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中转喻的认知意象视角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范文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篇一一、引言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深入探讨语言的表达和内涵提供了独特视角。
本篇论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广泛使用的转喻现象,并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认知心理和语用价值。
通过对《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实例进行分析,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诗词中的语言表达与思想传达方式,并以此深化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认知语言学基础及转喻概念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认知和思维过程的理论,它强调语言与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
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用一个事物或概念代替另一个事物或概念来表达意义的过程。
在转喻的过程中,语言与人们的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紧密相连,成为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途径。
三、《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现象(一)《宋词三百首》概述《宋词三百首》是宋代词作的集大成者,其中收录了众多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婉约、豪放、雅致等风格为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宋代词人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方式。
(二)转喻在《宋词三百首》中的应用在《宋词三百首》中,转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广泛运用于作品之中。
例如,用“青山”代指“故乡”,用“明月”象征“离愁”等。
这些转喻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使得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四、转喻的认知心理分析(一)转喻的心理基础转喻的运用基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思维习惯。
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往往会通过联想、隐喻等方式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转喻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既简化了语言表达,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
(二)《宋词三百首》中转喻的认知心理分析在《宋词三百首》中,词人们运用转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词人们的语言表达技巧,还反映了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思维方式。
例如,通过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状态相联系,词人们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HUANG Shao-jing【摘要】转喻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代表性的语言建构方式,认知转喻研究对于古典诗词翻译具有积极意义.以许渊冲和伯顿·沃森英译的苏轼诗词为例,对比分析苏轼诗词英译中的主要认知转喻类型,反思中国古典诗词转喻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现象,进而从文本的客观体验性和译者的主体认知性角度,探讨以苏轼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认知转喻的翻译策略.【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2)001【总页数】8页(P105-112)【关键词】转喻;苏轼诗词;英译【作者】HUANG Shao-ji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随着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进程的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英译研究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瑰宝。
苏轼诗词英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视角也较为多样,既有美学理论的探讨[1],也有哲学视角的解读[2],还有禅学角度的诠释等[3],这些为苏轼诗词的英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苏轼的诗词很多通过转喻来表达意境,因此,转喻的翻译成为苏轼诗词英译中美学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翻译界关注苏轼诗词英译转喻现象的还比较少,尚无相关的系统研究。
本文以认知转喻理论为视角,对苏轼诗词中的转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并对苏轼诗词的不同代表性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旨在让更多的译者关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转喻现象,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提供更多的有益参考,并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一、转喻的概念、类型及其认知解读价值(一)转喻的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古诗词中隐喻问题
隐喻通常具有暗示性、比喻性、借代 性等特点,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隐喻的常见类型
意象隐喻
通过描绘具体的事物、景象来暗示抽象的概念、情感 或意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象征隐喻
通过使用特定的符号或物品来暗示某种概念或意义, 如“梅是君,竹是臣”。
寓言隐喻
比较研究法
总结词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古诗词中隐 喻的异同点,来探究隐喻在不同语境和 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和意义。
VS
详细描述
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不同 古诗词中隐喻的特点和规律,探究隐喻在 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和意义。通 过比较不同古诗词中的隐喻,可以发现它 们之间的异同点,进而探究隐喻与文化、 语境之间的关联,加深对隐喻的理解和认 识。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古诗词中隐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 力。
04
古诗词中隐喻问题的研究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研究法
