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假瘤鉴别诊断
眶内炎性假瘤影像学
眶内炎性假瘤影像学眶内炎性假瘤影像学眶内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orbit, IPT)是一种少见的以眼眶为病灶的炎性病变。
它呈非特异性的炎性肉芽肿样表现,通常表现为单侧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眶内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CT影像学表现1. 密度均匀:眶内炎性假瘤在CT扫描上通常呈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
其内层以软组织密度为主,外层常见一环状致密或斑点状钙化。
2. 边界清晰:眶内炎性假瘤的边界通常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明确。
3. 眼眶骨质吸收:眶内炎性假瘤可引起附近眶骨的骨质吸收,导致眶壁薄化及眼球突出。
4. 眼肌增厚:眶内炎性假瘤可导致眼外肌的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可伴有眼外肌肥大。
5. 强化表现:眶内炎性假瘤通常在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不均匀,可表现为环状、结节状或结节-环状强化。
MRI影像学表现1. T1WI信号:眶内炎性假瘤在T1WI上通常呈等或稍高信号。
2. T2WI信号:眶内炎性假瘤在T2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近。
3. 增强表现:眶内炎性假瘤在造影后呈现不均质的明显强化,可呈环状、结节状或结节-环状强化。
4. 眼外肌局部增厚:眶内炎性假瘤可造成眼外肌的局部增厚,局部肌肉呈高信号。
5. 视神经受侵表现:眶内炎性假瘤可导致视神经周围的脂肪间隙消失,视神经受侵将呈现局部不连续的信号改变。
鉴别诊断眶内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1. 周围毛细血管瘤:周围毛细血管瘤在CT和MRI上呈现为边界清晰、呈等或稍低密度的肿块,易发生强化。
2. 肌腱脓肿:肌腱脓肿常伴有感染的体征,CT和MRI上呈现为水样或低密度肿块,并可见边缘强化。
3. 恶性肿瘤:眼眶骨质的骨膜破坏、眼球压迫及视神经受侵是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
结论眶内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的眶部炎性病变,其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CT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其密度分布、骨质吸收、眼外肌增厚及强化程度等特征进行观察可以准确诊断眶内炎性假瘤,并与其他眼眶病变进行鉴别。
炎性假瘤鉴别诊断
2.主诉:咳嗽、咳痰、发热1月余。 3.近半年诉有盗汗,体重下降约8斤。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4.血白细胞、CRP无明显增高,ESR77mm/h。 5.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脱落细胞及病原学检查均阴性。 6.PET-CT提示左肺团块影,SUV值12.9,延迟后13.4。 7.增强CT扫描提示左肺叶间裂附近类圆形团块影,边缘光整,1个
不支持
外科活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大体病理呈黄色
HE400,见梭形细胞
HE100,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见炎性细胞和粘液
DES,SMA灶性+
病理诊断及鉴别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免疫组化染色的意义在于证实肌纤维母细胞的免疫表型,以排 除其它诊断。 • 大多数病例梭形细胞表达间叶细胞标记VIM,常为强阳性,胞 质弥漫着色; • 大多对间叶性标记MSA和SMA有反应,可以是灶性或弥漫性。 • 肌源性标记DESMIN部分为阳性,反应可为灶性、点状胞质或 弥漫性。 • 上皮性标记CK可为阳性,但无特异性。50%的病例可有淋巴细 胞标记物ALK阳性。
• 临床表现:表现为局部肿块,少数呈现多个结节,可在同一部 位多发,也有在多器官、多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现多个病灶。
炎性假瘤
A平扫; B、C动脉期; D静脉期。 左侧腹部肠系膜见一肿块,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 密度欠均,增强动脉期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更明显,CT 值分别为65 HU、85 HU, 其左后缘见弧形低密度强化不明显区,病灶周围部分脂肪间隙稍显模糊;
鉴别诊断
• ( 1) 肠系膜间质瘤。肠系膜间质瘤多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间质 瘤其密度较IMT 均匀,强化没有IMT 明显,周围脂肪间隙多较清
