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ppt
合集下载
《维新变法运动讲义》课件
![《维新变法运动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049a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3.png)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1898年中国清朝政府推行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也称为“维 新运动”。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官制、发展工商业、废除科举制度、设 立新式学堂、加强军事建设等。
百日维新得到了部分开明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支持,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 对和清政府的动摇,最终失败。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 响,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详细描述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包括鼓励私人投资、建立商会和行业协会、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 改革措施旨在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
军事改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维新派认为军事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主张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引进西方先 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提高国家的军 事实力。
详细描述
他们认为君主立宪政体可以平衡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的优点,既能保持国家的 统一和稳定,又能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维新派主张通过改革官制、推 行地方自治、制定宪法等措施,逐步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改革教育
总结词
维新派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主张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建立现代化的教 育体系,培养具有新思想、新知识和新能力的人才。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民族主义运动,旨在保护和收回中国铁路权益。
保路运动的起因是:清政府为了偿还外债,将铁路修筑权出让给外国列强,引发了 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抗议。
保路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形成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浪潮,最终导致了辛 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1895年,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皇帝进行政治改革,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e8f06f58fafab069dc02f2.png)
载湉( 载湉(1871--1908) ) 1875年即位,年号 年即位, 年即位 光绪。 年亲政。 光绪。1889年亲政。 年亲政
试猜想一下: 试猜想一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时光倒流: 时光倒流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你认为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 你认为 经受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康有为 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他该怎 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 他该怎 么做? 么做
维新派: 维新派:
主张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 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 度
创办《万国公报》 1、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中外纪闻》 (后改《中外纪闻》)
2、组织强学会
二、警世洪钟 天演论》 《天演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 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天演论》 严复以“物竞天择”“ ”“适者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 法以自强保种。 法以自强保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 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的进程。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各国变法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之,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有心杀贼 哉快哉! 哉快哉!” ——谭嗣同 谭嗣同 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 梁避往国外,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22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ce2658a8956bec0975e357.png)
填空 :
1、被康有为称为“中国西学第 严复 ,他译 一”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____ 天演论 》,震动了当时的思 述的《_________ 想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2、1898年9月,慈禧太后 ________发动政 光绪帝 ,废除新政诏令。 变,囚禁________ 标志变法的失败。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三、“百日维新”
读书思考: 1.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的原因。
2.变法开始的标志。主要内容。
3.变法措施在守旧官员中引起极大震动的原因。 4.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影响。
百日维新 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乱机遍伏,既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清帝是指谁? 光绪帝
课堂总结
序幕 公车上书 宣传、严复《天演论》 论战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运动
发展 高潮
练习巩固: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 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 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 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 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2.“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指 要建立( ) A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B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 D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
维新派
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 。
维新变法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改变封建专制 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 (1)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d8b33f30844769eae009ed98.png)
1、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选一选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如果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精心培育的一 棵幼苗,在当时的环境下它能不能茁壮成长?
顽固派
光绪帝
破
无实权 坏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行不通
中南海瀛台,后党 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 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为唤醒变世法人而。 牺牲的第
快 哉
一人——谭嗣同
无两 力昆
向 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 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 败的原因是什么?
1、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3、对顽固势力抱有幻想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 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总结一下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 •
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 1895年
•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康有为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 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 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选一选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如果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精心培育的一 棵幼苗,在当时的环境下它能不能茁壮成长?
顽固派
光绪帝
破
无实权 坏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行不通
中南海瀛台,后党 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 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为唤醒变世法人而。 牺牲的第
快 哉
一人——谭嗣同
无两 力昆
向 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 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 败的原因是什么?