总结词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和分析前人关于古诗词中隐喻问题的研究成果,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古诗词中隐喻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 和经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通过文献研究法,可以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难点和空白点 ,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认知语言学与心理学、人类学、 社会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为跨 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
指导语言教学和应
用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应 用于语言教学、翻译、文学批评 等领域,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和有效性。
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
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胡梁雁【摘要】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语言修辞手法,即语言使用现象。
近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
F.Ungerer和H.J.Shmid认为它们是基于概念结构的相似性、相关性,从一个认知范畴向另一个认知范畴的映射,是人们认识、理解、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依照Lakoff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映射分类,试图对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分类和解读,以揭示出那些超人想象的诗词意象其实源于人类普通的认知机制。
%I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metaphor and metonymy were regarded as rhetorical devices. The recent stud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 show that metaphor and metonymy are the powerful tools of under- standing and expressing abstract concepts; they not only belong to language but also belong to cognition. Meta- phor and metonymy based on the resemblance and relevance of conceptual structure are the projections from one to another cognitive category and the processes of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ng another concept. Metaphor and metonymy applied in Qingzhao Li' s poets reveals the mystery that the brilliant imagery produced in poets is based on cognitive mechanism.【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3【总页数】6页(P55-60)【关键词】修辞手法;隐喻;转喻;李清照【作者】胡梁雁【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纯修辞手段,也被称之为比喻和借代,通常只是文学家、修辞学家的研究范畴。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ꎬ2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
———以苏轼诗词为例
一、转喻的概念、类型及其认知解读价值
( 一) 转喻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ꎬ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ꎮ 转喻不仅仅是一种发生于语言层面的修 辞格ꎬ更是人类进行思考和推理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和思维工具[4] ꎮ Lakoff 等将转喻视为理想化认知模式 中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ꎬ是同一个认知域内的概念化的映射过程[5] ꎮ Croft 认为转喻是认知域矩阵中认知 域与其次域的凸显关系[6] ꎮ Langacker 提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ꎬ认知过程中概念相对凸显的实体作为 认知参照点ꎬ唤起不凸显的实体[7] ꎮ Radden 等认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ꎬ并在理想化认知模 式中运作ꎬ其中一个概念实体( 或载体) 为另一个概念实体( 或目标) 提供心理可及[8] ꎮ 转喻具有本源性ꎬ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深入探索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然后阐述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唐诗中的体现及其艺术效果。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策略,探讨译者在处理转喻现象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我们还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转喻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并为转喻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转喻理论及其认知语言学视角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交际中。
转喻理论源于修辞学,但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转喻现象得到了全新的解读。
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视为一种认知工具,是人们在理解和表达世界时的一种重要策略。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转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技巧,而是被赋予了更深的认知意义。
转喻的核心在于用一个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概念去指代另一个与之相关但更复杂的概念。
这种指代关系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知识和认知结构。
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过程。
在唐诗经典中,转喻现象屡见不鲜。
诗人们通过转喻,将抽象的情感、复杂的思想以及难以言说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语言。
这种转化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方式,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唐诗中的转喻翻译,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也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方法。
转喻理论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和发展。