Summary
• 炎性假瘤是一组异质性的良性肿块, 成纤维细胞和
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伴明显的慢性炎性浸润 • 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已成为一个单独的、低级别 与ALK基因易位相关联的实体肿瘤 • 炎性假瘤特征MRI T2低信号,是由于其纤维特性 • 虽然影像学不能明确诊断;但熟悉炎性假瘤的影像 学特征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对软组织肿块的鉴别诊
晰是其特点。
• ( 2) 异位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病灶多较大,密度不均, 强化明显与IMT 类似,但其有明显波动性高血压的特点,结合临 床鉴别不难。 • ( 3) 神经鞘瘤。密度更为不均,中度强化,腹膜后神经鞘瘤多有
神经孔的扩大等改变。
• ( 4)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一般密度均匀,大部分呈血管样明显强 化。
图1 弥漫型炎性假瘤:左侧眶内脂肪、眼外肌、视神经及眼球壁增厚, 密度 增高且彼此分界不清。右眼病灶较对侧略小 图2 肿块型炎性假瘤:左眶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且与眼球分界不清
图4 肌炎型炎性假瘤 图4a 冠状位CT 平扫显示左侧下直肌及外直肌增粗 图4b 横断面CT 示左侧增粗的下直肌强化
眼眶炎性假瘤 57岁,女,左眼视力下降。 CT增强扫描显示左侧眼眶肿块累及视神经管、海绵窦。
17岁,女。 •冠状位T2MR示左心室游离壁肿块,极低的T2信号 •CT血管造影斜平面示 左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深嵌入肿瘤(黑箭)。 钙化(白箭)也可见。无法手术切除。
肺部炎性假瘤CT表现分析
直接侵犯肝和淋巴结转移。
对胆囊癌的发现,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增强扫描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壁厚度,还能够观察肿瘤在胆囊壁的浸润深度,而增厚的胆囊壁密度高于正常囊壁及肝脏,认为该征象极有利于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本组1例早期胆囊癌具有该征象。
CT检查不仅对胆囊癌的诊断有益,而且对肿瘤侵犯周围和是否转移以及是否适于手术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文献报告CT对肿瘤手术不可切除的阳性预测率为89%,可切除的预测率为80%。
4 鉴别诊断4.1 壁厚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所致囊壁增厚改变的鉴别 在CT图像上,正常胆囊壁厚为1mm~2mm,>3mm为异常。
两者病变均可致胆囊壁增厚,而胆囊癌也可在胆囊炎的基础上发生,因此在鉴别中要注意胆囊壁厚>3mm,且壁显影不清或不规则增厚时要考虑胆囊癌的可能。
4.2 胆囊癌的局部肝浸润与肝癌的鉴别 肿块型胆囊癌局部肝浸润多为晚期,肿块可使囊腔闭塞,整个胆囊变为同肝等密度。
CT有下列表现有助于鉴别胆囊癌侵犯肝脏还是肝癌侵犯胆囊:胆囊癌伴胆道扩张率高于肝癌;胆囊癌强化明显,持续时间长于肝癌;软组织肿块内见到结石影支持胆囊癌;胆囊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明显低于肝癌;胆囊窝内只有肿块而没有胆囊者,首先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
4.3 腔内型胆囊癌与胆囊息肉、腺瘤、腺肌症的鉴别 腔内型胆囊癌占胆囊癌的15%~23%,属胆囊癌的早、中期。
本组6例占16.6%。
癌瘤呈结节状突入囊腔内,结节的基底部与胆囊壁呈钝角,并有囊壁增厚,增强扫描结节影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而息肉、腺瘤的结节直径>12mm,边缘光整,呈单发。
大部分结节与囊壁有一定分界,有游离感,有蒂与囊壁相连,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低于癌结节。
腺肌增生症做泛影葡胺造影CT,造影剂进入胆囊罗—阿窦,显示“花环”征,腺肌增生症在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功能亢进,而胆囊癌往往丧失收缩功能。
胆囊癌临床能够做出诊断者多为晚期,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5%~12%左右,因此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胆囊癌的高危因素:>50岁胆囊结石患者;有5年以上的胆囊结石病史;直径>20mm的结石,充满型结石;胆囊无功能“瓷器胆囊”;腹痛特点改变,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胆囊壁局限性增厚。
肺炎性假瘤如何鉴别诊断?
肺炎性假瘤如何鉴别诊断?
