生殖技术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与此同时,积极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努力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及最新诊疗技术
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际工作,努力提高诊疗水平及医疗质量。

凭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胜任各种妇产科病人的检查、诊断及处理;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疑难病症的分析、综合判断及处理。

始终坚持以业务服众,以实干促管理。

医生爱岗敬业事迹(篇5)
“降消”项目是国务院牵头,全国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卫生部针对我国农村,特
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实施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项目。

作为县人民
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和唯一驻县专家,我首先把加强宣传作为项目实施的基础来抓。

一是认真组织“亿万农民健康促进宣教”等活动,把“降消”项目知识送到农村和社区;二是积极推动对孕产妇和家庭成员以及有流动人口等一些需要关注的人群进行入
户宣传;三是亲自深入边远和交通不便的村屯,面对面地进行降消项目相关知识的宣传。

此外,还尽量挤出时间撰写妇幼保健知识,充分利用查房、发放降消补助卡等工
作便利,不失时机做好降消项目的宣传和推介工作。

服务是让群众尽快接受“降消”项目的前提。

为此,我非常强调并着重了抓服务质
量和就医环境的建设。

一方面着力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行业管理和对全县妇幼保
健工作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严格落实限价收费制度,积
极建议对于边远山区的孕妇提前住院待产时予以免收任何费用。

此外,还认真组织并
亲自参与降消项目补助卡的发放工作,利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利条件,动员
孕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她们能住院分娩并获得一定的补助。

不仅如此,我还通过严格管理和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努力夯
实母婴保健的技术基础。

一是继续巩固产科质量建设工作,加大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巩固爱婴医院的创建成果。

二是产科急救中心按照《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评估标准》进
行设置,以确保达到设置规范要求。

三是强化培训并使之常规化,自以来,我每年都
主持两期县、乡两级妇产科人员业务知识强化培训班,共培训基层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妇联主席、村医、家庭接生员等人次,培训后考试合格率达100%。

通过上述三个
方面的工作,我以自身的努力为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人生的理想,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我选择了
医生这个职业。

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之年,举国同庆。

在这个意义非比寻常的时刻,我极为荣幸地被推举为黔东南州三八红旗手。

受此殊荣,激动、兴奋、感激
和无比自豪之余,更多感受到的是殷殷众望和自身肩负的责任,那就是用自己踏实工
作铺就母婴安全健康之路。

我很高兴将自己的工作点滴和所思所想出来与大家共勉,
并以此权当自己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实现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一点微薄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