它不仅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唐诗经典中,转喻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三、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现象在唐诗的经典作品中,转喻现象的运用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诗人们的高超语言技巧,也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关于中国古诗词中转喻的认知意象视角研究
关于中国古诗词中转喻的认知意象视角研究关于中国古诗词中转喻的认知意象视角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展开以下几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正面剖析:什么是转喻;事物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转喻;事物部分和部分之间的转喻。
意象是诗人们创作的重要方法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研究意象与转喻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传统修辞手法与认知语言学所研究的共性。
关键词:转喻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修辞手法一、引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转喻有初步的研究。
直至今日,转喻依然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
转喻被视为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西方认知语言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中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
中国古代转喻手法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而后向唐诗宋词延伸直至今天的现代文学。
唐诗宋词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时期,以它精美绝伦的句子引来大批国内乃至国外学者对它进行深刻的探讨。
其中,古诗词中不乏转喻的写作手法。
这种微妙而细致的手法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借助意象来实现的,因此又可以称之为文化转喻。
二、关于转喻研究的相关回顾(一)关于转喻的研究Lakoff和Johnson(1980)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对隐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研究,使得文学界刮起一阵对隐喻研究的狂潮,因而对转喻就相对忽视一些。
即便如此,依然有少数学者对转喻进行了深刻思考:T aylor(1995)提出转喻的本质是一个概念结构中两个实体之间建立的一种意义联系。
国内外关于古诗词的研究很多,但多数学者忽视了对转喻研究的重视。
渐渐地就有学者将隐喻和转喻相结合,研究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
Goossens(2002)在转喻和隐喻互动的背景下,提出了隐转喻概念。
高原在《古典诗歌中隐喻与转喻的互动》对此理论有深刻体现。
三、转喻(一)转喻的定义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又参与了人类的心理反射过程。
因此,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认知视角下李白诗歌中的转喻翻译
认知视角下李白诗歌中的转喻翻译
在认知视角下,李白的诗歌中存在着许多转喻。
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通过将一种事物比喻为另一种事物,使诗歌更具有意象感和象征意义。
下
面是其中几个例子:
1.《将进酒》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这里将周公比作精神贵族,将他的吐哺比作饮酒,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
人生哲学。
2.《赠汪伦》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
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里以“九州生气恃风雷”比喻士气高昂,同
时将“万马齐喑”比喻为人才匮乏,表达了李白对官场腐败、人才流失的
不满。
3.《夜泊牛渚怀古》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雁声远听近还哀。
”这
里以“草色遥看近却无”比喻心中的思念和孤独,以“雁声远听近还哀”
来比喻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悲凉,表达了李白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这些转喻不仅使诗歌更加富有形象感和象征意义,而且对于理解李白
诗歌的意义和美感也有重要意义。
汉语诗歌《长恨歌》中的认知转喻
2 1 年 4月 01
新
余
学
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
报
J OURN O XI U UN VE I AL F NY I RS TY
V0 . 6. 1 1 NO. 2 Apr201 . 1
汉语 诗 歌 《 长恨 歌 》 中的认 知 转 喻
● 杨 丽梅
( 淮学院 外语 系 , 河 南 黄 驻 马店 4 30 ) 600
作 为一 首千 古 绝 唱 的 叙事 诗 , 长恨 歌 》 述 唐 《 描 ( ) 知 语 言 学 的 转 喻 观 三 认 玄宗 和杨贵妃 的爱 情故 事 , 诗抒 情 成 分很 浓 , 人 该 诗 在《 们 赖 以 生 存 的 隐 喻 》一 书 中, ao 和 我 Lk f 没有直 接描 写 主 人 公 的 心 情 , 是 用 无数 场 景 和 自 Jh sn 1 8 ) 转喻定义 为通 过与 其它事 物 的邻 近 而 o no ( 90 把 然环 境创 造 出来 的 意象 来 表现 主人 公 的 苦苦 追求 和 关 系来 对某事 物进行 概 念化 。后 来修 整 为 在 同一认 寻觅 。从这 一点来 看 , 正符 合 语 言学 家 、 学 家雅 知域 的概 念 映 射 。Lnakr 19 ) 认 为 转 喻是 参 这 诗 agce(93 各布森 ( ao sn 0 2 的 观 点 , 事 诗 中 多用 转 照点 现象 。转 喻 被 表 达 的 事物 被 称 为 参 照 点 , 目 Jk bo ,2 0 ) 叙 为 喻, 抒情 诗 中多用 隐喻 。认 知 语 言学 认 为 , 义并 不 的域 提供 心 理 可 及 。R d e n  ̄ess 19 ) 意 a dna d K vce ( 9 9 认 在符号 之 中 , 不为符 号 所拥 有 , 号 与意 义 的关 系是 为转 喻不 是 映射 , 是 一 个 在 同一 “ 想 化 认 知 模 符 而 理 导引与被 导 引 的关 系 ( acn i ,9 9 。转 喻意象 型 ” , F u one 19 ) r 内 用作 认 知工 具 的一 个 概念 实 体 , 为另 一 个 作 的背后 , 含着 丰富 的 意义 , 涉及 了复 杂 的认 知过 为认知 目标 的概 念 实 体提 供 心 理 途 径 的 认 知过 程 , 蕴 这 程 。本文试 图从 认 知 语 言 学 转 喻 理 论 出发 , 析 蕴 其 实质 在于在 心理上 通 过一个 概念 实体 来把 握 另一 分 藏 在诗歌 语 言 背 后 的转 喻 认 知机 制 , 一 步指 出转 个 概念实 体 。 进 喻认 知机制 在文学 作 品中的作 用 。 ( ) 四 转喻 和 隐喻 的 区别和联 系 转 喻 传统观 点认 为 , 喻 和转 喻是 两 种 截 然 不 同 的 隐 ( ) 统视野 中的 转喻 一 传 机制 , 隐喻 是一种 相似 关 系 , 通过 某 一事 物来 理 解 是 转喻 一 词 , 源 于古 希 腊 , 为 易 名 , 以 相邻 另一事 物 。转 喻 是 一 种 邻 近 关 系。 在 结构 上 , 喻 来 意 是 隐 事 物取代 另一 事 物 。 如 以饭 碗 指 工 作 。《 辞 和解 与转 喻都 由喻 体 、 体 、 底 组成 。在 隐 喻 中 , 修 本 喻 喻体 释》 对转 喻 的定 义 如 下 : 喻 是 一 个 辞 格 , 从相 近 和本体 是相 似的关 系 , 于不 同 的领 域 。