肺炎性假瘤在诊断上很难与肺癌、肺结核瘤、错构瘤等相鉴别,这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1、肺癌
在临床上,最重要的是与肺癌相鉴别,这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方法及手术切除的范围。
从病史上看,炎性假瘤患者年龄一般较轻,多无长期吸烟史,全身情况多无明显变化,可有一过性发热史,无持续的痰中带血,无肺外症状;从影像学上看,炎性假瘤一般位于肺的周边,呈孤立肿块影,也可呈多发病灶,大小不等,肿块密度多均匀,可有钙化、空洞,但这种情况少见;大部分病例肿块周围可见斑点状影;
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不能肯定肿块就是癌,肺癌的肿块多呈分叶状,边缘毛糙不光滑,密度不均匀,坏死区密度更低,这可能与肿瘤组织生长较活跃有关,可伴胸腔积液,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多。
肺亲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对于判定肿块性质有一定帮助,阴性可大致排除肿瘤,但阳性病人确定肿瘤要谨慎,大约有10%的病人可出现假阳性。
通过以上几点,可大致判定肿块的性质。
与肺癌的鉴别点是:
(1)假瘤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肺癌症状明显,且逐渐加重;
(2)假瘤的瘤体增长缓慢或无增长,而肺癌的肿块倍增时间短、发展快;
(3)CT扫描可见假瘤内单个或多个小空洞,甚至呈蜂房样透亮。
肺癌的空洞一般说来呈偏心性厚壁空洞,空洞内有癌结节,很少在一个癌灶内呈蜂房样低密度影;
(4)假瘤在痰的检查、支气管镜活检中查不到癌细胞。
2、结核球
与结核球的鉴别点是:结核球易发生在肺的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密度均匀,可有钙化,病灶周围可有卫星灶。
肺癌易发生在上叶前段,瘤体呈分叶、脐凹、短毛刺等征像有利于与假瘤鉴别。
本病还需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部恶性肿瘤、肺良性肿瘤及胸膜间皮瘤等占位病变鉴别。
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
• 巩膜炎及视神经炎型:属少见类型。但有 研究表明,它是除视神经原发肿瘤外引起视 神经增粗的最常见原因。巩膜周围炎常合 并视神经前1/3炎性改变。应注意病变累及 的是视神经鞘膜,不累及视神经纤维,增强 可呈“轨道”征,故“轨道”征并非视神经 脑膜瘤的特异性征象。
• 弥漫型:可累及眶隔前软组织,肌锥内外, 眼外肌及视神经。上述结构常被掩盖不能 辨认, 形成所谓即“冰冻眼眶”为典型表 现。
异常信号。眶内常有铸型样肿块。激素治疗不敏 感,眼肌肥大比炎性假瘤重。
眼眶淋巴瘤
眼眶转移瘤
• 转移瘤:多有原发病病史,肿块呈长T1长T2异常 信号,异常信号可深入眶内脂体,累及眼外肌甚 至视神经,眶壁骨质可见破坏,炎性假瘤眶壁骨 质多为受压变薄,无骨质破坏。
眼眶转移瘤
患者男,63岁,以“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后1年余”入院。
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
姓名:王彦龙 日期:2019.5.9
概述
• 眼眶炎性假瘤是眼眶内常见的良性病变,占眶内 病变的 5.0% ~ 10%。病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中年。单侧多见, 少数为双侧,病变可侵犯眶内多种结构,但常以 某一种为主。
• 眼眶炎性假瘤一般局限于眶内,但部分非特异性 炎症可向眶外蔓延。
肌炎型
伴有视神经粘连
弥漫型
鉴别诊断
• 内分泌眼病:眼内直肌以肌腹增粗为主,肌腱附 着点处无增粗,眶内脂体无浸润;炎性假瘤多累 及单侧眼球,典型表现为肌腱肌腹都增粗,环增 厚,视神经增粗,球后脂肪受累。内分泌眼病最 常累及下直肌,其次是内直肌、上直肌和提上睑 肌,而炎性假瘤主要累及上直肌和内直肌,再结 合生化检查,可确定内分泌眼病 的诊断
• 患者男,54岁,以右眼复视1年余,右眼突出近10 月为主诉入院。
肺部炎性假瘤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
肺部炎性假瘤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目的:讨论肺部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CT检查、分析并总结。
结果:肺部炎性假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而光滑,肺窗及纵隔窗所显示的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密度比较均匀,少数有钙化影及空洞,周围肺组织受压、肺血管纹理移位,有少许条索状影,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
结论:CT对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肺部炎症是临床上的多发病,而肺部炎性假瘤却较为罕见。
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较为困难,随着CT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来,其诊断准确率逐渐提高。
现将收集的CT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5例肺部炎性假瘤病例作一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标签:肺部;炎性假瘤;全身螺旋CT为了提高CT对肺部炎性假瘤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本文特总结了自2005年7月以来CT检查肺部炎性假瘤的病例,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4~52岁,平均年龄45.3岁。
既往有急性肺炎病史10例,无明确炎症病史及临床症状记录5例。
临床主要体征: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等。
1.2检查方法:CT机为荷兰Philips-sele-CT机。
病人取仰卧位,扫描自肺尖扫描至膈顶,层厚、层距5mm-10mm,常规平扫,发现病灶后采用高分辨率CT(HRCT)对病灶中心区域扫描。
12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2结果2.1CT表现2.1.1病变的部位及大小:本组病例15例,右肺下叶胸膜下9例,左肺下叶基底段3例,右肺上叶、中叶及左肺上叶1例。
假瘤直径在2-4cm有13例,大于5cm有2例。
2.1.2形态及边缘:类圆形12例,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1例。
