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础检测——300道判断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判断300题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 ] 1.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六类。
[ ] 2.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是恒定不变的。
[ ] 3.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 ] 4.糖类的组成元索主要有C、H、O。
[ ] 5.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 ] 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 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有20种,有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
[ ] 8.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
[ ] 9.蛋白质的盐析和高温变性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
[ ] 10.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 11.D 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 ] 12.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 ] 13.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 ] 14.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都是多聚体。
[ ] 15.糖类的作用是在细胞内作为能源物质。
[ ] 16.糖类在细胞内分布的位置不同,功能可能不同。
[ ] 17.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
[ ] 18.脂质与糖类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 ] 19.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 ] 20.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过程中,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一直增加。
二、细胞的结构
[ ] 1.病毒是一种生物,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 ] 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 3.由于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真核细胞先转录再翻译。
[ ] 4.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有脂质、糖类、蛋白质。
[ ] 5.原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 6.蓝藻细胞不含有叶绿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7.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是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
[ ] 8.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与激素结合,有的能与神经递质结合。
[ ] 9.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薄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 ] 10.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 11.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
[ ] 12.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就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
[ ] 13.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分布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
[ ] 14.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 ] 15.有中心体一定是动物细胞。
[ ] 16.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 ] 17.溶酶体内的酶是由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运入。
[ ] 18.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 ] 19.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
[ ] 20.D 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通过核孔能进入细胞核,mRNA通过核孔能出细胞核。
三、物质跨膜运输与酶、ATP
[ ] 1.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 ] 2.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 ] 3.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 ] 4.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因素相同。
[ ] 5.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 ] 6.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 ] 7.酶制剂适于低温下保存,是因为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 ] 8.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 ] 9.A 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 ] 10.A 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 ] 11.A 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 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 ] 12.A 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 13.A 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 ] 14.萤火虫尾部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酶,可以催化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
[ ] 15.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 TP的水解相联系。
[ ] 16.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合成ATP。
[ ] 17.红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会因吸水而涨破,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因失水而皱缩。
[ ] 18.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相当于半透膜。
[ ] 19.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
[ ] 20.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脱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 ] 1.高等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低等生物都进行无氧呼吸。
[ ] 2.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中的含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 3.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 ] 4.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但第三阶段产生的A TP最多。
[ ] 5.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
[ ] 6.各种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 ] 7.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 TP的量比安静时多。
[ ] 8.细胞呼吸的结果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 ] 9.人体剧烈运动时,CO2/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 ] 10.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 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11.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 ] 1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 ] 13.光照越弱,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强,阳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 ] 14.某一光照强度下,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 ] 15.真核生物中,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 ] 16.细胞呼吸中的[H]和光合作用中的[H]实质上不是一种物质。
[ ] 17.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
[ ] 18.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 ] 19.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不考虑类囊体膜),穿过4层生物膜;
扩散到相邻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穿过6层生物膜。
[ ] 20.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像光合作用一样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不同。
五、细胞的生命历程
[ ] 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就越高。
[ ] 2.细胞核中的DNA数量限制了细胞长大。
[ ] 3.琼脂块的体枳越大,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率越小。
[ ] 4.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 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 ] 6.观察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可看到在细胞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并逐渐扩张形成细胞壁。
[ ] 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中心粒在间期倍增形成两个中心体。
[ ] 8.无丝分裂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也没有DNA分子的复制。
[ ] 9.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的是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或同一细胞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的基因不同。
[ ] 10.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 ] 11.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进行选择性表达,那些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必要基因在任何细胞、任何时期都要表达。
[ ] 12.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 13.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 14.实验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 ] 15.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种子培育成植株,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16.由未受精蜜蜂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17.老年人头发变白与白化病患者头发变白根本原因不同。
[ ] 18.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 19.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可导致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子细胞遗传信息不同。
[ ] 20.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2。
六、遗传的分子基础
[ ] 1.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是R型和S型细菌。
[ ] 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的实验没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 ]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4.豌豆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但只有DNA是豌豆的遗传物质。
[ ] 5.噬谢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不同的噬菌体。
[ ] 6.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 ] 7.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 ] 8.D 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间接相连。
[ ] 9.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对热比较稳定。
[ ] 10.D NA分子复制n次,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
[ ] 11.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 ] 12.D NA解旋后每一条链都可以当作转录的模板。
[ ] 13.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种,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也有64种。
[ ] 14.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真核生物细胞核中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
[ ] 15.—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 ] 16.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17.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18.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 ] 19.真核细胞通过转录合成RNA,原核细胞和某些病毒通过逆转录合成DNA。
[ ] 20.细胞核中DNA的复制、转录消耗能量,因此,细胞核能合成A TP。
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 ] 1.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 ] 2.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 3.分离定律中F1(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相等。
[ ] 4.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并非都是杂合子。
[ ] 5.两亲本杂交,F1表现显性性状,F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 : 1,这属于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
[ ] 6.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1 : 1,则双亲均为纯合子。
[ ] 7.在揭示分离定律的过程中,孟德尔的演绎推理是: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F1产生两种配子,测交后代分离比是1 : 1。
[ ] 8.自由组合定律中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 ] 9.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10.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 11.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雌雄配子中遗传因子随机结合的基础。
[ ] 1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 ] 13.与伴性遗传相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 ] 14.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 15.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 ] 16.若F1(AaBb)自交后代比例为9:6:1,则测交后代比例为1:2:1。
[ ] 17.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