在转 喻 中 , 转 它 属 和联 系紧 密 的 事 物 中获 得 语 言形 式 , 通过 这 一 语 言 本 体和 喻体是一 种邻 近 的关 系 , 体 从 不 出现 , 本 喻体 形式 我们 能理解 不 被该 词语 命 名 的事 物 。亚 里 士多 就 是喻底 。本体 和 喻体是 以隐 含 的方式 起 作用 。在 德把 隐喻分 为 四种 , 喻 是其 中一 种 , 统 的转 喻研 运 作机制 上 , 转 传 隐喻 中有 两个 概 念 系统 , 中一 个通 过 其 究 , 总是在 隐喻 研究 中进行 。作为 一 种 修辞 格 , 也 转 另 一个领 域 获 得 理解 。转 喻 只涉 及 一 个 概 念 系 统 , 喻 只是 一种语 言修饰 , 一个 名称 被另一 个所代 替 。 两个 事物 的映射或 联系在 同一个领 域里 。 ( - Jk bo . )ao sn的结构 主 义转喻观 s 近年来 , 很多 学者认 为 隐 喻和 转喻 是 交互 的 , 或 2 0世纪 5 O年代 , k bo 其发表 于 15 J o sn在 a 9 6年 的 者说是二 者之 问存在着 连续体 关系 ( a e n ,0 0 B r l a2 0 , co 经典 论 文 《 言 的 两 个 方 面 和 失 语 症 的 两 种 类 型 》 R d e , 0 2 。研究 表 明 , 量 的隐 喻 产生 在 转 喻 语 a dn 2 0 ) 大 I w sit” 一般 认 为 a no i 中, 把隐 喻和转 喻看 作是 人 类语 言 互 相 对立 的两 极 。 的基础 之上 。如在 “ m i l prs 中, 隐喻 基 于语言 的相 似性 , 应 于语 言 的纵 向轴 , 喻 这个句 子可 以用 概念 隐喻 “ an s i dw ” 对 转 S d es s o n 来解 释 , 基 于语 言 的邻 近 性 , 应 于 语 言 的横 向轴 。他 进 一 指情感 的 影 响 , 对 而情 感 的影 响 ( et a t) 明显 是 vrcly 很 i i 即 步指 出 , 漫 主义作 品 富于 隐喻 性 , 实 主义 作 品 富 情感经验 的一 部 分 , 伤 心 的行 为 之 一 是 身体 姿 势 浪 现 于转 喻性 。Jk bo ao sn的理论 为转 喻研究 拓 宽 了道 路 , 下垂 。作 为次域 的情感影 响的 “ 垂 ” 下 有一 个纵 向 高 在他 的诗 学批 评 中 , 喻 和 转 喻摆 脱 了孤 立 的修 辞 度 和三 维 空 间 , 域 的一 部 分 “ 向 高 度 和 三 维 空 隐 领 纵 手法 , 成为 即对立 又相互 联 系的表 意结构 系统 。 间” 以指 代该领 域“ 可 伤心 ” 因此 可以视 为转 喻 。 ,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诗歌中的语言转喻,常常能够深入描述一个主题,甚至令其超越了常规的语言技巧和框架,深刻地挑战认知领域。
令人兴奋的是,在读者对诗歌进行认知解读时,可以发现其中惊人的多拓展性,实现从接受者发起的语言干预,从而形成一种自由的双向信息交互,使在诗歌中强调的主体意义整体化而显现出来。
诗歌转喻法在认知解读中的应用更加丰富,其有利于缩小发现者与把握者之间的距离,使双方更容易取得连接。
转喻的千万倍比,广泛地利用看似无关联的事物,扩展双方的视角,使其能够多角度地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主题。
例如,诗歌中将一株树改头换面地比作婚约,表达爱慕者对彼此情感结实不变。
此类转喻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语言本身的无限性,同时有助于深化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认知视角下李白诗歌中的转喻翻译
21年 1 01 1月
V0.8 No6 1 2 . NO 0 1 V2 1
认知视角下李 白诗歌中的转喻翻译
张 毅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 0 1
[ 摘
要】 转喻不仅是文学、 修辞学所讲的修辞手段 , 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李白诗歌 中
存在大量的转喻现 象。转喻的运用不仅可以使语 言表达更形象、 更巧妙 , 而且也是诗人认识和思考 事物的一种方式。对此 , 可以引入认知理论来赏析李白诗歌 并探讨其转喻翻译策略。
二 、 白诗 歌 中转喻 的翻译 李
O l n t e s y’ e g h v r Sf w. n y o h k s v r e t e Ri e ’ o l
认知语言学家从不 同的角度对转喻做了不 同的
以上两个译本中, 译者都把“ 用“ i 来直译 , 帆” s l a”
传统研究把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 是词 代替人员 ;6 特定地点( () 地址 ) 代替机构 ;7特定 的 () 语之间的相互借代 , 因而只是修辞学 、 文学和文体学 地点代替特定事件 。F ne r . gr &HSh i U e . md c 所做的转
研究的对象。2世纪8 年代末新兴起的以语义为中 喻分类 和Lkf&Jhs 有重叠之处 , 0 O ao ono n 此外又增加 了 心的认知语言学对转喻做出了新的阐释, 认为转喻是 三项 :8整体代替部分;9 容器代替内容; 1) () () (0原因 人 类认 知 发展 的产物 , 认识 事 物 的一 种重 要 方式 。 代替结果。以上两种分类虽易理解 , 是 但不能包括所有
[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李白诗歌 ; 转喻
[ 中图分 类号】 H 5 0 [ 文献标 识 码] A [ 编号] 17— 0 22 1 )6 09 — 3 文章 62 60 (0 0— 0 30 1
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功能研究
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功能研究在诗歌的奇妙世界里,隐喻就像一个个神秘的魔法小精灵,到处蹦跶,发挥着各种各样超酷的功能呢。
首先啊,隐喻具有构建独特意象的功能。
想象一下,诗人就像一个超级大厨,而隐喻就是那些特别的调料。
比如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里,诗人把月光隐喻成霜。
哇塞,一下子就给我们构建出了一个清冷、洁白的独特意象。
本来月光就是普普通通的月光,但这么一隐喻,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如霜般冰冷、静谧的画面,让我们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个孤独的诗人对着那白花花的月光发呆的场景。
这就是隐喻的厉害之处,它能把普通的东西变得超级有画面感,就像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
隐喻还能帮助诗人表达那些难以言传的情感。
有时候啊,我们的情感就像一团乱麻,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这时候隐喻就来救场啦。
比如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诗人把愁隐喻成一江春水。
这春水啊,浩浩荡荡、连绵不绝,就像那无尽的忧愁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通过这个隐喻,诗人把那种深深的、复杂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要是没有这个隐喻,光说我很愁啊,那多没劲儿,根本就不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愁的程度和味道。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还能拉近读者和诗歌主题之间的距离。
你想啊,诗歌有时候写的东西可能很抽象或者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
但是有了隐喻就不一样了。
就像诗人在跟我们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通过我们熟悉的东西来解释不熟悉的东西。
比如说把爱情隐喻成一朵花,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吧。
我们都知道花的美丽、娇嫩,容易凋谢。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爱情的美好、脆弱这些特点了。
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让我们轻松地从我们熟悉的岸边走到诗歌所描绘的那个神秘的对岸。
在诗歌里,隐喻可真是个多面手,构建意象、表达情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还增添美感和趣味。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诗歌那扇充满奇幻和感动的大门。