边缘光滑的有12例,边缘模糊有毛刺3例,其中浅分叶2例,“桃尖征”1例。
2.1.3密度及增强表现:密度均匀有11例,密度不均匀有4例,有钙化影及空洞2例,CT值为21Hu~52Hu。
肝脏炎性假瘤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ro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 ,IPL)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常与肝内其他结节及肿块病变相混淆。
该病变1953年首先由Pack等报道[1]。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及对该病变认识的提高,近10余年来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2,3,4,5]。
现将近年来肝脏假瘤的CT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诊断水平。
一、病因病理IPL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非常明确,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多种致炎因子在肝脏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肿块,与感染、免疫反应有关[6,7] 。
有患者未经任何治疗病变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因此,IPL的发病机理更倾向于与免疫反应有关。
IPL是以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形成的境界清楚的局灶性病变,因其在大体病理观察时类似肿瘤团块而得名。
病灶多为单发,有2o%病例为多发病灶[8]。
发病部位常局限于一个肝叶,以右叶多见。
也可见于肝左叶及肝门区。
病灶大小多在2—14cm。
IPL的病理学特征为病变处肝组织结构破坏消失,由不同数量的纤维母细胞所代替,其间见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9]。
IPL组织形态变化往往多种多样,但常以某一种变化为主,根据不同组织学形态将其分为四型[10,11 ]:以组织细胞占优势的称为黄色肉芽肿型。
以浆细胞为主的称为浆细胞肉芽肿型;有显著硬化特征的称为硬化型;此外还有静脉内膜炎及坏死型。
IPL的大体病理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孤立结节、多发结节和多结节融合。
二、肝脏炎性假瘤诊断IPL较为少见,除lcm 以下小病灶外,CT平扫均不易漏诊,但既往因对其认识不足,定性困难,术前CT能明确诊断者极少,易与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脓肿等其它类似病变相混淆。
随着CT分辨力和速度的提升,增强扫描技术的改进及CT医师对该病认识的深入,诊断正确率不断提高。
因病理基础的多样性导致IPLCT平扫表现的特异性较差。
IPL在CT平扫中多数为单发,病灶直径多小于3cm。
【疾病名】眼眶炎性假瘤
【疾病名】眼眶炎性假瘤【英文名】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缩写】【别名】【ICD号】H05.8【概述】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是临床较常见的眼眶炎性病变。
由于症状多变,常易导致误诊,尤其是易将其他眼眶肿瘤或眼眶病误诊为炎性假瘤。
临床上名称较混乱,包括炎性假瘤、特发性炎性假瘤、肉芽肿性病变、反应性淋巴增生等病变。
实际上炎性假瘤这一概念是比较模糊的,临床名称也较混乱,分类也不一,且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有关。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也见于老年和儿童,但儿童患此病时诊断要慎重。
有些眼眶肿瘤尤其是眼睑、眼眶恶性肿瘤活检时由于切取标本过浅,只取到肿瘤的表层或坏死区,多诊断炎性假瘤,所以误诊就比较多。
而有些临床诊断的炎性假瘤治疗效果很好,并未活检,所以真正发病率可能要高。
临床上常能遇见一些眼眶恶性淋巴瘤、肉瘤等按炎症用激素治疗有效或无效,致使肿瘤增长迅速。
所以盲目治疗会使一些眼眶肿瘤甚至是危及生命的眼眶病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或患者生命。
眼眶炎性假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为:淋巴细胞增生型(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可见淋巴滤泡等结构)、纤维组织增生型(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细胞成分很少)和混合型(介于两型之间)。
炎性假瘤的病理特点取决于手术所获得的眶内不同组织、不同部位和病变处于不同的阶段。
基本细胞类型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巨细胞、上皮样细胞、网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不常见的多形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临床常根据病变侵及的部位和影像学所见分为泪腺型、肌炎型、视神经周围型、弥漫型和肿块型,每一位置发生的病变临床表现都不尽相同。
病变可急性发作,也可呈慢性进展。
【流行病学】眼眶炎性假瘤多累及成年人,但也可见于儿童。
无明显性别差异,常累及单眼,约l/4发生于双眼,可同时或间隔数年发病。
眼眶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及形态学表现分为
①眶隔前型。 ②肌炎型。 ③巩膜周围炎型。 ④视神经束膜炎型。 ⑤弥漫型。 ⑥肿块型。 ⑦泪腺炎型。
CT表现
• 眶内脂肪浸润影,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视 神经增粗等。增强呈中度-明显强化。
MRI表现
• 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时,MRI呈长T1长T2信 号(如弥漫型及部分眼肌型)。 • 以纤维增生为主时,MRI呈长T1短T2信号 (如肿块型及部分眼肌型)。 • 混合型T2信号介于二者之间。 • 增强中度-明显强化。
呈长T1短T2信号;混合型T2信号介于二者之间,增强中度-明 显强化。 • 部分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佳。
谢谢
鉴别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
• 搏动性/体位性突眼。 • 常累及单侧全部眼外肌。 • 普遍均匀一致增粗、程度较轻。 • T2WI流空血管影。 • 眼上静脉迂曲增粗。
鉴别诊断转移癌