1、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3、对顽固势力抱有幻想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 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总结一下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 •
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 1895年
•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康有为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 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 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
维新变法ppt课件
![维新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7241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c.png)
局限性
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和变法措施的局限 ,变法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 落后状态。
对世界的影响
影响其他国家的改革
维新变法的实施,鼓舞了其他亚洲国家进行 类似的改革或革命。
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维新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起点,影响 了世界历史进程。
推动国际对中国的影响
维新变法期间,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对 中国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
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维新派人士通过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著作等方式,向中国传播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文化 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开阔中国人的视野、推动中国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维新变法的现代价值
提供改革创新的历史借鉴
维新变法的历史经验可以为当今的改革提供借鉴。通过研究维新变法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 当今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维新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前途而努力的奋斗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激 发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
维新变法期间,中国知识分子通过学习西方、引进西方文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这种交流 融合对于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改革
总结词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
详细描述
维新派认为国家的贫困根源在于落后的经济体制,只有通过经济改革才能使国家富裕。他们主张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保护民族工商业,同时提出废除厘金等重税,减轻农民负担 等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文化教育改革
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 ,变法措施难以全面推行。
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151b76b84ae45c3b358c19.png)
5.作用: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6.性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7、作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慈 禧 太 后
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帝的 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戊戌六君子
结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历史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贼”是指什么人?他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谭嗣同认为自己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 民族命运而献出生命,是光荣的,是值得 的。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正反映了其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
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发展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 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 而空洞 政治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 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无用的官职.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 养人才,科举考试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废除八股文
◆主张: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 械,更在___,中国只有实行_ __,才能“自强保种” ◆作用:震动了 ,推动了_________运动的发展。
◆地位:他是中国近代的______________. 中国西学第一 ——康有为称赞严复的话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光 绪 帝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历史课件】维新变法运动
![【历史课件】维新变法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d8c2f7bb4cf7ec4bfed01a.png)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马关条约 康有为
天演论
农工商业
八股文 报刊 慈禧太后
谭嗣同
1.易错点:对维新变法的正确认识 19 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日益 严重的民族危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维 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 运动,它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短暂的“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中,属于巩固国防方面内容的是( A ) A.训练新式陆海军 B.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舰队
C.开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文
D.发展工农商业 4.维新变法触犯了以谁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A ) A.慈禧太后 C.严复 B.袁世凯 D.光绪帝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马关条约 康有为
天演论
农工商业
八股文 报刊 慈禧太后
谭嗣同
1.易错点:对维新变法的正确认识 19 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日益 严重的民族危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维 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 运动,它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短暂的“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中,属于巩固国防方面内容的是( A ) A.训练新式陆海军 B.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舰队
C.开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文
D.发展工农商业 4.维新变法触犯了以谁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A ) A.慈禧太后 C.严复 B.袁世凯 D.光绪帝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1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e7f56e3952d380eb62946dcf.png)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4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
发展农 工商业
创办报刊,开 训练新式 办新式学堂培 陆海军 养人才,废除 八股文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四、结局:戊戌变法失败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C“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刊 D保国会的成立 )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影响。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要在中国实行什么制 度? 2 、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发动的? 在哪里发动的?(2)这次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 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3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 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天演论》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有何进步影响?