辛弃疾词中的概念转喻研究
辛弃疾词中的概念转喻研究
宋代诗人辛弃疾,凭借其高超的词藻技艺,塑造出精细而细密的抒情词,被世人尊为“宋之宗”。
在他的词作中,经常涉及以转喻的方式表达的概念,这体现出他的独特的文学思想,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精髓。
辛弃疾以转喻的方式表达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索,即转喻的形式、用词的选取以及语意的深层次表达。
首先,转喻的形式是辛弃疾用以表达概念的特殊方式,他采用典型的隐喻形式,将目标概念转化为抽象的景物或具体的实物,如“客路青山外,行船绿水前”中的“行船”反映了一种困苦的心情,“故园无此声,乱花渐欲尽”则象征着梦想的破灭。
其次,辛弃疾善于使用富有寓意的词语来表达概念,如“欲与天公试比高”中“天公”承载着辛弃疾对自身无法超越宿命的无奈和愤怒,“报丧女儿情”则表达了深沉的爱情之情。
最后,辛弃疾在表达概念上具有深层次的语义,在“莫惊春芳歇”中,辛弃疾提到了“春芳”,隐喻了美丽的青春年华,他的内心又是多么惆怅啊!“野径云俱黑”则隐喻了青春的破灭和无助。
辛弃疾的词作,蕴藉着其精致的转喻表达,将诗歌的深层意境湛然尽显,构筑出神妙绝伦的抒情意境,不仅使读者联想到美好的景致,更为人们营造出一片深刻的感性空间。
辛弃疾词中的形象,通过表达概念的转喻,展示出一种深远、深邃的文学思想,而研究其中的概念转喻,对于深入探究思想乃至文学技巧,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辛弃疾以转喻的形式表达概念,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观
念,使得读者着迷于其中的文学美感。
在文学的研究中,更认真学习辛弃疾词中概念的转喻,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诗歌思想,甚至可以对其他诗人的词作有所启发。
古诗词中比喻意象翻译研究
辫零 第
…
~
一
古诗 词中 比喻 意象翻译南理 工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河 南 焦作 4 5 4 1 5 0 )
《 诗经》 归纳 了诗经 六艺 :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风、 雅、 颂是对 诗歌文体 的分 类 , 赋、 比、 兴 是诗歌 的 表现手法。其 中的“ 比” , 就 是比喻。《 诗经》 中用比喻 的地方很多 , 手法也富于变化。如《 氓》 用桑树从繁茂 到凋落的变化来 比喻 爱情 的盛衰 ; 《 鹤 呜》 用“ 他 山之 石, 可 以攻玉 ” 来比喻治 国要 用贤人 ; 《 硕 人》 连 续 用 “ 菜荑 ” 喻美人之手 , “ 凝脂 ” 喻 美人之肤 , “ 瓠 犀” 喻美 人 之齿 , 这些都是《 诗经》 中“ 比” 的佳例 。自《 诗经》 而 下, 中国历代 诗人 狂笑苦 吟 , 譬喻入 诗 , 含蓄 地表达 诗 人的思想感情 。
三、 意象 图式的建构
在 以传播 文化 为 目的的古诗词翻译 中 ,我们 不 妨采取 注释法 , 用注释来弥补直译 、 音 译和意译造 成 的文化流失。 由于 阅读 注释会打 断读 者欣赏诗歌 时 的连贯性 , 故 很多译者对注释 法很不屑 。但 试想 , 我 们中国人 自己在欣赏古 诗词 时 , 如果没有注 释 , 我 们 自己又能 读懂多少呢?而且 , 在注释中我 们读 到了一 个个或凄美或豪放 的故事 , 通过 这些故事 , 我们 能更 深刻地理 解诗词 的含 义 , 体会到诗人哀婉的情愁。同 时, 又 为了解更多 的文化知识而感到高兴 。我们在读 注释的时候 , 虽然会打断 阅读 诗词的流 畅性 , 但 相 比 让读者不知所 以地 直译 、 音译 和意译 , 注释法 无疑是 帮助读者欣 赏古诗词、 传播 中国文化 的最佳方法。
唐诗中的意象运用与隐喻手法研究
唐诗中的意象运用与隐喻手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唐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运用的意象和隐喻手法。
通过分析具体的诗歌作品,我们将深入研究唐诗中意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进一步探究其中蕴含的隐喻意义。
这有助于理解唐诗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对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
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而丰富多样的意象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唐代诗人以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人性、情感以及社会现实等方面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这些作品中,亦可见到隐喻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加深了诗歌表达的层次与内涵。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在唐代诗歌中,自然意象是最常出现且最直观的形式之一。
从山水景色到四季变化,从动植物到天象奇观,诗人以丰富多样的描述和描绘将自然界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社会意象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常通过鲜明而生动的意象表达出来。
他们以民风、风俗、历史事件等为素材,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措辞揭示了社会中善恶、荣辱、贫富差距等问题。
情感意象唐代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经常利用抽象的形容词和具体的形象描绘,将复杂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可感知的图像。
这些景物或事物往往成为其情感体验和表达的载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共鸣。
隐喻手法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借用一个对象或概念代指另一个含义相近或相似但相对抽象的对象或概念。
唐诗中广泛运用了各种隐喻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启示性。
类比隐喻类比隐喻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直接的一种隐喻形式。
通过将两个意义相近或情感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诗人得以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
拟人隐喻拟人隐喻是给非生物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
通过将抽象概念或具体物象拟化成拥有心灵、动作和语言能力的个体,诗人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典故隐喻典故隐喻是利用历史上的某一典故或故事情节来隐约地指代当下的社会现象或个别事件。
通过援引文学、历史等领域中耳熟能详的底蕴,诗人实现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既褒扬也讽刺。
结论唐代诗歌以其精湛的意象运用与隐喻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为重要且迷人的部分之一。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转喻,即使用比喻手法将一种事物或概念用另一种事物或概念来表示,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转喻,诗人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对中国古典诗词中转喻的研究。
1.转喻的定义与作用转喻是指通过类比、隐喻等手法,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暗示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达到表达深刻含义的目的。
它可以增加诗词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魅力。