• 多中老年男性。 • 原发肿瘤病史。 • 单眼、内外直肌受累多见。 • 多伴眶壁溶骨性骨质破坏。 • 信号不均、增强多明显强化。
肿块型
• 边界清楚的软组肿块。 •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境界模糊。 • MR:长T1、长\短T2信号。 • 增强:中度-明显强化。
泪腺炎型
• 泪腺弥漫性增大。 • 邻近眼外肌增厚。 • 一般为单侧,可双侧。 • 可凸出于眶缘。 • 常无局部骨质破坏。
鉴别诊断Graves眼病
• 又称为突眼性甲状腺肿,是突眼的常见原因之一。 • 大多数伴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甲亢治疗不当或甲状腺功
➢ 1)感染假说:OIP的本质是感染,是由某些目前未知的病原体 引起的眼眶局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 的浸润。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EBV)、真菌和立克次体。
肝炎性假瘤CTMRI诊断
肝细胞癌与肝炎性假瘤在影像学上存在一定相似性,但两者在病变边缘和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肝细胞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不清,内部呈不均匀低密度;而肝炎性假瘤则表现为边界较清,内部密度不均匀。此外,肝细胞癌患者多有肝功能异常等症状,而肝炎性假瘤常伴有肝炎症状。
肝细胞癌
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
肝脓肿:肝脓肿与肝炎性假瘤在影像学上存在一定相似性,但两者在病变边缘和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肝脓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不清,内部呈不均匀低密度;而肝炎性假瘤则表现为边界较清,内部密度不均匀。此外,肝脓肿患者多有发热等症状,而肝炎性假瘤常伴有肝炎症状。
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疾病概述
诊断方法
CT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肝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诊断意义
通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诊断方法和意义
肝炎性假瘤的CT表现
02
病变位置
肝炎性假瘤的病变位置通常在肝脏边缘或包膜下,呈圆形或类圆形。
与肝脓肿的鉴别
总结与展望
06
鉴别诊断
对于鉴别诊断,CT和MRI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与肝癌、肝脓肿等肝脏病变进行鉴别。
特征性病变
CT和MRI可识别肝炎性假瘤的病变特征,如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和邻近器官的改变,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评估病情
CT和MRI还可评估病变的大小、数目、部位、扩散范围等,为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增强扫描
延迟扫描可观察到病变中央出现低密度或低信号区。
延迟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可观察到病变的强化程度与正常肝实质相近或略低。
肺炎性假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19例分析
肺炎性假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19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对其他球形病灶的鉴别。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炎性假瘤的患者行胸部msct扫描,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肺炎性假瘤的主要ct表现:(1)圆形或类圆形,大多边缘光整的肿块,多为单发,直径多在2~4 cm,密度较均匀,多呈显著高度强化。
(2)常发生于胸膜下,局限性胸膜增厚粘连。
(3)病灶边缘粗长毛刺。
(4)病灶可见“桃尖”征及“平直”征。
结论:肺炎性假瘤的msct影像学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结合笔者所在医院临床病史,大多数能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体层摄影术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56-02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s of lung)是肺内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细胞聚集所致的肿瘤样炎性增生病变[1],并非真正肿瘤。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难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恶性肿瘤鉴别。
本文收集2009-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1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旨在进一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患者19例,术前均行msct检查,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6~76岁,平均51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检查,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自肺尖到肺底行常规连续扫描,层厚及间距均为5 mm。
其中12例行增强检查。
用肺窗及纵隔窗对病灶进行观察。
2 结果2.1 病灶分布所有病灶均为单发。
其中左肺上叶4例,左肺舌叶1例,左肺下叶5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4例;肺门旁1例。
14例病灶位于胸膜下,邻近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
肺炎性假瘤的X线与CT诊断临床分析