2、严复译述《天演论》---物竞天择
———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有何不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三、高潮: 1898年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1、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历史戊戌变法百日维新ppt
![历史戊戌变法百日维新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1b01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9.png)
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设想, 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参考。
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激发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对于培养中国人民的爱 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戊戌变法百日维新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戊戌变法概述 •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 戊戌变法的评价和反思 • 戊戌变法的现实意义
01
戊戌变法概述
戊戌变法的时间和背景
时间
1898年。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 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公车上书,强烈主张学习日本明 治维新,通过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宣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法制等,这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 想启蒙,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01
提供了现代化的蓝图
戊戌变法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改革方案,为中
国现代化提供了蓝图和方向。
02
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戊戌变法使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中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 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后人反思
后人应该从戊戌变法中吸取教训,注重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类 似的历史事件再次发生。
对当今的启示和借鉴
改革措施要合理
当今社会在推进改革时,应该认真考虑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避免出现类似戊戌变法时期的失误。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设想, 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参考。
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激发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对于培养中国人民的爱 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戊戌变法百日维新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戊戌变法概述 •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 戊戌变法的评价和反思 • 戊戌变法的现实意义
01
戊戌变法概述
戊戌变法的时间和背景
时间
1898年。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 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公车上书,强烈主张学习日本明 治维新,通过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宣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法制等,这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 想启蒙,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01
提供了现代化的蓝图
戊戌变法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改革方案,为中
国现代化提供了蓝图和方向。
02
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戊戌变法使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中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 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后人反思
后人应该从戊戌变法中吸取教训,注重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类 似的历史事件再次发生。
对当今的启示和借鉴
改革措施要合理
当今社会在推进改革时,应该认真考虑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避免出现类似戊戌变法时期的失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98cc5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1.png)
家才能富强。
李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鸿
章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
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 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翁
同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龢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材料: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 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绝。
梁启超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 “公车上书” 失败后,要想使更多的 人维新思想,你会怎样做?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维新思潮的传播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3、翻译著作—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 通
课堂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完成救中国 的任务。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李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鸿
章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
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 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翁
同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龢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材料: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 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绝。
梁启超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 “公车上书” 失败后,要想使更多的 人维新思想,你会怎样做?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维新思潮的传播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3、翻译著作—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 通
课堂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完成救中国 的任务。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新变法运动
一: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朝统治日益腐败;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 舞台。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序幕)但却向社会传播了康梁等人 的维新思想; 公车上书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尤其是光绪 帝的重视,为变法做铺垫; 为变法拉开了序幕。
4: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创办报刊: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
《国闻报》等 组织学会:强学会 开办学堂:万木草堂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
作者:严复 严复生平: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字
又陵,后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 人。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来留学英国,学 习海军。《马关条约》签订后,严复大受刺激,决 心通过翻译著述来警醒世人。他翻译了英国生物学 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一书,并多次强调“物竞天 择”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 鲁迅先生曾经回忆道:“他青年时期曾经买过《天 演论》,经常是一边吃花生米,一边读。”当时的 中学拿它当教材。可见,当时此书的盛行。
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人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
谭嗣同的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哉!
拥有实权的慈禧太后
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A、是资产阶级发起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虽然失败了,但传播了新思想和新文化 B、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维新派所倡导的剪发辫、不缠足等废除 旧社会陋俗,是思想文化史上一大转折
2:变法内容
经济上——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
政治上——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官职;创办
报刊,开放言论 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 股文
3:戊戌政变(结局)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并搜捕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 谭嗣同等人英勇就义
戊戌六君子
严复及《天演论》
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和震动
为维新变法造舆论,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高潮)
1、变法时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 是诏》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训政。共 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又因为这一年 是农历戊戌年,又称为“戊戌变法”。
一: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朝统治日益腐败;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 舞台。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序幕)但却向社会传播了康梁等人 的维新思想; 公车上书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尤其是光绪 帝的重视,为变法做铺垫; 为变法拉开了序幕。
4: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创办报刊: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
《国闻报》等 组织学会:强学会 开办学堂:万木草堂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
作者:严复 严复生平:严复(1854-1921),初名传初,字
又陵,后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今属福州市) 人。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来留学英国,学 习海军。《马关条约》签订后,严复大受刺激,决 心通过翻译著述来警醒世人。他翻译了英国生物学 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一书,并多次强调“物竞天 择”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 鲁迅先生曾经回忆道:“他青年时期曾经买过《天 演论》,经常是一边吃花生米,一边读。”当时的 中学拿它当教材。可见,当时此书的盛行。
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人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
谭嗣同的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哉!
拥有实权的慈禧太后
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A、是资产阶级发起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虽然失败了,但传播了新思想和新文化 B、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维新派所倡导的剪发辫、不缠足等废除 旧社会陋俗,是思想文化史上一大转折
2:变法内容
经济上——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
政治上——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官职;创办
报刊,开放言论 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 股文
3:戊戌政变(结局)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并搜捕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 谭嗣同等人英勇就义
戊戌六君子
严复及《天演论》
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和震动
为维新变法造舆论,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高潮)
1、变法时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 是诏》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训政。共 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又因为这一年 是农历戊戌年,又称为“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