通过转喻,诗人能够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出复杂的情感、思想和哲理。
2.转喻的种类与示例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转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界的转喻、人物的转喻、动物的转喻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转喻示例:自然界的转喻:如用花开花谢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人物的转喻:如用春风化雨来形容一个人的温柔和关怀,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动物的转喻:如用鸟儿飞翔来比喻自由自在的心境,如杨万里的《临安春雨初霁》:“熟看闲花嬉笑,与云共南游;下来无限事,横看却是愁。
”3.转喻的艺术价值与意义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能够丰富诗词的表现力,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转喻可以突破常规的表述方式,创造出新的诗意和美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最后,通过转喻,诗人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传达自己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观察力。
4.转喻在现代诗歌中的应用转喻这一古典修辞手法,在现代诗歌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现代诗人通过转喻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他们通过大胆的联想和比喻,创造出新颖、富有冲击力的形象语言,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魅力。
唐诗中通感的转喻分析
唐诗中通感的转喻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的概念,对通感进行分析。
本文的语料基于汉语中最恢弘的唐诗,可以对汉语的转喻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通感;转喻;认知;唐诗1 通感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通感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心理联想,而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之间相似性的联想。
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觉域的意象中所体验到的心理美感的相似性。
通感意象的呈现向我们揭示了主体认识事物的一个新视角。
它是把属于乙感官域的意象特征映射到甲感官域的意象上,使甲感官域的意象染上乙感官域的意象色彩。
在通感意象中,意象特征的映射方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表现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简单向较复杂的映射。
在通感意象的运作中,由触觉域向听觉域映射的现象最为普遍,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
这是因为视觉域的语词比听觉域的语词丰富得多。
2 转喻在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次革命。
这本书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性,认为转喻和隐喻是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但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常见的认知模式。
Lakoff和Johnson称:“像隐喻,转喻的概念结构,不只是我们的语言,而是我们的思想,态度,和行动”(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39)。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又有区别。
隐喻是两个不同经验域的概念投射,主要是理解功能;转喻是由同一经验域内一个次域(sub domain)作为源域(source domain)向另一个作为靶域(target domain)的次域的概念投射,或者由于映射所引起的靶域的心理激活(mental activation)。
识解理论视域下唐诗宋词的转喻分析
识解理论视域下唐诗宋词的转喻分析中国古代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充满了精巧的语言表达的美,不但满足了读者的文化需求,更使人们激发出对自然和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它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转喻,是把眼前的名物拟人化、抽象化,以及用典型的、精致的形象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段。
本文将采用理论视角来分析唐诗宋词中的转喻,以揭示它们的精髓,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文学魅力。
首先,要理解唐诗宋词中的转喻,我们需要熟悉各种理论视角的认识和思想根据。
其中,象征派理论认为,转喻不仅仅是物象的叙述,更是把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抽象化,用象征性地暗含某种意义和内涵来表达。
例如,《长恨歌》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表现出秦始皇对自己的故乡的思念,即把他的心情抽象化为与自然的联系;《赤壁》中的“谁知江心百年莫共悲”,则表现出项羽身陷囹圄的无奈,以及其强烈的愤怒。
此外,符号学理论还认为,转喻不仅能够把抽象联系到物象,而且是文学作品中一种丰富而具有双重性的表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品的语言层次和内涵,把读者带入到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中去。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现出李白失落的情绪,又能表现出“床前”、“明月”和“地上霜”三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人在荒凉夜色中的寂寞和孤独。
而动态心理学理论也强调,在比喻表达中,文字有可能具有某种超越文字本身的内涵,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具有说服力的作用,也能够影响读者的情绪和情感。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空山新雨后”,对新雨的期待唤起了读者对生活的憧憬,为他们带来一种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文学结构主义理论则表明,转喻不仅能够从文学结构的层面上解析文本,而且也能够把读者带入到文学作品中,揭示作者创作意图。
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卢鹤拨芦蒲,渔竿入清溪”,不仅展示了诗人自然界清新的视角,而且也可以让人们体会到他的心境,联系到他的深处思想。
唐诗中概念转喻的认知研究及其翻译探讨
概念转喻 的使用 比概念 隐喻更 加频繁 ( oh Kc , 19 :19 9 9 3 ,转 引 自李 福 印 ,2 0 :14 ;在 人 08 4 )
类使 用语言 和认 知过 程 中 ,概 念 转 喻 比概 念 隐
喻更 为基 本 ( al ,2 0 a 4 ,转 引 自李 福 T y r 0 2 ;3 2 o
唐 诗 中概 念 转 喻 的认 知研 究及 其翻译 探 讨
彭媛媛
( 州大学外 国语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00 ) 广 106 摘 要 :转喻不 单是一种 修辞 工具 ,也 是 一种认 知 机制 。 文章 运 用认 知语 言 学 中的概 念 转喻 理
论 来研 究唐诗 中的概念 转喻 。看似 数量 庞 大 的诗歌 转喻 实 际上 可 以归纳 为 几个 转喻 原 则 ,并通 过 对