肺炎性假瘤的X线与CT诊断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与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52例肺炎性假瘤患者资料,并对接受x线与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患者的肺炎性假瘤在x线与ct诊断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病灶位于右肺上叶18例,左上肺6例,右肺下叶6例,左下肺14例,中叶8例。
发生在肺门旁有5例,诊断为中央型肺癌,1例诊断为错构瘤;3例诊断为结核瘤;3例诊断为球型肺不张,误诊12例,误诊率为23.07%,确诊为肺炎性假瘤的40例,结论: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影像学特征全面分析,重视追踪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x线;ct【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55-01肺炎性假瘤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少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是肺内炎症增生性肉芽肿病变。
多数学者认为肺炎性假瘤可能是肺部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后引起的非特异性炎[1]症。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在肺部出现瘤样肿块。
肺炎性假瘤好发于40岁以下,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由于该病临床上较少见,因此在x线与ct 诊断时容易误诊为肺结核球和周围型肺癌[2]。
一旦发生误诊,不仅不利于疾病的及时和对症治疗,另一方面,如果误诊为周围型肺癌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为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52例肺炎性假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52例肺炎性假瘤患者资料,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6.5±11.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7±3.3)年。
1.2 临床表现本组52例患者中32例症状较轻微,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6例表现为痰中带血,2例表现为间断咯血,7例伴有气急、胸痛、胸闷、盗汗。
临床眼眶炎性假瘤病理、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临床眼眶炎性假瘤病理、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可乐瓶征指轴位扫描时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中眼眶肌肉的外观,肌腹随着肌腱插入的增加而扩大、增粗,肌腱附着处正常,表现为传统可口可乐瓶的样子。
尤其是内直肌的增粗,且眶内侧壁骨质菲薄,长期眶压升高,致筛骨纸板向筛窦弧形凹陷,双侧对称。
肌肉的增粗遵循缓慢模式“I'M SLOW”。
肌肉增粗的性质十分重要,是将其与眼眶炎性假瘤区分开来的主要表现之一,与甲状腺眼病不同,炎性假瘤的肌腱也受累并增粗。
甲亢突眼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病之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可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表现,但即使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眼眶疾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引起单眼或双眼突出的常见原因。
在急性期,主要的原发改变是炎症,由于眼外肌肥大和眶脂肪容积增加而导致的体积效应,以及肌肉改变产生的运动受限。
其次为眼眶依从性的改变和由于眼眶缺乏淋巴回流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瘀血。
影像表现:1、冠状位可显示各条眼外肌增粗,甚至少数患者可累及上、下斜肌。
2、轴位可较好的显示内、外直肌增粗,眶内侧壁骨质菲薄,长期眶压升高,致筛骨纸板向筛窦弧形凹陷,双侧对称,呈“可乐瓶”征。
3、眼球突出严重者,视神经受到牵拉失去生理弯曲,呈直线状。
鉴别诊断:肌炎型炎性假瘤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pseudotumor)或称特发性眶部炎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炎性假瘤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
炎症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可单侧或双侧交替发生。
病变部位可局部发生;但常多部位发生,包括肌炎、泪腺炎、巩膜周围炎、视神经鞘炎,多伴有脂肪炎性浸润。
肌炎型表现为: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多见,典型者为肌腱和肌腹同时增粗,边缘多模糊,不整齐。
肺炎性假瘤的X线及CT诊断
本组 6 例均有 不同程 度的呼 吸道症状 ,但症状 轻,病程 长,X 线变化不大是其特点[2]。咳嗽咳痰、胸痛、痰中带血是常见表现 或无 症状,询问病史对 本病的诊断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 3. 2 发病因素
多数人认为,此病与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感染有关,而抗菌素的 不规则应用使肺部炎性病灶局限化, 或延迟吸收,使得发病增加[2]。 3. 3 影像学表现
本组男 5 例,女 2 例,男女之比为 5∶2。发病年龄 30~65 岁之 间, 平均 年龄 50 岁。 1. 2 临床症状
1 例无症状被体 检发现,其余 6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 呼吸症状, 其中咳嗽咳痰 5 例, 发热伴脓痰 1 例, 痰中带血 4 例, 胸痛 3 例。本 组病史最长 4 年, 临床症状与肺内病变不相称,即 X 线表现往往明 显, 而临床症 状轻微 。 1. 3 术前诊断
肺部炎性假瘤的CT诊断
肺部炎性假瘤的CT诊断作者:林杰果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035-01【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CT表现。