[ ] 18.女儿色盲,父亲一定是色盲患者。
[ ] 19.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 ] 20.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八、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 ] 1.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子代。
[ ]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 ] 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 ] 4.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害的。
[ ] 5.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因数目增加;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 ] 6.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 7.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 8.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 ] 9.细菌不存在染色体变异。
[ ] 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 ] 11.由未受精卵、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
[ ] 1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 13.将两个优良的性状集中在一起可采用杂交育种。
[ ] 14.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 ] 15.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16.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属于同一物种,但不是一个种群。
[ ] 17.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 ] 18.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 19.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 ] 20.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 ] 2.最简单的反射弧由3个神经细胞组成。
[ ] 3.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
[ ] 4.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 ] 5.突触间隙不是一个空隙,内有组织液。
[ ] 6.神经中枢存在突触,效应器处不存在突触。
[ ] 7.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大量的钠离子内流。
[ ] 8.线粒体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神经元内。
[ ] 9.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 10.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故神经递质均是有机大分子。
[ ] 11.测量静息电位时电极放在细胞膜外表面。
[ ] 1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 1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下一个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 1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 ] 15.某人能阅读文字但不能书写,可能是由于言语区的W区受损造成的。
[ ] 16.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
[ ] 1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分別是蛋白质和多肽。
[ ] 18.垂体细胞与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细胞核基因相同。
[ ] 19.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凋节。
[ ] 20.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因此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 1.细胞内液的主要成分是水。
[ ] 2.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
[ ] 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 4.人体血浆缓冲物质使pH保持稳态属于体液调节。
[ ] 5.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细胞核基因相同。
[ ] 6.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索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 ] 7.某人进入低温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快。
[ ] 8.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 ] 9.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的双重调节。
[ ] 10.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 11.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 ] 12.抗体、血浆蛋白、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 1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免疫初与免疫末都发挥作用。
[ ] 14.泪液、胃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 ] 15.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 16.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 17.T细胞不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起作用。
[ ] 18.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体属于细胞内寄生菌,这些病原体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
[ ] 19.体液免疫中,抗原的呈递是细胞间的直接接触,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经过体液作用于B细胞。
[ ] 20.动物激素、神经递质、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
[ ] 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 ] 2.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特定分泌腺体。
[ ] 3.胚芽鞘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尖端,感受单侧光照的部位是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也是尖端。
[ ] 4.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单侧光照仅仅是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 ]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向上运输。
[ ] 6.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索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从而造成向光弯曲生长。
[ ] 7.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有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 ] 8.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单方向的,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 ] 9.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明显,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 ] 10.生长素的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有密切关系。
[ ] 1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最高。
[ ] 12.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接受光照充足产生的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 ] 13.器官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
[ ] 14.植物生长的向地性和背地性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
[ ] 15.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花蕾得到无子番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多倍体育种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 ] 16.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5类,它们对植物各种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凋节作用。
同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情况下作用也有差别。
[ ] 1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凋节。
[ ] 18.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植物激素含量不同,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 ] 19.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 ] 20.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比植物激素更稳定。
十二、种群和群落
[ ] 1.养鸡场散养的蛋鸡是一个种群。
[ ] 2.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 ] 3.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的比例,根据年龄组成的不同可以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三种。
[ ] 4.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 ] 5.自然界中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 ] 6.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呈“J”型。
[ ] 7.在“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将保持稳定不变。
[ ] 8.自然界中生活的种群,食物、空间等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最终使种群呈“S”型增长。
[ ] 9.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悄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 ] 10.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在随时间而增大,当曲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 ] 11.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 12.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 ] 1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种群特征。
[ ] 14.森林群落有垂直结构,草原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 ] 15.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 ] 16.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是决定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因素。
[ ] 17.群落演替是指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 18.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演替形成森林。
[ ] 19.群落演替的原因有竞争、环境改变等。
[ ] 20.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生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十三、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 ] 1.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都有细菌。
[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 ] 6.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 ] 7.碳在生物群落和外界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 ] 8.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 10.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 ] 1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 ] 12.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 13.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 ] 1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呈正相关。
[ ] 15.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 ] 16.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 17.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不同层次。
[ ] 18.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
[ ] 19.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
[ ] 20.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十四、实验与探究
[ ] 1.蛋白质变性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不再显示紫色。
[ ]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的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必须使用时现配。
[ ] 4.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可通过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 ] 5.常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分离开。
[ ] 6.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的体积不断缩小,细胞的吸水力不断增大。
[ ] 7.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 ] 8.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 ] 9.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看不到染色体,原因可能是显微镜放大倍数太小,也可能是液泡的紫色遮盖了染色体。
[ ] 10.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无关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 ] 11.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使用龙胆紫染液染色,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着色。
[ ] 1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 ] 1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观察到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 14.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要做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 ] 15.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应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然后求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 ] 16.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 ] 17.计数酵母菌时,要让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 ] 18.将酵母菌培养液滴满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 ] 19.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预期结果是甲区小动物丰富度更高。
[ ] 20.植物丰富度的调查,物种数目达到稳定时的最小面积为最佳样方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