歌 比喻最 有 影 响 的著 作 包 括 Lkf和 Tre 合 ao unr
著的 Moeta ol esn A Fe ud o r nC o R ao : i dG iet P . h l o ei Me p o ,以 及 T re 所 著 的 D a ste t t h r c a un r et I h h
印 , 08 4 ) 20 :l4 。传统修辞学认为转 喻是一种 纯修辞手段 ,在汉语界等同于 “ 借代”修辞格 。 随着认 知语 言 学 的发 展 ,人 们 普遍 意识 到 转 喻 的认 知本 质 。转 喻 的 中心 是 思 维 ,可 以 在语 言 层次上体现 ,可体 现为单词、词组 、句子 ,也 可体现为语篇。并且在各种 文体 中体现 ,如小
中所体 现 的概念 转 喻,并对 其 英文 译文 进行
探讨。
在传统修辞学 中,转喻是 A与 B ( B与 A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转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转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
转喻在诗歌中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加诗歌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因此,对转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还可以启迪当代的创作思路和提高审美修养。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中转喻运用的分析,深入探讨转喻在古典诗词中扮演的角色、运用的技巧和特点等,充实和拓展对诗词欣赏的认识,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转喻的概念及其分类;(2)古典诗词中转喻的运用方式;(3)分析古典诗词中转喻的作用、意义。
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转喻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其在古典诗词中的应用;(2)实例分析法:选取诗词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揭示转喻在诗词中的作用和意义;(3)比较分析法: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古典诗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诗词中转喻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探究转喻在古典诗词中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三、预期研究结果与意义本研究预期的结果为:(1)深刻探究古典诗词中转喻运用的方式、特点及其作用意义;(2)挖掘转喻运用的规律和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3)通过集中多种观点思路,综合学说各种观点,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四、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转喻的概念及其分类2.1 转喻的定义2.2 转喻的分类第三章古典诗词中转喻的运用方式3.1 古典诗词中转喻的语言表现方式3.2 古典诗词中转喻的音韵表现方式第四章古典诗词中转喻的作用及意义4.1 扩大语言意义4.2 加强意境渲染4.3 拓宽表现手法第五章转喻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价值5.1 传承古代人文精神5.2 增强现代文化自信5.3 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第六章结论6.1 研究成果总结6.2 研究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展开以下几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正面剖析:什么是转喻;事物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转喻;事物部分和部分之间的转喻。
意象是诗人们创作的重要方法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研究意象与转喻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传统修辞手法与认知语言学所研究的共性。
关键词:转喻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修辞手法一、引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转喻有初步的研究。
直至今日,转喻依然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
转喻被视为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西方认知语言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中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
中国古代转喻手法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而后向唐诗宋词延伸直至今天的现代文学。
唐诗宋词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时期,以它精美绝伦的句子引来大批国内乃至国外学者对它进行深刻的探讨。
其中,古诗词中不乏转喻的写作手法。
这种微妙而细致的手法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借助意象来实现的,因此又可以称之为文化转喻。
二、关于转喻研究的相关回顾(一)关于转喻的研究三、转喻(一)转喻的定义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又参与了人类的心理反射过程。
因此,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束定芳,2011)与转喻相比,隐喻是主流的研究方向。
大家往往忽略了转喻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地位。
在人们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转喻与隐喻同样重要。
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反映人类思维层面上的问题。
(二)转喻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应用中国古典哲学崇尚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此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这正恰巧与西方认知诗学所秉承的认知主义哲学相吻合。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西方认知主义哲学运用到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分析中来。
1. 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转喻这类转喻在女性作家中运用的最为广泛,在这里我们以李清照的词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她在《如梦令》中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无论是对景物还是人物,刻画的都极为细致。
因此我们会经常在她的作品中见到一些表示颜色的词。
绿和红分别转喻的是绿叶和红花。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叶子以饱受雨水的洗礼,变得丰满茂盛。
而海棠花却不堪雨水的打击变得越发稀疏。
绿字不仅代表了叶子,同时也预示着夏天的来临,而红字则在预示春天的逝去。
此处用红、绿二字,表达了自己惜花伤春的情感。
慨叹时光易逝,容颜易改。
与此有相似用法的还有她的《怨王孙》中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一句。