材料与方法 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假瘤。
男7例,女5例,年龄21~67岁,平均44岁。
12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
结果CT平扫均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4例界限清,8例界限模糊,团注碘佛醇100ml后增强扫描,动脉期8例界限模糊病灶周边轻到中度强化,4例界限清楚动脉期无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及中央无或不均强化,3例内见线状分隔强化。
结论肺部炎性假瘤的边界及强化方式与其所处的病理阶段有关,动态增强扫描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断层、X线计算机肺部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CT diagnosisLinjieguo【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CT. Materials and Methods 12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7 males, 5 females, aged 21 to 67 years, mean 44 years old. 12 cases were as plain and enhanced CT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are expressed as CT scan, etc., or slightly higher density; four cases of clear boundaries, 8 cases of blurred, Ioversol 100ml bolus after enhanced scanning, 8 cases blurre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arterial lesions with mild to moderate peripheral enhancement, four cases of boundary clear that no enhancement in the arterial phase; portal venous phase and delayed phase appeared as ring enhancement and central non-peripheral or 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 three cases were seen in the linear separation strengthened. Conclusion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border and strengthen ways in which the pathological stage of its dynamic enhanced MRI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me of its value.【Keywords】 fault, X-ray computer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肺部炎性假瘤(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PIP)是一种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但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常出现误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诉:咳嗽、咳痰、发热1月余。 3.近半年诉有盗汗,体重下降约8斤。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4.血白细胞、CRP无明显增高,ESR77mm/h。 5.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脱落细胞及病原学检查均阴性。 6.PET-CT提示左肺团块影,SUV值12.9,延迟后13.4。 7.增强CT扫描提示左肺叶间裂附近类圆形团块影,边缘光整,1个
• 大体病理:实性肿块或息肉样肿物,切面实性多结节状或分叶 状,颜色灰白或黄褐,时呈粘液样外观,或混杂灶性脂肪及灰 白色纤维条索的编织状外观。一般无出血、坏死及囊性变。直 径从<1cm到>20cm以上不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诊断及鉴别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1939年Brunn 最早报道 肺的梭形细胞良性肿瘤 炎症后肿瘤 “炎性假瘤” 炎症后的增生 非肿瘤性病变。
• 可有全身性表现 可局部浸润性生长 具有血管浸润能力及局部复发 会出现恶性变 是真性肿瘤 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专家组将其命名 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定义及诊断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定义: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量浆 细胞和/或淋巴细胞浸润的一种间叶性真性肿瘤,而非“假瘤” 。
CK+
ALK-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诊断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炎性假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命名:从炎性假瘤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DES,SMA灶性+
CK+
ALK-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诊断及鉴别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病理分型: ① 粘液型:类似肉芽组织或结节性筋膜炎。 ②梭形细胞型:与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肿瘤和胃肠道问质瘤 等梭形细胞肿瘤相似。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时还极似梭形细胞 肉瘤/癌。 ③纤维型:呈所谓浆细胞肉芽肿样图象。致密成片的胶原纤维类 似疤痕或带状纤维瘤病。
8.