2.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杜甫的《长恨歌》中有这样一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诗中的马嵬坡指的是马嵬坡事件。
因皇帝对杨贵妃过分娇宠,引起安禄山等人强烈不满,因此引发了马嵬坡兵变,最后杨贵妃被迫吊死在马嵬坡上。
诗人在马嵬坡,因而联想到当时杨贵妃之死,与主题长恨呼应,表现诗人讽喻和同情交织,即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的复杂情感。
这里特用马嵬坡这个地点来转喻在马嵬坡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四、意象的文化转喻(一)意象的定义意象是指客观的事物通过主题的感情变化而被赋予了一种传神的艺术效果,这类事物被称作意象。
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化绝大部分都传承了老子提出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正如他在道德经中阐述的那样,道生于浑浊之气,元气生于阴阳,阴阳混合为万物。
道家还提出五行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中元素所构成。
而庄子在老子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我们经常可以在古诗词中看到一些自然意象,比如鸟兽虫鱼,花草树木。
这些事物在古诗中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客观物质,而是被赋予了一种思想和灵魂。
(二)关于意象的转喻然而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作为转喻也被归纳到认知语言学这门学科当中,一个具体的事物被赋予了一种抽象意义,也就是说该事物为喻体,而它所代表的意义则是本体。
中国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传承下来,意象作为其中的精华也被后人发扬。
因此意象背负的则是整个文化的内涵,我们在赏析古诗词的同时不能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挖掘到它的抽象含义,也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所说的意和象就是在同一文化认知域下的转喻。
意指内心抽象的情感,象指事物的表象,意源自内心,并通过象来表达。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1. 动植物意象的心理实现性转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样,意象也是作者和读者的认知过程。
说道意象这一概念,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首诗中列举了一系列的代表秋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西风。
作者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就已经交代了时间要素。
又用人家的温馨与古道、瘦马的孤独和凄凉形成强烈对比,作者不用任何多余的说明,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与题目秋思相照应。
古典诗词最忌讳一语道破,取而代之的是用意象这一有效手段去唤起读者的相关体验,以此来体会意象的内在意义。
2. 古诗词中动植物意象的固定性很多动植物意象已经被古人赋予了固定的含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符性。
就像不同符号代表不同意义那样,有些意象也是如此。
比如燕和雁。
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但意义上却截然不同。
燕字有莺莺燕燕春春,事事丰丰韵韵。
古代以莺歌燕舞来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因此燕也赋予了春天的意象。
雁字在古诗中出现的尤其频繁,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古人们用大雁来传信,因此,雁代表一种思念的情怀。
另外,雁因为是候鸟,到了秋天会排成人字飞往南方过冬,因此还代表秋天的到来,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秋雁多夜飞,全群后孤来等。
五、转喻与隐喻的逻辑关联在西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当中,往往将隐喻和转喻分开进行独立研究。
但由于中国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每一个意象,或者每一个修辞都不能被看成是单纯的转喻或单纯隐喻。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比兴手法在中国传统诗学中,比、兴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近似于比喻,但文中多数却只出现喻体,而隐藏了本体,这与我们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手法相吻合;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而转喻却具有这种功能。
所以中国的很多学者都将比视为隐喻,通过朱自清的实际研究表明,兴是由发端和譬喻两部分组成,而孔子也认为比包含于兴当中。
所以研究比兴的后人提出:如果采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兴则是隐喻和转喻的综合体。
所以在分析古诗词的手法时,我们要把隐喻和转喻综合起来研究。
隐转喻的类型根据goossens(2002)的隐转喻这以理论,我们对于古诗词修辞手法的分析也分为以下四类:基于转喻的隐喻、基于隐喻的转喻、隐喻内包含转喻、转喻内包含隐喻。
1.基于转喻的隐喻基于转喻的隐喻是指以转喻为基础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转喻的喻体成为了隐喻的喻体。
因此最初的转喻失去了意义,就变成了看似转喻的隐喻。
例如:杨炯的《从军行》中铁骑绕龙城一句,铁骑是身披铠甲的战马,这里转喻马背上的战士。
由于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常识化,通常一提到铁骑我们就会想到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景象,所以铁骑也用来隐喻战争这一概念。
2. 基于隐喻的转喻同上一概念相反,基于隐喻的转喻是将隐喻的喻体看作转喻的喻体,是看似隐喻的转喻。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句。
诗人李白站在庐山脚下望去,庐山好像一个巨大的香炉由于瀑布的飞泻,溅起的水花好像香炉中升起的团团紫烟。
诗人运用隐喻的手法将庐山比作一个巨大的香炉。
而这个看似香炉的山峰也因形似香炉而被后人称作香炉峰。
因此,此处隐喻也转变为转喻,以香炉峰代指庐山,与题目望庐山瀑布相照应。
六、结语转喻手法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的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
古诗的意象需要不同事物在同一概念域中的相互映射,从而婉转地表达诗歌的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化这个大背景之下,认知语言学的转喻也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虽然研究转喻的学者占少数,但这并不能改变它的重要地位。
关于转喻,还有很多的理论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拓宽对转喻的研究领域,改变以往侧重对隐喻研究的现象。
因此,转喻的研究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9] 高原.古典诗歌中隐喻与转喻的互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0] 李福印.任职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2]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3] 胡梁雁.李清照词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d].广州:襄樊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