平直征表现为一侧边缘平直如刀切样改变或基于胸膜的方形
征,是病变以小叶间隔、肺叶或肺段为界呈直线状,有鉴别
诊断意义。
平直征
晕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临床表现及治疗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血小板增多、血沉加快及多克隆高丙 球蛋白血症。
• 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单纯肿物切除疗效不确定,在病情允许 的情况下可扩大手术范围甚至行根治性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以改善预后。肿物切除后症状消失,症状再次出现提示肿瘤复 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诊断及鉴别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诊断及鉴别
• 组织病理学表现特殊 • 术中冰冻病理存在局限性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不提倡依赖针吸活检或术中冰冻进行诊断
• 需要取材全面,以至完全切除肿块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消瘦,肺部单发团块影气管镜检查,PET-CT
肺癌?
炎性假瘤?
增强CT,支气管镜检查, 肿瘤标记物,PET-CT CT强化不明显, 毛刺分叶不明显, 肿瘤标记物阴性, 气管镜细胞学阴性 随访CT病灶增大明显, PET-CT SUV值高
无发热,抗酸杆菌阴性, 未见内膜结核改变,SUV高
半月后明显增大,强化不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CT
2月1日
直径4.5*3.2cm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直径6.1*3.7cm
2月1日
直径5.8*3.4cm 直径6.7*4.7cm
梭形细胞型:密集的肿瘤细胞成束排列, 伴浆细胞、淋巴细胞的浸
恶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异型梭形细胞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A)。 可见神经节样细胞,核分裂多见(B)。灶性出血、坏死(C)。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诊断及鉴别
• 病理鉴别: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 以两下肺尤其靠近胸壁多见,常伴有邻近胸膜广基底增厚粘连。
2. 良性病灶多呈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状结节。分叶征随病灶增
大而增多的趋势。 3. 不规则状病灶成因: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浸润分布或病变基底 位于肺外带,并与邻近胸膜粘连。 4. 病灶内有未完全机化的炎性渗出物时,CT上密度偏低。
5. 多数病灶内部因出现钙化、空洞、空泡及充气支气管征而密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病例讨论
病例提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呼吸内科 病例分析:王妍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例特点
1. 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又称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罕见,是否可作为独 立类型尚有争议。与IMT形态学难区别,诊断必须具备:肯定的梭形 细胞肉瘤形态、免疫组化肌源性标记弥漫强阳性。 2. 炎性纤维肉瘤:二者临床、病理特征相似,长期以来与IMT视为同类 疾病,认为都是纤维母细胞增生,是细胞异型性和侵袭性增高的一种 延续。 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有车辐状排列特征,伴不等 量黄色瘤细胞。核分裂活跃,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组织细胞标记物阳 性,肌原性标记不表达。 4. 梭形细胞癌:上皮标记阳性,细胞增生高表达。IMT则表达间叶标记 和肌纤维母细胞标记,细胞增生一般呈低表达。
• 借助免疫组化方可确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谢谢
不支持
外科活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大体病理呈黄色
HE400,见梭形细胞
HE100,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见炎性细胞和粘液
DES,SMA灶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CT
2月1日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强化后50Hu ,强化前33Hu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鉴别诊断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不均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临床表现及治疗
6. 7.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病灶内空洞影内壁光整,常有多个空洞影存在。 病灶周围晕征为肺泡内的炎性渗出、纤维性改变及在肺泡间 隔和支气管血管旁间质中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少数肿瘤可出现点状或大片钙化和骨化,也可出现坏死、局部 侵犯甚至转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病理诊断及鉴别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粘液型:粘液样背景下可见疏松排列的 肌纤维母细胞.伴大量血管和浆细胞、 淋巴细胞的浸润
• 儿童和青年多见,成人也可发生。 • 主要见于肺部,也见于肺外各处软组织、头颈、上呼吸道、内 脏、泌尿生殖道、躯干及四肢等,少见部位如脾脏、心脏、女 性生殖道也有报道。 • 可浸润邻近脏器.易误诊为恶性肿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临床表现及治疗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